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理论应用案例
TRIZ的应用实例

社会科学领域实例
创新方法推广:介绍TRIZ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医疗、经济等 创新案例分享: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如教育改革、医疗技术改进等 创新实践总结:总结TRIZ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实践经验,如团队合作、创新思维等 创新前景展望:展望TRIZ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如跨领域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等
环境科学:应用 TRIZ解决环境 问题,如污染治 理、可持续发展 等
社会科学领域
创新方法论:TRIZ是一种创新方法论,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
冲突解决:TRIZ中的冲突解决原理可以帮助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 解决社会问题中的矛盾和冲突。
未来研究:TRIZ中的预测未来趋势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未来研究和预测,帮助 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未来的社会变革。
国际化发展:TRIZ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创新方法论,未来将进一步实 现国际化发展,推动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
自然科学领域实例
飞机机翼设计:通过TRIZ理论,解决了机翼设计中的气流分离问题,提高了飞行效率。
汽车制造:应用TRIZ理论,优化了汽车制造过程中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制造工艺 等环节,提高了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医学领域:通过TRIZ理论,解决了医学领域中的一些技术难题,如医疗器械的设计、 手术过程的优化等,提高了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政策制定:TRIZ中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方法可以帮助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政策制定者更好地制 定和实施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TRIZ在国外企业的应用案例

给装置的需要部件的数量,设计出重量轻、体积小而且结构简单的部件井通过改善实现50%以上的成本节减。
(8)生产世界最高性能的运动车汽车公司Ferrari.通过TRIZ的使用.开发了径轴用汽车使用的发动机,并获得Grand Prix大会的优胜奖。
(9)美国NASA的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研究员开发在超低温下工作的电池.通过TRIZ的应用.短时间内查找可以进行实验的数十个解决方案思路.成功开发发挥新的性能的电池。
(10)吉列公司的4 ManYear的研究开发项目,项目领导在发热剃须刀使用气泡香皂的开发过程中利用TRIZ,短时间(仅1天)内找到核心思路.并获得成功。
(11)NEC公司利用TRIZ解决晶体管的技术问题,确保了5倍以上的信赖性,井通过特许选定,确保年节约800万美元的技术使用费。
(12)汽车制造商Honda利用TRIZ软件.缩短项目信息调查分析阶段的平均时间.使平均时间从22000小时减少到1000小时。
(13)富士施乐公司组织了TRIZ学习小组并购买了很多套软件.在全公司范围内有规律地讨论和报导TRIZ案例和做内部咨询活动。
每年至少都有10项工程因为使用了TRIZ而得以解决.比如测量复印机托盘里纸的厚度.提高纸托的防潮能力,解决稀有气体荧光灯的亮度暗的问题等;他们同时也把TRIZ应用于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比如设立了一个新的部门信息咨询部。
(14)理光公司1997年引人TRIZ。
并于1999年由TRIZ小组成立了质量控制办公室且开始有规律地进行TRIZ内部培训,应用TRIZ成功地改善了回声包装部件的性能。
(15)JR东日本公司的TRIZ由日本SANNO大学于2022年引入,利用TRIZ解决了其子弹头列车Shinkansen厕所空间的设计。
(16)松下通信系统设备有限公司于2022年引人TRIZ,在两年的时间里,500名工程师接受了TRIZ培训.其中很多人现在已经能够把TRIZ灵活运用于公司的各个部门的不同工作中。
triz案例

triz案例TRIZ(理论解决问题方法)是由苏联科学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化创新方法,其主旨是通过分析问题和现有技术的矛盾点,寻找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下面将介绍一个TRIZ的案例。
假设有一个问题,某公司的汽车发动机在长时间高速运转后,容易出现故障,影响了运输效率和使用寿命。
通过分析,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动机的散热系统无法有效地将热量散发出去,导致发动机过热。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在于提高发动机的散热效率。
根据TRIZ的理论,我们首先要分析问题,找出矛盾点。
在这个案例中,矛盾点就是需要提高散热效率,但是现有的散热系统无法满足需求。
接下来,我们要运用TRIZ的40个发明原理中的一个或多个来解决问题。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运用“另一种物质或场景”这个发明原理。
即引入一种新的材料或环境来改善散热效率。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具有较好散热性能的材料来替代传统的散热片或散热器。
或者可以考虑在散热系统中引入更好的散热液体,例如液态金属。
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分离”这个发明原理。
即将散热系统与其他部件分离开来,减少相互的干扰。
例如,将散热系统独立出来,让它有更好的散热环境,不受其他部件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运用“防御性”这个发明原理。
即引入一种防御性的机制来保护发动机不受过热的影响。
例如,在发动机周围设置一个保护罩或隔热层,防止外部热量进入,并增加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问题和应用TRIZ的发明原理,我们可以得出几个解决方案。
例如,引入新的材料或液体来改善散热效率,将散热系统与其他部件分离,以及引入防御性机制来保护发动机免受过热的影响。
通过这些创新的解决方案,可以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散热效率,从而解决长时间高速运转后发动机故障的问题。
TRIZ理论应用案例

TRIZ理论应用淬火工艺的案例车间得到一份订单,对很大的金属零件进行热处理。
要进行这项工作,吊车司机必须从炼铁炉中吊出通红的铸铁,将它运到一个油池上方并使其落人油槽。
工作了几天之后,吊车司机找到老板抱怨说:“这样干我很难呼吸。
我的控制室离房顶很近,所有从油槽里升起的烟都向我飘来,我不干了。
”烟雾本来不是问题,因为处理小部件时,车问里的通风设备满足要求;现在,在处理大型部件时,烟就变成了主要问题。
因为处理过程不能改变,老板面临一个典型的管理局面:得想出一种办法,但他还不知办法在哪里。
从定义上来说,一个技术系统应该有三种成分:两种物质和一个场(能量)。
要解决问题,首先应明确引起问题的技术系统。
在这个例子中,引起问题的技术系统是油池里的油、金属部件,以及该部件的热能。
烟是这个过程的副产物,对吊车司机造成危害。
现在,需要确定在技术系统中必须改善的特性。
为做到这一步,我们来填写附表1,指出需改善的特性。
???1.标明技术系统的名称金属处理过程???2.指出技术系统的系统对大型金属部件进行过油处理???3.列出该技术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及相应作用4.描述技术系统的操作本例中,吊车司机将通红的部件放到装满油的油槽中,金属部件一接触油就会激起浓烟,污染环境。
???5.表示出应该改善或取消的特性:例如通过取消烟雾或减少烟雾所造成的危害,改善吊车司机的工作条件。
利用附表2构建技术矛盾。
(填写附表2,能够有助于清楚地确定问题中的技术矛盾。
)在问题中,从1a项到1d项都与问题无关,因为不是要改善技术系统的特性。
相反,我们是想去除有害的作用。
2a.“讲明需要减掉、去除或使其中性化的负面特性”。
这个特性就是烟雾。
2b.“列出传统的减掉、去除该特性或使该特性中性化的方法”。
利用金属盖来覆盖油槽,这样可以防止油烟四散。
2c.“写出在2b项条件中更加恶化的特性”。
系统的复杂性和重量增加。
2d.“构建技术矛盾如下”:???技术矛盾1:如果利用金属盖将(油烟雾带来的有害)特性减少(去除),则系统的复杂性增加。
triz反馈原理的应用案例

TRIZ反馈原理的应用案例1. 引言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即创新问题解决理论)是由俄罗斯科学家阿尔图尔·格恩里奇·阿尔图谢维奇·盖鲁尔得创立的一种问题解决方法。
TRIZ提供了一系列的原则、模型和工具,用于解决创新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TRIZ反馈原理是TRIZ方法中的一个重要原理,通过使用反馈原理,可以在解决问题和创新中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实际应用案例,说明TRIZ反馈原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案例1:汽车制造业在汽车制造业中,TRIZ反馈原理可以应用于提高汽车零部件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发动机设计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发动机的磨损和老化导致的性能下降。
通过应用反馈原理,工程师们可以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创新方案。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引入一个智能监测系统来监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该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发动机的各项指标,并将数据反馈给发动机控制系统。
当发现发动机性能下降时,控制系统可以自动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燃料喷射量或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以维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3. 案例2:医疗设备制造业在医疗设备制造业中,TRIZ反馈原理可以应用于改进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效果。
例如,在手术器械设计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手术时器械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手术操作的失败和不良后果。
通过应用反馈原理,工程师们可以设计一种智能手术器械,该器械可以实时感知手术操作的力度和角度,并将这些数据反馈给操作者。
当操作者的手势和力度超出安全范围时,系统可以发出警报或自动停止手术动作,以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4. 案例3:能源领域在能源领域,TRIZ反馈原理可以应用于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例如,在风能发电领域,一个常见的问题是风轮叶片的损坏和磨损,导致能量损耗和维护成本的增加。
通过应用反馈原理,工程师们可以设计一种智能风轮叶片,该叶片可以实时监测风的速度和方向,并根据这些数据自动调整叶片的角度和形状,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并减少叶片的损耗。
triz理论生活中的案例

triz理论生活中的案例通过下面一个金鱼法的简单应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TRIZ理论中创造性问题分析方法在现实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埃及神话故事中会飞的魔毯曾经引起我们无数遐想,那么现在我们不妨一步步分析一下这个会飞的魔毯。
现实生活中虽然有毯子,但毯子都不会飞的,原因是由于地球引力,毯子具有重量,而毯子比空气重。
那么在什么条件下毯子可以飞翔我们可以施加向上的力,或者让毯子的重量小于空气的重量,或者希望来自地球的重力不存在。
如果我们分析一下毯子及其周围的环境,会发现这样一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如空气中的中微子流、空气流、地球磁场、地球重力场、阳光等,而毯子本身也包括其纤维材料,形状、质量等。
那么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找到一些让毯子飞起来的方法,比方毯子的纤维与中微子相互作用可使毯子飞翔,在毯子上安装提供反向作用力的发动机,毯子在没有来自地球重力的宇宙空间,毯子由于下面的压力增加而悬在空中〔气垫毯〕,利用磁悬浮原理,或者毯子比空气轻。
这些方法有的比较现实,但有的仍然看似不可能,比方毯子即使很轻,但也比空气重,对这一点我们还可以继续分析。
比方毯子之所以重是因为其材料比空气重,对这一点我们还可以继续分析。
比方毯子之所以重是因为其材料比空气重,解决的方法就是采用比空气轻的材料制作毯子,或者毯子象空中的尘埃微粒一样大小,等等。
通过上面一个简单分析过程,我们会发现,神话传说中会飞的毯子逐渐走向现实,从中或许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趣甚至十分有用的创意。
这个简单的应用展示了金鱼法的创造性问题分析原理:即它首先从梦想式设想中别离出现实局部,对于不现实局部,通过引入其它资源,一些想法由不现实变为现实,然后继续对不现实局部进行分析,直到全部变为现实。
因此通过这种反复迭代的方法,常常会给看似不可能的问题带来一种现实的解决方案。
可以看出,TRIZ理论中的这些创造性思维方法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打破我们的思维定势,扩展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又提供了科学的问题分析方法,保证我们按照合理的途径寻求问题的创新性解决方法。
基于TRIZ理论的40个原理案例分析

基于TRIZ理论的40个原理案例分析在创新和问题解决领域中,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创新问题解决理论)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理论方法。
TRIZ通过研究创新的基本原则,提出了40个创新原理,这些原理为解决问题、创造新产品和优化流程提供了指导。
本文将基于TRIZ理论,分析40个原理的案例应用,以揭示其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价值。
1. 分割原理(Segmentation)分割原理适用于将整体分割为互不相关的部分,从而解决问题。
例如,将汽车座椅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单元,以便更好地进行调整和维护。
2. 提前预防原理(Taking out)提前预防原理强调在问题发生之前采取措施,防止其发生。
例如,通过使用优质材料或加强机器部件的设计,可以减少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3. 局部质量原理(Local Quality)局部质量原理着眼于提高系统中的局部性能,以实现整体效益的提高。
例如,在电池管理系统中,通过改进电池的密封性能,提高整体能量存储效率。
4. 渐进变化原理(Progressive Change)渐进变化原理指出,在改进产品或技术时,应采取逐步渐进的变化,以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
例如,推出新版软件时,可以先进行小规模测试和反馈,再逐步进行升级和改进。
5. 扩展原理(Expanding)扩展原理适用于提高系统的某个参数或指标,以增加其效能。
例如,在太阳能电池中,通过扩大电池的表面积,可以提高能量捕捉和转换效率。
6. 反向原理(Reversal)反向原理是指通过反向思考问题,找到解决方案的方法。
例如,在设计自动门时,通过反向思考,可以将门锁设计为只需一定的力量即可打开,以提高便利性和舒适度。
7. 促进型因素原理(Catalysis)促进型因素原理关注如何提高或引入促进因素,以改善系统性能。
例如,在生产线中,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8. 对称性原理(Symmetry)对称性原理指出,通过引入对称或平衡因素,可以对系统进行改进。
triz案例分析

triz案例分析TRIZ案例分析TRIZ,即“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是一套系统化的问题解决工具,它基于对大量专利的分析,总结出了创新过程中的规律和模式。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分析TRIZ的应用。
案例背景:一家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如何提高产品A的组装效率。
产品A由多个部件组成,需要在流水线上进行组装。
目前,组装过程中存在部件定位不准确、组装速度慢等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问题分析:使用TRIZ中的“问题定义”工具,首先明确了问题的核心:提高组装效率。
接下来,通过“矛盾矩阵”分析了问题的主要矛盾,即在保持组装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减少组装时间。
解决方案探索:根据TRIZ的“40个发明原则”,团队选择了“预先反作用”原则,即在组装前就对部件进行预定位,以减少组装过程中的调整时间。
此外,还采用了“能量转换”原则,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来替代人工操作,提高组装速度。
实施步骤:1. 设计预定位装置,确保部件在进入组装环节前已经准确定位。
2. 引入自动化组装设备,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组装速度和准确性。
3. 对流水线进行重新布局,优化组装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移动和等待时间。
4. 进行小规模试验,验证新方案的有效性,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
5. 推广至整个生产线,全面提高组装效率。
效果评估:经过实施,产品A的组装效率提高了30%,同时组装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自动化设备的引入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误差,预定位装置的加入使得组装过程更加流畅。
总结:通过TRIZ理论的应用,企业成功解决了组装效率低下的问题。
TRIZ不仅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问题解决框架,还通过其丰富的工具和原则,帮助团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快速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这个案例展示了TRIZ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证明了其作为一种创新方法论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IZ理论应用淬火工艺的案例车间得到一份订单,对很大的金属零件进行热处理。
要进行这项工作,吊车司机必须从炼铁炉中吊出通红的铸铁,将它运到一个油池上方并使其落人油槽。
工作了几天之后,吊车司机找到老板抱怨说:“这样干我很难呼吸。
我的控制室离房顶很近,所有从油槽里升起的烟都向我飘来,我不干了。
”烟雾本来不是问题,因为处理小部件时,车问里的通风设备满足要求;现在,在处理大型部件时,烟就变成了主要问题。
因为处理过程不能改变,老板面临一个典型的管理局面:得想出一种办法,但他还不知办法在哪里。
从定义上来说,一个技术系统应该有三种成分:两种物质和一个场(能量)。
要解决问题,首先应明确引起问题的技术系统。
在这个例子中,引起问题的技术系统是油池里的油、金属部件,以及该部件的热能。
烟是这个过程的副产物,对吊车司机造成危害。
现在,需要确定在技术系统中必须改善的特性。
为做到这一步,我们来填写附表1,指出需改善的特性。
???1.标明技术系统的名称金属处理过程???2.指出技术系统的系统对大型金属部件进行过油处理???3.列出该技术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及相应作用4.描述技术系统的操作本例中,吊车司机将通红的部件放到装满油的油槽中,金属部件一接触油就会激起浓烟,污染环境。
???5.表示出应该改善或取消的特性:例如通过取消烟雾或减少烟雾所造成的危害,改善吊车司机的工作条件。
利用附表2构建技术矛盾。
(填写附表2,能够有助于清楚地确定问题中的技术矛盾。
)在问题中,从1a项到1d项都与问题无关,因为不是要改善技术系统的特性。
相反,我们是想去除有害的作用。
2a.“讲明需要减掉、去除或使其中性化的负面特性”。
这个特性就是烟雾。
2b.“列出传统的减掉、去除该特性或使该特性中性化的方法”。
利用金属盖来覆盖油槽,这样可以防止油烟四散。
2c.“写出在2b项条件中更加恶化的特性”。
系统的复杂性和重量增加。
2d.“构建技术矛盾如下”:???技术矛盾1:如果利用金属盖将(油烟雾带来的有害)特性减少(去除),则系统的复杂性增加。
???技术矛盾2:如果利用金属盖将(油烟雾带来的有害)特性减少(去除),则系统的重量特性增加。
与特性“由烟雾带来的有害作用”最接近的是表中31行的“由一物引起的有害因素”,与复杂性最接近的是表中36列的“由一物引起的复杂性”。
在表中31行和36列的交叉处是表示指向解决技术矛盾的最合适的原则(参看技术矛盾表1)。
???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原理:???原理19"离散法"指出:??? a.用间歇行动来代替持续行动。
??? b.如果行动已是间歇的,改变间歇频率。
??? c.利用脉冲之间的停顿来提供附加行动。
???应用原理19意味着间歇地将金属部件放入油槽加温,着只有通过打开和关闭油池的盖子才能实现。
不幸的是,现存的条件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所以这一原理不适用。
??原理1"分离法"意味着:??? a.将物体分成互相独立的部分。
??? b.将一物分割。
??? c.提高一物的分割程度。
???应用原理1a意味着将盖子分成不同的部分,应用lb将盖子分割程度增加至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份,进一步延伸这一概念,盖子即可由非常细小的球体(或甚至是液体或气体)构成。
这样的活动盖就不会影响将炽热部件放入油中。
原理31"孔化法"表示:??? a.将一物做成孔状,或运用有孔的辅助物(插入或遮盖)。
??? b.如果一物已经是孔状物,事先在孔中加入某种物质。
???运用原理31a意味着用孔状物作成盖子。
将原理31a和原理31b结合,使我们想到用有孔的小球或液体来做油池盖。
有孔材料可以吸收烟雾。
???分析第二个技术矛盾(技术矛盾表2)??? 原理35“性能转换法”,即:??? a.改变系统的物理状态。
??? b.改变浓度或密度。
??? c.改变灵敏程度。
??? d.改变温度或体积。
???原理35建议改变系统的物质性能,即将目前固态的系统变成液态或气态。
在谈技术矛盾1时已提到利用液态。
将油槽盖转换成气态是很有趣的一项建议。
但我们如何实现呢?一种比空气重的惰性气体,可以覆盖在油的表面而充当油池盖。
原理22“变害为利法”:??? a.利用有害因素—特别是环境方面—取得有利的效果。
??? b.将一有害因素和另一有害因素结合起来,以去除该有害因素。
??? c.提高有害性至某种程度,以至丧失有害性。
???原理22c提出增加烟雾使其成为在油和氧气问的屏障,而防止油池冒烟。
???原理1 “分离法”重新提出,参看我们上文的解释。
??? 最后原理39,“惰性环境法”提出:??? a.将正常环境转换成惰性环境。
??? b.将一中性物质或添加物加入一物体。
??? c.在真空中操作。
???结论:将原理39a和原理35a结合,提出对该问题的简单的解决方法。
用一种液体或惰性气体形成的油池盖来防止油槽冒烟,既未使系统复杂化也不妨碍吊机司机的工作纺织工艺流程的改进应用背景:??纺织印涂工艺过程中,织物要经过印涂辊进行印涂。
印涂辊的结构中,有一个存放涂敷混合物的料槽。
涂敷混合物是一种乳液状的粘着剂。
凹版印辊的表面是一些雕刻好的印刷单元,它的一半浸在料槽里面的涂敷混合物中,当凹版印辊转动的时候,印辊表面上那些雕刻好的印刷单元在槽中被涂上涂料。
这些涂料经过一个修理铲的休整,印辊表面多余的涂层被清除,被清除的涂敷混合物回到料槽中被再次利用。
印辊休整后,与一个向下扎压的橡皮辊相遇。
织物就是从这两个辊之间通过,织物在印辊和橡皮辊之间受到扎压。
在扎压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个微小的真空。
涂敷混合物由于真空的吸合而离开印刷滚筒,涂在织物的表面。
这个特殊的涂敷过程使布料表面产生涂层,因而不再用浸泡织物的方法来产生涂层。
经过这个工艺的织物含有湿涂层,接着该织物被卷入到加热的干燥罐中进行脱水,这样涂层就粘着在织物的面上。
有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线的生产速度就意味着产品的成本。
制作某种产品越快,就意味生产该产品的速率也就越高(每小时或每班生产的产量),因而生产该产品就更廉价。
在产品占用较多资金时,生产率就是公司的效益,它有时也会给消费者带来效益。
努力提高生产率,会给公司在此行业中保持竞争力。
高的生产率是与机器的生产量相关联,这是许多正在成长的公司所需要的。
问题描述:印涂辊的结构有如下部分组成:1、橡皮辊;2、凹版印辊;3、涂敷混合物;4、修理铲;5、织物。
系统存在的技术矛盾有:在这个操作中,机器的速度提高了,但是涂层的重量减轻了。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方法来使我们增加涂敷速度的同时提供足够的涂层重量。
系统存在的物理矛盾有:处理过程同时必须既快又慢。
解决思路和关键步骤:本实例应用TRIZ理论来解决问题。
利用创新原理,生产过程图示描述如下图1:涂敷过程的图形说明在生产过程中,我们要求涂敷部件应能完成这样的操作:增加涂敷速度的同时使织物有足够的厚涂层。
我们利用技术矛盾矩阵来尝试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
矩阵表中,使系统提高的技术特性是:速度(Speed),表中第9号参数;矩阵表中,使系统恶化的技术特性是(矛盾的特性):移动物体的重量(Weight of moving object),表中第1号参数。
最终结果:由矩阵表的显示,我们得出最可能解决矛盾的四个创新原理,这四个创新原理分别是:11#创新原理:事先对策预防35#创新原理:物体的物理或化学状态变化27#创新原理:用便宜、寿命短的物品替代28#创新原理:机械系统的替代应用以上四个创新原理,可以得出如下解决方案:A 应用11#创新原理建议:改进过程中,通过事先使用某些对策,来增加物体的可靠性。
要解决的问题:涂层重量随涂敷速度增加而减少。
解决方向:改变织物的物理特性或涂敷物的物理特性,增加相互间的吸附能力。
解决方案:1、对织物进行化学处理:添加某种化学物质来改进织物的湿面特性,织物增加了对涂敷物的吸附能力,这样就能保证织物在涂敷速度增加的同时吸附上更多的涂敷物。
2、对涂敷物进行化学处理:添加某种化学物质,使涂敷物的粘性增加,更利于涂敷物在织物的表面吸附。
B 应用35#创新原理建议:改变物体的各种状态参数,如改变物体的密度,弹性程度或温度等。
要解决的问题:涂层重量随涂敷速度增加而减少。
解决方向:改变织物的组成或改变涂敷物的物理特性。
解决方案:如果织物改为100%的棉织物,织物能成功地吸附涂敷物,这是由于棉纤维固有的棉芯吸附特性,但这样的改变将会完全改变我们的最终产品。
这种改变,既改变最终产品的物理特性(抗张强度,延展性和手感),又改变织物本身的成本(100%的棉织物比棉/化纤比例为50/50的合成纤维织物昂贵的多)。
在织物的涂敷过程之前,可应用预热方法使织物在涂敷过程中吸收涂敷物。
预热方法有利于织物的干燥,也有利于涂敷物的吸收。
加热涂敷物之后,涂敷物的粘度(2,500 cps)会降低到将近1,000 cps。
这优化了涂敷物的流体特性,更利于涂敷物从涂敷部件转移到织物上。
C 应用27#创新原理建议:以便宜的东西代替昂贵的东西,这个方案可改进现存的系统,但不能解决系统中的根本问题。
要解决的问题:涂层重量随涂敷速度增加而减少。
解决方向:更换部件,用更好的部件来完成涂敷过程。
解决方案:将钢性修理铲用一个便宜的塑料铲来替代。
从专利中我们发现,塑料铲更可靠,并适合更好的涂敷重量控制。
D 应用28#创新原理建议:用一个光学系统,声学系统或气味的系统来代替机械系统,即更换物质场。
要解决的问题:涂层重量随涂敷速度增加而减少。
解决方向:改变或改善系统的作用场。
解决方案:当前的捏合辊,涂敷过程中,会在织物上的形成压力,它有一个硬橡皮层,印辊则是由坚固的钢制造。
因为辊的橡皮相当硬,当它和印辊接触时没有弹性。
这就使橡皮辊和印辊间的接触面积较小。
当压力一定时,如果使用一个更软一点更富有弹性的橡皮辊,橡皮辊和印辊之间的接触面积将增加。
这将增加织物吸附涂敷物的滞留时间。
印辊得到的机械压力来自捏合辊,捏合辊也可用一个充气辊来代替,充气辊是中空的辊,可通过中间充气或放气来增加辊的硬度。
结论:通过理论上的分析,我们利用创新原理,最终解决了问题。
即:使用更软一点的辊,,涂层重量大大增加了,涂敷速度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
? 生产线速度相对涂层重量关系图如下: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改变原来的硬度为90(邵氏硬度)的橡皮辊,取而代之的是硬度为60(邵氏硬度)软一点的橡皮辊。
我们期望总涂层重量为大约 2.50 oz./yd2(盎司/平方码)。
以前以30 yds./min(码/分钟)速度运行涂层重量大约2.35 oz./yd2(盎司/平方码)。
改变辊的硬度后,得出结果如下图:TRIZ发明创造原理举例1 分割1)火车车厢之间是单独的个体,可调整车厢的数量2)圆珠笔的笔心与笔套是两个可分的部分,笔心可以换3)电风扇的三片叶片是三个独立的个体,可拆卸4)田地里的浇水水管系统,每一段用一个接头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