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CH I E C O M M UNIP DO C T RS N SE "C O
护 理 纠 纷 原 因 分 析 及 预 防 措 施
李 建 云 2 21 6 7 0山东 寿 光 市 人 民 医 院 3
d i 1 . 9 9 j i n 1 0 —6 4 . 0 0 o:0 3 6/.s . 07 s 1x 2 1
l 2 4. 58
治疗 护理 效 果 ; 患 者对 医疗 费用 问 ⑦ 题 很 敏感 , 果 费 用 过 高 , 费 项 目不 透 如 收 明 , 至有 错 误 , 易 造 成 患 者 及 家 属 不 甚 极
满。
原 因分 析
护 士 因 素 : 随 着 患 者 的 法 律 意 识 和 ① 自我 保 护 意识 增 强 , 疗 保健 服务 需 求 提 医 高, 使患者对医疗活动中出现 的问题或对 些 不 理解 的行 为 , 希 望有 个 说 法 以求 都 得心理 上的平衡 ; 护理工作 者对患者越 ② 来越高 的就 医观念 、 要求个性化 医疗服务 的需 求 、 求 医疗 消 费决 策 权 和知 情 权 的 追 行 为不能很快适应 , 是引起护患 冲突的 主 要原 因 ; ③随着科 学技术 的发 展 , 医疗 护 理 新 理 论 、 技 术 层 出 不 穷 , 部 分 护 新 而 理 人 员 安 于 现 状 、 思 进 取 、 及 时 更 新 不 不 护 理 知 识 ; 由 于 护 理 人 员 紧 缺 , 能 按 ④ 未 等 级 护 理要 求 巡 视 病 房 , 患 者 有 病 情 变 致 化 时未 能及 时 发 现 , 液 故 障未 能 及 时 解 输 除 , 能 对 压疮 高危 患 者 进 行 按 时 翻身 致 未 使患 者 发 生 压 疮 , 加 患 者 痛 苦 而 引 起 纠 增 纷 ; 护理 记 录 不 仅 是 衡 量 护 理 质 量 、 ⑤ 管 理 水 平 的依 据 , 同时 在 医 疗 诉 讼 中 具 有 重 要 的作 用 , 处 理 医 疗 护 理 纠 纷 的 法 律 依 是 据 。而 实 际 工 作 中有 些 护 士 对 护 理 文 件 书 写 未 予 以足 够 的重 视 , 缺乏 自我 保 护 意 识 , 略 一 些 记 录 的 准 确性 、 时 性 、 整 忽 及 完 性、 逻辑性等 ; ⑥运用 良好 的沟通交 流技 巧 , 得 服 务 对 象 的 信 任 , 而 获 得 与 服 取 从 务对 象有 关 的 全 面 的 信 息 。密 切 护 患 关 系 , 进相 互 的理 解 、 持 与 配合 , 增 支 以提 高
护患沟通不当引发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护患沟通不当引发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护患沟通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重要的交流形式,对于建立良好的患护关系、提高医疗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护患沟通不当可能会引发护理纠纷。
本文将探讨引发护理纠纷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造成护患沟通不当引发护理纠纷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信息不准确或不充分:护士在向患者传递信息时,如果信息不准确或不充分,容易导致患者对护理措施的误解或不满。
患者可能会对医护人员的态度和品质产生质疑,进而引发纠纷。
2.护士技能和知识不足:护士对于一些特殊患者或疾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不足,无法提供及时和准确的护理服务。
患者可能会对这种不当的护理措施提出异议,甚至引发纠纷。
3.语言沟通障碍:在国际化的医疗环境中,存在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语言不通的情况。
由于沟通困难,双方可能产生误解,引发纠纷。
4.沟通方式不当: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可能会采用不恰当的表达方式,导致患者的不满或误解。
例如,态度不礼貌、语气不敬、不愿意倾听患者的意见等。
为了预防护患沟通不当引发护理纠纷,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提高沟通技巧: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提高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问询和确认等。
通过良好的沟通技巧,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与患者交流,增加患者对护理措施的理解和接受。
2.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护士需要掌握各种护理技术和科学知识,确保提供规范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3.采用辅助沟通工具:在语言沟通障碍的情况下,医院可以采用辅助沟通工具,如翻译服务、图形化表达方式等,帮助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
4.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医院应倡导建立和谐、尊重和信任的护患关系。
通过开展定期的护患沟通活动、建立投诉和反馈机制等,增进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5.加强矛盾解决能力培训: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的矛盾解决能力培训,包括处理纠纷的技巧和方法。
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1、护理水平不够。
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水平不佳,护理技能不够熟练,使得护理和护理措施的实施不尽如人意,出现了有关护理出现的纠纷。
2、缺乏沟通。
护理人员沟通护理过程中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不足,使得病人对护理过程不了解,从而出现对护理结果不满,引发纠纷。
3、病人和家属的不理解。
病人及其家属在进行治疗时,由于小心翼翼的心态、不学习的病理知识以及其他不识趣的行为,使护理工作存在着理解问题,从而发生纠纷。
1、提高护理水平。
提高护理水平,比如增强护士、私人护理师以及其他护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理水平,为护理活动提供质量护理服务,减少因护理质量不合格而发生的纠纷。
2、提高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沟通技巧,充分听取病人及其家属的意见,增强他们对护理措施的理解,使病人及其家属能够更好地进行护理、护理,降低出现纠纷的可能性。
3、强化护理服务的跟踪管理。
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护理服务的控制管理,不断跟踪和分析病人的护理状况,及时发现可以引发纠纷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解决护理纠纷。
此外,应该强化护理能力建设,加强环境护理,应对突发事件;加强病人及其家属的教育和培训,提升病人和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病人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的认识,并及时处理不满意情绪,为减少护理纠纷出现提供有效机制,以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护理活动建立和谐的氛围。
浅析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浅析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引言作为医疗护理工作者,除了要有扎实的医学护理技术之外,还需要具备很高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
因为在处理疾病问题和护理患者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患者或家庭成员的不理解、不满甚至诉讼等情况,这就给医疗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主要从护理纠纷的原因和防范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护理纠纷的原因护理纠纷是指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意外事件、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等问题。
在护理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护理纠纷发生的概率较高。
造成护理纠纷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技术因素技术不过关是导致护理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疗护理工作者需要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术和操作方法。
如果技术不过关,容易导致症状加重、治疗效果不佳或者误诊等情况。
这些情况都有可能造成患者或家属的不满和不理解,从而引发护理纠纷。
沟通因素沟通不足或者沟通方式不当也容易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
医疗护理工作者需要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及需求,并及时向患者及家属传达病情变化、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等信息。
如果护理人员不能有效的沟通,或者沟通时态度不当、用词不当、没有耐心等,就会造成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工作的不理解和不信任,最终引起护理纠纷。
规范管理因素有时候,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医疗机构的规范管理不当。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医疗护理规范制度,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操作。
同时,医疗机构也应该加强对医疗护理工作者的职业教育和管理,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技能水平。
如果医疗机构的规范管理不到位,则会导致医疗护理工作者的工作出现不规范、不严谨的情况,从而造成护理纠纷的发生。
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护理纠纷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其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
下面就是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加强技术培训和技能提升医疗护理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更新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掌握最新的诊疗方法和操作技术,调整不当的行业惯例。
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1养老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养老护理工作也出现了较大劣势。
养老护理纠纷是指对本工作涉及到的养老机构,以及包括护理者、受护者及其家属之间出现的矛盾冲突。
养老护理纠纷的发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责任不明确。
在护理过程中,由于护理医院和护理者之间未约定明确的责任,护理者和养老机构之间未签订完善的护理协议,使养老护理中事件和责任角色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容易导致出现纠纷。
(2)护理者素质低下。
护理工作者的素质是养老护理工作的基础,若养老护理中护理者素质低、训练不足,他们常常无法正确把握人们的细节,导致受护者的利益受损而产生纠纷。
(3)不良护理行为。
由于护理者素质低,也可能引起不良护理行为。
护理者可能采用责骂、斥责、暴力等不正确的护理方式,以达到护理目的而引起护理纠纷。
(4)技术不够精湛。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受护者对护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护理者本身技术能力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对受护者处理不当也会产生养老护理纠纷。
2防范措施为了减少养老护理纠纷的发生,有必要采取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1)建立完善的法规和政策。
出台有关管理办法,将养老护理服务与监督、管理等措施结合起来,明确服务的伦理规范,对护理机构的教育管理,加强对病患的及时保护,确保服务质量。
(2)完善服务内容。
丰富养老护理项目,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促进护理质量。
(3)改变护理者的工作态度。
培养训练护理者,使他们了解护理行为的伦理法律问题,熟悉养老文化及文明行为,改变对病患的心理态度,努力做到关心病患、尊重病患、坦荡接纳病患的社会心态。
(4)加强护理管理。
建立科学的规范化护理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地记录受护者的病历,建立护理质量把关等机制,充分保障受护者和其护理者所享有的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养老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从中可以看出,只有科学合理地把握护理服务的有效防范,才能避免养老护理纠纷的发生,减轻老年人的心理负担,营造社会稳定的和谐护理氛围。
新时期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新时期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护理纠纷;防范;护理安全近年来,随着医院管理年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狠抓了安全护理管理措施,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有了很大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有了极大的改善,护理差错与纠纷逐年减少,逐步实现和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
1 护理纠纷原因分析1.1 医护人员法律观念及护理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对安全隐患的充分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仍有个别人置规章制度于不顾的现象,如私自同意患者外出、病人离院不予过问及制止,查对时不严谨,交接时应付差事,未明确告知清楚注意事项,不认真履行职责等。
1.2 护理管理缺乏工作标准及流程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流于形式,机械的执行医嘱,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不分主次,对患者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工作态度不严谨。
1.3 急救物品未能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各科室常用急救器材、药品未能很好地做到“五定”,并有将近过期或药品失效现象未能及时调整和更换,个别护理人员对常用急救技术不熟练,极易影响危重病人的抢救。
1.4 医患沟通不到位用真情去关爱病人是做好沟通的根基,尊重病人的人格与尊严,告知患者治疗的目的和治疗的方案及配合方法,用安慰性和鼓励性的语言解决患者的疑惑和焦虑。
2 具体改进措施2.1 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严格的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各班护士要认识到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执行时不流于形式,应使其真正落到实处,对病区环境及病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工作中充分体现慎独精神。
创造良好的安静安全的住院环境,防止各项意外事件的发生。
2.2 提高认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经常开展各种安全制度学习,不断提高护士尤其是新上岗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并熟悉各种工作程序,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工作,不随意简化工作流程。
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时间的起因源于一起医疗纠纷事件。以养猪为业的杨俊斌,是闽北山区一个叫杨厝村的村民,因为腰痛而不思饮食,到南平市医院检查后被认定是肾结石,在6月20日进行手术后被送进重症监护室进行观察。当晚21时左右,杨俊斌突然感到腰痛难忍,向医生询问后的答复是:术后有疼痛感是正常的。在给杨俊斌使用了安痛宁疼痛仍不见轻后,又打了杜冷丁。不久,杨俊斌死亡。于是“战斗”开始,杨的家人纠集了200号人,据说专门有以此为职业的医闹参与,手持木棍匕首等武器,占领了医院的泌尿科,极尽打砸之能事,一名医生被扣押,遭到殴打和羞辱。最后政府出面调停,让院方给死者家属出21万元赔偿,并免去所欠医药费,事情方才暂告 一个段落。然而医生又不干了,认为此事处 理不公,医生们感到莫大的冤枉。
事故中,用错药(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
05
占50%,违反操作规程占12%、婴儿护理事故
06
占12%、灌肠操作占8%、输血事故占6%、其
07
他因素占12%。
08
责任心不强:从某种意义上讲,护士的 工作责任心比护理技术水平更为重要,护理 纠纷中因责任心不强导致的纠纷约占各种纠 纷的一半。 案例:一位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在急诊科抢救治疗,阿托品化后精神恍惚,瞳孔大,在家属不在、护士给其他病人做治疗的情况下,病人自己外出,不慎被车撞伤,被车主送回急诊科.
药名查对失误:有些护士在 查对药名时不认真,有的只看头不 看尾,有的只看尾不看头。有些护理人员只 看药品包装,不查对药名就轻率用药。再加 上有些药物名称上有不少相同的字,因而造 成了药名查对失误。
病人姓名、床号查对失误
案例:某护理人员将本该给甲产妇用的催产素注射到同病房的乙产妇身上,结果造成了乙产妇子宫强直性收缩,使胎儿室息死亡。 还有一护士将本该给肺内感染患者注射的青霉素用到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身上,造成后者过敏性休克死亡。
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护理纠纷随着医疗质量的提高而变得日益普遍,它不仅严重影响医疗服务的合理性和秩序,也严重影响医疗质量,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因此,有必要对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和总结,确保护理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1、护士的数量和质量不符。
护理纠纷主要是由于护理服务质量低于患者期望值或国家有关标准的原因,而护理服务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护士的数量和素质。
目前医院护理人力缺乏,护士素质不高,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2、护理人员态度不好。
护理过程中,如果护士态度不好,态度不热情,对患者缺乏耐心,容易引起患者的反感,从而引发护理纠纷。
3、护理工作质量低。
护理工作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一些护士工作不负责,缺乏细节意识,在基本注意中出现失误,容易引起护理纠纷。
二、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1、完善医院护理人员队伍结构。
医院应根据自身情况,提高护理水平,结构合理,精英重点,确保有足够的护理人员和高素质的护理人员。
2、提高护士素质。
为了确保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应加大继续教育的力度,加强对护士的专业护理能力的监督和考核,督促护士正确护理患者。
3、强化护理管理。
为了有效地防范护理纠纷,医院应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管理监督,建立尽职调查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护理纠纷。
4、建立护理解决机制。
医院应建立护理质量投诉处理机制,对护理纠纷进行及时处理,加强对解决护理纠纷的信息反馈,鼓励护士和患者之间和谐相处。
三、结论护理纠纷的发生严重影响医疗服务的合理性和秩序,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护理纠纷的发生,确保护理的健康有序发展。
对于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应从护士数量、素质、态度和工作质量等方面加以解决,采取完善医院护理队伍结构、提高护士素质、强化护理管理和建立护理解决机制等措施,有效防范护理纠纷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方法通过长期观察并记录护理差错的原因,提出应对策略。
结果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欠缺、业务技能及综合素质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理解、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等是产生纠纷的主要原因。
结论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完善规章制度,严格审核,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纠纷发生。
标签:护理纠纷;原因;对策
随着医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普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以及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逐步普及,患者用法律维权的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护理工作具有高风险性,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因此,为了减少和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分析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其对策是当今护理工作中必行之事[1]。
1纠纷原因分析
1.1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欠缺纠纷的前提是医疗护理服务的缺陷。
由于部分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欠缺,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护理工作中不能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对患者不尊重、语言生硬,不能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从而导致护理纠纷[2]。
1.2 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及综合素质不能满足患者对护理的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加强护理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便能满足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
1.3护士法律意识淡薄
1.3.1护理人员在护士学校学习期间,所接受到的主要是基础护理操作及理论知识,有关医务护理法律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
1.3.2各个医院对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缺乏有效的平台。
1.3.3护理人员在日常生活中自身不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没有认识到护理工作中随时潜在的法律问题。
1.4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不理解社会上普遍存在重医轻护的心理。
另外,患者及其家属的就医心态和角色不适应也是导致护理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
1.5护理管理执行制度缺陷护理人员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质量监控措
施不得力,管理制度不完善,约束力不强,文书管理不妥,对患者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
2预防纠纷的对策
2.1加强业务学习,扩大知识面,努力提高工作能力。
定期开展医、药、护等知识方面的专题讲座,促进知识更新,理论联系实际,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考核。
2.2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更新服务理论,加强对护士的素质教育、法律知识教育,不断加强业务和理论学习。
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使用保护性语言、用正确的沟通技巧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提高患者的安全系数,确保护理质量。
2.3运用护理技巧,融合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增进患者与护士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
运用护理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理解患者,做到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为患者排忧解难。
医。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热情周到的护理服务能够获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化解工作中的矛盾,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
2.4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护理技能大多数护理纠纷是因为护士工作失职或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引起的。
因此,加强责任心是减少和杜绝护理纠纷的关键。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是加强责任心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必须严格遵守。
应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及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才能保证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2.5学习和举行有关护理纠纷的完善护理安全的管理护理管理者应针对本部门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出详细的护理管理标准,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成立质控组,各司其职,定期分析形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真正做到护理质量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健全护理服务记录,及时为患者提供有效治疗和护理,积极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与措施,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6提高护理人员在人文、社会和专业方面的知识水平面对患者及家属因各种因素引起的不满,护理人员要理智面对,用平衡心态对待,倾听他们的不满及迁怒,给予理解包容,进行自身调适,改变传统的生、冷、硬态度,热心帮助每1例患者,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及对就医的恐惧感,提高自身在人文、社会和专业方面的知识水平,充分发挥护士的角色职能,灵活运用各种交流方式,与患者之间建立平等、互信、良好的护患关系,最终达到对患者进行身心治疗,使其早日康复,避免护理纠纷[3]。
参考文献:
[1]窦莹.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和对策[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1):112-113.
[2]赵卫红.我院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与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2010,18(3):45-46.
[3]韦华,郭晓晨,周静.浅析护理纠纷产生原因与应对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3(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