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日历教科版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7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精品教案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回顾和总结之前学习的天气知识,学会使用天气日历记录天气情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整理和记录天气日历,培养整理、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关注天气变化,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回顾和总结之前学习的天气知识,学会使用天气日历记录天气情况。
2.难点:正确使用天气日历记录天气情况。
三、教学准备1.教具:天气日历、教学课件。
2.学具:学生自带记录天气情况的表格。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天气知识,引出课题《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2.回顾天气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天气知识,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学习使用天气日历:教师讲解并示范如何正确使用天气日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整理天气日历:学生分组整理自己的天气日历,教师指导。
5.记录天气情况:学生记录自己的天气情况数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天气情况数据。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注天气变化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学生课后继续记录天气情况,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回顾和总结之前学习的天气知识,学会使用天气日历记录天气情况。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树立环保意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整理、记录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师小结这学期同学们取得的点点滴滴的进步都离不开你们的努力,我们既要会欣赏自己的进步,也要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看待别人,使自己不断进步。
只要你们努力去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勤奋刻苦、充满自信的过好每一天,雏鹰总会凌空翱翔。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一. 教材分析《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是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天气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地观察和记录天气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天气,并教会他们记录和整理天气信息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记录和整理天气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天气,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整理天气信息,并能够发现天气的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天气观察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观察和记录天气。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天气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天气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天气信息。
2.准备天气变化图片或视频,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的变化。
然后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天气现象?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气观察记录表的使用方法,并示范如何记录天气信息。
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天气观察,并记录下来。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天气观察,并记录天气信息。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天气信息,并进行讨论:天气信息应该如何整理?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天气的变化?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或上网搜索,了解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和天气现象。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上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揭示课题: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板书)题。
讲授新课一、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提出问题:(1)在我们的记录中,晴天、阴天和多云的天气分别有多少天?(2)哪一天的风速最大?刮风的有几天?不刮风的有几天?(3)找出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最低和最高气温。
(4)找出降雨和不降雨的分别有几天,哪一天的降雨量最大。
播放视频《统计天气信息》1.分析云量信息问题:(1)这段时间里晴天、阴天和多云的天气分别有多少天?(2)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统计数据可能表明这段时间里晴天、阴天和多云的天气分别有多少天。
用这些数据可以形成一个陈述,如:这段时间,大部分时间是晴天。
2.分析风向和风速信息问题:哪一天的风速最大?刮风的有几天?不刮风的有几天?这段时间主要刮什么风向?学生整理天气日历,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
观看视频学生填写云量信息统计,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提出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整理方法,使学生们在整理天气日历的时候有规可循。
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们知道该如何整理统计天气信息,并做出分析判断。
分析云量的信息分析风向和风速信息3.分析气温的变化分析气温柱状图,找出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最低和最高气温,说说气温怎么变化的。
我们平时通过天气预报获得的气温信息,都是当天的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
在我们分析气温记录时,可以计算出平均气温。
如果是一个月的气温记录,可以计算出每周的平均气温,这样更容易发现气温的变化及趋势。
4.分析降雨量的变化分析降雨量柱状图,找出这一段时间以来降雨的有几天,不降雨的有几天,哪一天的降雨量最大。
这一季节的降雨量有什么特点?出现过连续多日降雨或不降雨的天气吗?二、交流研讨学生填写风的统计,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分析气温柱状图,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分析降雨量柱状图,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分析气温的变化分析降雨量的变化1.经过统计和分析,我们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描述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要从多方面综合进行描述。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时《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我讲授了《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一课,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他们学 会了管理自己,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们发言很积极, 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 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 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不足之处: 1.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 2.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 1.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 2.教师应让学生多 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二、说学情
通过前面六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天气信息包括测量气温、 降水量、云和风等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学生已经在 天气日历中记录了很多天气信息。但是,学生所记录的信息数量较多且 零散,缺少整理和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天气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2. 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 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3. 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科学探究】: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 行解释。 【科学态度】: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并意识到天气的变化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休戚相关。
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预设:有的同学记录信息有缺少,其他同学补 充。有的同学还关注到空气质量等其他因素,可以作为补充。)
2. 出示气象学家的天气日历,小组对比学习,讨论。 3. 提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整理和总结天气日历呢?(预设:云量 、风力、风向、降水量、气温等)
4. 揭示课题: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板书) (6)、打孔,比谁先流完 。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两套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

第七课《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说课稿
一、说教材 经过《天气》这个单元前六课的学习,主要是观察、记录
自学习本单元以来将近三周的当地天气,本课则是帮助学生对记 录的天气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恰当的 解释。这种解释实际上是对这一段时间里当地天气情况的概括。 统计分析部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总结出这一 段时间里的天气情况。包括云量、风的统计,将统计的数据汇总 到云的情况统计表和风的统计表中,最后再对这段时间里云和风 的情况进行概括描述。关于气温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对比各 小组的气温柱状图,找出这一段时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看 看气温柱状图中这段时间温度变化的总趋势是怎样的,将这段时 间气温的变化作总体描述。关于降水量变化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可以根据降水量变化柱状图上记录的数据,对这段时间的降水量 做如下统计:降雨的天数、不降雨的天数、最大降雨量是多少, 在此基础上分析这段时间的降水量情况。概括描述部分,经过统 计和分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性的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并 区别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在有了前期观测和记录的基础上,可以进行 相关的数据整理、分析。在教师指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 统计图表陈述数据和结果。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进行相互交流。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 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 变化的一些规律。 2、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 均状况。 【 科学探究】:能够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 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科学态度】: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 义。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并意识到天气的变化与人 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四、教学重难点
小学科学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科学3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培养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教学准备:1. 天气日历制作所需的材料:一张大纸、颜色纸、胶水、剪刀、彩笔等。
2. 天气日历表格打印好,每个学生一份。
教学步骤:引入:1. 教师向学生介绍天气日历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天气的变化和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探究: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月份,让他们观察和记录相应月份的天气情况。
3. 学生利用课内外资源,如互联网、图书馆等获取当月的天气情况,了解当地的天气特点,以及当月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
4.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根据自己的记录和了解,制作天气日历表格。
表格中包括日期、天气情况和温度等栏目。
实践:5. 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所制作的天气日历表格,展示他们对当月天气变化的了解和记录能力。
6. 学生进行互评和讨论,检查每个小组的表格内容是否准确和完整。
总结:7.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天气日历的重要性和制作过程中的工作分配和合作方式。
8.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天气日历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如何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活动。
拓展:9. 学生利用天气日历及相关资料,探究其他季节的天气变化规律,并制作相应的天气日历表格。
10. 学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天气日历展示给家长和其他年级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天气的变化规律,还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天气日历,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互评和讨论,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通过总结和拓展,学生形成了对天气变化规律的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展示和分享,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交流能力。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7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7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学设计科学化的信息记录和分析方法,提升学生的信息记录、整理、分析能力。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21.各组分析数据材料,统计地区一个月的天气变化情况,包括气温、风向、降水量、云的变化等。
2.小组交流,相互合作,整理数据并总结天气变化规律。
学生活动33.学生分析天气的各个因素变化特点风的变化特点:云的变化特点:气温变化特点:降雨量变化特点:4.学生讨论这些因素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活动21.教师提供杭州一个月的天气变化情况统计表,引导学生分析统计各因素变化趋势。
2.教师请同学分享讨论杭州一个月的天气情况变化,总结各个影响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探究天气变化的趋势。
教师活动31.教师给学生提供资料以后,引导学生分析风、云、雨、气温的变化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因素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并且说出自己的理由。
活动意图说明:提供杭州一个月的图片和数据资料,让学生自己寻找有用信息,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分工协作统计天气变化的各个信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索方法,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
环节三:研讨(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41.学生总结自己一个月以来记录的天气变化情况。
2.小组讨论,天气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对农民伯伯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教师活动41.教师通过视频的展示,引导学生总结一个月以来的天气变化情况。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特别是对农民伯伯的生活造成了哪些3.学生观看视频,四季如春的云南风景、长年炎热的撒哈拉沙漠、冰天雪地的南北极、四季分明的杭州,总结这些地方的天气特点。
4.通过视频了解古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影响?3.教师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地方的一年四季的天气变化有什么特点?4.教师播放并且讲解古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科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天气日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掌握天气现象的分类,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2)学会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天气日历பைடு நூலகம்了解天气变化规律;
(3)培养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环境影响的能力;
(4)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举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强调天气现象的分类,确保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和记录;
-指导学生通过整理天气日历,关注天气变化规律,如季节、地理位置等因素对天气的影响;
举例:
-在整理与分析天气日历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观察、分析,发现天气变化规律;
-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教师需关注学生在团队中的角色扮演,指导他们学会沟通、协作,提高团队效率;
-通过讲解和实例,使学生理解天气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引导他们关注环保问题,培养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引导学生思考天气变化对生活、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教学难点
(1)天气日历的整理与分析:如何引导学生从观察到的天气现象中找出规律,并进行有效分析;
(2)团队合作:如何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沟通、协作,提高团队效率;
(3)环保意识的培养:如何让学生理解天气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形成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5.5-7.9 小风:扬起尘土和纸片,树枝摇动。
5
8.0—10.7 中风:小树轻摇。
6
10.8-13.8 较大风:大树摇摆,难以打伞;
7
13.9-17.1 接近强风:整棵树摇,迎风走路不适。
8
17.2-20.7 强风:树枝从树上折断,难以迎风走路。
9
20.8-24.4 大强风:对建筑物有损伤,瓦片吹落。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雪
雾
沙尘暴
猜猜看,是 哪种天气现 象呢?
花见它弯腰, 树见它摇头, 水见它皱眉, 云见它就跑。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风
风
四张图的共同点是什么?
风
风
我来查资料
关于风,你知道什么? 我们能用哪些词语来描述风?
搜索:天气预报中描述风的话语有哪些?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
再看箭头 看看现在是什么风?
有了风向标,那我们能 在教室里测风向吗?为什么?
室外空旷处测风向
那我们在操场测风向时, 该注意些什么?
首先用指南针定方位
风速:风每秒钟行进多少米
风速测量仪器:风速仪
0级:平静,如烟直上 8级以上:具有破坏力
在天气日历中我们怎么描述风速的呢?
天气日历: 简化的风速等级
风向和风速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蒲公英的种子被吹向 东方,请问这时候吹 什么风?
西风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红旗被吹向东方,请 问这时候吹什么风?
西风
我们一般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北
西北
东北
西
东
西南
东南
南
北风 由北向南吹的风
我们一般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北
西北
东北
西
东
西南
东南
南
东风 由东向西吹的风
我们一般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我来查资料 搜索一:风带来的危害
搜索二:我们怎样利用风
2009年第14号台风云 娜于8月12日20时在浙 江省温岭市石塘镇登陆 .截至16日12时的统计 ,今年第14号台风云娜 已在浙江造成164人不 幸遇难,失踪24人,受 灾人口达1299万人,直 接经济损失达181.28亿 元。
风力发电
传播植物种子
我的收获 完成记录单上的习题
说说两幅图吹的什么风
北
西风 西
东
东风
南
旗子飘动方向与风向相反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是风向
判断题:
√ (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 ( )2.我们一般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 )3.风向和风速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 ( )4.我们能在教室里用风向标测出了风向。
0 无风(旗子不动) 1 微风(旗子微动) 2 大风(旗子展开)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 13个)等级
风速等级
风速
(风级) (米/秒)
特征描述
0
0.0-0.2 平静:烟垂直上升。
1
0.3-1.5 轻风:不能吹动风向标、但使烟飘移。
2
1.6-3.3 微风:脸可感受到风吹,树叶沙沙响,风向标动。
3
3.4-5.4 柔风:树叶、小树枝和旗被吹动;
选择题:
1.风向可以用( B )来测量。
A风速仪 B风向标 C风量仪
2.风每秒行进的距离称为( A )。
A风速 B风向 C风量
3.周一升旗时,五星红旗能展开飘扬,此时的风
力为( C )级。
A0级 B1级 C2级
4.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分成( C )个等级。
A9
B11
C13
5.纸片往南飞,此时的风向为( A )风。
A北风 B东风 C南风
谢谢!
用一个手指托吸管,找到它的平衡点。 仔细地把大头针穿过平衡点刺入铅笔顶端的橡皮中, 来回转动这个“风向标”,确保它能自由转动。
判断风向
测量风向:
小活动
根据风向标箭头的情况辨别风向
先判断方向
有哪些方法可以 用来确定方位?我 们教室里的方向是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怎么样的?
调整改良
我们做的风向标能准确 测出风向吗?问题可能是 什么?如何能够改进?
北
西北
东北
西
东
西南
东南
南
东南风 由东南向西北吹的风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测量工具:风向标。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简易风向标
这时吹什么风?西风
制作风向标时, 注意箭头和箭翼, 以及大头针要尽可 能保持在同一平面 内。
制作步骤:
用彩色美术纸剪一个箭头和一个稍大一些的箭尾翼。 在一根饮料吸管的两端各开一条1厘米长的缝隙。 把箭头和箭尾翼插入饮料吸管的缝隙中,并用胶布固 定。
10
24.5-28.4 风暴:树连根拔起,损坏性强。
11
28.5-32.4 巨型风暴:大面积的损坏。
12
32.5及以上 飓风:内陆少见,暴力性的损坏。
风之歌
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清烟随风偏, 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 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 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级暴风陆罕见, 十二级台风浪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