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理论的应用实例分析
TRIZ理论四十个创新原理及其实例

四十个创新原理及其实例一、分割原理实例:组合家具、企业大型项目分设子项目二、抽取原理实例:空调压缩机装在室外三、局部改变原理实例:楼房内分成不同功能的房间、饭盒分成几个小隔间四、增加不对称性实例:新兴的不对称家具五、组合合并原理实例:做饭时煲汤的同时可以洗菜、计算机的微处理器六、多用性原理实例:复合型人才、多功能榨汁机七、嵌套原理实例:千斤顶、伸缩吸管八、重量补偿原理实例:舰载飞机的弹射器、导弹发射器九、预先反作用原理实例:拉弓射箭十、预先作用原理实例:农作物施肥、标示牌等十一、事先防范原理实例:楼道应急照明灯、预防接种疫苗十二、等势原理例:工厂车间辊式传送带十三、反向作用原理例:火箭发射十四、曲面化原理例:台灯灯罩十五、动态特性例:火车各车厢的连接处可以转动十六、未达到或过度作用原理例:种玉米时放三个种子保证出苗率十七、空间维数变化原理例:双层巴士、多层楼房十八、机械振动原理例: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振动上料机十九、周期性动作原理例:时钟的指针二十、有效作用的连续性例:病人按时吃药二十一、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例:医院设立急诊室二十二、变害为利原理例:淘米水冲洗厕所、废水利用等二十三、反馈原理例:电脑的数据处理器二十四、借助中介物原理例:帆船的航行借助风力二十五、自服务例:太阳能路灯二十六、复制原理例:身份证等各种证件的复印件二十七、廉价替代品原理例:一次性水杯、一次性鞋托二十八、机械系统替代原理例:电视遥控器、指纹识别系统二十九、气压或液压结构例:食品包装袋内充满稀有气体三十、柔性壳体或薄膜例:蔬菜薄膜、手机贴膜三十一、多孔材料例:音响喇叭处的膜三十二、改变颜色例:士兵穿的迷彩服三十三、均质性例:挑担子的时候均匀分配两头的重量三十四、抛弃或再生原理例:手枪打出子弹后弹壳脱落三十五、改变物理或化学参数例:混凝土中加钢筋增强其强度三十六、相变原理例:夏天室内散水降温三十七、热膨胀原理例:爆米花三十八、强氧化剂原理例:医院里使用的氧气瓶氧气浓度比较高三十九、惰性环境例:食品包装袋里充满惰性气体延长保质期四十、复合材料例:制造飞机等部件需要高强度的复合材料(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Triz理论应用实例——拖把的创新设计

Triz理论应用实例——拖把的创新设计一、应用背景拖把是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用到的物品,应该说它的出现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现在人们用的各种拖把真的很好用吗?如果你经常做家务的话,我想你一定会皱起眉头的。
二、问题描述现在市场上的拖把主要有以下几种,如图所示:图1 图2图3 图4市场主流拖把优缺点比较进行一个创新设计,争取想出一款功能更加完善,使用更加方便的新型拖把!三、问题分析1、解决拖把不易拧干或者拧干十分困难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10#力——用更小的力完成同样的工作33#可操作性——使得拧干的过程动作更加简单,增强其可操作性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36#装置的复杂性——要增加拧干功能必然使得装置较普通拖把而言更加复杂。
时间可以将拖把放置在某个装置内,然后用脚踩或者手拉的方式即可自动将水拧干。
经调查,这种方案已经运用于现代产品中,并且效果良好。
如图:2、解决拖把使用时不符合人体舒适度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31#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使得人体疲劳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36#装置的复杂性——其形状必将更加的复杂将拖把的手柄设置成符合人体工学的形状,最理想的情况是,人不需要弯腰便可以完成拖地的过程。
3、解决一个拖把不能同时用来清洁和擦干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35#适用性及多样性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36#装置的复杂性可以使用两块拖把布,当需要湿拖的时候换上其中一块,当需要将水擦干的时候换上另一块即可。
4、解决拖把吸水能力不强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27#可靠性——拖把是否能够可靠的将地板上的水吸干净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26#物质或事物的数量——很可能需要增加某一具有强吸附能力的物质解决方法:利用40#复合材料原理中用复合材料来替代单一材料寻找一种吸水能力超强的材料,将其使用到拖把布中即可。
5、解决拖把不能清除死角灰尘的问题改善的技术特性参数:35#适应性及多样性——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环境恶化的技术特性参数:13#结构稳定性——可以灵活运动,必然会使其结构不太稳定将拖把手柄与拖布的连接部位的焊接变为一个可以实现360°自由转动的铰接的结构,那么当有死角需要擦拭的时候,该拖把可以轻松完成此任务。
TRIZ理论应用案例

TRIZ理论应用淬火工艺的案例车间得到一份订单,对很大的金属零件进行热处理。
要进行这项工作,吊车司机必须从炼铁炉中吊出通红的铸铁,将它运到一个油池上方并使其落人油槽。
工作了几天之后,吊车司机找到老板抱怨说:“这样干我很难呼吸。
我的控制室离房顶很近,所有从油槽里升起的烟都向我飘来,我不干了。
”烟雾本来不是问题,因为处理小部件时,车问里的通风设备满足要求;现在,在处理大型部件时,烟就变成了主要问题。
因为处理过程不能改变,老板面临一个典型的管理局面:得想出一种办法,但他还不知办法在哪里。
从定义上来说,一个技术系统应该有三种成分:两种物质和一个场(能量)。
要解决问题,首先应明确引起问题的技术系统。
在这个例子中,引起问题的技术系统是油池里的油、金属部件,以及该部件的热能。
烟是这个过程的副产物,对吊车司机造成危害。
现在,需要确定在技术系统中必须改善的特性。
为做到这一步,我们来填写附表1,指出需改善的特性。
???1.标明技术系统的名称金属处理过程???2.指出技术系统的系统对大型金属部件进行过油处理???3.列出该技术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及相应作用4.描述技术系统的操作本例中,吊车司机将通红的部件放到装满油的油槽中,金属部件一接触油就会激起浓烟,污染环境。
???5.表示出应该改善或取消的特性:例如通过取消烟雾或减少烟雾所造成的危害,改善吊车司机的工作条件。
利用附表2构建技术矛盾。
(填写附表2,能够有助于清楚地确定问题中的技术矛盾。
)在问题中,从1a项到1d项都与问题无关,因为不是要改善技术系统的特性。
相反,我们是想去除有害的作用。
2a.“讲明需要减掉、去除或使其中性化的负面特性”。
这个特性就是烟雾。
2b.“列出传统的减掉、去除该特性或使该特性中性化的方法”。
利用金属盖来覆盖油槽,这样可以防止油烟四散。
2c.“写出在2b项条件中更加恶化的特性”。
系统的复杂性和重量增加。
2d.“构建技术矛盾如下”:???技术矛盾1:如果利用金属盖将(油烟雾带来的有害)特性减少(去除),则系统的复杂性增加。
triz产品创新实例

triz产品创新实例TRIZ 是一种系列化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复杂的技术难题和推动产品创新。
通过运用 TRIZ 的思维方式,可以创造独特的解决方案,开创新的市场和商业领域。
下面是几个 TRIZ 产品创新实例:1.日本电器公司创新设计了一款压缩机,使得空调器比以前更加高效、环保。
该设计采用 TRIZ 方法,通过增加活塞数量、轴心偏移量和减小摩擦损耗等方式,使得压缩机转速变慢、效率更高、噪音更小。
2.温州雪铁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采用 TRIZ,设计制造了一种新型机械加工设备。
传统设备会导致局部加工过程中存在热量产生,在使用过程中会对设备其他部件产生影响。
而这种新型设备将热量率先处置掉,从而避免了影响。
该设备不仅解决了传统设备存在的问题,而且提升了加工质量和效率。
3.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运用TRIZ,发明了一种车门防止剐蹭的系统。
该系统在车门内部设置一种可伸缩的弹簧装置,当附近的车辆接近时,弹簧就会被压缩,从而保护车门不受损伤。
这项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车辆在停车时车门被剐蹭的情况,提升了车主的使用体验。
4.德国福特汽车公司采用思维创新法 TRIZ,实现了对于制造汽车座椅时座位头枕和座位椅的完美结合。
通过 TRIZ 分析,发现座位的头枕和座位椅的结构和材料不同,决定了它们的连接和调整方式也应该不同。
然后,德国福特汽车公司就采用了一种新的机构来解决这个问题,在生产车座时,只需按一下按钮即可方便地将头枕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提升了车座的舒适性。
以上是TRIZ产品创新的一些实例,可以看出,TRIZ 为产品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和领先。
triz反馈原理的应用案例

TRIZ反馈原理的应用案例1. 引言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即创新问题解决理论)是由俄罗斯科学家阿尔图尔·格恩里奇·阿尔图谢维奇·盖鲁尔得创立的一种问题解决方法。
TRIZ提供了一系列的原则、模型和工具,用于解决创新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TRIZ反馈原理是TRIZ方法中的一个重要原理,通过使用反馈原理,可以在解决问题和创新中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实际应用案例,说明TRIZ反馈原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案例1:汽车制造业在汽车制造业中,TRIZ反馈原理可以应用于提高汽车零部件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发动机设计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发动机的磨损和老化导致的性能下降。
通过应用反馈原理,工程师们可以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创新方案。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引入一个智能监测系统来监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该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发动机的各项指标,并将数据反馈给发动机控制系统。
当发现发动机性能下降时,控制系统可以自动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燃料喷射量或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以维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3. 案例2:医疗设备制造业在医疗设备制造业中,TRIZ反馈原理可以应用于改进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效果。
例如,在手术器械设计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手术时器械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手术操作的失败和不良后果。
通过应用反馈原理,工程师们可以设计一种智能手术器械,该器械可以实时感知手术操作的力度和角度,并将这些数据反馈给操作者。
当操作者的手势和力度超出安全范围时,系统可以发出警报或自动停止手术动作,以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4. 案例3:能源领域在能源领域,TRIZ反馈原理可以应用于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例如,在风能发电领域,一个常见的问题是风轮叶片的损坏和磨损,导致能量损耗和维护成本的增加。
通过应用反馈原理,工程师们可以设计一种智能风轮叶片,该叶片可以实时监测风的速度和方向,并根据这些数据自动调整叶片的角度和形状,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并减少叶片的损耗。
TRIZ理论的应用实例分析

TRIZ理论的应用实例分析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是由苏联工程师格里戈里·阿尔图诺维奇·阿尔图舍夫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创新方法论。
TRIZ理论的核心原则是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创新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出一套通用的创新规律和原则,以帮助解决各种问题和困境。
以下是一些TRIZ理论的应用实例分析:1.飞机发动机的改进飞机发动机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领域,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
TRIZ理论可以应用于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噪音减少和可靠性提升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使用TRIZ的分析工具,工程师可以找到已有问题的根本矛盾,并运用TRIZ的解决原则来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通过应用“逆向”原则,可将从机翼下面吸入的大气压力转化为发动机压力,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2.医疗器械的创新设计在医疗器械的设计过程中,TRIZ理论可以帮助工程师解决技术难题和满足各种需求。
例如,在设计心脏起搏器时,工程师面临着如何减小设备体积、延长电池寿命等问题。
通过应用TRIZ的“资源分配”原则,工程师可以优化设备的结构设计,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3.生产流程改进在生产流程方面,TRIZ理论可以应用于分析和优化不同工艺的矛盾和问题。
例如,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往往存在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之间的矛盾。
通过应用TRIZ的“逆向”原则,工程师可以发现并消除影响整体效果的各个因素,并提出创新的生产流程方案。
通过TRIZ的思维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4.能源利用的创新能源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应用TRIZ理论可以帮助工程师在能源领域找到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例如,通过使用TRIZ的“资源分配”原则,可以分析能源利用中存在的矛盾,如如何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通过应用TRIZ的解决原则,工程师可以提出创新的能源利用方法,例如利用潮汐能、太阳能等。
基于TRIZ理论的40个原理案例分析

基于TRIZ理论的40个原理案例分析在创新和问题解决领域中,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创新问题解决理论)是一种被广泛运用的理论方法。
TRIZ通过研究创新的基本原则,提出了40个创新原理,这些原理为解决问题、创造新产品和优化流程提供了指导。
本文将基于TRIZ理论,分析40个原理的案例应用,以揭示其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价值。
1. 分割原理(Segmentation)分割原理适用于将整体分割为互不相关的部分,从而解决问题。
例如,将汽车座椅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单元,以便更好地进行调整和维护。
2. 提前预防原理(Taking out)提前预防原理强调在问题发生之前采取措施,防止其发生。
例如,通过使用优质材料或加强机器部件的设计,可以减少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3. 局部质量原理(Local Quality)局部质量原理着眼于提高系统中的局部性能,以实现整体效益的提高。
例如,在电池管理系统中,通过改进电池的密封性能,提高整体能量存储效率。
4. 渐进变化原理(Progressive Change)渐进变化原理指出,在改进产品或技术时,应采取逐步渐进的变化,以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
例如,推出新版软件时,可以先进行小规模测试和反馈,再逐步进行升级和改进。
5. 扩展原理(Expanding)扩展原理适用于提高系统的某个参数或指标,以增加其效能。
例如,在太阳能电池中,通过扩大电池的表面积,可以提高能量捕捉和转换效率。
6. 反向原理(Reversal)反向原理是指通过反向思考问题,找到解决方案的方法。
例如,在设计自动门时,通过反向思考,可以将门锁设计为只需一定的力量即可打开,以提高便利性和舒适度。
7. 促进型因素原理(Catalysis)促进型因素原理关注如何提高或引入促进因素,以改善系统性能。
例如,在生产线中,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8. 对称性原理(Symmetry)对称性原理指出,通过引入对称或平衡因素,可以对系统进行改进。
triz创新设计应用实例分析

TRIZ关于解决采煤机截割部方案设计班级:机设122 学号:201120224 姓名:邵李飞应用TRIZ工具及原理提出创新问题:在漫长的地球进化过程中,地球母亲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炭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种。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是煤炭开采大国也是煤炭消耗大国,但是在我国煤炭开采技术并不成熟。
例如在煤炭资源井工式机械化开采的工作面比较狭小,环境恶劣。
在一定采高下,为了提高煤炭的生采率,操作工人希望滚筒式采煤机的截割功率越大越好,但是由于地质条件或技术条件的限制,又不能过度增大采煤机的高度,以安装更大功率的截割电机;而同时管理部门又希望开采能耗越低越好。
应用TRIZ理论定义该技术的理想解如下:从提高理想解法则出发,应提高煤炭生产率的同时,降低采煤能耗、粉尘和截割刀具的耗损。
从煤炭截割理论考虑,粉尘量往往与采落煤炭的块度负相关,即煤块度越大,粉尘量相对越小,这就要求尽可能提高煤的块度。
但是煤块度增大,必须增大刀具的截割深度,这又受到截割刀具的强度、工作机构结构等限制。
因此,开采下来的煤块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体现出物理矛盾的存在。
当利用分离原理很难处理这一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技术矛盾的角度来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对39条技术矛盾特性参数分析可以从改善No.19动物耗能和No.39生产量/生产率两个特性参数出发。
对应改善特性参数,可能恶化参数如表4、表5所示从改善动物耗能出发推荐的解决方法为:No.5组合法,No.13逆向作用法,No.18机械振动法,No.24中介法,No.35性能转变法。
从改善生产量/生产率出发推荐的解决方法为:No.2 提取法,No.10预先作用法,No.18机械振动法,No.20有效运作持续法,No.23反馈法,No.28系统替代法,No.35性能转变法。
经过分析,根据发明原理提出如下几个解决方案:(1)利用No.5组合法,在不增加机身高度前提下,对每一个工作机构采用双电机联合驱动,增大截割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R I Z理论的应用实例分
析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TRIZ理论的应用实例分析
一、TRIZ理论的起源
TRIZ理论是阿奇舒勒(G. S. 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一种发明理论,其意义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
二、主要内容
现代TRIZ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创新思维方法与问题分析方法
TRIZ理论中提供了如何系统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如多屏幕法等;而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则包含了科学的问题分析建模方法——物-场分析法,它可以帮助快速确认核心问题,发现根本矛盾所在。
2.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针对技术系统进化演变规律,在大量专利分析的基础上TRIZ理论总结提炼出八个基本进化法则。
利用这些进化法则,可以分析确认当前产品的技术状态,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3. 技术矛盾解决原理
不同的发明创造往往遵循共同的规律。
TRIZ理论将这些共同的规律归纳成40个创新原理,针对具体的技术矛盾,可以基于这些创新原理、结合工程实际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案。
4. 创新问题标准解法
针对具体问题的物-场模型的不同特征,分别对应有标准的模型处理方法,包括模型的修整、转换、物质与场的添加等等。
5.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
主要针对问题情境复杂,矛盾及其相关部件不明确的技术系统。
它是一个对初始问题进行一系列变形及再定义等非计算性的逻辑过
程,实现对问题的逐步深入分析,问题转化,直至问题的解决。
6. 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工程学原理而构建的知识库
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领域的数百万项发明专利的分析结果而构建的知识库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丰富的方案来源。
三、基本哲理
TRIZ理论的基本哲理包括以下6条:
1、所有的工程系统服从相同的发展规则。
这一规则可以用来研究创造发明问题的有效解,也可用来评价与预测如何求解一个工程系统(包括新产品与新服务系统)的解决方案。
2、像社会系统一样,工程系统可以通过解决冲突(Conflicts)而得到发展。
3、任何一个发明或创新的问题都可以表示为需求和不能(或不再能)满足这些需求的原型系统之间的冲突。
所以,“求解发明问题”与“寻找发明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意味着在利用折衷与调和不能被采纳时对冲突的求解。
4、为探索冲突问题的解决方案,有必要利用专业工程师尚不知道或不熟悉的物理或其它科学与工程的知识。
技术功能和可能实现该功能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效应对应的分类知识库可以成为探索冲突问题解的指针。
5、存在评价每项发明创造的可靠判据。
这些判据是:
(1)该项发明创造是否是建立在大量专利信息基础上的基于偶然发现的少数事例的发明项目不是严肃的研究成果。
事实证明,一项重大或重要的发明项目通常是建立在不少于1万到2万项专利(或知产权/版权)研究的基础上。
(2)发明人或研究者是否考虑过发明问题的级别大量低水平的发明不如一项或少量高水平的发明。
因为,低水平的发明只能在简单的情况下运用。
(3)该项发明是否是从大量高水平的试验中提炼出来的结论或建议6、在大多数情况下,理论的寿命与机器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
因而,“试凑”法很难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系统解。
四、解决原理
原理是获得冲突解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TRIZ主要研究技术冲突和物理冲突。
技术冲突是指传统设计中所说的折衷,即由于系统本身某一部分的影响,所需要的状态不能达到。
物理冲突指一个物体有相反的求。
TRIZ引导设计者挑选能解决特定冲突的原理,其前提是要按标准工程参数确定冲突。
有39条标准冲突和40条原理可供应用。
五、创新原理
六、应用实例在生活有很多实例应用了TRIZ创新理论,以下将选取一部分理论的实例简单介绍。
1分割
1)火车车厢之间是单独的个体,可
调整车厢的数量
2)圆珠笔的笔心与笔套是两个可分
的部分,笔心可以换
3)电风扇的三片叶片是三个独立的
个体,可拆卸
4)田地里的浇水水管系统,每一段
用一个接头连接。
5)自行车、摩托车等的链条是一环
一环相接的,每环都是可以取下
来的
2分离
1)石油加工中,将一些油渣或其他
有害物质提炼分离,已获得精度
较高的汽油或柴油。
2)子弹发出后,弹芯与弹壳分离
3)电脑键盘与鼠标分开,为的是方
便人们更好的操作。
4)火箭在冲出大气层的过程中将已
经燃完燃料的部分解体分离
5)现在用在建筑中的隔音材料将噪
音吸收或隔离,从而使噪音被分
离出我们所处的环境。
3局部质量
1)锤子的一边做成平的一边做成扁
的,增加了锤子的切削功能(采
石场专用锤)。
2)自动笔。
将笔心上作一对耳朵,
再加一根弹簧。
3)电钻的钻头做成螺旋状,增加了
打孔时的稳定性,防止打滑
4)三键模式的电脑鼠标,改变了原
先单键的麻烦与不便。
5)改变杯子的开口,在上面做一个
切口,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在倒
水时泄漏(暖瓶外皮的口也是这
样的)
4不对称
1)衣服上的拉链,一边又拉头,另
一边没有。
2)电风扇的叶片
3)有天线的手机不对称
4)大刀从侧面来看是不对称的
5)眼镜的两个镜片因人眼近视程度
不同,镜片度数不同
5合并
1)将火车每个车厢合并在一起,增
加载客。
2)电话的话筒与听筒合并在一个盒
子里,可以方便人们打电话时可
以腾出一只手来干别的事情。
3)农场里喂养牲畜的食槽连在一
起,可以节省喂食的时间,提高
效率。
4)将室内的多个等串联在一起,共
用一个开关。
5)凳子上加一个靠背,两者合并成
为椅子
6多用性
1)键盘可以用来打字,也可以用来
打游戏。
2)多功能手机
3)瑞士军刀(最多的功能可到五十
多种)
4)mp3既可以听歌,也可以存储资
料.
5)现在的打印机集打印复印于一体7套装
1)墨水、笔心、笔套套在一起
2)电视机的室内天线
3)雨伞的伞柄
4)保温杯、暖瓶也是套装原理制成
的5)消防车和起重机
8质量补偿
1)气垫船,内充空气,使船漂浮。
2)液压千斤顶
3)潜艇使用排放水来实现升浮
4)风筝利用风对其向上的升力而升
到空中
5)将气球内部充入氢气(而不是空
气),可以使气球飘起来
9预加反作用
1)降落伞
2)手机按钮按下后,能自动恢复原
位
3)汽车减震器
4)船利用水对船的反作用力(浮
力)
5)儿童蹦蹦床利用反作用力将儿童
弹起
10预操作
1)易拉罐的开口
2)注射药品按量与品种放在固定瓶内,并贴标签。
3)食品袋的切口,方便人们撕开
4)印刷时先将要印刷的内容排版
5)在打字时先将电脑打开
11预补偿
1)洗衣机、微波炉等在未关舱门之前,无法进行工作,以保证安全。
2)保温杯上的软皮套,可以防止被子打滑或烫手
3)摩托车前的保险杠,防止车体滑倒时损坏车子
4)飞机起落架有三种起落方式(自动、机械、人工),后两者
是对前一种方式的补偿
5)摩托车有点子打火启动和脚动启动两种,互相补偿。
七、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创新方法,比如试错法,头脑风暴法等,TRIZ理论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它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着力于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而不是逃避矛盾,其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而不是采取折衷或者妥协的做法,而且它是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整个设计与开发过程,而不再是随机的行为。
实践证明,运用TRIZ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
它能够帮助我们系统的分析问题情境,快速发现问题本质或者矛盾,它能够准确确定问题探索方向,突破思维障碍,打破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觉分析问题,进行系统思维,能根据技术进化规律预测
未来发展趋势,帮助我们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