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
儿科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儿科应急预案演练记录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儿科医护人员在面对突发紧急情况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组织本次儿科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时间具体时间三、演练地点儿科病房四、参与人员儿科全体医护人员五、演练场景设定1、患儿在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过敏性休克。
2、患儿在玩耍时不慎从病床上跌落。
六、演练过程场景一:输液过敏性休克1、责任护士护士姓名在巡视病房时,发现患儿患儿姓名在输注抗生素具体药物名称约 10 分钟后,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等症状。
护士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和生理盐水,同时呼叫医生。
2、医生医生姓名迅速赶到病房,经过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患儿为过敏性休克。
医生立即下达口头医嘱:“肾上腺素 03mg 皮下注射,地塞米松 5mg 静脉推注,吸氧 2L/min。
”护士复述医嘱并准确执行。
3、另一名护士护士姓名立即推来抢救车,准备好其他抢救药品和设备,如心电监护仪、血压计、吸痰器等。
4、医生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护士记录患儿的症状、体征和治疗措施。
5、经过紧张的抢救,约 15 分钟后,患儿的症状逐渐缓解,面色转红,呼吸平稳,血压恢复正常。
医生继续观察患儿 30 分钟,确认病情稳定后,下达医嘱将患儿转入监护病房进一步观察治疗。
场景二:患儿跌落1、护士护士姓名听到病房内传来重物落地的声音和患儿的哭声,立即赶到现场,发现患儿从病床上跌落至地面。
护士迅速将患儿抱起,检查患儿的神志、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并呼叫医生。
2、医生到达后,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患儿头部有轻微擦伤,无颅骨骨折和颅内出血的迹象,四肢活动正常。
医生下达医嘱:“局部消毒处理头部擦伤,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呕吐等症状。
”3、护士按照医嘱对患儿的头部擦伤进行消毒处理,并安抚患儿和家属的情绪。
4、护士向家属详细询问患儿跌落的经过,并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
5、医生和护士向患儿家属交代注意事项,告知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感染科过敏性休克应急演练记录表

某患者在输液时出现过敏性休克
模拟演练步骤
1.护士刘福霞立即停用此药,并迅速告知值班医生及护士准备抢救措施;
2.值班医师及护士接到通知后迅速携带强求物品至病房,将患者平卧;
3.医生下口头医嘱,由护士刘福霞给患者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支1mg;
4.护士阚宝凤迅速给患者吸氧,改善缺氧症状;
5.医生口头医嘱:给患者静滴706,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开双通道);
记录人签字
6.医生检查患者气管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7.如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医生需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8.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9. 告知家属;
10.记录抢救过程
发现的问题
1.个别护士不够严肃,操作不够到位,不能做到有条不紊;
2.部分护士操作不熟练,动作临乱。
3.在抢救中与家属的沟通、安慰等心理护理工作欠到位。演练地点
感染科
演练事件
药物过敏性休克
演练负责人
杨金玲
参加人员
医生:孔卫刚,刘玉芬,马秀丽,于成娇,董守宝,护士:贾凤霞,战玉菊,刘福霞,白纪巧,阚宝凤,
陈为菊
演练目的
为了提高我科医护人员在发生药物过敏性休克时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我科进行了过敏性休克的应急演练。
整改措施
继续加强各种急救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继续加强各种应急预案的培训,认真制定各种演练方案,落实科内演练,逐步掌握各种应急预案的抢救程序,提高护理人员对医疗护理工作中遇到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能力,练就护理人员沉着、冷静、熟练、敏捷的急救品质,加强团结协作精神,提高我院急救水平的综合实力。
负责人签字
输液过程中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应急程序演练记录

输液过程中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应急程序
演练记录
我院于2011年10月25日由护理部组织输液过程中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应急抢救程序演练,现拟定一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腹痛、有时恶心或呕吐、发痒的斑丘疹,演练人喻儒贵进行如下抢救,记录如下;
1、立即停药,使患者平卧,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为4L/min,保持呼吸通通畅,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非那根50mg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并监测患者脉膊、血压,当患者出现脉膊细弱、大汗淋漓、口唇发绀,血压下降时,遵医嘱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应严格控制滴速。
3、迅速准备好各种抢救用物及药品,当呼吸受抑制时,立即进行嘴对嘴人工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
4、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直至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和心跳。
5、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积极外护理。
6、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整理应床单位,安慰患者和家属,给患者提供心理服务,并告知今后避免使用同类及相似药物,病历上及床头卡注明对某药过敏。
7、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演练完毕,护士长罗文慧对此演练进行总结:此次演练比较好,但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然后再执行,希望在以后工作中,要加强业务训练。
记录人:田小红
2011年10月25日。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演练脚本演练时间:2017-12-23演练地点:病房参加人员:解说人员严媛、护士A闫玉玲、B李翔、医生黄燕飞、患者汪明背景设置:患者汪明,男性,87岁、肺部感染收入院,遵医嘱给予应用0.9%NS100ml+头孢他啶2g静滴;用药前询问患者无过敏史,给予头孢他啶皮试阴性,于19:30给予头孢他啶输液治疗,19:35护士A巡视病房发现病情变化,请看现场演练;护士A:爷爷、爷爷,你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吗患者:我感觉全身皮肤瘙痒、感觉气短的厉害,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护士查看患者呼吸困难,全身皮肤黏膜有散在红色斑丘疹,观察输入药物为头孢他啶,已输入时间约为5分钟左右;1.护士A:立即关闭输液器调节器,电话呼叫二楼值班护士B:“一楼1001床汪静脉明输入头孢他啶5分钟后发生过敏反应,通知医生,准备抢救,请帮忙准备抢救用物”; 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安慰患者:你不要紧张,医生马上就来;测量脉搏、呼吸、血压,保留静脉通路、更换液体复方氯化钠500ml及输液器;2.护士B:黄医生,一楼1001床汪明输入头孢他啶5分钟后发生过敏反应,请您马上过去;护士B电话通知3楼值班护士:我是2楼,1楼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我和值班医生需要下楼协助抢救,你做好3层楼的病房巡视,有事及时电话沟通;随即推抢救车至患者床旁,准备抢救;车上备监护仪、抢救记录单,另备电插板、负压吸引器;3.黄医生到患者床旁查体:呼叫患者汪明,无应答,神志淡漠,口唇紫绀,双侧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射及压眶反射存在,听诊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双肺底可闻及湿罗音,脉搏细速,四肢皮肤湿冷,考虑过敏性休克;同时护士A给予心电监护,测量生命体征,并汇报测量数值:P110次/分,R28次/分、BP:80/50mmHg;护士B给予患者中凹卧位,记录病情及测量数值;4.医生查体后,医嘱:将氧流量调至4升/min,;5.护士A复述医嘱:氧流量4升/min;护士B记录医嘱;6.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7.护士B复述医嘱: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与护士A核对后准备药物,护士A给予静脉注射,护士B记录医嘱;8.医生查体,护士A测量并汇报生命体征:P 65次/分,R 22次/分,BP80/60mmhg,Sp02 65%9.医生下达口头医嘱: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给予面罩吸氧;10.护士B复述医嘱: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与护士A核对,准备药物;护士A给予静脉注射;护士B给予面罩氧气吸入;11.护士B记录医嘱,护士A再次测量生命体征;12.护士A汇报生命体征:P 80次/分,R 21次/分,BP 70/40mmhg,Sp02 78%,护士B记录生命体征;13.医生再次查体,下达口头医嘱: 0.9%NS 32ml加盐酸多巴胺180mg静脉泵入6ml/h.14. 护士B复述医嘱::0.9%NS 32ml加盐酸多巴胺 180mg静脉泵入6ml/h,与护士A核对,准备药物,护士A准备并调节静推泵;药物准备结束,由护士A静脉给药,护士B记录医嘱、写输液贴;15.医生再次查体:患者四肢冰冷,脉搏细速,下达口头医嘱: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ml静脉滴注;16.护士B复述医嘱: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与护士A核对后由护士A准备液体、消毒瓶口、插输液器、静脉给药;护士B写瓶签并记录;17.旁白:多巴胺用药10分钟后;18.医生再次评估,呼唤患者:汪爷爷,怎么样啊好些了吗患者:稍微好点了,还有点胸闷、心慌;医生:患者意识恢复,呼吸、心率减慢,双肺底罗音减少,脉搏有力,口唇紫绀好转,末梢皮温转暖,再次测量血压;19.护士A汇报监测结果:BP 100/60mmHg ,P 90次/分,R 20次/分,Sp0294%,护士B记录;20.医生再次评估:休克基本纠正、多巴胺减至3ml/h继续泵入;余液继续静滴,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的变化;操作后洗手;21.护士A调节静推泵速度;22.护士A整理好床单元;健康宣教;“爷爷,刚才您输注头孢他啶过敏了,我们已经给您用过药了,您好好休息,我们会密切观察的,有什么不舒服请及时告诉我们”; 护士B在病历、床头卡、医嘱单及体温单上做药物过敏标记;旁白:抢救结束后双人核对抢救记录及空安瓿,督促医生及时补下医嘱;整理抢救车及抢救用物,垃圾带回治疗室分类处理,洗手;按规定封存剩余药液及输液器,电话通知患者家属,据实补记抢救记录及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演练结束,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综合病房 2017-12-23。
【实用】药物过敏性休克及输液反应应急演练记录√

21、医生再次评估,呼唤患者:王明,怎么样啊?好些了吗? 患者:稍微好点了,还有点胸闷、心慌。 医生:患者意识恢复,呼吸、心率减慢,双肺底湿啰音减少,脉搏有力,口唇紫绀好转,末梢皮温转暖,再次测血压。
22、护士C汇报监测结果:BP100/60mmHg P90次/分,R20次/分,SPO294%.
场景一、病房内:
1、护士A:王明,你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吗?
患者:我脖子发紧,气不够喘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护士观察输入药物为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已输入时间约为5分钟左右。
护士A:立即关闭输液器调节器,按铃呼叫护士B,“36床王明输入头孢噻肟钠5分钟后发生呼吸困难,通知医生,准备抢救”。立即取平卧位,安慰患者:你不要紧张,医生马上就来。测量脉搏、呼吸。
考核方式:提问(√)试卷()操作()
提问两人回答熟练,成绩合格。
培训效果:优(√)良()一般()差()
存在问题:
部分护士对应急预案的整个流程尚不能100%掌握。
整改措施:再次培训()再次考核个人(√)/员工姓名:
跟踪验证:已全部掌握,效果好。
科室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演练内容
患者王明,男性,27岁,“肺炎”收入院,遵医嘱给予应用%NS+头孢噻肟静滴,用药前询问病人无过敏史,给予头孢噻肟皮试阴性,于16:30给予头孢噻肟输液治疗,16:35护士A巡视 病房发现病情突变,请看现场演练。
17、护士B汇报监测结果:P110次/分,BP85/55mmHg。
18、医生口头医嘱:%NS250ml,多巴胺40mg静滴,滴速20滴/分,停GNS组液。
19、护士A复述医嘱:%NS250ml,多巴胺40mg静滴,滴速20滴/分,与护士C核对,准备药物。护士A换液,调滴数并签字,汇报剩余液体:GNS300ml,护士C记录医嘱。护士B写输液卡。
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演练记录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演练记录演练时间演练内容角色设置年月日演练地点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解说人员、护士(A、B、C)、田医生、患者XXX过敏性休克发生迅猛,医护人员必须当机立断,不失时机的处理,否则会危及患者生命,甚至造成死亡,为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促进对救治工作的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
我们通过演练,强化医护协同作战意识,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
输液器、生理盐水、糖盐液、林格氏液、手电筒、听诊器、抢救车(包含心电监护仪)、血压计、相关药物、纸笔。
患者XXX,男性,27岁,“肺炎”收入院,遵医嘱给予应用0.9%NS+头孢呋辛1.5静滴,用药前询问病人无过敏史,给予头孢呋辛皮试阴性,于16:30给予头孢呋辛输液治疗,16:35护士A巡视病房发现病情突变,请看现场演练。
场景一、病房内:1、护士A:XXX,你怎样了,是哪里不惬意吗?患者:我脖子发紧,气不够喘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护士观察输入药物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已输入时间约为5分钟左右。
护士A:立刻关闭输液器调节器,按铃呼叫护士B,“36床XXX输入头孢呋辛钠5分钟后发生呼吸困难,告诉医生,准备急救”。
立刻取平卧位,安慰患者:你没关系张,医生马上就来。
测量脉搏、呼吸。
2、(护士站)护士B:田医生,36床XXX输入头孢呋辛钠约5分钟后发生呼吸困难,请您马上过去,护士C推急救车,准备急救。
护士B准备医治车(车上备监护仪,车下备医疗废物桶及锐器盒)立刻推入病房。
3、田医生到病床旁下达口头医嘱:更换静脉通路,保存余液,GNS500ml静脉输入。
查体:呼叫患者XXX,无应对,神志淡漠,口唇紫绀,双侧瞳孔大小正常,对光反射及压眶反射存在,听诊心肺,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双肺底可闻及湿罗音,脉搏细速,四肢皮肤湿冷,斟酌过敏性休克。
同时护士A 汇报测量呼吸脉搏数值,P110次/分,R28次/分。
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过敏性休克是一种常见的严重急性变态反应,多数由于食物、药物等过敏原引起,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针对过敏性休克,我们必须做好应急预案演练以防患于未然。
为了更好的应对过敏性休克,我们在本周进行了一次演练,以下是演练记录:1. 演练内容我们定下了两个演练内容:号召员及现场应急处理。
在此次演练中,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1)人员的组织协调:首先通过模拟引入过敏原物质引起的过敏反应,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呼叫急救车、前往现场等人员的协调安排。
2)休克初期的处理: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应当立即对患者进行药物和处理,包括拔出过敏原物质、注射肾上腺素、使用呼吸机等。
3)后期的管理:在应急处理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管理,及时评估病情的恶化或者是改善,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出院、住院或者转院等方案。
2. 演练效果本次演练的效果总体来说比较不错。
首先,演练过程中的人员组织协调比较到位,呼叫急救车、现场处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及时的操作。
其次,在休克初期的处理过程中,应急处理人员表现出了较高的专业素养,对患者进行了及时而恰当的药物处理,有效地控制了病情的恶化。
在后期的管理方面,应急处理人员也进行了快速的评估,对患者的的管理也比较得当。
3. 演练中发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虽然本次演练前期的组织协调工作比较到位,但后期的管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特别是在对患者进行出院、住院或转院等方案选择上,我们需要更加科学、专业地评估病情、选择方案,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因此,我们决定继续加强应急预案的训练,提高应急处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优化后期的管理方式,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规避患者病情的恶化。
4. 总结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变态反应,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而应急预案的演练,则是我们针对过敏性休克等突发情况所采取的最基本措施,也是我们保障患者健康安全的必要手段。
通过本次演练,我们深刻认识到应急预案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并逐步完善了应急预案的演练与管理方案,期望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专业、高效地服务。
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演练记录为了预防和应对过敏性休克,各单位和组织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次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演练的情况和记录。
时间:2021年6月10日下午2:00-3:30地点:某医院急诊科演练主题: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演练演练目的:熟练掌握过敏性休克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各参与人员的应急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演练人员:急诊科医生、护士、药剂师、后勤人员演练流程:1. 模拟过敏性休克病人的到来,急诊护士立即进行初步评估并通知急诊医生到场2. 急诊医生到场后,根据病人的症状和病史,初步确认为过敏性休克3. 急诊医生立即采取措施:①停止过敏原接触;②通气道开放;③静脉注射肾上腺素;④静脉注射抗组胺药物;⑤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4. 急诊药剂师配合医生开具处方并正确选用药品5. 急诊后勤人员配合医护人员协同作业,确保设备需要及时储备和更新,物资齐全及时配发6. 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估和纪录,分析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
演练记录:本次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演练共用时一个半小时,演练过程中参与人员积极配合,各自分工协作,迅速高效地完成了任务。
在演练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以下问题:1. 演练前未对参与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导致部分操作不够流畅,需要加强培训和练习2. 演练过程中,药物管理不够规范,需要加强药品使用、配药、贮存等方面的规范要求3. 演练中存在同步协作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合作,提高各职能人员的应变能力和灵活性。
为了进一步加强过敏性休克应急处理能力,我们制定了以下改善方案:1. 定期开展培训和技能练习,提高人员的操作熟练度和应急能力。
2. 加强药品管理和使用标准化,明确药品使用程序和规范,确保药品使用安全性。
3. 演练时开展同步协警练习,加强人员间的协调合作,提高演练效果。
结论:本次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演练,通过模拟真实情况,提高了参与人员的协同配合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合部门√□配合、协作好,能及时到达
□配合、பைடு நூலகம்作差,未及时到达
处理结果
√□处理到位□部分处理不到位□大部分处理不到位
急救意识
√□急救意识强□急救意识薄弱□急救意识差
存在问题
护士心理素质差,静脉输液操作不顺利。
持续改进建议
加强基础护理操作练习,积极参加病区病人抢救,提高应急能力。
6.A1配合医生给予急救处理:规范执行医嘱,做好用药记录及病情观察。
7.15分钟后患者面色转红,胸闷等不适症状缓解,继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8.A2给予患者家属健康宣教,向家属讲解过敏反应相关知识,解除其焦虑恐惧心理。
9.A2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表上报药剂科,同时填报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上报表,报告护理部。
个人防护√□全部人员防护到位□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
□大部分防护不到位
协调组织情况
整体组织□准确、高效√□协调基本顺利,能满足需求
□效率低,有待改进
应急小组分工□合理、高效√□基本合理能完成任务
□效率低,没有完成任务
实战效果评价
√□达到预期目标□基本达到目的,部分环节有待改进
□没有达到目标,需重新演练
部门配合协作
组织者签字:丁晓云
评价人签字:李伦兰
组织部门:护理部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应急预案演练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2012.6.28.15:30
培训地点:骨科1病区(东)病房
培训内容:氨苄西林舒巴坦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培训人员:
签名:
护理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演练时间
2012.6.28.15:30
演练地点
骨科1病区(东)病房
演练内容
氨苄西林舒巴坦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参加人员
夏丽娟,李丹,王群,丁晓云,隋聪(医生)
演练场景及记录
演练场景及记录:
场景::一患者在静脉滴注氨苄西林舒巴坦时发现面色苍白、胸闷不适,责任护士在巡视时发现。
1.责任护士夏丽娟(A1)在巡视过程中发现30床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患者主诉胸闷不适,观察输液为氨苄西林舒巴坦,输入5分钟左右,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办公室护士李丹(A2),A1立即为患者更换生理盐水和输液器,保留好原输液器和液体。A2接通知后立即通知医生及另一护士王群(A3),通知护士长(A4),A4组织抢救。
10.A1督促医生及时补开抢救医嘱,与下一班做好交接班,做好药物过敏标记。
演练效果评价
人员到位情况
√□迅速准确□基本按时到位
□个别人员不到位□重点岗位人员不到位
履职情况
□职责明确,操作熟练√□职责明确,操作不够熟练
□职责不明,操作不熟练
物资到位情况
现场物资√□物资充分,全部有效□现场准备不充分
□现场物资严重缺乏
2.医生查看患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考虑过敏性休克可能,A1遵医嘱立即为患者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l。遵医嘱建立第二路静脉通道,予平衡液快速扩容。
3.A3立即推抢救车,备吸氧装置至患者床旁,为患者吸氧。
4.A3备负压吸引装置、监护装置再次至患者床旁,为患者接心电监护。
5.患者血压低(80/50mmHg),医嘱予多巴胺40mg加入5%GS250ml中维持血压,A2通知A3立即执行;同时A2通知物流中心及时送药,以备下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