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历史导学案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1.3 地球的历史(导学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1.3 地球的历史(导学案)

第三节地球的历史课程标准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学习目标1.了解地层和化石的概念,掌握其规律。

2.了解地质年代表。

3.熟悉地球的演化历史,掌握不同地质年代的生物特征。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地球的历史:约46亿年,研究地层是认识地球历史的主要途径。

2.地层与化石(1)地层: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沉积岩的地层特点: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2)化石: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

(3)地层与化石的关系: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4)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3.地质年代表: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了系统性的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填写下表:判断1.地层中的化石是指沉积物中的生物遗体。

( × )2.各类地层中都含有化石。

( ×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1.前寒武纪(1)地质年代: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约占地球历史的90%。

(2)演变历程①海陆格局:海洋和陆地慢慢形成。

②生物演化:③地质矿产:前寒武纪是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2.古生代(1)地质年代①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

②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

(2)演变历程①海陆格局:多次变迁,形成联合古陆。

②生物演化:③地质矿产: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森林茂密,也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3)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3.中生代(1)地质年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2)演变历程①海陆格局:板块运动剧烈,三叠纪晚期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导学案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导学案

第二节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自主学习1】一、地球历史的记录(一)地层与化石1.地层:地质历史上一定地质时期形成的各种 和 。

地层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地层形成时的 。

(举例)2.化石是存留在地层中的 , 和 。

是确定所在地层的 和 (二)地质年代表P131.地质年代: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发生早晚或先后顺序的 。

常用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 、代、 ,分别对应地层单位 、 、 等。

2.地质年代表:根据地质年代先后顺序,把地球历史上的 编成的时间顺序表。

【探究活动1】结合表1-2-1以及《地质年代表记忆口诀》,熟记并理解地质年代表。

新生第四新古纪,六千万年喜山期;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反馈练习1】近年来,“燕子石”成为奇石市场的新成员。

其实,“燕子石”并非是燕子的化石,而是三叶虫的化石。

据此完成1-2题。

1.三叶虫生活的环境最可能是( )A.温暖海水里B.寒冷海水里C.温带陆地上D.热带陆地上2.下列事件与三叶虫生活的地质时期相同的是()A.蓝藻大爆发B.蕨类植物繁盛C.无脊椎动物繁盛D.脊椎动物繁盛3.有关地质年代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质年代单位具有时间意义,只表示时间,具有地方性和特殊性B. 年代地层单位:具有物质意义,指示的是地层,具有全球性和普遍性C.地质年代单位是宙、代、纪、世、期,与年代地层单位无对应关系D.年代地层单位是宇、界、系、统、阶,与地质年代单位严格对应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

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

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

4.百岁兰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A.元古代末期B.古生代末期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5.下列对百岁兰特征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自主学习2】二、地球形成与演化简史【探究活动2】1.查阅表1-2-1,完成表1-2-2的填空。

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史 导学案-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演化史 导学案-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三节《地球的历史》学案一、课标要求: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二、学习目标1.了解地层与化石的概念,掌握其规律。

2.了解地质年代表。

3.熟悉地球的演化历史,掌握不同地质年代的特征。

三、学习过程环节一自主学习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地球的历史:(教材P14)2.认识途径:(教材P14)3.地层:(教材P14-15)(1)含义:(2)沉积岩地层特点:(3)研究意义:4.地质年代表:(教材P15)环节二合作探究(要求:先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然后合作交流)【合作探究1】1.什么是化石?读右图,判断A、B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将同时代的地层用虚线连起来,并猜测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

2.总结地层与化石的关系。

【对点演练1】1.下列关于地球的历史,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约有46亿年的历史B.研究地球的历史,最主要的途径是看地层中同位素的含量C.科学家把地球的历史划分成代和纪两级时间单位D.目前地球正值演化的幼年时期2.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似的化石②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③陆地地层只含有陆地生物的化石,海洋地层只含有海洋生物化石④研究地层与其包含的化石可以推知地球的历史和古地理环境A.①③B.②④ C.②③ D.①④读某地“地层剖面图”,回答3~4题。

3.图中各个地层按形成由早到晚,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C.①③⑥⑤ D.③④⑤⑥4.如果在岩层⑥发现了侏罗纪的化石,那么,下列对其他地层形成时间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地层形成于白垩纪 B.③地层形成于三叠纪C.④地层形成于二叠纪 D.⑤地层形成于寒武纪【合作探究2】先阅读教材第15-19页内容,结合课本和活动题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

1.下列有关地球演化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球固态的地壳一形成便奠定了现代地球地貌的基础B.科学家是通过对世界历史的长期研究来了解地球的演化史的C.地球出世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D.“婴儿期”的地球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氧气和氮气2.地球的演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这些阶段从开始到现代的正确排列顺序是()①初期的岩浆时代②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中生代③原始海洋时代④陆地面积增加,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的古生代⑤出现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造山运动阶段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C.①④③②⑤ D.①③②⑤3.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分别出现在()A.前寒武纪末期和古生代末期B.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C.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D.古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知识拓展】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整个中生代都是恐龙的时代,它们是不可一世的霸主。

1.3地球的历史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3地球的历史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阐述地质年代的划分,如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并介绍各个时代的特征。
3.详细讲解板块构造学说,包括板块的定义、板块的运动、板块边界类型等。
4.结合实例分析板块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地震、火山喷发、造山运动等。
5.介绍地球内部结构的划分,如地壳、地幔、地核等,并讲解各层的特点。
3.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地质现象,设置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如“如何解释地震的发生?”“火山喷发对环境有何影响?”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成员之间分享观点、互相启发,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演变过程的动画,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历史。
2.提出问题:“你们对地球的历史了解多少?地球是如何演变至今的?”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3.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地球的形成过程,如原始太阳星云、地球的分裂与熔融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地球历史与现实生活中的地质现象有何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鼓励成员之间分享观点,互相启发。
3.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阐述讨论成果。
4.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总结讨论成果。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地球的形成、地质年代的划分、板块构造学说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球历史的兴趣,提高其地理学科素养。
2.通过对地球历史的探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人教版(2023)必修一地理1

人教版(2023)必修一地理1

人教版(2023)必修一地理1.3 地球的历史演进导学案导言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

了解地球的历史演进对于我们理解地球的现状和未来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我们将研究地球的历史演进,包括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的构造与板块运动以及地球的气候演化。

一、地球的形成与演化1. 地球的形成- 描述地球形成的基本过程和时间。

- 地球的成分和结构。

2. 地球的演化- 地球的初期和中期演化过程。

- 地球的后期演化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二、地球的构造与板块运动1. 地球的构造- 了解地球内部的不同层次和区域。

- 描述地球的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特点。

2. 板块运动- 描述地球板块运动的基本特征。

- 了解板块运动对地表地貌的影响。

- 理解板块运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三、地球的气候演化1. 气候演化的基本概念- 描述气候演化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 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

2. 过去的气候演化- 描述过去地球的气候变化。

- 了解过去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 对未来气候变化的认识- 了解当前的气候变化趋势。

- 探讨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四、思考与讨论1. 为什么了解地球的历史演进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2. 地球的气候演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3. 你觉得地球演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五、拓展延伸1. 进一步探索地球形成和演化的过程,了解不同的学术观点。

2. 研究当前的气候变化状况,了解相关的科学研究和社会行动。

本节课的研究目标是理解地球的历史演进过程,包括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的构造与板块运动以及地球的气候演化。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地球的历史和现状,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资料:-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 中国地理学会以上是本节课的导学案,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积极参与讨论。

祝你们学习愉快!。

高中地理(新教材)《地球的历史》导学案

高中地理(新教材)《地球的历史》导学案

第三节地球的历史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地球的年龄:约□0146亿年。

2.沉积岩(1)具有明显的□02层理构造。

(2)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03化石。

3.生物演化规律:从□04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05复杂。

4.地球历史研究的依据:通过研究□06地层和它们包含的□07化石,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08古地理环境。

1.判断正误。

(1)地球的历史为4.6亿年。

(×)(2)研究地层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

(√)2.显生宙不包括()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D.元古代答案 D解析显生宙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5.地质年代表(1)时间单位:宙、代、纪等。

(2)地质年代表3.为什么说地层和化石是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提示地层呈层状分布,每一层都记录着地球发展的一段历史,地层类似于书本的“书页”;化石是呈块状存在于地层中,每一块就像一个字,记录着地球的历史。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1.判断正误。

(1)鸟类诞生于古生代。

(×)(2)人类诞生于新生代。

(√)2.中生代结束的标志是()A.物种大灭绝B.始祖鸟出现C.生物的起源D.联合古陆解体答案 A解析中生代末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成为中生代结束的标志。

3.说明动物的演化特征。

提示古生代开始出现动物,动物首先出现在海洋中,为无脊椎动物,后来出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中生代出现了鸟类和哺乳动物;新生代出现了人类。

任务探究化石和地质年代表材料一科学家往往从连续性好的深海沉积岩芯、冰芯、黄土、树木年轮以及考古遗迹、文献资料等信息源中获取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环境特征的信息,依此推测过去的全球气候变化。

材料二长江上游涪陵段河道中白鹤梁上的石鱼题刻(见下图)记载了公元764年以来72个枯水年份的水位。

材料三地质学家认为,在距今约2.8亿年的二叠纪,南极洲作为古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位于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当时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繁盛。

1.3 地球的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23)必修一

1.3 地球的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2023)必修一

1.3 地球的历史(教案)教学目标•认识地球的演化史,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掌握地球的地质时代划分及各时代的主要特征和事件;•理解地球的演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

教学内容1.地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2.地质时代的划分与特征3.地球演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教学重点•地质时代的划分与主要特征•地球演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教学难点•地球演化与人类文明的关联教学方法•授课讲解•图片和动画展示•分组讨论教学资源•地球演化的图示和模型•地球演化的动画视频•地球历史演化的课件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引出本课的主题:地球的历史。

2.提问学生对地球历史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地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使用幻灯片或图表展示地球形成的几个关键阶段。

2.讲解地球形成的主要理论,如原始地幔喷发论和天体碰撞论,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步骤三:地质时代的划分与特征(30分钟)1.介绍地质时代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地质时代的划分依据和原则。

2.分别讲解各个地质时代的主要特征和代表性事件,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3.结合图片和动画视频展示地质时代的演化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步骤四:地球演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20分钟)1.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地球演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

2.汇总各组的观点,进行展示和讨论。

3.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步骤五: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确保学生掌握主要知识点。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Markdown文本格式撰写一篇关于地球演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地球的演化史以及地质时代的划分和特征。

通过掌握地球演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学生对地球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互动,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展示,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完整版)地球的历史导学案

(完整版)地球的历史导学案

【学习目标】1、说明化石的概念及分布规律,掌握地质年代表;2、结合地质年代表说明地球的演化历程3、掌握地球不同演化阶段的主要特征.【重点难点】: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学习过程】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思考:庞然大物的恐龙为什么没能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来?地球的环境都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地层: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淋以及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砾石、沙子、黏土等,这些碎屑物质被风和流水等搬运后沉积起来,经过压紧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沉积岩的地层特点:①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②岩石上新下老;③生物化石上复杂高级,下简单低级.(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

化石有三叶虫化石,植物化石,贝壳化石,足印化石,恐龙化石,鱼化石等。

)2、各个地方的地层是否具有一致性,即是各个地方的地层相同?地层缺失的原因:①先前的沉积层遭受侵蚀;②不具备沉积环境(当时处于地壳隆起抬升或地势较高)3、生物的生长过程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由古生物形成的化石种类及特点打上了当时地理环境的烙印.通过研究地层和包含的化石,科学家发现了不同时期主要生命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并以此了解地球的生命历程和古地理环境.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据此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了系统性的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为什么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科学家在研究古老地层时发现,距今5。

41亿年以前,地层中埋藏的化石以藻类化石和软体动物留下的遗迹化石为主,生命形态都很简单。

而此后动物化石的数量和种类都呈爆发式的增长,并出现了大量有硬壳或骨骼的动物化石,生物结构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因此,因此科学家将硬体生物的大量出现,作为划分一个新的地质年代的标志,并将这一地质年代命名为寒武纪.寒武纪也代表地球上有大量生物开始出现的新时期,显生宙由此开始;之前漫长的时期,由于地球上生物稀少,被统称为前寒武纪.二地球的演化历史一、填空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说明化石的概念及分布规律,掌握地质年代表;
2、结合地质年代表说明地球的演化历程
3、掌握地球不同演化阶段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理解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思考:庞然大物的恐龙为什么没能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来?地球的环境都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
地层: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淋以及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砾石、沙子、
黏土等,这些碎屑物质被风和流水等搬运后沉积起来,经过压紧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

沉积岩的地层特点:①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②岩石上新下老;
③生物化石上复杂高级,下简单低级。

(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最常见的
是骨头与贝壳等。

化石有三叶虫化石,植物化石,贝壳化石,足印化石,恐龙化石,鱼化石等。

)2、各个地方的地层是否具有一致性,即是各个地方的地层相同?
地层缺失的原因:①先前的沉积层遭受侵蚀;
②不具备沉积环境(当时处于地壳隆起抬升或地势较高)
3、生物的生长过程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由古生物形成的化石种类及特点打上了当时地
理环境的烙印。

通过研究地层和包含的化石,科学家发现了不同时期主要生命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并以此了解地球的生命历程和古地理环境。

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
据此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了系统性的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为什么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
科学家在研究古老地层时发现,距今5.41亿年以前,地层中埋藏的化石以藻类化石和软体动物留下的遗迹化石为主,生命形态都很简单。

而此后动物化石的数量和种类都呈爆发式的增长,并出现了大量有硬壳或骨骼的动物化石,生物结构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

因此,因此科学家将硬体生物的大量出现,作为划分一个新的地质年代的标志,并将这一地质年代命名为寒武纪。

寒武纪也代表地球上有大量生物开始出现的新时期,显生宙由此开始;之前漫长的时期,由于地球上生物稀少,被统称为前寒武纪。

二地球的演化历史


距今地质年代演化特点小结冥古宙有机质,无生命迹象
太古宙出现原核生物蓝藻(制造氧气)
前寒武纪5.41
亿年
前,
约占
地球
历史

90%
元古宙
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改
变;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
生物
①地球的大气层、海洋和陆地慢慢
形成,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
②开始出现生命;
③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
镍、铬等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

早古生代
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
①早期:海洋面积巨大,海洋
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如三
叶虫,笔石,鹦鹉螺等;
②后期:海洋面积缩小,陆地出
现低等植物,海洋仍是无脊椎动
物的世界。

古生代
意为(远古的生物时代)约5.41
亿年-
2.52亿
年晚古生代
泥盆纪
石炭纪
二叠纪
①脊椎动物的时代,早期鱼类大
量繁衍;
②中期:鱼类进化成两栖类;
③晚期:气候干旱,水源稀少,
两栖类进化成爬行动物,裸子植
物开始出现;
④蕨类植物繁盛,形成茂密的森
林,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①地壳运动剧烈,许多地方反复上升
和下沉,海陆格局发生多次大变迁,
地球各块大陆汇聚成一个整体,称为
联合古陆。

②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
大的生物灭绝事件,95%的物种从地
球上消失,古生代由此告终。

中生代
(中间2.52
亿年

6600
万年
三叠纪
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在三
叠纪晚期开始解体,各大陆向
现在的位置漂移。

末期发生物种大灭决事件,绝大多
数物种从地球消失,包括恐龙,成
为中生代结束的标志。

生物时代)侏罗纪
白垩纪
“爬行动物
的时代”
①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
达到空前繁盛;
②中后期:
动物: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
毛,开始向鸟类发展;小型哺
乳动物出现;
植物: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
兴盛,占据陆地植物的主要地
位,也是重要的成煤期。

古近纪
新近纪
新生代
(最近的生物时代)6600万
年至今
第四纪
①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
积扩大,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生物界逐渐呈现现代面貌。

②第四纪出现了人类,这是生
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③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了数
次冷暖交替变化、气候寒冷期,
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
许多生物向低纬度迁移;气候
温暖期,冰川范围缩小,海平
面上升,海水浸没了若干低洼
的地方。

目前,地球处于一个
温暖期。

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
至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现代海陆分布
格局。

这时期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
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如阿尔卑
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落基山脉、
安第斯山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一、填空题。

1、前寒武纪:原核生物出现()能制造氧气,缓慢进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大气层、
海洋和陆地形成,大气成分中()增多。

2、古生代:
早古生代,海洋中()繁盛,出现低等陆生植物。

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海洋中鱼类大量繁衍,依次进化出()、爬行动物。

()植物繁盛。

海陆格局多次大变迁,()形成。

3、中生代
( )的时代,后期进化出了鸟类,裸子植物繁盛。

联合古陆解体
4、新生代(
)快速发展,人类出现,被子植物繁盛。

形成现代地势起伏总格局和大的山脉,全
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

二、判断正误:
1、地层中的化石是指沉积物中的生物的遗体( )
2、各类地层中均含有化石(

3、地球大气层中氧气成分的出现与生物发展密切相关( )
4、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多形成于中生代( )
5、我们可以在一些煤层中找到被子植物化石( )
6、人类的出现时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
三、单选题
1、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的地质年代是(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2、在某地层中发现了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则该岩石沉积的环境是( )
A.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
B.寒冷干燥的寒带荒漠
C.湿热茂密的森林地区
D.河湖众多的温带平原
3、如果岩层是由淤泥等组成的泥质页岩,并含有芦苇化石,说明当时的沉积环境是( )
A.炎热干旱的环境
B.温湿茂密的森林
C.热带浅海环境
D.湖泊或沼泽
图为某游客在台湾野柳国家地质公园中拍摄的含有海星化石的岩石照片。

完成4-5题。

4、此岩石属于(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5、海星等无脊椎动物最早出现在(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
新生代
如图为“距今2万~1.5万年前(属新生代)亚洲东部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完成第6-7题。

6、图示时期,全球气候正处于( )
A.地质时期的冰期
B.历史时期的温暖期
C.地质时期的间冰期
D.历史时期的寒冷期 7、该时期为( )
A.哺乳动物时代
B.海生藻类时代
C.爬行动物时代
D.裸子植物时代4、论述题
1、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这种生物主要出现在地质历史上的哪个时代,距今约多少年?
2
、在恐龙繁盛的时代,地球上主要以什么植物为主?对于我们目前的人类社会有何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