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描写作文指导

合集下载

动作描写作文教案

动作描写作文教案

动作描写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作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动作细节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动作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和场景。

4. 提高学生作文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动作描写的定义和作用2. 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动作描写的练习和修改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动作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动作描写的定义、作用以及方法和技巧。

3. 示范:教师展示优秀动作描写文段,分析其特点和亮点。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选取生活中的动作场景进行描写练习。

5. 展示:学生互相展示作品,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作描写的概念、作用和方法。

2. 示范法:展示优秀动作描写文段,进行分析。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动作描写练习。

4. 互动法:学生互相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和修改。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以动作描写为主题的短文。

2. 挑选一篇自己喜欢的作文,分析其中的动作描写手法,并进行修改。

3. 收集一些动作描写的名句或名篇,进行欣赏和背诵。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的提交和课堂练习的参与度,评价学生对动作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了解学生在动作描写方面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

3. 结合学生的作文和课堂表现,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资源1. 优秀动作描写文段集锦:收集和整理一些经典的动作描写文段,用于示范和分析。

2. 动作描写技巧手册:整理一些动作描写的方法和技巧,供学生参考。

3. 学生作品集:收集学生的动作描写作品,用于展示和评价。

八、教学难点1. 动作的细节描写:如何捕捉和表现动作中的细节,使描写更加生动和真实。

2. 动作的连贯性:如何合理安排动作的顺序,使描写更加流畅和连贯。

3. 动作的表情和心理:如何通过动作描写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专题08 动作描写-初中语文系统性作文教学指导教案

专题08 动作描写-初中语文系统性作文教学指导教案
【分析】写出了老王在临死前一天晚上,给“我”送香油和鸡蛋的艰难。表现了“我”对老王身体状况的震惊,对他的同情,也为下文写“我”的愧怍做铺垫。
五、学生常见错误。
1、不能区分叙述性的语句和描写的区别,以抽象概述代替具体描写。
看下面的例子:
我拎着马桶向倒桶站走去,心想别人一定在嘲笑我,恨不得一下子完成这个天底下最耻辱的任务。
【分析】这段修改文字,综合运用修饰词和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祖母对祖父的爱,一幅令人感动的温馨画面出现在我们眼前。
六、课堂练习:
1、填上准确的动词或修饰词。
天啊!要迟到了!我()开被子,从床上()下来,( )地()过校服,()上鞋子,几步()进卫生间,()出牙刷,()上牙膏,在嘴里胡乱地()了几下,然后,()下毛巾,在脸上()了两把,飞快地()出屋子。
同学们还记得这是哪篇文章的选段吗?
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这些大臣们的动作能反应出什么呢?
这些大臣明明没有看到衣服,非要装成有衣服存在一样。他们怕别人说自己是愚蠢的人,也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装得有模有样,表现了他们虚伪、狡诈的本性,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强烈嘲讽。这个情节也为下文皇帝进行游行大典的情节设置做铺垫。可见,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分析动作描写的作用。
四、动作描写的要求:
1、合理展现动作的过程。
她拿起筷子,向一盘色泽鲜艳的菜伸去,轻轻夹起一片,左手在筷子下方端着,小心翼翼跟随着筷子。她小心地把菜放入嘴中,细细地品尝着。
这段话中用了哪些动词?“拿”“伸”“夹”“端”“跟随”“放”“品尝”。你能做出整个动作的过程吗?
调换动作的顺序行不行?
不行,描写人物的动作,要注意顺序,分解动作。
这段中哪些动词用的很准确?

初中作文指导: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个性

初中作文指导: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个性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 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持一份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 净的心。 所谓成功,就是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坚持。 你一定不要做丑恶的人,但是世态炎凉,你也别太善良!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过于善良就是一种懦弱和无能! 当你的朋友向你倾吐胸襟的时候,你不要怕说出心中的“否”,也不要瞒住心中的“可”。 每一个善良的人都是勤劳的农夫,在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播种着爱心,他们付出的心血虽不尽相同,但目的都只有一个:收获爱心。 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蝴蝶如要在百花园里得到飞舞的欢乐,那首先得忍受与蛹决裂的痛苦。 感情久了,就不是爱了而是依赖;失去那阵,那不是痛而是不舍。 竞争,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友谊,在对手的帮助下提高你自己,害怕竞争的人已经输给了对手,注定难取得大的成就。
• “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 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 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 说,‘这老东西……’”(小说《药》中对刽 子手康大叔的描写) ——刽子手贪婪和凶狠
《小橘灯》中的一段话:
• 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橘子来, 同小刀削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 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只慢慢地从橘皮里 掏出一瓤一瓤的橘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下去了,外面变黑了。 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 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对地穿 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 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 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 灯照你上山吧!”

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

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

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
动作描写是作文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可以让作品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

以下是一
些中考作文动作描写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用动词丰富描述:动词是动作描写中最为关键的部分,选择准确的动词可以让读
者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动作。

不要用“走”,而是用“跑、踱步、飞奔”等形象生动的词
语来描述。

2. 利用形容词描绘细节:在描述动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形容词来描绘动作的细节。

可以用“轻盈地跳过”、“沉重地踏入”等来使动作更加具体、生动。

3. 注意节奏和速度的描写:在动作描写中,要注意描述人物的动作节奏和速度,比
如“迅速地”、“缓慢地”等,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动作状态。

4. 注意人物情绪的描绘:动作描写不仅仅是简单的描述人物动作,还需要考虑人物
的情绪在动作中的影响。

可以描述人物的紧张、兴奋、疲惫等情绪,以增加动作描写的真
实感。

5. 多维度的描写:在描述动作时,可以从多个维度入手,比如描写人物的动作、情感、环境等,这样可以使动作描写更加丰富多彩。

动作描写作文指导

动作描写作文指导
202X
举手投足,尽显个性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动作描写写作指导 汇报日期
202X
一、明概念 晓作用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什么是动作描 写?
用动词把人物富有特征的动 作形象地描绘下来,以表现 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 地位、处境、状态,这就是 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的主要作用
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表现人物心理状态
二、学经典 悟方法
1. … …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 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 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 “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 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 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号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 “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 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 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 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
方法五:综合多 种描写法
单击此处 添加大标 题内容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 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 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只和坟 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 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 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 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 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 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 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 那些士兵。 ——西蒙诺夫《蜡烛》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 【完整版】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 【完整版】

作文指导:动作描写一、导入:什么是动作描写?【定义】人物的动作描写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

【要点】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

二、欣赏名段,整体感知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师:这是朱自清先生写自己父亲的一篇文章,故事发生在火车站台,当时朱自清已经20来岁了,父子即将分别,父亲执意要为我买橘子的情景。

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归纳:正是这样一些动作描写,“攀”、“缩”、“倾”,为何用“攀”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用“缩”字有什么好处“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

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得紧张啊!同样,用“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

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

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但也正是如此,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慈父情深!三、总结写作方法方法一:选用准确的动词描写。

方法二:把人物的动作细致入微地描摹出来(即在动词前添加恰当的修饰语),恰当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方法三: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年龄特点。

方法四:选择那些最能揭示人物性格、心理的动作进行描写。

四、试身手天啊!要迟到了。

我()被子,()床来,()衬衣,()鞋子,几步()洗手间,然后()毛巾,在脸上()几下,()屋子。

教师提示:运用准确的动词和恰当的修饰语注意事项:A、不是人物的所有动作都有描写的必要。

B、要通过人物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

C、要善于抓住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最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动作进行简要的或细致的描写。

人物动作描写作文指导

人物动作描写作文指导

人物动作描写作文指导篇一:学生写好人物动作描写速成法如何写好人物动作描写之速成法——动作分解金中乐在日常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写“人”类作文抑或是写“事”类作文,而写“人”“事”都离不开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以及心理活动描写。

这这么多描写方法之中,动作描写却是重中之重,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动作描写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了。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描写中的“动作描写”。

一、动作分解什么叫动作分解?其实在作文中并没有“动作分解”这一说法。

动作分解是我在长期的作文教学生涯中,不断研究,不断挖掘的一种写好动作描写作文速成法之一。

所谓动作分解,就是我们对肉眼直接看到的人物动作进行有机的分解,同时结合联想,对人物动作进行润色,最后将分解后的若干个动作行为进行重新组装的作文方法。

二、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显性动词,即我们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动作,如喝,吃,笑,哭等;隐性动词,即我们肉眼无法直接看到,需要结合思考联想得到的动词,如想,思索等。

三、如何进行分解:找出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以图片为例:观察图片,我们不难找出几个动词,如拿起,倒下,张嘴,喝水,这几个动词都是我们肉眼直接能看到的,称之为“显性动词”。

下面我们将这些动词用箭头连起来:拿起→倒下→张嘴→喝水大家都清楚,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光靠以上几个显性动词显然很难顺利喝到水,因为你不伸出手去捡瓶子,如何拿起瓶子,自然就没有了“拿起”这个动词。

所以接下来我们所要思考的就是在拿起瓶子之前又有哪些动词呢?有生活常识的同学不难发现,其实在“拿起”瓶子这个动作之前其实还有一连串的动词,如伸出手的“伸”,张开手的“张”,握起瓶子的“握”;在“倒下”瓶子的时候,我们还要“伸”手指“拧”瓶盖子;在“喝”水的时候,我们还要“张”开嘴巴,“仰”起头,“咽”下去;这些我们通过思索的动词便是“隐性动词”。

下面我们把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用箭头连起来:伸→张→握→伸→拧→倒→张→仰→咽→喝利用肉眼和联想找出的显性动词和隐性动词,这一过程便是动作分解过程。

中考作文辅导:人物动作描写的五大技巧

中考作文辅导:人物动作描写的五大技巧

中考作文辅导:人物动作描写的五大技巧开始学习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动作。

李老师喝茶。

这句话如果扩写,有的同学可能会这样写:李老师端起茶杯,慢慢喝茶。

这样写,还是很笼统,到底怎么喝的呢?是不是还可以更具体呢?下面就是我们今天要教给同学们的动作描写的技巧。

1、给动作“化功大法”所谓“化功大法”,就是要把一个很笼统的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给大动作一个“过程”。

我们还看刚才的例子:李老师喝茶。

请看一个同学把这一个大动作写成小动作的例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李老师停止了讲课,目光一瞟,伸过右手凑近杯子,然后轻松地拿起杯子,拧开杯盖,把杯子举到嘴边,嘬起嘴唇,轻轻歪斜杯身,让水滋润了一下嘴唇,大概是在试探杯子中的水烫不烫吧。

然后,就大口大口地狂喝起来,只听到“咕嘟咕嘟”的声音,他的喉结也上下不停地抽动。

眨眼功夫,一杯水就见底了。

他咂吧咂吧着嘴唇,好像还很不解渴呢。

”这一段描写,把李老师喝水这一过程,分解成“拿起杯子——试探温度——大口猛喝——咂吧嘴唇”这样一连贯的小动作,是不是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了?有的同学经常抱怨自己的作文写不具体,在写动作的时候,采用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就是一个可以使用的方法。

在我们的课文里,也有类似的“化功大法”,课文《凡卡》一课中,写凡卡写信的动作,就是大动作,其中一个细节: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爷爷收。

”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康司坦丁•玛卡里奇。

”这里的想、蘸、写、抓、添等一系列动作,把不会写信的凡卡渴望爷爷收到信,救他出火坑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学了就要用,刚才同学们在纸上写的“妈妈惩罚我”或“爸爸打我”,你能把这个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吗?试试?2、给动作“涂脂抹粉”写好人物的动作,选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进行修饰,是不是就很美呢?《燕子专列》这篇课文里有这么一句话:小贝蒂伸出双手,捧起燕子,送到嘴边用呵气为小燕子取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跳远》起跳
他用尽全力,像生了翅膀一般,飞奔 踏板。在左脚踏上踏板的时候,时间似 乎凝住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只见他 用力在踏板上一蹬,随即身子瞬间腾空 而起,在空中划过一个漂亮的圆弧,落 入沙坑,双腿弯曲,双脚深深嵌进沙地, 整个人却由于惯性,向前扑去。
擦黑板
李孟迁拿起黑板旁的抹布,蹲在 水桶旁,用力上下搓着。随后将干 净的抹布小心翼翼叠成方形,用手 按住一边,慢慢从左移到右,她弓 着身,低下头,那一丝不苟的神情 就像是在雕琢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 品。
《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
范进即将银子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 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 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 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 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 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 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 道:“也罢,你而今相与了这个张老爷,何愁 没了银子用?……”
这段动作描写辅之以精彩纷呈的引用,意味隽 永的排比,凸显了北宋大文豪苏轼宽广博大的胸 襟,高洁傲岸的情操,辞工句丽,意蕴丰满,读 来如行云流水,佳句迭出。
《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扑的只一拳,……却便似开了个油酱 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 来。……鲁达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 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 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 的都绽将出来。…… 又只一拳,太阳 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 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小刚带着球,飞速冲向球门,猛地一脚,把 球踢入网底。
“小刚在中场用胸部熟练地接住同伴传来的 球,习惯性地用大腿轻轻一颠,将球巧妙地挑过 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以灵活的动作晃过后卫的 阻击,又避开已经扑到跟前的守门员,一脚抽 射——进啦!”
朱自清《背影》中的老父亲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 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 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 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尔基认为,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 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 站起来。
一、要具体准确
二、要形象传神
怎样才能做到具体准确呢?
熊猫“吃”竹叶: 我在竹林中一骨碌坐在地 上,直挺着身子,敞着两条比 较短的后肢,前爪抓住鲜嫩的 竹叶,吃进肚子里。哇,真好 吃!
猫“抓”老鼠: 在洞口弯下前肢,作好捕鼠的 姿势,然后屏住呼吸,两眼目不转 睛地盯着洞口。终于功夫不负有心 人,我抓到了,得意的胡子也翘了 起来。
谢谢!
《红楼梦》刘姥姥一进大观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 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 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 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 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 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 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 春离了坐位, 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 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怎样才能做到形象传神呢?
三、感官法
调动听觉、味觉等多种 感觉器官展示真情实感。
视 觉
猫“追”老鼠:
……突然,只见一道黑色的闪电 从我眼前蹿过,我猛地扑上去, “轰——”,顿时天旋地转,眼前 满布星星,一颗、两颗、三 颗……噢!原来撞到墙上!
感觉、视觉
小结:
分解法 一个简单的动作分解为几个具体的协助性 动作,然后组合在一起。
怎样才能做到形象传神呢?
二、修辞法
运用比喻、夸张、排 比等修辞手法把某一动 作写得形象生动。
黄冈,赤壁,长江。清风,明月,苏轼。他伫立江边,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思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 皇帝谪贬的诏令,那洛阳亲友的牵挂,于是他吟出了‘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千古名句。他还想起了周 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 灰飞烟灭’,往事是如此让他感慨。然而,苏轼毕竟是苏 轼,这位豪放的大词人决不会被磨难压垮,你听,猎猎秋 风中一首歌在传唱,‘大江东去浪淘尽……

缩 倾
老人的双手很灵巧。一个泥人在他手 里诞生,只要几分钟。看他又拿起一团泥, 先捏成圆形,再用手轻轻揉搓,使它变得柔 软起来,光滑起来。接着,又在上面揉搓, 渐渐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他左手托住这 个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 泥人戴上了一顶偏偏的帽子。
拿、捏、揉搓、变、分、托、摆弄、戴
修辞法 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某一 动作写得形象生动。 感官法 调动听觉、味觉等多种感觉展示真情实感。
我来试一试!
一、可以用分解法进行细致刻画。 二、可以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使动作更形象生动。 三、可以通过调动听觉、味觉等多种 器官展示真情实感。
写作练习:
按照课上的要求,写一篇人 物动作特写。 –要求100字以上; –适当使用联想和想象; –再现动作过程;写出人物的 个性。
常见的人物描写有哪些呢?
1、语言描写 3、动作描写 2、神态描写 4、外貌描写
5、心理描写
6 、细节描写
八年级作文训练——
人物描写系列之一
动作描写
那么,什么是动作描写呢?
用动词把人或动 物的动作形象地描 绘下来,这就是动 作描写。
在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在 展现着独具特性的个性。 个性是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表现在个 人的生活,工作,交往等各个方面。这些不 同的行为风格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光彩。 如果你留心,就可以从平时的待人接物, 一举一动中准确把握别人的个性,对提高自 己的观察能力和写作技巧很有帮助。
练习一:动词填空
下了雪,我( 扫 )出一块空地来,用短 棒(支 )起一个大竹匾,( 撒 )下秕谷, ( 看 )鸟雀来( 吃 )时,我远远地 将(缚 )在棒上的绳子只一( 拉 ), 那鸟雀就( 罩 )在竹匾下。
怎样才能做到具体准确呢?
一、分解法
一个简单的动作分解为一系列 具体的协助性动作,然后组合在 一起。就象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 对每个部分、每个动作都作出描 写,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 来,
怎样才能做到形象传神呢?
《西游记》中,描绘孙悟空向铁扇 公主借芭蕉扇时:“我寻到洞外借扇, 他就与我讲起仇隙,把我砍了几剑。 是我使棒吓他灵吉菩萨,他就把扇子 扇了我一下,飘飘荡荡,直刮到小须 弥山。 ”
怎样才能做到形象传神呢? 小狗“叫” 一看见陌生人就会立即竖 起两只小耳朵,然后用雄壮 的声音“汪”他几下,活像 一位威武的勇士!
练习二:选动词填空
上课铃声响了,教室仍然一片喧闹。这 时,教室外传来老师的脚步声……(请用 分解法具体描述“回”座位这一动作。)
我立马___ (提、竖) 起耳朵, _____ (缩、弯) 下身子,
直向座位____ (走、蹿)去。 (坐、扭) 然后屁股一______ , (直、挺) 身子一_______, 课本一______, (竖、挡) 若无其事地看起书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