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导学案:地球的运动

合集下载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一、导入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故里,它不仅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也是我们探索宇宙的起点。

地球的运动是一个复杂而奇奥的过程,通过进修地球的运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二、目标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

3. 理解地球的运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三、导学1. 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因此我们才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所以太阳在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

2. 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过程。

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5天,形成了一年四季的变化。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因此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在一年中是不同的,这也是造成季节变化的原因之一。

3. 地球运动对我们的影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比如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使我们有了白天工作、黑夜休息的规律。

地球的公转则导致了四季变化,使我们能够感受到春夏秋冬的不同气候。

四、实践1. 观察自转利用一个地球仪或自制一个简易的地球模型,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和速度。

可以用一个小灯泡代表太阳,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自转的过程。

2. 模拟公转利用椭圆形的轨道模型,让学生模拟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

通过调整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季节变化的原理。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掌握了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并理解了地球运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地球的运动是一个复杂而美妙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探索地球的奥秘吧!六、作业1. 用自己的话简单诠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观察家中的日晷,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变化。

3. 查阅资料,了解地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分别是多少。

七、拓展1. 探究地球的倾斜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2. 钻研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地球的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探索地球和宇宙的奥秘,让我们一起走向未知的领域!。

初一地理导学案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初一地理导学案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导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中心,方向,周期,意义。

2.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
(二)、能力目标
能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现象。

二、【学习难点】昼夜更替和四季产生原理
三【教学过程】
(一)、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特点
自转公转
方向
旋转中心
周期
转动特点——————————
——
(二、读地球公转图,完成下列见容:
1、从图中相应位置填出四个节气的名称。

2、在图中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3、填下表
节气日期直射点昼夜长短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五带的划分
(1)根据图中数码号填写地球上的五带名称:
A 带;
B 带;
C 带;
D 带;
E 带。

(2)在图中适当位置注上各带的分界线名称,
(3)并写出其纬度。

X-k-b-1.-c-o-m。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导学案《地球的运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并用图说明五带的界线和各自的特点。

3、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的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2、用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知识解释一些自然地理现象:如四季的形成。

三、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地图册等。

四、教学设计及过程:1、地球的自转运动:大家知道这些现象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引起的,那么地球是怎样产生自转运动的?自转运动又是怎样产生白天黑夜的?我们通过地球仪和手电筒演示一下地球的自转运动,谁能完成并解释这些现象?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若透明,地球自转产生的结果还会是这样吗?②从南极和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有什么不同?③对教材图1.18讨论思考,中国北京的暢暢同美国的姨妈互相问候有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④地球围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⑤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旋转一周为一天,背着太阳为黑夜,朝着太阳为白天。

从地球上面看日出,每天东边要比西边早看见太阳。

⑥大家都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你能想象出同时进行的这两种运动吗?2、地球的公转运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地球公转运动时的情况是什么样。

①地球公转围绕的中心是什么?②运动的方向怎么样?③公转一周的时间有多长?通过看书和插图应该能解决这些问题:①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是斜着身子还是直着身子?②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到达那里?最南呢? 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几次经过赤道?③南北回归线得名的原因是什么?④试想,假如地球不是斜着身子,而是直着身子,也就是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夹角是90°,那太阳直射点还会移动吗?⑤如果太阳直射点始终在赤道上,那么南北半球在一年中获得的太阳热量会有变化吗?气温会有变化吗?季节会有变化吗?⑥由此看来,正是因为地球斜着身子公转,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才会使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热量不同,才会有寒暑往来,于是就产生了四季。

七年级地理教案 地球的运动9篇

七年级地理教案 地球的运动9篇

七年级地理教案地球的运动9篇地球的运动 1第二节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得出并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昼夜更替的原因;通过观察讨论知道地轴倾斜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初步学会运用地球仪和太阳模型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说明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地球公转轨道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

3.通过观察,初步了解许多地理现象都与有关,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周期,公转的轨道。

教学难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投影仪、地球公转轨道仪、计算机。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条纬线?(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穿过地心的轴叫什么?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前几节课,我们从静态角度认识了地球。

事实上,地球如同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动着。

你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观察和讨论,从动态龟度去认识地球。

【板书】第二节一、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首先向同学们介绍每组桌前放置的地球仪和有支座的小红球。

地球仪底座上有一运动开关。

地球仪的外面有一个黑白两色玻璃罩,白色的代表昼半球,是向着太阳的;黑色的代表夜半球,是背着太阳的。

比地球仪要小得多的小红球代表太阳,当然实际中的太阳要比地球大得多。

【出示投影1】观察讨论一: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2.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学生观察、讨论。

【教师指导】使每个同学都亲自动手,学会操作、演示、使用,并得出结论。

【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

七年级地理地球运动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地球运动导学案

地球运动导学案第1章地球的运动课时1 预学案本课的学习目标如下:1,说出地球的两种运动形式。

2,阐述什么是地球自转,什么是地球公转。

3,指出地球自转、公转的绕转中心、方向、周期。

4,分析地球自转、公转分别产生了什么现象。

5,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预习教材11——14页,完成以下内容:1,读教材11页和13页,答复:地球的运动包括_______和_______。

2,读教材11页,完成以下问题:地球围绕_______转动,叫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_______向_______。

自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

3,读教材13页,答复以下问题:地球围绕_______的转动,叫地球公转。

公转的方向也是自_______向_______。

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

公转时候,地轴倾斜,永远指向_______。

4,结合教材11页和13页,完成以下表格:第1章地球的运动课时1 导教案合作探究一:从不同方位看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方向如何?1,从侧面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_______向_______。

2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___旋转。

3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____旋转。

合作探究二:地球自转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仔细阅读教材11页〕1,地球自转产生了______________。

由于地球_______,面向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阳的一面是_______。

地球不停的自转,白天和黑夜就不断的_______。

2,地球自转产生了______________。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经度时间存在差异,我们总是从_______迎来黎明的曙光,从_____送走黄昏的落日。

因此时间上东_____西晚。

3,地球自转产生了______________。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和月亮等总是从______方升起,______方落下。

合作探究三:地球公转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仔细阅读教材13页——14页〕1,地球公转产生了______________。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观点;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
3. 能够诠释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现象。

导学内容:
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
3. 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现象的诠释。

导学步骤:
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 请同砚们观察地球仪,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是什么意思?
2. 请同砚们回答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是什么运动,并简单诠释其意义。

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
1. 请同砚们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
2. 请同砚们列举地球自转和公转对生物、气候等方面的影响。

三、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现象的诠释
1. 请同砚们思考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
2. 请同砚们诠释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原因,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对这些现象的影响。

导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观点,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能够诠释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现象。

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地球的运动是引起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我们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加深对地球运动的理解,不息探索地球的奥秘,为珍爱地球环境和增进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地球的运动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地球的运动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知识;3.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日出日落、昼夜交替等现象。

二、导学内容: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2. 自转和公转的速度;3. 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4. 日出日落、昼夜交替的原理。

三、导学步骤: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地球是盘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自转周期为约24小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天。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盘绕太阳运动,公转周期为约365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年。

2. 自转和公转的速度地球的自转速度约为1670公里/小时,而公转速度约为每秒30公里。

自转速度快于公转速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感觉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原因。

3. 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气候、季节、昼夜交替等都有影响。

自转造成了地球的昼夜交替,公转导致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这些运动使得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繁殖。

4. 日出日落、昼夜交替的原理日出是指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现象,日落是指太阳从地平线落下的现象。

昼夜交替是由地球的自转造成的,当地球自转使得太阳照射到地球的一侧时,这一侧就是白天,另一侧就是黑夜。

四、课后作业:1. 描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原理;2. 分析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3. 诠释日出日落、昼夜交替的原理;4. 观察并记录一周内的日出日落时间,并分析其变化原因。

五、拓展延伸:1. 了解其他行星的自转和公转运动;2. 探索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对人类生活的意义;3. 钻研地球轨道的形状及其对季节的影响。

六、导学反馈: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2. 请学生讲述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3. 请学生诠释日出日落、昼夜交替的原理。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9篇)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9篇)

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9篇)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篇1学问目标:1、知道地球运动的两种根本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

2、知道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3、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力量目标:1、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绘制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量和动手操作力量;2、通过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内在联系。

情感目标:1、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叙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学生进展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及带来的影响。

2、地球公转及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1、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

2、地球公转且地轴是倾斜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产生①一年中正午太阳的凹凸变化。

②一年中白昼的长短变化。

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四季的变化教学用具:地球仪、手电筒等。

教学课时:拟用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感受以下现象日出日落日出自东、日落自西日出日落产生的现象【讲授新课】一、地球的自转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9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学生阅读后提问:①、生活中我们感到是天转还是地转?⑵、哥白尼的“日心说”其主要观点是什么?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今日,我们就学习关于地球运动的一些学问,首先学习地球运动的一种形式——自转。

演示一:教师展出地球仪,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并思索:地球是绕什么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地轴。

自西向东)(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教师加以归纳,并叙述自转的周期)哪位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请2-3名学生上讲台演示)板书:1、自转运动的规律①概念绕地轴旋转②方向自西向东③周期一天(大约24小时)(承转)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由于地转的自转;由于自转是自西向东)演示二:教师用手电筒照耀地球仪,演示昼夜的产生,并讲解产生的缘由;然后再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并讲解产生的缘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地球的运动
【自学内容】“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11—13页)
【自学目标】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基本特征,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自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基本特征。

2、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自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地球的自转
读图1.14和课本P11—P12文字(包括阅读材料和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绕着________地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___,也就是________。

3、由于地球是一个________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________,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__,未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__。

4、读地图册,地球的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南极上空看各是什么时针方向旋转?
5、地球不停地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6、地球上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7、地球上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
学习任务二:地球的公转
读P13地球公转的第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________不停地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

【合作探究】
1、为了便于不同国家的旅客了解和掌握时间,宁城宾馆服务总台的墙壁上挂
了一排电子挂钟。

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某英国旅客在宁城县从事活动应以_____________的时钟为准,他关心自己祖国的社会生活应该参照_____________的时钟时间。

从各钟可以看出,北京时间和伦敦时间相差______小时,北京时间和东京时间相差______小时。

为什么上述各城市的时刻不同?
建构知网
学效检测
§1.2.1地球的运动
学效测试
1、地球自转是()
A.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
B. 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C.绕着太空不停地旋转
D. 绕着北极星不停地旋转
2、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是因为()
A.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
B. 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旋转
C. 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旋转
D. 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旋转
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一天
B.一年
C.一个月
D.365天
4、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B.地球的自转和不透明性
C.地球的自转和透明性
D.地球的公转和不透明性
5.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
(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
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
地球公转的方向。

(3)地球自转的周期是________,
方向是____________;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

⑷地球自转在地球上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