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集团利益链内幕触目惊心
“三峡集团”为何问题这么多

“三峡集团”为何问题这么多
匡贤明
【期刊名称】《当代社科视野》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近日中央第九巡视组公布巡视情况,三峡集团存在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暗箱操作、分包及亲友插手工程建设等问题,还存在办公用房面积过大、公务消费铺张浪费等现象。
三峡集团内部人士称,这种现象多得很,基本一查一大片。
【总页数】1页(P50-50)
【作者】匡贤明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5
【相关文献】
1.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以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公司为例
2.三峡集团与南方电网、国家电网就溪洛渡电能外送等问题达成共识
3.浅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公司为例
4.浅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公司为例
5.完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问题初探——以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公司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峡集团被指违规招标:2014 年前均明箱操作

当时 ,三峡方面对投标 人的业绩作 了明确规
定, 同时 , 为 了 防止 投 标 人 的项 目经 理 在 其 他 在 施 工 建 设 工程 项 目中担 任 项 目经 理 , 招 标 文 件 中还 特
遍了。就算举报的问题是事实 , 但是集 团这么多年
的规 矩是 , 一 旦 宣布 中标 , 就 不会 进行 撤 除 。 据刘 虎 回忆 , 当时在评 标 过程 中 , 评 标 委员会 评 委 曾向其 索要 1 0 0万贿 款 , 以保 证稳 当 中标 。 不 过刘 虎拒 绝 了其 索贿 , 并保 留了相 关证 据 。 对 于上述举 报问题 , 相 关 媒 体 多 次 拨 打 华 西
家的操作 , 反而多了 0 . 9 分, 硬把我们挤掉了。”
最后 , 由于 “ 工程 内定 ” 太过 明显 , 引起其 他 8 家
3 9
蕊
■礴黼豳黼黼踽圈
3 8
建筑、 室 内装 修及 景观 改造 的工 程 招标 。
司 向华 西公 司发 出 中标 通知 书 。” 刘 虎不 断感 叹说 , 在 当年 举 报 的过 程 当 中 , 三峡 的某位 领 导 曾 亲 口向 其 表示 , 工程 中造 假 的 问题 很 普 遍 , 在 三 峡 就 更 普
“ 2 0 1 4年前招标全是 明箱操作 ”
今 年是 张 西川 ( 化名 ) 承 接三 峡各种 工 程 的第 八 个年 头 。不 过 他决 定洗 手不 干 了 , 因为 “ 三 峡没有 规 矩, 投标 的环 境太 差 了”。
张西 川 I 在三 峡 投 的最 后 一个 工 程 , 是宜 昌长 江
“ 2 0 1 2 年5 月2 2日, 三 峡招 标委 员 会按 照 三峡 集 团某 领 导 的要 求 , 书面答复我 , 称 异 议 事 项 均 不 属 于 招标 文 件 规定 的重 大偏 差 , 华西 公 司 的 投标 没 有 违反 法律 法 规及 招标 文件 的规 定 。随 即 ,招标 公
三峡集团四年少计利润近十亿元

龙源期刊网
三峡集团四年少计利润近十亿元
作者:
来源:《新西部》2015年第07期
6月28日,审计署公布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2013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
结果显示,三峡集团四年少计利润近10亿元。
审计也发现,三峡集团在经营业绩、发展潜力、廉洁从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违规问题。
其中包括:未经国资委批准,三峡集团委托或同意下属两家企业在湖北神农架、西藏林芝投资规划建设两处酒店。
截至2014年3月底,已分别支付湖北神农架土地预付款500万元、林芝雅江宾馆有限公司出资款5亿元。
三峡集团总部在人均办公面积超标、个别办公楼豪华装修的情况下,还于2011年至2012年规划建设办公区总建筑面积32.21万平方米的昆明基地,截至2013年底已投资3.77亿元。
据悉,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署已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书。
三峡集团具体整改情况由其向社会公告。
同时,本次审计发现相关违法违纪问题线索,已依法移送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
点评:中国的政府管理一向因管事儿太多而饱受诟病,可是,对国企的监管,为什么总是无法到位?既然都号称共和国的儿子,为何还要放纵其骄奢淫逸?我们的审计制度,为何不更多地实施事前审计呢?。
经济论文—原三峡证券高管集体被查

原三峡证券高管集体被查今年8月,原三峡证券五名高级管理人员被司法调查,据悉主要问题是涉嫌操纵股票,损公肥私。
目前正在接受湖北省公安厅的调查,未正式逮捕。
据记者采访获悉,这一案件是由公安部移交湖北省公安厅办理,溯其源则是近期由中国证监会移交给公安部的数个证券金融要案之一。
2002年5月,三峡证券注册地由湖北宜昌迁至上海,同时更名为亚洲证券。
去年9月,三峡证券注册资本金由1.5亿元增至10.329亿元,其中,公积金转增资本金3600万元,其余8.469亿元向新股东募集。
银河证券与中国泰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邯郸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并列第一大股东,分别出资2亿元,持有19.36%的股份。
据悉,被调查的原三峡证券高管包括原董事长邓贵安、总经理李洪尧、副总经理周宏、柴丛和李晓春,在被羁押前均作过脱身安排,仿佛已然成功金蝉脱壳,但终未免于司法追究。
而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对此均并不惊讶,多称“出事是早晚的事”。
坐庄深南玻一位原服务于三峡证券的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深圳证管办2001年就调查过三峡证券深南玻(深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0012,现更名为南玻科控)股价操纵案,当时对持有深南玻5万股以上的账户都进行了调查,证监会也多次传唤有关人员了解情况,但是“一直没有结论”。
虽然没有结论,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证监会对三峡证券明确指示:深南玻股票只准卖,一股都不准买。
深南玻是2000年的股市大牛股,让三峡证券这家原本没有多少名气的地方性小券商名声大振。
深南玻1999年亏损1.69亿元,每股收益-0.25元,而2000年净利润达到1.64亿元,每股收益0.24元,业绩骤然上升。
2000年2月底,深南玻开始启动,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从5.4元一口气涨到了25.82元,走势完全独立于大盘,是名副其实的大牛股。
2000年9月12日达到最高价28.5元,与当年底最低价4.81元相比,涨幅492.52%。
2000年与2001年,深南玻成为深圳市场股票集中度最高的个股,分别达到92%和89%。
三峡集团一二把手敏感期被免职

三峡集团一二把手敏感期被免职:树欲静而风不止2014年03月26日 23:44 华夏时报我有话说(10,011人参与)收藏本文三峡集团原董事长、党组书记曹广晶。
(资料图)三峡集团原总经理陈飞。
(资料图)【推荐阅读】三峡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双双去职港媒:显然不寻常媒体称三峡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同时被免在央企不多见“三峡双雄”中途离场本报记者冯庆艳北京报道曾于去年初对外称“三峡工程没有什么不可以公开”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下称“三峡集团”)原董事长曹广晶,在公司陷入舆论漩涡之际,却迎来其50年来人生轨迹的一次大颠覆,被免职之前,他已浸淫三峡工程领域29年之久。
与曹广晶一同被免职“另有任用”的,还有与其并称为“三峡双雄”的三峡集团原总经理陈飞。
央企一、二把手同时双双去职,这一情况极为少见。
而更让人疑虑的是,“三峡双雄”的去职,恰恰在去年底中央巡视组进驻三峡集团发现问题且集团承认并进行全面自我清查之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
曹陈二人的离场与三峡集团招投标暗箱操作等恶性事件被公开化有无关联?掌舵集团4年之后,“另有任用”又该怎样解读?“曹陈两位老总并非正常退休,而是任职满几年而进行的职位调整,所以宣布了‘另有任用’。
”三峡集团内部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说,“显然,两位老总的调离与被曝光的招投标违规等事件并无关联”。
敏感期被免职从三峡工程建设基层一路摸爬滚打历经17年才登上三峡集团副总经理位置的曹广晶,走上集团董事长这个正部级位置才短短4年。
戏剧性的是,2010年1月曹广晶履新同一天,大曹一岁的陈飞也上任集团总经理;4年之后的同一个时间,二人竟“携手”以被免职的形式与三峡集团告别。
事出蹊跷必有因。
针对去年底中央巡视组指出的集团招投标暗箱操作、一些领导人员亲友插手工程建设等种种问题,曹广晶于3月22日公司官网上表态称,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惩治招投标领域的腐败行为。
而在此之前,集团就已采取措施,成立了招投标管理整改专项工作组,对以往项目招投标情况进行全面清查。
三峡集团“甩卖”呼和浩特抽蓄电站

三峡集团“甩卖”呼和浩特抽蓄电站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三峡集团拟转让内蒙古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呼蓄电站”)61%股权。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由发电企业独立运营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呼蓄电站曾是我国抽蓄电站建设管理多元化的开路先锋,也曾在电力调峰中发挥过积极作用。
如今,三峡集团为何“甩卖”呼蓄电站?相关审计数据显示,呼蓄电站2017年净亏损4134.49万元,2018年前四个月营收为0,净亏损约1.68亿元。
截至今年4月,呼和浩特抽水蓄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呼蓄公司”)负债总计506934.94万元。
据了解,呼蓄电站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座抽水蓄能电站,也是三峡集团投资为主建设的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装机规模120万千瓦。
呼蓄电站从1996年筹建到2014并网发电,历时18年。
三峡集团接手呼蓄电站,与其当年规划在内蒙古新能源发电领域创建“风电三峡”密不可分。
当时三峡集团以9.15亿元出资获得呼蓄电站61%的股权,其余39%股权则由14家在内蒙古发展风电业务的企业持有,而内蒙古自治区直属的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则在资产重组时,与该电站彻底剥离。
因历史原因,抽蓄电站主要服务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所以我国抽蓄电站多由电网公司独资或控股投资建设。
而作为由发电企业投资建设的电站,呼蓄电站的建设模式曾被称为是探索抽蓄电站建设管理体制多元化的样本,在当时的电改背景下,其作为没有与电网捆绑的“独立”抽蓄,具有重要性意义。
然而,经济效益难以量化,一度成为呼蓄公司的“难言之隐”。
除无法显现其附加价值外,呼蓄电站挂牌待售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无法扭转亏损。
抽蓄电站的效率仅有75%,按此计算,发电没有用电多,单个电站收不回成本似乎已是定局。
知情人士坦言,我国抽蓄电站的盈利与整个电网运营利润进行捆绑式计算,电网以外的其他企业建设抽蓄电站并不具备优势。
在市场化电价并未形成的情况下,抽蓄电站的建设成本只能全部进入输配电成本,由电网和用户承担。
三峡工程坑了国人多少钱?

三峡工程坑了国人多少钱?作者:刘植荣人民网2014年3月26日刊发了一篇题为《三峡董事长总经理齐遭免职,电力系统迎反腐风暴》的文章称,24日下午,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京清莅临三峡集团,公布免去曹广晶、陈飞的董事长、总经理职务,由国务院三峡办公室副主任卢纯担任董事长,大唐集团副总经理王琳担任三峡集团总经理。
三峡集团高层”“地震”,三峡工程再次成为舆论热点,人们不仅要问: “三峡工程究竟是福还是祸?”政府项目必有腐败24日下午,中组部副部长王京清在干部大会也不讳言指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上述决定,是“结合中央巡视组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督导组掌握的情况。
”并且要求新领导层,对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要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间要求,一件一件抓落实,切实落实反腐败工作的主体责任。
2013年年底,中央第九巡视组对三峡集团公司进行了巡视,明确指出一些领导人员亲友插手工程建设,招标暗箱操作等,其中选人用人腐败频遭点名、工程建设招标专案暗箱操作令人惊心。
一名多次参与三峡工程招标的匿名人士2月25日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三峡集团每年招标的工程总规模至少在100个亿以上。
2014年以前,绝大部分都没有经过正规招标,说暗箱操作是客气了,实际上全是‘明箱操作’。
”其实,政府投资的工程招标腐败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这也是政府工程造价要比私营部门投资的工程造价高出很多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里面除了市场价格外,还有腐败价格。
中国有不少专门替建筑工程公司“拿项目”的“投标中介”,或曰“投标代理人”,充当建筑工程公司与政府或政府企业的掮客,介绍建筑工程公司向政府官员或政府企业高管贿赂,保证让工程公司中标,而这些掮客则坐收中介费。
在原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一案中,丁书苗就与投标铁路工程项目的公司商定,以有偿方式帮助中标。
随后,丁书苗通过铁道部官员干预招标,先后为23家投标公司中标了50多个铁路工程项目,非法经营数额1788亿余元。
具体操作方式是,刘志军帮助丁书苗指定的相关企业中标,丁书苗再按照工程额 1.5-3.8%的比例收取介绍费,丁书苗共得“好处费”逾20亿元。
媒体称三峡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同时被免在央企不多见

媒体称三峡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同时被免在央企不多见
2014年03月26日05:1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徐炜旋
三峡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被免中央巡视组曾指出公司存多方面问题
据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官网消息,中央组织部决定,卢纯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王琳任总经理,免去曹广晶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免去陈飞总经理职务。
上述消息是于3月24日下午宣布的,当天,三峡集团召开干部大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京清在会上宣布了上述任命。
会上未指出曹广晶、陈飞同时被免的原因,只宣布两人中央另有任用。
此前,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第九巡视组进驻三峡集团,并于今年2月向三峡集团领导班子反馈了巡视情况。
指出三峡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有领导人员亲友插手工程建设,一些招投标暗箱操作,工程建设项目分包现象比较普遍;有领导人员违规占有多套住房等。
另中央巡视组还收到了反映一些领导人员的问题线索,已按照有关规定移交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和有关部门处理。
董事长、总经理同时换人这在央企人事安排上并不多见。
对于此次人事变动,王京清说,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上述决定,是根据三峡集团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结合中央巡视组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督导组掌握的情况,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从有利于三峡集团改革发展、有利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有利于推进干部交流等方面通盘考虑,经过慎重研究做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集团利益链内幕触目惊心
三峡集团利益链内幕触目惊心
来源:2014-03-01 18:07:41
三峡工程,目前为止是中国最大规模的工程项目。
为建设三峡,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于1993年9月27日成立,2009年9月27日更名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2013年10月29日至12月30日,中央第九巡视组对三峡集团公司进行巡视,问题冰山才开始破出一角。
近日,巡视组更是直指三峡集团存在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暗箱操作、分包及亲友插手工程建设等问题,有的领导人员违规占有多套住房。
此外,三峡集团在重大事项决策方面,不规范不透明,选人用人决策问题非常突出。
针对巡视组日前反馈的巡视情况,三峡集团紧急做出反应,表示正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将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曾被评标评委索贿100万”
在三峡工程的建设中,招投标环节成为了滋生腐败的温床。
连日来,多名知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举报称,三峡集团位于三峡坝区的培训中心,目前正处于施工过程中,但当时的中标者———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员却并没有进场,而是将工程转包给其他公司。
而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筑单位工程中标之后,不能全部转包,或全部分包给其他单位施工。
这其实是一桩发生在两年前的离奇投标旧案。
提起此事,武汉某公司的员工刘虎(化名)至今仍感到颇为气愤。
“我们的报价最低,只有7000多万,另一家企业是8000万,最后却都被一家报价1亿的企业挤走。
最可气的是,三峡方面明知该企业存在违规投标行为仍让其中的。
”
2012年3月12日,三峡集团作为招标人,委托其全资子公司三峡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对其位于三峡坝区的培训中心,进行建筑、室内装修及景观改造的工程招标。
当时,三峡方面对投标人的业绩作了明确规定,同时,为了防止投标人的项目经理在其他在施建设工程项目中担任项目经理,招标文件中还特别强调投标人必须将项目经理的《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和《一级建造师注册证书》作为投标文件的一部分,压在招标公司,直至招标人确定中标人后退还。
当年4月,刘虎向三峡集团招标委员会发出实名举报信,举报投标人之一的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投标存在违规行为。
主要的举报内容是,华西
但记者却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按正常程序进行招拍挂的从头到尾只有一家名为湖北东亚实业有限公司的企业,那这块地跟三峡集团又有什么关系呢?
招拍挂信息显示,2011年12月26日至2012年1月6日,名不见经传的武汉企业———湖北东亚实业有限公司分别摘得G(2011)78号、79号两宗土地,土地面积分别是136.46亩、161.45亩,分别耗资1.2562亿元、1.4630亿元。
两宗地土地单价约为90万元,每平米约1350元。
据记者了解,湖北东亚此前从未在宜昌当地从事房产开发业务,实力一般。
如果不是三峡集团凭借业内影响获得当地政府支持,湖北东亚想在这个地段拿到土地,或许不会太顺利。
这是否意味着,三峡集团暗藏于背后,利用湖北东亚完成表面手续,以达到拿地建福利房的目的,同时湖北东亚也相应获得开发房地产的利益。
湖北东亚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业务的胡先生向记者表示,“三峡跟我们有协议,委托我们开发,2号地是给三峡代建的,相当于三峡内部员工的福利房,将来剩下的房子则会当商品房卖”。
面对集资建福利房的问题,三峡集团官方人士则向记者一口否认:“小区是商品房,不是福利房。
”
■链接
三峡集团
截至2012年底,三峡集团资产总额3749亿元,净资产2250亿元;从业人员16193人。
目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共有11个全资和控股子公司。
国家授权其开发建设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四个巨型电站,正是目前三峡集团的国内重大开发项目。
三峡集团计划到2020年,装机规模将达到1亿千瓦。
据《京华时报》、《时代周报》
三峡集团腐败黑幕风波事件进展及官方应对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