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4哲学通论考研真题(整理)

合集下载

2014年考研南开大学哲学真题(回忆版)

2014年考研南开大学哲学真题(回忆版)

2014年考研南开大学哲学真题(回忆版)
马哲
一、概念解释(6个*10分)
1、物质
2、绝对真理相对真理
3、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4、意识形态
5、异化劳动
6、辨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
二、论述题(4选三30分一个)
1、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3、马克思是怎样在批判旧哲学基础上创立新哲学的
4、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中国哲学
一、简答(15分一个)
1、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2、荀子“虚壹而静”
3、王弼“得意忘言”
4、王阳明“知行合一”
5、张之洞“中体西用”
二、论述(4选三25分一个)
1、韩非历史进化论的理论意义
2、慧能“无住生心”
3、朱熹“理在气先”
4、梁启超“新民说”评述。

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201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628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629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北京大学哲学系629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09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0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0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现代西方哲学部分一、简答题1.本体论承诺2.范式3.在世之在4.逻各斯中心主义5.公平与正义二、论述题1.尼采的永恒轮回说2.胡塞尔的生活的世界中国哲学部分论述题1.荀子正名学说2.张载太和及诚明学说中国哲学史论述题1.荀子的人性论2.王阳明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现代西方哲学史一、名词解释1.《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2.三个世界3.索绪尔“能指”、“所指”4.《经验论的两个教条》(蒯因)二、论述题1.为什么说解释学是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有机组成部分2.为何伽达默尔认为“偏见”是合理的3.罗素摹状词理论中国哲学部分论述题(2题,每题25分,共50分)1.荀子关于名的理论2.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理论现代西方哲学部分一、简答题(5题,每题5分,共25分)1.“永恒的回归”(尼采)2.意义与指称3.解释学4.实用主义5.家族相似(维特根斯坦)二、论述题(3题,每题25分,共75分)1.试述海德格尔的“此在”(Dasein)概念的主要意义2.如何理解现象学还原?3.试分析逻辑经验主义的“还原论”。

2009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中国哲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1.言立三表2.辩无胜3.静因之道4.人副天数5.物不迁6.言尽意7.神灭论8.一物两体9.理一分殊10.淮南格物二、简答题(共1题,10分)试析韩非子对早期法家思想的综合。

现代西方哲学一、术语或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范畴错误2.生活世界3.语旨力4.范式5.绵延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1.维特根斯坦的图式论。

哲学考试卷2004-2005第一学期A卷(含答案)

哲学考试卷2004-2005第一学期A卷(含答案)

广州大学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考试卷考试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A 卷形式:闭卷考试学院:年级:专业:学号:姓名:一、单项选择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符号填写在下面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8分)1、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必然导致——————;A、唯心主义B、不可知论C、形而上学D、机械唯物主义2、“当然,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是指——————;A、物质能否为意识所正确反映B、物质和意识是否相互作用C、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D、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性3、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主要思潮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D、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4、“人的知识和才能是天生就有的,‘上智’与‘下愚’的差异是不可改变的”。

这种观点在哲学上属于——————;A、唯心主义先验论B、唯物主义可知论C、折衷主义诡辩论D、形而上学绝对论5、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是————的观点;A、形而上学B、诡辩论C、折衷主义D、辩证法6、列宁指出:“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丹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

”其荒谬在于违背了——————;A、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原理B、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原则C、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7、概念、判断、推理是——————;A、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C、社会意识的三种基本形式D、社会心理的三种基本形式8、“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

”这是——————的观点;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9、社会的精神文明是指————————;A、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B、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现实表现C、共产主义思想D、人类的最高文明10、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武汉大学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试题真题2004-2014、2019

武汉大学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试题真题2004-2014、2019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历年考研真题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2019(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1.存在(巴门尼德)2.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阿奎那)3.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洛克)4.人是机器(拉美利特)5.自在与自为(萨特)二、简答题(每题15分)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2.简述休谟关于两类知识的区分3.简述早期维特根斯坦关于可说与不可说的区别三、论述题(每题30分)1.试述康德的绝对命令学说2.试述波普尔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评2014(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说”2.弗兰西斯·培根的“四假象说”3.霍布斯的“利维坦”4.斯宾诺莎的“神即自然”二、简述题1.简述希腊化时期怀疑主义对感觉和理性的否定2.简述对笛卡尔的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理解3.简述对莱布尼茨实体、属性和样式的理解三、论述题1.试论述中世纪时实在论与唯名论的斗争及评析2.康德对旧的形而上学批判,希望建立未来的形而上学,试论述康德论述的思路2013(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柏拉图的“知识”和“意见”2.古代怀疑论3.亚里斯多德的实践智慧4.莱布尼兹的“自然从不飞跃”5.卢梭的社会契约论6.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7.后结构主义8.忘了二、论述题1.笛卡尔的第一原理和上帝存在的证明2.康德的先验演绎3.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2012(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1.巴门尼德的存在论2.柏拉图的通种论3.普罗提诺的太一说4.我思故我在5.贝莱克的存在即被感知6.尼采的权力意志7.思维经济原则8.逻各斯中心主义二、论述题1.比较康德的范畴论和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2.从费希特的自我哲学到谢林的同一哲学3.海德格尔的理解的前结构和伽达默尔的前见论2011(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1.四根说2.光照说3.利维坦4.绝对精神5.皮尔士确定信念的四个方法6.尼采的超人学说7.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步骤二、论述题(每题20分)1.试述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身心关系说的发展2.评述康德的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及其解决3.维特根斯坦的“可言说与不可言说”理论,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误解是一种理解吗?结合解释学相关理论回答2010(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理念世界2.身心交感论3.美的四个契机4.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5.排斥形而上学二、论述题1.休谟关于因果问题的基本思想2.黑格尔逻辑学概念论的基本内容3.波普尔的伪证主义思想4.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论2008(真实性70%)一、名词解释1.美德即知识2.光照说3.单子论4.绝对同一性5.价值重估6.最大幸福理论7.语言学转向二、论述题1.述评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2.述评康德自由理论3.述评海德格尔“沉沦”4.述评波普的证伪主义2007(官方版)一、解释分析(每题10分)1.存在存在,非存在不存在2.信仰寻求理解3.人是机器4.实体就是主体5.回到事物本身二、论述(每题25分)1.论述和比较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伦理学的基本思想2.论述和比较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的身体和心灵的关系的学说3.论述和评析叔本华意志主义的基本思想4.论述和评析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基本思想2006(官方版)一、简答题(每题10分)1.苏格拉底的“精神接生术”2.亚里士多德的“隐德来希”3.神正论4.身心平行论5.尼采的权力意志二、论述题(每题25分)1.笛卡尔是如何调和必然与自由的?2.试论克尔恺戈尔对辩证法的理解与黑格尔的差别及其意义三、原著解读(每题25分)1.下面一段文字选自塞涅卡《论幸福的生活》,请做出解释和评论(文选见附件1)2.The following is selected from Descartes’ Discourse on Method, give the general idea fist, then make some comments(文选见附件2)2015(官方版)一、名词解释1.第一哲学2.古代原子论3.苏格拉底的方法4.通种论5.实践哲学6.教父学7.上帝的本体论证明8.自然神论9.偶因论10.先天综合判断二、简答题1.黑格尔的理性的狡计2.胡塞尔的详细学的还原3.海德格尔的此在论4.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三、论述题1.试析英国近代经验哲学发展的轨迹2.试论德国古典哲学在西方史上的突出贡献2014西方哲学史(官方版)一、名词解释1.逻各斯2.原子论3.第一哲学4.第二哲学5.单子6.统觉7.偶因论8.绝对命令二、简答题1.新柏拉图主义2.奥卡姆的剃刀3.皮科对人的定位4.培根的三表法5.休谟问题6.黑格尔的客观精神7.费尔巴哈的“我”与“你”三、论述题1.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中世界唯实论、唯名论之间的关系2.试论康德哲学的哥白尼革命的意义。

2004-2014哲学通论考研真题(整理)

2004-2014哲学通论考研真题(整理)

2004——2014年哲学通论考研真题四川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一、理解与解释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

甚至连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

大家知道,樱桃树和几乎所有的果树一样,只是在数世纪以前由于商业才移植到我们这个地区。

由此可见,樱桃树只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为费尔巴哈的“可靠的感性”所感知.——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1、理解:“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段话是什么意思?2、解释:为什么“连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二、证明或反驳与理解 (30分)1、你是否相信上帝存在,你认为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哪里,给出回答并对你的观点进行论证。

2、如果你不信仰上帝,那么什么能够说服你相信他的确存在?(PS:这道题记得不太清楚了,大概意思是这样的,表述你的观点并论证上帝存在或不存在)三、评述与阐扬虽然我们应当承认,一切哲学都曾被推翻了,但我们同时也需坚持,没有一个哲学是被推翻了的,甚至没有一个哲学是可以推翻的-—哲学的主要内容并不涉及过去,而是涉及永恒及真正现在的东西,而且哲学史的结果,不可与人类理智活动的错误陈迹的展览相比拟,而只可与众神像的庙堂相比拟.1、评述:一切哲学都曾被推翻了,但我们同时也需坚持,没有一个哲学是被推翻了的,甚至没有一个哲学是可以推翻的。

全国名校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全国名校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录1.北京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6)2015年北京大学629西方哲学史一考研真题 (6)2015年北京大学628综合考试二(现代西哲+中哲)考研真题 (7)2014年北京大学850西方哲学史二考研真题(回忆版) (8)2014年北京大学849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9)2013年北京大学860西方哲学史二考研真题(回忆版) (10)2012年北京大学861西方哲学史二考研真题(回忆版) (11)2012年北京大学629西方哲学史一考研真题(回忆版) (12)2.中山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13)2015年中山大学620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13)2014年中山大学620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16)2012年中山大学618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17)3.江西师范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23)2014年江西师范大学802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23)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802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24)2012年江西师范大学802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25)4.河南师范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26)2014年河南师范大学84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26)2013年河南师范大学84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27)2012年河南师范大学84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28)5.其他院校历年考研真题 (29)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9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29)2014年清华大学647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33)2014年四川大学96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34)2014年河北大学8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 (38)201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39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43)2014年西北政法大学701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44)2014年同济大学869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45)2014年兰州大学630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46)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858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47)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858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48)2013年武汉理工大学887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49)2013年武汉大学842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50)2013年深圳大学91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51)2013年山东大学802西方哲学史(从古代至德国古典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52)2013年吉林大学801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53)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8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54)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39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55)2012年清华大学647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56)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9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57)2012年武汉大学844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58)2012年华南师范大学8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59)2012年燕山大学B27西方哲学史考研复试真题 (60)2012年西北师范大学801中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61)2012年华侨大学879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62)2012年河北大学801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63)2012年同济大学618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64)2012年兰州大学633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65)2012年深圳大学904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66)2012年山东大学802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 (67)1.北京大学历年考研真题2015年北京大学629西方哲学史一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德性是知识2.流溢说3.能动的自然和被动的自然二、论述分析题1.柏拉图理念论中“分有说”的困难2.分析贝克莱的“物质”概念3.笛卡尔的“我思”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异同2015年北京大学628综合考试二(现代西哲+中哲)考研真题现代部分一、简答题:1.本体论承诺2.范式3.在世之在4.逻各斯中心主义5.公平与正义二、论述题:1.尼采的永恒轮回说2.胡塞尔的生活的世界中哲部分一、论述题:1.荀子正名学说2.张载太和及诚明学说一、简答(10*5分)1.简要解释右边一段话“我们踏进又不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2.四因说3.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安瑟尔谟)4.简要解释右边一段话“因为一切用以认识和领会蜡的本性或别的物体的本性的理由都更加容易、更加明显地证明我的精神的本性”(笛卡尔)5.《利维坦》6.真观念(斯宾诺莎)7.简要解释右边一段话“普遍同意这个论据本来是被利用证明天赋原则的,在我看来却正好证明了没有什么天赋原则;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全人类普遍同意的原则。

2004年苏州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4年苏州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04年苏州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西方哲学史
一、名词解释(35)
1、逻各斯
2、“四假相说”
3、两种性质说
4、预定和谐说
5、物质
二、原著简析(30)
1、“实体,就其最真正的、第一性的、最确切的意义而言,乃是那不可以用来述说一个主体、又不存在于一个主体里面的东西,例如某一个别的人或某匹马。


2、“就是由于这个东西,由于他的广袤,我们一般称他为物体;由于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思想,我们说他是一个自己存在的东西;……可以为感觉所知觉,并且为理性所了解.所以,物体的定义可以这样下: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袤。


三、简答题(45)
1、试述休谟的知觉论。

2、试述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

3、试述中世纪唯名论和实在论斗争的实质和意义。

四、论述题(40)
1、试论古希腊的原子论思想。

2、试论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

2004年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2004年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2004年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任选做8题,每题8分,共64分)
1.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2.柏拉图的“理想国”
3.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4.培根的“经验归纳法”
5.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
6.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7.洛克的“社会契约论”
8.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
9.黑格尔的“实体就是主体”
10.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
二、简答题(任选做3题,每题12分,共36分)
1.简述柏拉图理念论哲学的主要理论来源。

2.简述康德哲学中的“现象”和“物自体”概念的内涵。

3.简述康德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4.简述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关于认识对象.认识的来源和基础以及认识方法的争论。

三、论述题(任选做2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分析亚里斯多德在古希腊哲学中的地位。

2.试论述西方近代哲学本体论的演进及其当代影响。

3.试论述黑格尔精神哲学中的社会历史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2014年哲学通论考研真题四川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回忆版)一、理解与解释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

甚至连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

大家知道,樱桃树和几乎所有的果树一样,只是在数世纪以前由于商业才移植到我们这个地区。

由此可见,樱桃树只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为费尔巴哈的“可靠的感性”所感知。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1、理解:“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这段话是什么意思?2、解释:为什么“连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二、证明或反驳与理解(30分)1、你是否相信上帝存在,你认为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哪里,给出回答并对你的观点进行论证。

2、如果你不信仰上帝,那么什么能够说服你相信他的确存在?(PS:这道题记得不太清楚了,大概意思是这样的,表述你的观点并论证上帝存在或不存在)三、评述与阐扬虽然我们应当承认,一切哲学都曾被推翻了,但我们同时也需坚持,没有一个哲学是被推翻了的,甚至没有一个哲学是可以推翻的——哲学的主要内容并不涉及过去,而是涉及永恒及真正现在的东西,而且哲学史的结果,不可与人类理智活动的错误陈迹的展览相比拟,而只可与众神像的庙堂相比拟。

1、评述:一切哲学都曾被推翻了,但我们同时也需坚持,没有一个哲学是被推翻了的,甚至没有一个哲学是可以推翻的。

2、阐扬:哲学的主要内容并不涉及过去,而是涉及永恒及真正现在的东西…这段话的见解。

四、论证:写论文。

五、自由与人的本质(参考性提示:从你的意义上说明何为自由?何为人的本质?其关系是什么?可以从自由与必然、人的本质自由与法律、政治、言论、出版、思想等意义上自由这些维度去展开)四川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哲学通论科目代码:662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试题共3页)(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一、理解与阐述:(30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

”A、理解:为什么“必须时刻”把两种变革形式“区别开来”?你认为马克思强调这种区别的意义何在?B、阐述:你认为马克思这段话能否解释中国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演进?请有根据地阐述你的见解。

二、证明或反驳与理解(30分)上帝乃无法设想有比之更为伟大的存在者。

既存在于思想中又存在于现实中的,要大于那仅仅存在于思想中的。

因此,上帝必然存在于现实中,而不能仅仅存在于思想中。

——安瑟伦——A、证明或反驳:请证明或反驳安瑟伦的这个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说明:如果你同意这个“证明”,那就请证明之;反之,则请反驳之)。

B、解释:请解释你如此证明或反驳的理由。

如果你认为我们根本就无法证明或反驳一种宗教信仰,那就请解释你对“信仰与理性”的见解。

三、阅读与理解(40分)“桌子‘依’着门”,“凳子‘触’着墙”。

严格说起来,这里没有“触着”这回事。

这倒不是因为要精确考察起来在凳子与墙之间其实总可以确定一个间隙,而是因为即使间隙等于零,凳子原则上也不可能触着墙。

这件事的前提是:墙能够“为”凳子来照面。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A、阅读:为什么“即使间隙等于零,凳子原则上也不可能触着墙”?B、理解:你怎样理解“这件事的前提是:墙能够‘为’凳子来照面”?四、论证(50分)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参考性提示:1、分别界定“真理”、“绝对”和“相对”;2、证明..:有无“绝对真理”?如果有,那么请反驳..类似“一切真理都是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观点;如果无,那么请反驳..类似“‘拿破仑死于某年某月’就是绝对真理”的观点;3、论证..: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注意:如果你持有类似“真理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的观点,那么请有根据地....论证“绝对”与“相对”究竟是“怎样统一....”的。

)2012哲学通论一、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1、你怎样理解肯定的理解和否定的理解?请从空间和时间的向度上谈谈你对既成形式的理解。

2、为什么马克思说要按其本质来说这个句子?解释它所蕴含的意义。

3、批判的和革命的说的是什么?仅仅说的是一种批判和革命的态度吗?解释你的观点。

二、证明或反驳怀疑不是信仰的反面,而是信仰的一个要素。

——保罗。

蒂里希1、请有根据的阐述你所理解的“怀疑”和“信仰”。

2、证明或反驳论证你的观点。

三、评述与阐扬虽然我们应当承认,一切哲学都曾被推翻了,但我们同时也需坚持,没有一个哲学是被推翻了的,甚至没有一个哲学是可以推翻的——哲学的主要内容并不涉及过去,而是涉及永恒及真正现在的东西,而且哲学史的结果,不可与人类理智活动的错误陈迹的展览相比拟,而只可与众神像的庙堂相比拟。

3、评述:一切哲学都曾被推翻了,但我们同时也需坚持,没有一个哲学是被推翻了的,甚至没有一个哲学是可以推翻的。

4、阐扬:哲学的主要内容并不涉及过去,而是涉及永恒及真正现在的东西…这段话的见解。

四、论述论大学精神2011年哲学通论一、“合理的即是现实的,现实的即是合理的”解释其中合理与现实的意义,并发表你对这句话的观点。

二、评述我在好多年前就已经觉察到,我从早年以来,曾经把大量错误的意见当成真的加以接受。

从那时起,我就已经断定,要想在科学上建立一些牢固的,永久的东西作为我的信念,我就必须在我的一生中有一次严肃地把我从前接受到心中的所有意见一齐去掉,重新开始从根本做起。

——笛卡儿《第一哲学沉思集》1、阅读:你怎样理解“在科学上建立一些牢固的,永久的东西”这个说法?你认为可能吗?为什么?2、评价:请评价笛卡儿的“重新开始从根本做起”。

三、如果你不信仰上帝,那么什么能够说服你他的存在。

如果你信仰上帝,那么什么又能够说服你他不存在。

四、论正义2010年哲学通论一、分析与阐扬(15*2=30分)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马克思1、分析:这种唯物主义学说的“认识论”的出发点的什么?这种学说的“忘记”会引发什么样的逻辑后果?2、阐扬:你如何理解人与教育的关系?二、阐述与证明或反驳(10+20=30分)怀疑不是信仰的反面,而是信仰的一个要素。

——保罗·蒂里希1、阐述:请有根据地阐述你所理解的“怀疑”与“信仰”?2、证明或反驳:怀疑是信仰的一个要素。

(说明:如果你同意蒂里希的观点,那就请证明之;反之,则请反驳之。

)三、理解与解释(20*2=40分)一个所谓哲学原理或原则,即使是真的,只要它仅仅是个原理或原则,它就已经也是假的了;要反驳它因此也就很容易。

反驳一个原则就是揭露它的缺陷,但它是有缺陷的,因为它仅只是共相或本原或开端。

——黑格尔1、理解:为什么说仅仅作为“共相”的原则就是这个原则的“缺陷”?2、解释:在上述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一个即使是“真”的哲学原则,只要它滞留于其自身,它就“已经也是假的了”。

四、论证(50分)论哲学之思的超越性(参考性提示:A、何为“哲学之思”?B、在A的基础上,论证哲学之思的超越性本质:1、哲学之思的超越怀何以可能?2、哲学之思的价值和生命即在于其超越性。

)2009年哲学通论一、理解与解释(15*2=30分)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

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

……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

探讨那些作为自觉的动机明显地或不明显地,直接地或以意识形态的形式、甚至以被神圣化的形式反映在行动着的群众及其领袖即所谓伟大人物的头脑中的动因,——这是能够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理解:你怎样理解“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 这句话?2、解释:你同意恩格斯的“探讨那些作为自觉的动机明显地或不明显地,直接地或以意识形态的形式、甚至以被神圣化的形式反映在行动着的群众及其领袖即所谓伟大人物的头脑中的动因,——这是能够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

”这个观点吗?为什么?二、阅读与评价(10+20=30分)我在好多年前就已经觉察到,我从早年以来,曾经把大量错误的意见当成真的加以接受。

从那时起,我就已经断定,要想在科学上建立一些牢固的,永久的东西作为我的信念,我就必须在我的一生中有一次严肃地把我从前接受到心中的所有意见一齐去掉,重新开始从根本做起。

——笛卡儿《第一哲学沉思集》1、阅读:你怎样理解“在科学上建立一些牢固的,永久的东西”这个说法?你认为可能吗?为什么?2、评价:请评价笛卡儿的“重新开始从根本做起”。

三、分析与反驳或证明(20*2=40分)指明了知性所坚持的有限与无限的对立为虚妄之后,我们自易陷入这种说法,即既然无限与有限是一回事,则真理或真正的无限就须宣称并规定为无限与有限的统一……但这种说法会引起有限化无限或无限化有限的正当责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