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基层首件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首件施工技术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首件施工技术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首件施工技术方案编制: 审核:公司项目经理部二零二一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首件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标段为工程路面施工项目标段,桩号范围为K000~K093,全长XXkm。

位于江苏省境内,主要工程量为:SMA-13上面层XX万吨,Sup-20沥青混合料XX万吨,Sup-25沥青混凝土XX万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XX万吨,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厂拌冷再生水稳碎石)XX万吨,铣刨沥青面层XXm3,铣刨水稳基层XXm3。

本次试铺选择KX-KX段左幅,由大桩号方向至小桩号方向摊铺,共分为两个施工段落:试铺段现状:已完成底基层水稳施工,经验收合格。

试铺段总长度为Xm,设计宽度为Xm,压实厚度19cm,预计用料X吨。

试铺段基层配合比为X。

水泥剂量为4.2%,振动成型最大干密度为 2.403g/cm3,振动成型最佳含水量为4.8%。

重型击实成型最大干密度为2.356 g/cm3,重型击实成型最佳含水量为5.2%。

试铺段松铺通过现场计算确定,其中KX段松铺系数拟定为 1.35,松铺厚度按25.65cm控制,在第一个段落施工结束后,对松铺系数进行修正,并通过KX段进行松铺系数的验证。

根据路基标施工进度,计划2021年0月0日上午6点开始进行首件试铺。

二、编制依据三、试铺目的为了掌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合理施工工艺方法,确定填料压实的技术参数,以指导本合同段基层的施工。

铺筑试验段主要目的有:1、验证用于施工的混合料配合比①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测量其计量的准确性;②验证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③确定混合料最佳施工含水量范围,验证碎石级配、水泥剂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确定铺筑的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①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方法;②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梯队作业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③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④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⑤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水稳底基层首件施工方案 (DXKS-A7)

水稳底基层首件施工方案 (DXKS-A7)

吴江东西快速干线新建工程DXKS-A7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首件施工技术方案苏州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吴江东西快速干线新建工程DXKS-A7标项目经理部二○一四年十二月一、工程概况 (1)二、首件段计划时间 (1)三、施工准备 (2)1、人员准备 (2)2、机械、设备 (2)3、技术准备 (4)4、试验准备 (4)5、测量准备 (4)6、材料准备 (4)四、原材料技术要求 (5)五、施工方案 (5)(一)首件段施工目的 (5)(二)施工工艺流程 (6)1、下承层准备 (6)2、测量放样 (6)3、水泥稳定碎石的拌和 (7)4、水泥稳定碎石的运输 (8)5、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 (9)6、水泥稳定碎石的碾压 (10)7、接缝处理 (12)8、水泥稳定碎石的养生 (12)六、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 (13)(一)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3)1、一般要求 (13)2、质量控制要求 (13)3、质量控制难点及要点 (14)4、质量通病防治 (16)(二)质量检验 (16)1、基本要求 (17)2、检查项目 (17)七、试验段数据采集与整理 (18)1、机械及人员组合和理性检验 (18)2、机械配备及使用效率统计 (18)3、确定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与验证 (18)4、松铺系数测定 (18)5、压实度测定及碾压设备组合及遍数的确定 (19)八、质量保证措施 (20)(一)质量目标及质量计划 (20)(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责任制 (20)(三)质量保证措施 (20)(四)质量控制措施 (21)1、工程材料控制 (21)2、施工现场操作控制 (22)3、试验、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22)九、安全、文明施工、环保措施 (23)(一)安全措施 (23)(二)文明施工措施 (24)(三)环境保护措施 (24)苏州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吴江东西快速干线DXKS-A7标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首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吴江东西快速干线位于吴江城区南部,起于S230省道,向东与南北快速干线交叉,跨老S227省道、京杭运河,经出口加工区南侧,跨苏嘉杭高速,沿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侧边缘继续向东,与苏同黎公路交叉,经金家坝南,与待建常嘉高速交叉后,与金莘路共线,至湖北路与湖北路共线向南,下穿苏沪高速,与芦莘大道共线,穿过汾湖开发区,终于G318国道。

水稳基层首件施工方案

水稳基层首件施工方案

水稳基层首件施工方案S303泗永路苏皖交界至泗县改建工程03合同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首件施工方案江西通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S303泗永路苏皖交界至泗县改建工程03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0一六年二月二十日目录一、工程概况二、首件目的三、施工准备四、施工工序及方法1、施工工序2、施工放样3、模板安装4、混合料的拌和及运输5、混合料的摊铺6、碾压7、施工接缝处理8、养生9、检测及试验参数统计六、质量保证措施七、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八、环境保护措施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首件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S303泗永路起于宿州市泗县通海村以东2km与江苏省S245相接处,向西经宿州市灵璧县、埇桥区、淮北市濉溪县,止于河南省永城市。

本项目标段起点桩号K8+000,跨越清水沟小桥,终点桩号K10+055.944,顺接已建市政道路,路段全长2.056km,该路段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24.5m,整体式路基,断面布置为:0.75m土路肩+2.0m硬路肩+0.5m路缘带+2×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2m中分带+0.5m路缘带+2×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2.0m硬路肩+0.75m土路肩=24.5m.其中K8+500~K10+056段为双向六车道,路基宽60m,整体式路基,断面布置为:4.75m人行道+6.0m非机动车道+3.0m侧分带+0.5m路缘带+3×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8m中分带+0.5m路缘带+3×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3.0m侧分带+6.0m非机动车道+4.75m人行道=60m。

标段内包含小桥1座,盖板涵4座。

主路面结构层为:4cm沥青砼AC-13C(SBS改性)+6cm沥青砼AC-20C (SBS改性)+8cm沥青砼AC-25C+1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水稳底基层首件施工方案

水稳底基层首件施工方案

水稳底基层首件施工方案水稳底基层施工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首件施工方案尤为重要,它为整个工程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种水稳底基层首件施工方案,旨在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证工程质量。

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水稳底基层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包括清理现场杂物、确定施工范围和坡度要求、检查施工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等。

确保所有设备和材料准备就绪,以便顺利开展施工工作。

2. 基层处理在施工现场清理干净后,首先进行的工作是基层处理。

将基层表面进行清理,并进行必要的修补和整平。

对于需要加强的部分,可以采用碎石夯实的方法,确保基层坚实平整。

3. 基层材料搅拌选择合适的水稳底基层材料,粉砂、碎石、水泥等按比例搅拌均匀。

搅拌过程需要注意控制好水泥的用量和搅拌时间,确保混合物质地均匀,保证基层的稳定性和强度。

4. 铺筑基层将搅拌好的水稳底基层材料铺设到基层上,采用振捣机进行夯实。

夯实过程中,要确保夯实的均匀性和密实性,避免出现空洞和不均匀的情况。

夯实后进行摊铺,保证基层的平整度和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5. 湿拌摊铺完成基层的铺筑后,进行湿拌摊铺工作。

将水稳底基层材料均匀覆盖在基层表面,并采用碾压机进行碾压。

碾压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碾压机的速度和压力,确保基层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6. 施工验收完成水稳底基层首件施工后,进行施工验收工作。

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包括基层的平整度、密实度和厚度等指标。

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使用标准。

结语水稳底基层首件施工方案是道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介绍的施工方案仅供参考,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首件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路XX段,总长度为XX公里。

设计车流量为每日XX辆,设计寿命为XX年,主要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作为道路基础。

二、施工准备1.确定施工路段,并进行交通管制,对施工区域进行标识和警示。

2.调查勘察现场地质情况,确认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及设备。

3.申请相关工程施工许可证,并确认施工规范和施工质量要求。

三、施工工艺1.确定施工断面,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和边坡处理。

2.进行路基平整,确保路基高强度和平坦度。

3.进行路基湿润处理,以提高底基层与水泥的结合性和稳定性。

4.进行碎石拌和,将碎石按照设计要求的配比和级配进行混合。

5.进行机械碾压,使用碾压机对碎石层进行均匀压实,以提高其密实度和稳定性。

6.进行水泥浇筑,将预先搅拌好的水泥均匀地浇入碎石层中。

7.进行水泥与碎石的良好混合,使用铲车等设备将水泥均匀地分散在碎石层中。

8.进行初期养护,对刚施工完毕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进行养护,一般养护期为7-14天。

四、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水泥和碎石的配比和加水量。

2.施工中要控制好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厚度和均匀性,避免出现太厚或太薄的情况。

3.施工过程中要保持作业面的清洁,及时清理垃圾和杂物,防止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4.使用机械设备时,要选用合适的振动频率和振动力,避免对路基产生过大的影响。

5.进行初期养护时,要及时覆盖养护层,保持湿润环境,避免出现龟裂和破损。

五、质量控制1.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水泥和碎石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在施工过程中实施质量监控,对厚度、密实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查和测量。

3.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对施工结束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进行质量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合格。

六、安全施工1.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规章制度,做好工地安全防护工作。

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施工技能。

东部干线水稳底基层首件施工方案

东部干线水稳底基层首件施工方案

姜堰区娄庄至蒋垛公路工程(X307至泰兴界段)水稳基层首件施工方案江苏煜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娄蒋公路项目经理部二O一四年五月二十六日姜堰区娄庄至蒋垛公路工程(X307至泰兴界段)计划于2014年5月26日上午8:00时进行水稳碎石基层试铺段施工,试铺段桩号为K16+350-K16+660。

一、概述:项目工程全长10.2KM,一般路段设计路面宽15.5M,设计水稳基层30CM厚分二层施工,城镇段快车道设计路面宽15.5M,设计水稳基层30CM厚分二层施工,慢车道宽4.5M,设计水稳基层18CM厚,设计二层水稳间喷洒水泥浆。

试铺段水稳下基层设计宽度16.15M,设计水泥剂量4.0%,压实厚度15CM,最大干密度2.382g/cm3,最佳含水量5.1%。

试铺段全长500M,总工程量为1200M3。

计划5月10日6:30开机,8:00摊铺。

天气状况:多云20~28℃,中午气温较高,水份蒸发较快。

二、施工组织机构建立:路面水稳基层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机构人员如下:现场人员表序号姓名职务工作职责1 钟秋堂现场负责人负责水稳施工现场全面管理工作2 王振林施工队长负责施工现场管理及安全管理3 沈忠宝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施工技术管理、安全技术管理及计量管理4 吴康亮试验室主任负责项目试验、检测、质检管理5 张洪前场质检负责人负责前场质量检测及质量控制6 戚小刚测量负责人负责测量放样及几何尺寸质量管理7 张新柱摊铺班班长负责摊铺生产管理及摊铺质量管理8 张格海碾压班班长负责碾压生产管理及碾压质量管理9 谭建军机务班班长负责洒水车辆管理及洒水质量管理10 申付江拌和班班长负责拌和生产管理及拌和质量管理11 桂太进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维护及安全检查三、水稳配合比设计目前已完成原材料报验、配合比设计及配合比验证。

四、铺筑试铺段按碾压组合方式计划分三个试铺段,试铺路段需要确定的主要内容如下:1,验证用于施工的混合料的配合比组成、混合料的拌和方法。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二)编制原则二、工程概况三、施工准备(一)人员准备(二)材料准备(三)机械准备(四)安全文明施工用品准备四、施工工艺(一)工艺流程图(二)下承层准备(三)施工测量(四)混合料拌和(五)混合料运输(六)摊铺(七)碾压(八)接缝处理(九)计算松铺系数,检测压实度(十)养生(十一)交通管制(十二)验收标准五、质量保证措施六、安全保证措施七、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保证措施(一)文明施工措施(二)环境保护措施八、雨季施工保证措施一、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本标段合同文件;2、施工设计图纸《浏阳蕉溪岭至黄花机场公路(长沙县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6、本标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和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二)编制原则1、严格遵循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

能够正确指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的确定工期、施工方案,确保按期、优质、安全、高效完成本工程建设任务。

二、工程概况浏阳蕉溪岭至黄花机场公路(长沙县段)东起长沙县浏阳市,西至黄金大道,路线全长7.833km,路线经过长沙县黄花镇的东塘村、金塘村和大陆村共三个村。

路线在浏阳酒厂西南侧进入长沙县境内,路线向西北,穿飘塘水库,沿黄花机场规划区北布线,继续向西下穿机场大道后,与黄金大道平交。

浏阳蕉溪岭至黄花机场公路长沙县段以机场大道为界分两段进行设计:机场大道以东段(K19+361.786~K26+000)为一级公路,全长6.638km,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8米,机场大道以西段(K26+000~K27+194.577)为市政段,全长1.195km,主路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辅路设计时速40公里/小时,采用主六辅四布置形式,路幅总宽度46米。

水稳碎石首件施工方案

水稳碎石首件施工方案

水稳碎石首件施工方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首件施工方案一、首件工程的选定为保证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和为下一步施工提供指导数据,我部拟在K4+950-K5+150段进行水泥稳定碎石首件工程施工,压实度≥98%。

本施工段水泥稳定碎石为路面基层,每层压实厚度为20cm,共2层,水泥剂量为4.5%,7天浸水抗压强度为3.5MPa。

二、编制依据2.1、通刘路拓宽改造工程D标道路施工图(南通规划设计院)2.2、通刘路拓宽改造工程D标施工组织设计、图纸会审、设计交底2.3、主要依据的规范、规定和标准2.3.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21 2.3.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三、施工准备1. 准备下承层(底基层)(1)对水泥石灰土底基层进行检验,包括压实度、宽度、高程、横坡度、平整度、中线偏位等;(2)清扫底基层面上的杂物,确保摊铺工作面清洁;摊铺前一天应将底基层适当洒水湿润。

2.施工机械的清理、检验和标定(1)清理车辆中的各种杂质及污物;(2)运输车辆、压路机、摊铺机进行全面检修及维护,确保最佳状况;(3)拌和机经检验、计量标定后,进行试运转; 3、摊铺机摊铺标高的控制方法1)开工前对水泥稳定碎石有关的原材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并报送监理审查。

其中包括水泥的复试,石料的筛分、压碎值试验以及标准击实、配合比实验。

2)依据水泥稳定碎石的颗粒组成范围对粒料拌合机进行调试,使拌合后的混合料筛分符合水泥稳定碎石的颗粒组成范围的要求。

然后根据每盘石料重量调试水泥的用量,依据加水泥后每盘混合料的总重量调试应加水量(由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在冬季故把含水量调试到略小于最佳含水量1%)。

3)测量人员施放中线及边线,并用白灰打出中线及边线。

根据摊铺机铺设宽度打出每幅摊铺边线。

4)在道路中线及边线位置做成向外,宽50cm高度和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厚度相同的土模做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首件目的 (2)
三、施工准备 (2)
四、施工工序及方法 (5)
1、施工工序 (5)
2、施工放样 (5)
3、混合料的拌和及运输 (6)
4、混合料的摊铺 (8)
5、碾压 (9)
6、施工接缝处理 (10)
7、养生 (11)
8、检测及试验参数统计 (11)
六、质量保证措施 (12)
七、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3)
八、环境保护措施 (13)
附图: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框图 (13)
水稳下基层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我工区为第二施工段,施工起终点桩号为:K146+425—K158+870,全长12.445公里;水稳下基层宽度为23.6m,上基层宽度为23.3m;
我工区水稳拌合站设置在K149+700左侧,交通便利;拌合机为WOB500型强制式搅拌机,每小时最大拌合能力为500t。

我标段水稳下基层首件计划安排在K152+100-K152+300段右幅,首件长度为200m。

本首件计划水稳料427m3,约25车。

二、首件目的
为确保水稳基层工程质量,在水稳基层大规模施工前,在首件路段的填筑过程中确定压实工艺的主要参数:最佳的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压实系数、碾压遍数、碾压速度;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指标;质量评价的指标、标准。

为今后的水稳基层大面积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以指导施工。

三、施工准备
1、施工组织
(1)在水稳基层开工前,技术负责人组织工区项目部各部门负责人,有关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 在水稳基层开工前,对原材料仓库、拌和场、施工、试验、机械等岗位的技术人员,各工种工人以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未经培训人员不得单独上岗操作。

(3)工地试验室在备料和施工过程中,对路面基层原材料进行调查取样,定期抽检和试验分析,提供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和配合比报告,提供压实度、抗压强度、平整度、纵断面高程、宽度、厚度、横坡等自检结果。

(4) 在进行水稳基层施工前,保证施工道路的基本平整、畅通,不得延误运输时间。

要对混合料和原材料的运输车辆配备专人进行交通管制,做好边施工边通车的工作,防止出现交通安全事故。

(5) 建立摊铺现场和拌和站之间的快捷有效的通讯联络。

在施工进行中,指挥台必须有人不间断值班,随时联络,及时进行生产调度和指挥。

(6) 每铺完一段基层,要记录标明施工时间,以便检查养护时间。

2、建立切实可行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水稳基层施工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严格的质量,工期和投资控制,工序管理和岗位责任制度,对施工各阶段的质量要进行检查、控制、评定,达到所规定的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质量及其稳定性。

(2) 全面质量管理内容:施工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包括施工准备,铺筑首件路段,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管理,各项技术指标的检验、交工,竣工检查、出现施工技术问题的汇报、商议和解决等。

要深入进行全员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操作及管理水平,严格质量检查验收等关键环节。

(3)在水稳基层施工过程中,按规定项目的批量或频率进行自检。

3、原材料试验
(1)水泥:本标段采用天瑞牌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初凝时间3h以上,终凝时间在6h以上。

(2) 水:本标段采用地下水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拌合施工。

(3) 碎石:我标段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碎石来源于鲁山,质地坚硬、耐久、洁净,有良好的级配,用于下基层的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

其级配范围及技术指标符合下表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用集料技术要求
4、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施工图设计要求:基层水泥剂量不大于4.5%,混合料标准试件7天抗压强度不低5Mpa,压实度不小于98%。

试验室要增加混合料的配比试验,在能够确保混合料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水泥参量,减少混合料裂缝产生。

5、人员准备
6、机械准备
四、施工工序及方法
1、施工工序
施工放样及设置钢丝基准线→混合料的拌和→混合料的运输→混合料的摊铺和整型→碾压→施工接缝→养生。

2、施工放样
在基层施工摊铺前,在原道路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隔10m,曲线段每隔5m放出中桩及边桩,用钢钎打入。

每隔20m在老路面上使用油漆标出里程桩号。

然后用水准仪对每个中、边桩逐一抄平,并将计算高差结果向现场施工员书面交底。

设置钢丝基准线:选用¢2.5~3.0㎜的钢丝绳作为基准线,每根基准
线长度300m 左右(曲线上不超过100m ),钢丝一端固定另一端用紧线器张拉,张力1KN ,以钢丝不产生挠度为准。

固定钢丝基准线的钢钎采用¢16㎜光圆钢筋长500~700㎜,十字固定架采用d18㎜钢管焊制,并设有可调节的固定螺丝,横向托杆采用¢8㎜光圆钢筋长300~400㎜,钢钎随桩位布设在距底基层两侧外缘200~400㎜处,每10m 一根。

中间使用6m 铝合金尺配小型千斤顶作为基准线,计划使用2根铝合金尺,3个小型千斤顶。

将钢丝基准线捆绑在横向托杆上,根据所在里程底基层的标高乘以松铺系数来调整十字架高度(松铺标高,便于控制底基层摊铺标高)。

钢钎架必须支设牢固,在整个摊铺作业时间内设专人看管,严禁碰撞,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松铺系数点位布设如下图,在200m 底基层试验段纵向布设10个断面,每个断面设3个测点A 、B 、C ,分别在距中线2m 、6m 和9m 的位置,摊铺水稳料前测量并记录各点位的标高。

第一个断面布设在K152+106,距离试验段起点6m 。

3、混合料的拌和及运输
(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水稳拌和站集中拌和。

拌和材料由电子秤自动准确计量。

在拌和混合料前要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要求对设备进行反复调试,使拌和的混合料颗粒组成和含水量等达到规定要求,方可进行批量生产。

拌和后混合料含水量控制略高于最佳含水量的1~2%,以补偿混合料在运输、摊铺、平整过程中的水份损失。

(2)混合料拌和控制措施

线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