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新产品
TRIZ的应用实例

社会科学领域实例
创新方法推广:介绍TRIZ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医疗、经济等 创新案例分享: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如教育改革、医疗技术改进等 创新实践总结:总结TRIZ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实践经验,如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等 创新前景展望:展望TRIZ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如跨领域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等
环境科学:应用 TRIZ解决环境 问题,如污染治 理、可持续发展 等
社会科学领域
创新方法论:TRIZ是一种创新方法论,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
冲突解决:TRIZ中的冲突解决原理可以帮助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 解决社会问题中的矛盾和冲突。
未来研究:TRIZ中的预测未来趋势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未来研究和预测,帮助 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未来的社会变革。
国际化发展:TRIZ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创新方法论,未来将进一步实 现国际化发展,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
自然科学领域实例
飞机机翼设计:通过TRIZ理论,解决了机翼设计中的气流分离问题,提高了飞行效率。
汽车制造:应用TRIZ理论,优化了汽车制造过程中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制造工艺 等环节,提高了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医学领域:通过TRIZ理论,解决了医学领域中的一些技术难题,如医疗器械的设计、 手术过程的优化等,提高了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政策制定:TRIZ中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方法可以帮助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政策制定者更好地制 定和实施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创新技法---(TRIZ)

3.1 TRIZ理论三个核心思想
1、无论是一个简单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 其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着客观的规律发展演变 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 2 、各种技术难题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
种进化过程的动力;
3 、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最少的资源
实现最大效益的功能。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
程技术中的矛盾转化为一般的标准的技术矛盾。
TRIZ法研究人员在对全世界专利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 上,提出了40条解决技术矛盾的发明创新原理。
1.运动物体的重量 2.静止物体的重量 3.运动物体的长度 4.静止物体的长度 5.运动物体的面积 6.静止物体的面积
14.强度
27.可靠性 28.测试精度
15.运动物体作用时间
5 国内外TRIZ理论研究和应用概况
TRIZ发展历程---在中国 中国从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宏伟战略目标出发,十分重视TRIZ法的
研究、推广和应用工作。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协于2008年联
合发布国科发财(2008)197号文,文中提到要推广和应用TRIZ法。 提出“针对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大需求,推进
复杂问题的求解路径是:对复杂问题通过发明问题解决程序
(ARIZ)将复杂问题分步骤、逐渐分离出关键矛盾,然后参照一般问 题解决路径求解。
TRIZ法通过对百万件专利的详细研究,提出用39个通用 工程参数来描述技术矛盾。在实际应用时,首先要把组成矛 盾双方的性能用39个通用工程参数来表示,这样就将实际工
是可能的。
举例:采用柔性生产线,以满足大众化和个性化市场需求的不同要求。
技术矛盾表现为:
①在一个子系统中引入一种有用功能
TRIZ理论及其在机械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

TRIZ理论及其在机械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现如今产品竞争主要为技术竞争。
而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产品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提高产品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创新设计方法通常是采用头脑风暴法或者是试错法,这种方式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计者的个人经历和创作灵感,但当出现技术体系问题时就会使得上述方法难以发挥出成效。
因此,就衍生出了TRIZ理论,通过对这一理论的恰当应用,可以使设计师在开展方案设计工作时更快地发现具有创造性的新概念,进而实现对机械产品的快速、有效设计。
关键词:TRIZ理论;机械产品设计;应用分析前言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创新思维,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在知识、技术创新和工业化发展水平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要想缩小差距,就需要积极提高人民群众的创新能力,从而促使我国再次腾飞于世界之林。
人们要充分发挥自身创新精神,在知识和技术上进行不断创新,所以本文就阐述了TRIZ理论及其在机械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希望能对相关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借鉴。
一、TRIZ理论相关概述(一)TRIZ理论的定义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简称,阿奇舒勒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对全球250万项专利进行深入分析和学习,总结出的一系列较为系统化的技术难题处理方案,给TRIZ理论下的定义是:(1)基于知识的方法:①TRIZ是一种基于产品演化趋向,从世界范围内上百项专利中提炼而成的,能解决创造性问题的具有启发性、客观性的方法论知识;② TRIZ是一种应用于自然科学、工程学等领域的广泛性理论;(2)面向人的方法:①TRIZ算法本身也是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能够区分好坏的子系统,但是它存在着某种随机性质,并且分解受问题和环境的影响;②TRIZ软件虽然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只能作为一个补充,但是它可以给设计者提供一个处理随机问题的方法。
(3)系统化的方法:①TRIZ法采用一种通用的详细模型对问题进行分析,其中的相关知识具有系统化特点;②TRIZ法是一种帮助设计师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问题的系统化过程[1]。
TRIZ创新理论简介

TRIZ创新理论简介TRIZ是俄文теориирешения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задач的英文音译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的缩写,其英文全称是Theory of the Solution of Inventive Problems(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是基于知识的、面向人的发明问题解决系统化方法学。
TRIZ是基于知识的方法(1)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启发式方法的知识。
这些知识是从全世界范围内的专利中抽象出来的,TRIZ仅triz 相关书籍采用为数不多的基于产品进化趋势的客观启发式方法;(2)TRIZ大量采用自然科学及工程中的效应知识;(3)TRIZ利用出现问题领域的知识。
这些知识包括技术本身、相似或相反的技术或过程、环境、发展及进化;(4)TRIZ是面向人的方法,即TRIZ中的启发式方法是面向设计者的,不是面向机器的。
TRIZ理论本身是基于将系统分解为子系统、区分有用及有害功能的实践,这些分解取决于问题及环境,本身就有随机性。
计算机软件仅起支持作用,而不能完全代替设计者,需要为处理这些随机问题的设计者们提供方法与工具。
TRIZ是系统化的方法(1)在TRIZ中,问题的分析采用了通用及详细的模型,该模型中问题的系统化知识是重要的;(2)解决问题的过程系统化,以方便的应用已有的知识。
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1)为了取得创新解,需要解决设计中的冲突,但解决冲突的某些步骤是不知道的;(2)未知的解往往可以被虚构的理想解代替;(3)通常理想解可通过环境或系统本身的资源获得;(4)通常理想解可通过已知的系统进化趋势推断。
Triz 顺畅点解释为:“推创”(推动科技创新的发明)TRIZ由一位俄国学者阿利赫舒列尔(G.S.Altshuller,又译根里奇•阿奇舒勒)及他的同事于1946年最先提出,最初是从二十万份专利中取出符合要求的四万份作为各种发明问题的最有效的解。
TRIZ理论在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1第3期总第202期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TRIZ理论在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丛秀娟(山东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济南250000)摘要:通过对创新问题的分析研究,阐述了TR IZ对解决创新问题所起到的作用,归纳了TR IZ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内容,介绍了TR IZ的创新设计过程模型,并将其应用到电源插头的创新设计中。
电源插头创新方案的提出验证了TR IZ创新设计过程模型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TR IZ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电源插头1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产品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得以生存,必须在技术和产品上进行创新。
创新成了企业市场竞争的武器,而创新能力为企业拥有竞争力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而科技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
如何以最快、最短的时间提高创新能力来增加科技创新,一直是众多科技工作者研究的热点。
“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因此应该先从方法上解决创新的问题。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的方法大约有300多种,而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是众多创新理论中的一员[2]。
TRIZ是解决发明创造问题强有力的方法学,是一套有科学依据、行之有效的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工具[3]。
利用TRIZ理论进行机电产品的创新设计,能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提升竞争力提供一种有力工具。
2基于TRIZ的产品创新设计模型2.1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4](1)TRIZ的理论基础TRIZ(TheoryofInventiveProblemSolving)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俄文首字母的缩写,20世纪60年代由前苏联学者Altshuller(GenrichSaulovichAltshuler,1926~1998)所提出。
被前苏联尊为“国术”,“点金术”、“最高国家机密”等等。
由于Altshulle长期工作在前苏联的专利审查机构,在他对250余万件的专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后,发现不同领域的各种创新发明问题,普遍地存在着共同的基本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TRIZ

浅谈TRIZTRIZ其英文全称是Theory of the Solution of Inventive Prob-terms(在欧美国家也可缩写为TIPS),中文意思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TRIZ理论是由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G. S. 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阿奇舒勒和他的团队研究了世界各地250万份高水平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并综合多学科领域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而建立起来的一个由解决技术问题,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
它利用创新的规律使创新走出了盲目的、高成本的试错和灵光一现式的偶然。
相对于传统的创新方法,比如试错法、头脑风暴法等,TRIZ理论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它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着力于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而不是逃避矛盾,其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而不是采取折中或者妥协的做法,并且它是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整个设计与开发过程,而不再是随机妥协的做法,并且它是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整个设计与开发过程,而不再是随机的行为。
TRIZ 理论大大加快了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
它能够帮助人们系统地分析问题情境,快速发现问题本质或者矛盾,它能够准确确定问题探索方向,不会错过各种可能,而且它能够帮助人们突破思维障碍,打破思维定式,以新的视觉分析问题,进行逻辑性和非逻辑性的系统思维,根据技术的进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并生产出高质量的创新产品。
经过多年的发展,TRIZ理论已经成为基于知识的、面向人的解决发明问题的系统化方法学。
TRIZ理论被公认为是使人聪明的理论,曾作为苏联的国家机密,在军事、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均发挥着巨大作用。
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特工与苏联的克格勃曾经围绕TRIZ理论展开谍战。
因为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惊异于苏联在军事、工业等方面的创造能力,它们把创造这种奇迹的神秘武器称为“点金术”,但强大的克格勃使欧美国家只能望“术”兴叹。
TRIZ理论及其在现代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的应用

TRIZ 理论及其在现代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的应用郭青山(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将创造性思维方法、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 、质量功能配置QFD 、基于实例推理CBR 等方法相结合,进行机械产品的创新设计方法研究,提出了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的集成化框架模型,为各种创新方法的综合运用提供了系统的分析手段。
[关键词]TRIZ ;机械产品;创新设计[中图分类号]G320[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2-01-06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产品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
如何尽快地推出新产品来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成为企业吸引消费者,进而占有更大市场份额的关键要素。
这就要求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和手段来提高产品的功能,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产品的创新设计。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 的兴起为满足该要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重要的设计方法,如质量功能配置QFD 、基于实例推理CBR 等,这些方法在产品创新设计的某个步骤或方面存在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将它们与TRIZ 理论进行集成是现代产品创新设计的发展方向,是现代产品创新设计的需要。
一、TRIZ 理论TRIZ 是俄文“创新问题解决理论”的词头缩写,起源于苏联,英译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 ,缩写为TIPS 。
1946年,以苏联海军专利部的专家开始对数以百万计的专利文献加以研究,经过5O 多年的发展,TRIZ 已经成为解决技术问题或发明问题的强有力的方法学,应用该理论已经解决了许多国家企业新产品开发中的难题。
该理论是基于知识、面向人的发明问题解决系统化方法学,且适用于各行业。
(一)TRIZ 理论体系TRIZ 理论体系以辩证法、系统论和认识论为哲学指导,以自然科学、系统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成果为根基和支柱,以技术系统进化法则为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包括了解决工程矛盾问题和复杂发明问题所需的各种分析方法、解题工具和算法流程。
萃智(TRIZ)解决发明创新问题的理论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前苏联发明家、曾供职 在生活中一些零散的经验加以归纳,而萃智理论中
于海军科技部门、后任苏联萃智协会主席的根里 的创新原理形成了系统体系,从而能有效地指导人
奇· 阿 奇 舒 勒(Genrich Altshuller) 创 建 了 一 门 们有规律、按步骤地进行创新活动。
解决发明创新问题的理论。理论名称的俄文首字母
从 20 世纪 60 年代末开始,前 苏联就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发明创新 学校,以及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发明 家组织。在这些学校和组织里,人 们试验解决发明问题的技巧,并使 它更加有效。萃智理论还被作为大 学技术专业的必修科目而进入俄罗 斯教育系统。在创新实践方面,前 苏联要求设计部门中设计工程师和 创新发明工程师的比例为 7:1,即 7 名设计工程师就要配备 1 名创新 发明工程师;并规定,凡担任经济、 科技领导职务者,要先获得发明教 育文凭。 二战以后,前苏联的经济技术基础在与欧美国 家相差悬殊的基础上得到迅猛发展,创新能力提高 快、创新成果多、创新水平高;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 前苏联专利申请量和批准量跃居世界第二,萃智理 论和方法体系的使用功不可灭。这一理论体系支持 了前苏联近半个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冷战时期 保持了对美国的军事力量平衡,成就了苏联成为世 界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的霸主地位。萃智理论在前苏 联各经济、技术部门的广泛应用及明显成效,证明 了该理论的科学伟大和方法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價值管理TRIZ 手法應用在新產發展階段之研究Using TRIZ in Value Management Study duringNew Products Development摘要 新產品開發是非常重要的階段,因為它對未來產品的品質與成本影響深遠。
價值管理研析是運用機能分析來產生創新構想,再發展成可行的解決方案,是一個解決問題與降低成本系統化的方法。
如果研析階段加入TRIZ 的方法,可在開發新產品階段更強化問題的解決成果。
TRIZ 由一位俄國人由數十萬專利發展出來的,基本上強調在發明性解決問題的理論(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 )。
本文介紹價值管理與TRIZ ,並且敘述如何運用TRIZ 於價值管理研析中,以獲取新產品開發階段更佳之成果。
關鍵詞:價值管理研析、TRIZ 、機能分析、新產品開發AbstractNew products development is very important period of time, which will heavily affect quality andcost in the future. Value management study is using function analysis to create innovative ideas and thendevelop into workable solutions, a systematic approach method to solve problems and reduce cost. Ifadded with TRIZ methodology during the study, the result of the problems during the new productsdevelopment will be enhanced. TRIZ was developed by a Russian from several hundred thousands ofpatents. The basis for its work is 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ValueManagement and TRIZ and describes how to use TRIZ in the Value management study to get betterresults dur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Keywords: Value Management; TRIZ; Function Analysis; New ProductDevelopment1. 前 言新產品是高利潤的來源,因此發展新產品是企業追求的方向,但是新產品開發階段因各種狀況不明,問題特別多,如不設法解決,將嚴重影響未來產品之品質、成本與效益。
李榮興Larry Jung-Hsing Lee CVSTatung Co., LtdSenior Manager larrylee@.tw 羅啟源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DBA, Professor, Director cylo@.tw本文介紹價值管理研析與TRIZ方法,將兩種方法之執行步驟與效益做一介紹,由文獻探討發現此兩種方法可以加以整合運用,進而導出更合適之模式,運用TRIZ與價值管理研析整合模式,由分析與討論可以發現兩方法皆能有效解決問題,價值管理可應用在包括軟硬體問題的解決上,它強調機能分析與小組活動等,而TRIZ較傾向於解決工程、機構方面的問題。
如果在新產品開發階段能同時整合此兩種方法必能獲取更佳之成果。
2.BACKGROUND2.1價值管理研析價值方法論由美國GE公司es在1940’s末期發展出來的,當時稱為價值分析(Value Analysis)主要被用來分辨與消除不必要的成本。
價值分析被廣泛運用在產品到服務、專案與管理流程等的改善上,而不再局限於初期時的成本上 [7] 。
價值方法論可以被用在硬體如建築物或其他建設標的、與軟體如製造與建造流程、健康管理、環境管理、管理系統等;而愈早在開發設計階段應用,愈可能獲得最大利益 [11]。
價值管理研析一般分為資料階段、機能分析、創意、評估、發展及建議階段 [11]。
z資料階段:資料搜集、決定改善目標含價值、成本、性能等因子。
z機能分析:以動詞加名詞方式敘述產品、專案或程序之機能;進行機能分類、整理;建構機能模型或機能系統圖;分派成本予各機能;計算價值指數(Value=cont/worth)尋求改善機會;確定研析對象。
z創意階段:發展大量的替代構想;不受習慣、傳統、負面態度或先入為主等限制,進行創意發想;創意時主要原則為,暫時不批評及評估,使構思在無批判狀況下,能流暢無阻。
z評估階段:整理創意階段產生的構想及觀念,從中選擇較可行的構想以進一步發展及改善,其步驟為:刪除毫無意義的構想;歸納同類型構想;淘汰沒有人支持的構想;進行構想之優缺點評估;評估排列構想等級;使用矩陣分析進一步來排列符合機能的構想;選擇優選構想供價值改善。
z發展階段:從最高排序值替代方案開始,發展一套效益分析及實施要求;進行效益分析;整理建議替代方案相關技術資訊;準備實施計劃;完成所有建議內容。
z建議階段:包括初步的口頭報告以及隨後完成之完整書面報告,小組提出之建議方案不是獲得同意實施,就是被要求再補充資訊。
書面報告應記錄每個建議方案及其所支持的數據,並確認為管理階層所接受之實施方案。
研析的自我評價,未來的改善計畫等也是書面最終報告的重點。
而對小組成員的貢獻應予適當獎賞 [8]。
創意發想是價值管理研析的重點階段之一,創意程序是心志的正常流動,以尋求解決方案,可分成幾個程序:[10]z定方向(Orientation):定義欲解決的問題,選擇採用的方式。
z準備(Preparation):資料收集與真相解析。
z構思(Ideation):產生對問題的替代解決方案。
z孵化(Incubation):排序合併資訊,由緩慢步序以引發啟示。
z合成(Synthesis):將各構想整合。
z確認(Verification):評估建議解決方案構想。
Fowler,1990,認為理想的創意問題解決方法是腦力激盪(brainstorming),由Dr. Alex Oshom在1953年發表出來,目的在尋求廣告產品的方法。
為提供可接受的氣氛使創意構想發芽,腦力激盪有以下四原則:[6](1)不批評,判斷暫時擱置,不可能一邊被批評一邊產生創意。
(2)自由輪迴,愈怪異愈佳。
(3)只求量,研究證明愈多的想法可改善每一個人想法的品質,因為量而得質。
(4)結合再改善,連結在一起的想法,可再擴展。
2.2TRIZTRIZ由俄國人Genrich Altshuller在1940’s年代,分析數十萬筆專利之後所整理出來的法則,稱為發明性解決問題的理論(Theory of Inventing Problem Solving),簡稱TRIZ,這些法則顯示接近機能績效高峰系統中的任何部份,在技術系統改善進化期間,將引起與其他部份的衝突。
此衝突最後將被改善至很小,持續自我永續改善的程序,促使系統朝向更接近理想狀態 [12 ; 13]。
創新程序分成五個步驟:(1) 問題的敘述; (2) 問題定型化(Formulation); (3) 分辨先後順序與產生構想; (4) 發展解決問題的概念; (5) 評價結果。
Altshuller透過專利的分析發展出40個發明性原則(inventive principles),其中三個最頻繁的原則是Segmentation, Inversion,與Prior Action [5]。
z Segmentation:建議將組件細分成兩個或更多個部份,使更具彈性或容易調整。
z Inversion:建議運用與目前方法反向的思考。
z Prior Action:優先執行需要的行動。
(部份或完整)TRIZ方法也可說是矛盾移除法,TRIZ方法論的概念是理想、矛盾與資源。
矛盾是在技術系統內的衝突,資源是系統周圍未被使用,而可以改善效能的元素 [3]。
發明性原則方法是最簡單也是通用的TRIZ方法,它包含兩個主要的概念即工程參數(Engineering parameters)與發明性原則(Inventing principles)。
工程參數是從不同學科對技術系統的變數(如表2.1)。
發明性原則是由專利彙整的結果與解決組合。
這此原則重複的被用來解決問題。
共有40個原則,如表2.2。
表2.1 工程參數1. Weight of moving object 11. Tension, pressure 21. Power 31. Harmful side effects2. Weigh of binding object 12. Shape 22. Waste of energy 32. Manufacturability3. Length of moving object 13. Stability 23. Waste of substance 33. Convenience of use4. Length of binding object 14. Strength 24. Loss of information 34. Reparability5. Area of moving object 15. Durability of movingobject 25. Waste of time 35. Adaptability6. Area of binding object 16. Durability of bindingobject 26. Amount of substance 36. Complexity of object7. V olume of moving object 17. Temperature 27. Reliability 37. Complexity of control8. V olume of binding object 18. Brightness 28.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38. Level of automation9. Speed 19. Energy spent by movingobject 29.Accuracyofmanufacturing39.Productivity10. Force 20. Energy spent by bindingobject30. Harmful factors acting onobject表2.2 發明性原則1. Segmentation 11. Beforehand cushioning 21. Skipping 31. Porous materials and membranes2. Taking out 12. Equipotentiality 22. Converting harm into benefit32. Color changes3. Local quality 13. Reverse 23. Feedback 33. Homogeneity4. Asymmetry 14. Spheroidality 24. Intermediary principle 34. Discarding and recovering5. Merging 15. Dynamism 25. Self-service 35. Parameters and properties change6. Universality 16. Parcial or excessive action26. Copying 36. Phase transitions7. Nested doll 17. Another dimension 27. Cheap short-living objects 37. Thermal expansion8. Anti-weight 18. Mechanical vibration 28. Substitution of mechanics 38. Strong oxidants9. Preliminaryanti-action19. Periodic action 29. Pneumatics or hydraulics 39. Inert atmosphere10. Preliminary action 20. Continuity of usefulaction30. Flexible shells and thin films40. Composite materials矛盾矩陣是TRIZ的工具,用來選擇發明性原則來解決特定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