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课件
送春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所谓“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季在于春”,那么,你们喜欢春天吗?是呀,春天是花的世界,是鸟的天堂,也是诗的故乡,春天如此美好,许多事人都用优美的诗句来描写,赞美了春天的可爱,你还记得那些赞美春天的诗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来自宋代著名诗人王令的《送春》(出示古诗)二、作者介绍关于诗人王令,你都了解哪些。
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大致有以下这些内容:王令,北宋诗人,字逢源。
他的高祖父、曾祖父都曾在朝廷任要职,而他父亲只当过几年郑州管城县主簿。
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
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
至和二年(1053),王安石由舒州通判被召进京,路过高邮,他赋《南山之田》诗求见。
王安石大喜,誉为"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功于天下",并将其妻妹嫁给他。
28岁卒。
王安石在《思逢源》中有"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之句,对他的才高命短、未得重用表示惋惜。
王令的诗受韩愈、孟郊、卢仝、李贺的影响较深,构思新奇,造语精辟,气势磅礴,意境奥衍。
看来同学们在预习时下了很多功夫,不知道预习时诗读得怎么样?[都背下来了(大多数同学)]那好,就背一下,不能背的看着前面读(课件出示诗)三、解题“送”送别,送行。
“春”春天。
送春:给春天送行,和春天告别。
那么,现在大家想一下“送春”是和春天送行,和春天告别,突出哪个字“送”,你想象一下,作者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大家想象一下在什么情况下才会送,肯定是你喜欢的人或事物,不喜欢肯定不会送,所以作者的心情肯定是感伤的,舍不得的。
现在大家带着这种感情读课题。
四、初读古诗,正音春光限美好,那么作者优势怎样送春的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3页,读读这首古诗。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送春_长春版-最新教学文档

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有关春天的古诗《送春》。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字音。
2、师逐句领读。
3、学生自己试读。
4、指名读古诗。
三、集体识字,体会诗意。
1、默读古诗,找出生字,利用规律高效率识字。
部编版语文古诗教学45送春

送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
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
不信东风唤不回。
【作者简介】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
原籍元
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
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
王安
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
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注音释义】
更(gèng):再,重。
檐:屋檐。
子规:杜鹃鸟。
啼血:形容鸟类啼叫的悲苦,一般指杜鹃鸟的啼叫。
【诗意解读】
暮春三月花败又花开,矮矮屋檐下燕子飞走又回来。
只那眷恋春光的杜鹃鸟仍在夜半悲啼,不相信春风唤不回。
【诵读点津】
1、“/”表示朗读节奏。
三年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送春2-2第一课时

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在上学期古诗词诵读中学过的一首诗《晚春》吗?谁能背一背?(晚春作者: 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
诗人王令面对就要消逝的春天,也充满了无限的眷恋,就连他笔下的杜鹃鸟也在半夜啼叫,想留住春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令的诗《送春》。
想一想,我们昨天是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的?诗人简介:教参17页题目是什么意思?(春天就要离去)诗人舍得吗?用留恋的语气读题目。
下面我们随着诗人王令一起走进这首诗,看看诗人是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师范读古诗。
2、生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
并提出不懂的问题?认读生字。
3、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来解决。
(讨论研究、请教老师、查阅资料、查字典)4、学生自学,解决问题5、学生汇报。
1)前两句题目既然是送春,说明春天已经开始悄悄逝去,第一句中的三月指的就是“暮春”即春天要结束的时候,那么这句话中的其余部分是什么意思?(残花就是晚春撒落在地上的开败的花,更是又,更开就是又开了。
)解释的不错,那么你能用自已的话说说这一句吗?(三月暮春时节,早春的花落了,现在又开了花朵。
)质疑:早春的花都落了,为什么现在又开了?花儿对春天有一种什么感情的?找生读。
看来,同学们合作学习很有成效,你们还解决了哪些问题。
(我们知道“檐”是屋檐是意思,第二句就是屋檐下天天有燕子飞回来。
)春天就是归去了,此时燕子会想些什么呢?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三月暮春时节,早春的花落了,现在又开了花朵,屋檐下天天有燕子飞回来。
)花落花开,争奇斗艳,燕子归来,尽享春光,这是作者看到的。
作者又听到什么了呢?2)后两句“子规”别名杜鹃鸟,它常在暮春季节啼鸣。
刚才同学们的问题中有“子规为什么啼出血来?”哪个小组研究出答案了。
《送春》(长春版)

---------------------------------------------------------------最新资料推荐------------------------------------------------------《送春》(长春版)《送春》教学设计这是一首以送春为主题的诗,但却一改那种惜春伤感的情调,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现了积极进取,奋斗不息的人生追求。
暮春三月的景象。
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
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了杜鹃鸟,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形象,借此表现自己留恋春天的情怀,字里行间充满凄凉的美感。
【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知道诗歌的大致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朗读、讨论、表达的过程中,理解诗意,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体会诗人在诗中寄予的情感,对春天的态度。
教育学生要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教学重点】◆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赞颂、珍惜、留恋春天的情怀,以及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教学课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 5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在上学期古诗词诵读中学过的一首诗《晚春》吗?谁能背一背?(晚春作者: 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
诗人王令面对就要消逝的春天,也充满了无限的眷恋,就连他笔下的杜鹃鸟也在半夜啼叫,想留住春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令的诗《送春》。
题目是什么意思?(春天就要离去)诗人舍得吗?用留恋的语气读题目。
下面我们随着诗人王令一起走进这首诗,看看诗人是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作者简介王令,北宋诗人,字逢源。
送春春去几时回天仙子诗词赏析张先20页PPT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Βιβλιοθήκη ,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送春春去几时回天仙子诗词赏析张先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兰陵王·丙子送春

古诗文系列:兰陵王·丙子送春
赏析:
这首词共三阕。上阕由“送春去”开 头,“人间无路”极写辛酸悲咽。“斗转 城荒”诉说临安陷落,“不见来时试灯处” 尤有深意。中阕由“春去谁最苦”的设问, 讲述宋亡而爱国军民最为痛苦的事实。 “送客屡回顾”状写宋宫室被掳掠的凄惨 境遇。下阕由“春去尚来否”的设问,暗 示宋朝大势已去,恢复无望。
古诗文系列:兰陵王·丙子送春
兰陵王·丙子送春: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 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 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 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沈边,梁燕无主。 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 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 二人皆北去。苏堤尽日风和雨。
古诗文系列:兰陵王·丙子送春
赏析:
在“送春”之际,作者只能“神游故国”, 此二句扣紧“送春”,并对“尚来否”作 了回答,说明故国的新春只能梦里依稀得 见了。“花记前度”,由“种桃道士归何 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再游 玄都观》)诗意仅来表示对故国的怀念之 情。最后,“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一句,表示“人间无路”,以只能跟“孺 子”共话亡国之痛结尾。
古诗文系列:兰陵王·丙子送春
赏析:
作者首先着笔于“海门”,说明他寄希望 于南逃的端宗,也反映了作者有随端宗南 行之愿,但却因风沙隔阻,无路可通。 “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三句转写眼前的现实,临安一派残破衰败 之象:狂噪的鸦君在颓城上空掠过,北斗 失向,城池颓圮;元宵前夕本应是华灯照 耀的都城,到此时已黑暗一片寻不到灯的 踪迹。
古诗文系列:兰陵王·丙子送春
赏析:
第三段写故国之思。仍以设问总起: “春去,尚来否?”“来”字重如千钧, 怀有深深眷念之情。下面接着以江总、庾 信之事来抒写亡国之痛。江总在陈后主时 仕至尚书令,故称“江令”;陈亡后,他 入隋北去。庾信本仕梁,曾出使西魏梁亡, 被留长安,北周代魏,又不予放还;著有 《愁赋》,以抒郁抑之情。
送春

时间 分配
个性修改
四、反复颂读,体味意境 1、学生自由练读古诗。 2、同桌互相读。 教 3、分组诵读。 学 4、指导背诵
过 程
5分
送春 三月/残花/落更开, 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 不信/东风/唤不回。
通过反复诵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图片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识字。
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识字。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时间 分配
个性修改
教 学 过 程《送春》。
5分
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时间 分配
个性修改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字 音。 教 2、师逐句领读。 学 3、学生自己试读。 过 4、指名读古诗。
15分
程
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时间 分配
个性修改
教 学 过 程
三、集体识字,体会诗意。 1、默读古诗,找出生字,利用 规律高效率识字。 2、再读古诗,提出问题,自主 学习。 小组汇报:提出了什么问题?用 什么方法解决了?现在的理解。 3、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用自 己的话说一说。
15分
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本课第1课时
累计 课时
本课课型
新授课
送
春
****赵春梅****
电子备课目录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反思后记
知识与技能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朗读并背诵《送春》;积累杜牧的《江南春》和朱熹的《春 日》。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3、感悟这首诗的大意,从具体的景物描写中感受诗人所表达的 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月残花落更开, 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
不信东风唤不回。
犹 啼 唤
自已读一读,看看你有哪些不懂的 地方。 “残花”是什么花“落更开” 是什么意思? 小檐是什么? 子规为什么啼出 血来?
注释: ①更:又。
送 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 小檐日日பைடு நூலகம்飞来。
残花
子 规 啼 血
注释: ①更:又。
②子规:杜鹃。 犹:还。 ③东风:春风。
送 春
【宋】王令
三年级下册
《送春》
王令—北宋诗人,字逢源, 广陵人。生活贫困,以教书为生, 却有远大的抱负贺超人的才华, 尤以诗见长,受到王安石的推崇。 其诗雄健伟奇,激情四溢,富有 浪漫色彩,在北宋诗坛上别具一 格。有《广陵先生文集》
送 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
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
不信东风唤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