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三百首》阅读指导课教案
《古诗三百首》教案

《古诗三百首》教案古诗三百首教案导言:《古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感受优秀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
本教案针对《古诗三百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整理,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和创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三百首》的历史背景、作者及其作品特点;2.培养学生对于古诗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3.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创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4.通过学习《古诗三百首》,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程概述本课程以《古诗三百首》为核心内容,结合古诗的创作背景、诗意及作者的生平,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古代文化。
2. 课程设计(此处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具体内容,包括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学时分配等)三、教学过程1. 导引在引导学生了解《古诗三百首》的重要性和意义后,导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经典古诗的短视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古诗对诗人和读者的意义。
2. 学习背景通过阅读《古诗三百首》的前言,介绍古代诗歌的发展背景以及《古诗三百首》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引导学生对于古代诗歌的了解和认识。
3. 具体诗歌鉴赏选取《古诗三百首》中的代表作品,通过课堂鉴赏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艺术表现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4. 诗歌创作以学生所学的古代诗歌形式和技巧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活动。
通过老师的引导和点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对于古代诗歌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创作欲望。
5. 综合评价通过课上的小组合作,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展示,老师的点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作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学生的进步和不足之处进行反馈,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资源1. 《古诗三百首》教材及相关辅助材料;2. 多媒体设备,并准备相关古诗的音频、视频素材;3. 课堂笔记本、PPT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
古诗三百首教学设计教案

古诗三百首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掌握古诗三百首的基本知识和特点;2.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3.通过学习古诗三百首,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自豪感和传统文化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古诗三百首的基本知识和特点;2.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古诗三百首概述1.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解学生对古诗的基本了解情况。
2.古诗三百首的背景知识(10分钟)教师介绍古诗三百首的产生背景,讲解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代,古诗三百首作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作品,占据了重要地位。
同时,介绍《古诗三百首》编辑的目的和原则。
3.古诗三百首的特点(15分钟)讲解古诗三百首诗歌的体裁、题材和风格特点,如乐府、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通过分析几首典型的古诗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艺术特色。
4.古诗三百首的分类(15分钟)以朝代为线索,介绍古诗三百首的分类方式。
通过示意图的方式,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古诗三百首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5.小结(5分钟)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古诗三百首是中国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课时:古诗三百首选读1.导入(5分钟)通过显示一些古诗的题目和部分内容,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古诗名篇选读(30分钟)选择10首古诗名篇进行选读,包括《静夜思》、《登鹳雀楼》、《春晓》等。
每首诗先由教师朗读,然后学生自己朗读,并进行诗意翻译和情感体会。
3.欣赏鉴赏(20分钟)通过讲解古诗的意境、形象描绘和语言艺术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欣赏鉴赏。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让学生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4.小结(5分钟)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通过古诗三百首的选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
第三课时:古诗三百首创作1.导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回忆和朗读已学过的古诗名篇,调动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国学启蒙——唐诗三百首教案

幼儿园大班国学启蒙——唐诗三百首教案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国学启蒙——唐诗三百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唐诗的基本知识。
2.培养幼儿的诵读表演能力,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促进幼儿的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认识唐诗三百首2.唐诗三百首的朗读3.唐诗三百首的解读和歌唱4.唐诗三百首背诵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老师引导学生唱一首《青青园中葵》,并与学生讨论唐诗的某些特征。
二、“唐诗三百首”朗读和了解1.老师为学生选出一首好的唐诗,耐心读给学生听。
2.老师要与学生分享唐诗的特征,如押韵、用词、意境等。
3.老师教导学生,如何诵读好唐诗。
4.学生各自阅读唐诗,试着理解它的意义,并试着朗读出来,让老师和同学评判。
5.老师让学生对照学习,记录唐诗的朗读时间,练习要求明确,例如良好的语音、节奏和情感。
三、方式探索1.老师可以发行唐诗三百首到学生的手中,鼓励他们一起排列和朗读。
2.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分享和创作唐诗和故事。
四、唐诗三百首的解读和歌唱1.老师为学生介绍唐诗的背景,及其对本国文化的贡献。
2.老师让学生来扮演唐诗中的角色,体验其中的故事和情感。
3.老师让学生培养唐诗歌唱技巧,并鼓励学生自由表演自己的唐诗。
4.学生将自己的唐诗表演给同学们观看,并互相评判。
五、唐诗三百首背诵1.老师布置唐诗背诵作业,要求学生记住唐诗中的名言,并与同学分享。
2.老师让学生到家和家长分享背诵唐诗的过程和方法,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老师鼓励学生将背诵的成果,在家中的进食时分享。
教学反思:唐诗三百首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中一项极其重要的部分。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了解我国文学的基本丰富性,并在学身上培养文化素养。
而通过唐诗的背诵和表演,我们也可以创造趣味的学习氛围,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总之,唐诗三百首的学习和被其他领域的学习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振奋精神,增强自信心,从而更好地与世界和社会互动和融合。
讲解古诗三百首教案

讲解古诗三百首教案教案标题:讲解古诗三百首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三百首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
2. 掌握古诗三百首中部分诗歌的背诵和赏析。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古诗三百首的选编和特点。
2. 部分古诗的背诵和赏析。
教学难点:1. 对古诗的理解和赏析。
2. 对古诗背诵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准备:1. 教材:古诗三百首选编。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3. 教学辅助资料:古诗赏析材料、古诗背诵指导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播放古诗音频或展示古诗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世界,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二、讲解古诗三百首的选编和特点(15分钟)1. 老师简要介绍古诗三百首的选编背景和历史价值。
2. 老师讲解古诗三百首的特点,如体裁、题材、风格等。
三、诗歌赏析(30分钟)1. 老师选择数首古诗,逐一进行赏析,包括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艺术特色等。
2. 学生跟读古诗,并进行简要的个人感悟。
四、诗歌背诵(20分钟)1.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古诗的背诵,重点讲解古诗中的韵律、节奏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古诗的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热情。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古诗进行赏析和背诵。
2. 可以结合多媒体资料,如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讲解古诗三百首的选编和特点,进行诗歌的赏析和背诵,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唐诗三百首名篇赏析教案

唐诗三百首名篇赏析教案一、引言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集中了唐代众多诗人的心血和智慧。
这些名篇于唐代诗坛大放异彩,不仅成为后人学习诗歌的重要教材,也是审美领域的瑰宝。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唐诗三百首名篇的赏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诗歌作品。
二、赏析方法1. 阅读理解:根据诗歌的字面意思进行解读,理解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语言技巧: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语言艺术等,体会诗歌的表达方式。
3. 时代背景:了解唐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帮助理解诗歌的真实内涵。
4. 诗歌形式:分析诗歌的韵律、格律,了解不同体裁的特点和规律。
三、赏析案例1. 《登鹳雀楼》- 王之涣阅读理解:诗人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情景,表达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语言技巧:诗句中运用了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其意境更加深远。
时代背景:唐代是盛世,社会发展迅速,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繁华背后空虚的思考。
诗歌形式:《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用韵律紧凑的表达方式突出了诗人的感受与思考。
2. 《静夜思》- 李白阅读理解:诗人在深夜中回忆故乡的山水,表达了思乡之情。
语言技巧: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寂寞的夜晚画面。
时代背景:唐代文人多有流落异地的经历,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形式:《静夜思》是一首五言绝句,诗句简洁有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 《将进酒》- 李白阅读理解:诗人通过将自己与英雄相比,表达了追求自由豪放的人生态度。
语言技巧:运用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富有激情和张力。
时代背景:唐代是一个开放自由的时代,这首诗体现了当时人们向往奔放生活的心态。
诗歌形式:《将进酒》是一首七绝乐府诗,节奏明快,富有旋律感。
4. 《白日依山尽》- 王之涣阅读理解:通过描绘黄河的宏伟景色,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脆弱。
语言技巧: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
时代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和无奈。
唐诗宋词赏析唐诗三百首教学设计

唐诗宋词赏析唐诗三百首教学设计唐诗宋词赏析——唐诗三百首教学设计导言: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
对于学习者来说,通过赏析唐诗可以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培养审美情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针对唐诗三百首,展开一系列教学设计,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
第一章:了解唐诗三百首1.1 唐诗三百首简介唐诗三百首是指唐代诗人刘义庆所编选的一部诗集,共收录了唐代近百位著名诗人的作品,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节将对唐诗三百首的背景、特点以及代表作进行介绍,让学习者对这部经典诗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1.2 唐诗三百首选题特点分析通过对唐诗三百首选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本节将对选题进行分类和分析,帮助学习者理解唐诗创作时的背景和文化氛围。
第二章:唐诗三百首教学设计2.1 学习唐诗基本韵律与体制唐诗有独特的韵律和体制,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对于理解和欣赏唐诗至关重要。
本节将介绍唐诗的格律与体制,并通过例诗进行讲解和实践,提高学习者对唐诗韵律的感知与掌握。
2.2 解读唐诗三百首中的精彩之作唐诗三百首中,蕴含着许多经典之作。
本节将选取几首代表性的诗歌进行解读,包括李白的《静夜思》、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唐诗的意境与艺术特点。
2.3 学习唐诗三百首的背景与历史唐诗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写照,了解唐代的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唐诗的创作意图。
本节将通过介绍唐代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让学习者与唐代文化产生共鸣,并能够更好地品味和欣赏唐诗的内涵。
2.4 唐诗三百首的比较研究唐诗三百首中,不同诗人所写的作品展现出了各自的独特风格和艺术特点。
本节将选取几位著名的唐代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等,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诗人之间的创作差异和共性。
第三章:唐诗三百首教学实践3.1 唐诗三百首背诵与朗诵通过背诵与朗诵唐诗三百首,可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与感知。
幼儿园《唐诗三百首》教案

幼儿园《唐诗三百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唐诗三百首》,培养幼儿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启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4.帮助幼儿感受诗歌的美、情感与理性的结合。
二、教学内容1.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唐诗三百首》经典诗歌进行教学。
2.搭配相关的图片、音乐和视频,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2.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对诗歌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第二步:导入诗歌(15分钟)1.教师选择一首简短有趣的诗歌,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形式。
2.教师逐句朗读诗歌,并解释其中的生词和表达方式。
3.教师请幼儿一起朗读诗歌,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步:诗歌解读(20分钟)1.教师选择一首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唐诗三百首》进行解读。
2.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诗歌的意境和主题,并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
3.教师引导幼儿体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第四步:创造性表达(30分钟)1.教师提供幼儿创造性表达的机会,例如绘画、手工制作、游戏等形式。
2.鼓励幼儿以《唐诗三百首》中的诗句为灵感,创作自己的小诗或小故事。
3.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彼此的创作成果。
第五步:诗歌朗诵(10分钟)1.教师选取一些幼儿创作的诗歌或故事进行朗诵。
2.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朗诵的节奏感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学习兴趣。
2.教师记录幼儿的创造性表达成果和朗诵表现。
3.教师给予幼儿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资源准备1.适合幼儿阅读的《唐诗三百首》选本。
2.相关的图片、音乐和视频资源。
3.绘画纸、彩色笔等创造性表达的材料。
六、教学延伸1.鼓励幼儿在家继续阅读《唐诗三百首》或其他经典诗歌。
2.带领幼儿参观艺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进一步开拓视野。
3.组织幼儿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或文艺汇演,提高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
幼儿园文化课教育《唐诗三百首》教案

幼儿园文化课教育《唐诗三百首》教案教案题目:幼儿园文化课教育《唐诗三百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唐诗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2.通过学习唐诗,培养幼儿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3.培养幼儿的良好语言表达及朗读技巧。
二、教学内容:
1.了解唐诗的概念及历史地位。
2.学习《唐诗三百首》中的部分名句和诗歌。
3.进行游戏和配合手势朗读、唱诵等形式的诗歌表演。
三、教学步骤:
1.导入环节: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了解唐诗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2.学习环节:
(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唐诗三百首》中的经典句子和诗歌,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灞上秋风清,华灯初放”,“春风十里香林寺,两岸桃花夹古堤”。
(2)教师通过读诗、讲故事、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体会诗歌的情感表达和美感。
(3)教师提供配合手势朗读、唱诵等形式的诗歌表演,让幼儿通过合作学习和表演,培养团队精神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总结环节: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教学目标、感受等,并给予相关反馈。
四、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评价
2.学生自我评价
3.家长异议反馈
五、教学资源:
1.幼儿教材:《唐诗三百首》
2.图书:《唐诗三百首经典诵读》
3.音频:《唐诗三百首》有声读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宋词三百首》阅读指导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走进唐诗宋词,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诵读,多积累一些古诗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感悟理解。
课前准备:
1.背诵唐宋著名诗人的诗词。
2.搜集唐宋诗人的故事。
一、导入:
一段乐曲,会牵动我们无尽的情思;一道风景,会使我们留连忘返;一幅好画,会让我们心驰神往。
好诗,就像是一组立体的画,一道永恒的风景,一曲流动的歌,定格在我们的心田,牵引我们心中无限的感慨。
今天,让我们走进唐诗宋词,去感受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去品味古典诗词和谐的音律,精妙的语言。
二、走进唐诗宋词,你吟我诵
1.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宋词(小组推荐,激情朗诵。
)
杜甫的《登高》李之仪《卜算子》
王维的《山居秋暝》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贺知章《回乡偶书》李清照《声声慢》
2.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宋词(自由发言,抒写感悟。
)
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那是一幅男子汉的形象,正因为是一种“沙场在前,美人与后”的境界才显得和谐与壮烈,令人感叹遐想不已。
“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
”古朴,平实,平生最爱朴实。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令人顿觉天地虽大,万物虽众,自己却是来时来,去时去,生来孤独,死也孤独。
心境好时读它,只觉得淡淡的惆怅;而心境不佳时读,可是觉得无边的寂寞了。
岳飞的《满江红》。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句话发人深省,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
我们每个人都不要空将青春消磨,碌碌无为,要趁大好年华奋发进取,为国作出贡献。
3.我最欣赏的唐宋诗人(抓住特色,勾勒个性。
)
走进唐诗宋词,就是走进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闲静淡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精巧艳丽的温庭筠,豪放旷达的苏轼??
最爱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友人孟浩然已经远去,李白
仍然望着江水,友情如江水一样绵延不断。
最爱辛弃疾,“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不要说鲈鱼脍的鲜美,西风吹,
我却不能像张季鹰那样归去,多么无私而有担当的英雄啊!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的,从同学们气宇轩昂的吟诵中,老师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三、品味唐诗宋词,你赏我析
1.到诗中去听鸟鸣
乌鸦啼鸣,巧托游子的离情羁思。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中的鸟颜色鲜艳明丽,黄鹂鸣叫声婉转悦耳,让春天有声有色。
2.到诗中去赏月
唐朝的月,是王维的月。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于松林间抚琴自娱,而那山月恰如相约,溜入松林来相和共赏。
唐朝的月,是杜甫的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诗人想起了阔别的家园,月亮应该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诗人此刻不也正念着千里之外的妻子儿女吗?
宋朝的月,是苏轼的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人借月亮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
3.到诗中去安家
诗中的塞外,是我久已梦想的家。
在那里,有“大雪满弓刀”的雄壮;在那里,甘醇的“葡萄美酒”定会让你醉卧沙场;在那里还有吹得“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羌笛,定叫你心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那一片神奇土地。
诗里那个梦幻般的江南,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愿意把家安在那里。
那里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空旷,还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清幽。
唐诗宋词的魅力远不只这些,背后的故事更是充满悬疑、充满诱惑与神秘!下面,我们就请大家来展示一下你所积累的与唐诗宋词有关轶闻趣事。
四、亲近唐诗宋词,你讲我说
“推敲”的来历
李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黄鹤楼李白止笔
白居易进长安
岳飞精忠报国
苏轼学无止境
五、学习唐诗宋词,你创我写
《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描绘诗的情境吗?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描绘诗的情境吗?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描绘这首词的情境吗?
六、小结:唐诗宋词中那些优美的诗句,伴随着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的成长。
唐诗宋词中那些动人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让我们在唐诗宋词的陪伴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