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检索工具介绍
三大检索系统

期刊文献旳标识码
(注:不属于上述各类旳文章以及文摘、零 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 码。)
凡中文文章旳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 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英 文文章旳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 Code:” 作为标识。
参照文献类型标识码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O--学术论文;
R---汇报; S--原则;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旳析出文献; Z--其他未阐明文献。
参照文献类型标识码
在参照文著录中,光盘版增长了“文献 类型标识”及“载体类型标识论 文集[C];学位论文[D];原则[S];汇报 [R];专利[P];报纸[N];(2)电子文献类 型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3)电子文献旳载体类型 及其标识: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称A文为B文和C文旳“共享参照文献”(Shared Reference)。
假如两篇文章旳“共享参照文献”越多,阐明这两 篇文献旳有关性越强。
引文索引
引文索引将某篇文献旳参照文献、有关文献、共享 参照文献一一显示出来。
通过引文检索,可以理解文献之间旳内在联络。 通过某篇文章参照文献之间旳链接关系找到与检索
《工程索引》
《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简称 Ei),1884年创刊,由美国工程信息企业出 版,报道工程技术各学科旳期刊、会议论文、 科技汇报等文献。
《科技会议录索引》
《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简称ISTP),也是 由ISI 出版,1978年创刊,报导世界上每年召 开旳科技会议旳会议论文。 三大检索工具,目前有:印刷版(print)/ 光 盘版(CD-ROM)/ 网络版(web) /联机版(online) 四种运用方式,各检索工具、各个版本在收 录范围、检索性能等方面都各不相似。
三大检索工具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科技会议录索引》对于三大检索工具,目前有:印刷版(print)/ 光盘版(CD-ROM)/ 网络版(web) /联机版(online)四种利用方式。
鉴于各检索工具,各个版本在收录范围、检索性能各不相同,特别是在查询个人文章的收录与引用时,情况比较复杂,对查全率、查准率都要求较高。
我们图书馆特意编写了这份资料,以馆藏为例,介绍利用三大检索工具查找个人文章被收录、引用情况的方法与技巧。
最后为便于用户了解,简介了其他几种常用于评价的文献检索工具。
1 SCI收录与引用1.1 概况与馆藏《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由美国科学信息所(ISI)1961年创办并编辑出版,覆盖数、理、化、工、农、林、医及生物学等广泛的学科领域,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
SCI的引文索引具有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
版本的选择:从馆藏情况来看,若检索1994年以后的数据,可以选择光盘或网络版,网络版更方便,若需要检索1994年以前的数据,则要使用印刷本或国际联机。
因为国际联机需用户要交纳高额费用,要由专业馆员代理检索,目前我馆已基本不用于查收录/引用工作,这里不做介绍。
鉴于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以前大多单位的奖励、评价政策一般以光盘版(同印刷版)为准。
但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转为依据网络版。
1.2 检索方法与技巧需要注意的是,ISI系列数据库采用特殊的作者著录形式: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一律是“姓(全)―名(简)”的形式,即姓用全部字母拼写,名仅取首字母。
对于中国人的名字,有时ISI公司的著录人员难以区分出姓与名,或者各种期刊对作者形式的要求也不完全一致,所以检索时要注意使用各种可能出现的形式才会查全。
【VIP专享】三大检索系统介绍

三大检索系统介绍1、SCI EI ISTP 三大检索指的是什么? 通常我们所说的世界三大检索系统指的是: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 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科技会议录索引》 对于三大检索工具,目前有:印刷版(print)/ 光盘版(CD-ROM)/ 网络版(web) /联机版(online)四种利用方式。
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一、SCI《科学引文索引》《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SCI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
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 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
SCIEI三大检索工具介绍

三大检索工具(SCI、ISTP、EI)收录检索技巧及核心期刊投稿导引三大检索工具(SCI、ISTP、EI)收录检索技巧及核心期刊投稿导引一、绪论1.三大检索工具简介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ISTP、Ei、ISR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
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自1993年起,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
而其中的SCI、ISTP、Ei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
它创建于1961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
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45年以来(我馆购买了1994年至今的数据使用权)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Proceedings,简称ISTP),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
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
从1990-2003年间,ISTP和ISSHP(后文将要讲到ISSHP)共收录了60,000个会议的近300万篇论文的信息。
EI,即《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编辑出版。
SCI EI ISTP三大检索系统简介及收录的期刊名称

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简介一、论文进入SCI、EI等国际检索系统的意义SCI、EI数据库由于其收录范围较广,数据库质量较好,所以是国内申报、评审和鉴定科研项目常用的数据库。
论文进入该系统有以下意义:(1)加大论文信息传播的力度、速度和广度,吸引读者,拓宽国内外的读者面,提高论文及期刊在国内外的被引频次;(2)引起期刊重视,提高作者论文的采用率;(3)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科学研究工作;(4)促进论文编写格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与国际文献接轨;(5)提高论文及期刊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6)提高作者、期刊、工作单位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
二、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简介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于1957年美国人 E.加菲尔德创立的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超链接地址)编辑出版的。
共包括三大引文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以及Arts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是一种国际性的、多学科的综合性索引。
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等诸多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8500多种学术期刊。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来看可分为SCI 和SCI-E 。
SCI是指来源期刊为3500种左右的SCI印刷版和SCI 光盘版。
SCI-E的全称是SCI-Expanded,又称SCI Search ,是SCI的扩展库,有来源期刊5300种,可通过国际联机和国际互联网进行检索。
书本式SCI分为双月刊、年度累积本和多年累积本等三种形式,内容都包括五个部分:引文索引、专利引文索引、来源索引、机构索引和轮排主题索引。
SCI不仅是一种大型的文献检索工具,而且是引文分析的极为重要的工具之一。
世界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的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国家和地区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SCI的严格的选刊原则及严格的专家评审制度来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较真实地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质量。
根据SCI收录及被引证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术水平的发展情况。
特别是每年一次的SCI论文排名成了判断一个学校科研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SCI以《期刊目次》(Current Content)作为数据源,目前自然科学数据库有五千多种期刊,其中生命科学辑收录1350种;工程与计算机技术辑收录1030种;临床医学辑收990种;农业、生物环境科学辑收录950种;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辑收录900种期刊。
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
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
出版形式有印刷版(期刊形式)、电子版(磁带)及缩微胶片。
三大检索工具(SCI、EI、ISTP)

三大检索工具(SCI、EI、ISTP)一.三大检索工具及相关数据库介绍'1.三大检索工具简介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1987 年起,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SCI 、ISTP 、Ei、ISR 为数据源进行学术排行。
由于ISR(《科学评论索引》) 收录的论文与SCI 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因此,1993年起不再把ISR 作为论文的统计源。
而其中的SCI 、ISTP 、Ei 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SCI ,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重要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
它创建于1961 年,创始人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所长Eugene Garfield(1925.9.15).利用它,可以检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1945 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SCI 还被国内外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依据。
ISTP ,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创刊于1978 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制,主要收录国际上著名的科技会议文献。
它所收录的数据包括农业、环境科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
从1990-2003 年间,ISTP 和ISSHP( 后文将要讲到ISSHP) 共收录了60 ,000 个会议的近300 万篇论文的信息。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1884 年,由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 编辑出版。
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文) ,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2.与三大检索工具相关的其它数据库介绍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创刊于1969 年,收录数据从1956 年至今;是社会科学领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
世界三大检索系统及部分核心检索

三大检索SCI、EI、ISTP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
1.1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
SCI创刊于1961年,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
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
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
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
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
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
如何查询期刊是否是SCI或SCIE?登录THOMSON REUTERS网站,输入搜索词,并选择搜索词类型(Title Word,Full Journal Title,或者ISSN),点击搜索即可查询该期刊是否是SCI或SCIE。
SCI收录论文统计情况概述2013年,SC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39种,比2012年增加了4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常用词语解释 Citation 引文,参考文献 Citing 引用 Cited 被引用 Cites 引用(被引用)次数
12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 中 定 义 了 “ Impact Factor” 、 “Immediacy Index”、“Cited Half Life”和 “Citing Half Life”等四项指数,以下计算 以1996年《Science》杂志为例解释各项 指数的计算方法。
三大检索工具
1
文献类型的识别
期刊论文 :期刊论文的出处在引用参考文献中一般都是缩写形式,其特 点在于它有卷、期、年、页,例如: Am Oil Chen Soc V74 N4 Apr 1997 P445-450 说明:V74---表示卷; N4---表示期; Apr 1997-表示出版年月; P445-450表示页码 会议论文 :会议文献出处一般著录有会议的名称、开会时间、地点、出 版时间等等,判断是否是会议文献还可根据表示会议特征的英文名称来 决 定 。 如 : conference,proceeding,congress,symposium,paper 等。 例如: Practical Applications,Proc Conf Trechless Pipeline Proj 1997 Proceedings of the 1997 ASCE Conference on ...,Boston,MA,USA,Jun 8-111 1997,ASME,NEW York,NY,USA,P383-389
2
文献类型的识别
科技报告 :科技报告的标记有“科技报告号,报告入藏号”。 例如: PB89-215783 LA-8098-MS1989 说明:PB表示PB报告,89表示年份 AD、DOE、NASA、PB是美国的四大报告 AD---军事报告;DOE---能源报告;NASA---航天报告;PB---政府 报告 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出版著录有学位名称,颁发学位的大学名称 及其地址、授予学位的年份等。 例如:Phy.D.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Standford,CA 1989 phy---博士学位
20
EI-Engineering Index
网 络 版 (Ei compendex Web) 包 括 光 盘 版 (Ei Compendex) 和 Ei Pageone两部分。鉴于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目前,大多数单位的 奖励、评价政策一般以网络版中带文摘的文献、光盘版及印刷版为准。
21
EI-Engineering Index
累计百 2.38 分比(%) 年数 1
13.29
24.65
35.37
44.70
52.66
2
3
4
5
6
LD=5(累计百分比接近50%的年数)+(50-44.7)%/(52.66-44.7)%=5.6(年)
16
Citing Half Life
Citing Half Life 引用半衰期(LG):4.1
出版年 1996 1995 6678 1994 5553 1993 4352 1992 3240 1991 2577 … 全部 39958
6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ISI通过它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刊源,而且 每年略有增减,从而做到其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 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所谓最有影响力的研究 成果,是指报道这些成果的文献大量地被其它文献引用。 即通过先期的文献被当前文献的引用,来说明文献之间的 相关性及先前文献对当前文献的影响力。这使得SCI不仅 作为一部文献检索工具使用,而且成为对科研进行评价的 一种依据。科研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出整个 学术团体的研究水平、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个人的论 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反映出个人的研究能 力与学术水平。
7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目前有以下四种收录方式:
鉴于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以前大多单位的奖励、评价政策一般以印刷版 (同光盘版)为准
8பைடு நூலகம்
SCI和SCIE的区别
SCI和SCIE(SCI Expanded)分别是科学引文索引及科学引 文索引扩展版(即网络版),主要收录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最 具影响力的重要期刊,前者收录期刊3600多种,后者收录期刊 6000多种(包括2000多种外围刊),学科覆盖150多个领域。 在SCIE中的所谓的外围刊其实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些期刊 也是ISI从全世界学术期刊中精选出来。因SCI的WEB版1997年才 推出,在此之前国内各文献单位所订购的多为SCI的印刷版或光盘 版,所以自然形成了以这两种版本所收录的3000余种期刊为基础的 学术统计和评价体系,当SCI的WEB版出现后也就自然出现了核心 刊和外围刊的区分。不过目前随着网络版的普及,外围刊的概念很 快就不再存在了。
19
EI-Engineering Index
Ei,即《工程索引》,创刊于 1884 年,由 Elsevier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 编辑出版。主要收 录工程技术领域的论文(主要为科技期刊和会议录论 文 ) ,数据覆盖了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 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 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 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 航、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
Ix=C1/A1 = 4.837 (次/篇)
15
Cited Half Life
Cited Half Life 被引用半衰期(LD):5.6
出版年 1996年 被引用 次数 1996 5297 1995 24198 1994 25170 1993 23762 1992 20697 1991 17637 … 全部 221696
9
SCI和SCIE的区别
在我国,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有关部门和领导研究,决定 从2000年的统计工作起,SCI论文统计用检索系统改为用 SCIE。也就是说:如果某位作者的论文被2000年版以后 的SCIE收录,就算是被三大检索刊物之一的SCI收录了。
10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5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 ,即《科学引文索引》,是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理 论学科方面的重要期刊文摘索引数据库。它创建于 1961 年 , 创 始 人 为 美 国 科 学 情 报 研 究 所 所 长 Eugene Garfield(1925.9.15)。目前是美国科学情 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网址:)出版的 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利用它,可以检 索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农 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自 1945 年以来重要的学术成果信息;其中以生命科学 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SCI 还被国内外 学术界当做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进行学术排名的重要 依据。
13
Impact Factor
Impact Factor 影响因子(IF):23.605 IF=(C2+C3)/(A2+A3)
其中, A2=1995年出版的文献数=1037(篇) A3=1994年出版的文献数=1054(篇) C2=1995年出版的文献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24189(次) C3=1994年出版的文献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25170(次)
4
前言
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 1987 年起, 每年以国外四大检索工具 SCI 、ISTP 、Ei、ISR 为数 据源进行学术排行。由于 ISR(《科学评论索引》) 收 录的论文与 SCI 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 因此,1993年起不再把 ISR 作为论文的统计源。而其 中的 SCI 、ISTP 、 Ei 数据库就是图书情报界常说的 国外三大检索工具。
IF=(24189+25170)/(1037+1054)= 23.605(次/篇)
14
Immediacy Index
Immediacy Index 及时指数(Ix):4.837 Ix=C1/A1
其中, A1= 1996年出版的文献数=1095(篇) C1= 1996年出版的文献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5297(次)
3
文献类型的识别
图书资料 :科技图书除著录作者姓名和书名外,主要还有出版社名称、 出版地点、出版时间等。 例如: This book contains ... Publ by Appl Sci Publtd London, Engl, 1998, 72P 说明:Appl Sci Publ Ltd---出版机构;London,Engl,1998,372P--出版地点、文种、年份和图书页数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的出处是国家代号加专利号。一般有“Patent”字 样。 例如:U.S.Patent NO4,142,783 1979 标准文献 :一般有“standard或stand”字样。 例如:ANSI Stand n B 109.1 1973,36P 说明:109.1--- 标准号;1973,36P--- 年份及总页数
ISI每年还出版JCR(《期刊引用报告》,全称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对包括SCI收录的3500种期 刊在内的4700种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 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 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 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 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 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因此,JCR以其大量的 期刊统计数据及计算的影响因子等指数,而成为一种期刊 评价工具。图书馆可根据JCR提供的数据制定期刊引进政 策;论文作者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 摘自/NEW/sciimpac.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