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中医护理常规
压疮的中医治疗及护理

PART 03
中药治疗压疮方法
外用药物敷贴技巧与注意事项
技巧
选择适当的中药外用药物,如生肌玉 红膏、紫草油等,涂抹在压疮创面, 促进组织修复和愈合。敷贴前需清洁 创面,确保药物与创面充分接触。
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免引起 疼痛和不适。敷贴药物后,需密切观 察创面变化,如出现过敏反应或感染 迹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发病原因
压疮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长期卧床、坐轮椅、夹板内衬垫放置不当、石膏内不平 整或有渣屑、局部长时间承受超过正常毛细血管的压迫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压疮好发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以及 与皮肤相互摩擦的部位。初期表现为局部红斑、水肿,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水疱 、溃疡、坏死等。
家属技能培训:如何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护理
学习护理知识
组织家属学习压疮护理的相关知识,了解压疮的预防和日常护理 方法。
掌握护理技能
指导家属掌握正确的翻身、按摩、清洁等护理技能,以协助患者 进行日常护理,减轻局部组织的压力。
注意观察病情
教育家属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现压疮或疑似压疮的症 状,应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措施。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
预防措施
预防压疮的关键在于消除压疮发生的诱因,做到“六勤”, 即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同 时,应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重要性
压疮是康复治疗、护理中的一个普通性问题,但其后果严重 ,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经济负担,还可能引发感染、 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预防和治疗压 疮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环境优化建议提供
改善家居环境
压疮--中医护理常规

压疮--中医护理常规
因久病卧床,气血运行失畅,肌肤失养;或因摩擦皮肤、染毒所致。
以皮肤破溃,疮口经久不愈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肌肤,重则达骨骼。
一、护理评估
1、是否为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受压部位皮肤情况。
2、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3、辩证:气滞血瘀证,蕴毒腐溃证、气血两虚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长期卧床患者,应定时翻身,并用海绵或气垫床以保护骨突部位。
3)注意被褥的整洁、松软、干燥、无折,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
4)递送便盆时,动作轻柔,避免摩擦。
大小便失禁者,便后清洁会阴部,并滑石粉外扑。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皮肤色泽、范围大小、疼痛、疮面大小及腐肉、脓液等变化。
3、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温服,服后观察药物反应。
2)压疮破损、溃烂、有腐肉或愈合缓慢者,遵医嘱给予中药生肌散、玉红膏等外敷。
4、饮食照顾护士
1)增加血肉有情之品,以扶正气。
2)食欲不振者,劝其进食;不能进食者,遵医嘱给予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
5、情志护理
1)介绍病情,说明治疗的必要性,取得患者合作,缓解其紧张情绪。
2)向患者讲解发病的原因,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消除忧虑,配合治疗。
6、临证(症)施护
气滞血瘀或气血两虚者,可遵医嘱用艾灸治疗。
三、健康指导
1、对患者及家属介绍预防压疮的知识。
2、经常自行搜检皮肤,定时变换体位。
压疮护理常规范文

压疮护理常规范文压疮是一种因压迫、摩擦或剪切力作用于身体一些部位,导致皮肤和组织损伤的疾病。
压疮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在压疮预防和治疗方面,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压疮护理的常规措施。
1.评估:对于每位患者,护士都应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营养状况、体重、体型、感知状况、日常活动水平、尿控制能力等方面。
评估的目的是明确患者的压疮风险水平,以便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2.皮肤护理: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非常重要。
为了减少摩擦和剪切力,应将患者保持在合适的位置,如30度仰卧位或左右侧卧位。
护理人员应注意使用柔软的织物来垫患者的床垫,以减少压力和摩擦。
此外,还可以使用保湿乳液来滋润和保护患者的皮肤。
3.压力分散:压力分散是预防和治疗压疮的重要手段。
对于长时间卧床患者,可以使用特殊的床垫或床垫套来实现压力分散。
此外,还可以使用静脉曲张袜或弹力绷带等辅助设备,减少肢体静止导致的压力。
4.营养支持:营养不良是压疮发生和恶化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应该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这包括增加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提供足够的水分。
5.换位:为了减少持续压力对皮肤的影响,应定时为卧床患者进行翻身或换位。
一般建议每2小时进行一次换位,同时还要注意使用正确的翻身技术,以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6.寻求医疗建议:如果患者出现疼痛、红肿、渗液、坏死等症状,应及时寻求医疗建议。
压疮的治疗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评估和处理,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7.教育和培训:对于患者和家属,护士应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包括压疮的预防、护理技巧和压疮的追踪和管理。
只有患者和家属都了解压疮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才能更好地防止和治疗压疮。
总之,压疮护理的常规措施包括评估、皮肤护理、压力分散、营养支持、换位、寻求医疗建议以及教育和培训。
这些措施旨在减少压力对皮肤的损伤,预防和治疗压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能力。
28例压疮的中医辩证治疗及护理

原则。 同时 根据 患者 的耐 受性 随时调 整 速度 和用 量 。 营 养泵 或 测 生命 体征 变化 . 用 准确 记 录 2 4小 时出入 量 。 察患 者有无 腹痛 腹 观 输 液泵输 注 营养 液 的温度 在 3 7℃左右 。 在本 组病 例 中 , 患者 均 由 泻 恶心 呕吐 等 胃肠 道症 状 , 时监 测 电解质 , 常规 , 肾功能 等 定 血 肝 2 / 0mIh的输 注速 度开始 增加 , 在增 加 过程 中有 1 3例患 者 出现腹 做好 营养 状 况的 评估 。重 点 观察患 者在 注入 3 o 5 0m 中 国分 类 号 R 4 28
压 疮也 称 压力 性 溃疡 . 因 受压 组 织血 液 动力 学 改变 . 血 每 2h翻 身 1 , 是 致 次 加用 气 垫床 , 持 局 部 清 洁 、 燥 , 保 干 经过 3 5天 — 液 循环 障碍 , 组织 细胞 缺 血 、 氧 、 缺 营养代谢 障 碍而 发生 的变 性坏 换 药 , 汁 已尽 , 正 气 充 足 , 毒 已 尽之 象 , 后 隔 E换 药 ,O 脓 是 疮 之 t 1 死_ 1 ] 。常见 于慢 性疾 病长 期 卧床及危 重 患者 。易发 生 在身体 受压 天左 右疮 口收敛而 愈 。方药 : 桃红 四物 汤 ( 地黄 、 生 当归 、 药 、 芍 川 和缺乏 脂肪 组织 保护 、 无肌 肉包 裹 或肌 肉层较 薄而 支持 重量 较多 芎 、 仁 、 桃 红花 ) 加木 香 、 壳 。 枳 的骨 隆突处 , 如骶 尾 部 、 嵴 、 踝部 等 。中医 学认 为压 疮是 因 久 1 . 髂 足 . 2蕴毒 腐 溃 本组 6例 。 部 皮肤 呈 紫 黑色 . 2 局 压疮 溃 烂 。 肉 腐 病 卧床 , 血 运 行失 畅 , 滞 血 瘀 , 血虚 衰 , 而不 散 , 气 气 气 久 肌肤 失 及脓 水较 多 , 或有 恶臭 . 重者 溃烂 可深及 筋骨 , 四周 漫 肿 。伴 有 发 养 , 造成 湿热 蕴结 , 而 腐烂 蕴毒 。 疮疡 多脓 。 对压 疮 的治疗 , 故 亦遵 热 或低 热 , 口苦且 干 , 神萎靡 , 思饮食 等 。 红 , 形 不 舌 苔少 , 脉细 数 。 循 辩 证施 治 , 按理 、 、 、 的程序 实 施祛 腐 生肌 、 瘀 生 肌 、 法 方 药 祛 补 治 法 : 热解 毒 , 血 和营 , 清 凉 以清热 消肿 , 去腐 生肌 为主 。 坏死 组 将 虚 生肌 等法 。近年来 。 院对 2 我 8例压 疮患 者进 行辩 证 治疗 护理 , 织彻 底清 除 , 脓成 者 , 开引 流 。 切 常规 碘伏 消毒 后 , 敷金 黄膏 , 外 每 取得 了 良好 的效果 。 日1 , 次 红肿 消退后 , 外用 生肌 玉 红膏 , 日 1 。 每 次 并加强 翻 身 , 应
144例压疮患者的中医护理

压 疮 即 压 力 性 溃 疡 ,是 身 体 局 部 组 织 长 期 受 压 ,血 液 循 环 组织 。拔 火 罐 具有 温通 经 络 、祛 湿 逐 寒 、行 气 活 血 、镇 痛 消 肿 、
障 碍 ,局 部 组 织 持 续 缺 血 、低 氧 、营 养 缺 乏 ,致 使 皮 肤 失 去 正 常 排 毒 祛腐 等作 用 ,在 治 疗 压 疮 中能 在 短 时 间 内清 除脓 性 物 、坏
食 高 蛋 白 、高 热 量 、高 维 生 素 饮 食 ,增 强 机 体 抵 抗 力 ,促 进 压 疮 红 膏 ,每 13晨 起 换 药 1次 ,去 腐 生 肌 ,其 每 平 方 厘 米 坏 死 组 织
并 多 部 位 压 疮 。骶 尾 部 86例 ,髂 前 上 棘 部 47例 ,足 跟 部 38 2.5中 医换 药 根 据 患 者 创 口情 况 给 予 不 同 中 药 制 剂 外 敷 。 例 ,坐 骨结 节 处 16例 。4处 以 上 压 疮 者 26例 ,3处 压 疮 者 32 对 于 坏 死 组 织 多 、脓性 分 泌 物 恶 臭 、表 面 有 坏 死 黑 痂 、周 围 皮
功 能 而 引 起 的 组 织 破 损 和坏 死 [1]。在 临床 上 根 据 创 面 的 情 况 死组 织 ,促 进 血 液 循 环 ,增 强 局 部 抵 抗 力 _3],加 速 压 疮 的愈 合 。
将 压 疮 分 为 四期 :I期 表 现 为 局 部 淤 血 ,皮 肤 呈 现 红 斑 ;II期 本 组 选 取 基 础 疾 病 较轻 、创 面 小 于 火 罐 罐 口 、对 拔 罐 耐 受 性 较
例 ,2处 压疮 者 41例 ,1处 压 疮 者 45例 。 患 者 伤 口总 体 表 现 缘 红 肿 的 患 者 给 予 自 制 生 肌 玉 红 膏 ](当 归 12.5 g、白 芷
压疮诊疗护理常规

压疮诊疗护理常规(一)压疮的定义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压疮可发生于躺卧或长期坐位(如轮椅)的病人,尤其在老年患者中这更是一个极为困扰的问题,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患压疮的风险也增加。
(二)压疮护理的重要环节预测—预防—治疗。
使用风险评估工具,发现压疮高危患者。
(三)压疮发生的原因: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1、外在因素包括垂直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和潮湿环境。
(1)垂直压力引起压疮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组织遭受持续性垂直压力,如长期卧床或长期坐轮椅等,局部长时间(承压时间持续2-4h)承受超过毛细血管的正常压力(正常的毛细血管压是2-4kPa)时,就会影响局部组织的微循环。
(2)剪切力是由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而成,与体位有密切关系。
当仰卧的病人头部被抬起超过30°时或采取半坐卧位时可使身体下滑,与髋骨紧邻的组织将跟着骨骼移动,但由于皮肤和床单间的摩擦力,皮肤和皮下组织无法移动,剪切力使这些组织拉开,因而造成皮肤组织损伤。
剪切力只要持续存在超过30min,即可造成深部组织的不可逆损害。
(3)摩擦力摩擦力可作用于皮肤,易损害皮肤的角质层,也会增加压疮的发生。
摩擦力产生于搬动病人使的拖拉动作或床铺不平整、多皱褶或床面有渣屑或皮肤表面多汗潮湿的状态下。
摩擦力的大小可被皮肤的潮湿程度所改变,少量出汗的皮肤摩擦力大于干燥皮肤,而大量出汗则可降低摩擦力。
(4)潮湿皮肤经常受到汗液、尿液、粪水、渗出液等物质的刺激而变得潮湿。
由于潮湿,皮肤的酸碱度发生改变(正常皮肤pH4.5~5.0),削弱了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使有害物质容易通过,且利于细菌繁殖,皮肤本身对摩擦等机械性作用的防护能力也下降。
潮湿皮肤较干燥皮肤发生压疮的几率高出5倍。
老年重病患者很多会发生大小便失禁,容易造成会阴部及臀部的潮湿环境,尿液和粪水对皮肤也有刺激作用。
2、内在因素包括年龄、皮肤情况、活动力、营养和组织灌注。
压疮护理常规

压疮护理常规一、压疮预防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患者入院时初次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Braden评分〕,同时依据患者实际情形采取适当的压疮防范措施,观察记录皮肤受压情形。
二、预防措施预防压疮主要是通过缓解压力对局部组织作用的时间来预防压疮的发生。
具体措施如下:1、体位变换解除压迫是预防压疮的主要原则。
又是医治压疮的先决条件,尽管各种床垫坐垫和支具已不断改良,各种翻身床、气垫床和砂床的应用已取得较好的成效,但是最根本的最简洁有效的预防措施回是护理人员或家属给病人翻身或是病人自己定时变换体位,变换体位可防病人同一部位受到长时间的连续压力。
一样交替的应用仰卧位、俯卧位。
体位变换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两小时,必要时每30分钟翻身一次,翻身动作柔和,不可拖、拉、拽。
床铺应保持清洁、枯燥、平坦、无碎屑。
对排泄物污染的床单,要准时更换清洗,保持皮肤清洁枯燥,准时更换汗湿内衣,对皮肤易出汗的部位,如腋窝、腘窝、腹股沟等可使用爽身粉。
在骨突部位垫好软枕,减少压力过于集中。
减少骨突出部位的压迫:用软枕、海绵等物品架空骨突部位。
2、幸免外伤缺少神经支配或营养不良时即使很轻的皮肤损害,也会发生感染,演化成和压疮相似的创面。
因此要格外注意去除床面座椅上的异物,回应准时修剪指〔趾〕甲和清洗甲缝。
以免划伤感染皮肤。
3、加强营养营养不良的病人,因皮肤对压力损害的耐受力下降,简洁发生压疮,所以要注意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喝吃,预防病人显现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4、鼓舞病人活动鼓舞病人在不影响疾病医治的情形下,积极活动,预防因长期卧床不动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让病人参加自己力所能及的一般活动,采纳动静结合的休息方法。
二、压疮医治护理常规一、伤口评估1、整体评估①皮肤受损的原因内在因素评估:患者的年龄、营养及局部血供情形,患者活动能力、移动能力及感觉是否存在障碍。
外在因素评估:局部是否存在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或潮湿刺激。
②伤口连续时间,经2-4周正规伤口处理,伤口假设没有任何进展,则要评估是否有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压疮护理常规

压疮护理常规【概念】压疮是指身体局部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的营养状态。
2、了解局部皮肤状态。
3、了解压疮的危险因素。
【护理诊断/问题】1、皮肤组织完整性受损:与局部皮肤持续受压、活动受限、皮肤潮湿、营养状况不良等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缺乏正确的营养知识、摄入不足、消耗过多等有关;3、疼痛:与局部受压、组织损伤等有关;4、活动无耐力:与疾病、长期卧床、营养不良等;5、焦虑:与原发疾病及预感个体健康受到威胁等有关;6、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破损、营养不良等有关。
【护理措施】1、压疮的预防(1)根据病情使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患者。
(2)对活动能力受限或长期卧床患者定时变换体位或使用充气床垫或者采取局部减压措施。
(3)保持患者皮肤清洁无汗液,衣服和床单位清洁干燥无皱褶。
(4)大小便失禁患者及时清洁局部皮肤,肛周可涂皮肤保护剂。
(5)高危人群的骨突处皮肤,可使用半透膜敷料或者水胶体敷料保护,皮肤脆薄者慎用。
(6)病情需要限制体位的患者,采取可行的压疮预防措施。
(7)每班严密观察并严格交接患者皮肤状况。
2、压疮的护理(1)避免压疮局部受压。
(2)长期卧床患者可使用充气床垫或者采取局部减压措施,定期变换体位,避免压疮加重或出现新的压疮。
(3)压疮Ⅰ期患者局部使用半透膜敷料或者水胶体敷料加以保护。
(4)压疮Ⅱ~Ⅳ期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定时换药,清除坏死组织,选择合适的敷料,皮肤脆薄者禁用半透膜敷料或者水胶体敷料。
(5)对无法判断的压疮和怀疑深层组织损伤的压疮需进一步全面评估,采取必要的清创措施,根据组织损伤程度选择相应的护理方法。
(6)根据患者情况加强营养。
【健康指导】1、患者由于疾病和疼痛的原因不能活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难免造成压疮。
护士应与患者交谈,告知活动的重要性,鼓励患者适当变换体位,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疮--中医护理常规
因久病卧床,气血运行失畅,肌肤失养;或因摩擦皮肤、染毒所致。
以皮肤破溃,疮口经久不愈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肌肤,重则达骨骼。
一、护理评估
1、是否为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受压部位皮肤情况。
2、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3、辩证:气滞血瘀证,蕴毒腐溃证、气血两虚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长期卧床患者,应定时翻身,并用海绵或气垫床以保护骨突部位。
3)注意被褥的整洁、松软、干燥、无折,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
4)递送便盆时,动作轻柔,避免摩擦。
大小便失禁者,便后清洁会阴部,并滑石粉外扑。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皮肤色泽、范围大小、疼痛、疮面大小及腐肉、脓液等变化。
3、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温服,服后观察药物反应。
2)压疮破损、溃烂、有腐肉或愈合缓慢者,遵医嘱给予中药生肌散、玉红膏等外敷。
4、饮食护理
1)增加血肉有情之品,以扶正气。
2)食欲不振者,劝其进食;不能进食者,遵医嘱给予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
5、情志护理
1)介绍病情,说明治疗的必要性,取得患者合作,缓解其紧张情绪。
2)向患者讲解发病的原因,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消除忧虑,配合治疗。
6、临证(症)施护
气滞血瘀或气血两虚者,可遵医嘱用艾灸治疗。
三、健康指导
1、对患者及家属介绍预防压疮的知识。
2、经常自行检查皮肤,定时变换体位。
3、保持皮肤及被服的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