铌、钒、钛在微合金钢中的作用
各种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各种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合金元素是钢中添加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可以改变钢的性能和特性。
以下是常见的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碳:碳是钢中最常见的合金元素之一,是钢的基本元素。
碳的含量越高,钢的硬度和强度就越高,但韧性和可塑性下降。
碳含量低的钢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韧性,适用于加工成形和冷加工。
铬:铬能够增加钢的耐腐蚀性能。
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形成薄而致密的氧化铬层,有效防止钢材表面的进一步氧化和腐蚀。
铬还能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
镍:镍可以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和抗热性能。
镍会改善钢的韧性和可塑性,并且有助于提高钢的强度。
镍合金用于制造耐热钢和耐腐蚀钢,如不锈钢。
钼:钼可以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热性能。
钼合金特别适用于高温等恶劣工作条件下使用的钢材,如高速切削工具钢和高温合金钢。
锰:锰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可以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并提高磨削性能和耐磨性。
锰还能提高钢的可塑性和韧性,并促进钢的晶界强化。
钢中还可能添加其他合金元素,如钼、钒、钛、铌等元素,它们各自有不同的作用。
钼:钼能够提高钢的高温强度、硬度和抗腐蚀性能,尤其适用于制造高温合金和耐蚀钢。
钒和钛:钒和钛能够提高钢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它们通常用于制造高速切削工具钢和高强度低合金钢。
铌:铌能够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和可焊性。
铌合金钢通常用于制造高强度结构钢和耐蚀钢。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合金元素及其对钢性能的影响,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合金元素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到钢中,以满足特定的工程要求和应用需求。
不同的合金元素的添加量和比例也会对钢的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控制。
N,V,B,Ti对钢铁性能的影响

N,V,B,Ti对钢铁性能的影响N元素1、铁素体溶解氮的能力很低。
当钢中溶有过饱和的氮,在放置较长一段时间后或随后在200~300℃加热就会发生氮以氮化物形式的析出,并使钢的硬度、强度提高,塑性下降,发生时效。
钢液中加入Al、Ti或V进行固氮处理,使氮固定在AlN、TiN或VN中,可消除时效倾向。
2、氮能提高钢的强度,低温韧性和焊接性,增加时效敏感性。
3、氮的有益作用:1)N亦是强烈的A体形成元素,在这点上它与Ni相似,比Ni作用强27倍,特别在不锈钢中得到广泛注意。
它有可能是代替Ni的重要元素之一,特别与Ni其同作用,稳定A体效果更好,尤利代Ni。
2)N还可在复杂的A体钢中借氮化物的析出而产生弥散硬化。
因此,可在无显著成绩脆性的情况下提高它的热强性。
3)N能提高高铬钢,特别是含V的的高铬工具钢的热硬性。
N能使这些钢的二次硬度的回火温度的间段增大,并使此间段向更高温方面移动,所以可得到较好的综合性能,在高铬钢中N还能改善其热加工性能。
4)N在铁素体中可促使A体形成,由于γ相的出现,可减小晶粒粗化倾向,所以可改善钢的韧性和焊接性能。
5)N对磁钢的影响较大:如当N溶解在钢中的固溶体状态存在时会使矫顽力稍增而磁导率降低,当形成AlN、FeN等非金属夹杂影响就加剧。
N还是引起硅钢片磁时效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般说一定数量的夹杂对得到取向组织是有益的。
所以它可阻碍位向不适合的晶粒生长。
从而使取向合适的晶粒加速成长。
N对取向冷轧变压的质量也有很大影响,过多或过少的含N量都不易使N量使冷轧硅钢片获得大晶粒和高磁性。
适宜的含量是N =0.01~0.1%或更低至0.001%,但要获得更好磁性,最好能在热处理后将冷轧硅钢片中残留N除去。
6)钢的表面渗N,可使它得到高的表面硬度(RC70)500~600℃中进行和耐磨性,高的疲劳极限和抗蚀性(600~700℃中进行)。
7)铬锰钢中加入0.35~0.45%以上的N即可得单一的A体组织。
钢中微合金元素的作用机理

钢中微合金元素的作用机理钢是一种合金,其主要成分是铁和碳。
微合金元素是添加在钢中的少量杂质元素,包括钛、铌、钒、铝、锰、铬等。
这些微合金元素的添加对钢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钢中微合金元素的作用机理。
首先,微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微合金元素的加入可以阻碍晶界流动和位错的运动,从而限制了晶界滑移和位错滑动,降低了钢的塑性变形能力,提高了钢的强度和硬度。
此外,微合金元素还可以形成致密的析出物,如碳化物、氮化物、硫化物等,这些析出物可以增加钢的硬度,从而提高钢的抗拉强度和硬度。
其次,微合金元素可以改善钢的韧性和冷加工性能。
微合金元素的加入可以阻碍晶界弥散,提高了钢的晶界精细度,从而改善了钢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
同时,微合金元素也可以细化钢的晶粒尺寸,提高钢的塑性变形能力,使钢具有较好的冷加工性能。
第三,微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
微合金元素的加入可以改善钢的晶界耐蚀性能,减少晶界的腐蚀敏感性。
此外,微合金元素也可以与一些有害杂质元素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减少了钢中有害元素的溶解和析出,从而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
另外,微合金元素还可以改变钢的相变行为。
微合金元素的加入可以改变钢的析出序列和析出相,影响钢的相变行为。
例如,铌和钒可以用于控制钢中的碳化物析出,阻止奥氏体向珠光体的相变,从而提高钢的强韧性。
此外,微合金元素还可以优化钢的热处理工艺。
微合金元素的介入可以降低钢的回火敏感性和退火脆性,提高钢的热处理硬化能力,使钢在热处理过程中获得较好的组织和性能。
总的来说,钢中微合金元素的作用机理包括限制晶界滑移和位错滑动、形成致密的析出物、改善晶界精细度和抗腐蚀性能、提高韧性和冷加工性能、改变相变行为和优化热处理工艺等。
这些作用机理使得钢中微合金元素的加入可以显著改善钢的性能,提高钢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合金钢中各元素对其性能的影响

合金钢中各元素对其性能的影响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 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
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
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微合金钢概要(Nb、V、Ti)

钒能促进珠光体的形成,还能细化铁素体板条,因此钒能用来增加重 轨的强度和汽车用锻件的强度。 碳化钒也能在珠光体的铁素体板条内析出沉淀,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材 料的硬度和强度。
钒像大多数溶质合金一样能抑制贝氏体的形成。因此,如果它是溶解而不是以 碳化钒和氮化钒的形式沉淀析出,则可用来增加淬透性。 当钢中钒的质量分数低于0.03%时,固溶态的钒才可以占绝大多数,才能 有效地提高淬透性。 与锰提高铌、钒的溶解度一样,钼也提高它们在钢中的溶解度。而添加了 元素钼后,可固溶的钒含量明显增加,可达0.06%左右。
形变强化是因为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位错密度不断增加,使弹性应 力场不断增大,位错间的交互作用不断增强,因而位错的运动越来越 困难。 引起金属加工硬化的机制有:位错的塞积、位错的交割(形成不易或不 能滑移的割阶、或形成复杂的位错缠结)、位错的反应(形成不能滑移 的固定位错)、易开动的位错源不断消耗等等
钛微合金化的强韧化机理
细晶强化 由固态下高温析出的、弥散分布的TiN,对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 最为有效,含一定量钛的非调质钢加热至1250℃,仍具有较细的奥氏 体晶粒。 沉淀强化 氮可以提高 TiN稳定性,细化奥氏体晶粒。大量实验结果表明, 氮对提高TiN颗粒钉扎奥氏体晶界的效果起关键性作用。当钢中氮含 量超过ω(Ti)/ω(N)理想配比时,TiN钉扎晶界的作用最有效。增氮 使TiN的稳定性提高,减少了TiN在高温下的溶解,高温下未溶的 TiN 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细化奥氏体晶粒,相变后铁素体晶粒也细小。
固溶强化:合金元素溶于基体金属中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强化,称为固溶 强化。
碳、氮等间隙式溶质原子嵌入金属基体的晶 格间隙中,使晶格产生不对称畸变造成的强 化效应以及填隙式原子在基体中与刃位错和 螺位错产生弹性交互作用,使金属获得强化 弥散强化:材料通过基体中分布有细小弥散的第二相质点而产生强化的方 法,称为弥散强化。
各种合金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

各种合金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1.碳(C):碳是钢铁中最重要的合金元素之一、适当的碳含量可以增强钢铁的硬度和强度。
碳含量低于0.2%的钢称为低碳钢,适用于焊接和冷冲压加工;碳含量在0.2%到0.5%之间的钢称为中碳钢,具有适中的硬度和强度,适用于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碳含量大于0.5%的钢称为高碳钢,具有良好的硬度和耐磨性,适用于制作刀具和弹簧。
2.硅(Si):硅可以提高钢铁的热强度和耐腐蚀性,减少钢铁的热膨胀系数。
适当的硅含量可以提高钢铁的刚性和强度,并且有利于热处理。
3.锰(Mn):锰可以提高钢铁的韧性和强度。
锰的含量越高,钢的强度和硬度越高。
锰还可以提高钢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4.磷(P):在低碳钢中,磷可减少钢的韧性和冷加工性能。
在高碳钢中,磷可改善钢铁的切削性能。
因此,磷含量需要适度控制。
5.硫(S):硫可增加钢铁的切削性,但会降低钢铁的塑性和韧性。
因此,在高质量的钢铁制造中,硫含量需要控制在很低的水平。
6.铬(Cr):铬可以提高钢铁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铬还可以改善钢的高温强度和耐氧化性。
不锈钢中的铬含量一般在10%到30%之间。
7.镍(Ni):镍可以提高钢铁的韧性和耐腐蚀性。
镍还可以改善钢的高温强度和耐疲劳性。
镍含量在不锈钢中一般在8%到25%之间。
8.钼(Mo):钼可以提高钢铁的强度、硬度和抗热变形能力。
钼还可以改善钢的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
钼含量在不锈钢中一般在1%到10%之间。
9.钛(Ti)、铌(Nb)、钒(V)等微量合金元素:这些元素通常用作钢铁的强化剂,可以提高钢铁的强度和韧性,同时改善钢铁的热处理性能。
综上所述,合金元素在钢铁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适的合金化处理,可以改善钢铁的力学性能、耐蚀性和热处理性能,使其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铌在特殊钢中的应用

铌在特殊钢中的应用中信微合金化技术中心专家委员会孟繁茂摘要本文综述了铌在特殊钢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铌、钒、钛的冶金特性及其应用原理,提出铌在我国特殊钢品种结构调整、性能优化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关键词铌、微合金化、特殊钢Niobium Application In Special SteelsMENG Fanmao(Expert Committee of CITIC Microalloy Technology Center)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Niobium application in sp ecial steels and introduces the metallur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b, V, and Ti and related application theories. It also voices the i mportance of Nb in the aspects of product mix adjustment and proper ty optimization of special steels.Key Words Niobium, Microalloying, Special Steels一、迎接WTO的挑战WTO就要来临了,我国即将加入世贸,这是大好形势。
“山雨欲来,风满楼”,各行各业都在准备迎接世界经济洪流进入我国市场的挑战。
特钢行业也不例外。
近期,关于特殊钢生产现状和特殊钢如何发展的专论文章,连篇累牍。
问题的焦点是我国特殊钢怎样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不外乎引进先进的冶金装备、改造旧设备,实行集约化生产等等。
本文诣在介绍铌在特殊钢中应用和产品性能优化成果,开发新品种趋势,为我国的特殊钢的生产发展,从一个侧面提供知识资源,供钢材生产厂,特钢产品制作厂以及最终用户使用,开发新产品参考应用。
二、现代钢特点现代钢生产的三大技术是材质纯净化,晶粒细化,尺寸精确化。
铌及铌铁的应用

铌及铌铁的应用在钢铁工业中铌可以作为合金剂加入,在不锈钢与耐热钢中加入铌,有利于提高其塑性和抗蚀性,结构钢中加入铌,可改善其焊接性能,并提高强度和可塑性,并阻止焊缝腐蚀。
对高温钢和高温合金来说,铌是不可缺少的,因为铌可以提高高温强度,细化晶粒,阻止高温下晶粒长大。
铌与碳结合成碳化物,可消除碳化铬沉积在不锈钢中的有害作用,提高抗腐蚀能力。
纯铌及其合金用于电子、化学、轻工业、飞机与火箭制造及其他技术方面。
铌铁是钢铁的“味精”,在炼钢时加入适量的铌铁,就会大幅度提高钢材的强度、韧性可焊性和耐腐蚀性。
1990年,中国铌铁消耗不足50吨,2011年以增加到1250吨,含铌钢的产量超过200万吨。
最近10年来,中国钢铁企业使用巴西铌铁,生产出近1000万吨的高强度铌合金钢。
如今,在中国许多大工程建设项目中都已广泛使用国产高强度的含铌钢,如稀奇东送工程,长江、黄浦江的跨江大桥建设,青藏公路以及长江三峡水电站。
碳钢中加入0.02%—0.03%的铌,屈服强度提高了80—100MPa,抗拉强度提高了20—50MPa,且焊接性能好。
不锈钢中一般加入铌为碳量的8—10倍时,可大大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铌铁的应用领域:铌铁应用不断拓展。
主要用在三级螺纹钢上。
作为微合金元素使用的铌铁,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全世界铌铁产量估计超过4000吨,而我国近100多吨,尚属于起步阶段,我国的合金钢一般比例在5%—6%,低于工业发达国家10%—15%的水平。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张,铌铁用量也将大幅度增长。
以铌代钒的推广有了进展。
铌、钒、钛在钢中的作用主要是细化晶粒和促进碳、氮化物析出强化。
近年来,国能一些钢厂在生产合金钢种已逐步推广以铌代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