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源物分类及来源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与治理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与治理

坏保节能清洗世界Cleaning World 第37卷第3期2021年3月文章编号:1671-8909 (2021 ) 3-0046-003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与治理王新宇(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辽宁沈阳110034)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物问题越来越严重。

大气污染物不仅会对生物体产生严重的危害,还会对 工业、农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大气污染物的治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描述了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以及治理手段,并对颗粒物、S02、氮氧化物的治理方法展开了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颗粒物;s o2的吸收处理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〇引言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工农业与环境都存在严重的危 害。

当污染物浓度较低时,会对人体产生慢性毒害作用;而当外界环境突变或大量有害气体泄露时,则会引起人 群的急性中毒。

如果大气污染物长时间作用于肌体,会 造成遗传物质突变、诱发肿瘤等严重危害,甚至威胁生 命。

大气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也很严重,从经济角 度来看增加了生产费用,缩短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同时 大气污染物导致的酸雨会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有毒成 分溶出,严重的酸雨会使森林衰亡和鱼类绝迹。

大气污 染物还会影响天气。

颗粒物使大气能见度降低,高层大 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氟氯烃类等污染物使臭 氧大量分解,引发的“臭氧洞”问题。

目前大气污染物 可根据污染性质分为还原型和氧化型;也可按其存在状 态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若按形成 过程分类则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大气污染 物的来源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并以后者为 主要因素,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

大气 污染物的治理可从源头、产物、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处理。

本文介绍了目前引起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大气 污染物的来源及其治理的方法,并详细介绍了颗粒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典型大气污染物治理方法的研究 进展。

大气常见污染物

大气常见污染物

大气常见污染物大气常见污染物:【题目】:主要大气污染物有哪些?【答案解析】:(1)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

TSP、飘尘、降尘、可吸入粒子等。

(2)硫氧化合物:主要指二氧化硫(SO2)和三氧化硫(SO3)。

(参与硫酸烟雾和酸雨的形成)。

(3)氮的氧化物:NOx,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指NO和NO2。

(人为源主要是燃料的燃烧)。

(4)碳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5)碳氢化合物:是指C1---C8可挥发的所有碳氢化合物,即烃类。

(甲烷和非甲烷烃两类)。

室外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等;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甲醛、氟利昂,厨房油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丙烯醛、苯并(a)芘等)、烟草燃烧的烟雾(一氧化碳、尼古丁、醛类、苯并(a)芘等)以及放射性物质等。

扩展资料:主要污染物分类:主要大气污染物有以下几种:1、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和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

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如煤和石油)的燃烧;含硫矿石(特别是含硫较多的有色金属矿石)的冶炼;化工、炼油和硫酸厂等的生产过程。

2、悬浮颗粒物TSP(如:粉尘、烟雾、PM10、PM2.5)3、氮氧化物NOx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质,能刺激呼吸器官,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影响和危害人体健康。

氮氧化物中的二氧化氮毒性最大,它比一氧化氮毒性高4-5倍。

大气中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汽车废气以及煤和石油燃烧的废气。

4、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如:苯、碳氢化合物、甲醛)5、光化学氧化物(如:臭氧O3)6、温室气体(如:甲烷、氯氟烃)大气污染类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的污染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那么大气污染你知道有哪些吗?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环境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大气污染物的定义及其分类

大气污染物的定义及其分类

大气污染物的定义及其分类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引起的空气中存在有害物质超过一定标准,从而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现象。

大气污染物是指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大气中的物质,包括固体颗粒、液体颗粒、气态物质和能量。

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可以根据它们的来源、物理状态和化学性质来进行。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分类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根据来源分类1. 自然源:自然源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火山喷发、森林火灾、沙尘暴等自然现象。

这些源头释放出的物质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氧化物、颗粒物等。

2. 人为源:人为源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人类的生产、能源消耗和交通运输等活动。

这些源头释放出的物质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悬浮颗粒物等。

二、根据物理状态分类1. 固体颗粒物:固体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物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它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组成,包括尘土、烟雾、灰尘等。

这些固体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2. 液体颗粒物:液体颗粒物主要包括雾霾和雾气等。

这些颗粒物由液体微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常常是由硫酸、硝酸等化学物质形成的。

3. 气态物质:大气中的气态物质主要包括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

这些物质在空气中呈气体状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大。

三、根据化学性质分类1.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它是由不完全燃烧产生的。

一氧化碳能够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甚至中毒,严重时可致命。

2.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它是由燃烧矿石和化石燃料产生的。

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对水资源和植物生长造成严重威胁。

3.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是由汽车尾气、工厂排放和农业活动产生的。

它们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对人体的健康和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4.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来自于化学工厂的挥发性溶剂和汽车尾气等。

这些物质对大气产生强烈的恶臭,同时也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大气污染源物分类及来源

大气污染源物分类及来源

大气污染源物分类及来源按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根据表5-2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分类统计分析,其主要来源为三大方面:①燃料燃烧;②工业生产过程;③交通运输。

前两类污染源统称为固定源,交通运输工具(机动车、火车、飞机等)则称为流动源。

燃料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

煤是主要的工业和民用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并含有氢、氧、氮、硫及金属化合物。

煤燃烧时除产生大量烟尘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

家庭炉灶排气是一种排放量大、分布广、排放高度低、危害性不容忽视的空气污染源。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是城市或工业区大气的重要污染源。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废气的工厂很多。

例如,石油化工企业排放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含重金属元素的烟尘;磷肥厂排出氟化物;酸碱盐化工工业排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及各种酸性气体;钢铁工业在炼铁、炼钢、炼焦过程中排出粉尘、硫氧化物、氰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酚、苯类、烃类等。

总之,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的组成与工业企业的性质密切相关。

交通运输过程中排放:汽车排气已构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机动车的发展速度很快,1950年全球机动车保有量为7000万辆,1996年增长到7.1亿辆。

汽油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CO,NOx ,HC和铅(如果使用含铅汽油);柴油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NOx,PM(细微颗粒物),HC,CO和SO2。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相当惊人。

以日本东京为例,90年代东京拥有机动车400万辆,而CO和NOx的排放量基本稳定在10万吨和5万吨左右,而北京市1995年机动车仅为100万辆,CO和NOX的排放量却高达97.2万吨和9.8万吨。

三、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大气污染的分类及其来源

大气污染的分类及其来源

大气污染的分类及其来源大气污染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环境稳定的问题。

它不仅仅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还对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了解大气污染的分类和来源对有效控制和预防大气污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大气污染的分类以及其主要来源。

一、大气污染的分类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和来源,大气污染可分为以下几类:1. 悬浮颗粒物污染:悬浮颗粒物是指在空气中悬浮的微小固体颗粒和液滴,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

这些颗粒物可以通过燃煤、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和天然源等途径进入大气,对人体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2. 二氧化硫污染:二氧化硫是燃烧煤炭和石油等含硫化合物的排放产物,也是大气中重要的污染物之一。

它可以导致酸雨的形成,并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环境产生广泛影响。

3. 氮氧化物污染:氮氧化物主要由燃烧过程中的高温反应生成。

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二氮(N2O)。

它们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会对臭氧层和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4. 臭氧污染:臭氧是一种对呼吸道刺激性强的气体,常见于夏季高温和日照充足的地区。

臭氧的主要来源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阳光条件下的光化反应。

高浓度的臭氧对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对人体健康不利。

5.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挥发性有机物包括苯、甲醛、二甲苯等在大气中易挥发的化合物。

它们主要由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和溶剂使用等活动释放,对大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二、大气污染的来源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排放:许多工业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物,其中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会直接进入大气中,造成工业区域的大气污染。

2. 交通尾气:车辆的燃烧排放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尤其是柴油车辆的排放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和氮氧化物,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3. 生物质燃烧:生物质燃烧包括农作物秸秆焚烧、木材燃烧和生物质能源利用等。

大气污染基本知识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基本知识大气污染物
染源
根据污染物产生的途径可概括为四方面: 1. 燃料燃烧 ⑴ 工业用煤:火力发电厂、钢铁厂、焦化厂、石
油化工厂及其他有大型锅炉的工矿企业。 ⑵ 家庭日常生活污染源
居民用煤、取暖
2.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是城市或工业区大气的主要 污染源。
3. 交通运输过程中排放(CO、CH、NOX、Pb) 4. 农业活动排放
㈡ 扩散性 意义:对于监测点的选择、获取具有空间代表性 的监测数据是十分有益的。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速度,主要决定于:
⑴ 存在状态 ⑵ 本身性质 ⑶ 排放方式 ⑷ 气象条件和下垫面条件
㈢ 毒性 意义:识别污染物质,确定有代表性的监测对象 (项目),并为采取对策防治污染提供依据。 毒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有机污染物 (1)苯并芘 (2)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3)多氯联苯 (4)乙烯 (5)氯乙烯 (6)二恶英
(2)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概念:沸点等于或低于250℃的有机物。包括 苯系物、有机氯化物、酮类、醇类、酯类、酸类、 醚类、烃类 目前室内挥发性有机物至少有350种以上。
来源:
危害: (1)对眼、鼻、咽喉、皮肤部位的刺激; (2)VOC含量严重时会致使神经基能失调及痴呆、
和血色素的亲和力比CO强数百倍至一千倍; ◦ NO2 的毒作用,主要损害深部呼吸道; ◦ NO2 还会损坏植物,与SO2协同作用威胁更大; ◦ NO2 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因素。
3、碳的氧化物 碳的氧化物主要是CO和CO2
(1)CO 性质:
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有毒气体 。 来源:
燃料不完全燃烧,细菌分解
2008年《全国第一次污 染源普查》,广东省共 调查污染源总数万个, 占全国总数万个)的 10.1%,居全国首位。
油墨 水泥 制糖 啤酒 白酒 植物油 合成橡胶 化学纤维 自行车、摩托车制造 汽车 合成革 纺织 塑料 机械 家电 制鞋 涂料 印刷 家具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都有哪些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都有哪些
原,他们常常存在于空调等具有高湿度的环境中。(4)SARS目前已公认飞沫、接触是其传播的主
要途径,空气传播也是其传播途径之一。空调通风制冷系统常常是某些病菌病毒滋长与繁殖的温床, 也是交叉感染的…
如何预防“空调
病”?
通过注意以下几点来预防空调病:①使室内空气新鲜,保持流通,至少保持每3〜4h定时通风换气,
单位的公章,还应有监测人员和负责人的签名。
空气净化器的作
用?
使用空气净化器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创造舒适的办公环境和住宅环境十分有效的办法, 在冬季供暖、 夏季使用空调期间效果更为显著。 一般室内使用的是最节省能源的空气净化方法。 具有暖通空调系统 的建筑物内,再使用空气净化器可进一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使用空调应注意什
么?
经常开窗换气,以确保室内外空气的对流交换;(1)室温宜设定在24?28度左右,室内外温差不可
超过7度;(2)使用空调器的房间应该保持清洁卫生,减少致病污染源;(3)室内空气流速应维
持在0.2m/s左右,切不可冷风直吹;(4)长时间坐在办公室内,应适当增添穿、脱方便的衣服,还
要注意间歇站起来休息、活动,以增进末梢血液循环;(5)安装了空调后,老年人和婴幼儿更应该
调过滤网,室内可放置仙人掌,起辅助空气净化作用。⑧长时间在空调房间办公,要注意增减衣物, 同时多喝开水,加速体内新陈代谢。
什么是空调综合
征?
又称为“大楼综合征”,引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炎热的夏季、严寒的冬季、甚至舒适的过渡季节, 门窗紧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关在空调房间内,并开始抱怨空气质量不好,继而岀现疲乏、 头痛、胸闷、恶心、甚至呼吸困难与嗜睡等症状。
刺激和促进再生,这是电磁辐射有益的一面; 电磁辐射不利的一面是可能对机体造成不良的健康效应。

大气主要污染物和来源

大气主要污染物和来源

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资料来源:一、大气污染在大气中,大气外来污染物的存在并最终构成大气污染,是有一定条件的。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作出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到达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安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这里指明了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是人类的活动和自然过程。

人类活动包括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两个方面,而生产活动又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自然过程那么包括了火山活动、山林火灾、海啸、土壤和岩石的风化以及大气圈的空气运动等容。

上述所说的原因导致一些非自然大气组分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进入大气,或使一些组分的含量大大超过自然大气中该组分的含量,如碳氧化物、颗粒物等。

“定义〞还指明了形成大气污染的必要条件,即污染物在大气中要含有足够的浓度,并在此浓度下对受体作用足够的时间。

在此条件下对受体及环境产生了危害,造成了后果,称之为大气污染。

由于大气的自净作用,会使自然过程造成的大气污染,经过一段时间后自动消除。

按污染的围,大气污染可分为四类:〔1〕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如某个工厂烟囱排气所造成的直接影响;〔2〕区域性大气污染如工矿区或其附近地区的污染,或整个城市的大气污染;〔3〕广域性大气污染是指更广泛地区,更广域的大气污染,在大城市及大工业带可以出现这种污染,最主要的污染是酸雨;〔4〕全球性大气污染,指跨国界乃至涉及整个地球大气层的污染,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

二、主要大气污染物排入大气的污染物种类很多,依据不同的原那么,可将其进展分类。

依照污染物存在的形态,可将其分为颗粒污染物与气态污染物。

依照与污染源的关系,可将其分为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

假设大气污染物是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后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那么称其为一次污染物;假设由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响,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那么所形成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源物分类及来源按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根据表 5-2 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分类统计分析,其主要来源为三大方面:①燃料燃烧;②工业生产过程;③交通运输。

前两类污染源统称为固定源,交通运输工具(机动车、火车、飞机等)则称为流动源。

燃料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

煤是主要的工业和民用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并含有氢、氧、氮、硫及金属化合物。

煤燃烧时除产生大量烟尘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

家庭炉灶排气是一种排放量大、分布广、排放高度低、危害性不容忽视的空气污染源。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是城市或工业区大气的重要污染源。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废气的工厂很多。

例如,石油化工企业排放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含重金属元素的烟尘;磷肥厂排出氟化物;酸碱盐化工工业排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及各种酸性气体;钢铁工业在炼铁、炼钢、炼焦过程中排出粉尘、硫氧化物、氰化物、一氧化碳、硫化氢、酚、苯类、烃类等。

总之,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的组成与工业企业的性质密切相关。

交通运输过程中排放:汽车排气已构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机动车的发展速度很快, 1950 年全球机动车保有量为 7000 万辆, 1996 年增长到 7.1 亿辆。

汽油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 CO , NO x, HC 和铅(如果使用含铅汽油);柴油车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 NO x, PM (细微颗粒物), HC , CO 和 SO2。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相当惊人。

以日本东京为例, 90 年代东京拥有机动车 400 万辆,而 CO 和 NO x的排放量基本稳定在 10 万吨和 5 万吨左右,而北京市 1995 年机动车仅为 100 万辆, CO 和 NO X 的排放量却高达 97.2 万吨和 9.8 万吨。

三、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二大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一)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在大气污染中,气溶胶系指固体、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

其粒径约为 0.002-100μm 大小的液滴或固态粒子。

大气气溶胶中各种粒子按其粒径大小可分为:1. 总悬浮颗粒物( TSP ):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各种粒子的总称。

是指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流量在 1.1 -1.7m 3 /min )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其粒径大小,绝大多数在100 μm 以下,其中多数在10μm 以下。

也是目前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污染指标。

2. 飘尘: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质称为飘尘。

其粒径主要是小于10μm 的微粒。

由于飘尘粒径小,能被人直接吸入呼吸道内造成危害;又由于它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易将污染物带到很远的地方,导致污染范围扩大,同时在大气中还可以为化学反应提供反应载体。

因此,飘尘是从事环境科学工作者所注目的研究对象之一。

3. 降尘:用降尘罐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称为降尘。

在总悬浮颗粒物中一般直径大于30μm 的粒子,由于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会很快沉降下来,所以将这部分的微粒称为降尘。

单位面积的降尘量可作为评价大气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从大气污染控制的角度,按照气溶胶的来源和物理性质,又可分为如下几种。

??1. 粉尘( dust ):粉尘系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粒子,能因重力作用发生沉降。

粉尘的粒子尺寸范围,在气体除尘技术中,一般为 1 ~200μm 左右。

??2. 烟( fume ):烟一般指由冶金过程中形成的固体粒子的气溶胶,烟的粒子尺寸很小,一般为 0.01 ~1μm 左右。

3. 飞灰( fly ash ):飞灰系指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飞出的分散较细的灰分。

4. 黑烟( smoke ):黑烟一般指由燃料产生的能见气溶胶。

5. 雾( fog ):雾是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

在工程中,雾一般泛指小液体粒子悬浮体。

(二)气体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简称气态污染物,是以分子状态存在的污染物,大部分为无机气体。

常见的有五大类;以 SO2为主的含硫化合物,以 NO 和 NO2为主的含氮化合物, CO x、碳氢化合物以及卤素化合物等。

目前已受人们的普遍重视的大气污染物,如表 5-3 所示。

气态污染物又分为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物。

1. 一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颗粒物等,它们又可分为反应物和非反应物,前者不稳定,在大气环境中常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者作催化剂促进其他污染物之间的反应,后者则不发生反应或反应速度缓慢。

2. 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最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硫酸及硫酸盐气溶胶、硝酸及硝酸盐气溶胶、臭氧、光化学氧化剂 O x,以及许多不同寿命的活性中间物(又称自由基),如 HO2、 HO 等。

对上述主要气态污染物的性质、来源及其危害性简单介绍:1. 硫化物硫常以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的形态进入大气,也有一部分以亚硫酸及硫酸(盐)微粒形式进入大气。

大气中的硫约 2/3 来自天然源,其中以细菌活动产生的硫化氢最为重要。

人为源产生的硫排放的主要形式是SO2。

??SO 2 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不可燃气体,是一种分布广、危害大的主要大气污染物。

SO 2 和飘尘具有协同效应,两者结合起来对人体危害更大。

所以空气质量标准中采用“ SO2浓度( mg/Nm3)与微粒浓度(μg/Nm3)的乘积”标准。

??SO2在大气中极不稳定,最多只能存在 1 ~ 2 天。

相对湿度比较大,以及有催化剂存在时,可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 SO3,进而生成 H2SO4或硫酸盐,硫酸和硫酸盐可形成硫酸烟雾和酸性降水,造成较大的危害。

SO2所以被作为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原因就在于它参与了硫酸烟雾和酸雨的形成。

??SO 2 主要来源于人为活动排放的含硫燃料的燃烧过程,以及硫化物矿石的焙烧、冶炼过程。

火力发电厂、有色金属冶炼厂、硫酸厂、炼油厂和所有烧煤或油的工业锅炉、炉灶等都排放 SO2烟气。

在排放 SO2的各种过程中约有 96% 来自燃料燃烧过程,其中火力发电厂排烟中的 SO2,浓度虽然较低,但总排放量却最大。

在过去 20 年中,发达国家通过改变燃料结构,采用脱硫技术使得 SO2排放量总体上明显减少。

但在 1974~1984 年间,一些发展中国家 SO 2 排放量是增加的。

1993 年,世界排放 SO 2 量近两亿吨,而1995 年,我国排放 SO 2 达 2341 万吨(包括乡镇企业),大于美国的 2100 万吨,成为世界 SO2排放第一大国。

1997 年我国 94 个城市空气中 SO2年均浓度值在3~248 μ g/m3之间,全国平均值为66 μ g/m3,远高于 SO2的自然背景浓度(<5 μg/m3)。

94 个城市中共有 41 个城市超过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

由天然源排入大气的硫化氢,被氧化为 SO2,这是大气中 SO2的另一种来源。

2. 氮的氧化物氮氧化物( NO X )种类很多,它是 NO 、 NO2、 N2O 、 NO3、 N2O4、 N2O5等氮氧化物的总称。

造成大气污染的 NO X主要是指 NO 和 NO2。

NO 毒性不太大,但进入大气后可被缓慢地氧化成 NO2,当大气中有 O3等强氧化剂存在时,或在催化剂作用下,其氧化速度会加快。

NO2的毒性约为 NO 的 5 倍。

NO X对环境的损害作用极大,它既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也是形成大气中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物质和消耗臭氧的一个重要因子。

天然排放的 NO X ,主要来自土壤和海洋中有机物的分解,属于自然界的氮循环过程。

人为活动排放的 NO X 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如机动车、柴油机及工业窑炉的排气;也来自生产、使用硝酸的过程,如氮肥厂、有机中间体厂、有色及黑色金属冶炼厂等。

据 90 年代初估计,就美国而言,当前的 NO X 排放总量达两千万吨,其中发电厂的烟气,汽车尾气和其他工业过程的排气带出的 NO x 各占 1/3 。

3. 碳氧化物碳氧化物主要有两种物质,即 CO 和 CO2,( 1 )一氧化碳( CO ): CO 是无色、无嗅的有毒气体。

其化学性质稳定,在大气中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以在大气中停留较长时间。

CO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 CO2,然而其转变速率很低。

一般城市空气中的 CO 水平对植物及有关的微生物均无害,但对人类则有害,因为它能与血红蛋白作用生成羧基血红素( Carboxy hemoglobin ,简写为 COHb )。

实验证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大 200 ~ 300 倍,因此,它能使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而引起缺氧。

CO 主要是由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天然源较少。

( 2 )二氧化碳( CO2): CO2是一种无毒的气体,对人体无显着危害作用。

在大气污染问题中, CO2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原因在于它能引起全球性环境的演变:如使全球气温逐渐升高,生态系统和气候发生变化等。

CO2的人为源主要是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

据国际能源机构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 1995 年全球的 CO2排放总量为 220 亿吨。

其中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的 CO2排放量几乎占全球总量的一半。

其中,美国占排行榜首位,年排放量 5228.52 百万吨,在 1995 年占全球总量的 23.7% ;我国年排放量 3006.77 百万吨,在 1995 年占全球总量的 13.6% 。

4. 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包括脂肪族烃、脂环烃、芳香烃。

脂肪族烃包括烷、烯、炔烃,在常温下随碳原子多少而呈气态、液态和固态。

碳氢化合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在活泼的氧化物如原子氧、臭氧、氢氧基等自由基的作用下,碳氢化合物将发生一系列链式反应,生成一系列的化合物,如醛、酮、烷、烯以及重要的中间产物——自由基。

自由基进一步促进 NO 向 NO2转化,造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二次污染物——臭氧、醛、过氧乙酰硝酸酯( PAN )。

??多环芳烃中有不少物质被认为是致癌物质,经研究和动物试验表明,这些物质中苯并( a )芘是强致癌物质。

??目前污染大气的碳氢化合物主要是由广泛应用石油和天然气作燃料和工业原料造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