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享誉神州的历史文化名城

合集下载

泰安旅游

泰安旅游

泰山旅游资料一、泰安简介泰安是中国山东省中部一座著名的文化旅游城市,境内的泰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对外开放旅游城市。

总面积7762平方公里,人口546.4万人,人口密度704人/平方公里,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6个县市区。

泰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5000多年前形成了繁荣的大汶口文化;公元前200年(西汉初)设"泰山郡",公元1136年(金天会十四年)设"泰安军"。

泰安从"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一语中来,取意国泰民安。

泰安境内的泰山,又称东岳,总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545米,气势磅礴,拔地通天,素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誉。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历代帝王封禅和民众朝拜,给泰山遗留下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便泰山成为"华夏文化"的缩影。

1984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1991年被列入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8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泰山以其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每年吸引着500多万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泰山坐落在山东省中部,为中国五岳之首,古称“岱宗”,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高度居五岳第三位,但它却被历代称为“五岳独尊”,原因首先是泰山平地拔起,山势雄伟,更重要的是泰山在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它是历朝统治者祭天的场所,目前山上有古寺庙22处、古遗址97处、历代碑碣819块、摩崖石刻1018处。

泰山山麓的岱庙为泰山第一名胜,天贶殿是岱庙主殿,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画有《泰山神出巡图》。

岱庙内陈列的沉香狮子、温凉玉、黄蓝釉瓷葫芦瓶誉为泰山镇山“三宝”。

泰山气候,四季分明,各具特色。

夏季凉爽,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仅17℃,即使酷暑盛夏登山,在青松翠柏掩映下,亦感阴凉舒适,到山顶时,还需携带寒衣。

家乡

家乡


新泰一中

山东省新泰第一中学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连续12 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始建于1952年,经过半 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一所设施设备先进、 校园及周边环境良好、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质 量一流的齐鲁名校。学校分三个校区,有176个教 学班,在校生11000人。教职工588人,其中高级教 师142人,获得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称号的300 多人次。 2007年新泰市第三中学,新泰市第四中 学,新泰市第五中学并入新泰市第一中学,组成了 新的新泰一中。
城市发展

新泰市曾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基础教育先 进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市、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全国 卫生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市、全国司法工作先进市、 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国家园林城 市等荣誉称号。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比,新 泰市由上届的第42位上升到第40位;在2005年全国中 小城市综合实力评比中,新泰跻身百强,居81位,是山 东省15个入选城市之一;是山东省30强县市。第九届全 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评比,新泰市排名第25位,是山东产于新泰市天宝镇,属中华樱桃正宗产地,己有1000多年的 栽培历史。天宝樱桃个大,皮薄、味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果之珍品”, 是古代宫廷指定的特急贡品,号称北方鲜果第一枝,与南方荔枝齐名。含有 多种微量元素,可加工成樱桃饮料、樱桃酒,对软化血管、抵抗衰老、减少 癌症病患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天宝樱桃和其它果树相比, 病虫害最少,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不用农药,属纯天然“绿色食品”。 楼德煎饼,选用优质小米、玉米、大豆、花生、板栗、核桃等原料,采 用传统工艺和科学技术,精细加工,“薄似蝉羽之纸,色如黄鹤之翎”。酸 甜可口,柔脆适中,香气溢人,含丰富的各种氨基酸,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传 统工艺食品。楼德镇1998年被中国农学研究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 “中国煎饼第一镇”。 宫里油桃:宫里镇位于市区西部,柴汶河沿岸,栽培桃树历史悠久。外表 美观艳丽,个大味美,风味独特,耐贮运输性强,深受消费者欢迎。该镇一 万亩油桃基地,先后引进品种20余个,通过大力治山改土,改善生产条件, 加强科学管理,推广实用先进技术,挂靠科研院校,聘请专家、教授常年进 行技术指导,采取高效密植丰产园、大棚栽培等方式,使油桃品质和经济效 益不断提高,产品远销新疆、内蒙、东北三省、俄罗斯等地。

泰安历史名城保护规划

泰安历史名城保护规划

`目录第一章基础分析 (1)第一节规划背景 (1)第二节历史沿革与城址分析 (2)第三节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分析 (4)第四节自然遗产价值分析 (6)第五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分析 (9)第六节城市风貌特色分析 (12)第七节城市发展与名城保护存在问题 (14)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保护方式 (16)第三章市域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规划 (20)第一节文化与自然遗产特色分析 (20)第二节保护框架 (21)第三节“7圈1带”的保护 (22)第四节文物古迹与古树名木保护 (24)第四章中心城保护规划 (25)第一节保护框架 (25)第二节历史城区保护 (25)第三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27)第四节历史文化轴保护 (29)第五节文物古迹及传统村落保护 (30)第六节自然遗产保护 (39)第七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45)第五章中心城城市风貌规划 (47)第一节城市风貌特色 (47)第二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47)第三节城市建筑高度控制规划 (50)第四节视线走廊规划 (51)第六章近期实施规划 (51)第七章规划实施措施 (52)附表1:本次规划的方法与思路一览表 (54)附表2:中心城物质文化遗产评价一览表 (55)附表3:中心城自然遗产评价一览表 (65)附表4:古树名木评价一览表 (66)附表5:中心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一览表 (67)附件1:国务院关于同意将山东省泰安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 (68)附件2:泰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专家评审意见 (69)附件3:本规划编制过程 (70)附件4:规划编制单位和人员名单 (71)第一章基础分析第一节规划背景一、概况天下名山无数,泰山,独以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道,称五岳独尊,居名山之首。

千百年来,吸引着古代赫赫帝王盛典登封,古今名人竞相留迹,四海游客朝拜如云。

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北邻济南,南依曲阜,西襟黄河,东枕泰沂。

地处东经116º20´—117º59´、北纬35º38´—36º28´之间。

泰安旅游景点有哪些

泰安旅游景点有哪些

泰安旅游景点有哪些
泰安市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景点。

以下是一些泰安市的著名旅游景点:
1. 泰山:中国五岳之一,是中国最有名和最受游客欢迎的山之一,被誉为“五岳之首”。

泰山是中国古代帝王崇拜的圣山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

2. 泰山风景名胜区:包括泰山的周边景区,如红门、天街、大天门、玉皇顶等。

这些景点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壮丽的自然风光,是游客们前往泰山游玩的重要景点。

3. 天衢:是泰安市的古城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保存着众多的历史建筑和古老的街道。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民俗文化。

4. 天平山:位于泰安市境内,是中国八大名山之一。

山上有丰富的自然美景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如天平寺、铁佛庵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观光和朝拜。

5. 孔庙:是纪念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的地方,也是中国尊师重教的象征之一。

孔庙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建筑,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重要场所。

6. 曲阜四孔:位于山东曲阜市,是中国古代四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孟子、孔子的弟子曾子和孔子的学生颜回的故里。

这里有孔庙、孔府、孔林和泗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址。

这些都只是泰安市的一部分旅游景点,还有很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例如天页洞、岱宗寨等。

总之,泰安市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适合各种类型的游客。

泰安发展文案短句

泰安发展文案短句

泰安发展文案短句文案短句:泰安发展文案短句。

目录:1. 泰安的自然资源与地理位置2. 泰安的发展历程与潜力3. 泰安的文化与旅游资源4. 泰安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5. 泰安的城市建设与生活环境6. 泰安的教育与科技创新7. 泰安的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1. 泰安的自然资源与地理位置泰安位于山东省东部,东临黄海,地理位置优越。

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优质的土地、丰富的水资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山东的温和气候为泰安提供了发展农业、旅游和能源资源的有利条件。

2. 泰安的发展历程与潜力泰安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

近年来,泰安加大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泰安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积极引进外资,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激发了城市的发展潜力。

3. 泰安的文化与旅游资源泰安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泰山,以及众多的历史文化景点。

泰安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泰山的险峻壮丽、历史文化积淀使其成为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4. 泰安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泰安的产业结构多元化,包括农业、制造业、生物科技等领域。

泰安市加快了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步伐,积极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泰安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5. 泰安的城市建设与生活环境泰安市注重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森林覆盖率提升,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生活环境。

同时,泰安市还努力提升城市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

6. 泰安的教育与科技创新泰安市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

泰安的教育资源丰富,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7. 泰安的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泰安市注重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不断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泰安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形成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推荐一个富有历史文化的古城作文

推荐一个富有历史文化的古城作文

推荐一个富有历史文化的古城作文
推荐一个富有历史文化的古城
古城是指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通常以其独特的建筑、传统艺术和民俗俗而闻名。

以下是我推荐的一个富有历史文化的古城。

名称:泰安古城
地理位置:山东省泰安市
历史背景:泰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2600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泰安是著名的圣地,拥有泰山(中国五岳之一)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建筑特色:泰安古城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天宁寺、大观楼和碑廊等。

这些建筑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文化活动:泰安古城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如泰山文化旅游节、文化交流会等。

这些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泰安的历史和文化。

总结:
泰安古城是一个富有历史文化的古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通过参观这座城市,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同时,泰安古城举办的文化活动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体验和交流机会。

以上是我推荐的一个富有历史文化的古城,希望对您有帮助。

泰安概况

泰安概况

各位朋友,接下来我们要到达的这座城市便是我的家乡——美丽的泰安市,它像一朵白云镶嵌在山东省中部,北接省会济南,南接孔子故里曲阜,位于“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线路的中心地带。

这里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寒暑适宜,冬天最低气温在-11——-12摄氏度,泰山顶上冬日最低气温在-17摄氏度,夏天最热在35摄氏度左右,另外春天百花齐放,秋天硕果累累,可谓四季分明。

泰安历史悠久,早期文明可以追溯到6400年前,6400年前到4900年前的这段时间,是山东远古文明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

在这段文明史上,泰山脚下的大汶口人,创造了各种劳动工具,种植了各种农作物,驯养了家畜,烧制了彩陶,创造了最早的象形文字。

在中国的原始社会历史上,大汶口文化时期非常重要,因为它见证了中国原始部落民族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泰安市因东岳泰山而得名,古语有云:“泰山安则天下安,泰山安则四海皆安”,寓意为“国泰民安”。

远古时期部落首领都来柴望泰山,后来的历代帝王也都一心想着来泰山封禅或祭祀,于是山下的这座小城三千年来从未被忽视过。

从春秋时期的博邑到秦朝时设的博阳郡,从汉高祖时的博阳县到汉武帝时的奉高县,从唐高宗时的乾封县到宋真宗时的奉符县,直到金代(972年)定名为泰安军,后改称州,清代时升为府,直到1985年定名为地级市,现辖两区两县两市,即泰山区、岱岳区、肥城市、新泰市、宁阳县、东平县,总面积7762平方千米,占山东省总面积的5%,十七地市当中排第十二位;人口550万人,占山东省人口总数的5.87%。

1994年泰安市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1998年被评为中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2007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下面我着重介绍一下市区泰山区,它位于泰安地区中北部,面积约94平方千米,人口70多万。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泰山区只有以岱庙为中心的2平方千米的面积,用一句话讲“一个城市两座楼,一个警察看两头”,但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在大街上空气清新、鸟语花香,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泰安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泰安

泰安一、城市概况泰安,位于山东省中部,是山东省下辖地级市,因泰山而得名,寓国泰民安之意。

是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中线的中点;交通区位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科技教育事业发达,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6个县市区和泰山景区、泰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徂徕山汶河景区,总面积776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60万。

泰城位于泰山脚下,依山而建,山城一体。

2007年3月,国务院批准将泰安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二、历史沿革与价值特色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

五岳独尊的泰山,雄踞城市北部,是中国首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被誉为“五岳之首”。

距今6500-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泰安境内繁衍生息。

泰安城市现址在宋初作为县址和帝王封禅的中心城镇发展起来。

泰安具有独特的“三重空间”和“一条轴线”的历史文脉及古城格局。

西周时,泰安属鲁地,春秋后期,泰山周围的40多个大小国家被齐、鲁所并,泰安“介齐鲁之间,为中枢地区”,起着居中扼要的作用。

秦时置博阳县,属济北郡,治所在今中心城东南旧县村。

西汉高祖7年(公元前200年)设泰山郡,改博阳为博县,泰山郡辖24县包括今泰安市大部。

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东封泰山后,将赢、博二县割置设奉高县,作为皇帝登泰山时的行宫,郡治由博阳迁移至奉高城(今中心城东故县村)。

隋开皇初年,郡废。

开皇6年(公元587年)改奉高为岱山。

隋大业初年(公元600年),迁岱山入博,改名为古博城,属鲁郡。

唐乾封元年(公元660年)高宗封泰山后,改古博城为乾封县,属鲁郡。

宋开宝5年(公元972年),县址和封禅中心移至距泰山距最近的岱岳镇(今泰安古城城址),史书记载“岱岳镇郡即泰安府县也”。

泰安作为一个中心城镇开始发展起来。

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宋真宗封泰山后,乾封县改称为奉符县,移城址于旧镇(现旧镇村)。

金天会18年(公元1136年)于奉符县设泰安军,复还城址(现城址并改名泰安),这是泰安地名的开始,取“泰山安而四海皆安”和“天下立安如泰山”即“国泰民安”之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安:享誉神州的历史文化名城
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古代齐鲁的中心地带。

五岳独尊的泰山雄踞境内,南部汶水西流,孕育着广袤的汶阳田,有碧波万顷的东平湖。

泰山周围曾发现了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九大古文化发源地和遗存。

这里还是远古部落频繁活动和古帝王祭拜天地及封建帝王争相举行封禅大典的地方,使泰山周围地区成为中华原始民族之发源地和宗教、文化圣地。

泰安市现辖两区、两市、两县,总面积7762平方公里,总人口550万。

目前,泰安城区人口76万人,占地95平方公里,是重要的山水园林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一、文化摇篮——大汶口文化
位于泰安市区内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几乎包括了大汶口文化发展的全过程,前后延续达2000年之久,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典型代表。

大汶口文化的早期,生产工具器类少、生产力低下。

中期,工具类型增多,并已有了私有财产,母系氏族社会已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

晚期阶段,生产工具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在陶尊上出现了最早的文字样的刻画符号。

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致使私人财富的集聚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氏族共产制被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父权私有制,并开始跨入有等级的社会,迎接着国家时代的到来。

二、灿烂文明——帝王封禅
泰山,作为祈求答谢天地神灵的场所,传说在远古有72君封泰山。

进入阶级社会,封禅活动又增添了“君权神授”的色彩。

秦始皇即位第三年(前219年),便效法古帝“受命”而后封泰山。

二世胡亥也步其后尘,在泰山上刻石以彰秦始皇功德。

汉武帝连续修封泰山7次,其中,五次举行封禅大典。

汉光武帝也以更大规模东封泰山。

唐高宗即位第二年便和武则天一起封禅,朝鲜、日本等诸国使节随行,浩浩荡荡,绵延数百里前来封禅。

唐玄宗也以空前规模举行了封禅大典,并留下了亲自撰写的《纪泰山铭》。

宋真宗也借君权神授来维护统治,于大中祥符元年,举行封禅大典,并建碧霞祠,修整岱庙。

宋真宗以后,封禅活动演变为频繁而广泛的朝拜泰山神和泰山老母的活动了。

明代祭祀泰山神的活动绵绵不绝。

清代的康熙两次登泰山,10次遣官致祭,乾隆11次至泰安、6次亲登泰山,遣官致祭26次,并留下“诗词碑”共30多块。

三、宗教圣地——儒释道文化
由于泰安地区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各种宗教也借机在泰山发展。

从南北朝开始,中经唐宋元明清,直至近代,泰山始终存在儒释道的融合与消长,既丰富又复杂。

泰山被道教誉为“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地之神,神灵之府”。

宋元时期,儒释道三教融合,元代伊斯兰教传入泰安,明末又传入天主教。

此外,明清两代泰山的祭祀频繁,致使泰山民俗信仰的发展,泰山逐渐成为广大群众宗教活动的中心,城中庙宇遍布。

四、文明载体——城市变迁与发展
春秋后期,博邑是最早建置在泰山附近的城市,位于现泰安城市东南的旧县村(约10公里)。

秦在此置博阳县为济北郡首府,西汉高祖七年(前200年)设泰山郡,改博阳为博县,泰山郡辖24县包括今泰安市大部。

自秦汉时泰安逐步成为为帝王封禅服务的中心城市。

汉武帝东封泰山后,郡治由博阳移至奉高城(今泰安城市东故县村,距城市12公里)。

隋大业初年(公元600年),又复迁回博城(现旧县村),属鲁郡。

唐高宗与武则天封禅泰山后,把博城县更名为乾封县。

唐中后期及五代,泰山进香活动大为兴盛,形成庙会,以东岳庙-即今岱庙为中心的地段迅速繁荣,唐末在此设立了“岱岳镇”,泰安城市的雏形,萌现在这一历史时期。

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县址和封禅中心移至泰山最近的岱岳镇(今泰城老城区),由于帝王封禅及宗教的影响,泰安被誉为“神州”。

金初,设泰安军,意取“泰山安而四海皆安”即“国泰民安”之意,元代为泰安
州,始隶东平路。

后隶中书省,明时省县入州,隶济南府。

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泰安由州升府并设泰安县;抗日和解放战争期间,属泰山专署;建国后归泰安专署,1958改为泰安市,1963年撤市复县,1982年恢复泰安市。

1985年撤销泰安地区,泰安市改为省辖地级市。

泰安城因泰山而建,因泰山而发展,通过贯穿山、城的历史文化轴将山城在空间和历史文化延续上形成“山城相依”的有机整体。

五、文化缩影——泰山文化
泰山早在华夏文明肇始,便已凸现史册,此后历经数千年,其文明传承从未中断,自古以来无论平民百姓还是帝王将相,都视泰山为神山、圣山,并崇之为“五岳独尊”。

泰山的人文遗产,在祖国各名山中首屈一指,是洋洋大观的文化宝库,是一部缩写的百科全书,一座天然的历史艺术博物馆,正如郭沫若先生评价“泰山应该说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

泰山不仅雄伟壮丽,风景优美,且文物古迹极为丰富,山上、山下宫观古刹相互掩映,碑刻、摩崖石刻比肩林立。

泰山文化既有为帝王统治阶级服务的政治文化,又有为平民祈福求生的平安文化,更有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山水文化。

因此泰山又有“文化山”之美誉。

泰山,自古为文人荟萃之地。

历史上的孔子、司马迁、曹植、陆机、李白、杜甫、刘禹锡、卢照邻、苏辙、元好问、王阳明、王世贞、姚鼐等文人名士,或登岱览胜,或在泰山传经授业,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

六、文化瑰宝——石刻文化
泰山是一座中国历代摩崖石刻艺术博物馆,各类石刻达2500多处。

它记录着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政治风向,铭刻着志士仁人的抱负理想,抒发着豪壮的赞歌。

泰山石刻主要分为碑碣、摩崖、楹联三大类。

上自秦汉,下至明清,历代延续,作者广泛,上自帝王,下及百姓、官僚、文人、僧道、英雄、近代革命者,内容丰富。

泰山石刻,其规模之宏大、时代之延续、流派之繁多、艺术之精堪、构景之巧妙,都是其他世界名山所无法比拟的。

七、文物古迹——遍布泰安的璀璨明珠
泰安以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驰名海内外。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泰山为第一个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泰山还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名山之首”、全国首批“文明风景旅游区”、“世界地质公园”。

泰城与其周围相连的泰山、大汶口文化、国家级森林公园徂徕山及其周边文物景点组成一体,形成了一个大文物,成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泰安现有文物保护单位及重要的风景区达350多处。

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岱庙、大汶口文化遗址、冯玉祥墓、唐摩崖(包括经石峪)、泰山盘路古建筑群、齐长城、东平洪顶山摩崖石刻、东平白佛山石窟造像、京杭运河山东段水工设施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仅秦、汉以前的遗址就有14处。

另外,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40余处,县级287处。

位于明泰安城中央、历史文化轴线上的“岱庙”古建筑群占地96222平方米,始建于西汉时期。

岱庙内的天贶殿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曲阜的大成殿被合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式建筑。

为保护好这座千年古城,泰安市先后编制了两版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大量的详细规划。

泰安市委、市政府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建设现代化新区”的思路,大力实施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山城人文资源工程,开发建设了以“时代发展线”为核心的城市新区,与历史文化轴相辉映,并围绕建设“蓝天、碧水、青山”绿色家园的目标,实施了显山、露水、增绿工程。

泰安市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优秀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泰安正以特有的历史文化和园林旅游城市的魅力,迎接四海宾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