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词语解释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四字词语及解释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四字词语及解释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四字词语及解释1形容很规矩,很庄重,很认真。

(一本正经)2引起人的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引人注目)3装满了东西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

(满载而归)4自己跟自己说话。

(自言自语)5色彩丰富,灿烂美丽。

(绚丽多彩)6烧火做饭时冒出的一条条、连续不断上升的烟。

(缕缕炊烟)7形容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

(欢蹦乱跳)8非常严密,没有空隙。

(严严实实)9形容轻快地飞舞。

(翩翩飞舞)10形容因受到惊吓而脸色苍白。

(大惊失色)11形容呼唤的次数非常多。

(千呼万唤)12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样子。

(垂头丧气)13形容色彩非常丰富。

(五彩缤纷)14花朵竞相开放,好像在比美。

(争奇斗艳)15愉快地盛开。

(欣然怒放)16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没有差错。

(准确无误)17形容路途很远。

(千里迢迢)18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辛。

(风餐露宿) 19形容长途奔波,十分劳累的样子。

(风尘仆仆)20把头转向后方,远远地望。

(回首遥望)21形容名声大,世界闻名。

(名扬中外)22比喻色彩鲜艳,式样繁多。

(五光十色)23形容各种各样奇怪的事物。

(千奇百怪)24(草木)青翠茂盛。

(葱葱茏茏)25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琳琅满目)26应该有的都有了,非常齐全,不缺少。

(应有尽有)27价格便宜,质量又好。

(物美价廉)28色彩极为鲜艳耀眼。

(光彩夺目)29充分地显露出神奇的威力。

(大显神威)30形容高大而笨重的东西。

(庞然大物)31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相提并论)32相处得好,不争吵。

(和睦相处)33没有精神,不高兴,不振作。

(没精打采)34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不假思索)35兴致高,精神足。

(兴高采烈)36如同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

(如愿以偿)37语言和行动很文雅,有礼貌。

(彬彬有礼)38十分留恋,舍不得离开。

(恋恋不舍)39形容看得很投入,很专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词语解释专项知识归纳整理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词语解释专项知识归纳整理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词语解释专项知识归纳整理化等具有历史悠久的特点。

改写:在大青树下的小学,早晨学生们穿戴着鲜艳的服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校园里飘扬着国旗,学生们向着国旗敬礼,XXX响起,教室里开始了朗读课。

学生们安静地听着老师的讲解,偶尔可以听到树枝摩擦的声音。

这些学生们都很好奇,他们招引着彼此,一起探索这个古老的校园。

物质。

常用于建筑和修补工程中。

道路:指供车辆、行人通行的路线。

也指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或路径。

铺满:指覆盖整个表面,使其充满。

巴掌:指手掌,也可指手掌大小的面积或物体。

这条水泥道被金色的巴掌铺满,形成了一条金色的道路。

水泥是一种石状物质,可以将散粒状材料如砂、石胶结成整体。

根据用途和性能,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性水泥三种。

它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水利等工程中。

天气放晴了,人们忙着晒衣服等天气变好再出门。

明亮的天空和大地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物体明亮闪烁发光,就像闪闪发亮的雨珠和金黄色的落叶一样。

尽头是指末端或终点,例如胡同的尽头有一所新房子。

平展可以形容物体平坦宽广和心情舒畅,例如平平地铺开。

排列则是指按次序站立或摆放,例如十几名卫士排列在两旁。

规则可以是指制度或章程,例如交通规则和借书规则。

也可以指规律或法则,例如自然规则和造字规则。

此外,规则还可以指在形状、结构或分布上合乎一定的方式,例如规则四边形。

棕红色则是一种红褐色。

XXX是指丛生的叶子,例如秋天里枫叶的叶丛。

歌唱可以指唱歌或用唱歌、朗诵等形式颂扬,例如歌唱祖国的繁荣富强。

迟到指到达的时间比规定时间晚。

秋天的雨让人感到清凉和清静,需要留意路面的滑溜。

颜料是一种不溶于水或油的白色或有色粉末状物质,分为天然颜料和合成颜料两类。

它们广泛用于油墨、涂料、橡胶、塑料、文教用品等的着色,有些也用于纺织纤维的着色和印花。

枫叶是指枫树的叶子,也可以泛指秋季变红的其他植物的叶子,常用于诗文中形容秋色。

邮票是一种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有价证券,用于贴在邮件上支付邮资。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每课词语解释梳理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每课词语解释梳理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每课词语解释梳理1、大青树下的小学早晨:1.指从天将亮到八﹑九点钟的一段时间。

2.指上午。

穿戴:穿的和戴的(衣帽、首饰等)。

鲜艳:鲜明艳丽。

服装:衣服鞋帽的总称,一般专指衣服。

打扮:使容貌、样子好看。

校园:1.学校内供休息﹑观赏的园子。

亦泛指学校范围内的地面。

敬爱:尊敬热爱。

国旗:由国家正式规定的代表本国的旗帜。

我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敬礼:①立正、举手或鞠躬行礼表示恭敬:向老师敬个礼。

②敬辞,用于书信结尾。

铜钟:金属制成的响器,中空,敲时发声。

教室:学校里进行教学的房间。

朗读: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课文。

安静:①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②安稳平静。

树枝:树木的枝条。

这些:1.指示较近的两个以上的事物或人。

2.指代比较近的处所。

3.犹言这么一点点大。

好奇: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招引: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等特点吸引。

古老:1. 古雅而不同时俗古老的传说2. :年老;苍老古老之人无所闻知3.形容书画文章等苍劲朴实,有古人风格公有文章若干卷,深茂古老。

粗壮:1.粗大而结实2.声音大而有力。

枝干:1.树枝和树干。

2.喻大宗与旁支。

3.谓枝附于干。

喻关系密切。

4.支干。

天干地支。

影子:1.镜面或水面映照出来的人﹑物形象。

2.人或物体遮住光线而投下的暗影。

3.模糊的形象。

4.指精神世界的体现。

5.表象;轮廓。

6.痕迹;踪迹。

7.端倪;隐情。

8.指根据。

2、花的学校阵雨:1.雨时短促﹑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降水强度变化很大的雨。

有时伴有闪电和雷鸣﹐多发生在夏季。

荒野:荒凉的野外。

绿草: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

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

亦作“碧草如茵”。

跳舞:1.腾跃跳蹦的样子。

2.舞蹈。

亦指表演舞蹈。

3.特指跳交际舞。

狂欢:纵情欢乐:~之夜。

功课:①学生按照规定学习的知识、技能:他在学校里每门~都很好。

②指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做完~再看电视。

③佛教徒按时诵经念佛等称为做功课。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词语解释总汇精选全文

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词语解释总汇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词语解释总汇1.《大青树下的小学》鲜艳:鲜明而美丽。

绚丽多彩:绚丽,灿烂美丽。

形容色彩丰富华丽。

敬爱:尊敬热爱。

飘扬:在空中随风飘动。

招引:吸引。

好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边疆:靠近国界的领土。

粗壮:指粗大而结实。

摔shuāi(摔跤、摔倒、摔跟头)跤jiāo(跌跤、滑跤、栽跤)凤fèng(凤凰、凤梨、凤尾竹)洁jié(洁白、整洁、清洁)2.《花的学校》湿润:潮湿;湿润。

荒野:荒凉的野外。

狂欢:纵情欢乐。

碰触:接触、碰撞。

扬起:高举,卷起。

3.《不懂就要问》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

霎时:极短时间。

照例:依照惯例或常情。

戒尺:旧时教师对学生体罚时所用的木板。

稀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形容对事物一点儿也不明白。

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4.《4.古诗三首》古诗诗意山行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赠刘景文诗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夜书所见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印着:留下痕迹。

规则:规律、法则。

图案:各种各样的图画。

明朗:光线充足(多指室外)。

熨帖:贴切、妥帖。

凌乱:杂乱无序。

6.《秋天的雨》颜料:用来着色的材料。

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

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邮票:由国家邮政部门发行及出售,作为交付邮资之凭证。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词语解释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词语解释

《金色的草地》词语解释
【蒲公英】
多年生草本植物。

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可入药。

【盛开】
(花)开得茂盛。

【玩耍】
做使自己精神愉快的活动;游戏。

【一本正经】
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课文中指“我”故意很认真地叫住弟弟。

【假装】
故意表现出一种动作或情况来掩饰真相。

近义词:假意。

【引人注目】
吸引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

课文指小小的蒲公英并不吸引人们的注意。

近义词:众目睽睽。

【观察】
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

近义词:察看。

【合拢】
合到一起。

【有趣】
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

近义词:好玩。

【喜爱】
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到兴趣。

近义词:爱好、喜欢。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词语解释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词语解释

《不懂就要问》词语解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江缘学校陈思梅
【私塾】
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咿咿呀呀】
①指物体转动、摇动或摩擦时的声音,多用于形容桨声与胡琴声。

②指小孩子学话的声音、低哭声;有时也指鸟叫声。

【糊里糊涂】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

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霎时】
极短的时间,片刻。

【鸦雀无声】
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

形容非常静。

【戒尺】
旧时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时所用的木板。

【素材积累】
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完了。

”有选择旧会有错误,有错误旧会有遗恨,但即使第一步错了,只要及时地发现并纠正,未必步步都错下去。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路断尘埃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双翅膀;厄运突降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个微笑;雨雪连绵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份责任和梦想。

天下路都是相连的,沿着心中的路坚定地走下去,同样能抵达你想要去的地方。

三年级语文部编版(人教版)上册生字词注音词语表古诗词释义赏析

三年级语文部编版(人教版)上册生字词注音词语表古诗词释义赏析

1、大青树下的小学①我会写的字:晨ch én (早z ǎo 晨ch én ) 绒r ón ɡ(绒r ón ɡ球qi ú) 球qi ú(皮p í球qi ú) 汉h àn (汉h àn 族z ú) 艳y àn (艳y àn 丽l ì) 服f ú(服f ú饰sh ì) 装zhu ān ɡ(装zhu ān ɡ扮b àn ) 扮b àn (打d ǎ扮b àn ) 静j ìn ɡ(安ān 静j ìn ɡ) 停t ín ɡ(停t ín ɡ车ch ē) 孔k ǒn ɡ(孔k ǒn ɡ洞d òn ɡ)雀qu è(孔k ǒn ɡ雀qu è) 粗c ū(粗c ū细x ì)②我会写的词:早晨 穿戴 鲜艳 服装 打扮 敬爱 国旗 敬礼 安静 树枝 好奇 孔雀 招引 粗壮 枝干 影子2、花的学校①我会写的字:落lu ò(落lu ò下xi à) 荒hu ān ɡ(荒hu ān ɡ野y ě) 笛d í(笛d í声sh ēn ɡ) 舞w ǔ(舞w ǔ蹈d ǎo ) 猜c āi (猜c āi 谜m í)狂ku án ɡ(狂ku án ɡ风f ēn ɡ)罚f á(惩ch én ɡ罚f á) 假ji à(放f àn ɡ假ji à) 互h ù(互h ù相xi ān ɡ) 所su ǒ(所su ǒ以y ǐ)够ɡòu(足z ú够ɡòu ) 扬y án ɡ(扬y án ɡ起q ǐ)②我会写的词:阵雨 荒野 跳舞 狂欢 功课 放假 互相 狂风 自然 能够 双臂 急急忙忙 语文园地★我会背:所见 【清】袁枚牧m ù童骑黄牛,歌声振zh èn 林樾yu è。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古诗三首》词语解释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古诗三首》词语解释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古诗三首》词语解释古诗三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古诗三首》,三年级的学生可以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丰富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下面是对《古诗三首》中的一些关键词进行解释。

1. 静夜思《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它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寂寞的旅人在暗夜中思念故乡的情景。

其中有几个关键词需要解释:(1) 床前明月光:床前指床边,明月光指明亮的月光。

此句描写了夜晚的明亮环境。

(2) 疑是地上霜:疑是表示怀疑,地上霜指地面上的白霜。

此句描写了月光下地面的景象给人一种像霜一样的错觉。

2. 春晓《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下是关键词的解释:(1) 春:春天,即四季之中的第一个季节。

这个季节代表着生机勃发和万物复苏。

(2) 睡: 睡觉,睡眠。

此处用来表达天亮前的宁静和沉寂。

(3) 鸟:指各种鸟类。

鸟儿代表着春天的喜悦和活力。

3. 画《画》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通过描绘画面中的景物,表达了艺术的魅力和观赏的快乐。

以下是关键词的解释:(1) 卧: 斜躺,靠着。

诗中指画面中的人物倚靠在树旁。

(2) 新妆:新的打扮,配饰。

用来形容画面中的女子穿着妆容的美丽。

(3) 深: 深沉,厚重。

形容画面中的树木茂密而高大。

通过学习《古诗三首》,三年级的学生可以了解到诗歌的表达技巧和美学价值,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

同时,通过解释关键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还可以通过模仿《古诗三首》的写作风格,进行创作,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结:通过学习《古诗三首》,学生可以感受到古诗的美妙和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词语解释,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表达意境,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