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写作指导【明确观点 突出主题】
观点要明确(教学设计)-中考议论文写作指导

九年级议论文写作1——《观点要明确》教学设计【教学设想】1.怎么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有效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是本课设计的第一要点。
2.写作话题观点要明确是议论性文章最根本的要求。
怎么让学生明确并学会如何使观点在文中明确突出是本课设计的重点。
【教学目标】1. 思考社会某种现象形成看法,看待事物立场鲜明,能够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明确的。
2. 通过借鉴课文、学习例文、针对性练习,学会在作文里准确、简洁、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够在文章的不同位置凸显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写作要点,写作中会用准确、简洁、鲜明的判断句表达自己观点。
难点:能够区分观点描述与叙述语句及表明态度语句的不同之处。
【课前准备】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等基本概念,做完学案上“课前部分”的习题(什么是议论文;三要素包括哪些内容;论证结构的划分;议论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一、回顾内容,检测预习提问学案“课前部分”内容,加深学生对议论文特点的认识。
明确: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直接表达自己观点的文章。
三要素:论点是作者的主张或观点(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怎样证明)。
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议论语言特点:准确严密、简洁精炼。
二、由熟悉的课文论点提出方式,导入新课1.问题:我们学过的议论性文章:《谈骨气》《敬业与乐业》《论教养》,你知道它们的论点是在什么位置提出来的吗?论点提出的方式有哪种?题目又是什么类型的?表述论点的句子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后,明确:《谈骨气》、《敬业与乐业》在开头提出论点,开篇处亮明观点,紧接着进行阐释、论证的方式。
《论教养》在结尾明确论点,是先引出论题最后总结论点的方式。
这两篇课文的题目都是论题型,表述论点的句子都是陈述句、判断句,是对论题的观点和看法。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观点型题目。
中考作文指导教案:应对议论文时如何发挥自己的观点?

中考作文指导教案:应对议论文时如何发挥自己的观点??随着中考的临近,许多初三学生开始加紧备战,其中作文是备考的重点之一。
而作文中最让考生们头疼的,就是议论文。
因为议论文需要考生们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并能够通过片段的论述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对于很多初三学生来说,如何在作文中发挥自己的观点也成为一道难题。
因此,在这里,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大家分享一些应对议论文时如何发挥自己的观点的方法和技巧。
一、明确观点,明确论述在准备写议论文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也就是清楚自己要写什么、目的是什么、呈现什么样的结论。
只有把这些清晰地表达出来,才能为后续的写作提供一个方向,也有助于使文章逻辑更加严密,层次更加清晰。
而在明确观点的同时,也要明确自己的论述思路。
如何用事实和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初三学生们在写议论文时最大的难点。
因此,必须在写作前准备充分,构思清晰地自己的论述思路,这样才能在文章中运用更多的事实和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二、找准论点,条理清晰作为一篇议论文,需要通过自己论述的有序排列来让读者理解自己的立场。
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习惯,排版条理清晰,论点要逐级展开,逐层递进。
因此,在写作时要考虑到论点的安排,依据自己的观点把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关点,然后对每一个点展开论述,以此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三、准确描述,详细说明在观点和论点确定之后,就需要运用事实和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此过程中,准确描述和详细说明显得尤为重要。
准确描述要求准确运用语言,如何口语和书面语,而详细说明则是把自己论述的观点说得更加具体详细,用事实和论据加以佐证。
这样可以让读者对文章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四、多视角对比,适量评价写好一篇议论文,需要考虑到事物的多面性和多样性。
因此,在撰写议论文时,要从多个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能一昧地只聚焦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在论述过程中,需要把其他相关方面的情况也加以考虑,并借助事实和论据来进行比对和分析。
九上议论文写作指导:观点要明确(内容翔实,绝对精品)

根据上面这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不要 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文中不得出现有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人 名、校名、地名。
【真题解说】解读上述材料的内容,可以从 以下角度审题立意:(1)从乙的角度看,一定条 件下的放弃即是获得,联系生活实际,则可以从 “学会适度地拒绝”这个切入点进行深度的挖掘, 也可以从话题的侧面或者反面切入,围绕“不善 于割舍的危害”进行选材;(2)从甲的角度看, 人生应用正确的标准、智慧的眼光才能作出准确 的选择,所以我们也可以围绕“选择”进行构思。
事实证明,好奇,往往是发 现真理的第一步。①牛顿曾经说 过:真理世界就像一片汪洋的大 海,而我只是一个好奇的孩子, 偶尔拾起一两块美丽的贝壳。②
①开门见山,提出 观点:好奇,往往 是发现真理的第一 步。观点鲜明。 ②引用名言、名人 事例,论据充分。
这是多么谦逊的话,一个创立了经典力学和微积分 的伟大科学家,岂止是一个好奇的孩子,而他的伟 大的成就又岂止是一两块美丽的贝壳。不,当然不 是!我们在感叹牛顿伟大成就的时候,是否还记得 那个故事,即牛顿被苹果砸到的故事,且不管故事 是否真实,我都想说,牛顿之所以发现真理,正是 因这份强烈的好奇心。牛顿的好奇心,使牛顿创造
磨难与挫折 磨难与挫折既会使你变强,又可能害得你一蹶不振, 两种结局的选择取决于你面对挫折和磨难的态度。一位伟 人曾说过:“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所以对待磨难 一定要坚强,当你战胜了磨难,磨难就是你的财富;当你 败给了磨难,磨难就是你的软肋。 先说说吴敬梓,他从37岁开始写《儒林外史》,依靠 典当衣服、卖文和友人的周济维持生活。冬天天寒,家中 无火取暖,夜间写书寒冷,他就邀请朋友趁月色绕城跑步 取暖,就这样度过了3年,完成了33万字的巨著《儒林外 史》。 如果他从一开始就向困难屈服了,不用说3年,就是 30年,他也绝不可能写出这部巨作吧,由此观之,战胜磨 难很重要。
中考作文议论文观点阐述

中考作文议论文观点阐述观点阐述:观点一中考作文议论文观点阐述是中考作文题型的一种,要求考生在限定的字数范围内对一个或多个问题进行观点阐述和论证。
以下将从观点一为切入点,详细讨论中考作文议论文观点阐述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观点一:全面介绍观点在中考作文议论文观点阐述中,首先需要全面介绍自己的观点。
在文章的开头,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简要概括全文要点。
接着通过逻辑结构清晰的段落,展开对观点一的分析和阐述。
可以从事实、数据、案例等方面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其更加具有说服力。
观点一的论证在针对观点一进行论证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增强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1. 统计数据:引用相关的统计数据,用数字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90%的受访者认为……”。
2. 事例举证:引用具体的事例来支持和证明自己的观点,例如“以前的某某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证明了……”。
3. 专家观点:引用权威专家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例如“据教育专家指出,……”。
4. 对比分析:将自己的观点与其他观点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其优劣之处,例如“相比于传统的做法,我的观点更具可行性,因为……”。
观点一的反驳与回应在中考作文议论文观点阐述中,除了对支持自己观点的内容进行论证,还需要针对可能存在的反对意见进行反驳与回应。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反驳:1. 消除误解:将对方可能存在的误解进行澄清,确保对方正确理解自己的观点。
2. 弱化论点:找出对方观点的漏洞,通过论证来证明对方观点的不合理性。
3. 对立证明:提出事实或者数据来证明对方观点的错误,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的观点。
4. 反证法:通过打破对方观点的前提条件,从而推翻对方的论证。
观点一的总结在中考作文议论文观点阐述的结尾部分,需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一个总结。
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对全文的主旨进行再次概括,强调自己的观点并展示其重要性。
同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期望或者建议,为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九年级上册习作:《观点要明确》写作指导+例文分析

习作:《观点要明确》写作指导+例文分析一、习作内容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撰写一篇议论性文章,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合理的论证来支持该观点。
可以选择社会热点问题、道德伦理话题、文化教育现象等作为议论的主题。
示例(来自课本)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时下流行的各种电子游戏?大家认识不一。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不少于600字。
二、习作要求1、明确观点:在文章开头就清晰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让读者一目了然。
2、内容充实:运用具体的事例、数据、名言警句等作为论据,充分论证观点。
3、逻辑严密:论证过程要有条理,层次分明,各个论据之间要形成有机的联系。
4、语言准确:使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达观点,避免模糊不清或产生歧义。
三、审题1、抓住“议论性文章”:明确这是一篇以论证观点为主要目的的文章,要突出逻辑性和说服力。
2、明确“观点明确”:确定一个具体、明确的观点,不能含糊其辞或模棱两可。
3、注意“话题选择”:选择一个有讨论价值、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话题。
四、选材和构思1、选材:事例论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真实事件,来说明观点的正确性。
数据论据:引用可靠的数据,增强观点的可信度。
名言警句:引用名人名言、谚语俗语等,为观点提供权威性支持。
对比论据:通过对比不同的情况或观点,突出自己观点的优势。
2、构思: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可以用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一个生动的事例或一句名言警句引出观点。
例如:“在当今社会,诚信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品质。
正如古人云:‘人无信不立。
’”中间:运用各种论据进行论证。
可以采用并列式、递进式或对比式等结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观点。
每个论据都要紧扣观点,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观点。
可以对未来提出展望或发出呼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如:“让我们都坚守诚信,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五、习作技法1、运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观点。
例如:“商鞅立木取信,赢得了百姓的信任,从而顺利推行变法。
初中议论文写作指导

初中议论文写作指导议论文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写作体裁之一,它要求我们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合理的论证来支持观点。
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是提高语文写作能力的关键。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初中议论文的写作要点。
一、明确论点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一个明确、新颖、有针对性的论点能够让文章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在确定论点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关注社会热点和生活实际从身边的现象、时事新闻、热门话题中寻找灵感,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
比如,针对“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这一热点话题,我们可以提出“适度玩网络游戏有益,过度沉迷则有害”的论点。
2、深入思考教材中的经典话题语文教材中常常会涉及一些富有哲理和争议性的话题,如“挫折是否有利于成长”“科技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
对这些话题进行深入思考,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形成自己的论点。
3、从个人的兴趣和经历出发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成长经历,挖掘出有价值的论点。
例如,如果你喜欢阅读,那么可以探讨“阅读对人生的重要意义”这一论点。
需要注意的是,论点要简洁明了,能够用一句话清晰地表达出来。
同时,论点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
二、精心选材有了明确的论点,接下来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支持论点。
选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材料要真实可靠尽量选择真实的事例、数据和权威的言论作为论据,这样才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如,在论述“勤奋能够成就人生”这一论点时,可以列举爱迪生经过上千次实验发明电灯的事例。
2、材料要典型新颖选用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感的材料,能够让文章更具吸引力。
避免使用那些老生常谈、人尽皆知的例子,多关注当下的新鲜事物和热点人物。
比如,在谈论“创新精神的重要性”时,可以引用一些新兴科技企业的成功案例。
3、材料要丰富多样从不同的角度、领域选取材料,如历史、文学、科学、社会等,使论证更加全面、有力。
1.明确观点 突出主题(议论文习作指导)

1.明确观点突出主题(议论文写作指导)一般情况下议论文的观点应该把重心集中在一点上,做到指向明确;叙述事例或阐述道理时,应该顺着既定指向,逐层展开。
但在作文阅卷中,我们却看到了很多观点不明确或主题不突出的文章。
导致议论文观点不明确或主题不突出的原因大致有这些:一是论点表述不够准确、精炼,含糊其辞;二是作者对观点评判的态度不鲜明,给人模棱两可之感;三是观点表达摇摆不定,或横生枝节,或逐渐偏离中心;四是采用分论点支撑、证明中心论点时,分论点表述未紧扣论点的关键词;五是未紧扣观点叙例、论证;六是观点未在全文中得到应有的突显和强化。
病例分析【作文题目】(2012年四月调考作文)请以“在路上,总有那么一盏灯”或“生命需要一盏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写作要求】“一盏灯”的理解可以比较宽泛,将“一盏灯”的喻意理解为人、物、理都可以。
议论文:要谈出“一盏灯”对于生命的意义之所在,要有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而有说服力,论证清晰。
【病文呈现】生命需要一盏灯⑴当我们行驶在茫茫的人生海洋中时,我们往往不知所措,而此时,生命需要一盏灯。
人是在困难与挫折中成长的,而理想正是这盏灯。
只有每一次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生命的光彩才能以饱满的姿态绽放。
(此句扣住了“人的成长需要理想这盏灯”。
)⑵倘若成功是孤岛上的一箱宝藏,那么理想便是乘风破浪的舟楫。
(此句与第⑶、⑷段的首句构成排比句,句式虽美,但观点不鲜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正是有了理想之灯的指引,我们才能在追梦的道路上认清方向。
因为理想,史铁生在文学道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因为理想,李时珍迈开了尝遍百草的步伐;因为理想,哥伦布扬起了横渡大西洋的风帆;因为理想,贝多芬在失聪的恶劣条件下,勇敢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以上三个叙例都围绕“因为理想”而展开,显得叙例指向集中);因为理想,顾城用黑色的眼睛,继续寻找着光明。
议论文写作指导:明确观点突出主题

议论文写作指导:明确观点突出主题1.明确观点突出主题一般情况下议论文的观点应该把重心集中在一点上,做到指向明确;叙述事例或阐述道理时,应该顺着既定指向,逐层展开。
但在作文阅卷中,我们却看到了很多观点不明确或主题不突出的文章。
导致议论文观点不明确或主题不突出的原因大致有这些:一是论点表述不够准确、精炼,含糊其辞;二是作者对观点评判的态度不鲜明,给人模棱两可之感;三是观点表达摇摆不定,或横生枝节,或逐渐偏离中心;四是采用分论点支撑、证明中心论点时,分论点表述未紧扣论点的关键词;五是未紧扣观点叙例、论证;六是观点未在全文中得到应有的突显和强化。
病例分析【作文题目】(2012年四月调考作文)请以“在路上,总有那么一盏灯”或“生命需要一盏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写作要求】“一盏灯”的理解可以比较宽泛,将“一盏灯”的喻意理解为人、物、理都可以。
议论文:要谈出“一盏灯”对于生命的意义之所在,要有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而有说服力,论证清晰。
【病文呈现】生命需要一盏灯⑴当我们行驶在茫茫的人生海洋中时,我们往往不知所措,而此时,生命需要一盏灯。
人是在困难与挫折中成长的,而理想正是这盏灯。
只有每一次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生命的光彩才能以饱满的姿态绽放。
(此句扣住了“人的成长需要理想这盏灯”。
)⑵倘若成功是孤岛上的一箱宝藏,那么理想便是乘风破浪的舟楫。
(此句与第⑶、⑷段的首句构成排比句,句式虽美,但观点不鲜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正是有了理想之灯的指引,我们才能在追梦的道路上认清方向。
因为理想,史铁生在文学道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因为理想,李时珍迈开了尝遍百草的步伐;因为理想,哥伦布扬起了横渡大西洋的风帆;因为理想,贝多芬在失聪的恶劣条件下,勇敢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以上三个叙例都围绕“因为理想”而展开,显得叙例指向集中);因为理想,顾城用黑色的眼睛,继续寻找着光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议论文写作指导【明确观点突出主题】议论文观点不明确或主题不突出的原因大致有:一是论点表述不够准确、精炼,含糊其辞;二是作者对观点评判的态度不鲜明,给人模棱两可之感;三是观点表达摇摆不定,或横生枝节,或逐渐偏离中心;四是采用分论点支撑、证明中心论点时,分论点表述未紧扣论点的关键词;五是未紧扣观点叙例、论证;六是观点未在全文中得到应有的突显和强化。
病例分析【作文题目】请以“在路上,总有那么一盏灯”或“生命需要一盏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写作要求】“一盏灯”的理解可以比较宽泛,将“一盏灯”的喻意理解为人、物、理都可以。
议论文:要谈出“一盏灯”对于生命的意义之所在,要有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而有说服力,论证清晰。
【病文呈现】生命需要一盏灯⑴当我们行驶在茫茫的人生海洋中时,我们往往不知所措,而此时,生命需要一盏灯。
人是在困难与挫折中成长的,而理想正是这盏灯。
只有每一次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生命的光彩才能以饱满的姿态绽放。
(此句扣住了“人的成长需要理想这盏灯”。
)⑵倘若成功是孤岛上的一箱宝藏,那么理想便是乘风破浪的舟楫。
(此句与第⑶、⑷段的首句构成排比句,句式虽美,但观点不鲜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正是有了理想之灯的指引,我们才能在追梦的道路上认清方向。
因为理想,史铁生在文学道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因为理想,李时珍迈开了尝遍百草的步伐;因为理想,哥伦布扬起了横渡大西洋的风帆;因为理想,贝多芬在失聪的恶劣条件下,勇敢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以上三个叙例都围绕“因为理想”而展开,显得叙例指向集中);因为理想,顾城用黑色的眼睛,继续寻找着光明。
我们需要理想,它是成功的航向。
(李时珍、史铁生、哥伦布这三个例子都未具体点明“理想之灯”赋予他们生命意义上的价值。
)(此段举例论证理想这盏灯是走向成功的航向)⑶倘若成功是冬日里的凛冽寒风,那么拼搏便是驱散寒冷的暖阳。
生命需要一盏灯,因而为了点燃理想之灯,我们需要拼搏作为火柴(话题转化为理想之灯需要“拼搏”来点燃)。
生命在于拼搏,只有当它们遇到了困难时,用拼搏这一最完整的姿态展现。
世界著名演讲家陈安之,在成名前只是一个毫无演讲经验的华裔男孩,但因为他有敢于拼搏的精神(若以“拼搏”为关键词展开叙例,此处点明“因为拼搏的精神”是恰当的),才使得他如今能在数以万双目光前,展现他自信的一面。
而正是这盏灯的光芒,引导他走向了光明的未来。
(此段,即便观点是“理想之灯需要点燃”,那也要论证为什么需要点燃,怎样点燃等等,这样观点才能被支撑起来。
另外,中心句与下文没什么关系,读者不知道有比喻义的“寒风”、“暖阳”与“自信”之间到底有何关联。
)⑷倘若成功正是一把沉重的锁,那么乐观便是打开锁的金钥匙。
你努力了或许不一定能成功,但你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
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坎坷,但是你能否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却是你在人群中碌碌无为还是在舞台上展现光芒的决定性因素。
《老人与海》中有句话:“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
”(直接说这句话表现了老人的“乐观”很突兀,此处因缺乏分析,致使观点苍白)霍金对众人来说肯定并不陌生,全身瘫痪的他思维却可以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飞翔。
正是因为他乐观(文中没有阐述霍金怎样乐观,这种表达无异于因为乐观所以乐观,此处因无逻辑而使观点无力),在确定了理想之灯后,顽强拼搏,克服种种困难,不曾为生理缺陷而失望的种种态度(从不失望的角度,扣住乐观),才成就了他在如今物理学上的一代权威的地位。
(此段,试图在谈乐观对于成功的意义。
但怎样用乐观的心境去走向成功也未涉及;从第⑶、⑷两段可看出,作者围绕观点叙例和分析的意识和能力较弱。
)⑸因为这盏灯,生命才灿烂。
⑹生命需要一盏灯,那就是一种勇于追寻理想、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只有当我们以理想作为航向,拼搏作为动力,乐观作为态度,生命之舟才会扬帆起航。
(第⑸、⑹段再次强调了“这盏灯”给予生命的意义。
)【总体诊断】这篇文章初看结构条理较清晰,学生有一定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文章也点明了“灯”是“一种勇于追寻理想、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可是文章主体部分不是写“灯”对于人生的激励和影响,而是写成功需要“拼搏”、“乐观”去点燃“理想之灯”。
因此,本文虽然开始“破题”较准确、简洁,但在行文过程中“渐行渐远”,逐渐偏移主题。
如第⑴段“破题”——“生命需要一盏灯”之后,后面的分论点却依次为:理想之灯需要点燃,乐观对于成功的价值等等。
这样的文章,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两点,一是思维有偏差,二是学生刻意模仿典型句式来拟写分论点。
重形式的模仿,轻思想的表达,这已是当前九年级学生写议论文的通病。
就这篇文章而言,该生很可能受到了“倘若……那么……”这一典型句式的制约,囿于“形”伤其“意”,使思维陷入了误区。
解决办法确定基点,展开思路写作考查的是思维与表达能力,议论文的思维尤其需要缜密,即周密,细致。
比如此文第⑴和⑵段将中心论点确定为“理想之灯给予生命的意义”,那么我们就要以“理想之灯”为圆点展开思维:理想之灯有哪些作用?那些人在何种情况之下,凭借“理想之灯”,升华了生命价值等等。
思维为先,摆脱束缚三段论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范式,如果再在这一基本范式上强加一些语言表达上的束缚,写好文章就越发艰难了。
在议论文写作中,思维的层次性、逻辑性、深刻性是衡量写作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所以认真确立几个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很重要,要让它们在一个共同的主题上交流,这样才能给人观点明确之感。
在此基础上,一个分论点内部就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议论结构(由一个段落或几个相关段落构成),主要包括观点、例子(道理)、分析、结论这四个基本要素,否则就会给人残缺之感。
再其次,这些要素应形成合力,始终紧扣分论点展开,使观点与材料,叙例与分析、观点与总结之间都形成有机的统一体。
如果我们总是以头脑中固有的几个闪亮的排比句式来拟写分论点,再将观点与材料生硬地拽在一起,那必然会本末倒置。
选好角度,适当叙例每一个人物素材都是一座精神富矿,只要你选择了恰当的角度,都会有丰厚的收获。
写作议论文时,在观点确定后,挖掘素材与观点的契合点很重要。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全过程地占有素材(而不是略知一二),全方位地审视素材,深挖一点开发素材。
在叙例中,要扣住与分论点切合的关键词概括内容;在分析中,要扣住关键词作纵向分析,或横线延展。
修改示例生命需要一盏灯⑴当我们行驶在茫茫的人生海洋中时,我们往往不知所措,而此时,生命需要一盏导航的明灯来指引汪洋中的孤舟。
人生漫漫,挫折失败在所难免,有了理想之灯的指引,我们就能坦然面对一切,并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让生命绽放灿烂的光彩。
(此段的修改:自然地点明了生命与“灯”的内在联系,强化了灯对于生命的意义。
)⑵理想之灯,彰显生命价值(三个分论点都围绕“理想之灯”而展开,以突出中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正是有了理想之灯的指引,我们才能在追梦的道路上认清方向、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因为理想,史铁生在文学道路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使他超越了伤残者对自身厄运的哀怜和自叹,深深地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关注与热爱(纵向适当分析其价值)。
因为理想,哥伦布扬起了横渡大西洋的风帆。
尽管他的资助请求曾遭多国拒绝,但是,哥伦布没有放弃,他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着自己,历经四次远航,发现了美洲大陆,开辟了新航线,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传奇人物(横向适当分析其价值)。
也因为理想,顾城用黑色的眼睛,永远追寻着光明。
那么,我们呢?我们更需要理想,因为它指引着生命成长的方向。
(此段的修改:删掉了有关“成功”的表述,以突出观点,将重心调回到“理想对于生命的意义”。
强化了举例的典型性,由伤残人到正常人,由中到外,以更集中、深刻地证明观点;每个事例中增加了“理想对于生命的意义、价值”的分析,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
)⑶理想之灯,引你走出低谷。
华裔演讲家陈安之年轻时也曾迷路过,他从17岁到21岁,做过餐厅服务生、卖过净水器、电话卡等18项工作,21岁时,银行存款金额为零。
在如此窘况之下(扣住“低谷”),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安东尼·罗宾的一本书,一堂课,再次点燃了心灯,从此树立了成为演讲家的理想,他坚信:“要跟成功者有同样的结果,就必须采取同样的行动”。
他一路追随着安东尼·罗宾,最终成为了世界华人最优秀的成功学演讲家(扣住怎样走出“低谷”)。
⑷倘若没有安东尼·罗宾带着他一路走完这条理想之路,恐怕陈安之也会在黑暗中“泯然众人矣”。
(此段的修改:删掉了有关“拼搏”的内容,使观点集中在:面对生活窘况之时,“理想之灯,引你走出低谷”。
)⑸理想之灯,助你超越自我。
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坎坷,能否以超越自我的态度面对现实,是你升华人生抑或碌碌一生的决定因素。
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中,老人在第八十五天决心驶向远方的大海,他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令人钦佩,他的一句“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的豪言(扣住“超越”叙例、分析),让我们体会到了超越自我的悲壮力量。
这股力量来自老人“船头上悬挂着的那面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来自心中的理想之灯(具体分析超越的力量之源)。
(此段的修改:海明威的例子更能让人体会到“超越自我”或“悲壮”的力量,而不是乐观,通过转换角度,使观点与材料一致)⑹生命需要理想之灯,因为有了这盏灯,生命才会越发璀璨。
⑺生命需要一盏灯,那就是一股坚定方向、引导实践,永不言败的精神力量。
(回扣三个分论点,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我们心中有了这盏灯,就会去追逐阳光、追逐梦想,就会豪情满怀、永不言败,就会演绎精彩的人生,锻造卓越的自我(扣住“这盏灯”的价值,用感召式的结尾,再次强调理想之灯对于生命的意义)。
对应训练1.以下是《我心中最重的那个字》中的一个片段,请依据提示续写。
“人”教会了我简单(简明地亮出观点)。
人这个字只有两画,造型也十分简单,我想先人造出这个字的前夕一定想了很久,什么能代表人呢?金银吗?权力吗?都不是,就是一颗充满智慧的脑袋、会制造工具的灵巧的双手和行天下的双脚以及强健的身体;无需别的东西绊住我们的手脚,没有累赘在身(扣住“简单”,分析“人”的内涵)。
做一个人就是应该简单,不去追名逐利,无需铅华画皮,不用佩刀彰显威严,只需一颗纯真简单的心(阐释人如何做到“简单”)。
(用一个例子证明做人“只需一颗纯真简单的心”)【续写示例】屈原时刻心系楚国的命运,却屡遭楚襄王猜忌,他为了从绝望的漩涡中解脱自己,纵身一跃跳入汨罗江,他“不求生前名,只求死前安”的壮举,践行了他简单做人,忠心报国的夙愿。
2.以下是《我心中最重的那个字》中的一个片段,请在观点与叙例之间,补写进一步阐释观点的内容,使上下文连贯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