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动作描写

合集下载

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

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

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
动作描写是作文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

以下是一
些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用动词丰富描述:动词是动作描写中最为关键的部分,选择准确的动词可以让读
者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动作。

不要用“走”,而是用“跑、踱步、飞奔”等形象生动的词
语来描述。

2. 利用形容词描绘细节:在描述动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形容词来描绘动作的细节。

可以用“轻盈地跳过”、“沉重地踏入”等来使动作更加具体、生动。

3. 注意节奏和速度的描写:在动作描写中,要注意描述人物的动作节奏和速度,比
如“迅速地”、“缓慢地”等,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动作状态。

4. 注意人物情绪的描绘:动作描写不仅仅是简单的描述人物动作,还需要考虑人物
的情绪在动作中的影响。

可以描述人物的紧张、兴奋、疲惫等情绪,以增加动作描写的真
实感。

5. 多维度的描写:在描述动作时,可以从多个维度入手,比如描写人物的动作、情感、环境等,这样可以使动作描写更加丰富多彩。

动作的的描写的作文4篇

动作的的描写的作文4篇

【精选】动作的的描写的作文4篇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精选】动作的的描写的作文4篇》,您浏览的《【精选】动作的的描写的作文4篇》正文如下:动作的的描写的作文篇1海涛找到了麻雀窝后,就把电筒往腰里一别,往手心里吐了口唾沫,吭哧吭哧地往上爬。

爬到了麻雀窝前,他头一低,对我们说:“喂,看准了,准备接麻雀!”说完,就站在另一枝树杈上,直起身子。

不料,头正好碰到麻雀窝,把麻雀们吓惊了。

只听得窝里一阵蠕动声,接着,几只麻雀不顾一切地冲了出来,海涛一急,伸手一抓,才抓得一只。

他用手电筒往窝里一照,还剩下一只,大概因为挤不出来,叽叽喳喳地乱叫着。

海涛伸手一捉,又得一只,他用塑料袋装好,朝下一扔,正好扔在小胖面前,小胖高兴地捡起来,把麻雀从袋里掏出来,看着麻雀扑腾着,扇着翅膀,他高兴地叫:“真好玩儿,真好玩儿……”动作的.的描写的作文篇2今天老师我们去了青少年活动中心,这个地方在城东。

从北海小学过去,说远也不远,说近也不近。

我们坐在车上时有说有笑,很兴奋。

到了时,我又会想起来,这里有着一座城堡,这座城堡就是“快乐城堡艺术幼儿园”。

从幼儿园旁再往里走一点就到了。

我们上午的教室在1楼,只有一节课,做的是模型。

就是一个个彩色的、空心的,且顶端有两个突起的长方体拼搭而成的物体。

老师开始讲了一些重要的话,后来给我们看了一些三年级的作品中的图片以及实体。

后来,老师终于让我们开始搭了。

先是让我们搭了一个圆形围墙,我们组6个人都做得很成功。

后来让我们搭一面两层的`能站立的墙。

最后才让我们发挥想象,搭想搭的。

中午吃饭时,我们个个都狼吞虎咽,吃得个精光,让施奕一次又一次地跑去打饭,把她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下午有两节课,一节室外活动,一节做铁艺。

第一节老师换了一个,是男的,他先是和之前一样,讲了规则,还给我们放了一个视频,后来才让我们出去。

我们先是组了队,四人一组,我们组的人有张胡健、蒋伟杰、赵伟峰、我,得了倒数第一名。

第二节课是制作。

中考满分作文动作描写(推荐6篇)

中考满分作文动作描写(推荐6篇)

中考满分作文动作描写(推荐6篇)中考满分作文动作描写1片段作文——动作描写例文赏析:我看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双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动作描写练习一:请你挑选。

1、我(拿捏)了一小团汤圆粉,(搓揉)成个圆球,中间(弄按)了个窝,把准备好的汤圆馅子(放塞)进窝里,然后使劲地(搓揉)。

过了一会,我想,汤圆一定很圆了吧?可当我(放摊)开手一看,却傻了眼,汤圆馅都出来了。

我只好又在大碗里(拿捏)了一小团粉子,把破了的地方补上,再(搓揉)了(搓揉)。

第一个汤圆终于做成功了。

2、她把饭盒盖好,模仿着电视里店小二的动作,把右手往前一(伸扬摊),偏偏一脚(踩踏踢)空,装菜的饭盒一下子(飘滑飞)了出去,砰地一声(撞碰)到墙上。

盒盖(弹碰)开了,菜(泼散撒)了一地,本来黄澄澄的鸡蛋,这下(掉落)在灰尘里,变成了灰鸡蛋了。

她从地上(爬站)了起来,看着这幅“惨景”,眼泪慢慢地(流落渗)了出来。

动作描写练习二:请你换词。

“拿”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

大家干得真欢,有的把桌子拿到一边,有的把讲台拿()到了走廊里,小明刚拿()来一脸盆清水,小华又拿()起桶朝水龙头跑去几个力气较小的女同学立刻拿()起扫帚,扫起地来动作描写练习三:片段填空。

妈妈先把白菜一片片洗干净,又一片片()起来,左手()住菜,右手()起刀,一刀一刀地()着,把白菜()成一个个的小方块,剩下的菜叶放在旁边。

开始炒菜了,妈妈先把锅()在火上,等锅烧热后把油()进锅里,不一会儿,锅里()起了油烟,发出“嗞嗞”的声响。

妈妈先把切好的葱花()进锅里,等葱花变黄,()起一股香味,又把菜()进锅里,()起锅铲,不停地()着。

等菜慢慢由白变黄,妈妈再()入酱油、醋、()上盐,接着用铲子()几下,()上白糖、味精,迅速把锅()下来,()几下,就出锅了。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分析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分析

注意事项
1.要表现人物的品质 我们常说:“行动从思想中来”,就是说人物的行动要符合人物的思想品
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感情,不同的内心世界。具有典型意义 的人物动作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加鲜明。在描写人物动作时, 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而更重要的是描写他是怎样做的。通过人物的动作 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 2.写人叙事中穿插描写
评析:这个作文片段在写张敏擦玻璃时,使用了“踩、迈、掸、 踮、抓、蹭、哈、抠”等一系列的词,把擦玻璃的过程写得很具 体,我们把这些词串连起来,在头脑中就会形成张敏擦玻璃又干 净、又麻利的画面,从心底里佩服她把玻璃擦得一尘不染、又快 又好地绝招。
从这个实例中我们知道,恰如其分地使用表示动作的词,能够把 内容写得充实、具体,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能够再现人物的 思想品质,避免内容空洞无物。
如何进行动作描写
胶河中学
导入语
人物描写离不开动作,只有描写动作,人物才 能生动,才能令人难忘,否则人物是呆板的, 平面的,没有感染力的。离开了动作描写,记 叙文中的写人和记事都是不可能的。所以进行 人物动作片段的训练是及其重要的。
精彩赏析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
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得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
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评析:“蹒跚”,说明父亲身体肥胖,走路摇摆。两手的动作用 “攀着”,两脚的动作是“向上缩”,上身的动作是“微倾”, 爬上月台,多不容易!通过典型性的动作描写,表现出的父亲形 象,确实是栩栩如生。
人物的动作描写不是孤立的,要放在具体的事件中写人物的动作,也就是 说在叙事过程中,需要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特点或品质时,可进行一连串的动

人物动作描写作文指导

人物动作描写作文指导

人物动作描写作文指导篇一:学生写好人物动作描写速成法如何写好人物动作描写之速成法——动作分解金中乐在日常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写“人”类作文抑或是写“事”类作文,而写“人”“事”都离不开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以及心理活动描写。

这这么多描写方法之中,动作描写却是重中之重,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动作描写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了。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描写中的“动作描写”。

一、动作分解什么叫动作分解?其实在作文中并没有“动作分解”这一说法。

动作分解是我在长期的作文教学生涯中,不断研究,不断挖掘的一种写好动作描写作文速成法之一。

所谓动作分解,就是我们对肉眼直接看到的人物动作进行有机的分解,同时结合联想,对人物动作进行润色,最后将分解后的若干个动作行为进行重新组装的作文方法。

二、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显性动词,即我们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动作,如喝,吃,笑,哭等;隐性动词,即我们肉眼无法直接看到,需要结合思考联想得到的动词,如想,思索等。

三、如何进行分解:找出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以图片为例:观察图片,我们不难找出几个动词,如拿起,倒下,张嘴,喝水,这几个动词都是我们肉眼直接能看到的,称之为“显性动词”。

下面我们将这些动词用箭头连起来:拿起→倒下→张嘴→喝水大家都清楚,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光靠以上几个显性动词显然很难顺利喝到水,因为你不伸出手去捡瓶子,如何拿起瓶子,自然就没有了“拿起”这个动词。

所以接下来我们所要思考的就是在拿起瓶子之前又有哪些动词呢?有生活常识的同学不难发现,其实在“拿起”瓶子这个动作之前其实还有一连串的动词,如伸出手的“伸”,张开手的“张”,握起瓶子的“握”;在“倒下”瓶子的时候,我们还要“伸”手指“拧”瓶盖子;在“喝”水的时候,我们还要“张”开嘴巴,“仰”起头,“咽”下去;这些我们通过思索的动词便是“隐性动词”。

下面我们把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用箭头连起来:伸→张→握→伸→拧→倒→张→仰→咽→喝利用肉眼和联想找出的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这一过程便是动作分解过程。

老师指导跳舞动作的描写片段作文

老师指导跳舞动作的描写片段作文

老师指导跳舞动作的描写片段作文
《老师指导跳舞动作》
我们班最近在准备一个舞蹈节目,老师可认真地教我们啦!
老师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轻盈地在我们中间穿梭。

她的眼睛特别厉害,谁的动作不标准,一下子就能看出来。

就说我吧,我老是抬手的动作做得不对,老师轻轻地走到我身边,握住我的手,慢慢地往上抬,说:“宝贝,手要这样抬,才有优美的感觉。

”我照着老师的样子做,果然好看多啦。

还有一次,小明总是跟不上节奏,老师没有生气,而是笑着对小明说:“来,跟着老师的口令,一、二、三,跳!”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小明终于跳对啦!
老师的指导让我们的舞蹈越来越棒,真期待能在舞台上大放光彩!
《老师指导跳舞动作》
上舞蹈课的时候,老师可细心啦!
她会一个一个地纠正我们的动作。

有个同学弯腰的姿势不好看,老师就做了个示范,只见老师的腰弯得像弯弯的月亮,可漂亮啦,同学一下子就学会了。

我跳舞的时候总是站不稳,老师拉着我的手说:“别着急,双脚要用力,像扎了根一样。

”然后带着我跳了好几遍,我终于能站稳啦。

老师还会给我们讲有趣的故事,让我们明白舞蹈的意义。

比如说,有个小公主通过优美的舞蹈找到了幸福,这让我们更有动力好好跳。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都越来越喜欢跳舞啦!。

小学作文指导动作描写专题训练

小学作文指导动作描写专题训练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一、读故事,思考问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哑女卖刀,她不能说话,无法用富有诱惑力的广告语宣传自己的产品。

于是她就在大庭广众中当场演示刀的锋利。

她把刀搁在铁丝上,一瞬间,细铁丝分为两截,而刀刃无损;她又手起刀落,面前的粗铁丝转眼间被分成数截,但刀刃锋利如初。

哑女虽未说一句话,但她的摊位前排起长龙,人们争相购买她的菜刀。

思考:为什么顾客争相购买哑女的菜刀?哑女卖刀如此,我们写作文也是这样。

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

作文时我们把人物的一举一动进行细致描写,那么所写的人物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活起来。

什么是动作描写呢?通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和状态的写作方法。

二对比下面两段文字,感受动词凸显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2)她是一个温柔,慈爱的老师,总是亲切的对待我们,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

我们都很喜欢她,依恋她。

思考:哪种方式更形象可感?三、了解动作描写的内容①头颈动作如:鲁迅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的,他已知道。

②眼耳动作如:所有的战士都翘首西望,向天空中寻找那架从延安起飞的飞机,谛听着飞机的声音。

③嘴巴动作如:那同志吃力地举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几个字。

④手肩动作如:她右手拉住我,左手扶着肩上挑着的担子。

⑤腰身动作如: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鞠了一个“半躬”。

⑥腿脚动作如:接着听他骂道……说着,举起腿来,又是一脚。

小结:头颈、动作,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脚腿动作等都可以作为笔下的描写材料。

这些描写可以把被描写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个性特征更加鲜明。

四、把握动作描写的方法(1)动作描写要细致分解传统的武打动作或电视镜头,往往把一种行为分解成若干个部分,把一个大动作细化为几个小动作,然后分别对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小动作按一定层次具体展示或描写,使整个动作行为栩栩如生。

老师指导我跳舞的过程动作描写的作文

老师指导我跳舞的过程动作描写的作文

老师指导我跳舞的过程动作描写的作文“哎呀,老师,我真的能学会跳舞吗?”我睁着大眼睛,满是担心地看着老师。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舞蹈教室里的镜子反射着温暖的光线。

我站在教室中央,紧张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老师微笑着走过来,温柔地说:“当然能啦,宝贝,只要你肯努力呀。

”老师开始指导我跳舞啦。

“来,先把脚这样分开,对,就是这样。

”老师一边说,一边轻轻地摆弄着我的脚。

我小心翼翼地按照老师说的做,心里默默念叨着可千万别做错呀。

“然后呢,手臂要这样伸展出去,像一只美丽的小鸟展开翅膀一样。

”老师的声音仿佛有一种魔力,让我渐渐放松下来。

我努力地伸展着手臂,感觉自己真的像一只想要飞翔的小鸟。

“哇,做得很棒呀!”老师的夸赞让我心里美滋滋的,瞬间有了更大的动力。

“接下来,我们试着跳一小段。

”老师说着就放起了音乐。

我跟着音乐的节奏,开始慢慢地跳动起来。

哎呀,我感觉自己的动作好笨拙呀,我心里暗暗着急。

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鼓励道:“别着急,慢慢来,你已经很不错啦。

”我深吸一口气,继续跳着。

老师在旁边一边看着,一边不时地提醒我:“这里动作再大一点,对,就是这样,非常好。

”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刚开始学走路的孩子,而老师就是那个耐心引导我的大人。

“哇塞,你看你现在跳得多好呀!”老师兴奋地说道,“继续保持哦。

”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好像真的比刚开始的时候进步了好多呢,这可都是老师的功劳呀。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汗水渐渐湿透了我的衣服,但我一点也不觉得累。

我越来越投入,越来越享受跳舞的过程。

当音乐停止的时候,我开心地对老师说:“老师,我真的好喜欢跳舞呀!”老师笑着说:“我就知道你行的呀,宝贝。

”我知道,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一定能在跳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也明白了,只要有信心,有努力,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

这不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吗?只要我们勇敢地去尝试,去努力,就一定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片段中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了张老师 吃饭 的急切以及生活节俭的性格特征
方法四:
适当加入肖像、神态 的描写。

我很紧张,心想:老师,我求您了,可千 万别点我的名呀!我看着老师,惟恐从他的 嘴里说出我的名字. 充实后: 我(坐在座位上)很紧张,(两只手紧紧 地握着钢笔),心想:老师,我求您了,可千 万别点我的名字呀!(我觉得手心里在出汗, 连心跳的声音似乎也听的见)。我(用祈求 的目光)看着老师,惟恐从他的嘴里说出我的 名字。
段中的动作描写让我们看到一 个的严厉父亲
动作描写有哪些呢方法?
方法一: 选用准确的动词描写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关 于捕鸟动作的描写:
扫开一块雪, 露 出地 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 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 些秕谷, 看 鸟雀下来啄
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 候,将绳子一 拉 ,便罩 住了。
《背影》——朱自清
方法二: 把人物的动作细致入微 地描摹出来
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动词, 能否互换,请说明理由。
我到了自家的房门外, 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 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 儿。(同桌交流) —鲁迅《故乡》
a.放学了,他把书包往肩上一撂,蹦跳 着回家去。 b.放学了,他把书本练习簿什么的 一古脑儿往书包里一塞,书包扣带只扣了 一个,就把书包往肩上一撂。蹦跳着,还 哼着小调。到了校门口,他左右一望,正 是车流空隙,就一窜过了马路。他拐过一 条小街,这才慢慢走着,因前面就是他的 家。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个哑女卖刀, 她不能说话,无法用富有诱惑力的 广告宣传自己的产品。于是 她就 在大庭广众中当场演示刀的锋利。 她把刀搁在铁丝上,一瞬间,细铁 丝分为两截,而刀刃无损;她又手 起刀落,面前的粗铁丝转眼间被分 割成数截,但刀刃锋利如初。哑女 虽未说一句话,但她的摊位前排起 长龙,人们争相购买她的菜刀。顾 客们众口一词:“好就好在她用动 作来说话,令顾客信服。” 哑女卖刀如此,我们写作文也是这 样。作文时我们把人物的举动细致 描写,写出人物的具体动作,那么 所写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活起来。
方法三:选择那些最能 揭示人物性格、心理的动 作进行描写。
爸爸气急了,一把把我从床上 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 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 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轮, 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段中的动作描写让我们 看到一个的严厉父亲
食堂里,张老师急着要去上课,他 端起饭盆,一仰头便呼呼噜噜地将 里面的米粥喝了下去;一低头,却 发现衣襟上洒下了几滴粥,于是他 撩起衣襟,伸长舌头将粥滴舔入口 中。 《节俭的张老师》
要想描写好人物动作
就要做到:细心观察、用 心感悟生活; 多读书、多积累;勤写作。
小试牛刀
男孩吃饭、 女孩吃饭、 老人吃饭。 “同样是吃饭, 为什么你们的动作会 截然不同呢?”
起跑
跨栏
超越
冲刺
欢庆
刘翔那豹子般的眼神死盯着终点。“砰”的一 声枪响,他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了出去,又像一只饥 饿的猎豹一样向前狂奔。他飞奔着,双臂前后有力 地摆动着,脸上的肌肉颤动着,脚下有节奏的每三 步跨越一个栏,他的对手在后面紧紧追赶。接近终 点线的时候,他飞起来——向前冲刺……胜利了! “12秒91”被定格在电子计数器上。全场的中国啦啦 队挥动着五星红旗欢呼着,大声地喊着:“刘翔! 刘翔……”欢呼声此起彼伏。此时的刘翔睁大双眼, 双手高高举起,伸出食指,做出第一的动作,随后 接过观众手中的国旗披在肩上,一边在跑道上奔跑 着,一边向观众致意。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他肩上 的国旗显得格外的鲜艳,像一团火焰在燃烧。
怎样让动作描写活起来 ?
作用之二:刻画人物性格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
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
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
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 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 流下来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 拿起一只粉笔, 使出全身的力量, 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 头靠着墙壁,话 也不说,只向我 们做了一个手 势……
《最后一课》------都徳
作 用 之 一 : 表 现 人 物 心 理
2动作描写的作用:看出人物性格 爸爸气急了,一把把我从床上 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 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 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轮, 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总结: 动作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作 用,它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形象 生动、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真 实可感,个性特征更加鲜明。一 个或一处成功的动作描写往往胜 过千言万语的表白。
动作是反映人物性格的三棱镜。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 体表现。行动描写生动,能准确地传神,达 到形神兼备的佳境。动作描写一要显示人物 性格,二要符合生活真实。切忌不能空洞、 抽象、笼统。要抓住特征,写出个性,忌面 面俱到要选择准确的动词,写出动作的连贯 性。多用短句。
方法五:用上比喻等修辞手法。
“砰”的一声枪响,他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了出去, 又像一只饥饿的猎豹一样向前狂奔。

一、动作描写的作用:揭示人物心理,表现 人物性格,最终达到表现中心的作用; 二:动作描写的方法:
(1)动作描写的关键——选择准确的动词; (2)细致入微地描摹人物的动作 (3)选择那些最能揭示人物性格、心理的动作进行 描写。 (4)动作描写不是孤立的,它常常和人物的神态 描写,语言描写等结合起来。
谢谢大说话。
老舍曾说,只有描写 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 行为、动作的描写。就是通 过描写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 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 神面貌,凸现人物的个性特 征——思想的、品格的、性 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
动作描写作用: (1)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 (2)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 (3)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4)推动情节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