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初学者入门大全》自学如何写好楷书

合集下载

楷书笔法入门基础讲解

楷书笔法入门基础讲解

楷书笔法入门基础讲解
楷书是中国书法的基本体之一,是书法爱好者入门学习的必修课程。

想要掌握好楷书,除了了解其基本知识外,更需要熟练掌握笔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楷书笔法的入门基础,帮助读者打好学习楷书笔法的基础。

1. 毛笔的握法
毛笔是书法必不可少的工具,握笔的方法不仅影响字迹的美观度,也影响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握笔时要用中、食指和拇指捏住笔杆,使笔杆简单、流畅地脱离掌心,保持笔的稳定性。

2. 毛笔的执墨
在开始写字之前,要先将毛笔沾取适量的墨汁。

握笔的时候,要让笔头与墨汁接触,稍微晃动毛笔,让墨汁沾满笔头。

要注意墨汁的清洁和墨量的适当控制,以防止字迹污浊或过于潦草。

3. 基本笔画
楷书的基本笔画有横、竖、撇、捺、点、提等。

在书写的时候,笔画应该有起笔、运笔、收笔三个过程。

起笔要轻,运笔要重,收笔要轻,以保证字迹的稳定和美观。

4. 造型要素
楷书的字形要求简洁、端庄、挺拔,追求笔画的强烈节奏感和气势恢宏的视觉效果。

在书写过程中,要注意笔画的顺序、长度、宽度、厚度等,精益求精,不断改进。

5. 练字方法
练习楷书的最好方法是模仿名家,多看书法大师的作品,并且注意模仿其造型特点和笔画技巧。

同时要注重练习基本笔画和常用字,将自己的笔法不断提高,逐渐挖掘出自己的书法特色。

总之,学习楷书笔法需要耐心和恒心,只有日积月累、不断练习,才能在书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楷书书写技巧和方法

楷书书写技巧和方法

楷书书写技巧和方法
楷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主要字体,它的书写技巧和方法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笔画练习,学习楷书首先要掌握基本笔画,比如横、竖、撇、捺、提、点等。

这些基本笔画是楷书书写的基础,通过反复练习,掌握笔画的顺序和力度,可以提高书写的准确性和美感。

2. 临习楷书作品,通过临习楷书名家的作品,可以学习他们的
书法技巧和风格特点,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在临习的过程中要注
意观察字的结构、布局和笔画的变化,逐渐领会楷书的书写规律。

3. 用笔和墨的掌握,楷书书写需要掌握好毛笔的握法和墨的运用,毛笔要握稳,用力要轻重得当,墨要掌握好水墨比例,控制好
墨的浓淡和湿度。

4. 书写姿势和身体协调,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身体协调对于书写
楷书非常重要,要保持身体的稳定和舒适,以便更好地控制笔画的
粗细和流畅度。

5. 培养书写习惯,每天坚持练习书写楷书,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总的来说,学习楷书书写技巧和方法需要耐心和毅力,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经验,才能够掌握好楷书的书写技巧和方法,达到书法艺术的境界。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楷书入门15个技巧

楷书入门15个技巧

楷书入门15个技巧楷书作为一种书法字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掌握楷书的书写技巧对于提高书法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楷书入门的技巧:1.了解楷书基础:需要对楷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有所了解,这是学习楷书的前提。

2.练习基本笔画:楷书的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等,每个笔画都要求准确有力。

3.掌握笔顺规则:正确的笔顺有助于保持字的结构平衡,也有助于提高书写速度。

4.注意字形结构:楷书讲究字形结构的匀称和得当,笔画之间不能相互干扰。

5.练习排叠:排叠是指对比笔画多的字进行合理安排,使字形整体协调。

6.保持横平竖直:楷书中的横要平,竖要直,这是楷书的基本特点。

7.控制字间距:字与字之间的间距要均匀,以保持整体的美观。

8.练习字体间的连接:在书写多字词组时,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连接,使其自然流畅。

9.模仿经典字帖:通过临摹名家的字帖,可以快速提高书写技巧。

10.反复练习:书法是一门需要长期练习的艺术,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来提高书写水平。

11.注意用笔力度:用笔要有变化,轻重有致,以表现出字的韵律美。

12.保持正确姿势:书写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这有助于书写时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13.理解字意:理解所写字的含义,可以帮助更好地传达字的神韵。

14.学习章法布局:章法布局是指在书写作品时,如何安排每个字、每行字的位置,以达到整体的和谐与美感。

15.保持耐心和热情:学习书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热情去坚持。

总的来说,通过以上这些技巧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帮助初学者逐步掌握楷书的书写方法,从而提高书法技艺。

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书法班或者寻找书法老师进行系统学习,以获得更加专业的指导。

楷书入门技巧全解

楷书入门技巧全解
(二)立书姿势 立书姿势是为了悬腕运转灵活,同时由于居高临下,视角开阔,便于统观全局,掌握章法布 白。立书姿势的具体要求为:两脚稍微分开,一脚略向前,保持好身体的平衡,上身略向前 俯,腰微躬,距离不宜过远,左手按纸,右手悬腕悬肘书写。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应太低, 以免弯腰过度,容易疲劳。
二、执笔方法 古人十分重视执笔方法,认为“凡学书字,先学执笔”。古人的执笔方法很多,如捻管法、握 管法、拔镫法、三指法、五指法等。对执笔的松紧也意见不一。王羲之主张执笔要紧,执笔 紧方能贯力于笔端。苏东坡主张虚而宽,即执笔要松,这样便于转动笔杆。其实“紧”与“松” 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执笔是为了很好的运笔,所以“紧”是指要能很好地驾驭 笔锋,不让其飘滑无力,“松”是指手中的笔运转灵活,笔锋能随心所欲地变化,字才有韵味。 科学的执笔方法可以概括为:笔杆垂直、指实掌虚、自然放松。
毛笔的笔头,按其部位大体又可分为三部分(见图 2 —1):笔尖(锋颖处)、笔肚(中间部位)、 笔根(与笔杆相接处)。再把笔尖至笔肚的那一部分分成三等分,靠笔尖的三分之一这一段就 称一分笔,从笔肚到笔尖这一段称三分笔,中间部位到笔尖这一段称二分笔(见图 2—1)。
显然,使用一分笔书写,笔画就显得纤细、瘦劲。如初唐时的书家禇遂良、薛稷常用此法。 宋徽宗的“瘦金书”也是突出的范例;使用二分笔书写,笔画则显得圆润、俊健。如晚唐的柳 公权、元代的赵孟顺多采用二分笔;使用三分笔书写,笔画就显得丰腴、浑厚。如中唐的颜 真卿、宋代的苏东坡(见图 2—2)。
露锋,是与藏锋相对的另一种起收笔的方法,是指在起、收笔时笔锋的锋颖外露,不加掩饰。 如起笔时,笔锋顺锋搭下,直接转入行笔。收笔时,笔锋自然离纸(如图 2 —5)。露锋用笔 的优点是:流动感强,能显示笔画间的承接、呼应关系,而且行笔速度快。所以,在行草书 中经常被书家采用。

初学必备:楷书入门教材(珍藏版),建议收藏,助你书法突飞猛进

初学必备:楷书入门教材(珍藏版),建议收藏,助你书法突飞猛进

初学必备:楷书入门教材(珍藏版),建议收藏,助你书法突飞猛进楷书部首组合规律一、左右结构字的组合规律(一)、左右结构字的宽窄比例规律多数情况下,左右结构字左偏旁占1/3,右偏旁占2/3,这是因为主笔(横向主笔,如长横、斜捺、平捺、斜钩、竖弯钩、横折钩、竖折折钩等)一般都在右偏旁中,所以右偏旁占空间比例要大一些。

还有一类情况,就是当左偏旁笔画多于右偏旁,且右偏旁没有横向主笔时,左偏旁就可以写宽,甚至超过右偏旁的宽度。

如:影、到、耐、部等字。

楷书部首组合规律一、左右结构字的组合规律(二)、左右结构字的高低变化规律1和2当然,写好左右结构的字,仅仅靠掌握宽窄比例规律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前面讲的若干笔画组合规律之外,这里还有更重要的规律在起作用,那就是左右偏旁的大小、长短、高低的巧妙搭配规律,这里我把它称着左右偏旁的高低变化规律。

大多数初学者都容易把这类字写得左右平齐,以为方块汉字就应该写成正方形才好看,王羲之曾说:“……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所以,真正的楷书很少有写成正方形的,绝大多数都是不规则的形状。

这样才有可能把字写活。

下面分四种情况介绍:1、右偏旁中有纵向笔画如悬针竖、竖钩、斜钩及上纵下纵笔画或左小右大时,应写成上高下低。

这类字左偏旁不要写得太长,应当收敛而留有余地,重点是突出右偏旁的纵向长度。

2、同上面相反,右偏旁中上下皆有横向笔画如横、横折或左大右小时,应写成上低下高。

这类字很容易将右偏旁写得同左平齐或上沿低下沿齐,如“仁、江”等字。

应该将右偏旁上下压缩,放在中间。

(二)、左右结构字的高低变化规律3和43.右偏旁中上有纵向笔画如竖、撇,下有横向笔画如长横时,应写成上高下高。

这类字很容易将右偏旁写得同左平齐或上沿低下沿齐,写时左偏旁应该向下略沉,右部向上提高,这样才能使整个字处在格子正中而不致于偏高。

4.右偏旁中上有横向笔画如横、横折,下有纵向笔画如竖、竖钩时,应写成上低下低。

这类字很容易将右偏旁写得同左平齐,给人一种右偏旁特高的错觉。

书法练字技巧楷书

书法练字技巧楷书

书法练字技巧楷书书法练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楷书作为中文书法中的基本体,其规范而稳健的笔画非常受重视。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楷书写作专家,不仅需要耐心和毅力,还需要掌握一些练字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书法练字技巧:一、字体规格楷书字体规格非常严格,每个笔画的长度、角度和宽度都需要精确掌握。

刚开始练习楷书时,最好先去了解一下字体规格,可以一边写一边检查是否符合规范。

二、版面布局在练字的时候,版面布局也非常重要。

应该给每个字留有足够的空间,使其看起来平衡和谐。

当书写多个字时,应该注意版面整体美观。

三、用笔选择不同的笔筒、笔头和纸张可以影响字体呈现的效果。

初学者可以使用硬笔,这种笔容易掌握,笔画稳定。

但随着练习的逐渐深入,画工会提高,可以考虑使用软笔和毛笔。

四、用笔角度书法的字笔和笔立轻重,方圆相得,笔画大小很重要。

在书法练字时,应该在用笔角度上下功夫,保持笔画的大小一致,让字体看起来更加工整。

五、速度控制书法练字的速度也需要注意。

初学者应该以慢慢书写为主,掌握正确的笔画顺序和节奏。

以后可以逐渐加快速度,但要保证纸张清晰,笔画不失工整。

六、糊丝调墨在书法练字的过程中,可以加强糊丝调墨的方法来练习字体美观度。

这种技巧可以使笔画饱满、水平、协调和美观。

以上是楷书练字的一些技巧,初学者可以在练字方面下功夫,按照这些技巧进行书写。

如果练习足够执着和努力,相信你也可以成为一名优美的中文写作专家。

楷书入门基础书写教程

楷书入门基础书写教程

楷书入门基础书写教程楷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主要书体,具有优雅、稳健、端庄的特点,是中国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想要入门学习楷书,基础书写教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楷书入门基础书写教程。

一、准备工作学习书法之前,必须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美感,其次需要准备好工具材料。

常见的书写工具包括毛笔、宣纸、砚台、墨汁,还可以选择其他辅助工具,如送笔、磨笔石、洗笔洗台等。

二、基础练习学习楷书,必须从基本笔画练习开始。

楷书基本笔画有横、竖、撇、捺、点、提、钩、折等。

练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姿势要正确:书写时身体要保持舒适的姿势,手不要在空中悬浮,应该放在桌面上,并保持平稳。

2.笔要合理:毛笔要选好,要选取写得顺畅的笔头,大小不必过大,也不要过小。

笔头也要保持干净,定期洗涤,以免影响书法质量。

3.墨要适量:毛笔蘸墨时墨汁量不要过多,也不要过少。

太多会影响笔画的线条,太少则书写效果不好。

建议刚开始书写用黄墨。

4.力度要适当:毛笔力度也要适当,过劲的笔画会使线条粗糙,减弱文字美感,过轻则不清晰。

5.节奏要流畅:书写节奏应该流畅,上下行之间的空隙要合理,字形要协调,不出现错乱和断裂。

三、基本字练习基本字是书法学习中的基本功,它们是学习其他字体和书法技巧的基础。

楷书的基本字包括“一、丨、丿、乛、丶、冂、十、厶、亅、氵、人、刂、欠、口、贝、车、月、日、门、金、子、中、了、飞、雨、石、山、田、木、水、火、土、禾”等33个字。

通过反复的练习,熟练掌握这些字的字形和结构,打好楷书的基础。

四、书法作品创作通过反复的练习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书法作品的创作了。

书法作品的创作除了要具备基本的书写技能外,还需要注重书法艺术的内涵和精神,要求审美程度高,篆刻一览无余,整体协调,端庄大气,言简意赅,表现文化儒雅之气息,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上是楷书入门基础书写教程,想要学习好楷书,还需要练习,多看书法作品,不断提高审美水平。

《毛笔书法初学者入门大全》自学如何写好楷书,无师自通必备读物

《毛笔书法初学者入门大全》自学如何写好楷书,无师自通必备读物

书法入门第一,挑选合适的笔墨纸毡工具:毛笔、砚台、墨水(一得阁牌)、印章、印泥(用水印泥,不要用油印泥)、毛毡、镇纸、字帖、宣纸。

(一般练字基本上都是如此)(一)毛【毛笔种类】硬笔:笔性刚健女口:狼毫、山马、牛耳毫、鼠须、山兔、鹿毛笔软毫笔:笔性柔软。

如:羊毫笔。

兼毫笔:用硬毫、软毫集在一起,刚柔并济。

笔性介于硬软毫之间。

女口:长流、如意,适合初学的人使用。

笔用中号笔大小合适,一枝好的毛笔要具备「尖、齐、圆、健」四种品德尖〜笔毫聚合时,笔锋要能收尖。

齐〜将笔头沾水捏扁,笔端的毛整齐无不齐现象。

圆〜笔肚周围,笔毫饱满圆润,呈圆锥状,不扁不瘦。

健〜笔毛有弹性,笔毛铺开后易于收拢,笔力要健。

初学者买狼毫或兼毫。

狼毫笔以东北产的鼠尾为最,称"北狼毫"、"关东辽尾"。

狼毫比羊毫笔力劲挺,宜书宜画,但不如羊毫笔耐用,价格也比羊毫贵。

常见的品种有兰竹、写意、山水、花卉、叶筋、衣纹、红豆、小精工、鹿狼毫书画(狼毫中加入鹿毫制成)、豹狼毫(狼毫中加入豹毛制成的)、特制长峰狼毫,超品长峰狼毫等。

发笔:用清水浸泡笔毫,把笔的胶质泡发。

不要浸泡太久,以免笔管裂开掭笔:在砚台边上捻转笔锋,使笔锋顺拢洗笔:写完字后,用清水把笔上的余墨洗去。

把笔放在毛边纸上吸去水分。

把笔吊在笔架上晾干。

(二)墨:.墨可分为松烟墨及油烟墨。

•松烟墨:是燃烧松枝取其烟,经过漂、筛,除去杂质,配以牛皮胶和香料加工制成。

•油烟墨:用桐油、麻油等植物油所燃烧之烟,加皮胶、香料而制成,黑色黑而亮。

好墨的特点:•质细:指墨没有杂质,结构紧密。

•胶轻:墨中配入之胶质适中。

•色黑:墨色黑中透亮,有神采。

•声清:研磨或敲击时,声音清脆而不粗浊。

研墨:倒水要适量,不要太多。

拿墨时,食指要放在墨的顶端,拇指和中指夹在墨条的两侧。

按墨要重,磨墨要慢。

(三)纸:1.木浆纸:宣纸、棉质。

2.竹浆纸:毛边纸、元书纸。

3.宣纸:拉力较强、洁白、坚韧、耐久等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入门第一,挑选合适的笔墨纸毡工具:毛笔、砚台、墨水(一得阁牌)、印章、印泥(用水印泥,不要用油印泥)、毛毡、镇纸、字帖、宣纸。

(一般练字基本上都是如此)(一)毛笔:【毛笔种类】硬毫笔:笔性刚健如:狼毫、山马、牛耳毫、鼠须、山兔、鹿毛笔。

软毫笔:笔性柔软。

如:羊毫笔。

兼毫笔:用硬毫、软毫集在一起,刚柔并济。

笔性介于硬软毫之间。

如:长流、如意,适合初学的人使用。

笔用中号笔大小合适,一枝好的毛笔要具备「尖、齐、圆、健」四种品德。

尖~笔毫聚合时,笔锋要能收尖。

齐~将笔头沾水捏扁,笔端的毛整齐无不齐现象。

圆~笔肚周围,笔毫饱满圆润,呈圆锥状,不扁不瘦。

健~笔毛有弹性,笔毛铺开后易于收拢,笔力要健。

初学者买狼毫或兼毫。

狼毫笔以东北产的鼠尾为最,称"北狼毫"、"关东辽尾"。

狼毫比羊毫笔力劲挺,宜书宜画,但不如羊毫笔耐用,价格也比羊毫贵。

常见的品种有兰竹、写意、山水、花卉、叶筋、衣纹、红豆、小精工、鹿狼毫书画(狼毫中加入鹿毫制成)、豹狼毫(狼毫中加入豹毛制成的)、特制长峰狼毫,超品长峰狼毫等。

发笔:用清水浸泡笔毫,把笔的胶质泡发。

不要浸泡太久,以免笔管裂开掭笔:在砚台边上捻转笔锋,使笔锋顺拢洗笔:写完字后,用清水把笔上的余墨洗去。

把笔放在毛边纸上吸去水分。

把笔吊在笔架上晾干。

(二)墨:.墨可分为松烟墨及油烟墨。

●松烟墨:是燃烧松枝取其烟,经过漂、筛,除去杂质,配以牛皮胶和香料加工制成。

●油烟墨:用桐油、麻油等植物油所燃烧之烟,加皮胶、香料而制成,黑色黑而亮。

好墨的特点:●质细:指墨没有杂质,结构紧密。

●胶轻:墨中配入之胶质适中。

●色黑:墨色黑中透亮,有神采。

●声清:研磨或敲击时,声音清脆而不粗浊。

研墨:倒水要适量,不要太多。

拿墨时,食指要放在墨的顶端,拇指和中指夹在墨条的两侧。

按墨要重,磨墨要慢。

(三)纸:1.木浆纸:宣纸、棉质。

2.竹浆纸:毛边纸、元书纸。

3.宣纸:拉力较强、洁白、坚韧、耐久等特点。

初学者用纸选用毛边纸(黄色有“米”字格的,看起来像手纸,中间还夹杂草),毛边纸论“刀”卖,一刀大概有80~100张,便宜又多,很适合初学者练习宣纸要选用熟宣,理由有两点:价格便宜,吸墨性强,书写时墨汁不会洇开,初学者容易把握。

初学者书写时可用粗糙的那一面,摩擦力比较大,好运笔。

(四)砚:又称砚台、砚池,砚的质地要细腻,才能发挥墨的效用。

一般石质为主。

1.三大名砚:端砚、歙砚、洮砚。

平时可采用台湾西螺所产的「螺溪砚」。

2.使用及保养:●避免砚台表面磨损。

●书写完毕,将砚台上的残墨与墨渣清洗干净。

●加上盖子,以防止污染。

安砚:把砚台放在桌子的右上角。

练习书法的一般步骤:浸润毛笔。

用纸巾将毛笔上的水吸干。

(不要用力拽毛笔的毛)。

将墨水倒入砚台里。

铺毛毡用毛笔蘸墨并将毛笔在砚台边上舔干。

将宣纸铺在毛毡上。

(注意要放平)将镇纸压在宣纸上。

(压一边即可)打开字帖,翻到你所要写的那一页握笔。

在宣纸上着笔第二, 写字的姿势和执笔铺好笔墨纸毡之后,在毛纸的“米”字格中画圈和花。

所谓“圈”就是从米字中心点出发,像“波板糖纹路”一样一圈圈往外绕,画出的圈尽量保持“笔画均匀、笔画间均匀、圈数多”;所谓“花”,是顺着“米”字格的八个支线依次画花瓣,但记住是按“8”字型笔画顺序(若是不太懂就自己捉摸下或问下身边会的朋友)。

这两种是基础的基础,练习笔杆。

写字的姿势和执笔写字姿势一、书写姿势:姿势与写字关系密切,对人身体有直接影响。

写字有坐姿和站姿两类。

头部端正,微向前倾。

胸不靠桌,两肩齐平。

左手按纸,腰部上挺。

两脚平放,与肩同宽1.坐姿:头正、身直、臂开(成< >形)、足安。

坐姿的要求:头正,就是头部端正,稍微向前,头不低俯在纸前,也不向左右偏侧,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身直,即身子要坐得正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两肩齐平,背要直,腰部挺起,身子不要靠近身边,以免妨碍呼吸,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臂开,即两臂自然撑开,右手执笔,左手按纸,成均衡姿势;足安,即两脚自然放平,不要交叉或蜷腿、踮脚尖2.站姿:头俯、身躬、臂悬、足开(站得稳)。

立姿要求:头俯向桌子,与纸面保持身躬、臂悬、足开。

头俯,即头向正前方向俯向桌子,与纸面保持一心多距离,这样能视线正,视角合适,照顾全局,下笔准确;身躬,即身子略向前弯,腰部不宜挺得很直;臂悬,即执得寸进尺的右手要全部悬空,胳膊肘和手腕均要离案,以利于掌握行气和章法,左手应按在左面纸上,比右手稍高的地方;足开,即两足自然分开,距离与肩宽相当,左脚向前半步,右脚稍后。

二. 执笔要领执笔:拇指与食指夹住笔杆,其它三个指头辅助运笔,指实拇指横撑,关节外凸。

指实掌虚,五指齐力。

执不宜紧,又不宜松。

腕平掌,笔杆正直。

执笔高低,因字而异。

字大执高,字小执低。

执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切忌内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笔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

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很难顺手,甚至每写一笔,就得挪动一下右手。

同时,写出的线条一无骨气,二无韵律,字形也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笔杆的斜度,写大字拿笔往上些,笔杆斜度要稍大,写小字往下些,笔杆斜度稍小。

一般的斜度应倾斜在食指关节处,超过这个部位,写出的笔画,不是拘泥,就是呆板。

笔杆斜度不适当,笔速要受到局限的,并且不可能写出飘然、神韵的字形来,因此不应倾斜“虎口”处。

握笔要轻松,运笔才自如;握笔太紧,写出的字,不能开阔大方。

据在中学讲课所见,一个有五十人的班级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大学里也是这样,正是这个缘故,这些同学写出的字,钩不象钩,捺不象捺,笔画全是平拖堆砌。

执笔笔法毛笔执笔法,其实无定法,但要“指实掌虚”,就是指尖用力控制笔管,掌心空虚,灵活运动笔有长短锋,由个人的习惯选用。

历来比较普遍运用的是“五字执笔法”。

五字执笔法是用擫、押、钩、格、抵五字来概括说明五个手指的作用,它强调五指各司其职,又通力配合,执笔稳健,使笔能上下左右灵活运动。

五指执笔法要领:指实、掌虚、掌竖、腕平、管直。

指实,就是手指执笔要有力量,要实实在在地执住笔管,外侧四指相互靠拢,骨节向外,密实而不松散。

内侧拇指中部骨节尤其要注意使之向外凸起,使虎口圆如马镫形,这样五指一齐用力,执笔既坚实有力,又有助于运笔。

执笔要松紧适度。

太紧,运转不灵;太松,使不上劲。

指实,才能做到“毫无虚发,墨无旁溢,力聚管心,执笔稳定。

”掌虚,就是执笔时掌心要虚空,不能曲指塞掌,无名指和小指都不要贴到掌心,好像手心里握着一个鸡蛋。

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虎口要张开大些。

这样,运笔就能稳实而灵活。

掌虚的目的是使手掌的筋骨肌肉放松,否则手指和腕部就会僵直、紧张,不利于运笔。

掌竖,就是执笔时手掌要尽量竖起来。

掌竖才能笔直,笔直才能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运转自如;否则,就会导致笔管歪斜,笔锋不正,笔画易成偏锋病笔。

腕平,是指手腕与桌面要平行。

康有为说:“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竖其锋”。

因为写字时是通过腕部将力量传送到笔锋,为了便于运腕,所以要腕平。

腕平和掌竖二者是互相关联的。

管直则锋正,这与运腕、掌竖有密切关系,掌竖、腕平、管直、锋正,加之悬肘用笔,既灵活又有力。

因为运笔的关键在于腕力。

管直,执笔写字时要尽量保持笔管纸面垂直,使笔画容易保持中锋。

但在具体的运笔过程中,笔管有时要有俯仰倾斜的情况,重要的是斜而能正,重心平稳。

需要说明的是;教材上执笔方法的图,笔管略微倾斜。

因为在用毛笔写字的时候,笔管不是始终保持正直的,要随着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不断变换方向。

写字好坏,在姿势和执笔上有绝对关系。

如同木工锯木一样,如果姿势和拿锯不正,即便“线条”画得再直,你也要锯歪的。

这和写好字的道理是一样的三. 运笔方法指主执笔,腕主运笔。

手腕悬空,又须平覆。

全用手腕,来回运转。

第三,明确要写什么字体、哪家字体,然后购买字1、初学书法,应先重规矩和法度,方能步入正确轨道。

练字的三部曲,先练楷;再练行;三练草。

历代书家一致主张,只有练好楷书,基础牢了,再写行、草就容易了。

只有练好楷书,写出的字,才能笔不浮滑,体不支离。

因为楷书方整规范,可作楷模,是各种字体的基础,各种印刷字体及美术字,也都是从楷书转化而成的;楷书的笔画,富有变化,它要有更深的用笔的功力。

楷书功夫不深,行、草笔力则不足。

练好了楷书,再练其它字体,都较易于掌握。

楷书八法(横、竖、撇、捺、点、钩、挑、折)齐备,最为严格,以此绳之,可算严师严教,定能精进。

楷书笔势稳健,如慢动作,一招一式,皆完整到位,规范有致。

其点画和结构,非常精细,最能训练基本功夫,最能培养不浮不躁的心境。

是得法、入门的正道。

近人潘天寿说得好:“开始学书法,必须求法则,要正规,要从正楷开始2、初学书法,应遵次序,先静后动,方能提高效益。

楷如立,气象稳静。

行如行,草如跑,气象飞动。

学过楷书,再学行书和草书,正是先静后动,符合操作程序,更加方便转换。

所以宋朝苏东坡很有哲理地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

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足道也。

”唐人张敬玄甚至义正词严地说:“初学书,先学真书,此不失节也。

若不先学真书,便学纵体,为宗主后,却学真体,难成矣!楷书是打基础磨练心智之用,练好了楷书,其他都是他的变体或比他易学,但需说明的是要想将楷书写的登峰又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初学所用是柳公权的《柳体》字,因为上面有详细的笔画顺序和构造,以及每个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很容易模仿。

但不知现在是否还有的买,你去找找看有没有类似的字帖先学楷书需要多久呢答:只要你选好字帖,每天坚持写两页,持之以恒,两个月就可以收效。

至于练写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后临摹,然后对照找差距。

对难写的字,要分别记下来,专门突破。

当你练有成效的时候,你就自然产生了兴趣:越写越爱写,越看越高兴!这就是你成功的开始。

方法/步骤古今书法家为我们创造了许多书法艺术珍品,也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书法学习经验,其中摹帖与临帖时两种最基本的方法。

前人练字,大多是这样的:先选择一种碑帖作范本,仔细琢磨它每一字的笔画与结构的特点,反复摹,熟练地掌握它的写法,以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在此一家一体的基础上,再博览广习,兼收众长,加以发展,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新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初学写字,应从摹写开始,也就是将较薄而透明的纸张覆于字帖上进行练习,此法适用于初学者,也可用于对新帖的练习,这样宜于掌握字形的位置。

这好比刚学走路时找一个牵引的人,当然也包括“描红”、双钩填廓、仿影等。

当摹写熟练后,继而“临帖”,循序渐进,千万不能随心所欲,任意乱涂。

在临帖或摹帖时,人们常常借助一定的格子来进行,称之为格临。

格临常用的格子有米字格、田字格和井字格(也叫九宫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