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动作描写 (最新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教案

《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教案

《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增强作文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1.动作描写的定义及作用。

2.动作描写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3.运用动作描写使作文更具生动性。

三、教学难点1.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细节进行动作描写。

2.动作描写与情感表达的结合。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向学生展示一篇优秀的动作描写作文,让学生初步感受动作描写的美。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文章中的动作描写有哪些特点?它为什么能让我们感受到作文的生动性?二、动作描写的定义及作用1.讲解动作描写的定义:对人物的行为、动作进行具体、细腻的描绘。

2.讲解动作描写的作用: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三、动作描写的具体方法和技巧1.方法一:细化动作,抓住细节示例:他拿起杯子,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然后慢慢倾斜,将水倒入杯中。

2.方法二:运用动词的多样性示例:他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3.方法三:结合情感表达示例:他愤怒地挥舞着拳头,仿佛要将心中的怒火发泄出来。

四、实例分析2.让学生尝试修改一篇作文,加入动作描写,使其更具生动性。

第二课时一、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享自己修改的作文,互相交流心得。

2.教师点评学生的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

二、动作描写练习1.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某个同学,用动作描写的方式描述他的行为。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业布置1.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一篇动作描写作文。

2.下节课分享作文,进行评价。

第三课时一、作文分享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互相交流心得。

2.教师点评学生的作文,指出优点和不足。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及如何在作文中运用动作描写。

三、课后拓展1.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动作描写素材,进行整理和创作。

2.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作文,学习借鉴他人的动作描写技巧。

作文人物动作描写教案2

作文人物动作描写教案2

作文-人物动作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动作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人物动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中的动作描写水平,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二、教学内容:1. 人物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典型人物动作描写案例分析。

4. 学生作文中的动作描写练习和修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人物动作描写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人物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人物动作描写案例,让学生理解动作描写的重要性。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人物动作描写练习,鼓励他们发挥想象,生动描绘。

5. 修改和讲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和讲评,指出动作描写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人物动作描写案例,让学生理解动作描写的重要性。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人物动作描写练习,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修改和讲评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和讲评,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物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技巧的运用能力。

3. 学生作文中动作描写的水平和生动有趣程度。

六、教学资源:1. 人物动作描写范文集。

2. 写作指导书籍。

3. 视频资料:有关人物动作描写的电影或电视剧片段。

4. 网络资源:有关人物动作描写的文章和论坛。

七、教学环境:1. 教室: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配备多媒体设备。

2. 座位安排:学生座位有序,便于管理。

3. 教学材料:准备足够的人物动作描写范文和写作指导书籍。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人物动作描写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人物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人物动作描写案例,让学生理解动作描写的重要性。

作文《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教案设计

作文《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教案设计

作文《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教案设计学习并掌握动作描写中凸显*格、展示心理、合理修饰的写作方法。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作文《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教案设计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阅读参考学习!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动作描写中凸显*格、展示心理、合理修饰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口语、行文的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同学们,外国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

我国*艺术家老舍也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看来,动作的确是刻画人物的关键功夫。

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绘其行,现其人”,学习动作描写,让你笔下的人物站起来。

二、读文猜人,感受动词请学会读文字,根据动词的改变和细化,判断人物的身份。

(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突然一阵*笛声使他身子惊悚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总结:动作刻画的原则:要凸显人物特征,展现内心活动,还有必要的动作修饰语。

三、动作描写方法指导(一)让动作凸显“*格特质”1、请学生分别阅读两端文字,感受动词凸显人物*格特征的作用。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的老师》思考:她是怎样的一位老师?2)“她是一个温柔,慈爱的老师,总是亲切的对待我们,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

我们都很喜欢她,依恋她。

思考:哪种方式更形象可感?印*老舍名言:“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2、回顾经典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作文人物动作描写教案

作文人物动作描写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作文人物动作描写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人物动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动作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升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 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

2. 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准确、生动地描绘人物动作。

2. 如何使动作描写与作文情节紧密结合。

二、教学准备教具:课件、教学素材(作文范文、图片等)环境:安静的教室,每个学生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教学过程:三、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对人物描写的理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动作描写吗?动作描写在作文中有什么作用呢?四、讲解动作描写1. 讲解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动作描写是对人物的动作、举止、神态等进行具体描绘,以表现人物的性格、情感、意图等。

2. 讲解动作描写的作用:动作描写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人物。

3. 示例分析:展示一篇优秀的作文范文,分析其中的动作描写,让学生感受动作描写的力量。

五、实践练习1. 布置练习任务:请同学们观察周围的同学,选择一个动作进行描写。

2. 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关注人物的动作、神态、环境等因素。

3. 学生动笔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借鉴。

教学延伸: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有趣的人物动作,大家一起进行描写练习,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实践运用。

2. 强调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多加练习。

七、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修改和完善自己之前的作文。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分析优点和不足。

2. 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学生评价1.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

作文人物动作描写教案2

作文人物动作描写教案2

一、教案基本信息作文-人物动作描写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动作描写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人物动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中的动作描写水平。

教学重点:1. 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运用动作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2. 动作描写与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的结合。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相关人物动作描写的范文。

2. 写作素材库(人物动作描写)。

3. 评价标准和方法。

学生准备:1. 写作笔记本。

2. 相关人物动作描写的范文阅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动作。

1.2 学生分享生活中观察到的人物动作,教师总结。

2. 知识讲解(10分钟)2.1 教师讲解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2 学生通过阅读范文,体会动作描写的作用。

3. 写作实践(10分钟)3.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人物动作描写练习。

3.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分享与评价(5分钟)4.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写作心得。

4.2 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后素材,完成一篇人物动作描写的作文。

2. 搜集生活中的人物动作描写实例,进行分析和学习。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学生反馈,以及改进措施。

六、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人物动作描写的心得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戏剧表演或电影拍摄现场,观察和分析人物动作的刻画。

3. 开展人物动作描写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写作水平。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文质量:评估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的人物动作描写质量,包括描写方法、技巧和情感表达。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其对课堂学习的应用和巩固情况。

作文人物动作描写教案

作文人物动作描写教案

作文人物动作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作描写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学会使用具体的动词和形容词来描写人物的各个方面的动作。

3. 学会使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基本动作描写词汇。

2. 学会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三、教学难点1. 运用细节描写丰富动作描写。

2. 创作具有个性的动作描写。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动作描写案例,让学生了解动作描写的作用和技巧。

2.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运用动作描写表达人物性格和心理。

五、教学准备1. 经典文学作品片段。

2. 作文纸。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动作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动作描写的理解和认识。

二、基本动作描写词汇学习(10分钟)1. 教师呈现一系列基本动作描写词汇,如跑、走、跳、笑、哭等。

2. 学生跟读并尝试用这些词汇描述人物的某个动作。

三、动作描写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一个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动作描写片段。

2. 学生分析片段中的动作描写如何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四、实践训练(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动作描写片段进行讨论和分析。

2. 学生尝试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动作描写片段,描述一个人的某个动作,并注意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每组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其他组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训练,让学生掌握了基本动作描写词汇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在实践训练中,学生能够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动作描写片段。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细节描写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训练。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动作描写在电影、电视剧中的应用。

作文《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教案设计

作文《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教案设计

《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中的动作描写水平,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二、教学内容:1. 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动作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3. 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作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动作描写应用于作文中,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实例。

3.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进行动作描写的实践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3. 技巧讲解:介绍动作描写的技巧和方法,如观察、捕捉细节等。

4. 案例分析:分析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感受动作描写的魅力。

5. 实践演练:让学生进行动作描写的实践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练习动作描写。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以动作描写为主题的作文,体现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动作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动作描写技巧和方法的运用能力。

3. 学生作文中动作描写的水平和生动性。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相关动作描写的文章和作文指导书籍。

2. 课件:动作描写的图片、案例分析等。

3. 练习材料:相关动作描写的作文题目和素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1课时完成。

2. 教学环节:导入(5分钟)、新课导入(10分钟)、技巧讲解(10分钟)、案例分析(10分钟)、实践演练(10分钟)、总结与拓展(5分钟)。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完整word)作文指导之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完整word)作文指导之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作文指导之动作描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动作描写刻画人物。

重点: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难点:综合运用动作描写技巧刻画人物学情分析:学生对人物动作描写已经有了学习及运用,但不知道人物动作描写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怎样进行描写.而这恰恰是学生以后进行写人记事习作时必须要掌握的.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小试牛刀,写作片段练习。

难点:1﹑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技巧,并运用到习作中一、激趣导入1、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个哑女卖刀,她不能说话,无法用富有诱惑力的广告宣传自己的产品。

于是她就在大庭广众中当场演示刀的锋利。

她把刀搁在铁丝上,一瞬间,细铁丝分为两截,而刀刃无损;她又手起刀落,面前的粗铁丝转眼间被分割成数截,但刀刃锋利如初。

哑女虽未说一句话,但她的摊位前排起长龙,人们争相购买她的菜刀。

顾客们众口一词:“好就好在她用动作来说话,令顾客信服。

”过渡语:哑女卖刀如此,我们写作文也是这样。

作文时我们把人物的举动细致描写,写出人物的具体动作,那么所写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活起来。

二、读下面一组句子,看其在描写人物动作上有什么不同?那一个效果更好?1、他放爆竹。

2、他把爆竹放到地上,身子离的老远,伸长胳膊,一点一点地往凑,他手打着哆嗦,还没等点着爆竹芯,吓得扭头就跑。

过渡语:可见恰当地动作描写,能够把内容写得充实、具体,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能够再现人物的性格品质。

动作描写有哪些技巧呢?三、动作描写小技巧1。

动作拆分法以“敲门”动作为例“敲门”这个简单的动作可以分解为如下几个小动作:①走到门前②停下③举起(右)手④弯曲手指⑤敲门⑥等待准确地描述出这几个连续动作,组成流畅的句子,就能具体地写出人物“敲门”的经过了。

他来到妈妈的门前,轻轻推了一下,门紧闭着,他举起了右手,弯曲食指,轻轻地在门上敲了三下,等了一会儿,侧耳听听,里面没有反应,他又轻轻地敲了敲,不一会儿,脚步声由远而近,门开了.这样采用分解法把一闪而过的动作慢慢呈现,把连续的几个动作一一分解开进行描写,就能把整个个动作写得具体、生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奥秘。

二明确目标半分钟掌握动作描写的几种技巧,并运用到习作中去。

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引导学生明确目标全班齐读学习目标源头活水1:父亲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背影》突破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分析。

2.小结方法一:抓住特征,分解动作。

例句将“爬”这一动作,分解为“攀、缩、倾”三个动作,更为细致地写出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表达父爱深沉。

分析抓不住要点,老师及时引导。

三探寻方法方法一5分钟小试身手1:请用分解法具体描述“回”座位这一动作。

上课铃声响了,教室仍然一片喧闹。

这时,教室外传来老师的脚步声……我立马()起耳朵,()下身下,直向座位()去。

然后屁股一(),身子一(),课本一(),若无其事地看起书来。

对动作描写方法一进行强化训练1.展示教学内容。

2.引导学生分析,并展示示例:竖、俯、奔、扭、直、立学生先思考想象这一动作,将自己觉得合适的词语写在笔记本上,然后再请同学在课堂上现场进行表演,将动作夸张地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印象。

1.部分学生所填的动词可能比较普通,不能写出当时的紧急感。

可全班同学一起思考,让动词更加地富有表现力。

2.课堂刚开始,有可能学生还有点羞怯,不敢上台表演,可多鼓励学生,或者老师进行相应的引导或展示。

源头活水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短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突破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分析。

2.小结方法二:选用准确的动词连用,写出连贯的动作。

学生填写括号里面的动词,填完后让学生分析,这里使用了一连贯准确的动词,写出了冬日捕鸟的情形。

这一知识点不难,七年级上册时学过,学生应该很快就能掌握。

方法二7分钟小试身手2:请填上准确的动词天啊!要迟到了。

我()开被子,从床上()下来,慌慌张张地()过校服,()上鞋子,几步()进卫生间,急急忙忙地()出牙刷,()上牙膏,在嘴里胡乱地()了几下,然后,()下毛巾,在脸上()了两把,飞快地()出屋子。

对动作描写方法二进行强化训练1.展示教学内容。

2.引导学生分析并展示示例:踢、跳、扯、套、蹿、抽、涂、戳、扯、抹、冲学生先独立思考填上准确的动词,并将所填的动词写在笔记本上,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再小组派代表展示。

部分学生所填的动词可能比较普通,不能写出当时的紧迫感。

建议让学生大声朗读完整个片段,感受所填动词是否写出了紧迫感,如果没有,全班同学再一起思考用什么动词会更适合。

源头活水3:她看见了一只蝴蝶,便调皮地奔过去,蝴蝶上下飞舞,她目不转睛地盯着,终于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双手把花朵上的蝴蝶猛地一捧。

又小心地把双手露出点缝,把头靠在手缝上看,一不小心让蝴蝶飞出了双手,她又急又气地撅着小嘴,双手往腰上一插,但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

突破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分析。

2.提醒学生注意看动词前面的词语(斜体字)。

3.及时表扬学生,并进行小结。

4.小结方法三:在动词前添加恰当的修饰词。

学生分析这个片段描写,从中得到什么感悟。

学生感悟1:这个片段中,用分解法将大动作“捉蝴蝶”按照先后顺序分解为“看见、奔、盯、躬、踮、滴落、走到、一弯腰、捧、露出、靠、看、撅、插、蹦跳着、追赶”这若干个小动作。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小姑娘的活泼可爱。

学生感悟2:用了很多形容词进行修饰。

学生可能只抓住了刚学的分解动作的方法,没有抓住动词前的修饰词,教师可直接提醒学生思考动词前面的词语。

方法三8分钟小试身手3:请填上恰当的修饰词周末,我正赶写作业,窗外孩子的笑闹声引诱着我。

这时,妈妈在房间里睡着了……过了一阵,我实在是按捺不住了,()站起身来,()抓住门把手,()往下按,感觉按到了底,便()一拉,露出了一丝缝隙,斜眼往外看去,见无人,便()脱下鞋子,赤脚走在地板上,我()挪到了楼梯口。

对动作描写方法三进行强化训练1.展示教学内容。

2.引导学生分析,并展示示例:悄悄地、紧紧、一点一点地、轻轻、小心地、一步一步地请一位学生上台表演文段内容,其他同学思考填上恰当的修饰词,最后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分享所填内容,并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上台表演的学生可能表演得不够生。

好则表扬,不好就让其他同学思考,怎么表演会更好。

可稍微提点,不花太多时间,避免完成不了学习任务。

源头活水4:上楼梯小孩:放学了,小明一蹦一跳地走到自家楼下的楼梯前,他左脚一蹬,右脚嗖地已经蹿到的第三个阶梯。

只见他左登右跨,很快就消失在楼梯的尽头。

老人:李奶奶拄着拐杖,蹒跚地来到楼梯前。

她先抬起右脚踏上一个阶梯,然后左手紧紧抓住左边的扶手,右手用力握住拐杖,咬咬牙,手脚齐用力,终于左脚也踏上了一个阶梯。

突破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分析。

请大家说一说:同样是走路,为什么小孩和老人走路的动作会截然不同呢?2.小结方法四: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身份不一样,性格不一样。

方法四10分钟小试身手4:片段演练主题1.斯文女士的吃相主题2.粗鲁男士的吃相要求:1.运用人物动作描写方法,选择其中一个主题进行刻画,字数50字—100字。

2.小组成员交流分享作品,选取优秀习作在班级上展示。

3.学生自愿,可上台对所写内容进行表演。

对动作描写方法四进行强化训练展示、引导、分析:主题1: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地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

主题2: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1.先写,再小组内交流,再全班展示分享。

2.分享的形式可以直接朗读,也可以以表演的方式分享。

3.最后,学生点评。

估计有些同学写的和表演的并不是很好,可提点他们学习其他同学的佳作,或者参考老师给出的例文。

里送。

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米粒挂在嘴角。

四活学活用10分钟原文:发烧的我照常来到补习班,收起雨伞,坐到座位上,拿出文具,前面递来一张试卷,我接过,看了看,是文学常识的题目,这可是我最薄弱的方面,我的头更加痛起来。

教师改:发烧的我照常来到补习班,迷迷糊糊地走进走廊,我左手拿着伞柄,右手用尽全身力气把伞拉下来,甩了甩停留在伞上的水滴,轻轻放下雨伞,缓缓移到座位上,背靠在椅背上,慢慢拉开书包拉链,翻出文具,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只见前面恍惚递来一张试卷,我无意识地接过,看了看,又盯着看了会,噢~是文学常识的题目,这可是我最薄弱的方面,我的头更加痛起来,朦胧中我仿佛看到了前面的试卷正对我做着各种鬼脸,发出挑衅的宣言……突破教学难点1.下面的片段是班上一位同学的习作,请同学们一起发挥智慧,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帮助这位同学修改得更好。

(课前下发打印好的原文给学生)2.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修改的作品,并组织学生进行评论。

如果写得不够好的地方,组织全班学生一起再次修改。

3.分享教师修改的内容。

1.进行修改。

2.分享、展示。

3.再次修改。

学生可能只会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进行修改,相对原文会有所提升,但改后的内容还是可以再次修改提升。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分组,安排不同的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最后再择优合并,将文段修改得最好。

五回顾总结2分半钟方法一:抓住特征,分解动作。

方法二:选用准确的动词连用,写出连贯的动作。

方法三:在动词前添加恰当的修饰词。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本节课,我们一起品析了课内课外优秀的动作描写片段,探寻出了四种动作描写的技巧,希望同学们课后灵活运用全班学生齐背动作描写方法个别同学记不住四个方法,教师再次提醒记不住的同学做笔记,课后及时记下。

作描写的方法一一突破,不一起突破,这样的话教学难点就更易突破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