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常见检查及注意事项资料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一、院感检查内容院感(医院感染)检查是对医疗机构内感染控制措施的评估和监督,旨在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下面是院感检查的主要内容:1. 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检查:包括病房、手术室、洗手间等各个区域的清洁程度、消毒情况、垃圾处理等。
2.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检查:检查医务人员是否正确执行手卫生措施,如洗手、戴手套、佩戴口罩等,以及是否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3. 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检查:检查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程度、消毒方法是否符合规范,以及是否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4. 患者隔离和感染控制措施检查:检查医疗机构对传染病患者的隔离措施、感染控制政策和操作规范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隔离病房的设置、防护措施的使用等。
5. 医疗废物管理检查:检查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的分类、采集、储存和处理是否符合规范,以防止废物对环境和人员的污染。
6. 医疗机构感染监测和报告检查:检查医疗机构是否建立了感染监测系统,并能及时准确地报告和处理感染事件。
二、院感检查注意事项1. 检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医疗卫生知识和技能,了解院感检查的标准和要求。
2. 在进行检查前,应提前通知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并与其商议好检查时间和方式。
3. 检查过程中应注重与医疗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尊重医务人员的工作,不干扰正常的医疗活动。
4. 检查人员应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手套、口罩、消毒液等,以确保自身安全和检查的准确性。
5. 在检查过程中,应认真记录相关的检查结果和问题,及时与医疗机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反馈。
6. 检查结束后,应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建议,并与医疗机构共同制定改进措施。
7. 检查报告应准确、清晰地反映检查结果和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要求和建议。
8. 医疗机构应及时整改和改进存在的问题,并报告检查人员。
9. 检查人员应保持专业的态度和严格的保密性,不泄露医疗机构的相关信息。
10. 检查人员应定期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检查水平和能力。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一、院感检查内容院感检查是指对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措施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的过程。
下面是常见的院感检查内容:1. 感染控制制度和管理:检查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制度、感染控制委员会的组成和运行情况,包括感染控制规范、制度文件的编制和执行情况,感染控制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等。
2. 感染监测与报告:检查医疗机构的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包括感染监测指标、监测方法、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等。
3. 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和培训:检查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和培训情况,包括感染控制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方式和频率、培训效果的评估等。
4. 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检查医疗机构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与消毒、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器械的清洗与消毒、防护设备的使用等。
5. 感染事件处理与调查:检查医疗机构的感染事件处理与调查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包括感染事件的报告、调查、分析和处理等。
6. 感染控制监督与评价:检查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监督与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包括内部监督、外部评价和质量管理等。
二、注意事项在进行院感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充分了解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制度和管理情况,包括相关的规范、制度文件和组织结构等。
2. 检查医疗机构的感染监测与报告情况,了解感染监测指标、监测方法和数据分析的情况。
3. 检查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和培训情况,包括培训内容、方式和效果的评估等。
4. 检查医疗机构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与消毒、医疗废物管理等。
5. 检查医疗机构的感染事件处理与调查情况,了解感染事件的报告、调查、分析和处理等。
6. 检查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监督与评价工作情况,包括内部监督、外部评价和质量管理等。
7. 在检查过程中,要注重与医疗机构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在感染控制方面的困难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8. 检查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和归纳检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帮助医疗机构提高感染控制水平。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一、院感检查内容1. 医疗机构环境卫生检查- 对医疗机构的门诊区、病房区、手术室、急诊室等区域进行检查,确保环境卫生符合标准要求。
- 检查医疗机构的垃圾处理设施和消毒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垃圾分类是否得当。
- 检查医疗机构内的空气质量,包括通风设备的运行情况、空气清洁度等。
2. 医疗器械和设备检查- 检查医疗机构内的医疗器械和设备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
- 检查医疗器械和设备的维护情况,包括是否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是否存在损坏或老化等问题。
- 检查医疗器械和设备的存放和使用情况,确保符合规定的标准要求。
3. 医护人员卫生管理检查- 检查医护人员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是否按照规定洗手、戴口罩等。
- 检查医护人员的穿戴情况,包括是否佩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和手套等。
- 检查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包括是否存在传染性疾病等。
4. 患者隔离和防护检查- 检查医疗机构对传染病患者的隔离措施是否符合规定,包括隔离病房的设置和管理情况。
- 检查医疗机构对传染病患者的防护措施是否得当,包括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和患者的防护用品等。
5. 医疗废物管理检查- 检查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理情况,确保符合相关规定。
- 检查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和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泄漏或污染等问题。
二、注意事项1.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定期清洁和消毒医疗机构的各个区域,特别是病房、手术室等重点区域。
- 建立垃圾分类制度,确保医疗废物得到正确处理。
- 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和清洁,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2. 规范医疗器械和设备管理- 制定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和监督。
- 定期对医疗器械和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 严格控制医疗器械和设备的存放和使用,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3. 加强医护人员个人卫生管理- 建立健全的个人卫生制度,包括洗手、戴口罩等规定,并进行培训和宣传教育。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一、院感检查内容院感(医院感染)检查是对医疗机构内患者和工作人员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的重要工作,旨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下面是常见的院感检查内容:1. 感染监测:对医疗机构内的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包括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等。
2. 感染控制措施评估:对医疗机构内的感染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等。
3. 医疗设备和器械的使用和维护:对医疗设备和器械的使用和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包括清洁、消毒、维修等。
4. 环境卫生检查:对医疗机构内的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包括清洁、消毒、通风等。
5. 医疗废物管理:对医疗机构内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包括分类、采集、处理等。
6. 感染预防培训和教育:对医疗机构内的医护人员进行感染预防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技能。
二、院感检查注意事项进行院感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1. 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在进行院感检查前,应制定详细的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内容、时间、地点等,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 选择合适的检查工具:根据不同的检查内容,选择合适的检查工具,如问卷调查、观察记录表、检查表格等,以便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3. 保持客观公正:在进行院感检查时,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影响,真实记录和反映检查的情况。
4. 注意保密和隐私:在进行院感检查时,要注意保护被检查单位和个人的隐私权,不得将检查结果泄露给外部人员。
5. 及时反馈和整改: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向被检查单位反馈,并协助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6. 持续改进:院感检查不仅是一次性的工作,还应作为一项持续改进的工作,通过检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不断完善和提升感染控制措施。
以上是关于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通过对医疗机构内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风险,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医疗常见检查及注意事项

常见检查及注意事项一、胃镜检查的注意事项1.1、检查前注意事项1、头一天禁止吸烟,以免检查时因咳嗽影响插管;禁烟还可减少胃酸分泌,便于医生观察。
2、检查前患者至少要空腹6小时以上。
如当日上午检查,前一日晚餐后要禁食,当日免早餐;如当日下午检查,早餐可吃清淡半流质食物,中午禁食。
重症及体质虚弱禁食后体力难以支持者,检查前应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
3、为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胃液分泌及胃蠕动,驱除胃内的泡沫,使图像更清晰,必要时医生在检查前20-30分钟要给患者用镇静剂、解痉剂和祛泡剂。
对此,患者应有所了解,并给予配合。
4、为了使胃镜能顺利地通过咽部,做胃镜检查前一般要用咽部麻醉药,用药要领患者要按医生的要求进行。
麻醉采取局部麻醉,只限于咽喉及食管上端。
在用上述药前,向医生讲明你的药物过敏史,即过去对什么药物过敏。
局部麻醉是将2%地卡因或2%赛罗卡因喷雾,病人张口发“阿”声,这时软腭和舌腭弓上移,舌根下移,使舌后、咽喉、软腭喷了药,先后3次。
每次喷后,病人将剩在口腔的药咽下,以麻醉咽下部。
也有采用糊剂,含在口内仰头使药物在咽喉部停留自然流入食管,起局部麻醉作用。
5、病人与医生要合作,检查前病人先去小便排空膀胱,进入检查室后,松开领口及裤带,取下假牙及眼镜,取左侧卧位,或根据需要改用其他体位。
入镜后,不能用牙齿咬镜,以防咬破镜身的塑管。
身体及头部不能转动,以防损坏镜子并伤害内脏。
如有不适情况,病人忍耐一段时间,实在不能忍受,可用手势向施术者(医生或护士)示意,以便采取必要措施。
1.2、检查后注意事项1、检查完毕病人坐起,并吐出唾液,由于检查时注入一些空气,虽然在退镜时已吸出,但有的人仍有腹胀感,嗳气很多。
因为麻醉作用未消失,过早吃东西容易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呛咳或发生吸入性肺炎。
故检查后2小时,待咽部麻醉药作用消失后再试吃流质食物。
在1~4天内,病人可能感到咽部不适或疼痛,但无碍于饮食,大多数人可照常工作,病情较多者可予休息,驾驶员当日不能单独驾驶。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一、院感检查内容院感(医院感染)检查是为了确保医疗机构内的环境、设备、人员等各方面的卫生与感染控制符合标准,从而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下面是院感检查的常见内容:1. 环境卫生检查:包括医院内部的清洁与消毒情况、废物处理、空气质量等。
检查人员会查看各科室、手术室、病房、洗手间等区域的清洁情况,确保无明显脏污和异味。
2. 医疗设备检查:主要检查医疗设备的清洁与维护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作。
检查人员会检查各种医疗设备的清洁程度、维修记录等。
3. 感染控制措施检查:主要检查医院的感染控制政策和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检查人员会核查医院是否有感染控制委员会、是否有感染控制手册、是否有培训计划等。
4. 医务人员手卫生检查: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是院感控制的重要环节。
检查人员会观察医务人员是否正确洗手、戴手套,并核查医务人员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
5. 患者感染控制检查:主要检查患者感染控制的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检查人员会观察患者是否正确佩戴口罩、是否有相关感染症状等。
6. 医疗废物处理检查:医院内产生的医疗废物需要得到正确的处理。
检查人员会核查医院是否有规范的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并检查废物处理设施的使用情况。
二、院感检查注意事项1. 提前准备:在院感检查前,医院需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整理相关文件资料、准备检查用具等。
2. 协作配合:医院的各科室和相关人员需要积极配合检查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协助检查人员进行工作。
3. 严格执行规定:医院的相关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院感控制的相关规定和流程执行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
4. 定期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院感控制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执行相关措施。
5. 及时整改:针对院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医院应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6. 持续改进: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院感控制工作,提高医院的感染控制水平。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一、院感检查内容院感(医院感染)检查是对医疗机构内的感染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和监测的过程。
以下是常见的院感检查内容:1. 感染控制政策和流程:检查医疗机构是否建立了相关的感染控制政策和流程,并且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2. 医疗设施和环境:检查医院的设施和环境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如手卫生设施的设置和使用情况、清洁和消毒程序的执行情况等。
3. 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和培训:检查医务人员是否接受了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并且是否能够正确地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如手卫生、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等。
4. 患者感染控制:检查医院对患者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患者的隔离、手卫生、消毒和清洁等措施的执行情况。
5. 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感染控制:检查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情况,以及是否进行了有效的维护和管理。
6. 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检查医院是否建立了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并且是否能够准确地记录和报告感染事件。
二、注意事项在进行院感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相关法规和标准:检查人员需要了解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如国家卫生部门发布的感染控制指南、卫生法规等,以便能够准确地评估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措施。
2. 保持客观和公正:检查人员在进行院感检查时,应保持客观和公正的态度,不受个人偏见和情绪的影响,准确地评估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情况。
3. 与医务人员合作:检查人员需要与医务人员进行合作,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感染控制实践,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4. 注重细节和全面性:院感检查需要注重细节和全面性,检查人员应仔细观察医疗机构的各个方面,如设施、环境、医务人员行为等,确保不遗漏任何可能存在的感染控制问题。
5. 提供建议和改进建议:检查人员在完成院感检查后,应向医疗机构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改进建议,帮助他们改善感染控制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总结:院感检查是对医疗机构内感染控制措施的评估和监测,包括感染控制政策和流程、医疗设施和环境、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和培训、患者感染控制、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感染控制以及感染监测和报告等内容。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

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一、院感检查内容院感(医院感染)检查是为了确保医疗机构内的环境、设施和医疗操作符合卫生标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
以下是院感检查的主要内容:1. 环境卫生检查:包括病房、手术室、洗手间、走廊等区域的清洁情况、消毒措施、垃圾处理等。
2. 医疗设施检查:检查各种设备的消毒和维护情况,如呼吸机、透析器、手术器械等。
3. 医护人员操作检查:检查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操作、穿戴防护用品的规范性、消毒操作的正确性等。
4. 患者隔离检查:检查隔离病房的设置、患者的隔离措施是否符合规范。
5. 感染监测与报告:检查医疗机构的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的完善性,包括感染监测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报告。
6. 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检查医疗机构对医护人员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情况,包括培训内容、培训频率等。
二、注意事项进行院感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遵守个人防护措施:检查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2. 严格按照检查标准执行:检查人员应严格按照像关的院感检查标准执行,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注意观察细节:在检查过程中,应子细观察各个细节,如环境的清洁程度、设备的消毒情况、医护人员的操作规范等。
4. 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针对发现的问题,检查人员应及时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匡助医疗机构改进院感管理工作。
5. 保持客观公正:检查人员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真实反映检查结果,为医疗机构提供有益的改进意见。
6. 提醒医护人员重视院感管理: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可以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提醒他们重视院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
7. 定期复查和监督:检查人员可以制定定期复查和监督计划,确保医疗机构在改进后能够持续保持良好的院感管理水平。
以上是关于院感检查内容及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通过严格的检查和监督,可以匡助医疗机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常见检查及注意事项常见检查及注意事项一、胃镜检查的注意事项1.1、检查前注意事项1、头一天禁止吸烟,以免检查时因咳嗽影响插管;禁烟还可减少胃酸分泌,便于医生观察。
2、检查前患者至少要空腹6小时以上。
如当日上午检查,前一日晚餐后要禁食,当日免早餐;如当日下午检查,早餐可吃清淡半流质食物,中午禁食。
重症及体质虚弱禁食后体力难以支持者,检查前应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
3、为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胃液分泌及胃蠕动,驱除胃内的泡沫,使图像更清晰,必要时医生在检查前20-30分钟要给患者用镇静剂、解痉剂和祛泡剂。
对此,患者应有所了解,并给予配合。
4、为了使胃镜能顺利地通过咽部,做胃镜检查前一般要用咽部麻醉药,用药要领患者要按医生的要求进行。
麻醉采取局部麻醉,只限于咽喉及食管上端。
在用上述药前,向医生讲明你的药物过敏史,即过去对什么药物过敏。
局部麻醉是将2%地卡因或2%赛罗卡因喷雾,病人张口发“阿”声,这时软腭和舌腭弓上移,舌根下移,使舌后、咽喉、软腭喷了药,先后3次。
每次喷后,病人将剩在口腔的药咽下,以麻醉咽下部。
也有采用糊剂,含在口内仰头使药物在咽喉部停留自然流入食管,起局部麻醉作用。
5、病人与医生要合作,检查前病人先去小便排空膀胱,进入检查室后,松开领口及裤带,取下假牙及眼镜,取左侧卧位,或根据需要改用其他体位。
入镜后,不能用牙齿咬镜,以防咬破镜身的塑管。
身体及头部不能转动,以防损坏镜子并伤害内脏。
如有不适情况,病人忍耐一段时间,实在不能忍受,可用手势向施术者(医生或护士)示意,以便采取必要措施。
1.2、检查后注意事项1、检查完毕病人坐起,并吐出唾液,由于检查时注入一些空气,虽然在退镜时已吸出,但有的人仍有腹胀感,嗳气很多。
因为麻醉作用未消失,过早吃东西容易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呛咳或发生吸入性肺炎。
故检查后2小时,待咽部麻醉药作用消失后再试吃流质食物。
在1~4天内,病人可能感到咽部不适或疼痛,但无碍于饮食,大多数人可照常工作,病情较多者可予休息,驾驶员当日不能单独驾驶。
做胃镜检查最好有家属陪同,检查结束后护送回家。
2、咽部可能会有疼痛或异物感,可口含碘喉片、草珊瑚含片等,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3、做了活检的患者(特别是老年人),检查后1~2日内,应进食半流质饮食,忌食生、冷、硬和有刺激性的食物。
禁止吸烟、饮酒、喝酽茶和浓咖啡,以免诱发创面出血,并注意有否黑大便(呈柏油或沥青样,是上消化道出血现象),如出现黑便要及时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二、肠镜检查的注意事项肠镜是一个管子从肛门插入,从直肠到盲肠,长度约有一百多公分,它的构造功能与胃镜基本相似。
肠镜检查要比胃镜检查麻烦些,也比胃镜痛苦。
做一次完整的肠镜检查平均需要10分钟,肠子比较直的人很容易做,5、6分钟就可完成。
肠子转来转去,甚至打结的人,医生可能要花30分钟,才能做完一次检查。
1、检查前3天,停服铁剂药品,开始进食半流质或低渣饮食,如鱼、蛋、牛奶、豆制品、粥、面条、面包、香蕉、冬瓜、马铃薯等。
2、检查前一天晚上服用轻泻剂,同时多饮水。
3、检查当日进无渣流质饮食或禁食,检查前2小时清洁洗肠,检查前半小时,安静休息。
4、检查时,病人先取左侧卧位,腹部放松,并曲膝。
检查中按医生的要求更换体位。
5、检查中如有疼痛,立即向医生诉说,便于医生安全插镜。
6、检查后休息1—2天,如有剧烈腹痛、腹胀、便血等情况发生,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7、如进行活组织检查,术后3天内勿做剧烈活动。
8、有严重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急性腹泻、严重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克罗恩病、腹膜炎、妊娠、精神病,腹部曾多次手术且有明显粘连者禁止做此项检查。
三、超声检查注意事项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为了方便病人检查,浅谈一些超声检查注意事项。
3.1 腹部超声腹部检查部位主要包括肝脏、胆囊、管系、胰腺、脾脏、肾上腺、腹部肿块、腹部血管等部位。
病人应禁食禁水8—12小时,检查前一天的晚饭,少吃油腻食物,应以清淡食物为主,饭后禁食一夜。
检查时间应安排在同位素、肺功能、胃肠及胆道造影前进行或于胆道造影、钡餐检查后3天进行。
禁餐具体要求:除不吃饭菜外,还应禁食糕点、水果、糖果等食物,当然也不要抽烟。
检查当日清晨应保证在空腹情况下检查,如果胃肠里有许多气体或者还没有消化的食物会干扰检查,可能造成图像显示不清,延误病情。
空腹时,胆囊及胆道内才有足够的胆汁充盈,才能提高超声检查的准确性。
但是,有些病人即使禁了饮食,腹腔仍有大量积气,这些病人应在检查前适当口服消胀片,必要时经灌肠排便后再行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虽然没有吃早餐,但在凌晨两三点吃过东西、喝过水,同样会影响检查结果。
3.2 盆腔超声盆腔检查部位主要包括子宫、卵巢、前列腺、膀胱等部位。
盆腔检查时必须保持膀胱充盈,这是因为上述这些脏器的位置较深,周围有许多肠管包围,肠管内的内容物和气体会影响超声图像的辨认,不憋尿检查就会“白茫茫”一片,什么都辨认不出,只有憋尿推开肠管,才能清楚显示各脏器及其周边的情况,另外适当憋尿可以使子宫位置提高,子宫周围的组织展开,充分暴露器官,也有利于诊断。
膀胱不充盈或过度充盈均不利于盆腔脏器的显示。
正确方法是检查前1-2小时饮水500—1000ml(约2-3碗),使膀胱适当充盈。
如果过度憋尿的话,膀胱会推挤、压迫其他器官造成器官的变形和移位,从而造成一些假象,影响正确诊断,所以做上述脏器检查时一定要适度憋尿。
同时做腹部和盆腔的病人,检查当日不排晨尿,这样不必喝水即可达到膀胱充盈的目的,一举两得。
男性做膀胱、前列腺、精囊腺检查时也要憋尿,但不需要大量憋尿,所以通常膀胱充盈量在200ml左右(约一大杯水)即可。
经阴道超声检查者,检查时须排空小便,膀胱不须充盈。
但是阴道超声也有禁忌,没有性生活史的女性病人是绝对不能采用阴道超声检查的,阴道流血较多的病人如月经期的不规则流血、阴道炎症或者性病等也不适合阴道超声检查。
四、CT与核磁共振有什么区别?CT与核磁共振(MRI)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检查方法。
MRI是Magnetic Resnane Iamge的简称,中文为磁共振成像。
MRI是把人体放置在一个强大的磁场中,通过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质子,发生核磁共振,然后接受质子发出的核磁共振信号,经过梯度场三个方向的定位,再经过计算机的运算,构成各方位的图像。
CT由于X线球管和探测器是环绕人体某一部位旋转,所以只能做人体横断面的扫描成像,而MRI可做横断、矢状、冠状和任意切面的成像。
MRI由不同的扫描序列可形成各种图像,如T1加权像、T2加权像、质子密度像等,还有水成像、水抑制成像、脂肪抑制、弥散成像、波谱成像、功能成像等,CT只能辨别有密度差的组织,对软组织分辨力不高。
而MRI对软组织有较好的分辨力,如肌肉、脂肪、软骨、筋膜等信号不同。
所以CT与MRI是截然不同的检查方法。
MRI能取代CT吗?不能。
尽管MRI有许多优点,但它与CT是截然不同的成像方法,所形成的图像截然不同。
MRI可多方位成像、对人体无伤害,对软组织有较好的分辨力,有多种的成像方法,不仅图像反映人体的解剖结构,还可以提供生理、病理、生化信息,被认为分子水平上的成像等许多优点,但是在氢质子缺乏或含量很少的组织如致密的骨骼、钙化、含气的肺部等,皆无法成像。
由于MRI成像时间较长,昏迷、躁动病人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当然体内有金属异物的患者不能进入磁场,此为禁忌症。
所以MRI检查也有不可克服的缺点,它不能取代CT,当然CT也不能取代MRI,两者应相辅相成,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做了MRI还要做CT,或做了CT还要做MRI的原因。
五、CT检查注意事项5.1 检查前注意事项1、检查前须将详细病史及各种检查结果告知CT医生,如有自己保存的X线片、磁共振片和以前的CT片等资料需交给CT医生以供参考。
2、要向医生说明有无药物过敏情况,是否患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
3、去除检查部位衣物包括带有金属物质的内衣和各种物品:如头饰、发夹、耳环、项链、玉佩、钱币、皮带和钥匙等。
4、需增强者检查前禁食4小时。
5、腹部扫描者,在检查前1周内不能作钡剂造影;前3天内不能作其他各种腹部脏器的造影(如静脉肾盂造影等);前2天内不服泻剂,少食水果、蔬菜、豆制品等多渣、易产气的食物。
6、如作CT增强扫描或儿童、神志不清者,需有健康人陪同。
7、CT增强扫描如用离子型造影剂,需作静脉注射造影剂碘过敏试验,20分钟后无反应,方可进行检查。
8、按预约时间按时到相应检查室大厅候检。
5.2 检查时注意事项检查时听从技术人员的指导,保持体位不动,配合检查进行平静呼吸、屏气、不吞口水、不眨眼睛等。
CT机上配有对讲机,在检查中如有不适,或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
六、磁共振检查注意事项6.1 检查前注意事项1、体内有磁铁类物质者,如装有心脏起搏器、动脉瘤等血管手术后,人工瓣膜,重要器官旁有金属异物残留等和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均不能作此检查。
但体内植入物经手术医生确认为非顺磁性物体者可行磁共振检查。
2、要向技术人员说明以下情况:有无手术史;有无任何金属或磁性物质植入体内包括金属节育环等;有无假牙、电子耳、义眼等;有无药物过敏。
3、不要穿着有金属物质的内衣裤,检查头、颈部的病人应在检查前一天洗头,不要擦任何护发用品。
4、检查前需脱去除内衣外的全部衣服和乳罩,换上磁共振室的检查专用衣服。
去除所配带的金属品如项链、耳环、手表和戒指等。
除去脸上的化妆品和假牙、义眼、眼镜等物品。
5、检查前要向医生提供全部病史、检查资料及所有的X线片、CT片、以前的磁共振片等。
6、腹部(肝、脾、肾、胰腺、胆道、输尿管等)检查者检查前禁食4小时,并于检查前注射654-2一支。
7、磁共振泌尿系造影(MRU)者检查前口腹速尿20mg。
8、儿童、神志不清者,需镇静并有健康人陪同。
9、按预约时间提前半小时在相应检查室大厅候检。
6.2 检查时注意事项1、磁共振检查时间较长,且病友所处的环境幽暗、噪声较大。
要有思想准备,不要急躁,不要害怕,要在医师指导下保持体位不动,耐心配合吸气、屏气等。
2、磁共振机器上有对讲机或挤压泡,检查时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师。
九、放射检查注意事项9.1 胃肠钡餐检查(GI)1、检查前一日起禁服含有金属的药物(如钙片等)。
2、一般检查需要数小时,请耐心等待,未得医生同意不要吃任何东西,也不要离开。
少数病人当日下午还须复查。
3、检查时最好穿没有钮扣的内衣。
9.2、乳腺钼靶检查注意事项1、因检查时需将所有衣物和内衣去掉,所以最好穿着柔软的开襟衣物,方便医生检查。
2、常规检查需要拍摄四张照片,分别是双侧轴位及双侧侧位或斜位。
3、检查操作时需用乳腺夹板轻夹住乳房,以便更好的暴露大部分乳腺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