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多层砌体房屋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的理解

合集下载

砌体房屋抗震鉴定与加固

砌体房屋抗震鉴定与加固

6、非结构构件的震害评定
主要看:女儿墙等出屋面悬臂构件要锚固;砌 体围护墙、填充墙等要与主体结构拉结;较重的装 饰物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连接等。
7、材料实际强度等级评定
8、建筑物抗震能力的评定
采用两级鉴定,当符合第一级鉴定时。可评为 满足抗震鉴定要求;不符合第一级鉴定要求时,应 由第二级鉴定做出判断。
4、抗震结构整体性的评定
主要看:装配式楼、屋盖自身连接的可靠性;楼、屋盖 和大梁与墙(柱)的连接,包括最小支承长度,以及锚固、 焊接和拉结措施等可靠性;墙体、框架等竖向构件自身连接 的可靠性,包括纵横墙交接处的拉结构造、框架节点的刚接 或铰接方式等
5、构件型式的抗震检查
主要看:砌体结构的窗间墙、门洞边墙段 等的宽度不宜过小,不应有砖璇式的门窗过梁; 钢筋混凝土框架不宜有短柱,纵向钢筋和箍筋要 符合最低要求;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高厚比也不 宜过大等。

• (四)增设抗震墙 • 改变受力分配、传力途径,总体上提高房屋 抗震承载力,减少薄弱部位。
• 分类:砖砌抗震墙、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增设钢筋混凝土抗震墙时,原墙体砌筑砂浆 强度不宜低于M2.5 ,厚度可为140~160mm,混 凝土C20。
适用于抗震能力相差大、横墙间距较大的情 况。

新砌墙与原墙体的连接一
钢拉杆与圈梁的连接
•(五)包角、镶边
• 用型钢或钢筋混凝土对柱墙垛、墙角、门窗 洞加固,提高构建承载力和变形能力。
•(六)增设托梁 • 增加楼、屋盖构件的支承长度。 •(七)钢筋混凝土现浇叠合层
增强预制楼、屋盖的整体性
增设托梁
增设现浇叠合层
•(八)隔震加固

通过增设隔震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既有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建议

既有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建议

既有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建议摘要:多层砌体房屋一般广泛应用于各种民用形式的简易房屋建筑系统之中,是当前一种较为常见且有效的一种房屋建筑形式。

多层砌体房屋构件进行持续定期、全面的结构安全性检测试验和抗震结构抗震加固工程对其保障而言是非常至关紧要的,同时这也是有效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基础保证。

而且现在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在得到不断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居住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显著提高,在大多时候多层砌体房屋都是人们比较喜欢用的建筑结构形式,而且多层砌体房屋目前在一些民用的房屋建筑项目中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为了使得多层砌体房屋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和房屋结构稳定性得到保障,关于多层砌体房屋在检测工程的进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着其它一些的不必要的小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加固的建议。

关键词:多层砌体房屋;结构检测;结构加固建议引言:近年来,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地发展,城市住宅的人也在不断地增多,建筑面积和各种建筑数量也在不断地增长。

在九十年代前中国的城市有很多的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主要采用到的建筑是砌体结构,而建筑采用的砌体结构在建设过程时必须要具备建筑的抗震性,由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耐久性能比较差,存在着许多质量安全隐患。

因此,针对砌体房屋建筑结构出现的质量问题要进行检查鉴定,落实各种科学实用的加固鉴定措施,通过全面合理有效的质量检测分析结果来为砌体建筑结构检验进行加固评估,并且提供客观的依据,积极分析基层砌体结构工程质量检测加固中的存在问题,为此可以进一步的巩固提升现有砌体房屋建筑结构设施的合理使用寿命。

一、多层砌体房屋进行检测鉴定时的关键点(1)首先,要确定对现有结构房屋完损性问题,如何着手进行现场初步分析鉴定,是我们在开展房屋现场基本完损性情况初步鉴定项目进行考察的重要部分。

一部分情况是认真查看现场结构图纸原件材料,并且有组织的开展现场实地调查,通过现场认真分析检查,获得各种工程的原始建筑材料构件结构原件设计图、基本材料性能以及设计文件图纸数据、施工记录情况资料、建筑基本的完工性和验收情况资料数据等各种相关信息资料数据。

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

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

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1.引言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提出了严格要求。

在地震频发的地区,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鉴定和加固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进行探讨。

2.抗震鉴定抗震鉴定是对建筑结构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抗震鉴定分为两个部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2.1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是通过对建筑结构的静力学计算,确定其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静态分析的目标是计算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并确定结构的破坏模式。

首先,需要详细研究建筑结构的施工图纸,了解结构的材料和构造,确定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构件连接方式。

然后,使用静力学方法计算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如果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超过了设计要求,则需要进行加固设计。

2.2动态分析动态分析是通过模拟地震作用在结构上的动力响应,评估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动态分析可以分为线性动力分析和非线性动力分析两种方法。

线性动力分析基于结构的线性弹性假设,计算结构在地震中的动力响应。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但不考虑结构的非线性特性。

非线性动力分析则考虑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如非线性材料和接缝的滑移等。

这种方法的结果更加准确,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通过动态分析得到的结果可以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确定结构的抗震性能。

3.加固设计加固设计是根据抗震鉴定的结果,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措施的设计。

加固设计的目标是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结构的破坏。

加固设计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增加结构的刚度、加固结构的连接方式、增加结构的抗震支撑等。

对于其中一具体的建筑结构,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特点、材料的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

4.结论。

通规a类和抗震鉴定标准-定义说明解析

通规a类和抗震鉴定标准-定义说明解析

通规a类和抗震鉴定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通规a类和抗震鉴定标准是建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标准,它们在保障建筑物结构安全性和抗震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通规a类标准是针对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进行规范的标准,是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而抗震鉴定标准则是评估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本文将对通规a类和抗震鉴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特点和作用。

同时,文章也将就当前标准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和展望,为未来的建筑行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

通过研究这两个重要标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抗震性,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言部分将介绍文章的背景,提出问题,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2.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章节,分别讨论通规a类标准和抗震鉴定标准。

在讨论通规a类标准时,将介绍该标准的内容、适用范围和实施要求;在讨论抗震鉴定标准时,将介绍相关原理、方法和评价指标。

3. 比较与分析部分将对两种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它们的异同点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4. 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对通规a类标准和抗震鉴定标准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探讨它们在建筑领域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对两种标准的介绍和对比,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为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学术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思路框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标准,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和提升。

在论述过程中,我们将以客观、全面的态度进行分析,力求准确、清晰地表达我们的观点和见解,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是对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和判定的过程。

这是为了确保砌体结构房屋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正常承受地震力,保障房屋的安全性和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进行的。

抗震鉴定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结构评估:对砌体结构房屋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分析房屋
的结构体系、承载体系、连接方式等,并评估房屋的整体结构性能。

2.强度评估:检测和评估砌体结构的材料强度,并判定房屋的
受力性能是否满足地震设计要求和当地抗震规范的要求。

3.地震力分析:根据当地的地震参数和地震设计要求,对砌体
结构房屋进行地震力分析,计算并评估房屋所受地震力的大小和方向。

4.破坏性试验:进行实验室或现场的负荷试验,测试砌体结构
房屋的抗震性能,以验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5.鉴定结果报告:根据鉴定结果,提供详细的抗震性能评估和
建议,包括结构存在的问题、必要的加固措施和改进方案等。

抗震鉴定需由专业的工程师或抗震设计专家进行。

他们会根据国家抗震规范和相关标准,结合砌体结构房屋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以确定房屋的抗震性能,并提出必要的建议和措施,包括加固方案、改进设计和施工方法等,以提高
房屋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
摘要:
一、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的重要性
二、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的规范要求
三、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的具体措施
四、案例分析:某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
正文:
一、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的重要性
砌体结构房屋是我国民用建筑中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然而其抗震性能相对较差。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砌体结构房屋容易受到破坏,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对砌体结构房屋进行抗震鉴定,及时发现并加固房屋的抗震性能,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二、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的规范要求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房屋的高度和层数、抗震墙的厚度和间距、墙体实际达到的砂浆强度等级和砌筑质量;
2.墙体交接处的连接以及女儿墙、楼梯间和出屋面烟囱等易引起倒塌伤人的部位;
3.7~9 度时,检查墙体布置的规则性,检查楼、屋盖处的圈梁。

多层砖砌体房屋抗震鉴定与加固

多层砖砌体房屋抗震鉴定与加固
鉴定为主进行综 合评 价 , 第二 级鉴 定 应 以抗 震验 算 为 主结
合构造影 响进行综合 评价。
A类 建筑 抗震鉴定强调房屋综合抗震能力 , 房屋 整体 从
隐患 , 当地震发 生时 , 极易 造成建筑 物破坏 , 至倒塌 , 甚 给人 民造成 严 重 的生 命 财 产损 失。对 现 有建 筑 物 进行 抗 震 鉴 定, 并对不满 足鉴定要求的建筑 采用适 当 的加固措施 , 是减
1 现有 建筑 抗震鉴定的方法
( ) 现行 G 523 20 ( 1 B02 — 08 建筑 工程抗 震设 防分类标
准》 规定 , 筑工程 应分 为 四个抗 震设 防 类别 , 建 分别 为特殊 设 防类 、 重点设 防类 、 标准 设防类 、 度设防类 , 适 分别简称 甲 类、 乙类 、 丙类 、 丁类。总结汶川 大地震 经验 , 次修订将 医 此 院建筑 中二 、 三级 医院 的门诊 、 医技 、 院用 房及 教育 建筑 住 中幼儿 园 、 学 、 小 中学 的教学 用房规 定为 重点设 防类 , 乙 即 类 设防 , 需要 比当地一般建筑物提高一度设 防。 ( ) 现行《 2 建筑抗 震鉴定 标准》, 针对 震害 规律 , 多层 砌体结构 房屋的抗 震 鉴定 主要从 房屋 高 度 和层数 、 体 实 墙 际材料强 度 、 结构 体系的合理性 、 主要 构件 整体连 接构造 的
出发 , 根据现有房屋特点 为其抗震 能力进行 分级鉴 定 , 大量
现有建 筑 , 过 较少 几项 检查 即可评 定 , 少不 必 要 的逐 通 减
项、 逐条 的鉴定 , A类多层砌体房屋 的两级抗震鉴定 见图 l 。
轻 地震灾害 的重要途 径。下面结合 鉴定 实例简 述教 学类多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原创实用版】目录1.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的重要性2.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的主要内容3.抗震鉴定的方法和步骤4.抗震鉴定的结果及其应用5.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措施正文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对于确保房屋的安全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

一、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的重要性砌体结构房屋是我国传统的建筑结构之一,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中。

然而,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差,容易受到地震的影响,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因此,对砌体结构房屋进行抗震鉴定,评估其抗震性能,对于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和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的主要内容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房屋的结构形式和构造特点:包括房屋的层数、横墙间距、抗震墙的厚度和间距等。

2.房屋的材料性能:包括砖、砂浆、混凝土等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等性能。

3.房屋的施工质量:包括砌筑质量、砂浆层厚度、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等。

4.房屋的使用状况:包括房屋的使用年限、使用功能、装修状况等。

三、抗震鉴定的方法和步骤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一般采用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房屋的相关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施工记录、使用记录等。

2.对房屋进行现场勘察,观察房屋的结构形式、构造特点、材料性能、施工质量、使用状况等。

3.采用相应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对房屋的材料性能、施工质量、使用状况等进行实验室检测。

4.根据现场勘察和实验室检测的结果,综合评估房屋的抗震性能。

四、抗震鉴定的结果及其应用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鉴定结果可以分为三类: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

对于合格和基本合格的房屋,可以继续使用;对于不合格的房屋,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或者拆除重建。

同时,抗震鉴定的结果还可以为房屋的维修、加固、改造等提供科学依据。

五、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措施对于抗震鉴定不合格的砌体结构房屋,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类多层砌体房屋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的理解
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审图所 肖振忠

近两年,老旧小区改造较多,我们审查的抗震加固设计也渐多,其中以1980
年以前建成,抗震措施欠缺或不完备的居多,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即为A
类房屋,下面我就谈谈对A类砌体房屋加固设计的一点理解。
1、关于A、B两类建筑: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规定:A类后续使用年限30年,地震折减0.75,
一二级鉴定分步进行,一级满足时可不进行二级鉴定。B类为后续使用年限
40年,地震折减0.88,一二级鉴定都应满足。
2、关于一二级鉴定:
一级鉴定主要为抗震构造,包括如下:
a、房屋高宽比,横墙间距及材料强度。
b、墙体、楼板的连接、圈梁设置(注:A类对构造柱无要求)
c、局部尺寸、楼梯间、女儿墙、悬挑构件
d、第一级中的横墙间距和房屋宽度
如一级鉴定符合要求,则不需二级鉴定。
二级鉴定即为抗震承载力计算。
如仅d不满足,需计算平均抗震能力指数βi(式5.2.13)
如a、b、c也不满足,需计算综合抗震能力指数βci(式5.2.14,与βi有
关)
当横墙间距超要求,有明显扭转效应和局部易倒塌时,且最弱楼层βci小于
1.0时,则应验算局部墙体综合抗震能力指数βcij。
3、关于加固设计
一二级鉴定均不满足时应进行加固,加固方法应按《建筑抗震加固技术
规程》5.2节要求,主要是三个内容:
承载力:面层和板墙加固方法使用较普遍,按加固后状态计算楼层或墙段的
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即公式5.1.4。其中因为有了加固增强系数η,这是一个
大于1的系数,是反应加固成果的,所以βs会容易满足。应注意,计算综
合抗震能力是要求楼层满足,并不需要该层每个墙段都满足。
整体性:如墙体不闭合,圈梁设置不满足,楼板支撑长度等,这些还是都要
分别采取措施,例如圈梁不满足,就应增设圈梁或钢拉杆,或双面板墙加附
加钢筋。某次笔者参加房屋抗震加固设计抽查时,有一位设计者曾质疑:圈
梁不满足我们已经通过体系影响系数ψ1体现到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中了,
并且计算结果βi大于1.0,为什么还要增设圈梁?回答是:如果按加固前状
态βi大于1.0,可以不增加圈梁;如果按加固后状态才能βi大于1.0,那
就应按加固规程5.2.2-5条规定增设圈梁。
易倒塌部位:窗间墙宽度,梁板支撑长度,出屋面小房间,隔墙拉结,悬挑
锚固等等,出现不满足时,均应按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抗震加固设计对普通设计人员接触的并不是很多,对于鉴定和加固规范
规程理解的可能还不细致,通过这几年对房屋加固设计的审查接触,逐渐对
相关规程规范有了更多的理解,可能并不十分正确,只是学习如同行路,且
歌且行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