实验一 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的观察

合集下载

实验一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的观察

实验一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的观察

实验⼀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的观察实验⼀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的观察⼀.实验⽬的1.通过观察典型矿物的形态、光学和⼒学等物理性质,巩固课堂上讲授的有关知识。

2.掌握描述矿物的有关术语及⽅法。

3.掌握主要造岩矿物的鉴定特征。

⼆、实验要求1.认真预习教材中有关矿物的知识。

2.认真、仔细地观察典型矿物标本,注意其鉴定特征。

三、实验⼯具与药品条痕板、⼩⼑、摩⽒硬度计、放⼤镜、⼿磁铁、稀盐酸(10% HCl溶液)、各种矿物标本等。

四、实验内容或原理(⼀)矿物形态的观察1.矿物单体形态的观察矿物的单体形态可从矿物单体的结晶习性和晶⾯上的特征这两个⽅⾯来描述。

本实验着重于矿物的结晶习性,它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

根据晶体在三维空间的发育程度,晶体习性⼤致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向延长型晶体沿⼀个⽅向特别发育,呈柱状、棒状、针状等。

如绿柱⽯——柱状,⾓闪⽯——长柱状,辉⽯——短柱状,针铁矿——针状;(2)⼆向延长型晶体沿两个⽅向相对更发育,呈板状、⽚状、鳞⽚状等。

如⽯膏——板状,云母——鳞⽚状,⽯墨——⽚状;(3)三向延长型晶体沿三个⽅向特别发育,呈粒状或等轴状。

如黄铁矿——粒状(⽴⽅体),橄榄⽯——粒状,⽯榴⼦⽯——等轴状等。

2.双晶同种矿物的晶体有规则的连⽣在⼀起,称为双晶。

双晶可以是两个晶体,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晶体平⾏连⽣。

如萤⽯的穿插双晶;⽅解⽯的双晶;正长⽯——卡式双晶;斜长⽯——聚⽚双晶。

3.显晶质集合体的观察显晶质集合体的形态有柱状、针状、板状、⽚状、鳞⽚状和粒状等。

如云母、板状⽯膏——板状集合体;粒状—橄榄⽯;鳞⽚状—绿泥⽯等。

此外,还有⼀些特殊形态的集合体:(1)纤维状集合体如:纤维状—⽯棉、 ( 纤维 ) ⽯膏;(2)放射状集合体如:红柱⽯——放射状(称菊花⽯);(3)晶簇如:晶簇状—⽯英晶簇;晶簇状——辉锑矿晶簇等。

4.隐晶质及胶态集合体隐晶质及胶态集合体可以由溶液直接结晶或胶体作⽤形成。

常见的隐晶质及胶态集合体主要有:(1)分泌体如:玛瑙晶腺;(2)结核如:结核状—⾚铁矿、黄铁矿、褐铁矿等结核;(3)鲕状及⾖状集合体如:鲕状⾚铁矿、鲕状铝⼟矿;⾖状⾚铁矿;(4)钟乳状集合体如:⽯钟乳、⽯笋、⽯柱等。

(完整版)实验:常见矿物手标本的鉴定

(完整版)实验:常见矿物手标本的鉴定

实验一常见矿物手标本的鉴定一、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二、实验目的(一)熟悉与掌握用肉眼鉴定矿物的方法。

(二)熟练掌握常见矿物的形态特征及物理性质特征,并据此鉴别矿物。

(三)为鉴定岩石打下基础。

三、实验仪器、设备矿物标本,小刀,放大镜,盐酸,瓷板,马蹄形磁铁四、实验原理(一)矿物的形态1.矿物单体的形态:一向延长——柱状或针状二向延长——板状或片状三向延长——立方体或八面体等。

2.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矿物单体如为一向伸长——集合体常为纤维状或毛发状;矿物单体如为二向伸长——集合体常为鳞片状;矿物单体如为三向伸长——集合体常为粒状或块状(二)矿物的光学性质1、透明度: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矿物薄片能透过光线者,称为透明矿物;基本上不能透过光线者,称为不透明矿物。

2、光泽: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根据反射能力的强弱可分为:3、颜色与条痕:颜色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

某些矿物常常由于外来原因呈现出不很固定的颜色,如纯净的石英为无色,由于混有杂质等原因也可呈现各种颜色,许多透明矿物均具有这一特点。

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

它对于某些金属矿物具有重要的鉴定意义,如赤铁矿可呈赤红、铁黑或钢灰等色,而它的条痕恒为樱红色透明矿物的条痕都是白色或近于白色,无鉴定意义。

(三)矿物的力学性质1、硬度:在肉眼鉴定中,主要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

通常用摩氏硬度计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2、解理:晶体受到打击时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为平面(即解理面)的能力。

3、断口:断口是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不沿固定的结晶方向断开时所形成的断裂面。

(四)常见矿物特征滑石Mg3[Si4O10](OH)8单晶体为片状,通常为鳞片状、放射状、纤维状、块状等集合体。

无色或白色。

解理面上为珍珠光泽。

硬度1。

平行片状方向有极解理。

有滑感。

薄片具挠性相对密度2.58—2.55。

石膏Ca[SO4]·2H2O单晶体常为板状。

集合体为块状、粒状及纤维状等为无色或白色。

矿物实验报告

矿物实验报告

矿物实验报告近日,我完成了一项有关矿物的实验报告,这次实验让我对矿物的认识更深了一层。

接下来,我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简要介绍我的实验过程和结论。

实验目的本次矿物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一些常见的矿物,掌握矿物的外观特征、物理性质以及其成因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通过实验,提高我对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识别和判断矿物的能力。

实验步骤首先,我们选择了五种常见的矿物进行实验:方解石、石英、云母、硬玉石和黑云母。

接着,我们对这五种矿物进行了外观特征的观察和描述,例如矿物的颜色、质地、光泽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物理性质的测试,主要包括硬度、比重、断口形状和光学性质等。

其中,硬度实验中,我们使用了莫氏硬度计,通过对不同硬度的矿物进行判断,识别出矿物的种类;而在光学性质测试中,我们使用了偏光显微镜,观察矿物在不同状态下的光线反射、吸收和转向情况。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方解石:颜色多为白色、灰色或黄色,硬度较低,在光学显微镜下呈正二十面体晶体结构。

2.石英:透明或半透明,无色或略带淡黄色,硬度为7,光学显微镜下呈六方晶体结构。

3.云母:通常为黑色或棕色,硬度较低,呈片状结构,光学显微镜下呈珠光体。

4.硬玉石:质地细腻,通常为白色或浅灰色,硬度较高,在光学显微镜下呈单轴晶体结构。

5.黑云母:颜色为黑色或暗褐色,呈片状结构,光学显微镜下呈珠光体。

结论分析通过对以上矿物的观察和测试,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

例如,石英的硬度为7,较为坚硬,常用于制作硬度较高的物品,如表面硬度强的玻璃;而黑云母的颜色为黑色或暗褐色,因其富含铁质,常用于矿物的分级和加工颜色;硬玉石的细腻质地,常用于制作首饰等精致物品。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在矿物的外观特征、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等方面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也加强了我的实验技能和识别矿物的能力。

我相信这些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我的科学研究和生活中都会有所帮助。

观察描述矿物实验报告

观察描述矿物实验报告

观察描述矿物实验报告观察描述矿物实验报告矿物是地球上的宝贵资源,它们不仅在建筑、工业和医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对我们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演化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矿物的性质和特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描述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选择了几种常见的矿物样品,包括石英、长石、云母和方解石等。

这些矿物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我们希望通过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外观、颜色、硬度、光泽和断口等特征,来对它们进行初步的分类和鉴别。

首先,我们观察了矿物的外观特征。

石英呈现出透明或半透明的状态,其晶体形状多为六角柱状;长石则呈现出白色或灰色,晶体形状多为板状或柱状;云母则呈现出片状或细长的形态,颜色多为黑色或棕色;方解石则呈现出透明或白色,晶体形状多为六角柱状。

通过观察矿物的外观特征,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它们的形态和颜色特点。

接下来,我们观察了矿物的硬度。

硬度是矿物常用的鉴别特征之一,它可以通过划痕实验来进行测试。

我们使用了莫氏硬度尺,将矿物样品与硬度尺上的矿物进行划痕对比,从而确定其硬度级别。

石英具有较高的硬度,可以划痕玻璃;长石的硬度较低,不能划痕玻璃;云母的硬度较低,可以划痕铅笔芯;方解石的硬度较低,可以划痕指甲。

通过硬度测试,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矿物的硬度级别。

除了硬度,光泽也是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我们使用手电筒对矿物样品进行照射,观察其反射光线的特点。

石英和长石都具有玻璃光泽,即具有明亮的反射光线;云母具有金属光泽,即具有闪闪发光的效果;方解石具有玻璃光泽或石蜡光泽,即具有柔和的反射光线。

通过观察矿物的光泽,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其物理性质和成分。

最后,我们观察了矿物的断口特征。

断口是指矿物在断裂时的表面形态,它可以提供关于矿物的韧性和断裂方式的信息。

石英和长石的断口呈现出贝壳状,即呈现出弧形的形态;云母的断口呈现出片状,即呈现出平面的形态;方解石的断口呈现出贝壳状或块状,即呈现出不规则的形态。

通过观察矿物的断口特征,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其断裂方式和韧性。

实训报告矿物观察

实训报告矿物观察

一、前言矿物是地球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岩石的基础。

通过矿物观察实训,我们可以了解矿物的形态、颜色、光泽、硬度等物理性质,从而认识各种矿物,为后续的地质研究和资源开发奠定基础。

本次实训报告将对实训过程中的观察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训目的1. 认识常见矿物的形态、颜色、光泽、硬度等物理性质;2. 学会区分相似矿物;3. 掌握矿物分类的基本方法;4. 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实验仪器:放大镜、计算机、条痕板、指甲或小刀等。

2. 实验步骤:(1)观察各种矿物的集合体形态(粒状、片状、致密块状等集合体)和物理性质(颜色、光泽、解理等);(2)利用条痕板观察矿物的条痕,用指甲或小刀估计硬度;(3)对矿物进行分类;(4)观察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5)按三大类岩石进行分类;(6)观察火成岩的结构、构造,对火成岩进行分类;(7)观察沉积岩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对沉积岩分类;(8)观察变质岩的矿物、结构、构造等。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矿物分类本次实训观察了多种矿物,根据矿物成分和性质,可将矿物分为以下几类:(1)碳矿物:石墨、辰砂等;(2)硫化物:辉铜矿、方铅矿、黄铜矿等;(3)氧化物及含氧盐类:赤铁矿、褐铁矿、磁铁矿等;(4)其他盐类:萤石、玉髓、滑石等;(5)氢氧化物:铝土矿、云母等。

2. 岩石分类本次实训观察了三大类岩石:(1)火成岩:主要由原生矿物组成,如石英、长石、白云母等。

火成岩的颜色往往与其暗色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有关;(2)沉积岩:主要由原岩的矿物成分组成,成分复杂。

沉积岩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反映了其形成环境;(3)变质岩:主要由原岩的矿物、结构、构造等经过变质作用形成。

变质岩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反映了其变质程度。

3. 观察与分析(1)矿物形态:观察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如粒状、片状、致密块状等,有助于判断矿物的类型;(2)矿物颜色:矿物的颜色往往与其化学成分有关,如含铁矿物呈红色,含铜矿物呈蓝色等;(3)矿物光泽:矿物的光泽反映了其表面反射光线的能力,如金属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等;(4)矿物硬度:矿物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力刻画的能力,用莫氏硬度表示。

矿物实验报告

矿物实验报告

矿物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矿物的性质,了解其特点和用途。

实验材料,石灰石、方铅矿、黄铜矿、蛋白石、石膏、硬度计、酸、锤子、玻璃板。

实验步骤:1. 观察矿物外观特征,将各种矿物放在玻璃板上,用肉眼观察其颜色、形状、光泽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2. 测定矿物硬度,用硬度计对各种矿物进行硬度测试,记录下各种矿物的硬度值。

3. 酸性测试,用酸滴在矿物上,观察其反应情况,记录下来。

4. 锤击测试,用锤子轻轻敲击各种矿物,观察其表面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1. 石灰石,外观呈白色,硬度较低,能够在酸的作用下起泡,易受锤击破碎。

2. 方铅矿,外观呈黑色,硬度较高,对酸无反应,能够抵抗一定的锤击。

3. 黄铜矿,外观呈黄色,硬度较高,对酸无反应,能够抵抗较强的锤击。

4. 蛋白石,外观呈淡黄色,硬度较低,能够在酸的作用下起泡,易受锤击破碎。

5. 石膏,外观呈白色,硬度较低,能够在酸的作用下起泡,易受锤击破碎。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硬度、酸性反应和抗击击能力。

石灰石、蛋白石和石膏都属于较软的矿物,容易受到外力的破坏,而方铅矿和黄铜矿则较为坚硬,能够抵御外力的侵蚀。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这些矿物的一些特殊性质,比如石灰石能够在酸的作用下起泡,这些特性对于矿物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矿物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这对于矿物的开采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矿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形成条件,这对于地质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今后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矿物的特性和应用,为地质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矿物实验报告

矿物实验报告

矿物实验报告引言:矿物是地球表面上数不胜数的自然产物之一,它们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矿物的实验观察和分析,深入了解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实验一:颜色和光学性质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三种矿物:石英、石膏和云母。

首先,我们仔细观察了它们的颜色。

石英呈透明或白色,石膏呈透明或黄色,而云母则呈金黄或银白色。

接下来,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了这些矿物的光学性质。

我们发现石英呈现出缺乏明显的双折射现象,而石膏和云母则表现出良好的双折射特性。

此外,云母还呈现出在光线照射下会发生颜色变化的现象,这被称为云母的干涉色。

实验二:硬度和脆性硬度是矿物学中常用的一个性质指标。

我们通过摩擦法来评估矿物的硬度。

结果显示,石英是一种非常硬的矿物,很难被其他物质划伤。

石膏则较为柔软,容易被指甲或铜钱划伤。

云母的硬度介于两者之间。

除了硬度,脆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矿物特性。

我们进行了冲击实验,发现石膏具有很强的脆性,可以轻易被杂质破坏。

相比之下,石英和云母都表现出良好的韧性,不容易破碎。

实验三:化学反应性和溶解性矿物的化学反应性和溶解性对其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可应用性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首先在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了石膏和石英的反应。

结果显示,石膏会迅速产生气泡,说明其与盐酸发生了反应,而石英则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接下来,我们在试管中加入了一些水,观察了云母的溶解性。

我们注意到云母在水中形成了一种白雾状悬浮物,这是由于云母表面的粒子悬浮在水中形成的。

与此同时,溶解液呈现出微弱的酸性,这是由于云母中含有碱性离子。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观察和分析,我们对石英、石膏和云母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石英是一种透明或白色的矿物,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低的化学反应活性。

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石英钟和玻璃制造等领域。

石膏是一种透明或黄色的矿物,具有较低的硬度和较高的脆性。

它在建筑材料、石膏板和肥料制造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云母是一种金黄或银白色的矿物,具有适中的硬度和良好的双折射性。

矿物特性实验报告

矿物特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矿物的基本特性,包括形态、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硬度、比重等,并学会使用简单工具对矿物进行鉴定,提高对矿物识别和分类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矿物是地壳中自然界形成的固态无机物质,具有特定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

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形态、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硬度、比重等,这些性质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矿物样品: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萤石等。

2. 实验工具:放大镜、硬度计、比重秤、透明度尺等。

仪器:1. 显微镜2. 矿物鉴定卡3. 实验台四、实验步骤1. 观察矿物的形态:使用放大镜观察矿物样品的形态,如晶体形态、块状、板状等。

2. 观察矿物的颜色:观察矿物样品的颜色,并记录其颜色特征。

3. 检查矿物的条痕:用手指或矿物样品互相摩擦,观察条痕颜色。

4. 观察矿物的光泽:观察矿物样品的光泽,如金属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等。

5. 测量矿物的透明度:使用透明度尺测量矿物样品的透明度。

6. 测量矿物的硬度:使用硬度计测量矿物样品的硬度。

7. 测量矿物的比重:使用比重秤测量矿物样品的比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石英:- 形态:晶体形态,呈六方柱状。

- 颜色:无色、白色、灰白色。

- 条痕:无色。

- 光泽:玻璃光泽。

- 透明度:透明。

- 硬度:7。

- 比重:2.6。

2. 长石:- 形态:晶体形态,呈板状。

- 颜色:无色、白色、灰白色。

- 条痕:无色。

- 光泽:玻璃光泽。

- 透明度:半透明。

- 硬度:6。

- 比重:2.6。

3. 云母:- 形态:晶体形态,呈片状。

- 颜色:无色、白色、灰白色。

- 条痕:无色。

- 光泽:油脂光泽。

- 透明度:半透明。

- 硬度:2.5-3。

- 比重:2.8。

4. 方解石:- 形态:晶体形态,呈菱面体。

- 颜色:无色、白色、灰白色。

- 条痕:白色。

- 光泽:油脂光泽。

- 透明度:透明。

- 硬度:3。

- 比重: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典型矿物的形态、光学和力学等物理性质,巩固课堂上讲授的有关知识。

2.掌握描述矿物的有关术语及方法。

3.掌握主要造岩矿物的鉴定特征。

二、实验要求
1.认真预习教材中有关矿物的知识。

2.认真、仔细地观察典型矿物标本,注意其鉴定特征。

三、实验工具与药品
条痕板、小刀、摩氏硬度计、放大镜、手磁铁、稀盐酸(10% HCl溶液)、各种矿物标本等。

四、实验内容或原理
(一)矿物形态的观察
1.矿物单体形态的观察矿物的单体形态可从矿物单体的结晶习性和晶面上的特征这两个方面来描述。

本实验着重于矿物的结晶习性,它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

根据晶体在三维空间的发育程度,晶体习性大致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一向延长型晶体沿一个方向特别发育,呈柱状、棒状、针状等。

如绿柱石——柱状,角闪石——长柱状,辉石——短柱状,针铁矿——针状;
(2)二向延长型晶体沿两个方向相对更发育,呈板状、片状、鳞片状等。

如石膏——板状,云母——鳞片状,石墨——片状;
(3)三向延长型晶体沿三个方向特别发育,呈粒状或等轴状。

如黄铁矿——粒状(立方体),橄榄石——粒状,石榴子石——等轴状等。

2.双晶同种矿物的晶体有规则的连生在一起,称为双晶。

双晶可以是两个晶体,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晶体平行连生。

如萤石的穿插双晶;方解石的双晶;正长石——卡式双晶;斜长石——聚片双晶。

3.显晶质集合体的观察显晶质集合体的形态有柱状、针状、板状、片状、鳞片状和粒状等。

如云母、板状石膏——板状集合体;粒状—橄榄石;鳞片状—绿泥石等。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形态的集合体:
(1)纤维状集合体如:纤维状—石棉、 ( 纤维 ) 石膏;
(2)放射状集合体如:红柱石——放射状(称菊花石);
(3)晶簇如:晶簇状—石英晶簇;晶簇状——辉锑矿晶簇等。

4.隐晶质及胶态集合体隐晶质及胶态集合体可以由溶液直接结晶或胶体作用形成。

常见的隐晶质及胶态集合体主要有:
(1)分泌体如:玛瑙晶腺;
(2)结核如:结核状—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等结核;
(3)鲕状及豆状集合体如:鲕状赤铁矿、鲕状铝土矿;豆状赤铁矿;
(4)钟乳状集合体如: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此外还有以下几种集合体:
块状集合体:如致密块状铝土矿;
土状集合体:如土状—高岭土、蒙脱土;
粉末状集合体:粉末状—雄黄;粉末状——高岭土、蒙脱石等。

(二)矿物物理性质的观察
1.矿物的光学性质矿物的光学性质是对矿物对光线的吸收、折射和反射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性质,包括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

(1)颜色矿物的岩石主要是矿物对可见光波的吸收作用引起的,根据颜色的成因,可分别为以下三种:
①自色:矿物本身固有的颜色,自身主要是由于矿物成分中含有色素离子引起的。

自色比较稳定,故在矿物鉴定上意义较大。

如:黄铜矿——黄铜色;磁铁矿——铁黑色;孔雀石——绿色;方解石、石膏——白色;橄榄石—深绿色;黄铁矿—浅黄铜色;褐铁矿—褐色;赤铁矿—铁红色。

②它色:与矿物本身固有的化学组成无关,因外来的带色杂质、气泡等包裹体的机械混入,而染成的颜色称为它色。

由于它色多变不稳定,一般情况下无鉴定意义。

如:蔷薇石英;
③假色:由于矿物内部的裂缝、解理面及表面的氧化膜引起光波的干涉而产生的颜色。

如黄铜矿风化表面彩色薄膜所形成的锖色(烤蓝色)。

(2)条痕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

将矿物在干净、平整、白色无釉的瓷板上擦划,当矿物的硬度小于瓷板时,所留下的条痕色即为条痕。

矿物的条痕色比矿物表面的颜色更为固定,它能清除假色,减弱它色而显自色,因而更具有鉴定意义。

如:块状赤铁矿有黑色、红色等,但是他们的条痕均为樱红色。

观察方解石、角闪石、斜长石、橄榄石的条痕。

观察对比黄铁矿、黄铜矿、赤铁矿等矿物的条痕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3)透明度矿物透光的能力称为透明度,根据i矿物透光能力的大小分为三类:
①透明矿物:如水晶、冰洲石(透明方解石)。

②半透明矿物:方解石。

③不透明矿物:磁铁矿、石墨。

观察:白云母、石英 ( 水晶 ) —透明;蛋白石—半透明;黄铁矿、磁铁矿—不透明。

(4)矿物的光泽是指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如矿物反光能力大,则光泽强,反之光泽弱。

矿物的光泽可分为4个等级:
①金属光泽:反射能力很强,如同光亮的金属器皿表面的光泽,如黄铁矿。

②半金属光泽:反射能力较强,如同未经磨光的金属器皿表面的光泽,矿物呈金属色,条痕为深彩色(如棕色、褐色),不透明—半透明。

如赤铁矿、磁铁矿。

③金刚光泽:反射能力较强,似金刚石般明亮耀眼地反光。

矿物的颜色和条痕均为浅色,
白色或无色。

半透明—透明。

如浅色闪锌矿、雄黄和金刚石。

④玻璃光泽:反射能力相对较弱,称普通平板玻璃表面的反光。

矿物为无色、白色或浅色,条痕呈无色或白色,透明。

如石英晶面、方解石、萤石。

⑤变异光泽:在矿物不平坦的表面或矿物集合体的表面上,常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变异光泽,主要有:
A.油脂光泽:如石英断口上的油脂光泽;磷灰石断口上的光泽。

B.树脂光泽:如琥珀。

C.沥青光泽:如沥青铀矿等。

D.珍珠光泽:如白云母、板状石膏。

E.丝绢光泽:如纤维石膏和石棉。

F.蜡状光泽:如块状叶腊石、蛇纹石、粗糙的玉髓等。

G.土状光泽:如高岭石、褐铁矿等。

黄铁矿、黄铜矿—金属光泽;赤铁矿—半金属光择;石英 ( 晶面 ) —玻璃光泽;叶腊石、蛇纹石—腊状光泽;滑石、石英 ( 断面 ) —油脂光泽;高岭土—土状光泽;石棉、 ( 纤维 ) 石膏—丝绢光泽;白云母、冰洲石 ( 透明方解石 ) —珍珠光泽。

矿物的光泽等级一般是确定的,但变异光泽却因矿物的产出状态不同而异。

光泽是鉴定矿物的依据之一,也是评价宝石的重要标志。

表1 矿物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之间的关系
2.矿物的力学性质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性质称为力学性质,包括解理、断口、硬度、相对密度等。

(1)解理与断口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方向裂开称光滑平面的性能称为解理,这种裂开的平面称为解理面;若矿物在外力作用下不是沿着一定的方向破裂,同时破裂面呈凹凸不平的表面,这种破裂面称为断口。

①极完全解理:如云母—一组极完全解理。

②完全解理:如方解石—三组完全解理;长石—一组完全解理,一组中等解理
③中等解理:如辉石、蓝晶石等。

④不完全解理:如磷灰石。

⑤极不完全解理:实际上没有解理,如石英—极不完全解理 ( 贝壳状断口 ) ;黄铁矿—参差状断口。

矿物的解理与断口是互为消长的。

(2)矿物的硬度矿物抵抗刻划、压入和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

矿物的硬度比较稳定,在鉴定上具有很大的意义。

矿物硬度的大小,通常是与摩氏硬度计中矿物相互刻划进行比较而确定,摩氏硬度计包
括十种矿物。

表2 矿物硬度分级
在野外工作,常用下列工具:
指甲(约2.5);小刀(约5.5);钢锉(6-7)
(3)相对密度是指矿物在空气中的质量与在4℃时同体积纯水的质量比。

相对密度按其大小分为三级:
相对密度<2.5为轻矿物,如石膏。

相对密度2.5—4为中等矿物,如方解石、石英。

相对密度>4为重矿物,如重晶石、黄铁矿。

3.矿物的其他物理性质包括矿物的磁性、发光性、弹性、反射性等。

例如云母具有弹性、萤石具有发光性等,这些性质对于某种矿物具有鉴定意义。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先由教师讲解肉眼观察与描述矿物形态和物理性质的方法,然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察矿物标本,观察矿物形态、颜色、光泽和透明度,以肉眼观察为主,其他矿物性质除详细观察外,还要按指定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最后由学生独立观察和描述5块矿物标本并写出实习报告。

六、教学方式
讲解法,学生独立操作。

七、考核要求
观察学生的操作能力,根据课堂表现及实验报告考核。

八、实验报告要求
要求正确的写出观察的实验内容。

九、作业:仔细观察表3中所列矿物的形态及物理性质,并将结果填于表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