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触材料总迁移量测试标准解读与仪器介绍

合集下载

EN 1186-2

EN 1186-2

EN 1186-2介绍EN 1186-2是欧洲标准中的一部分,关于食品接触材料的规范。

该标准为食品接触材料的使用提供了指导,并确保这些材料对食品的安全无害。

EN 1186-2专注于指导接触食品的材料在接触期间能否迁移出有害物质。

简介EN 1186-2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有害物质从食品接触材料中迁移到食品中。

该标准规定了迁移测试的方法和标准,并它确定了迁移限值,从而确保食品不被有害物质污染。

本文档将介绍EN 1186-2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1. 范围EN 1186-2标准适用于所有接触食品的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是塑料、橡胶、金属、陶瓷、纸和纤维等。

该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和迁移限值适用于所有这些材料。

2. 测试方法EN 1186-2规定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迁移测试方法,包括总迁移、特定迁移和全酯迁移测试。

2.1 总迁移测试总迁移测试是指将食品接触材料与模拟食品接触一定时间后,检测与食品接触的材料中迁移到模拟食品中的所有物质。

该测试用于评估食品与接触材料长期接触时可能发生的迁移。

在总迁移测试中,食品接触材料需要与模拟食品一起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接触,经过一定时间后,通过化学分析等方法检测模拟食品中的总迁移物质。

2.2 特定迁移测试特定迁移测试是指测试食品接触材料中特定化学物质的迁移。

这些特定化学物质包括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比如塑化剂、重金属、苯并[a]芘等。

特定迁移测试要求将食品接触材料与模拟食品接触一定时间后,通过化学分析等方法检测模拟食品中特定化学物质的迁移。

2.3 全酯迁移测试全酯迁移测试是指测试食品接触材料中酯类物质的迁移。

酯类物质可能会从食品接触材料中迁移到食品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全酯迁移测试要求将食品接触材料与模拟食品接触一定时间后,通过化学分析等方法检测模拟食品中酯类物质的迁移。

3. 迁移限值迁移限值是指食品中允许的有害物质迁移量的最高限制。

EN 1186-2规定了不同材料的迁移限值,并确保食品接触材料在接触期间不会对食品造成危害。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总迁移量的测定方法探讨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总迁移量的测定方法探讨
按 GB5009.15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 及制品迁移试验预处理方法通则》6 采样与制样方法中规定 的采样方法操作。选择两个厂家的两种瓶盖内塞进行试验。 1.4.2 试样的清洗及面积计算
按 GB5009.15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 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预处理方法通则》9 试样的清洗和特殊处 理的规定清洗。用自来水洗净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 2 次 ~3 次,自然晾干。并对其面积进行计算。 1.4.3 试样的迁移试验预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S207.3
文献标识码:B
Discussion on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Total Migration of Food
Contact Materials and Products
HUANG Xiangli
(Anhui Run'an Xinke Tes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Bozhou 236820, Anhui, China)
迁移量的测定。
按 GB5009.15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
白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种液体饮料,其包装 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预处理方法通则》4.2.4 进行食品模拟物
大多采用塑料瓶盖内塞,且白酒货架期较长,在与酒体接触 5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的配制。
过 程 中 瓶 盖 内 塞 中 的 不 挥 发 性 物 质 会 向 其 中 发 生 迁 移 ,影
1 材料与方法
托利多公司(上海)感量为 0.1mg。
1.1 原理 :试样用食品模拟物浸泡,将浸泡液蒸发并干燥 1.3.2 GZX-9076-MBE 电热鼓风干燥箱(设备编号 YS17物质的总量。

食品迁移量实验报告

食品迁移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为了评估食品接触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迁移到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本实验通过模拟食品接触过程,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非挥发性物质的迁移量,为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食品接触材料的迁移量是指食品接触材料在与食品接触过程中,通过扩散、渗透、挥发、释放等方式迁移到食品中的非挥发性物质总量。

本实验采用浸泡法,将食品接触材料样品置于食品模拟物中浸泡,测定浸泡液中非挥发性物质的总量,以评估食品接触材料的迁移风险。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食品接触材料样品:塑料、玻璃、陶瓷等;(2)食品模拟物:水、4%乙酸、10%乙醇、20%乙醇、50%乙醇、95%乙醇;(3)实验试剂:盐酸、氢氧化钠、硝酸、高氯酸等。

2. 实验仪器:(1)分析天平;(2)电热恒温水浴锅;(3)离心机;(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5)超声波清洗器;(6)容量瓶;(7)移液器。

四、实验方法1. 样品处理:将食品接触材料样品剪成适当大小,用超声波清洗器清洗去除表面杂质,晾干后称取一定量(如1g)备用。

2. 浸泡实验:将处理好的样品分别置于不同食品模拟物中,在恒温条件下(如50℃)浸泡一定时间(如24h)。

浸泡结束后,取出样品,用移液器吸取一定量浸泡液。

3. 定量分析:将浸泡液经离心分离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浸泡液中非挥发性物质的总量。

4. 数据处理:计算不同食品接触材料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并进行比较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食品接触材料的迁移量:根据实验结果,塑料、玻璃、陶瓷等食品接触材料的迁移量存在差异。

其中,塑料的迁移量最高,玻璃次之,陶瓷最低。

2. 不同食品模拟物的迁移量:根据实验结果,不同食品模拟物对食品接触材料迁移量的影响不同。

其中,乙醇溶液的迁移量最高,其次是水、乙酸溶液,最后是乙醇溶液。

3. 迁移量与接触时间的关系: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食品接触材料的迁移量逐渐增加。

在一定时间内,迁移量与接触时间呈线性关系。

总迁移量的测定实验总结

总迁移量的测定实验总结

总迁移量的测定实验总结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

总迁移量是食品接触材料的关键卫生指标之一,表征的是食品接触材料向食品中迁移的非挥发性物质的总量,是市场监管部门监督管理中的重要参数。

总迁移量(Overall Migration,OM)是指在特定的浸泡条件下,依据包装材料的预期用途及国家标准GB316041-2015的要求选取适宜的食品模拟物,从包装材料中迁移到食品模拟物中的所有非挥发性物质的总量,是食品包装材料评估的重要指标1-2。

目前,我国纸包装容器中总迁移量的研究比较少,本文依据标准GB31604.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总迁移量的测定》对市面上的KFC小纸袋、糕点纸托、汤碗、纸杯等纸包装容器的迁移量进行了测定,探讨了不同食品模拟物在不同纸包装容器中的总迁移量,为市场监管部门控制产品的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1.材料与方法1.1仪器与试剂FD115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德国BINDER;TLE204E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DHG-9146A型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Milli-QGradient纯水仪:Millipore公司;冰乙酸、无水乙醇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1.2样品试验用KFC小纸袋、糕点纸托、汤碗、纸杯等纸包装容器为市售。

1.3分析步骤1.3.1食品模拟物的配制(1)4%乙酸溶液(v/v):用量筒量取40ml冰乙酸,定容至1000 ml。

(2)20%乙醇溶液(v/v):用量筒量取200ml无水乙醇,定容至1000ml。

(3)50%乙醇溶液(v/v):用量筒量取500ml无水乙醇,定容至1000ml。

(4)95%乙醇溶液(v/v):用量筒量取950ml无水乙醇,定容至1000ml。

1.3.2迁移实验根据待测样品的预期用途及使用条件,参照欧洲标准和国标GB 31604.8-20164选择合适的迁移试验条件。

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中砷迁移量的测定 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中砷迁移量的测定 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中砷迁移量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接触材料及其制品中砷迁移量的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中砷迁移量的测定。

第一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2 原理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等经浸泡后,浸泡液加入硫脲使五价砷预还原为三价砷,再加人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使还原生成砷化氢,由氩气载入石英原子化器中分解为原子态砷,在特制砷空心阴极灯的发射光激发下产生原子荧光,其荧光强度在固定条件下与被测液中的砷浓度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3 试剂和材料注:除另有说明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 试剂3.1.1 氢氧化钾(KOH)3.1.2 硼氢化钾(KBH4):纯度≥95.0%3.1.3 硫脲(CN2H4S)3.1.4 抗坏血酸(C6H8O6)3.1.5 乙酸(C2H4O2):优级纯3.1.6 硝酸(HNO3):优级纯3.1.7 硫酸(H2SO4):优级纯3.1.8 盐酸(HCl):优级纯3.2 试剂的配制3.2.1 氢氧化钾溶液(5 g/L):称取5g氢氧化钾(3.1.1)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3.2.2 硼氢化钾溶液(10 g/L)混合溶液:称取硼氢化钾10.0 g,用氢氧化钾溶液(3.2.1)稀释至1000 mL中,混匀。

该溶液现配现用。

3.2.3 预还原剂溶液:称取5.0g硫脲(3.1.3),加约80mL水溶解后,加入5.0g抗坏血酸(3.1.4),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mL。

该溶液现配现用。

3.2.4 硫酸溶液(1+9): 量取硫酸10 mL,小心倒入90 mL水中,混匀。

3.2.5 乙酸(4%):量取冰乙酸4 mL或36%乙酸11 mL,稀释至100 mL。

3.3 标准品三氧化二砷标准品或纯度>99.99%,或一定浓度的有证砷标准溶液。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甲醛迁移量的测定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甲醛迁移量的测定

11.5 试样溶液和空白溶液的测定 将经显色反应后的试样溶液和空白溶液缓慢倒入10mm 比色皿,以显色后的空白溶液为参比,
574nm处分别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值,由工作曲线计算试样溶液中甲醛的浓度(mg/L)。
12 分析结果的表述
12.1 食品模拟物中甲醛浓度的计算 食品模拟物中甲醛的浓度按式(2)计算:
犌犅31604.4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甲醛迁移量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甲醛迁移量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甲醛迁移量的测定。
第一法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2 原理 食品模拟物与试样接触后,试样中甲醛迁移至食品模拟物中。甲醛在乙酸铵存在的条件下与乙酰
犕 ———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1000———单位换算系数;
2 ———碘和硫代硫酸钠反应的摩尔比值;
犞3 ———标定用甲醛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犌犅31604.48—2016
10.3 标准溶液配制 111存的000模,...333有...123拟效 物期甲甲甲稀为醛醛醛释1溶标标至2液准准每个(储使3升月7备用相,%临液液当~用::4于吸根0前1取据%0进甲标,m行质醛定g标量溶的甲定分液甲醛(数见5,醛)该.0附:浓0使m录度℃用LA,~液至准)4,现1确或℃0用移0直保0现取接存m配一使。L。定用容体甲量积醛瓶的溶中甲液,用醛标水准标定品准容进储至行备刻配溶度制液,0。,分℃别~4用相℃应保

犌犅31604.48—2016
附 录 犃 甲醛标准储备液的标定
犃. 试剂
犃.1.1 氢氧化钠(NaOH)。 犃.1.2 盐酸(HCl):36.0%~38.0%。 犃.1.3 碘(I2)。 犃.1.4 碘化钾(KI)。 犃.1.5 可溶性淀粉。

欧盟标准食品接触总迁移量标准

欧盟标准食品接触总迁移量标准

欧盟标准食品接触总迁移量标准欧盟标准食品接触总迁移量标准就像是食品接触材料的“紧箍咒”,牢牢地守护着我们的饮食安全。

食品接触材料和食品那可是“亲密无间”啊,就像热恋中的情侣一样,接触得频繁着呢。

这总迁移量标准就是来管管它们的“亲密程度”有没有过度。

要是材料里的东西一股脑儿地往食品里跑,那食品不就成了大杂烩?有害物质都混进去了,像毒药一样,我们吃了能不出问题吗?对于塑料类食品接触材料,这标准可不含糊。

塑料就像个调皮的孩子,里面的化学成分总想往外跑。

总迁移量标准就像严厉的家长,规定了它们能跑多少。

像那些增塑剂之类的物质,要是迁移量超标了,就像洪水泛滥一样,会把食品污染得一塌糊涂。

塑料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放飞自我”,释放出更多东西。

这时候标准就更重要啦,得像坚固的堤坝一样,挡住那些过量迁移的物质,不让它们危害食品。

金属类食品接触材料也得遵守这个标准。

金属材料看似稳定,其实也有“小心思”。

比如一些金属离子,它们可能会偷偷溜进食品里。

要是迁移量太多,就像小虫子钻进了苹果里,把好好的食品给破坏了。

特别是酸性食品,对金属的“诱惑”更大,金属离子更容易跑出来。

这标准就得像敏锐的探测器一样,把这些可能超标的迁移量给揪出来,保证食品的纯净。

玻璃类食品接触材料也不能例外。

虽然玻璃看起来很“老实”,但也有潜在风险。

比如一些涂层或者杂质,可能在与食品接触过程中发生迁移。

这就像玻璃上有一层看不见的灰尘,在和食品接触的时候,灰尘就跑到食品里了。

总迁移量标准得确保这种情况不会让食品变得不安全,让玻璃在接触食品的时候规规矩矩的。

纸质食品接触材料也在标准的管控之下。

纸看起来很单纯,可它也可能有油墨、荧光增白剂之类的东西。

这些东西要是大量迁移到食品里,就像在白纸上泼了脏墨水一样,把食品给污染了。

而且在潮湿环境下,纸的迁移情况可能更复杂,这时候标准就得像精准的尺子一样,量出合适的迁移量范围,保障食品不受侵害。

欧盟标准食品接触总迁移量标准是我们健康的重要保障。

食品中食品接触材料迁移的检测方法研究

食品中食品接触材料迁移的检测方法研究

食品中食品接触材料迁移的检测方法研究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食品接触材料迁移作为其中重要的环节,需要进行有效的检测方法研究。

本文将通过介绍目前常用的食品接触材料迁移检测方法,探讨其优缺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传统方法传统的食品接触材料迁移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总迁移量和特定迁移物质的分析。

总迁移量方法是将食品与材料接触,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提取、净化和测定提取液中的溶质质量或体积浓度来判断材料迁移情况。

特定迁移物质的分析则是针对不同的材料,选择特定的检测指标,进行定性或定量研究。

总迁移量方法简单易行,但无法识别迁移物质的种类和危害性。

特定迁移物质的分析方法虽然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由于迁移物质种类繁多,需要进行大量的检测,成本较高且耗时较长。

二、现代分析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食品接触材料迁移检测方法也得到了快速的进步。

其中,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LC-MS)和核磁共振技术(NMR)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将样品分离和检测结合在一起,能够准确地分析样品中的多种化合物,并且可以检测到低浓度的迁移物质。

核磁共振技术则通过测量样品中的核磁共振信号,结合数据库中的信息,对样品中的迁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这两种现代分析技术在食品接触材料迁移检测中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和灵敏度。

但是,它们的使用成本相对较高,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技术,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对食品接触材料迁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未来的研究重点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1. 新技术研发:通过开展新的分析技术研究,如纳米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实现更快速、更简便、更准确的食品接触材料迁移检测。

2. 多指标综合评估:除了传统的总迁移量和特定迁移物质的检测,还可以引入其他指标,综合评估食品接触材料对食品的迁移情况,从而更全面地了解食品安全风险。

3. 数据库建设:建立更完善的迁移物质数据库,包含更多常见的材料和迁移物质信息,为食品接触材料迁移检测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接触材料总迁移量测试标准解读与仪器介绍
最新标准《GB 31604.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总迁移量的测定》已于2017年3月1日正式实施。

新标准中的“总迁移量”概念替代了2003版GB/T 5009系列标准中的“蒸发残渣”概念,进一步更严格地、更规范地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的总迁移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详细要求。

新标准代替了GB/T5009.60-2003《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蒸发残渣、GB/T5009.61-2003《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蒸发残渣、GB/T5009.64-2003《食品用橡胶垫片(圈) 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蒸发残渣、
GB/T5009.65-2003《食品用高压锅密封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蒸发残渣、GB/T5009.66-2003《橡胶奶嘴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蒸发残渣、GB/T5009.67-2003《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蒸发残渣、GB/T5009.68-2003《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蒸发残渣、GB/T5009.69-2008《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蒸发残渣、GB/T5009.70-2003《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蒸发残渣、GB/T5009.79-2003《食品用橡胶管卫生检验方法》中蒸发残渣、GB/T5009.80-2003《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蒸发残渣、GB/T5009.98-2003《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分析方法》中蒸发残渣、GB/T5009.100-2003《食品包装用发泡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蒸发残渣、GB/T5009.203-2003《植物纤维类食品容器卫生标准中蒸发残渣的分析方法》的测定。

新标准从新修订了标准的适用范围,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总迁移量的测定。

不适用于植物油类食品模拟物总迁移量的测定;修改了计算公式及单位。

新标准总迁移量的测定方法:
取各食品模拟物试液200mL,分次置于预先在100℃±5℃干燥箱中干燥2h的50mL玻璃蒸发皿
中,在各浸泡液沸点温度的水浴上蒸干,擦去皿底的水滴,置于100 ℃±5 ℃干燥箱中干燥2h后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0.5h后称量。

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三氯甲烷提取物的测定:
本测定步骤适用于植物纤维类食品容器。

当各食品模拟物总迁移量超过规定限量时,再将残渣用三氯甲烷提取过滤后,测定三氯甲烷提取物的残渣含量。

向5.5.1(总迁移量测定)所得残渣中加入50mL 的三氯甲烷,振摇,用定量滤纸过滤,将滤液收集在已干燥2h的蒸发皿中,如此重复三氯甲烷提取三次。

再用三氯甲烷冲洗滤纸,滤液并入蒸发皿中,将所得滤液置于水浴上蒸发近干,将蒸发皿移入105 ℃烘箱中干燥2h后,然后取出蒸发皿,冷却0.5h后称量,得到三氯甲烷提取物残渣。

迁移量及不挥发物测定仪的介绍:
Labthink兰光,专业致力于塑料行业检测仪器研发生产,可为行业客户提供多种卫生性能与理化指标检测设备,该系列设备包括新产品C830迁移量及不挥发物测定仪和ERT-01蒸发残渣恒重仪。

兰光新一代全自动的高效型C830迁移量及不挥发物测定仪,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迁移量测定,药品包装材料的不挥发物测定,以及食品、食品添加剂、药品等的类似理化测定。

该设备符合食品行业最新国家标准GB 31604.8-2016标准中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总迁移量”的测定要求;符合医药行业GMP标准及2015版最新药包—塑料药包材标准中“不挥发物质”的测定要求。

设备测试原理:
总迁移量——试样用各种食品模拟物浸泡,将浸泡液蒸发并干燥后,得到试样向浸泡液迁移的不挥发
物质的总量。

不挥发物——试样用标准要求试剂浸泡,将浸泡液与空白液蒸发并干燥后,与空白液比较,得到不挥发物残渣的总重量。

参照标准:
GB 31604.8-2016、GB/T 9740-2003、ISO 759-1981、YBB 00342002-2015、YBB 00132002-2015等相关药包材标准
测试应用:
Labthink兰光自主研发有三款迁移测试池,该器具用于安装、固定待测试样,并注入食品模拟物进行迁移试验预处理操作。

支持购买的共三款迁移测试池,分别为QYC-B、QYC-C和QYC-E。

器具符合国家最新标准GB 5009.15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预处理方法通则》的要求,接触主体材质采用符合美国牌号要求的高品质不锈钢,不会析出微量物质污染食品模
拟物。

QYC-B迁移测试池,按照GB 5009.156-2016附录B中的图B.4 迁移测试池B设计制造,采用加粗丝杆中心压紧式密封结构,保证单面密封无渗透。

支持单面接触食品模拟物,接触面积为196cm2,最大容积为390mL。

适用于GB 31604.1-2015《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中水、植物油等所有不挥发性食品模拟物。

QYC-C迁移测试池,按照GB 5009.156-2016附录B中的图B.5 迁移测试池C设计制造。

两个试样面可同时接触食品模拟物,接触面积分别为51.5cm2 (单面)和103cm2 (双面),最大容积
为120mL。

密封处采用耐高温、耐腐蚀、自清洁的密封圈,能获得良好的密封性能。

适用于
GB31604.1-2015《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中的所有食品模拟物。

QYC-E迁移测试池,按照EN 13130-1:2004附录D中的图D.6-迁移测试池C设计制造,同样支持单面或双面接触食品模拟物,接触面积分别为100cm2 (单面)和200cm2 (双面),最大容积为200mL。

适用于GB 31604.1-2015《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中的所有食品模拟物。

Labthink兰光,致力于通过包装检测技术提升和尖端检测仪器研发帮助客户应对包装新风向,助力包装相关产业的品质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