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检查(检验)项目目的及注意事项
尿液

一尿液检验目的尿检验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重要检测项目之一,主要用于:1.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肾病时,尿液中可能会出现蛋白、细胞、管型等病理成分。
2.其他系统疾病诊断任何系统疾病的病变影响血液成分改变时,均可引起尿成分的变化。
如糖尿病时尿糖增高、急性胰腺炎时尿淀粉酶增高、肝胆疾病时尿胆色素增高等。
3.安全用药监测庆大霉素、抗肿瘤等药物,长可引起肾脏的损害,监测鸟的改变,可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用药安全。
4.职业病辅助诊断检验尿中重金属如铅、汞等排出量,对职业病的诊断、预防及开展劳动保护,具有实用价值。
5.健康状况评估尿检验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查,可筛查肾、肝、胆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有助于发现亚健康人群,进行早期诊断及疾病预防。
二尿标本采集尿标本采集是尿检验的基础。
必须坚持在尿检验全过程:分析前、中、后前面质量控制。
不合格的标本是造成假阳性或阴性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院尿检集中在早上8点到10点,有部分病人由于病理原因或其他原因而造成尿液量少或流取尿液至送检实践较长而导致结果不准确。
1.患者准备如清洁标本采集部位,避免月经,引导分泌物等各种物质的污染,实用合格容器。
2.标本容器准备容器应符合以下条件:材料由不与尿成分发生反应的一次性惰性环保型材料制成,必须干燥、清洁、无污染物、无渗漏、无化学物质。
拒绝接收一次性水杯以及药瓶盛取的尿液标本。
3.尿标本采取种类尿标本种类主要有:(1) 晨尿即清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时收集的尿标本即为首次晨尿。
这种标本尿较为浓缩,可用于肾脏浓缩能力评价,首次晨尿常偏酸性,其中的血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浓度较高。
但是夜尿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硝酸盐及葡萄糖易被分解,不利于检出在酸性环境中易变的物质。
因此,推荐采集第二次晨尿代替首次晨尿。
(2)随机尿这种标本不受时间限制,但此尿标本仅反映某一时段的现象。
且易受多种因素如运动、用药等的影响,可致尿检成分浓度减低或者增高。
(3)计时尿按特定时间采集尿标本① 3h尿一般是收集上午6-9点时段内的尿,多用于检查尿有形成分。
大便常见虫卵检查

大便常见虫卵检查【操作人员】经批准人授权的同志。
【部门主管】【质量控制员】【目的】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该SOP变动程序】该标准操作程序的更改,可由任一使用本程序的操作人员提出并报请专业主管及科主任签字后生效。
【应用范围】大便常见寄生虫卵检查的手工操作。
【标本采集】要取得准确的结果,粪便必须新鲜,送检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4小时。
如检查肠内原虫滋养体,最好立即检查。
盛粪便的容器要干净,并防止污染与干燥;粪便不可混杂尿液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项目检查】1. 蛔虫卵检查方法:粪便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方法简便,连续作3次涂片,可提高检出率。
操作步骤:(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1滴生理盐水。
(2)用牙签取少许粪便,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制成薄涂片。
涂片的厚度以能透过涂片看清书上的字迹为宜。
(3)加盖片,先在低倍镜下有顺序地检查,找见虫卵后再转用高倍镜,仔细观察虫卵形态。
注意事项:(1)涂片要均匀,粪膜的厚薄适宜。
涂片的厚度以透过涂片略能辨认书上字迹为宜。
(2)加盖片时,先以盖片一边接触液面,慢慢倾斜盖下,以免出现气泡。
(3)应注意虫卵与粪便中异物的鉴别。
虫卵都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卵壳表面光滑整齐,具固有色泽;卵内含卵细胞或幼虫。
(4)将用过的竹签、载玻片、盖片分别泡于消毒缸中(2%~3%煤酚皂),以便统一清洗、消毒、避免污染实验室。
危害: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
幼虫经肠、肝、肺组织移行可引起损伤,局部和全身的变态反应。
肺部炎症,亦称Loeffler综合征。
成虫的危害:(1)掠夺营养影响吸收,致食欲不振、脐周疼痛、营养不良。
儿童可引起发育障碍。
(2)变应原作用,如荨庥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结膜炎等。
(3)常见的并发症,引起胆道蛔虫症、胰腺炎、阑尾炎、肠梗阻、穿孔等。
2. 钩虫卵检查方法:饱和盐水浮聚法。
操作步骤:(1)加少量饱和盐水于浮聚杯(高3.5cm,直径约2cm的圆形直筒瓶)内,约达浮聚杯高的1/5~1/4。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标题: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引言概述:院感检查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感检查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一、环境卫生检查1.1 清洁度检查:包括医院内部各个区域的清洁度情况,如手术室、病房、洗手间等。
1.2 消毒情况检查:检查医疗器械、工具的消毒情况,确保消毒程序符合标准。
1.3 废弃物处理检查:检查医院废弃物的分类、处理情况,确保废弃物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二、医疗器械检查2.1 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检查:检查医院各类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确保器械的质量和消毒情况。
2.2 医疗器械的维护情况检查:检查医疗器械的维护情况,确保器械能够正常使用。
2.3 医疗器械的存放情况检查:检查医疗器械的存放情况,确保器械不受污染和损坏。
三、医护人员卫生检查3.1 医护人员的个人卫生检查:检查医护人员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服装,确保医护人员在工作时不会传播病菌。
3.2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检查:检查医护人员的手部消毒情况,确保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和器械先后都能进行正确的手卫生程序。
3.3 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检查:检查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不会因医护人员的健康问题而受到感染。
四、感染控制措施检查4.1 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检查:检查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确保医院各项感染控制政策得到有效贯彻。
4.2 感染控制措施的宣教情况检查:检查医院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感染控制宣教情况,确保相关知识能够有效传达。
4.3 感染控制措施的改进情况检查:检查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改进情况,确保医院能够及时调整和改进感染控制政策。
五、注意事项5.1 定期进行院感检查,保障医院的环境卫生和医疗质量。
5.2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卫生意识和感染控制能力。
5.3 建立健全的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加强感染控制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结语:院感检查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惟独通过严格的检查和管理,才干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食品出厂检验指导书及检验报告

食品出厂检验指导书及检验报告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食品出厂检验指导书及检验报告。
该检验指导书适用于食品生产企业,其目的是确保生产的食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保证其品质和安全性。
检验项目以下是常见的食品出厂检验项目:1. 外观检验:包括颜色、形状、气味等外观特征的检查。
2. 感官评估:通过尝试和嗅闻来评估食品的口感和气味。
3. 包装检验:检查食品包装的完整性和卫生情况。
4. 标签合规性检验:检查食品标签上的信息是否准确、完整且符合相关法规。
5. 化学分析:对食品中的成分、添加剂和污染物进行检测。
6. 微生物检验: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
7. 营养分析: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8. 保质期评估:评估食品的保质期和贮存条件。
检验方法食品出厂检验应根据不同的食品类型和检验项目选择相应的方法和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检验方法:1. 目测检查:使用肉眼进行外观检查,例如颜色、形状和纹理等。
2. 实验室分析:使用仪器和设备对食品进行化学、微生物和营养等方面的定量分析。
3. 传感器技术:利用传感器设备对食品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分析。
4. 有机化学分析:使用精密仪器对食品中的有机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5. 统计学分析: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以评估食品质量和安全性。
检验报告食品出厂检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1. 企业信息:列出食品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2. 检验项目:描述进行的检验项目和方法。
3. 检验结果:对每个检验项目的结果进行详细说明,并与相应的标准进行对比。
4. 结论:评估食品符合与否,并提供建议措施(如不符合要求)或认可(如符合要求)。
5. 签字和日期:检验报告需要由检验员签字,并注明日期。
注意事项在进行食品出厂检验时,请注意以下事项:1. 确保检验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不要将食品样品与其他物质或样品混淆。
3. 遵守相关的卫生和安全规定。
4. 准确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确保报告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实验室检查一般包括(二)2024

实验室检查一般包括(二)引言:实验室检查是通过对患者体液、组织等样本的分析和检测,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检查一般包括的五个大点,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生化检查、微生物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正文:一、血液检查1.全血细胞计数: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用于评估患者的血细胞情况。
2.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测定:用于评估患者贫血程度和血液稀释程度。
3.血液凝固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
4.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用于手术前确定患者的血型和进行输血配血。
5.血液中特定疾病标志物的检测:如白细胞计数和分类、C反应蛋白等,用于辅助诊断和监测疾病进展。
二、尿液检查1.尿液常规检查:包括尿液颜色、pH值、比重、蛋白质、糖等的检测,用于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排尿状态。
2.尿液沉渣检查:观察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细菌等有无异常表示存在潜在疾病。
3.尿液培养和药敏试验:用于检测患者尿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并确定针对该细菌的合适抗生素。
4.尿液中特定物质的检测:如尿蛋白定量、尿酮体等,用于评估患者肾功能和代谢状态。
5.尿液中特定疾病标志物的检测:如尿肌酐、尿蛋白等,用于辅助诊断和监测疾病进展。
三、生化检查1.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转氨酶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肝功能。
2.肾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排泄功能。
3.血脂检查: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血脂水平和代谢状态。
4.血糖检查: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和糖代谢情况。
5.电解质检查:包括血钠、血钾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四、微生物检查1.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用于检测患者体液或分泌物中的细菌感染,并确定针对该细菌的合适抗生素。
2.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用于检测患者体液或分泌物中的真菌感染,并确定针对该真菌的合适抗真菌药物。
医学检验专业常见指标的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专业常见指标的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是临床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具,通过对患者的生物体内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获得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等信息。
以下是医学检验专业常见指标的临床意义:
1.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炎症、感染、贫血等情况,对全血细胞和炎症反应进行监测和评估。
2.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指标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机体内代谢、肝脏和肾脏功能情况,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3.血凝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凝血功能,帮助判断出血或者血栓病变,对于血液疾病、血栓性疾病、手术前后等情况的判断非常重要。
4.免疫学指标:包括白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清蛋白、细胞因子水平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帮助诊断和评估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5.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
这些指标可以辅助诊断肿瘤,监测肿瘤治疗效果,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6.微生物检测:包括细菌培养、病毒核酸检测、真菌培养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感染病,及时发现和鉴定病原微生物,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疫情监测。
以上只是医学检验专业常见指标的一部分,每个指标都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在临床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监测,还可以提供全面的生物学信息,帮助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和决策,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SOP)- 1—检验标本的采集一、标本的正确采集标本采集必须符合2个条件,即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和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地反映检验对象当前病情,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二、标本的贮存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至实验室,若不能及时送检,已采集的标本要按检验规定的贮存条件,如室温、冰浴、温浴或防腐贮存,将标本直立置于稳定、干燥、避光、密闭的环境中,避免振摇,以免标本遗洒或溶血影响检测结果.三、标本的运送必须保证运送后标本所分析的结果与刚采集标本后分析的结果一致。
四、标本的签收临床工作人员从口才采集标本并将标本从临床运送到实验室及实验室人员接收临床标本,均应按标准化要求进行,做到认真核对,包括标本来源、标本属性、检查项目、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否合乎要求等,标本送出人员和标本接收人员都要做认真的记录并签字存档.五、标本的处理1、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及时正确地予以处理,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如果取血后未尽快转送或分离血清、血浆,血清与血块簪时间接触可发生变化。
3、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处理应注意事项:(1)、时间: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尽快予以分类和离心.①、促凝标本应尽早处理,可在采血5-15分钟后离心;②抗凝标本可采血后立即离心;③非抗凝(无促凝)标本采血30—60分钟后离心;④抗凝全血标本(全血细胞分析、ESR等)不需要离心.(2)、温度:一般标本为室温(最好是22—25℃)放置;冷藏标本(对温度依赖性分析物)应保持在2—8℃直到温度控制离心。
(3)、采血管放置:应管口(盖管塞)向上,保持垂直立位放置。
(4)、采血管必须封口:管塞移去后会使血PH改变,影响检测结果,封口可以减少污染、蒸发、喷洒和溢出等。
六、分析前的可变因素1、生物因素:可引起所检测物质在体内的变化,此种变化与检测方法无关,分为可变的和固定的生物因素。
2、干扰因素:在收集和分析标本过程中,干扰因素常导致分析结果与被测物真实浓度不符.七、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遵照医嘱采集各种标本均应按医嘱执行。
常见标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动脉血标本采集法
【目的】常用于作血液气体分析。 【用物】注射盘内备无菌2ml或5ml 一次性注射器、
肝素、无菌纱布、无菌软木塞。必要时备无菌手套 【部位】
①桡动脉 穿刺点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上2cm,动 脉搏动明显处。 ②股动脉 穿刺点见股静脉定位法。
动脉血标本采集法
❖ [步骤] 1.查对医嘱,携用物至病人床旁。 2. 选择穿刺部位。 3. 抽取肝素液湿润整个注射器。 4 .常规消毒。 5. 找准穿刺点,进针见鲜血入针芯,利用动脉压力自
血清 全血 血浆 全血 血浆
3.5—5.0ml 2.0--5.0ml 1.8--2.7ml 1.8--2.4ml 3.0—5.0ml
操作方法:
1.查对医嘱,贴标签于标本容器上,携用物至 病人床旁。
2.床旁核对,解释采血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3.选择静脉,采血。 4.整理用物,及时送检。
❖ 2.注射器抽血
12小时或24小时尿标本的采集
[目的] 作各种尿生化的检查。 [用物] 容量3000~5000毫升的清洁带盖广口瓶、防腐剂。 [方法] 7am—次日7am 7pm—次日7am [注意] 集尿瓶应放于阴凉处,并根据检验要求加入防腐剂,
及时送检。
尿培养标本的收集
[目的]
取未被污染的尿液标本作细菌学检查。
注意: 1、采样时 2、及时送检 3、无法咳痰或不合作的病人,
叩击背部、使用集痰器
❖ 痰培养标本
❖ 时间:清晨醒来未进食前 ❖ 方法:先漱口(漱口先用漱口溶液、再用清水)—
数次深呼吸—用力咳、盛于痰盒内—送检
※ 严格无菌操作
❖ 24小时痰标本
在集痰器里加少量清水 从清晨醒来未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 至次日晨未进食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检查(检验)项目目的及注意事项
1、尿常规:
目的:检查尿液的色泽、透明度、比重、蛋白、糖定性、细胞和管型、酮体等,以了解病情,协助诊断、治疗。
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留取晨起第一次小便约8ml于清洁容器内送检,晨起时尿液量及成分的含量较稳定,未受食物影响,PH值低,有利于尿中有形成分的保持。
切勿将月经血混入尿中。
2、24小时尿标本留取:
目的:检查尿中的钠、钾、氯、肌肝、肌酸、尿糖定性、尿蛋白定性等。
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备带盖的容器,嘱患者于晨07:O0留取24小时尿液,于次晨07:00排空最后一次尿后送验,容器置于阴凉处,一般在第一次尿液倒入后加入10ml甲醛溶液,起防腐作用,使尿液化学成份不变。
3、尿培养:
目的:取未被污染的尿标本作尿标本培养、药敏,以明确诊断,指导用药。
方法及注意事项:--留标本前应清洁会阴,必要时按导尿术对会阴进行消毒,嘱患者自行排尿,弃去前段,取无菌试管接取中段尿液,加塞后送验。
4、大便常规:
目的:检查粪便的颜色、性状、有无脓血、寄生虫等。
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清沾容器采取少许粪便、及时送验。
5、大便隐血试验:
目的:检查粪便中肉眼不能看到的血液,以明确有无消化道出血。
方法及注意事:患者在检查前三天禁食肉类、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绿叶蔬菜等食物及含铁的药物,以免出现假阳性。
6、血标本采集:
目的: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采取适量血液送验,根据检验结果作出相应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选择合适的静脉,于穿刺上方约6cm处系紧止血带,用络合碘消毒皮肤2遍后,嘱患者握紧拳头,抽取所需的血液量,嘱患者松拳,以干棉签按压针眼迅速拔出针头,嘱患者按压针眼十分钟,以免造成皮下淤血。
注意事项:
①作生化检验的标本应清晨空腹时采取,因此时血液中各种化学成份相对稳定,不受饮食影响,检验结果较准确,如空腹血糖、肝肾功能等.
②血常规、血粘度、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需用特殊试管,加用抗凝剂。
③血清心肌酶、肌酸、甲状腺功能等需动态监测,多次抽取,应向患者作好解释。
7、血糖:
目的:能知道即时血糖浓度,比尿糖测试更精确。
(空腹血糖正常值:3.9~6.3mmol/L,餐后2小时:4.4~8.0mmol/L)
方法:空腹血糖清晨进行,禁食10小时以上,餐后血糖应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算时间。
注意事项:使用快速血糖测量仪时应先将试纸及血糖仪准备好,防止过长导致血糖分解,影响测试结果。
8、B超查肝、胆:
目的:检测肝胆大小、形态、物理特性、功能等。
注意事项:检查前应保持空腹,即禁食4~6小时,防止肠胀气影响成像,上消化道钡餐及放射性检查,检查术后不宜立即行B超检查。
9、B超肾脏及膀胱:
目的:了解肾脏有无积水、占位性病变及结石等情况;了解膀胱的形态、功能及有无残余尿等。
注意事项:患者检查前2~3小时停止排尿,查前30分钟饮水500ml,使膀胱充盈,以利检查。
10、B超查子宫、附件:
目的:确定子宫、卵巢的位置及有无肿瘤、异物等。
注意事项:检查前2~3小停止排尿,查前30~60分钟饮水500~1000ml,使膀胱充盈、充盈的膀胱可推开肠管构成声窗,使显像清晰不受干扰。
11、X线摄胸片:
目的:观察胸部组织器官(心、肺、大血管等的大体解剖形态及病理、生理变化)
注意事项:摄影前去除敷料、膏药、不穿带金属扣的衣物,不带项链等x线无法穿透的物体,平静呼吸状态下,憋气时拍片。
12、心电图:
目的:通过心电图对心血管疾病作出决定性或协助性诊断。
方法及注意事项:让患者安静休息片刻,保持情绪稳定,平静呼吸,以消除劳累或紧张因素的影响,或于患者感心悸、心前区疼痛等不适时,立即捕捉异常波形,以做出诊断,指导治疗。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