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有害生物防治
草地患病虫害防治

草地患病虫害防治草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绿化植被,它在环境保护和美化城市景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草地也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影响其生长和美观度。
因此,草地患病虫害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草地病虫害的种类、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草地病虫害的种类草地病虫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草地真菌病害:如纹枯病、褐斑病等。
这些真菌会导致草地受损、变黄甚至枯死。
2. 草地昆虫害:包括蚜虫、螨虫、蚁虫等。
这些昆虫会吸食草地的汁液,造成萎缩、凋零等现象。
3. 草地鼠害:常见的有野生鼠、田鼠等。
这些鼠害会啃食草地的根茎,造成草地凹陷、不平整。
二、草地患病虫害的防治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草地患病虫害,可以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1. 草地真菌病害的防治(1)选择抗病性较好的品种进行种植,如若选择耐病性强的草种,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2)加强草地生态环境的管理,保持草地的透气性和排水性,避免水分积聚和草地潮湿,以减少真菌病害的滋生。
(3)合理施肥,保持草地的养分平衡,增强草的抗病能力。
2. 草地昆虫害的防治(1)合理修剪和刺激草地生长,保持草地的健康状态。
(2)适时喷洒昆虫杀虫剂,并选择无污染、无毒性的产品。
注意按照草地的面积和虫害种类来计算药剂用量。
(3)引入益虫,如鸟类和蜻蜓等,利用自然生态平衡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3. 草地鼠害的防治(1)采取物理防治措施,如设置草地围栏、铺设草帘等,防止野生鼠进入草地。
(2)定期巡查草地,及时清理杂草和茎叶残留物,减少鼠类的栖息环境。
(3)利用捕鼠器、毒饵等方式进行鼠害的防治。
三、草地患病虫害的预防措施除了防治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草地患病虫害的发生:1. 对草地进行适时的修剪和管理,保持草地整洁、通风。
2. 定期检查草地的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产生病虫害的问题。
3. 合理施肥,控制施肥量,避免过度施肥。
4. 避免伤害草地根茎,如禁止车辆或人员在草地上行走等。
草坪有害生物防治

纽布鲁(Nublue)
哥来德(Glade)
道温Dawn
肯利Kelly
优异Mrit
瓦巴斯Wabash
新疆早熟禾1号
午夜(Modnight)
菲尔金(Filking)
维瓦(Viva)
自由(Liberty)
富雷登 (Freedion)
巴塞罗那(Barcelona)
抗病性 R
MS R R R MR R MS R MS R MS MS MR
橄榄球2 (Rugby 2)
奖品(Award)
解放者
蓝筹(Bluechip)
伊科利(Eclipse)
纳苏(Nassau)
康尼(Conni)
巴林(Balin)
亨特(Huntsville)
朋友(Sidikjck)
抗病性 R
MR R MR R R R R R MR R HS MS R
草种
品种
草地早 阿母斯(Amazon) 熟禾
此外,经常搂草和梳草,去掉枯叶,增加草地的通透性。
第10页/共24页
(4)枯草层管理
厚枯草层是病原菌活动、越冬、越夏的场所。杀菌剂对枯 草层内病原菌的防治效果不高。枯草层的控制和管理可通过 如下方法进行:
1)打孔:打孔对控制和降低枯草层积累有显著作用,还可 缓解土壤板结的问题,同时使草坪通风、透气、透光,促进 新根萌发,并可使草坪提前返青。但春季打孔不宜过早。
第19页/共24页
(六)化学防治
杀菌剂也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杀菌剂既可以用来 预防病害,也可用于治疗病害。在草坪草未被侵染之前,根 据气候、环境条件、病原菌的种群密度和经验使用杀菌剂来 抑制病害孢子的萌发侵染或病原菌的扩散以预防病害发生称 为预防性防治措施;草坪已呈现染病症状而使用相应的杀菌 剂为治疗性防治措施。
草地草坪的病虫害监测与生物防治技术

草地草坪的病虫害监测与生物防治技术草地草坪是人们休闲、娱乐、运动的重要场所,然而,草坪也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病虫害会给草坪带来严重的破坏,影响其美观和使用功能。
因此,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采取生物防治技术是保护草坪的重要措施。
为了实现对草地草坪的病虫害的有效监测,首先需要了解常见的草坪病虫害的特征和发生规律。
常见的草坪病害有地星病、红蚜和针茅白粉病等;草坪常见的病虫害有草地卷叶蛾、锯嘴跳甲和蚜虫等。
在了解病虫害种类后,可以通过观察病虫害的特征、发病程度和分布情况,来判断病虫害对草坪的威胁程度。
草坪病虫害的监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实地观察。
定期巡视草坪,观察草坪的生长情况和表现病虫害的特征。
同时,还可以利用显微镜等工具对病虫害的生理特征进行观察。
此外,还可以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红外线摄像头和无人机等,对草坪病虫害进行监测。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及时获取草坪病虫害的信息,为后续的治理提供依据。
针对草坪病虫害的治理,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有效且环保的方法。
生物防治技术利用有益昆虫、微生物和植物等自然因素来对抗病虫害。
比如,可以引入一些食草昆虫和捕食性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同时,还可以通过施用有益微生物来促进土壤的健康和养分的平衡。
此外,还可以利用植物的防御机制来抑制病虫害的传播和侵蚀。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
在草地草坪的病虫害监测和生物防治技术中,科学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要做好草坪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档案,对草坪的生长情况、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进行记录。
其次,要合理选择和使用化学农药,注意控制使用量和使用时间,避免对环境的过度污染。
同时,也要注意合理施肥和浇水,使草坪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增强其自身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总之,草地草坪的病虫害监测和生物防治技术是保护草坪的重要措施。
通过了解和监测病虫害的特征和发生规律,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方案

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方案林草有害生物是指对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利益造成危害的昆虫、病原体、杂草等生物。
它们会对植被和土壤造成破坏,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为了有效防治林草有害生物,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防治方案至关重要。
一、调查评估首先,需要对林草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程度进行全面调查评估。
通过实地调查和监测,了解有害生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掌握其生物学特性和危害规律,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二、综合防治针对不同类型的林草有害生物,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天敌、寄生虫等天然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物理防治可以采取覆盖、隔离等措施减少有害生物的传播;化学防治则是利用农药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综合运用这些手段,可以有效降低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
三、生态修复除了直接防治有害生物,还需要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通过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措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减少有害生物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四、定期监测为了及时发现有害生物的变化和趋势,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定期对林草有害生物进行监测和评估。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防治方案,确保防治效果的持续和稳定。
五、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林草有害生物防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加强对有害生物防治知识的宣传,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防治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合力。
六、技术支持加强科研力量和技术支持,推动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通过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提高防治技术的水平和效果,为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方案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包括调查评估、综合防治、生态修复、定期监测、宣传教育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全面、科学、有效地实施防治方案,才能有效降低林草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经济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草地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草地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一、引言草地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草地有害生物危害着草坪的健康和美观。
有害生物引起的草地损害包括草坪的杂草、昆虫、真菌、细菌等。
草地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草地有害生物的种类及对草地的危害草地有害生物主要包括草地杂草、害虫和病害。
常见的有害生物有狗尿草斑、蚜虫、草地毯、白粉病、褐腐病、刺客虫、地老虎等。
这些有害生物会使草坪的整体美观度下降,生长受到限制,导致花草枯萎、从地面上舉起的根部等。
三、常见的草地有害生物防治技术1. 草地杂草防治技术草地杂草是指与草坪混生的其他植物,可导致草坪的美观度下降和生长受限。
常用的草地杂草防治技术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手工除草、翻地覆膜等方式。
化学防治主要是利用除草剂来控制杂草的生长。
生物防治技术则是利用天敌等生物控制杂草的生长。
2. 草地害虫防治技术对于草地的害虫,可以采取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技术措施等方法进行防治。
常见的化学防治方法包括喷洒杀虫剂、驱虫剂等;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是利用天敌、捕食天敌等生物来控制害虫的数量;技术措施主要是利用锄草、修剪等方法来降低害虫的数量。
3. 草地病害防治技术草地病害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改良品种等方式。
化学防治方法主要是喷洒杀菌剂、杀虫剂等;生物防治方法是利用寄主抗性、天敌等生物来控制草地病害;改良品种则是通过选育抗病品种来降低草地病害的发生率。
四、草地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方向1. 无公害草地有害生物防治技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无公害防治技术已成为发展的方向。
应用无公害草地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对土壤、水质等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2.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逐渐受到重视,其优点在于对环境友好、毒性小,对草地的危害小。
未来的发展方向将偏向于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3. 智能化防治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防治技术将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
草地草坪的病虫害防控与有害生物管理技术

草地草坪的病虫害防控与有害生物管理技术草地草坪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草坪的种植与养护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病虫害问题,如草坪褐斑病、草坪螨虫和草坪地老鼠等。
这些病虫害会导致草坪的黄化、枯死甚至彻底毁坏,给维护草坪的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
因此,草地草坪的病虫害防控与有害生物管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是做好草地草坪的日常养护工作。
要保持草坪的健康与强壮,首先要确保土壤的适宜条件。
草坪的土壤要具备良好的排水性和通气性,以免滋生真菌等病害的发生。
同时,草坪的浇水要适量,避免过度湿润导致病虫害滋生。
另外,合理施肥也是草地草坪养护的重要环节,草坪需要充足的营养才能增强抵抗力。
其次,病虫害防控还需要采取合适的化学防治措施。
在严重的病害和害虫发生时,通过喷洒草地草坪专用的杀菌剂和农药进行防治是必要的。
在选择使用化学药品时,应注意选择对目标有害生物具有高效杀灭作用的药剂,并严格按照药品的用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施药。
同时,在施药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和人员安全,及时处理草坪草的残留物。
此外,生物防治也是一种有效的病虫害防控与有害生物管理技术。
生物防治可通过引入天敌或植物保护友好菌等有益生物,来控制害虫的滋生和传播。
例如,引入寄生蜂等天敌来控制草坪中的有害昆虫种群,或者利用益生菌来增强草坪的抵抗力。
生物防治在实施过程中对环境友好,不会对人体和其他有益生物造成危害,因此备受青睐。
最后,温和的物理防治方法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例如,用水进行冲洗和清洁草坪,可以冲洗掉草坪上的虫害和害菌,使其减少繁殖和生长。
此外,还可以通过修剪草坪来控制病虫害的蔓延,及时清理草坪上的枯叶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滋生。
总之,草地草坪的病虫害防控与有害生物管理技术是保护草坪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做好日常养护工作,合理施用化学药品,引入有益生物以及采用温和的物理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保持草地草坪的良好状态。
主要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一)

主要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一)草原是中国特有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出现了大量的害草,害虫,害兽等草原有害生物,给草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针对草原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主要草原有害生物,本文将介绍主要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指标。
(一)草原害草的防治指标1. 坚持防治为主,以生态修复为基础,加强对草原种草、管理、建设等活动的监测和管理。
2. 采取有效的机械防范措施,如拉网、挖坑、翻土等,防止害草扩散。
3. 适时进行化学除草,注意药剂的选用和用量控制,防止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4. 聚焦重点区域,采用生物灭治、生物防治等技术手段进行防治,提高防治效率。
(二)草原害虫的防治指标1. 坚持综合治理,采取生物、物理、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实现绿色防治。
2. 推行科学育种,培育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提高抗虫能力,降低害虫数量。
3. 实施“三个减少”,即减少农药使用量、减少成本支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4. 实施动态防治,根据害虫发生的时期和数量,选用有效的药剂和技术进行防治。
(三)草原害兽的防治指标1. 强化畜牧户的管理,防止放牧过度,加强草原巡视,及时发现捕杀害兽。
2. 实施“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生物防治、光电防治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防治效果。
3. 积极推广防兽电网和化学防治的综合措施,以防止害兽损害经济作物。
4. 鼓励畜牧户积极参与防治工作,加强宣传普及,提高防治效果。
总之,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是维护草原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在防治过程中积极采用绿色、生态友好的防治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草原防治能力,让草原保持其美丽和生机。
草坪有害生物防治 3

经鉴定,北京地区草坪上镰刀枯萎病菌主要是黄 经鉴定,北京地区草坪上镰刀枯萎病菌主要是黄 色镰刀菌。 色镰刀菌。 镰刀菌的寄主范围很广,除侵染很多禾草, 镰刀菌的寄主范围很广,除侵染很多禾草,如早 寄主范围很广 熟禾、羊茅、剪股颖等外,还可引起多种禾谷类作物 熟禾、羊茅、剪股颖等外, 等外 的重要病害。 的重要病害。
严重时造成烂芽。发病轻的幼苗黄瘦,发育不良。成株叶片 严重时造成烂芽。发病轻的幼苗黄瘦,发育不良。 受害,初为水渍状暗绿色枯萎斑,后变红褐色至褐色,病斑 受害,初为水渍状暗绿色枯萎斑,后变红褐色至褐色, 多从叶尖向下或从叶鞘基部向上变褐枯黄。植株基部有红褐 多从叶尖向下或从叶鞘基部向上变褐枯黄。 色长形病斑,根、根颈、根状茎和匍匐茎等部位干腐,变褐 色长形病斑, 根颈、根状茎和匍匐茎等部位干腐, 干腐 色或红褐色。病斑还可从根颈向茎基部扩展,形成基腐。潮 色或红褐色。病斑还可从根颈向茎基部扩展,形成基腐。 湿时,根颈、茎基部、叶鞘与茎秆间生有白色至淡红色菌丝 湿时,根颈、茎基部、 体和分生孢子团。 体和分生孢子团。
人工培养条件下, 分生孢子梗单生, 极少生成分生孢 人工培养条件下, 分生孢子梗单生, 子座。在培养基上,常有红、紫、黄色等色素产生。 子座。在培养基上,常有红 黄色等色素产生。 等色素产生 侵染草坪草的镰刀菌种类很多,重要的种有: 侵染草坪草的镰刀菌种类很多,重要的种有:黄色镰 刀菌F. 刀菌 culmorum (Smith)Sacc、禾谷镰刀菌 ) 、禾谷镰刀菌F. graminearum Schwabe、燕麦镰刀菌 、燕麦镰刀菌F.culmorum avenaceum (Fr.) Sacc.、木贼镰刀菌 equiseti (Corda) Sacc.、异胞镰刀 、木贼镰刀菌F. 、 菌F. heterosporum Nees ex Fr.、梨胞镰刀菌 F. poae (Peck) 、 Wollew.等,主要引起根腐、基腐、穗腐和枯萎综合症。黄 等 主要引起根腐、基腐、穗腐和枯萎综合症。 色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和异胞镰刀菌等还可引起叶斑。 色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和异胞镰刀菌等还可引起叶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业科学专业名词解释。
1菌丝体:很多菌丝聚集在一起组成真菌的营养体子囊壳:子囊菌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子实体,有孔口的分生孢子:常指由真菌产生的一种形小、量大、外生的无性繁殖体。
孢子囊:孢子囊是植物或真菌制造并容纳孢子的组织2.生理小种:专化型以下,在形态上无差异,但对不同寄生植物品种的致病性不同而划分的生物群。
3.变态: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经一系列显著的内部与外部体态上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成虫。
4.单主寄生:整个生活史是在同一寄主上渡过其寄生过程的转主寄生:指一生中需要在两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生活才能完成生活史5、昆虫的生殖方式两性生殖:昆虫绝大多数是雌雄异体,通过雌雄交配、受精,产生受精卵,每个卵发育为一个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又称为两性卵生,这是昆虫繁殖后代最普通的方式,如蝗虫.孤雌生殖:雌虫不经过交配或不经过受精而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又叫单性生殖,如蜜蜂多胚生殖:一些寄生昆虫其受精卵可以分裂成许多胚胎,每个胚胎发育成一个新个体胎生,主要是卵胎生,如有些蝇类6休眠:有活里的杂草种子及其地下营养繁殖器官暂时处于停止萌动和生长的状态。
分原生,强迫,诱导休眠发芽:(萌发,出土,出苗)杂草种子的胚由休眠状态转变为生理生化代谢活跃,胚胎体积增大突破种皮的过程1、孵化:昆虫的胚胎发育结束后,幼虫脱卵而出的过程。
2病原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等病的统称病原生物是能引起动植物患病的微生物3.草地昆虫学:研究草类植物上发生的昆虫的形态、分布、危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一门应用学科。
4.昆虫: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动物的总称。
5.原生休眠:杂草种子成熟后,直接进入休眠状态,是杂草固有的遗传特性,由本身固有生物学特性决定。
强迫休眠:当环境条件不良好,杂草进入休眠状态。
诱导休眠: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发芽的种子,遇到不良环境后便能进入休眠,而当环境条件变成有利时仍能发芽的形式。
打破休眠:使杂草萌发,一次灭除,或使杂草先于作物出苗,扩大时差选择性,提高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延长休眠:使作物出苗期与杂草的萌发期粗开,减少杂草与作物的竞争5侵染性病害:由各类病原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由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非生物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植物病害1.克生(他感作用):指植物植株或其残体向环境中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影响周围其他植株生理生化代谢过程的现象。
2.杂草检疫:指根据国家的检疫法,运用一定仪器、设备和技术,科学地对输入和输出地区,本国的动植物或动植物产品中夹带的有潜在危害的,有毒有害杂草或杂草的繁殖体(主要是种子)进行检疫、监督、处理的过程。
3.菌红:真菌丝状营养体上的单根细丝。
4.菌落:菌丝体呈辐射状延伸,在培养茎上形成的菌丝群落。
5.吸器:专性寄生菌的菌丝长出的,伸入寄生细胞内,吸收营养的小凸起。
6.附着胞:真菌孢子萌发形成的芽或菌丝顶端的膨大部分。
7.假根:有些菌丝体长出的根状菌丝,可深入茎质内吸取养分并固定着菌体。
8.菌核:大小、内外结构不同,内为疏丝组织,外为拟组织,作用是过滤不良环境。
9.子座:由菌组织形成,产生子实体的座垫。
10.真菌:一类具有真正细胞核的营养生物。
12.菌系:分离获得的培养单个菌落繁衍的后代。
13.分离物:由一个病害后代标样获得的纯培养物。
17.羽化:昆虫从若虫或蛹蜕皮变为成虫的过程。
19.同宗配合:单个菌株生出的雌雄能交配,自身亲和。
20.多胞生殖:有一个卵发生2个或更多胚胎的生殖方式。
21.双子叶阔叶杂草:有两个子叶,一般为子叶出土幼苗,生长点裸露在外,根系多为直根系,主根发达,叶脉为网状脉。
22.单子叶阔叶杂草:一个子叶,子叶留土幼苗,须根系,主根不发达,平行脉。
23.杂草群落的演替:一个杂草群落被另一个杂草群落取代的过程。
二、填空选择。
1.杂草的个体特性包括:休眠、发芽、发生、成熟。
寿命。
2、子囊果的类型: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子囊座。
子囊大多产生在由菌丝形成的包被内,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子实体,称作子囊果。
子囊果有4种类型:子囊果包被是完全封闭的,没有固定的孔口称作闭襄壳;子囊果的包被有固定的孔口,称作子囊壳;子囊果呈盘状的称作子囊盘;子囊产生在子座组织内,这种内生子囊的子座称作子囊座。
寄生植物的子囊菌形成子囊果后,往往在病组织表面形成小黑粒或小黑点状的病征。
3、担子果又称子实体。
担子菌亚门真菌有性生殖阶段形成的特殊结构。
由双核菌丝组成,其上产生担子和担孢子。
按其形成可分为:裸果、被果、半被果。
(在形成初期露出子实层(裸果);少数也有在孢子成熟后不露出子实层(被果);开始不露出子实层,待孢子成熟后才露出(半被果);在菌盖发育过程中,也有暂时露出的(伪被果))4原核生物包括细菌、放射菌、蓝细菌及无细胞壁的植原体。
原核生物的繁殖方式:裂殖。
还存在单独的遗传物质,如质粒5、植物病毒的分类分类依据:植物病毒分类依据的是病毒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质:①构成病毒基因组的核酸类型(DNA或RNA);②核酸是单链还是双链;③病毒粒体是否存在脂蛋白包膜;④病毒形态;⑤核酸分段状况(即多分体现象)等。
分11个科47个属中病毒颗粒形状:杆状,线状,球状6、昆虫的生殖方式:两性繁殖、孤雌生殖、多胚生殖。
7、昆虫的变态:不完全变态(卵、幼虫、成虫);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8、蛹分为离蛹(蛹的附肢和翅不固定在蛹体上,能自由活动,同时,腹节也可扭动。
如甲虫和蜂类)、被蛹(蛹的附肢和翅是固定在蛹体上的,不能离体活动。
如鳞翅目昆虫的蛹)、围蛹(幼虫最后二次脱皮时,是把旧的表皮形成一个桶形的硬壳,壳内是一个离蛹。
如蝇类9、白粉病病原菌: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白粉菌科霜霉病: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锈病:担子菌亚门锈病目褐斑病:半知菌亚门白粉病的病状:白粉状霉层:点状→小圆斑→一大片。
锈病的病状:病斑主要出现在叶片、叶鞘、茎秆上,在发病部位生成鲜黄色至黄褐色夏孢子堆,并在后期出现暗黑色至深褐色的冬孢子堆。
褐斑病的病状:病斑周围产生黑紫色或灰褐色的呈烟环状的边缘→烟圈。
霜霉病的病状:植株矮化萎缩,叶和穗畸形,叶色淡绿有黑白色条纹。
(白粉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为害茎和穗子。
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
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锈病,危害植物的叶、茎和果实。
锈菌一般只引起局部侵染,受害部位可因孢子积集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小疱点或疱状、杯状、毛状物,有的还可在枝干上引起肿瘤、粗皮、丛枝、曲枝等症状,或造成落叶、焦梢、生长不良等。
严重时孢子堆密集成片,植株因体内水分大量蒸发而迅速枯死。
褐斑病,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蔓延,初期为圆形或椭圆形,紫褐色,后期为黑色,直径为5-10mm,界线分明,严重时病斑可连成片,使叶片枯黄脱落,影响开花。
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容易并发角斑病,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
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10.阔叶杂草例如:萹蓄,酸模叶寥,水花生,马齿苋,独行菜,酢酱草,牵牛,车前,蒲公英,龙葵,鬼针草11.影响杂草发生深度的因素:内因:种子大小(种子大,发生深),幼苗类型(出土或留土)(子叶出(留土幼苗),发生浅(深));外因:土壤容重(容重大,发生浅),土壤含水量(含水量高,发生浅)12.杂草的危害直接危害:毒害或伤害人畜,降低劳动生产率及农产品质量,克生、寄生作物间接危害:与作物竞争生活因子,恶化农田小气候,孕育农作物病虫害13,昆虫触角的类型刚毛状:蝉、蜻蜓和飞虱等;具芒状:蝇类;丝状或线状:蝗虫、蟋蟀等;棒状(球杆状):蝶类;念珠状(串珠状):如白蚁,褐蛉;环毛状:蚊类;锯齿状:锯天牛、叩头虫、芫菁、雌性绿豆象等;双栉齿状(羽毛状):毒蛾、雄性蚕蛾;膝状或肘状:如蜜蜂,象甲;锤状:露尾虫、瓢虫栉齿状:蛾类雌虫,雄性绿豆象;鳃片状:金龟子14口器的类型(1)咀嚼式口器,其营养方式是以咀嚼植物或动物的固体组织为食。
如蟑螂、蝗虫;由5部分组成:上唇、下唇、上颚,下颚,舌;危害特点:造成植物机械损伤,严重时将叶片吃光;危害状:缺刻、孔洞、虫道白斑,蛀果、蛀杆、断茎、断根(2)嚼吸式口器,此口器构造复杂。
除大颚可用作咀嚼或塑蜡外,中舌、小颚外叶和下唇须合并构成复杂的食物管,借以吸食花蜜。
如蜜蜂;(3)吸收式口器①刺吸式口器,口器形成了针管形,用以吸食植物或动物体内的液汁。
这种口器不能食固体食物,只能刺入组织中吸取汁液。
如蚊、虱、椿象等;下唇的前颚特化为喙管,适于吮吸深藏在花底的花蜜,危害特点:取食植物汁液②舐吸式口器,吸食暴露在物体表面的物质。
其主要部分为头部和以下唇为主构成的吻,吻端是下唇形成的伪气管组成的唇瓣,用以收集物体表面的液汁;下唇包住了上唇和舌,上唇和舌构成食物道。
舌中还有唾液管。
如蝇;为双翅目蝇类特有③虹吸式口器,吸食暴露在物体表面的物质。
是以小颚的外叶左右合抱成长管状的食物道,盘卷在头部前下方,如钟表的发条一样,用时伸长。
如蛾、蝶等.④锉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或动物体内的液汁1杂草分类。
按生活史分: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
按形态分: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杂草。
按繁殖方式分:寄生菌杂草、再生菌杂草。
据生活史分: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
据对soil水分适应分:旱生杂草、水生杂草、泥生杂草。
按植物的分类学分:界、门、纲、目、科、属、种。
按发生时期分:早春杂草、晚春杂草、夏生杂草、秋生杂草2.杂草防除的指标:杂草数量、作物质量、经济效益。
3.杂草预防措施:清选作物种子、消除农田杂草、有机肥充分腐熟、杂草检疫。
4.杂草防除措施:(1)物理防除:人工除草、机械除草、火焰除草、电力与微波除草、覆盖除草;(2)生态防除:作物轮作,土壤耕作;(3)生物防治: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一种生物的方法。
引进天敌的原则:利用昆虫、真菌、细菌病毒的防除杂草。
(4)化学防除:利用化学药剂除法(喷雾法、喷粉法)。
(5)生物工程方法防除;(6)综合治理:选好草坪品种,加播种量,加强草坪管理,控制草害。
5.除草剂的分类按使用方法:茎叶处理剂、土壤处理剂、茎叶兼土壤处理剂按选择性分类:选择性除草剂、灭生性除草剂、根据传导性分:传导性除草剂、触杀性除草剂。
根据作用方式:光合作用抑制剂、呼吸作用抑制剂、脂肪合成抑制剂、微管形成抑制剂、AA合成抑制剂、生长素干扰剂。
6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形态差异选择性、生理选择性、生化选择性、人工选择性。
除草剂杀草机理:光合作用(主要作用于光合作用中的希尔效应,电子传递,碳代谢及阻碍叶绿素的生成);呼吸作用(抑制ATP的形成,影响对氧的吸收、电子传递和线粒体膜);核酸和蛋白质(作用于杂草幼芽、根和其他新生物中核酸和蛋白质的形成);细胞膜(作用于细胞膜的形态、结构、组成和功能);其他(抑制脂肪代谢,干扰激素的产生和传导,使细胞自溶、维生素B形成)处理方法;喷雾法,甩施,撒施,泼浇,滴灌,涂抹法7.他感作用的机理:(1)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2)抑制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分裂(3)抑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4)抑制酶活性(5)影响水分代谢和营养吸收8.他感在防除中的作用:(1)利用具有他感作用的植物作为覆盖物(2)在作物行间种植其他他感作物(3)直接种植对杂草有他感作用的作物(4)利用他感化合物作为模板合成新的除草剂20、节肢动物门的特征:体躯分节、外骨骼、成对附肢、血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