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

合集下载

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优秀ppt

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优秀ppt

━ )画,第二笔是(
)笔,第七笔是( ノ
)。
2.“枫”,音节是(
fēn ⒊“首”,音节是( g shǒu ),共( 9
),共( 8
)。
︱ )笔,第五笔是(
)。
《赠刘景文》和《山行》都是描写 秋天 (季节)的景 色,作者分别是 宋 朝诗人 苏轼 和 唐 朝诗人 。
橙子 菊花 荷叶 四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后一句是抓住 和______ 寒山 枫两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都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枫叶
旅行 蒲公英 娃娃 纷纷 山洼 啪的一声 观察 蹦着跳着 四海为家
降落伞 苍耳 炸开 知识
多音字
得 děi(我得去)为
de(跑得快) dã(得到)
wãi(行为)
wâi(因为)

jiànɡ(降落) hǎo(好人)

xiánɡ(投降) hào(好奇)
已经 甲虫 豆子 知识 纷纷 经过 如果 好坏 娃娃 山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尽 :完,指败尽。 擎 :举,往上托 。 擎雨盖 : 指荷叶(比喻)。 残 :枯萎、残败 。 犹:依然。 傲: 坚强不屈的样子。 傲霜:不畏寒霜。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诗意: 荷叶败尽了,已经看不见能像雨伞一样撑 起的荷叶,只剩下了枯枝败叶。 菊花也已枯萎,但还有枝条傲然挺立着, 不怕风吹霜打。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诗意:
一年中的好景你必须记住, 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一年好景君需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橙 黄 橘 绿
思考: (1)《赠刘景文》一诗中,哪几句是景 物描写,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
《赠刘景文》一诗中,“荷尽已无擎 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是景物描写。 描写的是“荷尽”、“菊残”的萧瑟景 象。

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优秀PPT课件

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优秀PPT课件

二月花
.
38
这经霜打过的枫叶,比 二月的鲜花还要红火。
红于:比······还红 霜叶:经霜打的枫叶
霜叶红于二月花。
.
39
赞美枫叶不畏严寒,傲
然独立的高洁品质。
.
40
1.“刘”,音节是(liú ),共(6
2.“枫”,音节是(fēng ),共(8 ⒊“首”,音节是(shǒu ),共(9
)画,第二笔是(━
一条弯弯曲曲的 小道由山下通向 远处的山顶
寒山:深秋时节 的山
径:小路
斜:弯弯曲曲
.
32
白云生处有人家。
抬眼望去,白云升腾
的地方,隐隐约约地
有几户人家。
生:产生,出现
.
33
停车坐·爱枫林晚·,
坐:因为
晚:傍晚 因为喜爱这傍
晚的枫树林,
不由得停下车
来观赏。
.
34
.
枫树35
.
枫叶36
枫叶
.
37
赠刘景文
.
1
.
2
zèng liú qíng gài 赠送 姓刘 擎雨盖
jú cán yóu 菊花 残枝 犹有
jūn bìxū chéng jú 君子 必须 橙色 橘子
jìng xié fēng yú 小径 歪歪斜斜 枫树 于是
.
3
刘擎菊 残
犹君须 橙
橘 斜径
枫于
.
4
首 记

枫 径






23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 一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 一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一《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一教学内容: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课前透视: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

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

《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

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

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

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

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

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与他人交流字词的理解,相互促进,提高学习古诗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读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想像古诗的画面,加上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诵读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学生的阅读古诗的实践,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初步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优美。

)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教案教学设计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中所蕴含的意 境和情感,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 热爱和传承意识。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合作、个人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引 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 性。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通过PPT展示古诗的背景、意境和重 点词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古诗 大意。
通过比较阅读,了解两首古诗的异同 点。
通过朗读和想象,感受古诗的意境和 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和传承意识。
感受古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人生 智慧。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陶冶情操。
02
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背景
时代背景
01
02
03
04
诵读法
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感受 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感,加深
对诗意的理解。
讲解法
对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 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
含义和意境。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 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 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 诗中描绘的场景,增强对诗意
赠刘景文和山行这两首诗都创作 于宋代,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达 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 大的成就。
作者背景
苏轼和杜牧是唐宋时期的著名诗 人,他们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课文内容解析
主题思想
《赠刘景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时光 荏苒、友情难忘的主题;《山行》则通过对秋天的山林景色进行描绘,表达了 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优秀教案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教学设计加教学反思(两份)

优秀教案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教学设计加教学反思(两份)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朗读感悟教学准备:字卡、词卡、小黑板、收集其它的古诗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揭题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描写深秋美丽景色的古诗。

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一)释题1、读古诗题目(注意重点字音:赠)2、师简介诗人“苏轼”(二)看图说话看图,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三)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1、自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找出诗中生字,注意读音易错字:擎残橙刘3、自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四)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师点拨。

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读。

(五)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1、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六)想想、议议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秋天,收获的季节)三、学习第一首古诗中的生字1、找出古诗(一)中要求写的生字:首枝记刘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记字音字形,然后找小伙伴交流是否认识了。

3、指导写字,教师示范写,学生在课堂上写前三个字,教师注意巡视。

四、作业背诵古诗第二课时一、复习1、认读古诗(一)中的生字2、背诵古诗二、学习第二首古诗(一)释题1、读题2、简介诗人“杜牧”(二)识记生字字音找出诗中要认的生字,认读,解决字音。

(三)小组合作,讨论学习1、根据《赠刘景文》的学习经验,讨论确定本组的学习方案。

2、按自己组的方案自学。

(四)师生合作,解决疑难每组提出学习中的疑难处,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与他们一起讨论解决。

(五)启发想象,感情朗读1、师范读,生边听边想象。

2、生练读,一边想一边读。

(六)感悟诗意,熟读成诵1、生自由读,借助插图感悟诗意2、找伙伴,练背诵三、学习诗中生字1、字音、字形、字义2、指导书写四、实践活动把自己课外学的古诗背给同组同学听,还可以教同组同学背一首自己课外学的古诗。

赠刘景文 山行

赠刘景文 山行
古诗两首Βιβλιοθήκη 靳文慧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
菊 残 犹 有 傲 霜 枝 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刘 菊 残 君 橙 橘 径 斜 枫 于
远 上 寒 山 石 径斜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
白云生处有人家
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我停下来是因为要欣赏这枫林的景色
霜叶红于二月花
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请同学们把字词解释写到课本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5.坐:因为;由于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 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山 行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字词通关
Jìng
xié
fēng


斜 枫 于
我会认:
我会写:
于(于是)(乐于) 首(首都)(一首歌) 枝(树枝)(残枝) 枫(枫树)(枫叶) 记(记住)(忘记)
刘(姓刘)(刘备)
谢 谢!

4 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山行

4 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山行

二儿走之行千里。 谜底:( 远 )
山 行
山行: 在山里走
杜牧字牧之, 是唐代诗人。 他和李商隐合 称为“小李
山 行
[唐] 杜牧 yuǎn shànɡ hán shān shíjìng xiã
bái yún shēnɡ chù yǒu rãn jiā tínɡ chē zuî ài fēnɡ lín wǎn shuānɡ yâ hïnɡ yú âr yuâ huā

二月开的鲜花
枫叶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 行
[唐] 杜牧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诗文解释】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 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 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远上寒山石径斜,
·· ·
一条羊肠小道由山下通 向远处的山顶
径:小路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白云生处有人家。
抬眼望去,白云升腾 的地方,隐隐约约地 有几户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坐:因为 因为喜爱这傍 晚:傍晚
二、写出下列词的 反义词。 无( ) 是( 上( ) 斜( 爱( ) 晚(
) ) )
三、根据意思写出相应诗 句 1、菊花凋零了,但是还有傲霜的枝条。 菊残犹有傲霜枝 2、一年中最好的景色你要记住。 一年好景君须记 3、停车只因为喜爱傍晚枫林的景色。 停车坐爱枫林晚
我会认
liú jú 刘 菊 jú jìnɡ 橘 径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优选4篇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优选4篇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优选4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优选4篇《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放手让学生感悟诗韵——《山行》教学片断及反思“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儿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这是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的理念。

如何使儿童在读古诗的同时,真正感悟到古诗的意境,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下一个片断,我们或许会有所启发:
[案例片断]
(通过自读──—同桌检查纠正──—齐读等方式使学生能把古诗读正确)
师:小朋友读书的水平可真高,一会儿就把这首古诗读通顺,读正确了!请小朋友们再轻轻读读这首古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学生小组学习)
师:哪一组先来交流。

生:我们组知道“远上寒山石径斜” 中后半部分的意思: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生:我可以帮助第四小组的同学补充一下。

“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意思是说远远看去,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生:我们知道“白云生处有人家”是说白云的深处有一户人家。

师:是吗?
(教师随机板画山中云雾绕绕的地方有几座房子)
生(看了黑板上的板画后举手):老师,我觉得不是白云的深处,应该是在山上有几户人家的房子。

师追问:那古诗为什么说是“白云生处”呢?(教室里一片沉默,片刻,有一名学生举手)
生:因为山很高,比天上的云还要高了,所以是“白云生处”。

师:我今天惊奇地发现,我们小朋友读书的水平已经超过了老师。

读书的方法也越来越高明,像刚才结合图画来读懂古诗,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其他组还读懂了哪几句呢?生:我读懂了“霜叶红于二月花”。

就是说霜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师:你说得不错,但这里的“霜叶”是指什么叶子呢?
(教师随即出示书中的插图)
生:“霜叶” 指枫树的叶子。

老师,我有点知道“停车坐爱枫林晚” 的意思。

师:那你说说看呢。

生:我是从书中看出来的。

作者在小路上走,看见傍晚路边的枫叶太美了,就停下车来。

师:小朋友,你们真是太棒了,自己读懂了这首古诗的意思。

(这时,一名学生把手举得高高)
生:老师,我不知道“寒山” 是什么意思?
生:“寒山”是一座山的名字。

师反问:真的吗?
生:我认为不是。

师继续追问:那为什么要用上“寒山”呢?(教室里鸦雀无声)
师启发:小朋友,你们想想,这首诗是描写什么季节的呢?生:秋天。

师补充:而且是深秋时节,这里的“寒山”指的就是深秋时节的山。

因为深秋时节,天气转冷,因此作者在这儿用上了“寒山”。

生:第四行为什么说“霜叶” 呢?
师:谁能回答这位小朋友的问题呢?
生:天冷了,早上就会下霜。

所以说是“霜叶”。

师:说得准确一点,应该是被霜打过的枫叶。

小朋友,杜牧用几句短短的诗句写出了深秋时美丽的景色,使我们也似乎看到了深秋时节生机盎然的景色,真是太美了。

让我们也来赞一赞这美丽的深秋,好吗?
(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
【反思】
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
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

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1.提供学生足够的感悟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

”在实际课堂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去讨论。

如回答不出,教师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忙着启发。

试想,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学生的回答能有一定的深度吗?更何况是对古诗文的体会、感悟。

根据“合作互动” 的原则,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

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

在《山行》的教学中,正因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如此有滋有味。

2.教给学生多样的感悟方法。

要使学生通过学古诗文,既受到文化熏陶感染,又从情感上、思想意识上得到美的体验,这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研究,去感悟。

(1)多层次的诵读。

“好诗不厌百回读”。

朗读和背诵在古诗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古诗节奏鲜明,音律和谐,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指导,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

同时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熟读成诵”之目的。

(2)要求学生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现代心理学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

在古诗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运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学生对“寒山”“霜叶” 的理解,他们用自己的话表述自己对诗文意思的理解,使自己沉醉于深秋的美丽景色之中,虽已百花凋零,然而“霜叶红于二月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