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考研真题_830农业推广学2016年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真题试题2010—2016年(含部分标准答案)

浙江林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科目代码:339 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四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期货交易;2、农业剩余劳动力;3、农产品供给;4、政策的过程模型;5、政策;6、农村社会学;7、农村权利结构;8、现代农业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生产条件是( )A.土地B.劳动力C.农机具D.资金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B.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C.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收入降低D.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销售市场3、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是()A.向境外移民B.国内大规模移民开荒C.农业内部消化吸收D.向农业外部转移4、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技术密集的农业发展道路,这取决于我国的()A.基本国情B.经济发展速度C.人口素质D.改革环境5、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大表明()A.供给量的变动幅度大B.价格的变动幅度大C.供给量的变动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D.供给量的变动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6、如果农产品需求弹性是富有弹性,那么价格变动幅度( )需求量变动幅度A.大于B.小于C.等于D.其他7、下面哪一个不是农业的具体特点( )A.生产周期长B.自然环境影响大C.收获时间集中D.空间分散8、农产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A.能够购买的农产品数量B.愿意购买的农产品数量C.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农产品的数量D.愿意并且需要购买的农产品数量9、一股情况下,农产品需求与()成正方向变化A.农产品价格B.农产品成本C.消费者的构成D.消费者收入水平10、可替代农产品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在()上相似,并可相互代替的农产品A.产量B.效用C.规格D.品质11、政策生命周期模型也被称为是( )A.政策过程模型B.政策系统决策模型C.理性决策模型D.渐进决策模型12、下列政策手段中,属于经济手段的是( )A.价格管制手段B.财政手段C.法制手段D.信用管制手段13、农业政策调整的形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农业政策增加B.农业政策删减C.农业政策分解D.农业政策更新14、系统模型认为,政策的输出是( )的结果A.社会团体和个人互动 B.政治系统与社会团体互动C.政治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互动D.内部与外部环境互动15、土地整合和土地利用政策属于( )A.农业发展政策B.农业结构政策C.农民增收政策D.农村发展政策16、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农村发展B.农民增收C.农业增产D.农业生产长期稳定增长17、农村社会学产生于( )A.19世纪三四十年代B.19世纪七八十年代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20年代18、农村社会学的发源地是( )A.西欧B.东欧C.美国D.日本19、《江村经济》一书的作者是( )A.李景汉B.费孝通C.杨开道D.梁漱溟20、当代发达国家的农民完全是个()的概念A.居住地B.身份C.职业D.生产方式21、在中国农村社会学史上,《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一书的主要作者是( )A.费孝通B.梁漱溟C.杨开道D.李景汉22、家庭是社会的( )A.初级群体B.次级群体C.趣缘群体D.弱势群体23、从性质上说,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 )A.农村党支部B.村民委员会C.乡镇人民政府D.公安派出所24、1908年,美国政府成立的农村生活委员会是( )A.主持美国农村调查研究的机构B.负责美国农村救济工作的机构。
2014年-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考研真题试题试卷汇编

目录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考研真题试题试卷 (2)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考研真题试题试卷 (8)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考研真题试题试卷 (13)考试科目: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第1页,共6页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注意: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经济学部分一、名称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需求2.消费者剩余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4.正常利润5.科斯定理二、判断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题3分,共15分)1.如果某商品x与自己的价格Px及商品y的价格P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Dx=a-bPx+cPy(a、b、c均大于零),那么,商品x与y之间是互补品。
2.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10元,Y的价格为5元,若某消费者买了4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此时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0、15,那么为获得效用最大化,该消费者应该增加X商品的购买量,减少Y商品的购买量。
3.厂商生产产品Y,需要X1和X2两种要素,其价格分别为P1和P2,且P1≥P2,在给定成本约束条件下,当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时,所决定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X1、X2)达到最佳,此时,可以得出X1的边际产量一定等于X2的边际产量的结论。
4.当企业实现MR=MC时,企业一定赚得了经济利润,并且赚得了最多的利润。
5.只有当厂商独占了生产某种产品的独特资源、获得专利、获得国家特许生产等引起垄断时市场才会失灵,此时政府干预市场才是必要的。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分30)1.市场结构的分类标准及四种市场结构的特点。
2.绘图说明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3.请用图形分析说明垄断的效率损失。
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2014年-2016年342农业综合知识四

8、我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9、政策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 )
10、过程模型认为要求与支持的输入是社会团体和个人试图影响公共政策的表现。
()
11、农业政策手段按照发生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经济手段、行政管制手段和法制手段
等。
( )
四、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
B.国内大规模移民开荒
C.农业内部消化吸收
D.向农业外部转移
4、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技术密集的农业发展道路,这取决于我国的( )。
A.基本国情
B.经济发展速度
C.人口素质
D.改革环境
5.下列不是农产品供给条件的是( )。
A.已经生产出来的 B.消费者需要的
C.一定时期生产的 D.生产者愿出售的
B.经济系统
C.社会系统
D.民间系统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策评估标准的是( )
A.生产力标准
B.过程标准
C.政策效率标准
D.社会福利标准
13、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是( )
A.农业发展政策
B.农业结构政策
C.农民增收政策
D.农村发展政策
14、公共政策过程的起点是( )
A.社会问题的辨识
B.社会问题的出现
A.离土离乡 B.离土不离乡 C.离乡不离土 D.既不离土又不离乡
4.人口的构成按不同性质一般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社会构成和人
口的( )。
A.地域构成 B.性别构成 C.年龄构成 D.民族构成
5.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是法国古典社会学家( )。
A.马克思 B.迪尔克姆 C.孔德 D.韦伯
2.村落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知识综合三2011--2014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341 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三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共50分)一、选择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1. 168.95.192.1/24中的24表示__ __A、IP地址168.95.192.1中前24位为主机地址B、IP地址168.95.192.1中前24位为网络地址C、IP地址168.95.192.1中后24位为主机地址D、IP地址168.95.192.1中后24位为网络地址2.IPv4的IP地址为()位。
A、16B、32C、64D、1283. 完成IP地址到MAC地址转换工作的协议是_ __A、ICMPB、RARPC、ARPD、DNS4.下面可以用来作为子网掩码的是( )A、255.255.255.160B、255.255.255.176C、255.255.255.184D、255.255.255.1925. 政府部门的域名应该包含()A、comB、eduC、govD、org6.下列串中,不是一个合法IP地址的是( )。
A、1.2.3.4B、191.122.23.4C、204.17.206.10D、350.267.45.1287. 完成将域名转换成IP地址需要使用下列哪种服务()A、WWWB、FTPC、SMTPD、DNS8. CSMA/CD监听冲突/检测工作在___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9. HTTP使用的熟知端口号是:A、21B、23C、53D、8010.21.12.240.17 是下列哪一类地址?A、A类B、B类C、C类D、D类二、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1. ARP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实现的?2. 请说明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
3. 什么是单工?什么是半双工?什么是全双工?4. 为了解决IPv4地址紧张的问题,出现了哪些技术?并对它们进行简要说明。
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知识综合考研真题

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农业知识综合考研真题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部分(50分)一、名词辨析:(每题4分,共20分)1. 单果与复果2. 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3. 定根与不定根4. 分化与脱分化5. 营养繁殖与无融合生殖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筛管与导管有何不同?2. 如何理解“霜叶红于二月花”?3. “自花受粉有害,异花受粉有益”,被子植物是如何避免自花受粉的?三、问答题:(每题15分,共15分)1. 试述种子植物是如何适应各种不利的生态环境的?植物生理学部分(50分)-、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1.共质体途径2.离子拮抗作用3.生长调节剂4.光合磷酸化5.温度补偿点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每题1分)1.土壤中的水分在根内是不能通过质外体进入导管的。
()2.蒸腾拉力引起被动吸水,这种吸水与水势梯度无关。
()3.植物的微量元素包括氯、铁、硼、锰、钠、锌、铜、镍、钼等 9 种元素。
()4.植物从士壤溶液中既能吸收硝态氮,又能吸收铵态氮。
( )5.一般说来,正常叶子的叶绿素a 和叶绿素 b 的分子比例约为3:1。
()6.在光合链中最终电子受体是水,最终电子供体是NADPH。
()7.糖酵解途径是在线粒体内发生的。
()8.在种子吸水后种皮未破裂之前,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9.所有的植物生长物质都可以称为植物激素。
()10.激动素是最先发现的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
()三、简答题:(20分,每题5分)1.简述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简述植物吸收矿质元素有哪些特点。
3. C3 途径的各主要阶段有何作用?4.植物体内有哪些因素决定了特定组织中生长素的含量?四、论述题:(10分,每题10分)1. 试论述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何区别与联系?土壤学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土壤肥力2.土壤剖面3.土壤质地4.土壤污染5.土壤养分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土壤形成的5大成土因素是、、、、。
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农业推广学考研真题

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农业推广学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993年,我国正式颁布实施(),对推广工作的原则等重大问题做出了原则规定,是我国农业推广事业的一个里程碑。
A.《农业技术推广法》 B.《农业推广规程》C.《农业推广方法》 D.《农业技术推广方案》2.1914年5月,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了(),该法案的执行,奠定了美国赠地学院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合作推广体系。
A.《莫里哀法》 B.《哈奇法》C.《史密斯—利弗法》 D.《农业改良促进法》3.接受新事物很快,但要使一项创新真正实现采用,必须花很长时间,进行试验、评价,经过多年重复试验证明确有良好小狗,才能最终采用,该类采用者属于()。
A.创新先驱者及早期采用者 B.早期多数C.后期多数 D.落后者4.农业推广活动中,农民对农业推广者,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首次推广活动一旦失败,以后的工作便难以展开,这是农民群体的()心里定势。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C.刻板效应 D.经验效应5.把农业推广试验分为单因素试验、多因素试验和综合性试验的分类依据是()。
A.按照试验因素多少 B.按试验区域大小C.按试验时间长短 D.按试验性质6.农业科技成果打破时间的先后顺序和地域上的远近界限,直接在同一时间引到不同地区,这是农业创新扩散的()方式。
A.传习式扩散方式 B.接力式扩散方式C.波浪式扩散方式 D.跳跃式扩散方式7. S型扩散曲线起始传播势小的创新一般()。
A.综合性强、技术较复杂 B.技术较落后C.投入大 D.预计效益底8.在农业推广沟通中,传送和接受农业信息的通道和路径是()A.沟通主体 B.沟通客体C.沟通渠道 D.沟通媒体9.科技成果转化后,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途径为()。
A.节本增效,节本增产增效,增本增效 B.节本增产增效C.追求技术的经济上限 D.追求技术的产量上限10.与推广对象拉近感情距离,建立彼此密切的交往关系,这是推广者与农民互动中的()A.认知互动 B.情感互动C.意志互动 D.行为互动11.农业推广工作评价中,聘请有关推广方面的理论专家、管理专家、推广专家组成评价小组进行评价,这种方法称为()A.自检评价 B.项目的反应评价C.行家评价 D.专家评价12.农业推广经营服务,应坚持以()为核心的原则。
(NEW)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NEW)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f522660912a216147929ec.png)
目 录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4年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3年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答案)2011年浙江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822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答案)2010年浙江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822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答案)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8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注意: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经济学部分(75分)一、名称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需求价格弹性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等产量线4.机会成本5.公共产品二、判断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题3分,共15分)1.供给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2.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消费者得到的效用水平是无差异的。
3.生产理论中的短期是指小于一年的时期。
4.短期边际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一定相交在短期边际成本的最低点。
5.产品无差别是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之一。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推广学2012--2014,2016--2018年考研真题(2012有答案)

考试科目:农业推广学第1页,共24页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农业推广学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狭义的农业推广,其工作业务范围大都以()。
A.畜牧业为主B.种植业为主C.林业为主D.畜牧业和林业为主2.进行“手、脑、身、心”四健教育的主要对象是()。
A.成年农民B.农村青少年C.农村妇女D.农村老年人3.关于农业推广学的性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是行为科学的一种B.具有边缘性学科特性C.具有单独的学科归属D.属于农村社会科学的范畴4.我国农业推广网络的中枢和骨干是( )。
A.部、省级推广机构B.省、市级推广机构C.市、县级推广机构D.县、乡级推广机构5.“S”型农业创新扩散曲线的纵坐标指的是( )。
A.采用农民数B.采用农民的百分数C.当地所有农民数D.创新者数量6.“看花容易,绣花难”指的是农业推广教育的( )。
A.实用性B.时效性C.实践性D.普及性7.进行农家记账、家庭工副业生产管理、粮食保管、防鼠、食物营养、食品卫生、环境美化、子女教育、庭院经济等为内容的教育称为( )。
A.“四健”教育B.管理教育C.技术教育D.家政教育8.如果你在田间看到某一地块发生棉铃虫害,需要防治,但当事人(承包这块地的农户)又不在现场,你认为采用哪种推广教学方法效果较好?()A.田间插旗法B.模范农户法C.定点咨询法D.不拘形式接触法9.农民在采用新技术过程中,总抱有不同态度,产生不同的体验,此即为( )。
A.意志过程B.认识过程C.情感过程D.评价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科目:农业推广学第1页,共1页
浙江农林大学
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农业推广学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注意: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简报、成果示范、展览会、举办报告会和组织参观等方法,尽快地让更多农民知道,加深认识和印象,属于哪一阶段采用的方法()。
A.认识阶段 B.感兴趣阶段 C.评价阶段 D.试用阶段
2.接受新事物很快,但要使一项创新真正实现采用,必须花很长时间,进行试验、评价,经过多年重复试验证明确有良好效果,才能最终采用,该类采用者属于()。
A.创新先驱者及早期采用者 B.早期多数
C.后期多数 D.落后者
3.推广某个新项目,可以通过领导讲话动员、技术员具体指导、村干部带头等多种途径,使整个村子男女老少都关心议论这个问题,一些接受较慢的人就会发生转变,属于()。
A.流泻式劝导 B.冲击式劝导
C.浸润式劝导 D.沟通式劝导
4.农民根据市场供求变化调整作物布局和经营结构,导致对新技术采用行为的变化;政府根据市场和农民需要调整政策及价格等,属于农民需要、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导向三者互相作用模式中的哪一种类型()。
A.叠加型 B.相容型 C.抵消型 D.行为型
5.能够反映某地区、某系统在某一事件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全面状况的是()。
A.推广规模 B.推广度 C.推广率 D.推广指数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3分,共15分)
1.农业科技成果依据成果性质分成()。
A.应用性研究成果 B.农业创新成果 C.开发性研究成果 D.基础性研究成果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
A心理过程的速度 B心理过程的稳定性
C心理过程的强度 D心理活动的指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