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学案及答案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学案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学习目标:1、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品味语言,体会诗人情感;3、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会诗人情感。
一.激情导入青春是一种让人羡慕的资本。
凭着健壮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凭着顽强的毅力,你可以攀登上一座巍峨的高山;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开垦出一片肥沃的土地。
而拥有青春的少男少女们更是让人羡慕不已。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何其芳为上男少女们谱写的赞歌。
二.课前检测师:正是欣赏诗歌之前,谁来给同学们说说你收集了诗人的哪些资料?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出生于四川万县人。
代表诗集有《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画梦录》。
三.活动一自由朗读初步感知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自由朗读这首诗歌。
要求:①读准字音;②读出重音;③把握节奏。
请同学展示,师生互评。
四.活动二品味语言体会情感1、诗人歌唱了什么?明确:少男少女、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正在生长的力量。
(板书:歌唱青春)生齐读诗歌第一小节。
2、“飞”字可以体现出诗人怎样的心理?明确:体现诗人急切,迫切的心情指名朗读诗歌第二小节。
写作背景——1938年,诗人和好友卞之琳等一道怀着对光明的渴望,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在延安,作者亲眼目睹了根据地人民火热的革命生活,那种快乐、充实、民主的全新生活,使从黑暗的国统区来的诗人,感到中国的希望。
诗人投入到火热的革命生活中,并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42年,诗人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首诗。
3、如何理解“颤抖”一词?明确:心灵受到触动而激动不安,兴奋雀跃。
(板书:放飞梦想)全班女生朗读是个第三小节。
4、这快乐或好的思想给“我”带来了哪些而变化?如何理解这些变化?明确:失掉忧伤、重新年轻、充满梦想、充满渴望。
国统区里黑暗的现实,使他悲观忧伤。
而延安全新的生活,使他豁然开朗,他感到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仿佛一下子年轻了许多。
【精品】语文版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导学案word版

一.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何其芳(1912-1977),现代、、文学评论家。
重庆万州人。
代表诗集有《汉园集》(与人合集出版)、《预言》,散文集《画梦录》等。
2.解读背景何其芳早在 20世纪30年代初,就以绮丽、精致又略带感伤的诗风闻名于世界,在诗艺上造诣很深。
这首诗写于1941年,那正是旧中国艰苦的年代,但在延安,诗人生活在另一个新天地之中,他情不自禁地要歌唱,要为少男少女们祝福。
二.学习目标1.深刻理解诗人对新生活的歌颂与热爱.2.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领会诗人丰富的想像与联想三.新知预习1.结合诗句理解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2.正音属.于()微.风()颤.抖()琴弦.()忧.伤 ( ) 渴.望()3.梳理结构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4.主旨概括四.探究演练。
1.朗读诗歌。
体会其热情洋溢、语言形象、构思新颖的特点。
要求:把握节奏,突出重音。
2.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的含义?3.作者所歌唱的事物与少男少女们有什么共同点?少男少女为什么值得歌唱?他们给诗人的思想带来了什么变化?4.理解下列诗句中带点部分的意蕴。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不管它象一阵微风....。
....,或者一片阳光五.拓展提升从意境、语言、节奏、构思中任选两个方面,对本诗歌的艺术特色加以品析。
六.知识整理与反思七.成果检测1.读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
Kěwàng qín xían 颤抖....微风2.少男少女给诗人带来了哪些变化?。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阅读理解及答案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阅读理解及答案(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阅读理解及答案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学案及答案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学案科目: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时数:1 授课时间:2014.5.4 授课人马希英学习目标:1.在朗读中体会、理解诗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
2.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领会诗人丰富的想像与联想。
3、探讨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在诵读中品味诗歌丰富的想像、精妙的修辞、朴实的语言。
4、体会诗人炽烈的感情,培养学生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并背诵,理解诗意及抒发的感情。
2.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储备:1、作者简介: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
1929年到上海进中国公学预科,1931至193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受到文坛注意。
他的散文集《画梦录》出版后,曾获《大公报》文艺奖金。
大学毕业后,到天津南开中学、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教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四川万县和成都教书,参加创办《川东文艺》和《工作》杂志。
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其间曾随贺龙部队到晋西北和冀中根据地工作。
新的生活使他写出了《我歌唱延安》等散文和《生活多么广阔》等诗篇,讴歌革命,礼赞光明。
代表作品有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等。
2、写作背景:1938年,何其芳告别国统区黑暗、压抑、窒息的旧生活,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一种与同民党统治区迥异的生活展现在眼前。
诗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全新的火热的生活中,他观察着,感受着,激动着。
诗人的生活变了,性格变了,世界观变了,诗风也变了,他不再写那种缠绵忧伤的爱情诗了,流泻于诗人笔端的是一种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诗句。
这首诗就是诗人奔放快乐积极向上诗风的代表作。
学习过程:1、你认识下列黑体字吗?请给它们注音吧。
颤抖()琴弦()渴望()2、仔细阅读注释,你一定能找到下题的答案。
6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学案

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 班级: 姓名: 编号:020601教师赠言:再艰苦的生活也会有阳光,是我们屏蔽了心灵的窗户让阳光照不进心里。
6《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识记生字、生词。
(重点)2、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品味诗歌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难点)3、体会诗人炽热的感情,培养自己热烈奔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自主学习:【文体常识】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别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感情。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基础积累】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颤.抖( ) 琴弦.( ) 渴.望( ) y ōu 伤(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或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词语。
(1)颤抖:(2)四面八方: (3) :迫切的希望。
(4) :忧愁、哀伤。
合作探究:★初读课文1、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属于 诗。
从形式看,它属于 诗。
2、诗歌采用了 、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再读课文3、课文题目中的“我”指谁?“少男少女”又指谁?4、诗的第3节中“微风”和“阳光”代表什么?★★★深度探究5、诗的第1节连用五个“歌唱”,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表达对抒发感情有什么好处?6、诗的第4节写自己在这种新事物、新快乐、新思想的感染、熏陶下发生的变化。
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达标检测:1、下列词语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琴舷 停留 怯懦B 、颤抖 微风 忧伤C 、渴望 血液 陨石D 、梦想 停留 娇嗔 2、这首诗的感情奔放快乐,积极向上,朗读时应注意( )★A 、语速稍快,语调适当高亢一点。
B 、排比性的诗句,要读得比较有气势。
3、理解填空。
★★(1)在诗的第二节中,诗人把“快乐或者好的思想”比作“ ”和“ ”。
七年级语文下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冀教版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教案教学目标:1. 在朗读中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艺术美。
2.理解诗人对青春的歌赞与热爱。
3.培养学生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反复朗读并背诵,理解诗意及抒发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人们经常说青少年是“花季少年”“花季少女”,毛主席也说青少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为什么毛主席会这样说呢?(学生答)。
我们都觉得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它意味着希望,象征着未来,代表着正在生长的蓬勃的力量,它的确值得我们为之歌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展示课题)二、学生听范读。
1、学生自由读,然后请一个学生读,读完同学评价。
2、刚刚大家听同学读了这首诗歌,那么同学们请你谈一谈,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怎么样的?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很明显,奔放快乐,积极向上。
应该用怎样的语调进行朗读?语速稍快,语调适当高亢一点,尤其是排比性的诗句,要读得有气势一些。
3、那还应该注意什么呢?----------注意停顿与重读。
4、出示全诗的节奏与重音划分的课件。
教师激情范读诗歌。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啊,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5、全班学生朗读。
三、质疑,讨论。
1、教师:(1)诗人为少男少女歌唱,诗人为什么为少男少女歌唱?学生答(2)既然是歌唱少男少女们的,那为什么诗歌的一开始却歌唱“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正在生长的力量”,他是不是把歌给唱跑调了呢?明确:它们都有相似点:生机勃勃,充满了朝气,充满了希望。
我为少男少女歌唱导学案

我为少男少女歌唱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8)一、学习目标《我为少男少女歌唱》的学习目标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我们要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感受诗人对少男少女的热情歌唱和真诚赞美。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学习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我们还应该思考诗歌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青春活力,从而激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升对诗歌等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基调是学习的重点,需要深入体会诗人对青春和生命的热爱与赞美。
理解诗歌中运用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是难点,这些手法往往含蓄而深刻,需要细心揣摩和领悟。
诗歌的语言优美、节奏明快,学习如何欣赏和模仿这种语言风格也是一大重点。
通过诗歌的学习,要能够引发对青春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也是学习的难点和重要目标。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我为少男少女歌唱》的作者是____,他是现代著名____、____。
2. 诗人通过对小鸟、花朵、绿荫、旗子等事物的描写,歌唱了____、____、____和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对《我为少男少女歌唱》一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人通过对小鸟、花朵、绿荫、旗子等事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少男少女的赞美之情。
B. 诗歌中的“小鸟”、“花朵”、“绿荫”、“旗子”等,都是少男少女青春活力的象征。
C. 诗人认为少男少女们拥有“轻快的脚步,洁白的衣裳,柔美的眼睛”,这是对他们外在形象的赞美。
D. 诗歌中的“我”仅仅指诗人自己,没有其他含义。
2. 下列关于《我为少男少女歌唱》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所有的小鸟都在唱歌,所有的花朵都绽开笑脸”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小鸟和花朵人的情感。
【语文版】七年级下金榜学案:第15课《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训练·达标检测一、双基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我歌唱那些shǔ( )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 )的力量。
(2)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 )抖过的/快乐huò( )者好的思想。
(3)不管它xiànɡ( )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
(4)轻轻地从我琴弦.( )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 )新变得年轻了。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1)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答:(2)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答:3.选出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 )A.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B.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C.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D.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4.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整体感情基调是欢快、活泼的,体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对前途信心十足的昂扬斗志。
B.通过阅读本诗我们知道:作者之所以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因为他们有希望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成年人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C.文章结尾处“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充分体现了作者为新生活所感染,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D.本诗作者通过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祝福,寄托了对伟大祖国深深的祝福和无比热爱之情。
5.(2013·重庆中考(B卷))综合性学习。
为激励同学们树立志向、践行梦想,某校正在开展以“青春·梦想”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
材料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节选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材料二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少年周恩来面对国难,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愿,为人民的独立幸福鞠躬尽瘁;“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摆脱中国任人宰割、亡国灭种的危险,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强盛起来,将自己毕生心血献给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学案
科目:语文课型:新授授课时数:1 授课时间:2014.5.4 授课人马希英学习目标:
1.在朗读中体会、理解诗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
2.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领会诗人丰富的想像与联想。
3、探讨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在诵读中品味诗歌丰富的想像、精妙的修辞、朴实的语言。
4、体会诗人炽烈的感情,培养学生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并背诵,理解诗意及抒发的感情。
2.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的形象所表示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储备:
1、作者简介:
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
1929年到上海进中国公学预科,1931至193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受到文坛注意。
他的散文集《画梦录》出版后,曾获《大公报》文艺奖金。
大学毕业后,到天津南开中学、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教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四川万县和成都教书,参加创办《川东文艺》和《工作》杂志。
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其间曾随贺龙部队到晋西北和冀中根据地工作。
新的生活使他写出了《我歌唱延安》等散文和《生活多么广阔》等诗篇,讴歌革命,礼赞光明。
代表作品有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等。
2、写作背景:
1938年,何其芳告别国统区黑暗、压抑、窒息的旧生活,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一种与同民党统治区迥异的生活展现在眼前。
诗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全新的火热的生活中,他观察着,感受着,激动着。
诗人的生活变了,性格变了,世界观变了,诗风也变了,他不再写那种缠绵忧伤的爱情诗了,流泻于诗人笔端的是一种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诗句。
这首诗就是诗人奔放快乐积极向上诗风的代表作。
学习过程:
1、你认识下列黑体字吗?请给它们注音吧。
颤抖()琴弦()渴望()
2、仔细阅读注释,你一定能找到下题的答案。
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评论家。
他于1938年怀着对光明的渴望,奔赴革命根据地延安。
其主要作品有诗集《》、《》等。
3、认真地朗读这首诗,初步体会这首诗的内涵。
1.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A.叙事诗 B.抒情诗),从形式看,它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A.新体诗B.旧体诗)
2.诗歌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3标题中的“我”指谁?“少男少女”又指谁?
4第三节诗中的“微风”和“阳光”代表着什么?
5.第一节诗连用五个“歌唱”,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表达对抒发感情有什么好处?
6.第二节诗中,“我的歌啊”,诗人这里所要唱的是什么歌?诗人为什么希望它飞到年轻人的心中?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7.读完这首诗后,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试写出两个,并说说他们之间的相似点。
1.结合句意,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指诗人未去延安之前的思想和创作上的低沉、压抑、
灰色的情感)
(2)所有使我像草—样颤抖过
..的()
(3)我重新变得年轻
..了()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诗中把少男少女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之间的相似点是_______________。
(2)统领全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整体感情基调是欢快、活泼的,体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对前途信心十足的昂扬斗志。
B.通过阅读本诗我们知道:作者之所以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因为他们有希望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成年人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C.文章结尾处“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充分体现了作者为新生活所感染,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D.本诗作者通过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祝福,寄托了对伟大祖国深深地祝福和无比热爱之情。
1.何其芳何永芳诗人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
1.B A
2.排比拟人
3、既指作者本人,也指和作者有相同观点和感受的人。
“少男少女”既指40年代延安地区的少男少女,也指新中国的少男少女,代表了民族希望祖国未来的少男少女,也可以说一种象征,代表一种新的生活、新的力量、新的希望4.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5.诗人来到延安,新的生活令他激动不已,因此连用五个歌唱来表达自己对新生活的热情赞颂。
这样内容集中,语势强烈,节奏鲜明。
6.诗人要唱的是对新生活的热情赞颂。
为了使“少男少女们”得到鼓舞。
主题:该诗通过对少男少女们热情歌唱,勉励广大的青少年们,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奋发向上,永葆青春活力。
7.此题开放,意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只要能说出事物与少男少女的相似点就值得肯定。
例如:早晨的太阳(朝气蓬勃),雨后的彩虹(多姿多彩)、绚烂的春天(生机勃勃)、初生牛犊(英勇无畏)、雨后春笋(茁壮成长)等。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同步练习
1.(1)忧伤:只诗人未去延安之前的思想和创作上的低沉、压抑、灰色的情感。
(2)颤抖:哆嗦、发抖。
(3)年轻:轻快、健康,是新生活的希望。
2.(1)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正在生长的力量;生机勃勃,充满朝气和希望
(2)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