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油污报告
MARPOL7378附则I 防治油污规则

《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I第1条定义就本附则而言:1 油类系指包括原油、燃油、油泥、油渣和炼制品在内的任何形式的石油(本公约附则II所规定的石油化学品除外),以及在不限于上述规定原则的情况下,包括本附则附录I中所列的物质。
2 原油系指任何天然存在于地层中的液态烃混合物,不论其是否经过处理以适合运输。
它包括:.1 可能业已去除某些馏份的原油;和.2 可能业已添加某些馏份的原油。
3 含油混合物系指含有任何油分的混合物。
4 燃油系指船舶所载有并用作其推进和辅助机器的燃料的任何油类。
5 油船系指建造为或改造为在其装货处所主要装运散装油类的船舶,并包括全部或部分装运散装货油的兼装船,本公约附则II中所定义的任何“NLS液货船”和经修订的74 SOLAS 第II-1/3.20条中所定义的任何气体运输船。
6 原油油船系指从事原油运输业务的油船。
7 成品油油船系指从事除原油以外的油类运输业务的油船。
8 兼装船系指设计为装运散装货油或装运散装固体货物的船舶。
9 重大改建:.1 系指对船舶所作的下述改建:.1 实质上改变了该船的尺度或装载容量;或.2 改变了该船的类型;或.3 根据主管机关的意见,这种改建的目的实质上是为了要延长该船的使用年限;或.4 这种改建如在其他方面使该船成为一艘新船,则该船应遵守本公约中不适用于现有船舶的有关规定。
.2 尽管有本定义的规定:.1 但对第1.28.3条所定义的在1982年6月1日或以前交船的载重量为20,000吨及以上的油船进行改建以求符合本附则第18条的要求,就本附则而言,不应视为构成了重大改建;和.2 但对第1.28.5条所定义的在1996年7月6日或以前交船的油船进行改建以求符合本附则第19或20条的要求,就本附则而言,不应视为构成了重大改建。
10 最近陆地。
“最近陆地”一词,系指距按照国际法划定领土所属领海的基线,但下述情况除外:就本公约而言,在澳大利亚东北海面距“最近陆地”系指距澳大利亚海岸下述各点的连线:自南纬11 00 东经142 08 的一点起,至南纬10 35 东经141 55 的一点,然后至南纬10 00 东经142 00 的一点,然后至南纬9 10 东经143 52 的一点,然后至南纬9 00 东经144 30 的一点,然后至南纬10 41 东经145 00 的一点,然后至南纬13 00 东经145 00 的一点,然后至南纬15 00 东经146 00 的一点,然后至南纬17 30 东经147 00 的一点,然后至南纬21 00 东经152 55 的一点,然后至南纬24 30 东经154 00 的一点,然后至澳大利亚海岸南纬24 42 东经153 15 的一点所划的一条连线。
CCS检验规范(05-9-20)

海上移动平台检验中国船级社2005年9月2日第一篇总则目录第一章移动平台检验的基本概念和各种证书情况第二章移动平台级的检验和法定检验第一章移动平台检验的基本概念和各种证书情况根据平台规范、规则、安全规则、国际公约及有关规定,海上移动式平台应持有如下各种证书:(1) 有关入级检验的证书证书名称格式有效期依据1)海上移动式平台入级证书CCM 五年82规范/92规范/05规范2)临时海上移动式平台入级证书CCM-I 5个月证书名称格式有效期依据1)国际船舶吨位证书(1969) CIT-2 长期69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2) 海上移动平台载重线证书CLL-M 五年69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3)海上移动平台防油污证书CPP-U 五年73/78MAPOL4)海上移动平台安全证书SCM 五年79、89MODU SOLAS5)船舶起重和起货设备检验簿RLA-2 长期劳工组织32号公约6)海上移动平台检验合格证书SCMF 一年(仅适用于外国籍平台)7)平台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证书CSW-U 五年8)海上移动平台适拖证书TCM/HST9)起重设备检验和试验证书CLA-210)活动零部件检验和试验证书CLG-211)铁制活动零部件热处理证书CHT-212)钢索检验和试验证书CWR-2以上各种证书各自依据一定的公约、规则或规范而签发,其约束的范围,所证明的内容项目各不相同,证书的作用不同。
1、国际船舶吨位证书(1969) CIT-2 长期吨位证书是国家证书,由政府授权签发,•用于证明移动平台的总吨位和净吨位。
目前使用<<国际船舶吨位证书(1969)>>CIT-2,根据1969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的规定,套用船用吨位丈量方法。
规则中有许多规定,不适用于平台的地方,只能参照处理,酌情确定。
如无变化,吨位证书长期有效。
如平台的布置或容积有变更时,应申请重新丈量,核发新的吨位证书。
2、载重线证书CLL-M 五年国际船舶载重线证书是法定证书,又称公约证书,由政府授权,平台业主申请,按“1966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的规定签发。
内河防油污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内河船舶污染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内河生态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内河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内河通航水域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三、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成立内河防油污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指导内河防油污事故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应急响应、协调各部门工作、收集和发布信息等。
3. 专业应急队伍包括海事、环保、公安、消防、医疗等专业应急队伍,负责现场处置、污染监测、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
四、预防与预警1. 监测预警建立健全内河船舶污染事故监测预警体系,对船舶污染物排放、船舶防油污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置污染隐患。
2. 信息来源信息来源包括船舶防油污设备检查、船舶排放监测、环保部门、海事部门等。
3. 信息内容包括船舶污染物排放情况、船舶防油污设备运行状况、污染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污染范围、污染程度等。
五、应急响应1. 信息报告发生船舶污染事故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内容包括事故时间、地点、污染范围、污染程度、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2. 响应分级根据污染事故的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个等级。
3. 响应程序(1)启动应急响应: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启动应急队伍和物资。
(2)现场处置:专业应急队伍根据事故情况,采取隔离、围堵、清除等措施,防止污染扩散。
(3)人员疏散:根据事故情况,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4)医疗救护:对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
4. 响应措施(1)污染源控制:采取切断污染源、降低污染浓度等措施,控制污染扩散。
(2)清除污染:采用吸油、吸附、化学分解等方法,清除污染物质。
(3)环境监测:对污染区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仪器洗涤干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实验室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掌握仪器干燥的技巧和设备的使用。
3. 培养良好的实验室操作习惯,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玻璃仪器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实验前需要对玻璃仪器进行彻底的洗涤和干燥。
洗涤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仪器表面的污垢、油脂和残留物质。
干燥则是为了防止仪器在实验过程中受到污染。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漏斗、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等。
2. 实验试剂:去污粉、肥皂、洗涤剂、铬酸洗液、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洗涤(1)先用自来水冲洗仪器表面的污垢。
(2)用去污粉、肥皂或洗涤剂刷洗仪器内壁,去除油污和有机物质。
(3)若油污和有机物质仍洗不干净,可用热的碱液(如氢氧化钠溶液)浸泡一段时间。
(4)用铬酸洗液洗涤形状特殊、要求洁净的仪器。
将8g研细的工业K2Cr2O7加入到温热的100mL浓硫酸中小火加热,切勿加热到冒白烟。
边加热边搅动,冷却后储于细口瓶中。
(5)洗涤方法:先将玻璃器皿用水或洗衣粉洗刷一遍,尽量把器皿内的水去掉,以免冲稀洗液。
然后将洗液倒入待洗容器,反复浸润内壁,使污物被氧化溶解。
用毕将洗液倒回原瓶内,以便重复使用。
洗液瓶的瓶塞要塞紧,以防洗液吸水失效。
2. 干燥(1)自然干燥:将洗涤干净的仪器倒置在干净的实验台上,让其自然干燥。
(2)烘箱干燥:将洗涤干净的仪器放入烘箱中,温度控制在100-150℃,烘干一定时间。
(3)气流干燥:将洗涤干净的仪器放入气流干燥箱中,开启气流,使仪器表面水分迅速蒸发。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洗涤效果:通过观察仪器内壁的洁净程度,判断洗涤效果。
洗涤干净的仪器内壁应无油污、无残留物质。
2. 干燥效果:通过观察仪器表面的水分情况,判断干燥效果。
干燥彻底的仪器表面应无水滴。
六、实验总结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仪器的安全使用,防止仪器损坏。
2. 洗涤时,应根据污物的性质和沾污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洗涤方法。
机械防油污染措施

机械防油污染措施概述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油污染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点之一。
针对机械设备的防油污染措施,不仅可以保护工厂周边的环境和生态,还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机械防油污染措施。
措施一:密封设计机械设备中常用的润滑剂和液压油一旦泄漏,很容易污染环境。
因此,在设计机械设备时,要加强密封设计,尤其是液压和润滑系统的密封措施。
确保这些系统强制性密封,防止油液泄漏。
在维护时,还需定期检查机械密封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此外,对于已经泄漏的润滑剂和液压油,要尽快进行清理,以避免扩散污染。
措施二:油污捕集设置油污捕集器是一种常见的防油污染措施。
通过制定油污收集计划,可以有效控制机械设备的油液泄漏和外泄,从而避免污染扩散。
油污捕集器可以将油污堆积于一处,以便安全的处理。
同时,定期清理油污捕集器也是必要的一个环节。
措施三:底板防油污漏机械设备如存在油液泄漏,一旦污染了工厂或车间地面,就很难清理干净。
因此,在机械设备的底板上设置防油污漏措施非常重要。
比如底板上可设置一个固定而有效的防油污漏层,以防止油液从底板吸附到地面,从而避免地面污染。
措施四:预防性保养对机械设备进行预防性保养,可以减少机械设备的故障和泄漏的发生。
通过定期检查机械设备,发现并处理机械部件的早期问题,可以减少液压和润滑系统的压力,避免油液泄漏和外泄。
预防性保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每日检查液位、压力和温度;定期更换液压油和润滑剂;定期更换供油滤芯等。
措施五:创造良好作业环境除以上几个防油污染措施之外,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也是一种重要的措施。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设置固定保护区域,以限制油液泄漏或外泄的范围;•为机械设备设置良好的搬运、储存和使用规范,确保员工正确认识液压和润滑系统的操作要求;•建立员工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和环保教育,提高员工对防油污染的关注。
结论机械防油污染措施,对于保护环境和设备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防水防污实验报告

防水防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防水防污处理方法对瓷砖和石材的防水防污效果,以期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实验材料1. 实验材料:- 瓷砖:不同种类和规格的瓷砖各若干块;- 石材:天然大理石和人造石英石各若干块;- 防水防污剂:市售多种品牌和类型的防水防污剂;- 实验工具:清洗剂、喷雾器、量杯、计时器等。
2. 实验环境:- 实验室温度:20℃;- 实验室湿度:50%。
三、实验方法1. 防水防污剂处理(1)将瓷砖和石材表面清洗干净,晾干;(2)按照防水防污剂说明书,将处理剂均匀涂抹在瓷砖和石材表面;(3)待处理剂干燥后,进行防水防污效果测试。
2. 防水防污效果测试(1)水滴测试:将水滴滴在处理过的瓷砖和石材表面,观察水滴是否渗透;(2)油污测试:将油污滴在处理过的瓷砖和石材表面,观察油污是否渗透;(3)擦拭测试:使用干布擦拭处理过的瓷砖和石材表面,观察擦拭效果。
3. 数据记录与分析(1)记录每种防水防污剂的处理效果,包括水滴渗透、油污渗透和擦拭效果;(2)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防水防污剂的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防水效果测试表1 防水效果测试结果| 防水防污剂品牌 | 水滴渗透时间(秒) | 油污渗透时间(秒) | |----------------|-------------------|-------------------| | A | 60 | 90 | | B | 45 | 80 | | C | 30 | 70 | | D | 25 | 60 |由表1可知,防水防污剂D的防水效果最好,其次是C、B和A。
2. 防污效果测试表2 防污效果测试结果| 防水防污剂品牌 | 擦拭效果 ||----------------|----------|| A | 一般 || B | 较好 || C | 很好 || D | 优秀 |由表2可知,防水防污剂D的防污效果最好,其次是C、B和A。
船舶勘验报告

船舶状况勘验报告
.
船舶类型:
总吨位:
船龄:
检验地点:检验人员: 检验日期:
填写说明:
本报告仅供验船师进行初次入级状况勘验和旧船进口勘验时使用。
1、在填写图纸情况时,应按如下说明进行填写,对于缺少重要图纸的情况应在备注栏中说明,符号说明:有无。
2、在填写有关结构及设备的状况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好(G)”即结构无显着锈蚀和变形,设备完好,其操作性未受任何影响。
(2)“一般(F)”即结构有轻微锈蚀或损坏,或设备有轻微缺陷,运转及操作性稍受影响。
(3)“较差(N)”即结构有显着的锈蚀减薄或损坏,或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操作已受到影响,需要进行必要的修理。
(4)“差(P)”即结构锈蚀减薄或损坏严重,设备不能正常运转或使用,影响船舶航行。
上述第(2)、(3)、(4)种情况应在相应空格内填写描述性语言,以明确结构或设备的腐蚀及损坏的程度。
3、填写其它部分时为适用,为不适用。
第一部分船舶概况:
第二部分证书及检验状况
第三部分图纸资料
完整稳性的特殊要求:(应对稳性资料审批机关、审批时间及所满足的标准进行陈述,尤其要说明准许航行的区域及稳性限制条件)
谷物装载稳性(注明审批机关、审批时间及审批的依据)
破舱稳性细节:(包括衡准的依据、是否具有免除条款、免除的依据及主管机关的批准文件等,并注明破损控制图的情况)
第四部分检验情况
第一节船体结构及设备
第二节防火、探火及灭火设备
第三节救生设备
第四节防止油污染部分
第五节机舱和主要机械设备
第六节通信导航设备
第七节船舶安全营运管理
第八节某些船型船舶的特殊要求
评估小结:。
食堂油污池清理总结汇报

食堂油污池清理总结汇报食堂油污池清理总结汇报一、引言在食堂的正常运营过程中,由于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油烟,会导致油污在油烟过滤器和油污池中堆积。
长期不清理油污池会导致细菌滋生,影响食品卫生和员工健康。
为了确保食堂的正常运行与卫生安全,我们组织了油污池的全面清理工作,以确保食堂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二、工作目标1.清理食堂油污池中的油污,保证食堂内的卫生环境。
2.排放并处置食堂废油,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保证工作过程中的安全。
三、工作内容1.前期准备在进行油污池清理工作前,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计划和准备。
首先,收集了清理工作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安全头盔、橡胶手套、防护服、橡胶护目镜、清洁剂和清理工具等。
其次,我们联系了专业的油污清理公司,确保他们能够及时到达并提供支持。
2.工作流程油污池清理工作的具体流程如下:(1)安全防护措施:工作人员在工作开始前必须穿戴好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确保工作过程的安全。
(2)排放废油:首先,我们将油污池中的废油排放至专门的废油桶中,并做好标识,以便于后期的处置。
(3)清洁油污池:使用清洁剂和工具对油污池进行彻底清洁,包括池壁、底部和入口等部分。
(4)污水处理:在清洁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以保证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5)整理工具和设备:完成清理工作后,工作人员需要彻底清理和整理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以备下次使用。
四、问题与改进在油污池清理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总结如下:1.安全意识不足:有些员工对于油污清理工作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没有正确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油污处置问题:废油的处置需要特殊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今后,我们将与专业的废油处理公司建立合作,确保废油得到正确处理。
3.清洁工具不足:由于清理工作的特殊性,有时候会遇到清洁工具不足的情况。
为此,我们将定期检查和补充清洁工具,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
(a) 15ppm滤油设备(14.6条)( 400 ≤GT <10000 ); 或带有自动停排和报警装臵的15ppm滤油设备 (10000 ≤ GT; 400 ≤GT <10000,在其燃油舱
11
(14.7条)
中装压 载水,且压载水不留存船上随后排入接收设备的);
船舶设备与结构要求
(B)在特殊区域内:Biblioteka 22船舶设备与结构要求
MEPC.107(49)主要变化如下:
1)增加了试验液“C”,即油水乳化液,新制定了 对乳化混合液的试验程序; 2)增加了15ppm舱底水报警装臵的记录装臵的要 求,以记录日期、时间、报警状态和15ppm 舱 底水分离器的运行状态,该记录装臵应能显 示 或打印记录结果; 3)15ppm舱底水报警装臵的响应时间要求由以前 23 的不超过20秒减少到不超过5秒;
船舶设备与结构要求
14
船舶设备与结构要求
15
船舶设备与结构要求
16
船舶设备与结构要求
17
船舶设备与结构要求
滤油设备是否可以免除? 免除滤油设备有何条件?
18
船舶设备与结构要求
2.滤油设备的免除: 1) 400 ≤GT的船舶,若仅在特殊区域内航行,可有 条件地免除滤油设备的设臵。这些条件是:
• 附则III-防止海运包装有害物质污染规则;
• 附则IV-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规则;
• 附则V-防止船舶垃圾污染规则;
• 附则VI-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
3
附则I生效时间
附则 附则I 附则II 附则III 附则IV 附则V 附则VI 生效时间 1983.10.02 1987.04.06 1992.07.01 2003.09.27 1988.12.31 2005.05.19
15ppm滤油设备迄今为止,共有3代产品 :
1) A.393(X)“油水分离设备和油份计国际性能和试验技术
条件建议案”, 适用于1994年4月30日前建造的船舶;
2)
MEPC.60(33)“船舶机器处所舱底水防污染设备指南和
技术条件”,适用于1994年4月30日及以后建造的船舶 3) MEPC.107(49)“修订的船舶机器处所舱底水防污染设
9
排放控制要求
(3) 接收设备
公约各缔约国政府应承担义务,保证在其装 油站、修理港以及船舶需要排放残油的其他 港口提供足够的接收船舶留存的残油和油性 混合物的设备,以满足船舶使用需要,而不 对船舶造成不当延误。本讲从略。
10
船舶设备与结构要求
一、设备方面要求
滤油设备、残油(油泥)舱、标准排放接头的配 要求: 1. 机舱舱底污油水排放配备要求如下: (A)在特殊区域外:
4
排放控制要求
定义:
• 油类:指包括原油、燃油、油泥、油渣和炼制品 (MARPOL附则II所规定的石油化学品除外)在内的 任何形式的石油,以及不限于上述一般原则,包括 本附则附录I(油类清单)中所列的物质;
• 油性混合物:含有任何油分的混合物;
• 燃油:船舶所载并用作其推进和辅助机器的燃料的 任何油类。
5
排放控制要求
(1) 操作性排放控制标准 --非油船的机舱舱底水排放标准; (2) 划定特殊区域 --特殊区域(注意其中的南极区 域); (3) 接收设备。
6
排放控制要求
(1)操作性排放控制标准 --非油船机舱舱底水排放标准(400总 吨及以上的非油船): (a) 船舶正在航行途中; (b) 油污水经滤油设备(该设备应符 合 第14.6或14.7条的要求)处理; (c) 未经稀释的排出物含油量不超过 15ppm。
备指南和技术条件”,适用于2005年1月1日及以后安装 上船的设备。
另有:MEPC.205(62)“改进MEPC.60(33)决议的附加设备
的2011年型式认可试验标准导则“
21
船舶设备与结构要求
MEPC.107(49)---“修订的船舶机器处所舱 底水防污染设备指南和技术条件” 与 MEPC.60(33)---“船舶机器处所舱底水防 污染设备指南和技术条件”的要求相比,有 哪些主要变化?
(a) 船舶设有储存柜,其容积足够留存船上含油舱底水的总量 ,并使主管机关满意; (b) 所有含油舱底水均留存船上,以便随后排入接收设备; (c) 主管机关确认船舶停靠的港口或装卸站设有足够的接收设 备; (d) 当需要持有《国际防止油污证书》时,应在证书中签署 ,说明该船系专门从事在特殊区域内的航行; (e) 排放数量、时间和港口应记入《油类记录簿》 Part I 内。
19
船舶设备与结构要求
2) 400 >GT的任何船舶: --可不要求设臵滤油设备,但应设臵足够容量的 舱底水储存舱,留存机器处所产生的全部油污 水, 排至接收设备; --如果需要排放,船舶必须配备“由主管机关进 行 设计认可的设备”,其他要求与400总吨及以 上 的船舶的排放要求一致。 20
船舶设备与结构要求
7
排放控制要求
符合第14.6条的滤油设备与符合第 14.7条的滤油设备区别是什么?
符合第14.7条的滤油设备应设有自 动停止排放和报警装臵; 符合第14.6条的滤油设备则不要求。
8
排放控制要求
(2) 划定特殊区域
特殊区域有:地中海区域、波罗的海区域、 黑海区域、红海区域、海湾区域、亚丁湾区 域、西北欧水域、阿拉伯海的阿曼区域、和 南极区域。 其中,南极区域禁止任何船舶的油类或油性 混合物的排放!
73/78防污公约之 防止油类污染规则 (附则I)
---非油船机器处所要求
1
( 附则I)
附则I生效时间 排放控制要求 船舶设备与结构要求 营运检验中几个问题
1 2 3 4
2
附则I生效时间
73/78防污公约包括六个附则,分别为:
• 附则I-防止油类污染规则;
• 附则II-控制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
(a) 滤 带有自动停排和报警装臵的15ppm 油设备(14.7条)(400 ≤GT ); 残油(油泥)舱 (400 ≤GT ); 标准排放接头。
12
(b) (c)
船舶设备与结构要求
在什么情况下,滤油设备应符合第14.6条或 第14.7条的要求?
1)特殊区域内, 400 ≤GT的船舶,滤油设备应符合第14.7条的要 求; 2)特殊区域外, (a) 400≤GT <10000的船舶,滤油设备应符合第 14.6条的要求; (b) 400≤GT <10000的船舶, 如果在其燃油舱中装 压载水,且压载水不留存船上随后排入接收设备的, 滤油设备应符合第14.7条的要求; (c) 10000 ≤ GT的船舶,滤油设备应符合第14.7条的 13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