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教案设计
《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教案设计

《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1.1.1 理解课文《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1.1.2 分析葛朗台的性格特点和人物形象;1.1.3 提高学生对动作描写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片段;1.2.2 分析葛朗台动作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关系;1.2.3 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3.1 理解并分析葛朗台的动作描写;1.3.2 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章:葛朗台的动作描写分析2.1 葛朗台的基本情况介绍2.1.1 葛朗台的职业背景;2.1.2 葛朗台的家庭状况。
2.2 葛朗台的动作描写片段分析2.2.1 选出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葛朗台动作描写片段;2.2.2 分析葛朗台动作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第三章:葛朗台的性格特点3.1 贪婪自私3.1.1 从葛朗台的动作描写中提炼出贪婪自私的具体表现;3.1.2 分析贪婪自私性格对葛朗台行为的影响。
3.2 狡猾精明3.2.1 从葛朗台的动作描写中提炼出狡猾精明的具体表现;3.2.2 分析狡猾精明性格对葛朗台行为的影响。
第四章: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技巧4.1 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4.1.1 选出课文中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4.1.2 分析动作描写的方法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4.2 动作描写的技巧4.2.1 动作描写中的细节刻画;4.2.2 动作描写中的动态描绘。
第五章:课堂练习与拓展5.1 课堂练习5.1.1 根据课文中的动作描写方法,让学生创作一个葛朗台的相关场景;5.1.2 学生互相交流并点评练习作品。
5.2 拓展活动5.2.1 让学生课后阅读其他作品中的动作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第六章:案例分析与讨论6.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动作描写案例6.1.1 从经典文学作品或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的动作描写案例;6.1.2 分析案例中的动作描写对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的影响。
《守财奴》教学设计(精选9篇)

《守财奴》教学设计(精选9篇)《守财奴》篇14 守财奴教学设计《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最出色的画幅之一”,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资产者的一个典型——暴发户葛朗台的形象。
这个形象的本质特征是嗜钱如命,他是金钱欲的化身。
作者通过葛朗台的发迹,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后新旧交替时期,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日益得势和迅速发展的时代特征;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拜金主义和惟利是图的阶级本性,概括了资产者发家理财的一些主要特征。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投机商人葛朗台的形象,极端贪欲和极端吝啬是他的最显著的性格特征。
他凶狠狡诈、精明能干,不择手段发财致富,保留着早期资产守财的特点。
课文节选自第五章《家庭的苦难》。
作品首先概括地介绍了葛朗台这个占有金子的执著狂,揭露了他爱财如命的本质。
然后具体地记叙葛朗台凶狠地抢夺金梳妆匣,虚伪地哄骗、剥夺女儿的财产继承权的经过,以及患疯瘫病后仍然整天守着金子,在临终前拼力抓取镀金十字架等细节,突出了葛朗台至死不变的守财奴本性。
作品成功地刻画了一个贪财、聚财的暴发户的形象。
作者在具体描写这个人物形象时,使他的一言一行都赤裸裸地围绕着金钱这个轴心转。
这种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对金钱的贪婪和占有欲,简直是一种变态心理;然而小说的迷人之处正是这种“变态”,使人在目瞪口呆、发笑感叹之余觉得这完全真实可信。
作者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之上,放开笔墨,让葛朗台进行充分的、淋漓尽致的表演,从而揭露出其极端贪婪、极端吝啬的性格特征。
作者善于使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善于捕捉生动的人物动作,善于描写传神的细节。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并通过它们来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这对我们深刻理解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无疑会有很大的启发。
《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教案设计《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一、教学目标•能理解动作描写对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二、教学内容•知识点:动作描写的含义和动作•点定义:动作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的行为动作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它是反映人物思想、性格、心理等的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行为动作、人物性格三、教学材料• 1.典型材料:《守财奴》选段• 2.教具:多媒体四、教学课时10分钟五、教学过程• 1.导入:提起守财奴,大家肯定会想到欧也妮·葛朗台,通过前面对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守财奴这一形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再从细微之处进一步去探讨“守财奴”的形象。
• 2.点揭示:课文中描写抢夺梳妆匣的情景:“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葛朗台老态龙钟,却有如此“纵、扑”的动作,这是为何呢?• 3.点强化:葛朗台的“纵、扑”动作,是不符合他的年龄的,他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动作呢?从文章里(老头儿无意中身边带着百宝钥匙,便自己开了大门,轻手蹑脚地上楼到妻子房里,那时欧也妮正捧了那口精美的梳妆匣放到母亲床上,趁葛朗台不在家,母女俩很高兴地在查理母亲的肖像上咂摸一下查理的面貌。
“这明明是他的额角,他的嘴!”老头儿开门进去,欧也妮正这么说着。
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上帝呀,救救我们!”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我们可以看到,因为他看到了“梳妆匣”,看到了“钱”,所以他会“奋不顾身”的去抢。
而正是这种夸张怪诞的行为,显示出了葛朗台对金子的执著和贪婪、凶狠的性格特征。
• 4.点延伸:•文中还有很多关于葛朗台动作的描写,请大家找找看。
如:“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
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桶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教案设计

《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
分析葛朗台的人物形象及其动作描写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中动作描写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片段。
分析葛朗台动作描写的手法及其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关注葛朗台的动作描写。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葛朗台动作描写的手法和作用。
第二章:葛朗台的动作描写分析2.1 葛朗台的人物形象介绍葛朗台的身份、地位和社会背景。
分析葛朗台的人物形象特点,如吝啬、狡猾、冷酷等。
2.2 葛朗台的动作描写片段选取《守财奴》中具有代表性的葛朗台动作描写片段。
引导学生朗读和理解片段内容。
2.3 动作描写的手法及其作用分析葛朗台动作描写的手法,如细节描写、对比描写等。
讨论这些手法在塑造葛朗台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第三章:动作描写对人物性格的塑造3.1 动作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关系探讨动作描写与人物性格之间的联系。
分析动作描写如何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3.2 葛朗台动作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关联结合具体的葛朗台动作描写片段,分析其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动作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影响和作用。
第四章:动作描写的欣赏与创作4.1 动作描写的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感受其细腻和生动。
讨论如何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动作描写。
4.2 动作描写的创作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动作描写的创作练习。
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动作描写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点的动作描写片段。
强调动作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5.2 拓展学习建议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文学作品,进一步学习和欣赏动作描写。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学创作,提高自己的文学表达能力。
第六章:动作描写与情感表达6.1 动作描写与情感的关系探讨动作描写如何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
分析葛朗台动作描写中的情感色彩。
6.2 情感表达的练习组织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的练习。
守财奴教案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守财奴》这部小说的基本情节,把握小说的主题。
2. 培养学生阅读外国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认识到资产阶级的本质特征。
教学重点:1. 《守财奴》的基本情节。
2. 葛朗台这一吝啬鬼形象的塑造。
教学难点:1.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揭示资产阶级的本质特征。
2. 品味小说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传神的动作描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守财奴》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提出问题:你了解哪些吝啬鬼的形象?这些形象有哪些特点?二、梳理故事情节1. 让学生阅读《守财奴》,梳理故事情节,找出葛朗台在不同情节中的表现。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葛朗台的性格特点,如贪婪、吝啬、自私等。
三、分析人物形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葛朗台这一吝啬鬼形象。
2. 教师总结葛朗台的性格特点,并引导学生认识到资产阶级的本质特征。
四、品味语言和动作描写1. 让学生品味小说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传神的动作描写。
2. 教师举例分析,让学生学会欣赏外国文学的语言魅力。
五、讨论与总结1. 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小说的主题和现实意义。
2. 教师总结讨论成果,强调《守财奴》这部小说的价值。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外国文学,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认识到资产阶级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学会欣赏外国文学的语言魅力。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守财奴》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 学生能够分析葛朗台这一吝啬鬼形象,并认识到资产阶级的本质特征。
3. 学生能够品味小说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传神的动作描写,提高审美能力。
《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教案设计《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一、教学目标•能理解动作描写对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二、教学内容•知识点:动作描写的含义和动作•点定义:动作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的行为动作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它是反映人物思想、性格、心理等的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行为动作、人物性格三、教学材料• 1.典型材料:《守财奴》选段• 2.教具:多媒体四、教学课时10分钟五、教学过程• 1.导入:提起守财奴,大家肯定会想到欧也妮·葛朗台,通过前面对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守财奴这一形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再从细微之处进一步去探讨“守财奴”的形象。
• 2.点揭示:课文中描写抢夺梳妆匣的情景:“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葛朗台老态龙钟,却有如此“纵、扑”的动作,这是为何呢?• 3.点强化:葛朗台的“纵、扑”动作,是不符合他的年龄的,他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动作呢?从文章里(老头儿无意中身边带着百宝钥匙,便自己开了大门,轻手蹑脚地上楼到妻子房里,那时欧也妮正捧了那口精美的梳妆匣放到母亲床上,趁葛朗台不在家,母女俩很高兴地在查理母亲的肖像上咂摸一下查理的面貌。
“这明明是他的额角,他的嘴!”老头儿开门进去,欧也妮正这么说着。
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上帝呀,救救我们!”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我们可以看到,因为他看到了“梳妆匣”,看到了“钱”,所以他会“奋不顾身”的去抢。
而正是这种夸张怪诞的行为,显示出了葛朗台对金子的执著和贪婪、凶狠的性格特征。
• 4.点延伸:•文中还有很多关于葛朗台动作的描写,请大家找找看。
高中二年级语文守财奴教案(优秀5篇)

高中二年级语文守财奴教案(优秀5篇)《守财奴》教案篇一《守财奴》的主体情节有三部分: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和看守密室。
在一二部分中间穿插了葛朗台太太病故一事,在二三部分穿插了教女儿管家的内容。
学习一部分需考虑以下两个问题:首先,为什么要写葛朗台抢夺梳妆匣,而不直接写他回家后就巴结诱哄女儿?其次,怎么从语言、动作和细节等方面来描写葛朗台。
先说一个问题。
葛朗台本来是拿定主意要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的`,可当他轻手蹑脚地走到妻子的房里时,他一眼看到了梳妆匣里的金子,于是他忘掉了预想中的一切,不顾一切地扑向了梳妆匣。
这一情节的设计,印证了前面提到的葛朗台的执著狂:"看到金子,占有金子“,把葛朗台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再说第二个问题。
动作描写有:"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年龄已达76岁的老葛朗台,看到金子之后,动作是何等的敏捷、迅猛,既形象地层现了葛朗台贪婪地攫取金钱的丑态,又真实地表现出他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的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有:"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
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写出了看到金子后的狂喜,也写出了他的薄情寡义。
在葛朗台看来,人与人之间只存在二种交易的关系,没有什么人情可言。
语言描写还应注意葛朗台太太和拿侬说的话,即"上帝呀,救救我们!和"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前者刻画出了葛朗台的凶残嘴脸,后者则显出他的蛮横和霸道。
细节描写有:"他到密室去拿了一把路易来摔在床上。
"在葛朗台看来,家庭里的夫妻关系、父女关系都需要金钱来维持,所以他"拿了一把路易来“。
之所以"摔在床上“,是因为从他的内心来讲,他是不愿意随便拿出一文钱来给他人的,现在是没有办法。
《守财奴》教学设计教案

《守财奴》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葛朗台的守财奴形象。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葛朗台的守财奴形象分析。
2.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及语言特色。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2.深入分析葛朗台的性格特点。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邀请学生分享对“守财奴”的理解和印象。
2.简要介绍《守财奴》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二、阅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分析葛朗台形象2.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具体事例,进行论证。
四、学习方法指导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2.分析课文语言特色,如对比、讽刺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葛朗台形象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二、深入分析葛朗台形象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葛朗台的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
2.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更多事例,进一步论证葛朗台的性格特点。
三、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1.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对比描写。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对比描写的作用。
四、欣赏课文语言特色1.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讽刺语句,体会其效果。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风格、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欣赏。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主题。
二、探讨课文主题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事例和人物形象出发,进行论证。
三、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课后作业1.深入分析葛朗台的性格特点,写成一篇短文。
2.选取课文中的一个片段,进行仿写。
五、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
2.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
重难点补充:第一课时二、阅读课文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阅读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葛朗台的哪些行为让你们觉得他是个守财奴?”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很好,请大家注意文中的细节,比如葛朗台在女儿生日那天仍然计较那七枚铜子的描写,这些细节都反映出他的守财奴性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教案设计
《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
《守财奴》中葛朗台的动作描写
一、教学目标
•能理解动作描写对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知识点:动作描写的含义和动作
•点定义:动作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的行为动作进行
具体生动的描写,它是反映人物思想、性格、心理等的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行为动作、人物性格
三、教学材料
• 1.典型材料:《守财奴》选段
• 2.教具: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10分钟
五、教学过程
• 1.导入:提起守财奴,大家肯定会想到欧也妮·葛朗台,通过前面对课
文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守财奴这一形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再从细微之处进一步去探讨“守财奴”的形象。
• 2.点揭示:课文中描写抢夺梳妆匣的情景:“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葛朗台老态龙钟,却有如此“纵、扑”
的动作,这是为何呢?
• 3.点强化:葛朗台的“纵、扑”动作,是不符合他的年龄的,他为什么
会做出这种动作呢?从文章里(老头儿无意中身边带着百宝钥匙,便自己开了大门,轻手蹑脚地上楼到妻子房里,那时欧也妮正捧了那口精美的梳妆匣放到母亲床上,趁葛朗台不在家,母女俩很高兴地在查理母亲的肖像上咂摸一下查理的面貌。
“这明明是他的额角,他的嘴!”老头儿开门进去,欧也妮正这么说着。
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
“上帝呀,救救我们!”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我们可以看到,因为他看到了“梳妆匣”,看到了“钱”,所以他会“奋不顾身”的去抢。
而正是这种夸张怪诞的行为,显示出了葛朗台对金子的执著和贪婪、凶狠的性格特征。
• 4.点延伸:
•文中还有很多关于葛朗台动作的描写,请大家找找看。
如:“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
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
可是箍桶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
•“撬、盯、摆、推”一连串下意识的动作,可见其“一见金子就痴狂”的形象。
• 5.点检测:
•找出其他动作描写,并分析。
• 6.点回归:
•《守财奴》正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行动描写,充分展示出葛朗台极端贪婪、吝啬的性格,成功塑造出“守财奴”的形象。
六、板书设计
纵、扑贪婪的守财奴
葛朗台
撬、盯、摆、推凶狠的守财奴
六、课后欣赏:电影《欧也妮·葛朗台》
七、参考资料:《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