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成本理论
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经济学导论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多样、无限的需要而言,能满足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性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的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使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实证分析:是以一种摆脱或排斥价值判断、集中研究和经济活动与经济过程如何运行的分析方法。
简单的说,就是在研究或文字表达中,撇开次要的因素,抓住主要的因素,建立起一个抽象的理论结构,赋予经常发生的经济现象一种确定的即理论上的意义,以此来概括复杂的经济现象。
规范分析:是从一个价值判断(伦理学意义上的好或坏)出发,提出某些标准并把这些标准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
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分析方法。
简单的说就是判别事件优劣的标准。
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又叫生产可能曲线。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理论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曲线:表示需求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曲线,称为需求曲线。
需求定理: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依存的关系,即,价升量减,价跌量增。
就是所谓的需求定理。
吉芬商品:指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常变化的一类商品。
这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违反了需求规律。
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少;价格提高,需求量增加。
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的斜率为正,原因在于其替代效应远远低于收入效应。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曲线:是表示商品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曲线。
供给定理: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微观经济学作业第三部分

微观经济学作业第三部分:第六章、第七章:生产和成本理论一、名词及专业术语解释:生产函数、边际产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换率及其递减规律、生产的规模收益性(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长期成本、规模经济性和规模不经济性二、选择题(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33.一种可变投入的平均产量由下列哪一项中的比率决定?a.总产量的变化与总产量之比。
b.一种投入单位数的变化与所有投入单位数的变化之比。
c.所有投入的总单位数与一种投入的总单位数之比。
d.总产量与一种可变投入的总单位数之比。
3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的是:a.任何一种投入的总产量最终一定会达到最大,且随着该投入单位数的增加而减少。
b.任何一种投入的平均产量最终一定会达到最小,且随着所有投入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
c.任何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最终都会随着该投入单位数的增加而减少。
d.任何一种投入的平均产量都会随着该投入单位数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
35.如果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为正,但它随着投入数量的增加而递减,那么:a.总产量达到了最大并开始下降。
b.总产量会增加,但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
c.平均产量一定正在下降。
d.企业应该减少生产。
36.如果某种投入的平均产量高于它的边际产量,那么:a.边际产量一定随着该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b.平均产量一定随着该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c.平均产量一定随着该投入的增加而下降。
d.总产量一定随着该投入的增加而下降。
37.长期生产是指:a.企业生产时期的时间较长。
b.企业不断的再生产。
c.企业生产期中所有的投入都是可变的。
d.企业生产期中所有的投入都是固定的。
38.生产函数是指:a.对应于一定数量的投入,至少能生产多少产品。
b.对应于一定数量的投入,实际的产出数量。
c.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对应于一定的投入要素,最大效率的产出数量。
d.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对应于一定的投入要素,合理的产出数量。
第6章 成本与收益

思考
当你某一天走进一家餐厅吃午饭,发现 里面只有寥寥几个客人在用餐,你会想, 为什么这种餐厅还要开门呢?因为看起来 这几个顾客的收入不可能弥补餐馆的经营 成本,请用有关成本的原理解释。
狡猾的农场主
一个生产小麦的农场主向他的工人发布了以 下的坏消息;今年的小麦价格很低,而且我从今 年的粮食中最多只能获得3.5万美元。如果我支付 给你们与去年相同的工资(3万元),我就会亏本 ,因为我不得不考虑3个月前已经为种子和化肥花 了2万美元,那么我一定是疯了。如果你们愿意只 拿去年一半的工资(1.5万美元)我的总成本将为 3.5万美元,至少可以收支相抵。如果你们不同意 降低工资,我也就不打算收割这些小麦了。 请问如果你是工人你会怎么做?并说明理由。
平均可变成本变动的规律是:起初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可变成本减少; 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而增加。因 此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表明随着产量增 加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动规律。 短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是:由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决定的。 当产量增加时,平均固定成本迅速下降,加之平均可变成本也在下降,因此 短期平均成本迅速下降。以后,随着平均固定成本越来越小,它在平均成本 中也越来越不重要,这时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产量增加到一定程 度之后,又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 上升的“U”形曲线。表明随着产量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动规律。
第三节
一、长期总成本 1、定义:
长期成本分析
长期中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2、长期总成本的变动规律:
无产量无成本;
产量少时,生产要素无法得到充分利用,成本增 加比率大于产量增加的比率; 当产量增加到一定时,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 规模收益递增 最后受规模收益递减的影响,成本的增加比率又 大于产量的增加比率。
第6章生产成本理论

劳动人数 饺子数量
0
0
1 1000
2 3000
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
1000 1000 2000 1500
表中的数据有什么 关系?有什么规律?
——就是本节要讨 论的问题。
3 4200 1200 1400 4 4500 300 1125 5 4000 -500 800
分类: 长期总成本(LTC)
成本
LMC LTC
长期平均成本(LAC)
长期边际成本(LMC)
LAC
LAC LTC Q
LMC LTC Q
dLTC dQ
2020/5/31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版权所有
17
第2节 成本理论
2、生产和成本之间的关系——U形成本曲线
在短期,当像资本那样的要素固定不变时,可变要素一般
劳动 人数
饺子 数量
边际 产量
平均 产量
0
0
AP TP MP TP
X
X
1 1000 1000 1000 2 3000 2000 1500 3 4200 1200 1400 4 4500 300 1125
5 4000 -500 800
2020/5/31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版权所有
6
第1节 生产理论
2、边际报酬(收益)递减规律(P95)
在包饺子店的例子中,可以发现边际产量的变化规律是: 增——减。原因:固定投入要素有一个容量限度。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一定技术水平下,所有其它生产要 素的数量保持不变,生产过程中不断增加一种变动要素的 使用量,会使边际产量增加到某一点后,出现不断减少。
管理经济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MBA学位课程,管理经济学课程代码:总计48学时;学分:二、授课教师何维达教授,经济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通信地址:电话:,3816153E-mail:接待来访时间:星期二下午2:30-5:00地点:办公大楼912房间三、课程简介管理经济学被定义为运用有关经济理论和决策科学的分析工具,使企业能够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在面临的各种约束条件下,最有效地配置资源,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它的研究对象就是解决企业的管理决策最优化问题。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涉及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其中尤其以微观经济学为其理论基础。
管理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包括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
但是,管理经济学与这些学科又有不同之处。
管理经济学是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分析所面临的微观、宏观环境为企业的最优决策提供经济分析工具,可见它是围绕企业的决策问题而进行的,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所以,管理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是决策科学,包括数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并运用这些分析工具,对各种决策的成本与效益进行数量分析。
本课程分为13章,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需求理论分析;二是生产理论分析;三是需求预测;四是成本分析;五是市场结构;六是定价理论与实践;七是长期投资分析。
本课程学时共计48学时,其中案例分析和讨论12学时。
四、教学目的《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同时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因此,我们要求学员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和分析方法,并学会用经济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在进行决策时,能够从众多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五、教材及参考文献1.教材:作者(美)H·克雷格·彼得森、W·克里斯·刘易斯著:《管理经济学》,吴德庆校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2.参考书目:(1)陈章武编著:《管理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第六章:成本理论复习进程

第六章:成本理论第六章:成本理论一、填空TC + VC 。
1、FC2、平均总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都是 U 形曲线,表示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总成本和边际成本先递减(减少),然后又递增(增加)的变动规律。
3、停止营业点位于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
4、如果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递减的,那么边际成本曲线必然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5、一个工厂平均总成本最低时的产量率被称为该工厂的理想产量,如果产量低于最低平均总成本点,被称为过剩生产能力。
6、如果在所有投入增加10%时产量增加了20%,这种生产过程就被称为规模收益递增,或者规模经济。
7、如果一个企业处于规模不变状态,那么投入量增加10%就会使产量增加10%。
当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时,就存在规模收益递增。
8、在投入品价格不变时,总成本增加,等成本曲线向向外平行移动,总成本减少,等成本曲线向向内平行移动。
二、判断1、收益递减规律意味着不存在边际收益递增的区域。
( F)2、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固定成本都是“ U”形曲线。
(T)3、平均可变成本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水平与平均产量达到最高时的产量水平相同。
(T)4、在现实生活中,边际成本曲线很少向右上方倾斜。
( F)5、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固定成本都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先减少而后上升的。
( F)6、一个企业的产量低于最低平均总成本点被称为能力过剩。
(T)7、如果平均总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总成本就必然是递增的。
(F)8、没有任何一部分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会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之下。
(T)9、长期总成本分为长期固定总成本和长期可变总成本。
(F)10、规模收益递增意味着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T)11、在长期中,总成本曲线就是可变成本曲线。
(T)12、如果投入品价格下降,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曲线都会向上移动。
(F)三、选择1、厂商的经济成本包括:( E)A、企业家时间的机会成本;B、厂商拥有的资产用于其他方面可以带来的收益;C、企业拥有者投资于企业的财产的收益;D、厂商拥有的厂房和机器的折旧;E、以上都是。
成本理论与生产决策PPT培训课件教材

8
2 長期成本
1. 2.
3.
短期成本曲線與長期成本曲線的區別 長期中,廠商有足夠的時間變更其生產設備,一切都是邊變動成本,沒有固定成本。 長期中,廠商有足夠的時間去調整生產方法,所以在特定產量下,縱然有很多的短期 成本規模,但是生產者仍能選擇其最有利的生產規模﹝成本最低的生產規模﹞最為其 長期下的最適生產規模。此時所選擇的短期生產規模,即為特定產量下之最適生產規 模。亦即,長期成本曲線是由無數個特定產量下的最適生產規模所形成的軌跡。 長期間廠商停工時,總成本為零,所以長期總成本曲線由原點出發,表示沒有固定成 本。此與短期總成本曲線不同,STC由縱軸出發。 長期總成本(LTC) 廠商長期在各種不同產量條件之下,經由改變生產規模所能達到的最低總成本 LTC曲線的變化與STC曲線的變化是一樣的,隨著產量增加,開始時增加的速度稍緩, 以後增加的速度稍快。但是,產量等於零時,LTC等於零 LTC由一組短期總成本曲線,且針對產量從其中做比較選出最低之短期總成本部分所 形成的「包絡曲線」
3
1 短期成本
各类型成本 短期成本(short-run cost, SC) 短期内厂商无法变动某些生产要素,所形成 的成本,含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长期成本(long-run cost, LC) 厂商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扩大规模条件下 的成本,皆为变动成本。 总成本(total cost, TC) 生产某特定产量之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额, 随产量增加而增加 ,是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之和
5
1 短期成本
短期成本结构
各项成本Βιβλιοθήκη 的关系数据61 短期成本
短期成本结构(续)
短期总成本 平均成本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平均变动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 边际成本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六章成本理论

不同市场结构下价格与产量决策
• 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其产量决策基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由 于市场价格是给定的,厂商只能根据市场价格调整自己的产量。
• 垄断市场:在垄断市场中,厂商具有市场势力,可以通过控制产量和价格来影响市场。垄断厂商的产量决策通 常基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但此时的价格高于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价格。
要点二
长期均衡条件
在长期内,企业可以调整所有生产要 素的投入量,因此长期均衡条件为 MR=LMC=LAC=SAC。此时,企业 实现了长期平均成本最低,获得了最 大的经济利润。
要点三
图形表示
在图形上,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都可 以通过绘制相应的成本曲线和需求曲 线来表示。在短期均衡图中,可以绘 制出STC、SAC、MC和MR等曲线; 在长期均衡图中,可以绘制出LTC、 LAC、LMC和MR等曲线。通过这些 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出企业在不同产量 下的成本、收益和利润情况。
04 短期和长期成本分析
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短期总成本(STC)
01
企业在短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总成本,包括固定成本
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FC)
02
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厂房、机器设备的折
旧费用等。
可变成本(VC)
03
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工资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
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那部分成 本,如厂房和设备的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 等。
可变成本
指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 燃料和动力消耗、生产工人的工资等。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成本理论一、名词解释1.隐成本;2.显成本;3.机会成本;4.成本函数;5.短期成本;6.固定成本;7.可变成本;8.边际成本二、单项选择题1.所谓成本函数就是指()A.成本是购买各种投入的开支B.成本与产出的函数C.是消耗原料的记录D.是直接开支与间接开支之和2.由企业购买或使用任何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 ( )A. 显性成本;B. 隐性成本;C. 变动成本;D. 固定成本。
3. 机会成本的数额大小()A. 是可以通过历史成本资料估算的B. 是可以通过与别的情况作比较加以推算的C. 是可以通过审计而获得D. 是可以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历史资料计算而得。
4.某先生辞去月薪800元的工作,取出自有存款 100,000元(月息1%),办一独资企业。
如果不考虑商业风险,则该先生自办企业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是()A.2000元 B.1800元 C.1000元D.100800元5.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A. 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商品的产量,它的机会成本将递增;B. 生产可能性边界之所以凹向原点,是因为机会成本递增;C. 经济分析中厂商的生产成本与机会成本这两个词是同义词;D. 如果一个人选择了上学而不是工作,那他的机会成本等于他在学习期间的学费。
6.假定某机器原来生产产品A,利润收入为 200元,现在改生产产品B,所花的人工、材料费为 1000 元,则生产产品 B 的机会成本是 ( )A.200 元;B.1200 元;C.1000 元;D.无法确定。
7.经济利润等于总收益减()。
A.隐性成本B.显性成本 C.隐性成本与显性成本之和D.边际成本8.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A.平均成本 B.固定成本 C.长期成本 D.可变成本9. AFC的变化趋势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A.先递增后递减B.先递减后递增C.一直趋于递减D.一直趋于递增10.假定某企业的成本函数为TC=8000+5Q+Q2,Q为产量。
那么总变动成本TVC为( )。
A.8000 B.5Q+Q2 C.5+Q D.8000/Q11.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射线)与TC 曲线的切点上,AC ( )A.是最小;B. 等于MC;C.等于 AVC+AFC;D.上述都正确。
12.MC 曲线是( )。
A.TFC 曲线的斜率;C 曲线的斜率但不是 TC 曲线的斜率;C.TC 曲线的斜率但不是 TVC 曲线的斜率;D. 既是 TVC 又是 TC 曲线的斜率。
13.己知产量为 99 单位时,总成本等于 995 元,产量增加到100 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10 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 )。
A.10 元;B.5 元;C.15 元;D.7.5元。
14. 已知产量为100单位时,平均成本是2 元,产量增加到12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2.50元,在这个产量变化范围内,边际成本( )。
A.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并在数值上大于平均成本B.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并在数值上小于平均成本C.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并在数值上小于平均成本D.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并在数值上大于平均成本15.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MC大于AC时,AC下降B.MC小于AC时,AC下降C.MC等于AC时,AC下降D.MC等于AC时,AC达到最高点16. AC曲线与MC曲线相交于()A.AC曲线上的任一点B.MC曲线上的任一点C.AC曲线的最低点D.MC曲线的最低点17.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 )A. 减少;B. 增加;C. 不变;D. 都有可能。
18.在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TC曲线的相切的产量上,必有()A .AC值最小 B. AC=MC C. MC曲线处于上升阶段 D.上述各点都对19.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 ) 。
A. 平均成本上升;B.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C.总成本下降;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20. 对于产量递增,在短期成本函数上()A. 必然是递减成本B. 必然是成本不变C. 必然是递增成本D. 不确定。
21. 固定成本与产出数量的关系是()A.与产出数量呈正比B.与产出数量成反比C.无关D.随产出数量的增加而增加22.短期内边际产量最高点对应于()A.平均成本最低点B.边际成本最低点C.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D.平均产量最高点23.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 ( ) 。
A.不变成本;B. 平均成本;C. 机会成本;D. 隐含成本。
24.当产出增加时 LAC 曲线下降,这是由于 ( )。
A. 规模的不经济性;B. 规模的经济性;C. 收益递减律的作用;D. 上述都正确。
25.如果某企业处于规模收益不变阶段,则LAC曲线的变化趋势是()A.上升的B.下降的C.垂直的D.水平的C曲线的变化趋势是()A.随LMC曲线下降而下降B.通过LMC曲线的最低点C.LMC<LAC时下降,而当LMC>LAC时上升D.随LMC曲线上升而上升27.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水平下()A.最低短期成本点的轨迹 B.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C. 最低边际成本点的轨迹D.平均成本变动的轨迹28.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
A.生产由规模经济向规模不经济变动 B. 生产规律C.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D. 以上均不正确29.若某个产量的长期平均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相等,但高于长期边际成本,则()A.规模报酬处于递减阶段B.长期平均成本正在下降C.短期平均成本最小D.长期平均成本最小30.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 U 形的原因与 ( )。
A.规模报酬有关;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C.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有关;D.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
31.当收益递减律发生作用时,TVC曲线()A.以一递减的速率上升B.以一递增的速率下降C.以一递减的速率下降D.以一递增的速率上升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产量的某一变化范围内,只要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的上方,平均成本曲线一定向下倾斜;B. 边际成本曲线在达到一定产量水平后趋于上升,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造成的;C.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达到一定的产量水平以后趋于上升,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造成的;D. 在边际成本曲线上,与平均成本曲线交点以上的部分构成商品的供给曲线。
33. 关于短期平均成本和长期平均成本,正确的是 ( )。
A.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与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某点相对应B.短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在长期平均成本线上C.长期平均成本线上的每一点都对应某一条短期平均成本线的最低点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4.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A减少B增加C不变D都有可能35.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边际成本小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成本将()A下降B上升C不变D都有可能36.如果一个企业经历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则LAC曲线是()A上升的 B 下降的C垂直的D水平的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机会成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B.机会成本既包括显性成本,又包括隐性成本C.在完全竞争性市场中,要素在各种用途上的机会成本将趋于相等D.一般地,生产一个单位产品的机会成本与生产一个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是相等的2. 厂商利润最大化是指( )A.产量最大B.成本最小C.价格最高D.成本既定下的产量最大E.产量既定下的成本最小3.直线通过原点,并且从下方与TC相切,在切点处,平均总成本()A.等于MCB.达到最小值C. 等于AVC加AFCD.达到最大值E.以上都不对4.STC、SAC、SMC曲线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A.当SAC小于SMC时,SAC处于上升趋势,从而影响STC呈递减的上升趋势B.当SAC小于SMC时,SAC处于上升趋势,从而影响STC呈递增的上升趋势C.当SAC等于SMC时,SAC处于最低水平,从而使STC不发生变化D.当SAC等于SMC时,SAC处于最低水平,从而使STC发生实质性的变化E.以上都不正确5.对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SMC曲线依次经过SAC和AVC曲线的最低点B.SMC曲线的最低点既是TVC曲线的拐点,也是STC曲线的拐点C.SMC曲线的最低点既对应于MP曲线的最高点,也对应于AP曲线的最高点D.SMC曲线的变动决定了AVC和SAC曲线的变动E.以上都不正确6.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A.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上升B.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C.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D.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E.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下降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MC大于AC时,AC下降B. MC小于AC时,AC下降C.MC等于AC时,AC下降D. MC等于AC时,AC达到最低点E.MC等于AC时,AC达到最高点8.长期总成本曲线可以通过()来推导。
A.短期平均成本B.短期边际成本C.短期总成本D.生产扩展线E.长期平均成本9.对于LAC曲线,描述正确的是()。
A.LAC曲线是无数条SAC曲线的包络线C曲线与SAC曲线的切点均为SAC曲线的最低点C曲线上任意一点均表示最优生产规模的最低平均成本C曲线的最低点与LMC曲线相交E. LAC曲线的最高点与LMC曲线相交10. 在LAC曲线下降的区域,则有( )。
C≤SACB.SAC的最低点在LAC上C. LAC与各条SAC相切于SAC最低点的左侧D. LAC是SAC最低点的连线E. 无法确定11.产生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是()。
A.规模扩大有利于专业分工B.规模扩大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技术C.规模扩大可以开发副产品D.规模扩大可以获得各种购销优势E.规模扩大可以生产更多产品四、判断题:1.经济学上的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的支付。
()2.在总收益等于总成本的时候,厂商的正常利润为零。
()3.收益就是利润,因此,收益最大化就是利润最大化。
()4.如果一块农田既可以种蔬菜,也可以种粮食,结果是种了粮食,所以,它的机会成本是与种粮食有关有各种花费。
()5.如果“鱼和熊掌不能兼得”,那么,要了鱼,它的机会成本就是熊掌。
( )6.可变投入是指价格和数量都可以发生变化的投入。
( )7.在长期中所有成本都是可变成本。
( )8.平均固定成本在所有产量上都是不变的。
()9.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可变成本等于边际成本。
()10.边际成本可能理解为全部成本或全部可变成本的斜率( )11.在产量的某一变化范围内,只要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的上方,平均成本曲线一定向下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