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旅游资源概况(DOC)

合集下载

灵丘概况

灵丘概况

灵丘概况灵丘县是一块红色的故土,这里是举世闻名的平型关战役发生地,抗日战争时期刘澜涛、王震、杨成武、杨勇、关向应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

是八路军359旅驻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和中共雁北地委机关所在地。

灵丘县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这里沟谷幽深、群峰林立、乔灌堆绿、溪水潺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随处可见。

有面积逾万亩、海拔2150米的甸子梁空中大草原,有瀑布如珠涟、怪石林立的桃花溶洞、有鬼斧神功、峭如刀削、山水相依、绵延50华里的唐河大峡谷,有群山环抱、河流环绕、塞上小江南、绿色明珠之称的花塔和北泉村。

这里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觉山寺、曲回寺石佛冢群、平型关战役纪念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赵武灵王墓,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旧址。

有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和续建的唐河公园,投资5000万元建成的具有春秋战国建筑特色的武灵王公园。

这些都是灵丘人民值得自豪的一张名片。

灵丘县是一方宝地,这里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称,全县版图面积达2732平方公里,是全省第四、大同市第一面积大县。

这里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矿产资源金属非金属有40多种,贵重有色金属金、银、铜、铁、锰、铅、锌样样贮量丰富。

“红、古、绿”三色,旅游景点星罗棋布,数不胜数。

“灵丘”因春秋战国赵国第六代国君赵武灵王埋葬于此地而得名。

近年来,新一届灵丘县委、县政府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本县资源、自然、区位、交通等综合优势,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加快优势产业培育和产业转型发展,大力推进各类有色金属深加工项目的实施,积极构建新的绿色产业格局,2007年以来,全县通过各类招商引资平台,成功签约项目20多个,总投资70亿元,引资66.54亿元,建成投产项目9个,在建项目5个,正在办理相关手续项目7个。

在新建项目中,环保、清洁、能源利用项目等新兴产业占60%,从而为全县绿色崛起,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县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迈出了可喜步伐,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灵丘旅游资源概况

灵丘旅游资源概况

灵丘旅游资源概况灵丘是革命老区,历史悠久,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汉高祖时置县,以“胡服骑射”着称的战国第六位国君赵武灵王就埋葬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灵丘因此而得名.境内文物名胜众多,自然景观迷人,可分为以下三大类:一是文物古迹.1、赵武灵王墓是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武灵王之墓,灵丘也因此而得名.它原位于灵丘县城西,现在随着县城的扩张,已经处于中心地带新华西街了.原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现保护面积10900平方米,墓冢巍峨,碑石林立,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文化以及一代英君赵武灵王生平的重要历史文物.现在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修建于唐代天宝元年的曲回寺石佛冢群.位于独峪乡曲回寺村,又称哭回寺.据曲回寺遗址千斤大铁钟记载,该寺为五台山佛寺下院.开元二十一年由北京的大禅师“慧感”奉诏创建,“旨赐曲回山寺”,并且在建寺十年后,从天宝元年开始至天宝十一年间,雕刻了大批花岗石佛像,修筑360座佛塔,埋于曲回寺方圆几十里的地下,其规模宏大实为罕见.目前已查明43座石佛冢,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寺院辽、金、元、明历代均有较大规模重修,清代依旧维持,最后于1939年被侵华日军焚毁.现在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觉山寺,位于灵丘县红石塄乡觉山村,又称普照寺,北魏皇家寺院.创建于北魏太和七年483年,是孝文帝拓跋宏为报母恩而敕建的.该寺历代屡有重修,时至五代,战火连绵,觉山寺开始衰落,庙宇毁败,辽代又重加修葺.明天启六年1626灵丘七级大地震,全寺庙宇全部倒塌,惟有辽代重修的砖塔仍巍然屹立.明崇祯三年1630重建寺庙.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行修葺,后又倾颓.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五年1885—1889,寺僧龙诚在本县大儒杜上化等全力支持和四乡民众资助下重建佛寺,除砖塔为辽大安六年重建外,现存庙宇为清代光绪年间重修建筑.寺院座北向南,依山就势,寺内建筑有一井一塔七殿一堂一厅六楼二阁.布局为三条轴线,五个院落,相对独立又相互贯通,房屋共计134间,占地8100平方米.寺院西北山崖上悬一洞,称为悬钟岩舍利洞,亦称翠云洞.洞深14米,洞口宽19米,建有观音殿,面阔三间,“文革”后期被毁,2000年动工,现已修葺一新.西南突兀一山,顶置小砖塔,总高5.33米,实心,平面呈方型,背西面东,属寺院附属建筑,是晋北地区最小的砖塔.东北矗立笔架山,交错中显稳定,自然景色与古建筑相映成趣.自古被人们称为“井塔山齐——觉山寺”. 属灵丘“九景”之一.觉山寺辽代砖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砖塔位于觉山寺内,为全寺建筑中的精华.北魏创建,后倾圮,辽大安五年重建,八角密檐式,十三层,高44.23米.塔基由须弥座、平座、仰莲组成.下层束腰每面施壶门三间,内雕人物,门间雕兽面,八角为力士;上层束腰壶门内雕佛、菩萨、歌舞乐伎,门侧立侍女或飞天,门上为二龙戏珠,门间雕力士,转角金刚两侧施龙.砖雕采用剔地突起或圆雕镂刻手法,造型丰满,刀法流畅、洗炼,是砖雕艺术和音乐文物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塔身第一层有塔室,南北为板门,东西为格扇假门,其余四面为砖雕假窗.室内八面存辽代壁画62平方米,内容为菩萨、明王、飞天,为壁画中的瑰宝.其上十二层均为实心,木椽砖飞,每层收分7厘米,每层每面悬铜镜,每椽每梁挂风铃.塔刹由镂空天球、相轮、宝盖、仰月、宝珠及刹杆组成.天球可转动,兼起风速风向标的作用.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是革命纪念地.平型关战役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灵丘县白崖台乡白崖台村、东河南镇小寨村、蔡家峪村一带, 1937年9月25日,林彪、聂荣臻率领八路军115师在此歼灭日寇1000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寇的猖狂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人民的抗日信心.平型关之战是八路军出师抗日的首战大捷,也是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在中国共产党史、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平型关大捷遗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现有战场旧址、战斗指挥所、林彪、聂荣臻临时住所、平型关战役纪念馆等.1、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位于灵丘县平型关景区乔沟南侧约一公里的山坡阶地上,坐东面西,建筑面积825平方米,由杨成武老将军题写馆名.该馆于1969年由北京军区主持修建,1971年10月闭馆.1986年8月10日,聂荣臻元帅为纪念平型关大捷赋诗一首,次日致信山西省委、省政府,指出“平型关大捷意义重大,修复纪念馆是必要的”.省委、省政府遵照聂帅的指示拨款修复了纪念馆.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灵丘县委、县政府又筹资将纪念馆整修一新,恢复了展览.2001年,灵丘县委、县政府对大捷展览进行了大幅度地充实修改,展版面积扩大到508平方米,增加了一批图片知历史资料,真实地再现了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过程和可歌可泣的战斗场面.2、平型关大捷纪念碑位于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东侧1公里的石灰岭上,建于1997年平型关大捷60周年前夕.碑阳刻有杨成武老将军题写的“平型关大捷纪念碑”八个大字,碑阴的碑文记述了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过程及重大意义.纪念碑碑基高1.15米,意喻参战部队八路军115师,碑座、碑体高分别为1.37米和9.25米,表示平型关大捷发生的时间为1937年9月25日.巍峨耸立在山顶上的平型关大捷纪念碑,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可侮的英雄气概和不畏强敌、英勇奋斗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3、驿马岭阻击战腰站战斗遗址位于灵丘县落水河乡腰站村东驿马岭与河北省涞源县交界处,是一个重要的隘口,距县城30公里,海拔1384.9米.1937年9月25日,115师杨成武独立团根据师部统一部署,在此成功阻击了由涞源增援平型关的日军.战斗共歼敌400多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保证了师主力平型关伏击战的胜利,是平型关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战斗,装备简陋的我军两个营击溃了武器精良的日军近两个联队团,创造了抗日战争初期我军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现有杨成武将军亲笔题词“腰站战斗纪念碑”一通立于村南1公里处,1995年县委、县政府筹资修建纪念碑亭一座.下关杨庄村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旧址经修缮保存完好,现内设白求恩在灵丘活动事迹展览.县城东郊的烈士陵园,陈列着110多位在雁北地区工作过的党政军领导的骨灰,24座烈士墓安放在平型关大捷等战役牺牲的556位烈士遗骨.此外还有刘庄“三·一八”惨案纪念馆,腰战阻击战遗址,白草湾烈士纪念馆,359旅旅部及兵工厂旧址等.三是自然景观,农业乡村旅游景观.1、空中草原风景区位于灵丘县柳科乡刁泉村东与河北涞源、蔚县交界处,海拔2151米,顶部草甸面积3万亩,东西狭长,南北广袤,属亚高山草甸,为山西七大绿地之一.甸子梁周长20.7公里,四周长满桦树,山顶为平坦的大草甸.草甸土壤为亚高山草甸土,生草层发育,产草率高,草质好,为肥沃的天然牧场.每到夏季,草甸上数十种野花盛开,黄、红、紫、白、兰等各色花朵点缀在碧绿的草甸上与斑澜起伏的蝴蝶群及蓝天上朵朵的白云交相辉映,绘成一幅巨大美丽的画面.区内有一景点被称作“脚踏三县”,即游客站在这一点上,脚下踏的是山西灵丘、河北涞源、蔚县三个县的土地,不少游客在此驻足踩踏,笑谈一步走遍二省三县.在西甸子梁南侧有不化,称作“万年冰洞”.居其上,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无边无垠,坦荡如砥.南眺涞源群山峻岭,北望蔚县峡谷连川,西看灵丘云山雾罩,令人心旷神怡.2007年12月被山西省旅游局评定为省级农业旅游点.2013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美丽田园“十大草原景观”之一.2、桃花溶洞风景区.桃花溶洞位于灵丘县桃花溶洞景区桃花山海拔1900米处.桃花山地处太白巍山南麓,海拔近2000米,山势逶迤,草木葱郁,因每年春季满山遍开山桃花而得名.春天桃花烂漫,夏季绿树成荫,秋天满山灌木红黄相间,层林尽染,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桃花溶洞主洞深233米,洞内钟乳林立,形态各异,距今已有170万年历史,目前洞内钟乳石仍处于生长期.蝙蝠洞位于桃花溶洞景区桃花山海拔900米处,该洞洞内高大空旷,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共有六个出口.数以千万计的蝙蝠一层又一层的相互勾挂倒吊在洞壁、洞顶,昼伏夜出,蔚为壮观.蝙蝠内洞还有一座观音洞,洞内有3尊天然形成的佛像,栩栩如生,玲珑剔透,天凿地雕,精美无比.桃花泉位于灵丘县桃花溶洞景区桃花山下,为山西省十大泉域之一.水温常年保持在摄氏12度左右,日流量8000吨,落差146米,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瀑布群.泉水清凉甘醇,经化验属高锶低钠优质天然矿泉水.3、花塔民俗村风景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灵丘县独峪乡,花塔村是大同市海拔最低的地方,海拔550米,四面环山,河水绕村.春秋两季鸟语花香,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故称之为“世外桃源”.这里有人类居住近3000年历史,全村现有人口400人左右,大部分房屋为清代建筑,这里人们生活方式古朴,居民热情好客,传统古老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造就了一方水土一方人.花塔村由于海拔高度低,无霜期长,气候适中,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山上花草树木100余种,盛产花椒、核桃、柿、黑枣、桃杏等经济作物.尤以大面积世界珍稀树种——青檀最为着名, 1993年被山西省政人民府批准为“灵丘青檀自然保护区”.要进入景区首先要经过红沙岭隧洞,该洞开凿于1965年,隧洞高3.5米,宽5米,全长1000米.红沙岭隧洞的开凿不失为花塔村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创举,当年在没有风枪、风钻、凿岩机等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人们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一钎一镐的开凿了红沙岭,建成了如今畅通无阻的隧洞.近年来村里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努力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业,使花塔民俗村初步形成了集休闲、度假、游览、娱乐、餐饮、住宿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区雏形.村中现有农家餐馆7家,家庭旅店20家,从业人员100余人.旅游业已逐步成为花塔村的经济支柱产业,2007年12月被山西省旅游局评定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4、花果之乡——北泉村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灵丘县东南,距县城25公里,远观山峦起伏,近观流水潺潺,村内万亩林地郁郁葱葱,花果飘香,素有“塞北小江南”美称.走进北泉村,街道干净整洁,路桩、树干粉刷一新,一条人工河环村而过,柳枝依依,白杨参天.漫步在乡村街道,红墙碧瓦旁,塔松与花卉高低错落,红绿相间,可以泛舟、运动,抑或留恋于小桥流水,落叶田田,无不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和村民聊天,总有自信的笑容浮现,不时有鸟儿绕身嬉戏此时心灵会变得宁静而惬意,一种超脱城市的喧嚣与浮华,回归田园的情悸涌动全身.虹鳟鱼场泉水清冽流动,鱼儿成群觅食.有的池中鱼身全部是褐色的,黑压压的一大片,统一游动,左冲右突,翻滚跳跃,有的池中鱼身全部金色的,映得池水一片金黄.挨挨挤挤的鱼儿肥硕顽皮,时而舞蹈于水中,阿娜多姿;时而跃出水面,在空中划出一条金色的弧线.临池观鱼,心会留在水中随鱼儿舞动.天鹅湖碧波荡漾,四围的绿柳指摆如烟.微泛涟漪的湖面,一只白天鹅舒展双翅,展示着它优美高贵的身姿,旁边有几只水鸭也跟蹁跹婆娑.2005年春天,这只天鹅来到这里呆了二个月,以后每年春天都会如期而至,留恋忘返,村里人说,天鹅是因为眷恋这里的景色才留了下来.村前是200亩优质速生杨,整整齐齐,密密麻麻,每一株亭亭玉立,绿盖如伞,它像一道绿色的墙,将整个村庄遮挡得风和气爽,绿意融融,做一个深呼吸,你会感到丛林中散出的气流分明是绿色的,直沁心脾,沿着逶迤的山道而上,曲径通幽,花里飘香,万亩风景林、生态林、经济林遍布沟梁山坡,林海茫茫,硕果累累,森林公园村已经形成.夜晚,4公里的街灯华光绽放,整个村庄青山绿水中愈加玲珑宁静,晶莹祥和,这个连白天鹅都眷恋的地方,更是都市人回归田园的好去处.北泉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打造成一条龙服务体系.有“农家乐”20家,路边饭店25家,从业人员120人,餐饮、住宿年接得能力8万人次,有当地“巧媳妇”为游客做农家小吃,招牌菜有“虹鳟鱼”、“清炖汤”、“中华鳖”,还有纯绿色食品荞麦面凉粉、藕根等任游客选用.游客可居住农家、饭店,也可回县城住宿.有传统大花轿供游客环村游走,游客在游玩之中,可亲手摘一些绿色的、新鲜的桃、李、杏、苹果、山楂、梨等果食,也可采上两串新鲜的藕根、钓虹鳟鱼,带上一点核桃、花椒等土特产品回去.荷塘垂钓,鱼池泛舟,与天鹅嬉戏拍照,花果山赏花、采果,让视线与心灵栖憩在茫茫林海,都能让游客回归田园,融入自然,流连忘返.北泉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把“旅游兴村、生态兴村”作为加快发展的战略之一,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开发旅游资源,初步形成了融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人文资源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度假型旅游村.如今,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都会被这里优美纯净的自然风光所深深吸引,洁净的村道、整齐的屋舍、成片的树林、如镜的水面,都给人唯美的观感,充满着恬然诗意.这里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了数十种珍禽异兽来此栖息.近年来,更是开展了味道鲜美的虹鳟鱼和鲟鱼的养殖,成了山有果树,水有鲜鱼的生态村.北泉村有持续春、夏、秋三季的采摘园,六月至七月为采摘最佳时节.花果山,花果飘香,风景林、生态林、经济林遍布沟梁山坡,林海茫茫,硕果累累.在这里你可以采摘新鲜的桃、李、杏、果、山楂、梨以及核桃,花椒等土特产.让视线与心灵栖息在茫茫林海,采摘鲜果,品尝果味,惬意而有趣.采摘之后,在鱼塘寻一尾鲜鱼,配上当地甘甜的泉水,或蒸或煮,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为把北泉村打造成具有山水民俗特色的文化艺术景区,丰富观光旅游的内涵,经过长期的编排,该村向游客推出一道色味韵皆醉人的文化大餐——实景演出山水北泉.演出者均是当地村民,参演人员近200余人.整台演出分五章十七个节目,第一章山风,展示山村的婚俗、年作、耕耘、绣纺等情形.第二章水赋,以当地的红石塄秧歌戏表演为主体,主要展示水乡的水之灵鱼之乐.第三章绿韵,着重表现山水之乡的春柳剪韵等绿色美,其间还有老乡们剪纸、叠花的生活情形……整场演出近两个小时,让人意犹未尽,如今.山水北泉已连续演出多场,好评如潮,反响强烈.5、木佛台生态旅游渡假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木佛台村位于下关乡东南部,南隔铁岭与河北省阜平县为邻,现有跨省公路与阜平县相通,过去曾是晋冀两地相通的重要关隘.海拔750米,全村山环水抱、气候温润、植被良好.村前有谢坪河穿过,河内常年溪水淙淙、源源不断、清澈见底、没有污染,举之可饮,入之能浴,素有“天然氧吧”之称.1、自然景观1康泉浴池:天然形成清泉池溏,大的有三处,小的有数处,是供游人野浴的理想场所,夏日置身其中,能够使人洗去一身疲劳,荡涤心中之烦恼.2林荫长廊:耳听小河流水,享受清凉世界,供游人野餐、休憩和娱乐.3擎天一柱:上指蓝天,下置大地,前临溪水,背靠青山,给人以奋发向上的精神.4攀岩坡:登上攀岩坡,既能舒展筋骨,又能享受征服苍山的快意.5卧牛石群:河床怪石争巧,形态各异.小的如鹅卵,大的如狮鳄,仿佛狮子下山,鳄鱼横河,共饮一河水,赋予人以生命的遐思.平滑洁净的卧牛石可供游人日光浴,休息和戏水.6老人山:像一个久经世故的老人,默默注视着人世苍桑的变迁.8迎客松峰:百年迎客松,自然生成,立于谢坪山峰之巅.游人可登峰远眺,一览崇山绿树,倍感心旷神怡.9黑鹳寻踪:因谢坪河天然纯洁无污染,这里时有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黑鹳游栖,游人可沿河畔追寻黑鹳踪迹,一睹黑鹳风姿.2、人工景点1南铺鱼塘.人工建成养殖场,以养殖虹鳟鱼、甲鱼、鸭鹅为主,同时供游人垂钓和游玩.2水上游乐园.与南铺鱼塘相连,建成蓄水湖一座,供游人划船、游泳.3、古文化遗址.下关长城是古燕赵长城的一部分,它依托高山险壑而建,两座烽火台哨卡保存完好,雄关漫道,遥遥相望,扼晋冀要塞,举往来礼仪.4、周边旅游景点.邻近木佛台村西、北处,有龙堂会瀑布群、杨庄“白求恩八路军特种外科医院”旧址、女儿沟禅庵寺等景点,与木佛台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共同构成下关乡“绿色·红色·古色”三大旅游体系,可同时供游人观光赏玩.木佛台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不断加大开发的力度,加强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项目建设,积极改善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这里山青水秀的清凉世界吸引了众多游客,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唠农家嗑,大大地解放了村民思想,扩大了村民就业,增加了经济收入,旅游业已逐步成为木佛台村继畜牧业之后的又一大的支柱产业.2007年12月被山西省旅游局评定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大同灵丘十大旅游景点

大同灵丘十大旅游景点

大同灵丘十大旅游景点1、灵丘桃花山 A桃花山位于大同市灵丘县红石塄乡沙湖门一带,山下泉水奔涌,山上桃花烂漫,经过大自然千百万年的造化,形成了一系列天然溶洞群,主要有桃花洞、蝙蝠洞。

桃花洞位于桃花山海拔1900米处。

该洞距今已有170万年的历史,并且仍处在生长期。

洞内钟乳林立,形态各异,有的如白玉般的大幅珠帘,有的如百折织锦垂慢,有的如披着盔甲的将军,有的像一丛丛新鲜的蘑菇,层层叠叠,生气勃勃。

手捧仙桃,面带微笑的桃花仙子吸引着无数青年男女来此一睹风采。

蝙蝠洞位于桃花山北海拔900米处。

该洞高大,四通八达。

主洞深70多米,有六个出口,洞内数以千计的蝙蝠密密麻麻地倒吊在洞顶,像一串串黑色的精灵,昼伏夜行,十分有趣。

西侧洞的洞壁、洞顶天然形成的壁画,栩栩如生。

……[详细] 2、平型关战役遗址推荐2 平型关战役遗址(第一批国保)时代:1937年地址:繁峙、灵丘县交界处平型关古名瓶形寨,为明代内长城关隘。

北连恒山余脉,南接五台山,东通西冀北,西抵雁门关,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

平型关战役遗址在平型关东北5公里的山西省灵丘县小寨,老爷庙梁、关沟一带,为一条狭长的古道。

沟谷全长约7公里,两边崖高数丈。

抗日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占据平、津后,继而向山西平型关、雁门关一线进攻,企图进取太原。

1937年9月24日夜,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率领3个团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狭谷古道两侧崖顶。

25日清晨,日本侵略军板垣第五师团第21旅团主力数千人及辎重车辆进入伏击地区,115师发起猛烈攻击,抢占有利地形,将日军分割包围,激战到夜晚,歼敌1000余人,毁敌汽车80余辆,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八路军出师首战平型关,挫败了锐气正盛的日本侵略军,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士气。

遗址内保存有1……[详细]3、灵丘古道推荐3 古道峰回路转,河水弯弯,青山叠叠,风景迷人。

僧寺、雄关、佛冢交相辉映。

尤其是辽代营建的觉山寺,更有传奇色彩。

大同市灵丘县旅游景点

大同市灵丘县旅游景点

大同市灵丘县旅游景点
大同市灵丘县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县城。

灵丘县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其中包括:
1. 雁门关:是中国古代四大关口之一,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山西门户之一,被誉为"大漠门户、华夏咽喉"。

2. 南台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之一,寺内有古老的佛塔和佛像,是佛教徒朝拜和游览的圣地。

3. 明故宫遗址(明社):是明代著名皇宫故址,曾是明代宫廷文化的中心,现在已成为一处融合了历史遗迹和园林景观的旅游景点。

4. 大慈寺:是灵丘县著名的古寺庙,建于北齐时期,寺内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如石刻、壁画等。

5. 辽代南北马头墓:是灵丘县独特的墓地,墓中出土了大量辽代时期的文物和马头墓石刻,是了解辽代文化的重要窗口。

6. 谢坑古镇:是一个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落,有400多栋古民居、古街巷和古祠堂,是体验古代山西民俗文化的好去处。

以上是灵丘县比较有特色和知名度的旅游景点,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和景区,如满族民居群、石堰画廊等,都值得一去。

灵丘附近旅游景点大全

灵丘附近旅游景点大全

灵丘附近旅游景点大全
1. 平遥古城:位于灵丘附近的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整、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明清古城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 王家大院:位于灵丘县王家镇的王家大院是明清风格的庭院式建筑群,是明代著名商人王氏家族的宅院,现已改建为博物馆。

3. 扁鹊庙:位于灵丘县城南约5公里处的扁鹊庙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医圣扁鹊的纪念祠,是灵丘县的旅游胜地之一。

4. 昆仑仙境:位于灵丘县的昆仑仙境是一座高山草甸型风景区,有着丰富的植被和野生动物,还有壮丽的山水风光和多样的户外活动。

5. 龙潭湖:位于灵丘县境内的龙潭湖是一个天然湖泊,湖水清澈碧蓝,四周山岳环绕,是一处适合休闲垂钓和自然观赏的地方。

6. 灵丘壁画:灵丘县境内有大量的岩画和壁画,保存完好,内容丰富多样,是中国岩画艺术的珍贵遗产之一。

7. 木塔寺:位于灵丘县王家镇的木塔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建筑古朴典雅,是灵丘县重要的宗教文化景点。

8. 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灵丘县北部的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座以山水景观为主题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有着丰富的
植被和独特的地质景观。

9. 白草畔:位于灵丘县城东南的白草畔是一片广袤的草原,草原上有着成群的野生动物和五颜六色的野花,是一处适合户外野餐和草原漫步的地方。

10. 樱花园:每年春天,灵丘县的樱花园都会成为游客们赏花的热门地点,园内有着上千株粉色的樱花树,花开时节美不胜收。

山西大同灵丘景点

山西大同灵丘景点

山西大同灵丘景点山西大同灵丘景点介绍简介灵丘位于山西大同市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旅游胜地。

灵丘景点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和古建筑而闻名,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主要景点1. 马踏飞燕•位置:位于灵丘县东北部,距大同市中心约60公里。

•简介:马踏飞燕是灵丘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它是一座古代文化遗址公园,内有众多历史文物和景观。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一座巨大的青铜马和铜雕的飞燕。

这个景点不仅能够欣赏到威武挺拔的青铜马和飞舞的雄鹰,还能够领略到古代文明的魅力。

2. 磁器口•位置:位于灵丘县城的北面,距离县城约5公里。

•简介:磁器口是西周文化遗址,是一座山谷中的室外博物馆。

这个景点以陶瓷文化为主题,游客可以参观陶瓷制作工艺、观赏陶瓷艺术品,了解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

此外,这里还有各类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让您可以品味到地道的山西美食和购买精美的纪念品。

3. 垣墙国家森林公园•位置:位于灵丘县城的西南部,距离县城约15公里。

•简介:垣墙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集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森林公园。

公园内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湖泊和壮丽的山景,是一个徒步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的天堂。

在这里,您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还可以进行露营、野炊和徒步等户外活动。

4. 赵城遗址•位置:位于灵丘县城的东南部,距离县城约10公里。

•简介:赵城遗址是一个保存完好的中国古代城址,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

这里有城墙、城门、宫殿等建筑遗址,可以让游客感受古代皇家城市的辉煌和震撼。

此外,这里还建有赵城博物馆,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的文献资料。

5. 木塔寺•位置:位于灵丘县城的东部,距离县城约3公里。

•简介:木塔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始建于唐朝。

这座寺庙以其独特的木塔而闻名,被誉为”北方木塔之王”。

寺庙内有众多的佛像、壁画和古代文物,富有文化和艺术价值。

来到这里,您可以领略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感受到宁静祥和的氛围。

总结以上所提到的景点仅是灵丘旅游资源中的一小部分。

灵丘附近的旅游景点

灵丘附近的旅游景点

灵丘附近的旅游景点介绍如下:
灵丘县位于山西省晋中市西南部,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县城。

灵丘附近有许多旅游景点,下面为您介绍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景点。

一、灵丘国家地质公园
灵丘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灵丘县城南,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公园内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如珠峰、石林、石乐山、双龙峡等景观,还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原和湖泊,非常适合亲近自然,放松身心。

其中,珠峰是灵丘国家地质公园的标志性景观,被誉为“华夏之巅”,是一个徒步旅游的好去处。

二、北岳恒山
恒山位于灵丘县西北部,是我国五岳之一。

山势雄伟壮观,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山下的景色,还可以欣赏到众多的古建筑和文化遗迹。

恒山寺是恒山的主要景点之一,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和佛教文化,是一个学习佛教文化的好地方。

三、太原古城墙
太原古城墙位于灵丘县西南部,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城墙全长有6.5公里,高约12米,宽约5米,是古代城防工程的杰出代表之一。

游客可以在城墙上徒步游览,感受古代城防建筑的魅力。

在城墙上还可以看到许多古代建筑,如天王殿、钟楼、鼓楼等,这些建筑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

四、民俗文化村
民俗文化村位于灵丘县城东南部,是一个展示山西民俗文化的景点。

这里有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如民间歌舞、手工艺品制作、民俗风情展览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山西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山西人民的热情和好客。

以上是灵丘附近的几个旅游景点的简要介绍,这里还有其它许多值得游览的景点,如太原五龙潭、天龙山石窟、晋祠等,都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遗产,值得一去。

灵丘一日游最佳方案

灵丘一日游最佳方案

灵丘一日游最佳方案
灵丘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旅游目的地。

以下是灵丘一日游的最佳方案:
早上:
1. 早上可以选择乘坐早班火车或者高铁前往石家庄,预计需要1小时左右的车程。

2. 到达石家庄后,可以选择乘坐公共汽车或者包车前往灵丘,预计需要2小时左右的车程。

上午:
1. 到达灵丘后,可以先去参观灵州古城,这是一个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2. 接下来可以前往灵州寺,这是一个古老的佛教寺庙,有着精美的建筑和古老的佛教文化。

中午:
1. 可以选择在灵丘古城附近的餐馆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如灵丘烧烤、灵丘大米饭等。

下午:
1. 下午可以前往灵州山,这是一个有着壮丽山水和秀丽自然风光的景区,可以欣赏到灵州山的美丽风景。

2. 在灵州山可以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如徒步、观景等。

傍晚:
1. 傍晚可以选择在灵丘古城附近的茶馆或咖啡馆休息一下,感受当地的悠闲氛围。

2. 在茶馆或咖啡馆品尝当地的茶点或咖啡,欣赏夕阳下的灵丘美景。

晚上:
1. 晚上可以选择在灵丘古城附近的餐馆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如灵丘烧烤、灵丘大米饭等。

2. 在餐馆品尝美食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灵丘古城的夜景,感受浓厚的历史氛围。

以上是灵丘一日游的最佳方案,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时间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丘旅游资源概况灵丘是革命老区,历史悠久,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汉高祖时置县,以“胡服骑射”著称的战国第六位国君赵武灵王就埋葬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灵丘因此而得名。

境内文物名胜众多,自然景观迷人,可分为以下三大类:一是文物古迹。

1、赵武灵王墓是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武灵王之墓,灵丘也因此而得名。

它原位于灵丘县城西,现在随着县城的扩张,已经处于中心地带新华西街了。

原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现保护面积10900平方米,墓冢巍峨,碑石林立,是研究战国时期历史文化以及一代英君赵武灵王生平的重要历史文物。

现在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修建于唐代天宝元年的曲回寺石佛冢群。

位于独峪乡曲回寺村,又称哭回寺。

据曲回寺遗址千斤大铁钟记载,该寺为五台山佛寺下院。

开元二十一年由北京的大禅师“慧感”奉诏创建,“旨赐曲回山寺”,并且在建寺十年后,从天宝元年开始至天宝十一年间,雕刻了大批花岗石佛像,修筑360座佛塔,埋于曲回寺方圆几十里的地下,其规模宏大实为罕见。

目前已查明43座石佛冢,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寺院辽、金、元、明历代均有较大规模重修,清代依旧维持,最后于1939年被侵华日军焚毁。

现在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觉山寺,位于灵丘县红石塄乡觉山村,又称普照寺,北魏皇家寺院。

创建于北魏太和七年(483年),是孝文帝拓跋宏为报母恩而敕建的。

该寺历代屡有重修,时至五代,战火连绵,觉山寺开始衰落,庙宇毁败,辽代又重加修葺。

明天启六年(1626)灵丘七级大地震,全寺庙宇全部倒塌,惟有辽代重修的砖塔仍巍然屹立。

明崇祯三年(1630)重建寺庙。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行修葺,后又倾颓。

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五年(1885—1889),寺僧龙诚在本县大儒杜上化等全力支持和四乡民众资助下重建佛寺,除砖塔为辽大安六年重建外,现存庙宇为清代光绪年间重修建筑。

寺院座北向南,依山就势,寺内建筑有一井一塔七殿一堂一厅六楼二阁。

布局为三条轴线,五个院落,相对独立又相互贯通,房屋共计134间,占地8100平方米。

寺院西北山崖上悬一洞,称为悬钟岩舍利洞,亦称翠云洞。

洞深14米,洞口宽19米,建有观音殿,面阔三间,“文革”后期被毁,2000年动工,现已修葺一新。

西南突兀一山,顶置小砖塔,总高5.33米,实心,平面呈方型,背西面东,属寺院附属建筑,是晋北地区最小的砖塔。

东北矗立笔架山,交错中显稳定,自然景色与古建筑相映成趣。

自古被人们称为“井塔山齐——觉山寺”。

属灵丘“九景”之一。

觉山寺辽代砖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砖塔位于觉山寺内,为全寺建筑中的精华。

北魏创建,后倾圮,辽大安五年重建,八角密檐式,十三层,高44.23米。

塔基由须弥座、平座、仰莲组成。

下层束腰每面施壶门三间,内雕人物,门间雕兽面,八角为力士;上层束腰壶门内雕佛、菩萨、歌舞乐伎,门侧立侍女或飞天,门上为二龙戏珠,门间雕力士,转角金刚两侧施龙。

砖雕采用剔地突起或圆雕镂刻手法,造型丰满,刀法流畅、洗炼,是砖雕艺术和音乐文物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塔身第一层有塔室,南北为板门,东西为格扇假门,其余四面为砖雕假窗。

室内八面存辽代壁画62平方米,内容为菩萨、明王、飞天,为壁画中的瑰宝。

其上十二层均为实心,木椽砖飞,每层收分7厘米,每层每面悬铜镜,每椽每梁挂风铃。

塔刹由镂空天球、相轮、宝盖、仰月、宝珠及刹杆组成。

天球可转动,兼起风速风向标的作用。

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是革命纪念地。

平型关战役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灵丘县白崖台乡白崖台村、东河南镇小寨村、蔡家峪村一带,1937年9月25日,林彪、聂荣臻率领八路军115师在此歼灭日寇1000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寇的猖狂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人民的抗日信心。

平型关之战是八路军出师抗日的首战大捷,也是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在中国共产党史、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平型关大捷遗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现有战场旧址、战斗指挥所、林彪、聂荣臻临时住所、平型关战役纪念馆等。

1、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位于灵丘县平型关景区乔沟南侧约一公里的山坡阶地上,坐东面西,建筑面积825平方米,由杨成武老将军题写馆名。

该馆于1969年由北京军区主持修建,1971年10月闭馆。

1986年8月10日,聂荣臻元帅为纪念平型关大捷赋诗一首,次日致信山西省委、省政府,指出“平型关大捷意义重大,修复纪念馆是必要的”。

省委、省政府遵照聂帅的指示拨款修复了纪念馆。

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灵丘县委、县政府又筹资将纪念馆整修一新,恢复了展览。

2001年,灵丘县委、县政府对大捷展览进行了大幅度地充实修改,展版面积扩大到508平方米,增加了一批图片知历史资料,真实地再现了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过程和可歌可泣的战斗场面。

2、平型关大捷纪念碑位于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东侧1公里的石灰岭上,建于1997年平型关大捷60周年前夕。

碑阳刻有杨成武老将军题写的“平型关大捷纪念碑”八个大字,碑阴的碑文记述了平型关大捷的战斗过程及重大意义。

纪念碑碑基高1.15米,意喻参战部队八路军115师,碑座、碑体高分别为1.37米和9.25米,表示平型关大捷发生的时间为1937年9月25日。

巍峨耸立在山顶上的平型关大捷纪念碑,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可侮的英雄气概和不畏强敌、英勇奋斗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3、驿马岭阻击战(腰站战斗)遗址位于灵丘县落水河乡腰站村东驿马岭与河北省涞源县交界处,是一个重要的隘口,距县城30公里,海拔1384.9米。

1937年9月25日,115师杨成武独立团根据师部统一部署,在此成功阻击了由涞源增援平型关的日军。

战斗共歼敌400多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保证了师主力平型关伏击战的胜利,是平型关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战斗,装备简陋的我军两个营击溃了武器精良的日军近两个联队(团),创造了抗日战争初期我军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现有杨成武将军亲笔题词“腰站战斗纪念碑”一通立于村南1公里处,1995年县委、县政府筹资修建纪念碑亭一座。

下关杨庄村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旧址经修缮保存完好,现内设白求恩在灵丘活动事迹展览。

县城东郊的烈士陵园,陈列着110多位在雁北地区工作过的党政军领导的骨灰,24座烈士墓安放在平型关大捷等战役牺牲的556位烈士遗骨。

此外还有刘庄“三·一八”惨案纪念馆,腰战阻击战遗址,白草湾烈士纪念馆,359旅旅部及兵工厂旧址等。

三是自然景观,农业乡村旅游景观。

1、空中草原风景区位于灵丘县柳科乡刁泉村东与河北涞源、蔚县交界处,海拔2151米,顶部草甸面积3万亩,东西狭长,南北广袤,属亚高山草甸,为山西七大绿地之一。

甸子梁周长20.7公里,四周长满桦树,山顶为平坦的大草甸。

草甸土壤为亚高山草甸土,生草层发育,产草率高,草质好,为肥沃的天然牧场。

每到夏季,草甸上数十种野花盛开,黄、红、紫、白、兰等各色花朵点缀在碧绿的草甸上与斑澜起伏的蝴蝶群及蓝天上朵朵的白云交相辉映,绘成一幅巨大美丽的画面。

区内有一景点被称作“脚踏三县”,即游客站在这一点上,脚下踏的是山西灵丘、河北涞源、蔚县三个县的土地,不少游客在此驻足踩踏,笑谈一步走遍二省三县。

在西甸子梁南侧有不化,称作“万年冰洞”。

居其上,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南眺涞源群山峻岭,北望蔚县峡谷连川,西看灵丘云山雾罩,令人心旷神怡。

2007年12月被山西省旅游局评定为省级农业旅游点。

2013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美丽田园“十大草原景观”之一。

2、桃花溶洞风景区。

桃花溶洞位于灵丘县桃花溶洞景区桃花山海拔1900米处。

桃花山地处太白巍山南麓,海拔近2000米,山势逶迤,草木葱郁,因每年春季满山遍开山桃花而得名。

春天桃花烂漫,夏季绿树成荫,秋天满山灌木红黄相间,层林尽染,风景秀丽景色宜人。

桃花溶洞主洞深233米,洞内钟乳林立,形态各异,距今已有170万年历史,目前洞内钟乳石仍处于生长期。

蝙蝠洞位于桃花溶洞景区桃花山海拔900米处,该洞洞内高大空旷,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共有六个出口。

数以千万计的蝙蝠一层又一层的相互勾挂倒吊在洞壁、洞顶,昼伏夜出,蔚为壮观。

蝙蝠内洞还有一座观音洞,洞内有3尊天然形成的佛像,栩栩如生,玲珑剔透,天凿地雕,精美无比。

桃花泉位于灵丘县桃花溶洞景区桃花山下,为山西省十大泉域之一。

水温常年保持在摄氏12度左右,日流量8000吨,落差146米,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瀑布群。

泉水清凉甘醇,经化验属高锶低钠优质天然矿泉水。

3、花塔民俗村风景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灵丘县独峪乡,花塔村是大同市海拔最低的地方,海拔550米,四面环山,河水绕村。

春秋两季鸟语花香,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故称之为“世外桃源”。

这里有人类居住近3000年历史,全村现有人口400人左右,大部分房屋为清代建筑,这里人们生活方式古朴,居民热情好客,传统古老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造就了一方水土一方人。

花塔村由于海拔高度低,无霜期长,气候适中,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山上花草树木100余种,盛产花椒、核桃、柿、黑枣、桃杏等经济作物。

尤以大面积世界珍稀树种——青檀最为著名,1993年被山西省政人民府批准为“灵丘青檀自然保护区”。

要进入景区首先要经过红沙岭隧洞,该洞开凿于1965年,隧洞高3.5米,宽5米,全长1000米。

红沙岭隧洞的开凿不失为花塔村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创举,当年在没有风枪、风钻、凿岩机等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人们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一钎一镐的开凿了红沙岭,建成了如今畅通无阻的隧洞。

近年来村里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努力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业,使花塔民俗村初步形成了集休闲、度假、游览、娱乐、餐饮、住宿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区雏形。

村中现有农家餐馆7家,家庭旅店20家,从业人员100余人。

旅游业已逐步成为花塔村的经济支柱产业,2007年12月被山西省旅游局评定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4、花果之乡——北泉村(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灵丘县东南,距县城25公里,远观山峦起伏,近观流水潺潺,村内万亩林地郁郁葱葱,花果飘香,素有“塞北小江南”美称。

走进北泉村,街道干净整洁,路桩、树干粉刷一新,一条人工河环村而过,柳枝依依,白杨参天。

漫步在乡村街道,红墙碧瓦旁,塔松与花卉高低错落,红绿相间,可以泛舟、运动,抑或留恋于小桥流水,落叶田田,无不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和村民聊天,总有自信的笑容浮现,不时有鸟儿绕身嬉戏此时心灵会变得宁静而惬意,一种超脱城市的喧嚣与浮华,回归田园的情悸涌动全身。

虹鳟鱼场泉水清冽流动,鱼儿成群觅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