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
浅析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

浅析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目的:研究分析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几点安全隐患,针对安全隐患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方案。
方法:通过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样本的分析研究,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分析。
结果:可以促使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实现进一步的规范化、安全化以及科学化,可以促使护理安全隐患进一步消除。
不仅如此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提升其专业技术的能力。
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护理事故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
结论:针对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可以促使护理人员专科技术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促使其自我保护意识实现进一步提升。
标签:血液净化;安全隐患;处理方案完成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最重要的场所是血液净化中心,因为血液净化治疗具有非常显著的特殊性,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一些护理安全问题的频频出现。
在出现问题的过程中,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方案,就会给患者带来健康隐患,严重的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1 血液净化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1.1 物理问题血液透析室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过氧乙酸、第二种是次氯酸钠、第三种是冰醋酸、第四种是甲醛、第五种是含氯消毒剂,护理人员需要每天完成配比工作,同时还要开展透析器以及透析机的消毒工作,跟这部分挥发性化学消毒剂长时间的接触,就会导致护理人员出现头痛的现象,甚至出现职业性的皮炎、鼻炎、哮喘、致癌等危害,程度严重的还会导致怀孕期的护理人员流产。
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透析器与管路连接部位跟机器监测口连接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接头、夹子以及盖帽,患者的血流速会相应的加快,高达每分钟250~300ml,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护理人员接头衔接缺乏紧密性,或者是出现其它的循环意外问题,那么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对其生命产生直接的威胁。
1.2 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问题在进行血液净化护理的时候,护理人员跟患者之间的沟通缺乏有效性,使患者经常出现有问题难以得到正确解答的情况,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心理不平衡,造成医疗纠纷频频出现[1]。
探讨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

探讨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目的:分析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血液净化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引发不良护理事件的因素比较复杂,医护人员应该对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标签:血液净化;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处理措施在实际的血液净化护理过程中,环境、人为及制度等方面因素都可能会给患者的治疗带来安全隐患,严重者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加强血液净化患者的护理工作,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1]。
本文主要就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处理措施进行分析,并作如下报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男30例,女29例;年龄为22~67岁,平均年龄为(47.3±1.8)岁,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36例,女23例,年龄为24~69岁,平均年龄为(48.5±2.3)岁,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1)净化设备因素。
在患者进行血液净化的过程中,如果净化机突然发生故障,极有可能导致计算机程序中的参数消失或者发生水处理系统故障,对患者血液净化的效果造成影响,严重者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2)患者因素。
很多患者的血液净化效果会受到自身疾病的影响,例如患者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疾病,那么其在长时间的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贫血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对血液净化的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
浅析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

培 训 ,提 高与患 者 问的沟通 能 力 ;另 外提 高对 风 险的预 防管 理 , 除其 不安 情绪 ,从而 使其 积极 配合 治疗 ,对 日后 生活 重拾 信心 。
不仅 能够 为患者 带来 益处 ,还 能保 障患者 与相 关 医疗 队伍人 员的 同时还 能为 自身安全 提供保 障。 身心 健康 。本 次研 究主要 对我 院血液 透析 室 患者 的血液 净化 护理 过程 中存在 的 安全 隐患进 行探 究性 分析 ,提 出相对 应 的预 防与处
2结 果
经过 对血 液净 化安全 隐 患进 行深 入研 究分析 ,使 得相 关护 理 人 员认识到 了其 自身作用于 护理过 程中 的重要性 。所有 6 O 例 患者 均接 受 了血 液净化 治疗 , 其 中护患 纠纷 出现 3 例, 分别 由医疗环 境 、 护 理人员 工作态度 与患者 自身原 因导致 。
3讨 论 现 阶段 ,随 着我 国临床 医疗 技术 不断 进步 与创 新 ,医 院医疗
理措施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随机 选 取 2 0 1 3年 1 月至 2 0 1 4 年 1 月 期 间于我 院 血液透 析 室
接受 血液净化 的 6 0例患者 ,其 中男性 3 6 例 、 女性 2 4 例 ,年龄 为
l 8~ 8 3岁 ,平均 年 龄 为 ( 4 5 . 6 ±4 . 9 ) 岁 ;患 者 临床 疾 病主 要 表 环 境 影响 ,加之 患者 对医 院相 关医疗 队伍 服 务需 求不 断增 多 ,这 现 为药 物 中毒 患者 2 5 例 ,急性胰 腺 炎患 者 l O 例 ,。 肾功 能衰竭 患 也使 得大 部分 患者 自我维 权 意识得 到 不同程 度提 高 。同时 ,近 几
浅析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

浅析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目的讨论血液净化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为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建议。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至12月需进行血液净化患者。
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分为A、B两组。
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前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实施相关护理措施。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进行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经完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82%(P<0.05)。
完善护理组患者各类并发症发生人数显著少于常规组患者(P<0.05)。
结论通过分析血液净化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能够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血液净化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流程,加强细节管理,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及心理素质对促进血液净化顺利完成,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血液净化;护理安全隐患;相关措施;意义与影响血液净化中心是用于治疗急性药物中毒,急性肾衰竭及多脏器衰竭等危重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场所。
通过血液净化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因此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数量较往年显著增加,但由于血液中心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质量维护及技术发展标准等存在差异,在对透析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存在部分安全隐患,对其正常治疗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加强血液中心各项管理,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对确保患者完成血液净化,保证其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期为提高日后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现将实验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100例需进行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7-67岁,平均(47.3±20.1)岁。
包括慢性肾衰患者4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32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12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9例.将1月-6月进行治疗患者分为A组。
血液净化护理中的风险隐患及对策管理分析

血液净化护理中的风险隐患及对策管理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同时总结血液净化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和对策管理。
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病人资料200例施行分析,分析200例病人在接受血液净化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制定有效的对策管理措施。
结果 200例病人中一共产生10例不良事件,出现几率为5.0%,具体包含低血压病人3例,失衡综合征以及头痛性痉挛病人2例,体外凝血病人2例,抑郁以及焦虑情绪病人1例,没有及时记录治疗告知病人1例,因为穿刺血管引发不良因素病人1例,分析其风险隐患的出现原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欠缺专业责任性,没有认真对待病人护理安全,相关操作不规范,环境安全卫生意外等。
结论临床中需要严格遵照相关规章操作流程执行血液净化护理工作,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心理素质培养力度,提高对每一项环节的管理工作,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关键词:血液净化护理;风险隐患;对策管理我们国家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随之升高,在此种情况之下,人们对于医疗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提高,医院想要获得良好的发展,需要完善护理工作,保证病人可以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因此在血液净化护理工作期间,一般会施行适当的安全护理措施,降低操作期间引发的各类风险隐患,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风险,使病人可以顺利完成血液净化治疗[1]。
本文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病人资料200例施行分析,分析200例病人在接受血液净化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制定有效的对策管理措施,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病人资料200例施行分析(2017.1-2018.1),200例病人中男性130例,女性70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41.25±4.61岁,其中140例病人属于慢性肾功能衰竭,25例病人属于药物和毒物中毒,20例病人属于各类癌症手术之后病人,15例病人属于其他疾病。
血液净化护理风险管理

经验交流175血液净化护理风险管理罗小兰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凉山 615000血液净化是临床上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案,具有专业性强、危险系数高等特点。
在血液净化护理工作中,任何环节都可能造成护理安全隐患,影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因此,应全面分析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从环境、设备、人员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从根本上减少血液净化护理过程中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提高血液净化护理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一、安全隐患1、血液净化设备:当血液净化设备突然停机或发生其他故障时,计算机中的一些程序参数会丢失,影响患者血液净化的效果,特别是生命安全。
2、病人本身:大多数患者会认为血液净化的最终效果会影响自身疾病。
比如,病人本身就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他们在接受血液净化长期干预治疗时,容易出现贫血事件或营养不良等问题,这将明显影响血液净化的最终效果。
3、医务人员:他们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新设备大多不能熟练使用,由于一些操作不当或设置参数不正确,医务人员操作上存在一些隐患。
二、管理措施1、确保护理操作规范化在相关操作过程中,血液净化中心护士要保证思路清晰,加强护士专业技能培训,显著增强护士的无菌意识,确保内瘘穿刺规范化,确保静脉导管的清洁。
急诊治疗特殊患者,特殊情况需要加强疾病观察及相关指标的有效监测。
2、血液净化护理的合理管理在实施护理质量管理期间,要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合理建立新老员工轮岗管理制度,有效界定个人专项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观察。
3、加强环境和设备管理。
根据血液净化中心的具体需要,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各种血液净化设备和水电保护的管理,配置相应的稳压器,从根本上减少设备故障对护理安全的隐患。
对于各类集中血透设备,医院应安排专人进行专业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随时处于正常状态。
此外,护士应及时对血液净化室进行清洁消毒,确保净化室干燥、清洁。
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及防范

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摘要】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从感染控制、药物管理、导管相关并发症、透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及设备维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针对这些安全隐患,加强培训与教育,强化监测与评估,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是关键的措施。
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加强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发生意外的可能性,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防范安全隐患,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护理管理、安全隐患、感染控制、药物管理、导管并发症、透析过程、设备维护、培训与教育、监测与评估、操作流程。
1. 引言1.1 绪论在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安全隐患是一项极其重要和关键的问题。
透析患者通常处于免疫力低下状态,易受感染的影响,而且透析过程中需要大量药物的应用,导管插入和透析操作等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加强对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护理管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和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血液净化中心是一个特殊的医疗场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状况受到重视。
在这种环境下,护理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只有深刻理解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特点和护理要求,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患者发生意外的可能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希望为相关护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感染控制安全隐患感染控制是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护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关键点之一。
感染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在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控制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透析室的清洁与消毒:透析室是患者接受透析治疗的重要场所,透析室的清洁与消毒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分析及对策

训 ,每周至 少进 行一 次 学 习。提 高 护理 人 员 的法 律 意识 , 病患有权利知道 自己的病情 ,提 高护 理人员 的 自我保 护意
象进行血液净 化的 特殊场所 。随着社 会 的发展 ,科学 的进 步 ,医学技术也在 不断 的发展 , 目前血液 透析病 患 的生活
识 。提高护理人 员的服 务意识 ,在护理 人员 和病患 之 间建 立 良好 的护患关 系。护理 人员应 该将病 患 当做亲人 一般 照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卫 生 管 理
He a l t h Ma n a g e me n t
1 j o n m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c y
血 液 净化 中心 护 理 安全 管 理 因素 分 析及 对 策
张 德 生
江西省赣州市立 医院 ,江西 赣州 3 4 1 0 0
【 摘
要】 目的 : 探究血液净化 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的问题 及对策。方法 :研究血液 净化 中心护理存在 的安全 隐患 问题 ,制定相
应的规章制度 , 加强对护理人员工作责任 心的培养 , 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 和服务 意识 。分别选取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 、后各 3 O 例患 者
【 关键词 】 血液净化中心 ; 护理质量 ;护理 ;安全隐患
【 中圈分类号 】R 1 9 7 . 3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 0 0 7— 8 5 1 7( 2 0 1 5 )O 1 — 0 1 4 0 — 0 2
血液净化 中心是用 来针 对一些 肾脏疾 病 和毒物 中毒现
血液 中心 的规模需 要不 断的扩 大 ,与此 同时 导致 了发展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李文晶,靳芳(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山东济南 253000)【摘要】目的 探究血液净化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与实施的处理对策。
方法 探究样本都是在我医院接收需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一共是78例,时间控制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
按照“计算机表法”进行各组的分配处理,其中参照组(n=39例)选择常规护理方案,探究组(n=39例)选择针对性护理方案。
结果 探究组中不良护理事件产生率比参照组数值低,且护理满意度比参照组数值高,表现为P值<0.05,探究价值显著。
结论 血液净化护理工作中存在很多诱发安全隐患的因素,需要医护工作人员针对性分析不良护理事件出现的情况,然后制定相对更合理的处理方案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出现。
【关键词】血液净化护理;安全隐患;处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17.65.02进行血液净化护理工作的时候,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制度因素均会诱发安全隐患问题,重则会对患者自身生命构成重大威胁。
所以,增强这方面的护理干预,能够将不良护理事件产生减少,意义非凡。
我院也是选择了78例需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时段: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其中一组选择针对性护理方案将不良护理事件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具体内容的整理见:1 样本资料与方法1.1 样本资料探究样本都是在我医院接收需进行血液净化的患者,时间控制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一共是78例。
按照“计算机表法”进行各组的分配处理,其中参照组(n=39例):男性患者人数25例,女性患者人数14例,年龄高达67岁,低达22岁,中位年龄达(47.2±1.7)岁;探究组(n=39例):男性患者人数24例,女性患者人数15例,年龄高达69岁,低达24岁,中位年龄达(48.4±2.2)岁。
进行t处理后,显现了P值>0.05的统计数值,探究意义不大。
1.2 方法1.2.1 究安全隐患第一,净化设备。
当净化设备突然报停或是其他故障出现,会使得计算机内某些程序参数出现丢失的情况,进而影响患者做血液净化内容,重则也对他们生命安全产生影响。
第二,患者自身。
多数的患者都会认为血液净化最终效果是能够影响自身疾病的,比如说,患者本身存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一类的疾病,长期接受血液净化干预性治疗时候,极易产生贫血事件或是营养不良等等问题,显然会影响到血液净化最终效果[1]。
第三,医务人员。
他们在专业知识方面、技能水平方面都比较欠缺,针对多数新型的设备不能熟练的运用,因为某些不当的操作或是设置参数时不正确,均架构产生一定隐患问题。
1.2.2 护理措施参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案;探究组选择针对性护理方案,详细整理为:第一,增强环境管理、设备管理。
我院需要按照“血液净化中心”详细管理需求,进行相关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增强设备管理与水电防护工作,期望对稳压器进行对应的配备,这样在根源上能够将设备故障产生率与安全隐患的存在降低。
另外也需指派专人对设备定期进行专业的保养与检修管理,保证设备能够维持正常工作状态[2]。
第二,增强对患者的管理。
待患者办理入院之后,需要护理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系统性检查做以专业指导,对其机体状况详细了解,针对某些特殊疾病类型的患者要选择预防措施干预。
针对探视予以严格的管理,张贴相关制度,严禁家属进行陪同,规避交叉感染的出现。
同时,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够给予全方位管理,缓解他们心理上的紧张情怀。
第三,增强医务人员管理。
需要对医务人员定期培训法制知识,将他们法律方面的认知提高,这样可以减少违法行为的出现,要确保可以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3]。
以培训的方式增强医务人员相关专业技能,同时要求他们在完成血液净化工作时,能够严格遵守有关操作标准或是规程落实。
这样一来,不良护理事件也会相应减少。
1.3 统计学处理将78例护理数据正确输入至SPSS19.0中,护理满意度、不良护理事件产生率选择%体现与x2处理。
P值<0.05统计数值显现,探究价值突出。
2 结 果探究组护理满意度97.44%、不良护理事件产生率2.56%均优于参照组的79.49%、17.95%(P值<0.05),探究价值突出。
见表1:表1 各组护理满意度、不良护理事件产生情况统计组别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不良护理事件产生率参照组(n=39例)20.51(8/39)41.02(16/39)38.46(15/39)79.49(31/39)17.95(7/39)探究组(n=39例) 2.56(1/39)38.46(15/39)58.97(23/39)97.44(38/39) 2.56(1/39)x2 6.1546 5.0143P0.01310.02513 讨 论血液净化护理工作需要从全局上来分析出现安全隐患的各类因素,然后选择针对性护理方案,主要是对环境管理、设备管理、医务人员管理、患者管理等几个方面来加强,根源上减少不良护理事件出现,改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保障患者拥有更高的治疗安全性[4]。
本研究中,探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7.44%(38例)、不良护理事件产生率2.56%(1例)优于参照组79.49%(31例)、17.95%(7例),最终P值<0.05显现,与贾丽瑞,潘晨[5]研究内容(下转71页)6 讨 论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是机体椎体束功能逐渐恢复的一种表现。
但持续的肌张力增高或痉挛状态则会限制患者学习随意运动的功能,从而出现异常姿势或偏瘫步态,重者可导致患肢关节的挛缩畸形,最终成为造成患者终身残疾的主要因素之一。
[3]大部分中风患者在软瘫痪期后(约1-3周),进入偏瘫的痉挛期。
痉挛期一般可持续3个月左右,或可因体外的某些因素而诱发,对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有严重的影响。
因而有效的控制痉挛,降低患肢的肌张力,促使患者尽早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至关重要。
经大量研究证明经中药外用治疗作用于患肢可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改善并增强患侧肢体局部血液循环,提高肌肉营养状态,有效防止肌肉萎缩。
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所以,中药湿敷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缺血中风后偏瘫病人的肌张力,改善中风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且操作简单易学,安全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 南登昆.康复医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3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上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801-802.[3] 耿吉东.电针治疗中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10):97.本文编辑:付常荣参考文献[1] 熊寿贵.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02例临床特点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16(21):2394-2395.[2] 王卫平,毛萌,李廷玉,申昆玲,常立文.儿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03.[3] 田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综合护理[J].心理医生,2015,21(11):181-182本文编辑:付常荣参考文献[1] 刁燕颜,罗萍.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不良情绪与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6):136-136.[2] 陈海燕,杜文文.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不良情绪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4):252-253.[3] 马晓娟,卢娜.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影响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3):206-207.[4] 向双蓉,文俊懿,李雪,等.恶性淋巴瘤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对其不良情绪的影响探讨[J].医药前沿,2017,7(28).本文编辑:付常荣上,在对脑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可采用优质护理方案,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1] 高桂英.优质护理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评价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50-53.[2] 杨华.优质护理在脑肿瘤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8):2776-2777.[3] 李冰冰.研究优质护理措施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4):147-148.本文编辑:付常荣[2] 马剑颖.护理干预对脑肿瘤术后颅内低压综合征患者的作用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S1):287-288.[3] 杨冰.护理干预对脑肿瘤术后颅内低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0):188-189.[4] 刘艳,王兵,李景烨.脑肿瘤手术后颅内低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0):50-52.本文编辑:付常荣非常接近,体现出针对性护理方案的应用优越性。
综上所述,将针对性护理方案应用至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中,不仅可以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产生,还能更好的改善护理满意情况,是值得借鉴的一种应对安全隐患措施。
参考文献[1] 王嘉兴.探讨血液净化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189-190.[2] 韩何静.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养生保健指南,2019(1):153.[3] 陈文涛,王淑英.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解决方案[J].智慧健康,2018,4(32):11-12,18.[4] 李娟.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1):98.[5] 贾丽瑞,潘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与对策分析[J].母婴世界,2018(4):184.本文编辑:付常荣(上接65页)(上接66页)(上接67页)(上接68页)(上接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