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专题08 动作描写-初中语文系统性作文教学指导教案

五、学生常见错误。
1、不能区分叙述性的语句和描写的区别,以抽象概述代替具体描写。
看下面的例子:
我拎着马桶向倒桶站走去,心想别人一定在嘲笑我,恨不得一下子完成这个天底下最耻辱的任务。
【分析】这段修改文字,综合运用修饰词和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祖母对祖父的爱,一幅令人感动的温馨画面出现在我们眼前。
六、课堂练习:
1、填上准确的动词或修饰词。
天啊!要迟到了!我()开被子,从床上()下来,( )地()过校服,()上鞋子,几步()进卫生间,()出牙刷,()上牙膏,在嘴里胡乱地()了几下,然后,()下毛巾,在脸上()了两把,飞快地()出屋子。
同学们还记得这是哪篇文章的选段吗?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这些大臣们的动作能反应出什么呢?
这些大臣明明没有看到衣服,非要装成有衣服存在一样。他们怕别人说自己是愚蠢的人,也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装得有模有样,表现了他们虚伪、狡诈的本性,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强烈嘲讽。这个情节也为下文皇帝进行游行大典的情节设置做铺垫。可见,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分析动作描写的作用。
四、动作描写的要求:
1、合理展现动作的过程。
她拿起筷子,向一盘色泽鲜艳的菜伸去,轻轻夹起一片,左手在筷子下方端着,小心翼翼跟随着筷子。她小心地把菜放入嘴中,细细地品尝着。
这段话中用了哪些动词?“拿”“伸”“夹”“端”“跟随”“放”“品尝”。你能做出整个动作的过程吗?
调换动作的顺序行不行?
不行,描写人物的动作,要注意顺序,分解动作。
这段中哪些动词用的很准确?
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作文训练—人物动作描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描写的方法;学会抓住特点对人物进行描写.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中的范例,引导学生抓住特点进行人物描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去欣赏身边每一个富有个性的人.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归纳整理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特点,运用适当的描写方法进行人物描写.教法、学法教法:1.氛围感染,创设情境.2.抓住文本,归纳整理.3.学生为本,合作交流.学法:1.积极思考,主动参与.2.独立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3.口语表达、写作和阅读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察学生或老师做的一系列动作,让学生用口语表达出来.(二)扩句练习:请依据提示的中心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的动作,把内容写具体.例如1:中心句:小松开始爬竿啦.写具体:小松开始爬竿啦.只见他纵身一跃,用力抓住竹竿,像敏捷的猴子,迅速地爬了上去.不一会儿,他就爬到了竿顶.多高兴啊,他笑着向下张望.例如2:中心句:小红走出教室,奔向雨中写具体:小红走出教室,站在走廊里,抬起头,望了望越下越大的雨,猛地缩起胳膊,踮起脚,向雨中奔去.训练内容(任选一项)1、妈妈开始做饭啦.2、弟弟在打乒乓球.3、小宇在梳头.4、小明在路上踢石子.(三)回味精彩片段阅读西蒙诺夫的《蜡烛》和朱自清的《背影》片段,说说动作描写的作用.(四)探究动作描写的方法1、写出连贯动作,再现动作过程2、准确运用词语,通过个性化的动作表现人物特点.3、合理想象,补充细节,突出个性.(五)课堂练习:按照课上的要求,写一段人物动作特写.(例:擦黑板、跳绳、扫分担区等)要求:1、100字以上;2、适当使用联想和想象;3、再现动作过程;写出人物的个性.(六)习作交流,互相点评(七)本课小结:学生再次回顾动作描写的要点.作业布置:请你描写一个人,主要通过动作描写体现出她的个性.温馨提示:可以描写上课时的老师、打闹时的同学、卖东西的小贩等.板书设计:人物动作描写方法1、选用好动词,并加以修饰.2、运用联想和想象,突出人物的特点.3、用上比喻等修辞手法.4、抓好细节,凸显个性5、和其它人物描写的方法相结合.。
作文片断描写——动作描写

怎样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作文片断描写——动作描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习掌握通过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情感目标通过自身的体验来领悟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和实践,锻炼学生语言运用的简炼、准确性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能对人物的动作进行较细致的描写,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教学难点:动作描写中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的准确、简练,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教学设备或教辅工具:学生表演,多媒体学生课前准备: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教师教学内容及程序设计:一.运用表演,引起学生兴趣:看动作猜动词游戏(学生表演动作,大家猜)1、走、跑、跳、推、攀、举、吹、握、摇、甩、抓、挑。
2、打、抱、拍、抬、捡、摆、摘、蹲、敲、喝、唱、拿。
引出动作描写(人物细节描写:正面<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和侧面<环境>描写;)二、动作描写:1 .什么是动作描写?(对人物的动作、行动理论依据及作用进行刻画的描写)欣赏语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得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将语段中的词替换成一般的词,让学生去比较体会不同动词所表达出来的不同含义,并回答出自己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简析:描写动作要选词恰当,写他平地走路,就用了“蹒跚”,说明父亲身体肥胖,走路摇摆。
可见步履的不便,“蹒跚”与“胖子”正好照应,从月台下去,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用“探”字动作写得很准确,写得最精彩的一笔是写他怎样爬上去,两手的动作用一个“攀”字,那高度显示了,攀的吃力也可以想象,两脚的动作用一个“缩”字,把怎样爬法写得更细致了,这里又说到他身子的肥胖,点出他爬的困难,“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种动作描写,细腻而又简练,给人一个过程的动态,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丰富这种形象,确实是栩栩如生。
人物动作描写作文指导

人物动作描写作文指导篇一:学生写好人物动作描写速成法如何写好人物动作描写之速成法——动作分解金中乐在日常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写“人”类作文抑或是写“事”类作文,而写“人”“事”都离不开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以及心理活动描写。
这这么多描写方法之中,动作描写却是重中之重,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动作描写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了。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描写中的“动作描写”。
一、动作分解什么叫动作分解?其实在作文中并没有“动作分解”这一说法。
动作分解是我在长期的作文教学生涯中,不断研究,不断挖掘的一种写好动作描写作文速成法之一。
所谓动作分解,就是我们对肉眼直接看到的人物动作进行有机的分解,同时结合联想,对人物动作进行润色,最后将分解后的若干个动作行为进行重新组装的作文方法。
二、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显性动词,即我们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动作,如喝,吃,笑,哭等;隐性动词,即我们肉眼无法直接看到,需要结合思考联想得到的动词,如想,思索等。
三、如何进行分解:找出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以图片为例:观察图片,我们不难找出几个动词,如拿起,倒下,张嘴,喝水,这几个动词都是我们肉眼直接能看到的,称之为“显性动词”。
下面我们将这些动词用箭头连起来:拿起→倒下→张嘴→喝水大家都清楚,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光靠以上几个显性动词显然很难顺利喝到水,因为你不伸出手去捡瓶子,如何拿起瓶子,自然就没有了“拿起”这个动词。
所以接下来我们所要思考的就是在拿起瓶子之前又有哪些动词呢?有生活常识的同学不难发现,其实在“拿起”瓶子这个动作之前其实还有一连串的动词,如伸出手的“伸”,张开手的“张”,握起瓶子的“握”;在“倒下”瓶子的时候,我们还要“伸”手指“拧”瓶盖子;在“喝”水的时候,我们还要“张”开嘴巴,“仰”起头,“咽”下去;这些我们通过思索的动词便是“隐性动词”。
下面我们把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用箭头连起来:伸→张→握→伸→拧→倒→张→仰→咽→喝利用肉眼和联想找出的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这一过程便是动作分解过程。
初中动作描写教案

初中动作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人物动作的能力。
3. 指导学生运用动作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形象。
4.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动作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动作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 动作描写的实例分析4. 学生练习与点评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人物的动作,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动作描写。
2. 知识讲解:(1)动作描写的概念:动作描写是一种文学手法,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表情、姿态等外在行为的描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动作描写的作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让读者产生共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动作描写的方法与技巧:观察生活,捕捉人物动作;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突出人物特点;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合理性。
3. 实例分析:教师展示一段文学作品,让学生分析其中动作描写的运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动作描写的手法和作用。
4. 学生练习:让学生运用动作描写手法,刻画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要求描写生动、形象,能够展现人物性格特点。
5. 点评与总结: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改进动作描写技巧。
最后,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动作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动作描写的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动作描写手法的能力。
3. 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和创新性。
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人物动作。
2. 文学作品:用于分析动作描写的运用。
3. 写作素材:提供给学生进行动作描写练习。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学习借鉴动作描写的技巧。
3. 加强学生写作训练,不断提高动作描写的水平。
4. 教师在点评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鼓励和指导。
作文《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教案设计

作文《动作描写作文指导》教案设计第一章:了解动作描写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作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动作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动作描写的定义:通过描述人物的动作来表现其性格、情感和环境等。
2. 动作描写的作用:使作文更生动、具体、有趣。
3. 观察生活中的动作: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不同人物的动作,并能够进行描述。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动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动作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3. 举例分析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
4. 学生进行观察练习,描述生活中的动作。
作业:1. 观察身边的人物的动作,并进行描述。
第二章:基本动作描写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动作描写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动作描写表达情感和性格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基本动作描写技巧:跑、走、跳、坐、站等。
2. 运用动作描写表达情感和性格: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人物的喜悦、愤怒、胆小、自信等性格特点。
教学活动:1. 讲解基本动作描写技巧。
2. 举例分析动作描写表达情感和性格的应用。
3. 学生进行动作描写练习,展现人物的不同的性格特点。
作业:1. 运用基本动作描写技巧,描述一个人的喜悦、愤怒、胆小、自信等性格特点。
第三章:复杂动作描写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复杂动作描写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复杂动作描写展现细节和环境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复杂动作描写技巧:包括多个动作的组合、动作的连续性等。
2. 运用复杂动作描写展现细节和环境: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人物的动作细节、环境变化等。
教学活动:1. 讲解复杂动作描写技巧。
2. 举例分析动作描写展现细节和环境的应用。
3. 学生进行复杂动作描写练习,展现细节和环境。
作业:1. 运用复杂动作描写技巧,描述一个场景中的动作细节和环境变化。
第四章:动作描写的注意事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作描写的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动作描写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动作描写的注意事项:避免过度夸张、保持动作的连贯性、注意动作与情节的协调等。
[人物作文]小学作文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教案
![[人物作文]小学作文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7a118825c52cc58bd6beec.png)
[人物作文]小学作文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教案小学作文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教案篇一:作文片段训练之动作描写一、什么是动作描写呢?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
就是通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
二、抓住典型性的动作,进行描写就能使人物,像放电影一样,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而且读者能从他的一举一动中体会出人物做事时的思想感情。
1.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他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他面前。
他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答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那只大虫急着挣扎,被他尽气力捺(nà)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他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他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2.“嘭”,又是一声枪响,瞬间,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飞射出去,眨眼间他已经抬起腿跨过第一个栏,接着跨过第二个,第三个他很快就把其他人远远地甩落在后面了。
其他的运动员再怎样努力,也不可能超过领先好几米的他。
他知道冠军已经属于他了,接近终点线的时候,他飞起来――向前冲刺胜利了!霎时间全场华人起立欢呼,兴奋不已。
三、了解动作描写的内容:头颈、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脚腿等动作都可以作为笔下的描写材料。
这些描写可以使描写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个性特征更加鲜明。
例如:(听着老师的表扬)她红彤彤的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一双手不停地抚弄着衣角,头低得简直快要埋进衣领里了――《我的同桌》四、动作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1、例如:妈妈从挎包里拿了一瓶桔汁,拧开盖,倒进茶杯里,又拿起暖壶往杯里兑了些开水,用勺子搅了搅,然后舀起满满的一大勺,慢慢地放到嘴边吹了吹,又把一滴桔汁水滴到手背上,试了试凉热,接着,把勺送到我嘴边,我喝着这酸中带甜的水,感到一股暖流注入了我的心田。
作文课《人物动作描写》教学设计

人物动作描写〔建议:抓住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福州市魁岐小学陈维美教学目标:1、以名家片段为例,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了解〕人物动作描写的方法。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动作描写的根本能力。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用上准确的动词,写出把当时的情景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
〔建议:指导学生细致观察,运用准确的动词,写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游戏导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游戏------看动作猜动词:推,举,压,拍,扔2〕请一个同学上来与老师配合着演一演,同学们一起来猜一猜。
2、谢谢你,请回。
同学们真不错,看得细,猜得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动作有关的习作------人物动作描写。
〔板书课题〕。
〔建议:同学们猜得很准,可见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
板书:观察仔细〕3、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描写动作,人物才能站起来〞,可见人物的动作对于表现人物的特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如何才能把人物动作写具体,写生动呢?板书:具体〔建议: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描写动作,人物才能站起来〞,可见人物的动作对于表现人物的特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抓住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二、指导写作(一)、例句引路,教给方法1、我们来看这两句话〔出示〕:猪八戒到河边喝水。
猪八戒急急忙忙跑到河边,也不管水黑不黑,脏不脏,趴下身子,撅起屁股,张开大嘴,咕噜咕噜地喝起来。
1〕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猪八戒。
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2〕谁来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指名说〔生动〕第一句和第二句最大的区别他说出来了。
第二句非常生动,为什么给我们这样的感觉了?3〕同学们找找第二句当中描写猪八戒喝水用了哪些动词?4〕指名说〔趴、撅、张、喝〕这些都是猪八戒喝水的动作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猪八戒?(极度口渴的猪八戒)看看用词怎么样?〔建议:这句可以省略。
〕5〕想想如果我把这些动词换成:〔师指屏幕读〕“猪八戒急急忙忙跑〔走〕到河边,也不管水黑不黑,脏不脏,趴〔蹲〕下身子,撅〔抬〕起屁股,张开大嘴,咕噜咕噜地喝起来〞可以吗?〔不可以〕为什么?〔建议:不要问可不可以,这是无效的的提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回顾总结
2分半钟
方法一:抓住特征,分解动作。
方法二:选用准确的动词连用,写出连贯的动作。
方法三:在动词前添加恰当的修饰词。
2.小组成员交流分享作品,选取优秀习作在班级上展示。
3.学生自愿,可上台对所写内容进行表演。
对动作描写方法四进行强化训练
展示、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析:
主题1: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地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
主题2: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米粒挂在嘴角。
学生感悟2:用了很多形容词进行修饰。
学生可能只抓住了刚学的分解动作的方法,没有抓住动词前的修饰词,教师可直接提醒学生思考动词前面的词语。
小试身手3:请填上恰当的修饰词
周末,我正赶写作业,窗外孩子的笑闹声引诱着我。这时,妈妈在房间里睡着了……过了一阵,我实在是按捺不住了,( )站起身来,( )抓住门把手,( )往下按,感觉按到了底,便( )一拉,露出了一丝缝隙,斜眼往外看去,见无人,便( )脱下鞋子,赤脚走在地板上,我( )挪到了楼梯口。
所得2:课堂目标明确,目标设定合理。
所得3:教学内容合理,授课思路清晰,通过“目标引导、合作探究、当堂测试、反馈小结”四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所取得的效果较好。
所得4:课堂活动丰富,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所得5:方法指导到位,讲练结合,举一反三,学生较易掌握。
思失
失所1:内容多,时间紧。本节课安排的教学内容稍多,练习多,学生需快速思考,写出相应的词语。如果时间掌控不好,就容易导致一节课内不能完成教学内容。同时,如果速度过快,又容易导致学生学得不够扎实,训练得不够到位。如果把训练全部安排在课后,检测又成问题,教师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便于教师进行下一次教学。
六
课后作业
半分钟
运用本节课所学方法,修改作文。
加强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检查课后作业
课后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修改作文
个别同学作文修改不理想,教师面批辅导。
课后反思
思得
所得1:本节课设计紧紧围绕“两个不准进 两个不准出”课堂教学理念(即:没有目标不准进课堂,没有当堂的训练题不准进课堂;当堂只讲没有检测不能出课堂;当堂只检测没有评讲不能出课堂)进行设计,对细节描写之动作描写进行讲授,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并运用到习作中去。
突破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
2.提醒学生注意看动词前面的词语(斜体字)。
3.及时表扬学生,并进行小结。
4.小结方法三:在动词前添加恰当的修饰词。
学生分析这个片段描写,从中得到什么感悟。
学生感悟1:这个片段中,用分解法将大动作“捉蝴蝶”按照先后顺序分解为“看见、奔、盯、躬、踮、滴落、走到、一弯腰、捧、露出、靠、看、撅、插、蹦跳着、追赶”这若干个小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小姑娘的活泼可爱。
方法四
10分钟
源头活水4:上楼梯
小孩:放学了,小明一蹦一跳地走到自家楼下的楼梯前,他左脚一蹬,右脚嗖地已经蹿到的第三个阶梯。只见他左登右跨,很快就消失在楼梯的尽头。
老人:李奶奶拄着拐杖,蹒跚地来到楼梯前。她先抬起右脚踏上一个阶梯,然后左手紧紧抓住左边的扶手,右手用力握住拐杖,咬咬牙,手脚齐用力,终于左脚也踏上了一个阶梯。
1.引导学生分析。
2.小结方法一:抓住特征,分解动作。
例句将“爬”这一动作,分解为“攀、缩、倾”三个动作,更为细致地写出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表达父爱深沉。
分析抓不住要点,老师及时引导。
小试身手1:请用分解法具体描述“回”座位这一动作。
上课铃声响了,教室仍然一片喧闹。这时,教室外传来老师的脚步声……我立马( )起耳朵,( )下身下,直向座位( )去。然后屁股一( ),身子一( ),课本一( ),若无其事地看起书来。
突破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
2.小结方法二:选用准确的动词连用,写出连贯的动作。
学生填写括号里面的动词,填完后让学生分析,这里使用了一连贯准确的动词,写出了冬日捕鸟的情形。
这一知识点不难,七年级上册时学过,学生应该很快就能掌握。
小试身手2:请填上准确的动词
天啊!要迟到了。我( )开被子,从床上( )下来,慌慌张张地( )过校服,( )上鞋子,几步( )进卫生间,急急忙忙地( )出牙刷,( )上牙膏,在嘴里胡乱地( )了几下,然后,( )下毛巾,在脸上( )了两把,飞快地( )出屋子。
突破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请大家说一说:同样是走路,为什么小孩和老人走路的动作会截然不同呢?
2.小结方法四: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身份不一样,性格不一样。
小试身手4:片段演练
主题1.斯文女士的吃相
主题2.粗鲁男士的吃相
要求:
1.运用人物动作描写方法,选择其中一个主题进行刻画,字数50字—100字。
课题
作文指导《妙笔生画——细节描写之动作描写》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并运用到习作中去。
学情分析
所教班级共48位学生,大部分学生写作基础较差,写记叙文只能把故事写完整,基本不会进行细节描写,更不懂如何进行动作描写,所以全面细致地进行动作描写方法的教授十分必要。
2.运用课堂所学方法,写作片段练习。
改进2:对于教学难点的突破,仍然要花时间进行重点突破,如果一节课的教学难点突破有困难,那就减少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想方设法突破一个教学难点。比如,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运用课堂所学方法,写作片段练习”,就可以把四个动作描写的方法一一突破,不一起突破,这样的话教学难点就更易突破一些。
方法四: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总结:本节课,我们一起品析了课内课外优秀的动作描写片段,探寻出了四种动作描写的技巧,希望同学们课后灵活运用这些技巧,用动作描写这支妙笔,让你的习作锦上添花。
全班学生齐背动作描写方法
个别同学记不住四个方法,教师再次提醒记不住的同学做笔记,课后及时记下。
1.先写,再小组内交流,再全班展示分享。
2.分享的形式可以直接朗读,也可以以表演的方式分享。
3.最后,学生点评。
估计有些同学写的和表演的并不是很好,可提点他们学习其他同学的佳作,或者参考老师给出的例文。
四
活学活用
10分钟
原文:发烧的我照常来到补习班,收起雨伞,坐到座位上,拿出文具,前面递来一张试卷,我接过,看了看,是文学常识的题目,这可是我最薄弱的方面,我的头更加痛起来。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师生互动法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一
导入新课
2分钟
展示图片刘翔跨栏,孔雀舞和天鹅舞,功夫熊猫和李小龙。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图片分别展示了动作之优美、力量、神奇,高尔基说“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老舍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可见,动作描写十分重要,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动作描写的神奇世界,探寻其中的奥秘。
突破教学难点
1.下面的片段是班上一位同学的习作,请同学们一起发挥智慧,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帮助这位同学修改得更好。(课前下发打印好的原文给学生)
2.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修改的作品,并组织学生进行评论。如果写得不够好的地方,组织全班学生一起再次修改。
3.分享教师修改的内容。
1.进行修改。
2.分享、展示。
3.再次修改。
对动作描写方法二进行强化训练
1.展示教学内容。
2.引导学生分析并展示示例:踢、跳、扯、套、蹿、抽、涂、戳、扯、抹、冲
学生先独立思考填上准确的动词,并将所填的动词写在笔记本上,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再小组派代表展示。
部分学生所填的动词可能比较普通,不能写出当时的紧迫感。建议让学生大声朗读完整个片段,感受所填动词是否写出了紧迫感,如果没有,全班同学再一起思考用什么动词会更适合。
观看图片
个别同学不能马上进入学习状态,老师有技巧地提醒。
二
明确目标
半分钟
掌握动作描写的几种技巧,并运用到习作中去。
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
引导学生明确目标
全班齐读学习目标
三
探寻方法
方法一
5分钟
源头活水1:父亲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
突破教学重点
教师改:发烧的我照常来到补习班,迷迷糊糊地走进走廊,我左手拿着伞柄,右手用尽全身力气把伞拉下来,甩了甩停留在伞上的水滴,轻轻放下雨伞,缓缓移到座位上,背靠在椅背上,慢慢拉开书包拉链,翻出文具,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只见前面恍惚递来一张试卷,我无意识地接过,看了看,又盯着看了会,噢~是文学常识的题目,这可是我最薄弱的方面,我的头更加痛起来,朦胧中我仿佛看到了前面的试卷正对我做着各种鬼脸,发出挑衅的宣言……
对动作描写方法一进行强化训练
1.展示教学内容。
2.引导学生分析,并展示示例:竖、俯、奔、扭、直、立
学生先思考想象这一动作,将自己觉得合适的词语写在笔记本上,然后再请同学在课堂上现场进行表演,将动作夸张地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印象。
1.部分学生所填的动词可能比较普通,不能写出当时的紧急感。可全班同学一起思考,让动词更加地富有表现力。
2.课堂刚开始,有可能学生还有点羞怯,不敢上台表演,可多鼓励学生,或者老师进行相应的引导或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