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精品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共57张PPT)

导管从水面下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 )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
4.判断下图是否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 错误并加以改正。
铁夹应夹在试 管中上部
试管口要略 向下倾斜
应对准药 品加热
导管只需突出 胶塞少许
应加酒精
导管口只能 插在集气瓶
口附近
7、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
A.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用鼻子闻气体
C.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D.带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D 10.关于催化剂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能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加快 B.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
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11、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的原因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32021 /8/3202 1/8/320 21/8/38 /3/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3 日星期 二2021/8/32021 /8/3202 1/8/3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 021年8 月2021 /8/3202 1/8/320 21/8/38 /3/2021
三、缺点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 1、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2、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纯净
安5、装操顺作序步骤:
“先左后右,由下而上”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
4.判断下图是否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 错误并加以改正。
铁夹应夹在试 管中上部
试管口要略 向下倾斜
应对准药 品加热
导管只需突出 胶塞少许
应加酒精
导管口只能 插在集气瓶
口附近
7、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
A.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用鼻子闻气体
C.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D.带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D 10.关于催化剂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能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加快 B.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
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11、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的原因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32021 /8/3202 1/8/320 21/8/38 /3/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3 日星期 二2021/8/32021 /8/3202 1/8/3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 021年8 月2021 /8/3202 1/8/320 21/8/38 /3/2021
三、缺点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 1、较难判断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2、收集到的气体可能不纯净
安5、装操顺作序步骤:
“先左后右,由下而上”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氧气(共17张PPT)

实验编号 (1)
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加入二氧化锰后,带火 (2) 星的木条复燃
(3)
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带火星的木条又复燃
分析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 慢,放出的氧气少,不足以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溶 液的分解,放出的氧气使带火 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是过氧化氢产生的,二 氧化锰只起加快产生氧气的作 用。
结论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制氧气的速率,二氧化锰本身 未见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在实验(1)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是因为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很少。 在实验(2)中,木条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加 入少量二氧化锰,使分解加速。 这一反应可以表示如 下: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 应,叫做分解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有重要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2.分析与讨论 (1)在实验(1)和(2)中木条是否复燃?发生这种 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在实验(3)的重复实验中,反应后二氧化锰有 无变化? (3)综合分析实验(1)~(3)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你认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氧气
初三化学(人教版)《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生产要考虑很多实际情况 例如:原料是否易得
价格是否便宜 能否大量生产 对环境的影响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初三上册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法 已知:液态氮的沸点是-196℃
液态氧的沸点是-183℃
物
理 变
空气
降温 加压
液态 蒸发 空气
化
氮气 液态氧
初中化学初三上册
在实验中如何能简便地制取氧气呢?
思考:哪种方法收集的 气体纯度更高?
生成气体的性质
不易溶于水 且不与水反应
密度比空气的大 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 排空气法
初中化学初三上册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选择实验装置
初中化学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初中化学初三上册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选择实验装置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 进入导管,影响后续实验。
(三)确定操作步骤 1.排水法:集气瓶瓶口一侧有 较大气泡放出。
验 满 2.向上排空气法: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初三上册
课堂小结
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装置
发生装置:固体加热装置
操作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查、装、定、点、收、离、熄 验满
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⑤熄灭酒精灯 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初三上册
作业
3. 右图所示装置有许多用途:
工业生产要考虑很多实际情况 例如:原料是否易得
价格是否便宜 能否大量生产 对环境的影响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初三上册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法 已知:液态氮的沸点是-196℃
液态氧的沸点是-183℃
物
理 变
空气
降温 加压
液态 蒸发 空气
化
氮气 液态氧
初中化学初三上册
在实验中如何能简便地制取氧气呢?
思考:哪种方法收集的 气体纯度更高?
生成气体的性质
不易溶于水 且不与水反应
密度比空气的大 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 排空气法
初中化学初三上册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选择实验装置
初中化学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初中化学初三上册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二)选择实验装置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 进入导管,影响后续实验。
(三)确定操作步骤 1.排水法:集气瓶瓶口一侧有 较大气泡放出。
验 满 2.向上排空气法: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初三上册
课堂小结
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装置
发生装置:固体加热装置
操作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查、装、定、点、收、离、熄 验满
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⑤熄灭酒精灯 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初三上册
作业
3. 右图所示装置有许多用途:
【课件】制取氧气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都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4.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比较
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定义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 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反应物种类 一种
两种或两种以上
生成物种类 两种或两种以上
一种
通式 特点
A— B+C+ 一变多
A+B+.. 多变一
导管伸入试管不能太长, 便于生成的气体顺利导出。
向上排空气法
导管必须 伸入集气 瓶底部, 便于排净 集气瓶内 的空气。
导管伸到集气瓶口即 可,不能伸入太长。
(1)实验室还可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氯酸钾 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氯钾
氯化钾+氧气
(KCIO₃)
的气体更为干燥, 但可能不纯净。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且不 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还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向上排空气法
3
注意
①试管口略 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 倒流至试管
底部,使试
管炸裂。 ②试剂要平 铺在试管底 部,便于均 匀受热。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要在试管口处放一团 棉花,防止加热时试管中的粉末进入导管。
活塞
过氧化 氢溶液
②
二氧
化锰
26
6.工业制取氧气是将经过除尘、除二氧化碳、除水的空气进行下 列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制氧气属于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从步骤②可以得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 低 (填“高”
或“低”)。
(3)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腿合物 (填“纯净物”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PPT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2.A [解析]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人体摄入的营养素必须要均衡,图中的食品标签中有
糖类(精制面粉和白砂糖)、蛋白质(牛肉)、油脂(食用油)、无机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缺少维生素。
9.(1)390
1.B [解析] 甲、乙试管中所用金属与酸的种类各不相同,二者不能形成对比实验,不能得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二氧化碳气体沿漏斗
(3)改正上述错误后,用A、C组合制取氧气,有如下操 作步骤: a.向大试管中装药品;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将 导管从水槽中撤出;d.给试管加热;e.用排水法收集 气体;f.熄灭酒精灯。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b_、___a_、__d_、__e_、__c、__f____(填序号)。
(4)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发现收集的气体不纯, 可能的原因有__集__气__瓶__中__水__未__装__满__,__留__有__气__体____、 _导__管__口__刚__有__气__泡__冒__出__就__开__始__收__集__气__体____(写两点)。
6 【解析】 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发生与收集装置,根
16.在标准状况下,把22.4 L NO、NO2的混合气体通入装有1 L水的密闭容器中,再向该容器中充入足量的O2,完全反应后(假设反应过
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程中液体体积不变),容器中所得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解析 (1)根据仪器特点,该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液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考点: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3.某同学参阅了“84消毒液”说明中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含NaClO 25%,密度为1.19 g/cm3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两瓶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N2O和CO2的摩尔质量都是44g/mol,则两个集气瓶中气体质量 相等;N2O和CO2含有的O原子数目不同,则两个集气瓶中含有O原子数不同,根据 = 判断密度大小,据此进行解答。 试题分析:A.导致“雾霾天气“的原因有多种,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均是导致“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A正确;B.铝 或氧化铝均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所以铝制餐具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和咸的食物,B正确;C.铁具有还原性,因此用 含有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来防止食品氧化,C正确;D.化学药品着火,不一定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来灭火,如钠的燃 烧,只能用沙土来灭,要根据化学药品的性质来分析选用灭火剂,D错误,答案选D。 【分析】 综上所述,本题选D。 步骤1: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锥形瓶中; B.氧化性:Fe3+>Cl2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精品教学课件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
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 )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认识仪器、选用装置以及正确处理实验意外,
是实验素养的具体体现。
(1)图1为实验室制备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仪 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
(3)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H2O2
H2O
O2
探究新知
【思考】上述三个反应的共同点有哪些?它们属于 哪种反应类型? 【提示】都是由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多种物质。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 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探究新知
知识点 3 氧气的工业制法
【原理】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 属于物理变化。
(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药品
点
(3)固定装置
击
图
(4)点燃酒精灯加热
片
播
(5)收集气体
放
(6)把导管移出水面
实 验
(7)熄灭酒精灯
视 频
探究新知
【实验现象】 导管口有气泡不断冒出,将导管放入到集气
瓶中,集气瓶中的水减少,气体不断增多,直至 充满整个集气瓶。 【验证方法】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1. 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 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 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 D )
A
B
C
D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精品教学课件

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让我们 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起慢慢去发 现新大陆吧!
实验目的
再见
人教版课堂九年小级结化学 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今天我们将带着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亲自去 探究、感知氧气的物 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吧!
实验目的
2. 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动手能力。 1. 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加深对氧气 性质的认识。
实验步骤
3. 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 后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 槽内。
实验步骤
4. 加热试管。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 匀受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 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 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 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 桌子上。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一瓶氧气。(瓶中留有少量水)。
实验用品
【仪器】
试管
单孔橡胶塞
胶皮管
酒精灯
铁架台
坩埚钳
集气瓶
玻璃导管
水槽
实验用品
【试剂】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
实验步骤
制取氧气
1. 仔细观察如图所示装置,使用了哪些仪器?哪部 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为什 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实验步骤
2. 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检验装置的气密 性。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拔开橡胶塞,在试管中装 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 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把试管ロ略向下倾斜固定 在铁架台上。
实验目的
再见
人教版课堂九年小级结化学 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今天我们将带着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亲自去 探究、感知氧气的物 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吧!
实验目的
2. 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动手能力。 1. 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加深对氧气 性质的认识。
实验步骤
3. 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 后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 槽内。
实验步骤
4. 加热试管。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 匀受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 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 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 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 桌子上。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一瓶氧气。(瓶中留有少量水)。
实验用品
【仪器】
试管
单孔橡胶塞
胶皮管
酒精灯
铁架台
坩埚钳
集气瓶
玻璃导管
水槽
实验用品
【试剂】 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
实验步骤
制取氧气
1. 仔细观察如图所示装置,使用了哪些仪器?哪部 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为什 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实验步骤
2. 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检验装置的气密 性。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拔开橡胶塞,在试管中装 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 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把试管ロ略向下倾斜固定 在铁架台上。
2.3制取氧气PPT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精品课件

5 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
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B ) A.通电使水分解:水―通―电→氢气+氧气 B.过氧化氢催化分解: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
锰+氧气 D.氧化汞加热分解:氧化汞―加―热→汞+氧气
6 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物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剩 余固体种类不可能是( D ) A.五种 B.四种 C.三种 D.两种
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氯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食盐水属于混合物。
(4)①CaCO3+2HCl CaCl2+H2O+CO2↑
实验结论 2NaOH+CO2 Na2CO3+H2O (一)化合反应
氧气
设50 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39)稀盐酸和氧化铜:2HCl+CuO CuCl2+H2O(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3)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 置为____B____(填字母),可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其原 因是_氧__气__不__易__溶__于__水__,氧气还可以用___D_____(填字 母)装置来收集,用此方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_将__带__火__星__的__木__条__放__在__集__气__瓶__口__,__若__木__条__复__燃__,__则__说____ _明__氧__气__已__收__集__满___。
6 某中学根据“寻找过氧化氢分解新的催化剂”的探究 内容,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提出问题】 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 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备注:与高中衔接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见本书第四部分第三单元初高衔接题中类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 KMnO4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2MnO4
MnO2 O2
符号表达式 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探究: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发
B 试管
生
装
A
酒精灯
置
C 铁架台
收
导管
集
D
F 集气瓶 装
置 E 水槽
(1)在上图所示装置中,使用了哪些仪器? (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制取氧气》精品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课堂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氧气除供给呼吸与支持燃烧外,还广泛用于气焊、炼 钢、登山、潜水和医院抢救病人。那么氧气是怎样获得的呢?制取氧气主要有哪 几种种方法呢?
课堂导入
第一自然界: 自然界获得氧气的方法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
探究: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实验步骤是: (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连接装置(从左到右,自下而上)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然后
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或冷却
后导管内能否形成一段水柱。
探究: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实验步骤: (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药品 (3)固定装置 (4)点燃酒精灯,加热 (5)收集气体 (6)先把导管移离水面 (7)后熄灭酒精灯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5.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
应在( D )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6.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
探究:过氧化氢(H2O2)溶液制取氧气
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符号表达式:
H2O2
MnO2
H2O + O2
探究: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制 氧气
编号 (1) (2)
现象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并较快收集到一瓶气体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原因
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氧气不易溶 于水
典型例题
C 2.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C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典型例题
C 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 )
第二工业上: 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第三实验室: 实验室制取少量氧气的方法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共同研究一下。
新课讲授
1.加热高锰酸钾(KMnO4)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分解过氧化氢(H2O2)
3.加热氯酸钾(KClO3)
探究: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为什么呢?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讨论
固液不加热型
分液漏斗
长颈漏斗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使用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插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所以必须液封。
讨论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一变多”
氧气支持燃烧
探究: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制 氧气
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符号表达式
KClO3
MnO2 加热
KCl + O2
讨论
过氧化氢制氧气和氯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能否相同?
固固加热型 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固液不加热型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探究:过氧化氢(H2O2)溶液制取氧气
步骤二: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 发生的现象。 现 象:木条复燃了 结 论: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MnO2)时迅速产生氧气。
探究:过氧化氢(H2O2)溶液制取氧气
步骤三:反应停止后,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 察发生的现象。 现 象:木条复燃了 结 论:说明二氧化锰(MnO2)仍然起作用时产生氧气。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催化剂的特点 一 变:化学反应速率变 二不变: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探究: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使药品受热均匀) 2、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3、导管伸入试管不能太长 原因:不利于气体的排出
探究: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4、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原因: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5、用酒精灯的外焰先均匀预热,再集中在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 6、等有连续的气泡产生时再收集 原因:刚加热时产生的气泡中混有空气,这时的气体不纯
A = B + C + ···
讨论
工业方法制氧气 ——分离液态空气方法
原理:利用液态空气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
典型例题
1.指出下列仪器名称:
A___试__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_____B___铁__架__台__ C__酒__精__灯____D___导__管____ E__集__气__瓶_____F___水__槽____
探究: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7、实验完毕,先撤导管,后移酒精灯 原因:防止试管冷却后,水槽内的水沿导管上升,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8、收集满的氧气,应正放在桌面上,并用毛玻璃片盖上 原因:氧气密度空气略大
探究:过氧化氢(H2O2)溶液制取氧气
步骤一:在常温下,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现 象:木条不能复燃, 结 论:说明常温下放出氧气少。
查装定点收离熄 茶庄定点收利息
探究: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气体收集装置
排水法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 水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体
探究: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如何检验收集到的是氧气? 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验满? 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B 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
a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使用该装置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感谢你的聆听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