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化物流内涵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物流论文范文

物流论文范文

物流论文范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物流行业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物流行业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物流成本高、配送时间长等。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流行业将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一、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2019年我国物流业总规模已经达到了280万亿元,同比增长了6.5%。

其中,快递业务量更是达到了630亿件,同比增长了25.3%。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物流行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物流成本高。

由于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相对较晚,物流设施和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导致物流成本较高。

此外,配送时间长也是物流行业存在的一个问题。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物流配送的距离较长,导致配送时间较长,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

三、物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流行业将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其中,最重要的趋势就是物流智能化。

随着物流设施和技术的不断升级,物流行业将会更加智能化,实现物流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这将会大大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

此外,物流行业的绿色化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物流行业也需要更加注重环保问题。

未来,物流行业将会更加注重绿色物流,采用更加环保的物流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结论综上所述,物流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虽然物流行业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流行业将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相信,在政府的支持下,物流行业将会不断发展壮大,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论物流服务的内涵及其意义

论物流服务的内涵及其意义
处理 、 订单 准备 、货物发送,通过对这些活 动 的有效管理 , 订单传送包括订单从客户到 卖方传递所花费时间, 少则用 电话只需几秒 钟 ,多则通过信 函需时几天。卖方若能增加 订单传送速度就可减少备货时伺 。 但可能会 增加订单传送成本。网络使 订单传送发生了 革命 ,通过联网,在实时系统中 , 买方可 以 直接通过计算机下订单 , 选择有关产 品的供 货数量 以及装运 日期等信 息 。 并能够快速 的 递交卖方 以迅速地备货发货 。 目 前 ,E D I 自 动定货 系统等 必要 的软 件 系统已被广 泛 的 应用于卖买双方 , 是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的重 要 因素。作为卖方 , 需要时间来处理客户 的 定单 , 使定单准备就绪和发运 。这项工作一
关键词 :物流服务 ;内涵 ;意义
所谓物流服务是企业为了满足客户 ( 包 括 内部 和外部客户 ) 的物流需求 , 开展一系 列物流 活动 的结果 。物流的本质是服务 , 它 本身并不创造商 品的物质效用 , 而是产生空 间效用 和时间效 用。物流需求是以商流 为基 础, 伴随商流而发生变化 ,因此物流服务从 属 于商 流系统 , 表现在流通货物 的种类 、 流 通 时间、流通 方式、提货配送 方式等方面 , 物流公司只是按照货主的需求 , 提供其要求 的相应的物流服务。因而物流服务它生产的 不是有形有价的商品 , 而是一种伴随销售和 消费同时发生 的即时性 、相互性服务 。 目前商品市场 的流通方式越来越多 , 地 域的因素 , 全球 网购 的铺盖使得物流服务的 客户分布广泛 ,所以 , 物流企业 的工作具有 移动性 以及面广 、分散的杼 陛。这就对物流 公司 的服务提 出了很高 的要求 , 这些客户 的
财税经贸
2 0 1 3年 6期 ( 中)

物流服务的内涵及其意义

物流服务的内涵及其意义

物流服务的内涵及其意义第一篇:物流服务的内涵及其意义物流服务的内涵及其意义所谓物流服务是企业为了满足客户(包括内部和外部客户)的物流需求,开展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结果。

物流的本质是服务,它本身并不创造商品的形质效用,而是产生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

站在不同的经营实体上,物流服务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

由于货主企业的物流需求是以商流为基础,伴随商流而发生变化,因此物流服务必须从属于货主企业物流系统,表现在流通货物的种类、流通时间、流通方式、提货配送方式都是由货主决定,物流业只是按照货主的需求,提高相应的物流服务。

因而物流服务是属于非物质形态的劳动,它生产的不是有形的商品,而是一种伴随销售和消费同时发生的即时性服务。

因为物流服务是以分布广泛、大多数不固定的客户为对象,所以,具有移动性以及面广、分散的特性,它的移动性和分散性会使产生局部的供需不平衡,也会给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它是以数量多而又不固定的客户为对象,它们的需求在方式上和数量上是多变的,有较强的波动性,为此容易造成供需失衡,成为在经营上劳动效率低、费用高的主要原因。

由于一般企业都可能具有自营运输、保管等自营物流能力,使得物流服务从供给力方面来看富于替代性,这种自营物流的普遍性,使物流经营者数量和质量调整物流服务的供给变得相当困难。

也正是物流服务特性对物流服务经营管理的影响,要求企业经营管理思维和决策必须以服务为导向,把物流服务作为一个产品,关注物流服务的质量。

客户服务是整个物流体系设计和运作的必要组成部分。

物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需要确定自己的核心业务和核心优势,差异化的客户服务能给企业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

质量上的改进,如按时送货的改善、订单满足率的提高、准确的票据、订单提前期的缩短,以及整个物流系统生产率的提高等,在短期内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

因此,加强物流管理、改进客户服务是创造持久竞争的有效手段。

此外,客户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份额、物流总成本,进而影响到总体利润。

物流毕业论文范文

物流毕业论文范文

物流毕业论文范文物流毕业论文范文-第一篇引言物流是指在经济活动中,通过各种资源和技术手段,将物品从生产地点运送到消费地点的过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行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论文旨在探讨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一、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1.全球物流市场规模的增长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和物流活动日益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物流市场规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

2.技术和创新的应用物流行业借助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例如,物流企业引入了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提高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无人机、自动化仓储系统等创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物流行业的竞争力。

二、物流行业面临的挑战1.成本压力物流行业面临着物流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

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人力成本等多个方面。

特别是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的不断上升,给物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环境保护的要求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物流行业也面临着对环境友好的要求。

物流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噪音污染等问题,不仅影响了环境质量,也对企业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改进建议1.优化物流网络物流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物流网络,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效率。

例如,建设更多的物流中心,提高配送网络的覆盖率,减少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

同时,引入智能化调度系统,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2.发展绿色物流物流企业应积极应对环境问题,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

通过推广低排放交通工具,如新能源车辆,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加强垃圾分类处理,降低废物产生,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结论物流行业正迎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物流企业应积极应对挑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经济发展和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

物流服务论文

物流服务论文

###########学校# 科论文论文题目: 现代物流服务与企业竞争力学生姓名: 专业年级:指导教师: 职称2011年 2 月 22日目录摘要和关键词 (1)前言 (2)1.物流服务的内涵 (2)1.1作为客户服务一部分的物流服务 (2)1.2作为物流企业产品的物流服务 (2)2.物流服务与工商企业竞争力 (2)3.物流服务水平的确定 (3)4.中国企业物流服务的现状 (4)5.企业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 (4)6.合理设定企业物流服务水平 (5)参考文献 (5)现代物流服务与企业竞争力学生:教师: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作为企业顾客服务的主要构成部分的物流服务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本文首先介绍了物流服务的概念及其特性,指出了物流服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企业物流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物流服务水平提升的途径及实现合理化的步骤。

关键词:物流服务客户服务企业竞争力前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

企业面临着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的压力。

商品在进入成熟期以后,顾客对于商品的比较不仅仅放在质量方面,而更侧重于伴随商品购买所得到的服务,服务在顾客决策中已占据重要地位。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客户服务,去主动靠近顾客,并以顾客的需求和利益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服务成为企业竞争力重要表现。

作为顾客服务主要构成部分的物流服务,则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已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竞争的中心逐步转移为物流服务的竞争。

目前许多大型制造业、零售业的跨国公司,为争夺全球市场,把物流服务作为自己的竞争优势。

同时,它们也从高效率、优质的顾客服务中获得巨额利润。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提升和确定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保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需要关注的重大课题。

围绕铁路物流和内涵发展展开论述1000字

围绕铁路物流和内涵发展展开论述1000字

围绕铁路物流和内涵发展展开论述铁路物流是指通过铁路进行的货物运输和服务活动。

它作为一种纵向整合的物流方式,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广泛的覆盖面和稳定的运输环境,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铁路物流的发展也日益壮大。

铁路物流的内涵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铁路物流的内涵发展体现在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扩大。

随着高速铁路的建设和改造,铁路运输的速度和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此外,铁路物流还与高速公路、水运和航空运输等形成了多式联运的网络,在国内、国际货运方面具备了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1.铁路物流的内涵发展体现在服务质量的提升。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铁路物流企业能够实现对货物运输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了运输的可追溯性和货物安全性。

同时,铁路物流还注重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满足不同客户对于速度、品质和成本等方面的需求。

2.铁路物流的内涵发展体现在物流管理的创新。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铁路物流企业不断引入新的物流设备和技术,提升了货运站的自动化水平和线路质量,优化了运输组织和调度系统。

此外,铁路物流还积极推广绿色物流理念,倡导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3.铁路物流的内涵发展体现在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随着铁路物流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众多的相关产业,如货运代理、仓储配送、信息咨询和智能物流等,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铁路物流与这些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实现产业的协同创新和提升整体效益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综上所述,围绕铁路物流的内涵发展,可以从运输网络的完善、服务质量的提升、物流管理的创新和与相关产业的融合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铁路物流,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物流服务,推动物流行业迈向更加智能、绿色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物流服务质量学年论文

物流服务质量学年论文

摘要物流的本质是服务, 如何实现高效、快捷、准确、安全、经济的物流服务, 直接影响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 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 是当前物流企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从物流企业的实际出发, 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提出了强化物流服务质量意识、构建全新的物流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细化管理、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等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物流服务质量管理体系AbstractService is the essential of logistics. It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that how to realize quick efficient and exact economical logis-tics service. Hence how to improve logistics enterprise's ser-vice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issue which is urgently in need of solution. This paper starting form the practice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proposes operabl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logistics service quality, such as enforce the consciousness of service quality, build fire - new logistics servic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specify management, adopt advanced logistics technology, etc.Key words:logistics servic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引言 (1)2 转变观念, 强化物流服务质量意识 (2)2.1 正确认识物流服务、物流服务质量的内涵与实质 (2)2.2 通过学习、宣传, 提高物流服务人员的质量意识 (3)2.3 提高领导层质量意识 (3)3 重视过程, 构建全新的物流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4)3.1 按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4)3.2 重视物流服务实现过程, 持续改进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4)3.2.1 物流服务市场营销过程 (4)3.2.2 物流服务设计过程 (4)3.2.3 物流服务提供过程 (5)3.2.4 物流服务业绩的评价和改进 (5)3.3 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良性运行 (5)4 细化管理, 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6)4.1 确定物流服务质量标准, 提高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度 (6)4.2 明确各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质量职责, 建立健全物流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6)4.3 加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6)4.4 科学定位, 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 (7)4.5 提高物流服务人员素质, 优化服务队伍 (7)结论 (8)参考文献 (9)1 引言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已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竞争的中心逐步转移为物流服务的竞争。

浅谈航空运输中物流服务及优化论文

浅谈航空运输中物流服务及优化论文

浅谈航空运输中物流服务及优化论文航空运输中物流服务及优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因为航空运输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航空业的不断发展和全球贸易的增加,物流服务及优化在航空运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对航空运输中的物流服务及优化进行浅谈,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

航空运输中的物流服务是指航空公司或物流公司为客户提供的一系列物流相关服务,包括货物仓储、订舱、托运、跟踪等。

物流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货物的运输效率和客户的满意度。

在航空运输中,物流服务的优化可以通过提高货物流转速度、减少货物滞留时间和提供实时货物追踪等方式来实现。

航空运输中物流服务的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运输网络的建设和管理。

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输网络可以有效地提升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航空公司可以通过增加航线和提高航班频率来拓展运输网络,减少货物的运输时间和成本。

其次,优化物流信息系统。

通过建立全面的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实现货物实时追踪和信息共享,提高物流服务的可靠性和透明度。

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帮助航空公司实时掌握货物的位置和状态,提前解决问题,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再次,提高货物仓储和操作效率。

航空运输中的货物仓储和操作环节是物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空公司可以通过优化仓储设施的布局和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来提高货物的流转速度和仓储效率。

此外,使用自动化设备和技术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操作效率。

最后,加强物流服务的监管和评估。

航空公司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对物流服务进行监管和评估。

监管可以确保航空公司提供的物流服务符合标准和要求,评估可以帮助航空公司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总的来说,航空运输中的物流服务及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完善物流服务和优化运输过程,可以提高航空运输的效率和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

航空公司和物流公司应该注重物流服务的创新和优化,提高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为航空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化物流内涵分析论文内容摘要:根据国外物流研究的发展趋势,引入了服务化物流,介绍其原理和发展的动力,并提出对我国服务化物流软环境的思考。

关键词:服务化物流发展动力思考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新形势使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新挑战,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和竞争武器,企业家们再次将重点投向物流管理,原因很简单,他们已经从物流管理这块希望的土地上获得了巨大的效益。

然而,管理者并不满足于对成本的降低,他们的眼光投向更高的目标:将物流管理变成企业的战略性资源,让物流赋予企业新的竞争优势。

这一点反映在当代企业物流发展的最显著的特点上,即:服务导向。

服务化物流已成为物流研究的新领域,也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新思路。

服务化物流的内涵服务化物流就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组织货物的合理流动。

具体而言就是把商品的采购、运输、仓储、加工、整理、配送、销售和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从供方运到需方,为消费者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这是一系列的协调活动,这些协调活动与“物”并无联系,它们的目的是以尽可能高的成本效益和服务效率来完成顾客的服务请求。

服务物流的活动包括:预测需求、规划企业服务能力、分析顾客要求、确定服务传递方案、组织服务网络能力、协调传递过程。

服务物流不能简单理解成服务企业的物流,它同样可以存在于产品企业中。

随着竞争的加剧,服务物流管理将在生产企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服务化物流的原理企业必须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早就被管理者所公认,但为什么大多数企业仍没有实现向反应型转变呢?受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正是那些我们视之为管理信条的“真理”限制了我们向反应型模式迈进。

要使企业变成反应型企业,企业必须开发能使它们对每个用户的要求作出快速反应的技术,而不是按库存安排生产,或按规定条条来对顾客作出既定的反应。

服务物流所依据的原理突破了传统管理的框框,为管理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这些新的原理主要有:顾客要的是利益。

利益的传递不仅涉及产品,而且利益的价值还取决于该传递满足各个用户各种要求的程度。

利益对顾客是有价值的,顾客为利益而支付,任何不能给顾客带来利益的活动均无价值。

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变化很大,顾客与供应者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取决于能否不断地满足顾客变化的、多样的需求。

每次利益传递有两种成本:经济成本与非经济成本。

经济成本是指产品服务的货币价值,非经济成本则是对用户与供应者间关系的影响,如,等待、不确定性、分歧、返工、投诉等等。

质量是由顾客认定的,企业的成功在于传递各用户所期望的利益。

反应型组织开发的网络而不是系统。

网络与系统虽然都是由许多不同的元素组成,但它们的区别在于各元素间的关系,系统是以某一统一方式形成和作用的各个元素的整体结合,而网络中元素间的连接形式是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化的。

反应型企业将许多战术单元组构成网络。

企业战略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网络应拥有能力的深度及广度(包括设施、技术、工具三方面)。

物流管理是开发、协调战术单元间活动的方法,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

网络的范围不应局限于本身,还应包括外部的合作伙伴。

服务化物流发展的动力消费者物流机能的扩大作为消费者,其传统的物流手段大多是徒步或骑自行车。

随着近几年经济服务化的发展,某些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与之相对应消费者的生活时尚有了较大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小轿车在家庭中的普及,使用汽车购物逐渐成为当今消费生活的主流。

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消费者物流机能的分担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并且展现出物流机能的替代化发展。

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之一是随着消费者物流机能的提高,呈现出替代零售业物流机能(如输送、保管等)的倾向,亦即由于利用小轿车购物成为可能,消费者在扩大行动范围的同时,一次购买回家的商品数量增加,甚至以前需要零售商配送到家的家电等大型商品也能实现消费者自行承担物体流动。

另外,消费者利用汽车购物成为可能,也对零售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表现在消费者一次大量购物的实现,使零售店铺的设立出现新的转移,也就是说,一方面如仓储式商店、量贩店等新型的零售业开始大规模发展,另一方面,促成了大型购物中心向市郊发展,这些都对物流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零售业物流机能的扩大在消费者物流机能替代化发展的同时,作为商品销售者的零售商,其物流机能不仅没有被削弱,物流活动的范围反而扩大了,这一点突出反映在食品产业中。

从当今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在食品产业已经出现按菜单配送商品或将蔬菜配送到家等新型的物流活动。

这种宅配活动原来是由当地的饮食店或菜店通过商店的直接销售进行的,而现在却统一纳入到了大型零售商的物流战略中。

此外,应当看到这种战略中的物流商品不仅仅是物质产品,而且可以预想还包括大量的服务性产品,诸如原来无法拿到服务中心进行修理的商品如今可以通过宅配实现修理服务、检查等活动。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物质流、服务流,会向企业传送大量的顾客信息,而且这种反馈不仅是面向销售点,也是向最终的生产点进行反馈。

显然,这种反馈对合理控制物流成本、设计管理物流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

多样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应当看到,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消费者生活时尚的改变,在流通中主体形成高度化物流机能的同时,消费者物流机能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无论在物流机能的担当上,还是在物流手段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组合,从而迎来了多样化物流服务的时代,并且各流通主体和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各种形式的物流服务,从而增大了物流需求的空间,也提高了物流管理的难度。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作为流通的物流业者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中,必须正确把握市场需求,灵活面对各种物流变化,开展新的物流业务。

总之,在经济服务化发展的时代,各流通主体应以物流革新为契机、树立追求市场服务的经营理念。

国际供应链一体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制造、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的出现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以动态联盟为特征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使原来的企业生产组织和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企业的生存必须更多地利用外部资源,供应链一体化已从企业内部的采购获取制造支持和实物配送,向后延伸到顾客,向前延伸到供应商。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与顾客和供应商合作的重要性,有效地实现了供应链的整合。

在这些合作生产的过程中,大量的物资和信息在很广泛的地域间转移、储存和交换,因此有必要对企业整个原材料、零部件和最终产品的供应、储存和销售系统进行总体规划、重组、协调、控制和优化,加快物料的流动,减少库存,加速信息传递,时刻了解并有效满足顾客需求。

这使服务化物流的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信息革命技术的更新实质上也是一种内在的经济活动。

服务化的物流需要更多的企业、更高效的合作才能建立,而这种合作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条码技术、EDI、电子扫描与传输、传真等通信技术的广泛使用,提高了信息的可获得性。

这种以迅速可靠的信息交换为基础的物流作业安排,为服务化物流的选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信息革命还加快了订货需求的传输速度、生产速度、装运速度、清关速度等,降低了物流的时间和成本。

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当今全球经济发展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即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的基础上,全球环保日益加强。

物流活动过程会对环境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如运输带来的噪音和废气污染环境,货物包装物、衬垫物等会影响卫生及存在火灾隐患等。

因此,为了使经济发展之间达到宏观平衡,人们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致力于建设更先进的硬件基础设施以及研发出更好的物流营运系统。

但实现物流系统对环境损害的最小化,需要各个公司、各国政府及组织在这一领域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

这里的环境共生型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生活同时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环保型、循环型物流转变。

我国目前服务化物流思考物流的核心观念是服务观念,服务平台和服务战略已成为企业物流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无论是精益物流还是电子物流,不管是第三方物流,还是第四方物流,业内理论家和管理者大多都是从硬件环境的建设方面去讨论如何追求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的物流目标,这本无可厚非,但也不能忽视了物流企业的软环境的打造,单腿走路的人迟早会疲劳,企业亦如此。

笔者着重讨论服务物流软环境建设方面的问题。

打造卓而不群的企业文化,提高顾客满意度,培养顾客忠诚度按照我国三产业的传统划分标准,物流应属于第三产业,服务态度和服务理念是服务业中枢神经。

因此,物流企业在准确把握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应努力量身定做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打造一个品牌,创立一个名牌。

文化是企业活的灵魂,是企业“清如许之活水”。

服务业的利润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亲和力拓展,与员工手挽手,与客户心连心的企业文化会更具亲和力,塑造一个面带微笑,服务周到的“公仆形象”,在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同时进而培养了顾客忠诚度,拉长企业的生命周期,永远蓬勃,生生不息。

抓住物流人才这一牛鼻子,确保企业底气十足,后劲饱满2002年5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中指出:我国人才现状主要是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制度和机制不够健全,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由面到点,可以看出刚刚跨出摇篮的我国物流人才短缺和整体素质不高。

据各地的初步统计,物流人才是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据美国奥尔良大学进行的全美物流业管理者教育程度的调查表明:大约有92%的有学士学位,41%的有硕士学位,22%的有从业资格证书,而我国则与这一标准相差甚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针对现代物流一体化、规模化、共同化、短路化、自动化、信息化、国际化等诸多特点,物流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勿庸置疑,学校和企业是两大主战场。

一方面高等院校应尽快健全物流学科建设,推动物流产学研结合,压缩从科研到生产的等待成本。

目前,我国已有37所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10所院校开设了物流工程专业,有70多所院校开设了物流相关课程;另一方面则是扩展物流从业人员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培养造就优秀物流企业家,如中远魏家福、中外运罗开富、中海运李克麟、中储洪水坤、大田王树生、宝供刘武等,此外,要重视和挖掘物流“海归派”的潜力,让他们为民族物流业发光、发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