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化成图
浅谈地籍测量与数字化成图

浅谈地籍测量与数字化成图
李 姝颖 ’ ( 辽 宁省 城 乡建设 规划 设计 院 , 辽宁 沈 阳 1 1 0 0 1 5 )
【 摘
的应用。
要】 数 字化 测图在地籍 测量 中具有重要意 义。本 文介绍 了地籍测量的 内容和数字化测 图的特 点 , 以及数 字化测 图技 术在 地籍 测量中
【 关键词 】 地 籍测量; 数 字化成 图; 应用
数字地籍测 量是利用数字化采集设备采集各种地籍信息数据 . 传 到计算机 中. 再利用数 字测 图软件对采 集的数据加 以处理 . 最后输 出 并绘制各种所需 的地籍 图件和表册 的一种 自动化测绘技术 和方法 。 其基 本作业 流程有 : 数据 采集 。就是利用一定 的仪器和设备 , 获取有关 的地籍要素和 信 息数据 . 并按 照规定 的格式存储在相应的记录介质上或直接传输给 数据处理设备 的过程 目 前应用数字法进行 地籍测量前 需要做好这 些 准备工作 : 以调查地城 镇地籍范 围大小 , 将好 区以及街 坊的大小划 1 数 字 化 测 图 的 技 术 特 点 分好; 需要对地 籍权属经行调查 , 标注地界点 的详细位置 ; 将每个小组 为避免测量误差 的 1 . 1 精度高 . 的工作范围确定好 在 日常的地籍测量工作当 中. 保证测量数值 的精确度 , 使各个 被测绘街 区的地籍 图能够 在传统作业过程 中 , 刺点 、 画图 、 图纸变形 等因素降低精 度 , 而在 频 繁出现 . 就需要在测绘的地点内选定某些能够构成独特 的几 多媒体数字 自 动测 图过程 中 .数据 以电子数 据格式可 以 自行处理成 完整 的拼接一体 . 何 图形 的特定地点作为 的控制点 . 使用精密度极高的测量仪器 以及极 图。 在全过程 中保证 了数据 的准确 实时性 . 最 大限度 的反应 了测量 的 其精确 的测算方法 。 在统一 的坐标系 中, 确定 它们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 精度 。 再 以这些 控制点为基础测算其他细部点 的坐标 。通常采用 G P S 卫星 1 - 2 具有很 高的 自动化程度 . 体力劳 动强度小 地籍控制测量是为地籍细部测量和 日常地籍测 野外作业得 到的数据可 以 自 动存输在仪器 中. 避 免了传统测图的 定位技术建立控制 网 弊端 , 很 大程度 的提高 了劳动效率 。 数据可 以 自 动传输到子算计 中直 , 量服务的 ,它具有传递点位坐标和限制测量误 差传播 和积 累的作用 。 地籍细部测量 。 地籍细部测量采用 G P S 、 全站仪 配合 的草图方式测量 , 进行 自 行成 图编辑 , 大大缩短 了野外作业 的工作时 间 关键部分绘制在草图上 清晰明了的草图对 内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 1 - 3 信息存储 、 传递方便 而在草图的绘制过程中需要 注意的是 : 草 图需要大小适 中 . 不能 数字信息 可以通过硬盘 、 光盘 、 计算机文件等形式保存传递 , 还可 作用 。 过小 . 也不宜过大 . 可以清晰的将地物之 间的相对关系完整的展现。 地 以通过 网络传输 。在数据的存储 、 传递优势也是无与伦比的。 籍细部测 量主要包括 : 野外数据采集 和地形 图的生成与编辑。 1 . 4 有利于成果更新 数据处理 在处理使用不 同的方法得到 的采集数据时 . 需要 经过 数字化测 图的成果 以点 的定位信息和绘图信息存人计算机 , 如果 实地 出现异常 , 只需经 过编辑处理修 改原 有信息 . 就可以很快得 到最 通信接 口及 相应的通信 软件 传输给计算机 ,再经过专业软件经行 处 理 ,将采集 回来的数据 数据转化成为某种特定 的标准 的数据格式 , 最 新 的地 图. 进而保证地 图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 后再以特定的数 据处理 软件得 出各宗地 的面积 . 绘制宗地 图和地籍 图 1 . 5 整体性强 根据 分幅 常规测量是 以图幅为单位 的测量 数字地籍测量在测区内部不受 等 。地籍图 的生成与编辑是指对照宗地关系 图与宗地草 图 . 选定该 幅图的作业分 区数据文件 . 由测点平 面坐 图幅 限制 . 作业小组 以河流 、 道路的 自然分界来划分 . 也可按街道 或街 地籍 图的坐标位置 . 利用成 图软件 坊来划分 当测区整体控制 网建立后 . 可以在测区 内的任何位置进行 标和和属性信息 自动生成平 面图。地籍 图生成完毕后 , 处 理后要全面检查 . 避免漏测和处理不 当 。 修改后 实地测量和分组作业 , 成效显著 , 细度精确 , 降低了常规测量过程 中一 进 行图形 编辑处 理。 进行 文字说 明和符号填充 图面检查无误后进行 图廓整饰 最后可 以 些普遍的问题 。 生成界址 线等地籍要素 . 注记相关 的地籍要素 内容 。成 图结束后要进 1 . 6 适用性强 对地籍 图进行测量精度 的审核 . 这一步是 质量控制 的关 数字地籍 测量并不一定是 按照某一个 固定的 比例大 小来储存地 行 外业巡查 . 籍图 . 而是以数字形式储存的数字比例地籍 图。我 们可以根据用户 的 键所在 成果输 出。 数据处理之后 , 便可按照 国家土地管 理局 的《 城镇地籍 需求在一定范 围内对不同 比例 尺的图幅大小 的地籍 图多 出合适 的调 调查规程》 , 输 出地籍测量所需要的各项成果。 整。 媒体 提供的数 字地 图以记载数据 的形式传送 、 处理和资源共享 , 通 数据 库管理 为了便于今后地籍 变更 以及地籍信息 的 自动化管 过 自动提取两点距 离、 点位坐标 、 方位以及地块 面积等 : 通过 接 E l , 数 所 采集的原始数据 和经 过处理 的有关数 据均需加 以存储 . 并建立 字地 籍图可以传输 给工程 C A D使用 : 可供地理信息 系统建库使用 : 按 理 . 为地籍信息系统提供数据。 照软件的性能, 进行各种处理 . 完成各项任务 : 数字地籍测量准确 的保 地籍数据库 。 在地籍测量 中工作 中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 。 可以提高数字化测图 证了精度而且提供 多媒体数 字化信 息. 可以达 到多媒 体信息系统的需 技术和效率 , 保证成 图精度 , 满足建设的需求 , 为后续的规划提供的基 要。 地籍测量是 通过测量 . 运用各种技术 手段 . 对土 地做出科学 的界 定, 包括土地 的范围 、 结构 的大 小 , 使人一 目了然 , 由此来 开展 国土 的 规划 . 对城市 的发展 、 社会 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地籍 测量是土地 管理 工作的重要基 础 . 它是 以地籍 调查为依 据 。 以测量技 术为手段 . 从控 制到细部 , 精细 测出各类土地 的位置与大小 、 境界 、 权 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 地籍图 . 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 以及其 他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 。
测绘技术中的数字成图流程解析

测绘技术中的数字成图流程解析介绍在现代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测绘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数字成图作为测绘技术的核心环节,更是在不断发展与创新。
本文将对数字成图流程进行解析,探讨其在测绘技术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数据采集与处理数字成图的第一步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传统的测量中,我们需要使用传感器和仪器进行数据的测定,然后记录下来。
而在数字成图中,则需要使用各种高科技设备,如全站仪、GNSS导航仪等,来获取各种测量数据。
这些设备在测量时能够自动记录数据,并且精度更高,速度更快。
此外,对于新出现的无人机等设备,其采集数据的能力也极为出色。
在数据采集之后,还需要进行数据的处理。
这个步骤主要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的检测和校正。
通过使用专门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可以排除掉一些系统误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二、数据模型的建立在数字成图流程中,建立数据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地图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抽象和描述的工具。
通过建立数据模型,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现象。
目前常用的数据模型有栅格模型和矢量模型两种。
栅格模型是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一个个规则的网格单元,并通过在每个单元中存储属性信息来表达地理现象。
栅格模型在处理连续型数据时非常有优势,如高程数据等。
而矢量模型则是将地球表面上的地理要素抽象为点、线、面等几何要素,并用属性信息描述其特征。
矢量模型在处理离散型数据时表现出较好的优势,如建筑物、道路等。
三、地理数据库的构建地理数据库是数字成图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是对地理实体进行组织和管理的仓库,用于存储从数据采集到的各种地理信息。
地理数据库有多种类型,如面向对象的地理数据库、关系型地理数据库等。
地理数据库的构建包括数据的导入、建表和索引等过程。
首先,将采集到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导入到数据库中。
然后,根据数据模型建立相应的表结构,将数据按要求分类存储。
最后,通过建立索引提高数据查询效率和检索速度。
数字化成图的技术应用

数字化成图的技术应用摘要: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是近几年随着电子计算机、地面测量仪器、数字测图软件和GIS技术的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全新内容,广泛用于测绘生产、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部门,并成为测绘技术变革的重要标志。
数字化成图是对成图对象信息的获取、加工、传输、系统分析、图形显示与存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其主要生产过程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和图形输出。
随着“数字地球”理论的逐步成熟,数字化成图技术将突飞猛进地发展。
关键词: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数字化测图系统一、数字化成图方法目前在我国,获得数字地图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原图数字化、航测数字成图、地面数字测图。
但不管哪种方法,其主要作业过程均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打印图纸、提供软盘等)。
1.1 航测数字化较之常规的(或传统的)数字化产品的生产办法,航测数字化成图具有如下优点:(1)大大减轻了外业测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成图周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测绘成本;(2)可利用软件直接编绘系列图和各种专题图,编图精度高。
(3)航测数字化产品精度均匀,整体精度高;对于地形复杂或隐蔽性较强的地区更容易保证成图精度。
图1.1为航测数字化成图的作业流程图。
图 1.1航测数字化成图的作业流程图1.2 原有地形图的数字化传统的地形图是空间信息的直观描述,是运用坐标位置、符号和注记,以图解的形式表达地面的形状大小与高低起伏。
图解图形必须转换成数字信息,才能被计算机所接受、处理。
为充分利用现有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必须采用地形图数字化的方法,将纸上地形图转化为数字地形图(数字地型信息)。
对于以前采用传统测量模式得到的聚酯薄膜地图进行数字化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数字化仪进行数字化,另一种使用扫描矢量化软件进行数字化。
通常用采前者进行数字化。
1.3数字化成图野外作业模式新测地形图数字化(相对于老图数字化而言),即是野外数据采集和成图过程。
数字化测绘仪设备是全站仪+电子手簿或电子平板+相应测图软件。
两种数字化成图方法浅析

两种数字化成图方法浅析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数字化成图的概念及方法,介绍了应用全站仪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及应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VIRTUOZO进行内业数字化采集的流程和数字化成图的特点。
关键词:数字化成图全站仪VIRTUOZO内业数字化采集随着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及其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产生了测距仪、全站仪、陀螺仪等光电结合型的测绘仪器及VIRTUOZO、MAPMTRIX等数字化测图软件。
下面我们就全站仪和VIRTUOZO数字测图软件的特点介绍两种数字化成图的作业流程。
1 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法1.1准备工作准备实施数字测图前,应准备好仪器、器材、控制成果和技术资料。
1.2图根测量由于采用光电测距,测站点到地物、地形点的距离即使在500米以内也能保证测量精度,故对图根点的密度要求已不很严格,视测区的地形情况而定。
通视条件好的地方,图根点可稀疏些;地物密集、通视困难的地方,图根点可密些。
控制测量主要使用导线测量,观测结果自动或手工输入电子手簿,或电子计算机,算出控制点坐标与高程。
对于图根控制点,可采用“辐射法”和“一步测量法”。
1.3碎部测量绘图人员首先对测站周围的地形、地物分布情况熟悉一下,便于开始观测后及时在图上标明所测碎部点的位置及点号。
仪器观测员指挥跑镜员到事先选好的已知点上准备立镜定向;自己快速架好仪器,连接便携机,量取仪器高,选择测量状态,输入测站点号和方向点号、定向点起始方向值;瞄准棱镜,定好方向通知持镜者开始跑点;用对讲机确定镜高及所立点的性质,准备瞄准,待测点进入手簿坐标被记录下来。
测后核对该已知点坐标,如果与已知点坐标不符则从以下几方面查找原因:已知点、定向点的点号是否输错;坐标是否输错;所调用于检查的已知点的点号、坐标是否有误;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有故障等。
若测量中需要绘草图必须把所测点的属性在草图上显示出来,以供处理、图形编辑时用。
到下一测站,重新按上述采集方法、步骤进行施测。
浅谈数字化测图

模式 、 电子平板、 原图数字化三种。
1数字测记模式 . 数字测记法模式为 : 野外测记 , 室内成图。 野外用全站仪测量 , 电子手簿记录或者直接使
为数字图像 , 它的主要误差来源是原始资料的
误差和扫描误差 , f况下在扫描分辨率为 一般 青 3 0 p 时 ,其图纸 的定向误差和矢量化误差 0di 均小于 o m 可见其数字化精度较高 , . m, 5 完全
的存贮、 传递方面优势是传统测图无法 比拟的。 5 便于成果更新 。数字化测图的成果是 .
平板既要有与全站仪通讯和数据记录的功能, 还应进行数据的解算建模, 拥有图形编辑、 修改 功能 , 绘制出符合规范的地形图, 真正实现内、 外业—体化, 是较为理想的数字测图模式。 3 原图数字化 .
1 劳动强度小, . 自动化程度高 。 外业采集
以点的定位信息和绘图信息存 入计算机的 , 当 实地有变化时 ,只需输入变化信 息的坐标 、 代
码, 经过编辑处理 , 便可以得到更新的图, 很
于扫描矢量化具有精度高 ,速度快等优点, 因
此 ,扫描矢量化已成为现阶段矢量化的主流。 为此而产生的矢量化软件 已有很多 ,如德 国 Sf l 公 司的 V S d ,挪威 R s r 公 司 ote ec Pt i uo a ̄ e x 的 R A m m r等优秀的矢量化软件 , x u I  ̄ePo 国 内也有一些同类产品出现, M I,A S 如  ̄GS S— C
向计算机传输 , 在室内通刘计 算机 盘和鼠标 建
的简单操作 , 即可完成图形编辑 , 大大减少 了
C N s a’ed 扫描矢量化是将纸图扫 A  ̄P cn a 等。 R 描为栅格图像 , 然后用矢量化软件将其矢量化
浅谈数字化测图

关键 词 : 字化 测 图 :P — T 数 G SR K
中 图 分 类 号 :2 ¥9
文 献 标 识 码 : A
与 输 出。
O 引 言
随 着 计 算 机 技 术 与 测 量 仪 器 技 术 的飞 速 发 展 . 形 图 成 图方 法 已 经 由传 地 统 的 白纸 法 成 图转 为 数字 化测 图 数 字 化测 图 已经 应 用 于 各个 测 绘领 域 . 传 与
速 度 快 、 度 高而 均 匀 、 产成 本 低 、 精 生 节 外 业 测 量 工 作 转 移 到 室 内完 成 .受 气 候 、季节 等 天气 条件 的限 制大 大 降低 。
统 的测 绘 方式 比较 ,它具 有精 度 高 、 时 计 算 机 、 字 化 软 件 、 字 化 仪 等 设 备 省 更 多 的人 力 、 力 资 源 : 数 数 物 可将 大量 的 间短 、 作简便等优点 , 操 简化 了 传 统 的
型 . 用计 算 机航 测 或遥 感 数字 成 图 软 利 件 在 模 型上 量 测 . 即可直 接 获 得数 字 地 形 图 航 测遥感 数字 成 图将是 大 面积 数
字 化 测 图 的 一 个 重 要 发 展 方 向 该 方法 的特 点是 成 图 速度 快 、 新 更
21 现 有 地 形 图 数 字 化 .
23 地 面 数 宇 测 图 .
连接 输 入 、输 出 设 备 等 软 硬 件 的条 件 下 . 过计 算 机 对获 得 的地形 空 间数据 通 进 行 编 辑 处 理 . 到 数 字 地 形 图 , 用 得 利 绘 图仪 等 输 出 设 备 直 接 输 出所 需 地 形 图的过 程 广义 的数 字化 测 图又 称为计 算 机 成 图 . 主 要 包 括 : 图数 字 化 成 它 地 图 、 面数 字 测 图 、 测 遥 感数 字 测 图 、 地 航 比例 尺 数 字 化 测 图 主 要 指 野 外 实 地 数 据 采集 即地 面 数字 化 测 图 . 称 野 外数 也
浅谈数字化测图
4 ・ 8
科 技 论 坛
Hale Waihona Puke 浅谈数字化测 图 李 玉 英 ( 宁省 基 础 测绘 院 , 宁 锦 州 1 10 ) 辽 辽 20 3
摘 要: 随着测绘科 学技 术的发展 , 传统的模拟法测 图方法 已被数 字化 测图方法所代替 。对数 字化测 图与模拟法测 图的特点进行 了 对 比分析 ; 阐述 了数字化 测图质量和成 图时应注意的 问题 ; 结合工作实践 , 对数 字化 测图工作提 出了几 点见解。 关键词 : 字化测 图; 数 模拟法测图; 注意事项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 的发展 , 传统 的模拟法测 图( 白纸测 图 ) 方法 联 数据文件 。数字化测 图与模拟法测 图相 比, 测量成果 的形式 和 从 已被数字化测图方法所取代。 现如今数字 国家 、 数字 区域 、 数字城市 应 用上也有 明显 的差异 , 经对 比分析有如下特点: 的载体 不同 : 信息 已成为我 国目前的发展方式 。 我院从 20 数字化中心成立至今 , 数字化测 图的成果即数字地 图的载体不是纸张 , 01 数 而是适合 于计算机 字 化内业测图 已经小有规模 , 根据数字化测 图的特 点 , 合本人多 存取的磁带 、 盘和光盘 , 结 磁 数字地图永不变形 。 模拟法测图的成果体 年来数字化测图的工作经验 , 提出了关 于数字化测 图工作 的几点心 现在 白纸或聚脂薄膜上 , 存在 图纸变形等问题。信息 的表 达形式不 得体会 。 同: 数字地图不像传统地 图那样 以线 划 、 颜色 、 、 符号 注记来表示 地 1 数 字化 测 图的 特 点 物类别和地形信息, 以一定的计算 机可识别 的数字代码 系统来 而是 数字测 图是利用测绘先进仪器如全站仪 、 P G S等工具 ,野外进 反映地表各类地理属性特征。信息管理方式不 同: 字地 图的地图 数 行 地形信息数据采集 , 内业借助计算机与地形图成图软件 进行 编辑 要素实现了分层管理 , 图信息颜色丰富 、 次分 明 , 地 层 为工程使用与 成图 , 是一种全解析 、 机助测 图的方法 。它实现 了测 图的 自动化 、 数 设计提供了方便 。 而白纸图是 白纸黑字 , 所有信息在一个层 面上 , 无 字化 、 高精度 , 使地形图测 图与应用进入了新 的发展时期。 虽然测图 法分层管理 , 使用不方便 。 信息 的使用范围不 同: 数字地 图不仅要满 的内容没有发生变化 , 但是两种测 图方法 本质上有很大差别 , 因此 足工程建设 的规划 、 设计 , 而且是 G S I 数据 库信 息的重要来源 , 国 是 正确分析数 字化测 图与模拟法测图的异 同点 , 对指导数字化测图工 民经济各行业智 能化管理 的基础信息 。 而要想使 白纸图满 足 GS应 I 作实践具有重要 的意义。1 对 比分析数 字化测 图与模拟成 图特点 。 用 的需要 , . 1 必须进行数字化处理 。 便于传输与保存 : 数字地形 图实现 数字化测图的工作过程主要有: 数据采集 、 据处 理 、 数 图形 编辑 和图 了数字 化 , 数字化测 图的地形图信息易于保存 、 复制 、 输与共享 ; 传 形输 出。数字化测 图不 同于模拟法测图 , 数字化测 图具有其 自身的 而白纸 图复制困难 , 无法实现信息 的传输与共享 。 可见 , 数字化测 图 特点 , 下面从数字化测 图的内业 工作 、 测量 成果 及表现形式 和质量 无 论在内业编辑成 图, 还是在测量成果的表现形式 上 , 与模拟法 都 评价方面进行详 细分析 。 数字化测图技术 内业工作 主要依靠计算机 测 图有较大不同。 数字地 图改变 了人们对地 图本质 、 图功能 、 图 地 成 通过 Vr oo测 图软件 J 4测 图软件和 C D及 其他编图软件完成 方法以及成 图工 艺等诸多方面 的认识, iuz t X A 为地图制图领域带来 了新 的 数字化测图从测到成 图过程 , 字化测 图工作 与模拟法测 图方法相 生 机 。 数 比也具有其显著的特点 。成图周期 : 数字化测 图在工作 中充分利用 2 数 字化 测 图质 量 评 价 现代技术手段 , 利用测 图软件对野外测量 采集 的数据与地形信息进 数字化测 图实现 了地形 图的数 字化 、 信息化 , 测量结 果是 以计 行处理 , 提高了内业成 图的速度 。模 拟法 测图的内业工作 主要是利 算机可识别 的数字代码系统来反 映地表各类地理属性特征 。因此 。 用 三角尺 、 圆规等工具 , 手工对外业绘制的 白纸 图进行清绘 、 整饰 、 数字化测 图质量评价方 面十分严 格 , 包括地 物分层的合理性 ; 物 地 拼接 , 相对数字化测 图, 处理速度较慢 , 劳动强度高。 成图规范 : 数字 属性代码选择 的正 确性 ; 闭合 图形 的封闭性 ; 连续地 物线划 的连续 化测 图使用测 图软件 , 结合 C D等编 图软件 , A 能够使绘 制的地形 图 性 ; 结点 的匹配精度 ; 图形拓扑关 系 的正确性 ; 点线 面的关系合 理 的点 、 、 线 符号 、 文字注记等规范美观 , 符合国家地形图图式 规范 。 模 性 ; 地物各层是否有重 复的要素 ; 物各层是否有混层现象 ; 地 图形编 拟法测 图是通 过手 工绘制地形图的点 、 、 线 符号 , 文字注记 , 显然线 辑 的完整性 ; 各层颜色选择 的正确性 ; 数据 文件 名称 、 数据 格式 、 数 条难以均匀 , 绘制的符 号难 以规范。 成图精度 : 数字化测 图是依据外 据组织的正确 、 完整性 ; 图外整式 的合理性。 业测量的点位信息和地形的属性信 息进行 图形 的编辑 , 可以利用 软 3数字化测图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件的功能对量 取的几何图形进行精确 的绘制 , 精度上无损 失 , 图 成 数字化测图不同于传 统的模拟法测 图 , 在测量实 践中应正确认 的精度高。模拟法测 图的内业处理 , 不仅难 以做到点 、 、 线 符号和文 识与掌握数字化测 图的特点 。数字化成图不仅是 内业一方 面的 , 与 字注记等地形 图图面信息的规范化 ,而且会造成点位精度 的损失 , 外业 有着 密切的联系 ,如果外业在测量 中出现错误 内业不便 于发 降低地形图的质量 。 分幅 、 接边 : 数字化测 图内业工作首先进行图形 现 , 还会 给内业测 图带 来相当大的麻烦 。在 控制测量 中 , 使用 G S P 除必要 的测量起算 数据外 , 尽可能要有已知检测点 , 检测合 编辑 , 将编辑好 的图形按 测区合成一体 , 然后统一进行地形 图的分 测量 时, 幅, 使地形 图分幅方便 、 规范 潸 度高 。 模拟法测 图一般是先分幅 , 格后 , 然 再把检 测点加入控制网作为 已知点进行平差计算 , 这样可 以 后逐幅测量 , 图幅接边不方便 , 相对数字化测图精度低 , 白纸测 有效检测测量精度 , 尤其 防止测 量错误 。使用全站仪进行碎部点数据采 图更不方便 。修改和更新 : 数字化测 图时将处理结果储存在计算机 集时 , 应严格注意输入测站点与后视 点。如果测站点与后视点错号 上, 对图形编辑 中出现的问题易于修 改和更新 。模拟法测 图方法是 ( 号与位置均认 识错误 )实践证 明无法检测 出来 , 点 , 造成 内业处理 将结 果体现 在图纸上 , 现错误必须 擦掉 , 绘制 , 发 重新 修改很 不方 上的不便 。数字化测图内业 图形编辑主要依靠外业记录 , 外业测量 便。 与外业关 系 : 数字化测 图是根据外业测量的相控点进行定 向, 时 , 利 记录员应详细记清测点点号 、 点的属性 、 连线关系 , 必要时绘制 用测图软件进行立体测 图 , 内业测定位置 , 外业定性 而完成数字化 草图 。 否则 , 内业处理时 , 容易造成错乱 。 全站仪测距精度较高 , 但在 成图的过程 。如果外业 采集 的地形信息不全面 , 内业处理 中就 比较 野外测量 时, 不能盲 目 扩大测程及测站 的覆 盖范围 , 由于测角误差 困难。模拟法测 图是在外业 完成地形 图的绘制 , 绘图员可以边观察 不可避免 , 因此应严格 注意仪器 的对 中、 整平 、 后视瞄准的精 度。利 地形边绘 图、 边注记 , 内业只进行加工处理 。因此 , 数字化测 图内业 用全站仪施测支导线 , 防止支导线过长 , 应 防止测站数过多 , 因为全 完成后 , 一般要输 出到图纸上 , 到野外检查 、 核对。 绘图人员要求 : 站仪 的测距精 度高 , 数 但测角误差会逐渐 累计 , 点位 累计误差也会 逐 字化测图是借 助计算机和成图软件完成图形 编辑 , 要求作业人员必 渐增加 。在内业 图形编辑时 , 各类地物符号应严格按照地形图图式 须熟练计算机操作 和绘 图软件的使用 , 技术含量高 。模拟法测图的 要求进行编辑。 绘图软件 中地物符号一般按控制点 、 民地 、 居 独立地 内业处理 只是 在外业成图的基础上进行整饰 、 清绘 , 技术要求相 对 物、 交通设施 、 管线设施 、 系设施 、
基于cass软件数字化成图方法
浅谈基于cass软件的数字化成图方法全球定位系统 gps、全站仪、cass 南方测绘成图软件操作系统的应用, 大大提高了大比例尺全野外数字化测图的速度、质量和精度, 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应用大比例尺全野外数字化测图技术开展数字化地形图的测量及成图,不仅提高了数字化测图的质量和精度, 同时也降低了野外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缩短了工期, 提高工作效率,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数字化成图简述目前,获得数字地形图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原图数字化、航测数字成图及内外业一体数字化测图。
其中内外业一体数字化测图方式是工程实践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该方式是利用全站仪、gps接收机野外测量,仪器自动记录特征点的三维坐标,经过数据传输,格式转换编辑生成软件要求的特定数据格式,展点计算机软件辅助绘图,生成满足规范要求的数字化地形图,可向用户提供在计算机上处理的数字地形图,也可打印成图;数字化地形测图自动化程度高、野外劳动强度小、测绘精度高、图形美观规范,以成为大比例尺地形测图的主要方式。
2、cass 软件作为数字化成图工具的优点cass 地形地藉成图软件是基于 autocad 平台技术的数字化测绘数据采集系统。
广泛应用于地形成图、地藉成图、工程测量应用三大领域,且全面面向 gis,彻底打通数字化成图系统与 gis 接口,使用骨架线实时编辑、简码用户化、gis无缝接口等先进技术。
1)基于 autocad 平台。
cass 地形地籍成图软件是基于autocad 平台开发的数字化成图软件,它充分继承了 autocad强大方便的绘图编图打印等功能。
在普遍用 autocad 平台制图的测绘行业,cass 软件得以广泛接受和应用。
2)支持多种类型和型号的测绘仪器。
cass 软件具备国内外多种类型和型号测绘仪器的数据接口,可以将外业测量过程中保存的测绘数据导入到 cass 软件,并生成标准的坐标数据文件。
3)丰富的符号库。
cass 软件具有丰富的符号库,按实体类型分,有控制点、居民地、交通设施、管线设施、水系设施、植被绿化、境界线等;按拓扑分,有点符号、线符号、面符号。
浅谈数字化成图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检查方法
浅谈数字化成图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检查方法摘要: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的先进数字化测绘技术。
文章从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应用优势出发,具体论述了内外业一体化测图质量控制内容和质量检查方法。
关键词:数字化成图、内外业一体化、质量检查方法引言近年来,我国基础测绘技术不断发展,诸如RTK、全站仪等先进测绘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也逐渐得到了普及和应用,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便是其中的一种,不论是测绘精度,还是成图效果都有很大的提高。
而要想获得高质量的数字化成果,还需要做好对数字测图的质量控制工作。
1、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应用优势1.1自动化水平高,劳动强度低。
全站仪内置自动记录功能,有效减免了传统纸质绘图的麻烦,同时,全站仪可直接将测绘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内,而室内只需要对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实现图形的有效编辑,也进一步降低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最终降低外业工作所需的时间。
1.2精度高,信息量范围大。
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所应用的RTK等技术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小,能够有效对测量精度进行保障;加之其数据存放方式可采用分层方式,不仅可以使地面信息的存放不受限制,还可实现数据信息在不同层次中的存放,还可通过打开层、关闭层来实现相关信息的提取和成图的检查。
1.3信息储存方便,传递效率高。
内外业一体化测量得到的数据可直接存放于计算机或移动存储媒介中,并进一步实现数据信息的传递,而外业测量设备的联网功能也极大地方便了信息数据的传输。
2、内外业一体化测图质量控制内容2.1控制测量控制网布设是测图的基础,其正确性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测图质量的好坏,按城市测量规范要求,数字化测图布设控制点较稀,为了进行有效的控制,原则上不允许在导线上布设辐射点或支导线,应布设为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并组成导线网,进行整体平差。
在进行平差前,测量人员需要首先对原始测量手簿进行严格的检查,若存在超限的控制点、导线,必须返工重测,确保各导线成果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然后再进行平差计算,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下一步测图工作。
数字化成图
数字地图:用数字形式存储全部地图信息的“地图”,他是用数字形式描述地图要素的属性,定位和关系信息的数据集合,是存贮在具有直接存取性能的介质上的关联数据文件。
数字化成图:用数字化方法制图,其直接成果是数字地图,间接成果是形式的普通地图或专用地图。
坐标变换:因通用设备使用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不同,在利用设备录入、显示或输出图形时需要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其实质是分析、求解不同坐标系间的关系,建立坐标变换的数字模型。
图幅纠正:为了求解数字化坐标与测量坐标间的变换参数,削弱图纸变形误差,利用四个内图廓点的坐标建立数字化坐标与测量坐标的变换关系的处理过程。
曲线光滑:在计算机图形学上,一般把根据部分特征点生成相应曲线的过程称为“曲线光滑”或“曲线拟合”,而把座位光滑依据的特征点称为“节点”或“数据点”。
几何纠正:为了解决因测量误差引起的规则几何形状变形问题、进一步提高数字地图的精度,引入平差方法,以规则形状为基础,建立规则地物数据平差模型,进行最小二乘法的处理。
数字化成图工作过程: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图形输出地图上展会的内容称为地图要素。
一般分三类: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辅助要素常用输入设备:数字化仪、扫描仪。
常用输出设备:绘图仪、打印机、显示器图形数据处理软件应该完成的工作:编码转换、图幅裁剪、数据合并、规则地物几何纠正碎步测量常用方法:极坐标法、方向交会法、量距法(距离交会法、支距法)地图常用分类依据:地图比例尺和地图用途,按比例尺分:大比例尺图1:10万以及更大比例尺的地图;中比例尺图1:10万~1:100万比例尺之间的地图;小比例尺地图1:100万及更小比例尺的地图。
按用途分:普通地图和专用地图数字地图与常规地图的差异:1.数字地图的载体不是纸张而是适合于计算机存取的磁带磁盘和光盘2.数字地图不像传统地图那样以线划,颜色,符号注记来表示地物类别和地形,而是以一定的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代码系统来反映地表各类地理属性特征3.数字地图所标记的地表地理信息虽往往能满足一定的地图投影关系,并经过一定的制图综合处理,但并没有严格比例尺的规定4.数字地图的使用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及其配套的外部设备数字地图的评价:数字地图有着与传统地图不同的表示方法,其应用领域也更为广泛,人们对数字地图的要求也不同于传统地图,因此在数字化成图技术中必须研究数字地图的质量评价问题,包括衡量数字地图的质量指标体系,质量评价方法及质量控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字化测图
关健词:数字化成图,等高线,地性线,点密度。
一概述
从传统的平板测图转化到数字化测图已有十多个年头,各种成软软件也在逐步升级,但在等高线成图方面始终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笔者曾分别采用平板测绘的1:1000和1:500地形图扫描,将原有的高程全部注出,并在局部按等高线的高程加密高程,其效果较原图差之较远。
尤其是在鞍部和谷底变形更大。
当在原图上将高程点加密到一定程度时其形成的地形与原图基本吻合。
为究其原因,笔者通过下面的实例,作了一些易浅的探讨,供同仁参考:
二实例分析
图1、图、2图3是同一山谷的地形。
图1是在未发给电脑“地性线”的指令下,直接根据野外实测点结成三角网后生成的等高线,在20.18处出现一个窝底状地形,与实地地形完全不符。
图2是按野外绘制的草图,成图前用复合线将18.35、20.18、23.98相连接,给电脑发出“地性线”指令后结成的三角网生成的等到高线,与实地地形相符。
图3是按平板测图的方法在野外采点过程中,采用在两实测点之间目测的距离和高差,分别加注在18.38与20.18和20.18与23.98之间(19.32、21.87)两高程点后结成三角网所形成的等高线,与图2基本一致。
从三种不同方法成图的效果可以看出,数字化成图,一是要指令到位,二是要采点到位。
同时说明“地性线”这一指令在绘制等高线中的重要作用。
三地性线的重要作用
“地性线”在地形中是山脊线、山谷线、倾斜变换线、方向变换线与流水线的总称,是区分地貌结构与变化的重要标志线,也叫地貌结构线。
在成图软件中“地性线”是三角形不可穿越的防线。
在绘制等高线的过程中,屏幕下方有一提示:“请选择地性线”。
在需生成等高线的封闭线范围内有山脊、山谷等,对屏幕下方的提示忽略不计,由软件直接结成三角网,那么软件识别的只有点,其三角形就会穿越山脊、山谷等各种地貌结构变换的部位,去寻找下一最近与组合最佳图形的点组成三角形、结成三角网,致使山脊、山谷两侧的点越过山脊、跨过山谷相互串联,其生成的等高线就会出现图1 的现象。
如按地貌结构现状绘出“地性线”,按提示去选择并给它发出指令,那么电脑就增加了一识别能力,三角形组成时尽管防线外有最近最佳的结合点位,也只得无条件地执行指令,而沿着“地性线”这道防线去寻找它必须寻找的对象进行组合,其生成的等高线就会如图2所示。
传统的平板测图计曲线的绘制均要求在现场完成或在现场绘出示坡线与分水线,其目的就是区分地貌的结构,避免按高程点平均分配,使地形失真。
软件中的“地性线”这一指令,就是依照传统的方法在现场绘出示坡线与分水线的原理设计的,是识别地貌结构和绘制等高线的一重要指令,在使用时应充分发挥它的职能。
四自我认积
平板测图与数字化成图虽然都是以点为基础进行连接形成各种图形,但平板测图的连线是在可视实体的情况下作业,对地形的变化可以通过目测按现状描绘;电脑成图则只能以给定的点位为条件和操作者发给它的命令去识别、去执行,没有可视现状的功能,只有在该发给它的指令都发到,或碎部点达到一定的密度时,电脑才能把你所需要的细节表示出来,这就是人机的差距所在;也就是指挥员与战斗员的关系。
如指挥员没有把条件给足,指挥不当而完全依赖战斗员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数字化测图也催近成熟,但所解决的问题仍只有三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野外测点的速度和精度;二是免去了繁锁而又笨掘的室内清绘;三是对图面修改带来了及大方便,但对野外采点的密度和点位的选择等要求
应是较平板更高。
因此,在野外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手勤、腿勤,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量增加采点密度,提高取点的质量;在尽力不可为的情况下要结合传统的方法,把地貌结构变化较大部位的草图绘制清楚,以便成图时标明各类地性,好给电脑发出指令,以利电脑识别而绘出精度较高的图件。
综上所述,我认为成图软件功能的编程,是以野外采点的密度和位置最佳为基准设计的。
在作业过程中,如只认为全站仪采点的精度高,软件成图的能力强而完全依赖软件,忽视人机判断能力的差距,采点的密度和取点的位置仍停滞在平板测图的概念上,那么数字化成图就发挥不了它应有的光芒。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有很多同仁在野外只对地物绘制草图,对山地的地形只是任意采点,最终依赖软件自行成图,这一作业方法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