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根的结构与功能》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8)
【济南版初中生物 同课异构】八上《1第5节 根的结构与功能》 (3)

特点:细胞体积小,排 分生区列紧密, 核大,质浓、
无液泡,具有旺盛的分 裂增生能力。
伸长区
特点:细胞中出现液泡 ,细胞停止分裂,迅速伸 长,能吸收水分和无机 盐。
细胞停止伸长,开始分
成熟区
化,部分细胞具有输 导作用,表皮细胞的
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
根毛
根毛
成熟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根尖的结构:
名称
特征
功能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细胞较大,排列不整齐
保护组织
细胞较小,排列紧密 壁薄、核大、质浓
分生组织
细胞出现液泡, 迅速 伸长
保护
分裂增生
伸长(部分 吸收功能)
成熟区
停止伸长,开始分化, 形成导管和根毛
输导组织
吸收水分 和无机盐的 主要部位
根 的生长
原因一:
结果:根的数目增多
分 生 区
原因二 :
P 含磷的无机盐
(如过磷酸钙)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 生长缓慢,嫩叶变小,
的开放,促进根系生 叶片呈暗绿色,并出
长,使果实、种子饱 现紫色,植株特别矮
满,成熟提早
小,且暗绿带红
K 含钾的无机盐
(如氯化钾)
使茎秆粗壮,不易倒 茎秆软弱,容易倒伏, 伏;促进淀粉的形成 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
褐色,并逐渐焦枯
这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应该多施哪一种无机盐 呢?
伸 长 区
结果:根的长度增加
根的生长
伸长区细胞的伸长 分生区细胞的分裂
二、根的功能
1、固着作用 2、吸收作用 :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演示实验:观察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幼苗
说明: 植物生 长过程 中能从 土壤中 吸收无 机盐。
八年级生物上册《根的结构与功能》教案、教学设计

(4)课堂讨论:针对实验结果,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总结根的结构与功能,解决疑难问题。
(5)巩固提升: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
(2)总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根的结构与功能的掌握程度,为教学调整提பைடு நூலகம்依据。
4.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3)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课堂参与度。
1.注重基础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根的结构与功能。
2.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3.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加强实验操作指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根的结构与功能。
6.针对课堂练习中的错误,要求学生进行错题分析,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与课堂所学知识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作业量适中,确保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避免过重的学业负担。
3.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生物学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热爱,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增强探索精神。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根的结构与功能》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7)

第五节根的结构与功能【探究目标】1.结合对实物的观察,请你说出植物的根的形态特征.2.结合实验,探究根尖的结构特点及根的生长过程. (重难点)3.请同学们体会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课前预习】一、知识铺垫: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举例说出植物的组织和器官的名称.二、根的形态特征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6页相关内容,在生活中观察几种植物的根,并结合上图区分下列定义:1.根:「A 」——由胚根发育成的根「」侧根——「C 」——从茎叶等部位生出的根2.根系:「D」,如等植物的根.「E」,如等植物的根.三、探究根长长的主要部位(实验)要求:阅读课本第27、28页实验内容,尝试按照课本提示课前进行实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并填写课本27页表格.四、我的疑惑在你预习的过程中有什么疑惑请你写下来.【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索一:根的形态(预习反馈)尝试说出下列两组定义:主根直根系根侧根根系不定根须根系探索二:根的结构(一)实验:探究根长长的部位1.根尖是指: .2.根画线部分间隔变化有何特点?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根的长长与根的有关.(二)自主学习1.结合实物及课本第28页图4.1—26填写下图根尖的结构特点.(体会根尖的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的统一性原理)停止伸长,开始分化,形成导管、根毛伸长区伸长(部分吸收功能)分生区2.分析:根的伸长依靠根尖的哪些结构?(三)小组内交流讨论1.如果你想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应重点观察根尖的哪个区域?2.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区域在哪里?为什么?3.带土移栽植物比较容易成活,原因是什么?【归纳小结】1.知识点归纳2.生物学方法和原理归纳【达标检测】1.人们利用根系分布的特点在山坡和沙地造林、种草,其目的是( ).A. 保持水土B. 绿化环境C. 放牧牲畜D. 增加经济效益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根冠是保护组织,生长点是分生组织B. 根毛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根中的导管输送到植物的茎、叶和果实中去C. 生长点的细胞体积大,形状不规则,细胞壁薄,细胞核大D. 根毛区以上的部分,根毛脱落,失去了吸水功能,但加强了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3. 根尖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 ).A. 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B. 细胞体积大,细胞核大C. 细胞体积大,细胞核小D. 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小4.移苗时根部带土是为了( ).A. 保留水分和无机盐B. 避免伤害生长点C. 避免伤害根冠D. 避免伤害根毛和幼根5.右图是根尖的结构图,识图填写有关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内容.(1) 图中的A属____区的细胞,此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 _. 在此区的一些细胞开始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_.(2)图中的C属_____区的细胞,属于_________组织,此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3)植物根的长度能够不断增加,就是因为__________的缘故.【课外拓展】根的分类按照根的功能来划分 1.贮藏根贮藏根生长在地下,形态多样,能贮藏养料,常见于二年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它所贮藏的养料,可以供越冬植物来年生长发育的需要. 2.气生根气生根是比较特殊的一类根,它生长在地表以上的空气中,能起到吸收气体或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的作用,能起到吸收气体或支撑植物体向上生长的作用,常见于多年生的草本或木本植物中. 3.寄生根寄生根是寄生植物所特有的一种根,它能直接生长在寄主的组织中,从寄主体内吸取现成的养料,具有这种性能的根称为寄生根.独木能成林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树冠大. 叶子椭圆形或卵形,花黄色或淡红色. 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多年生的榕树,树枝可长出许多黑色的根,直垂地下. 当它扎入土壤时,又成为树干. 一株榕树便可成为一片树林.在距广州市100公里外的新会县天门河的河心沙洲上,有一株500多年历史的奇特的大榕树. 这棵树的树枝垂到地上,扎入土中,成为新的树干. 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棵大榕树浓阴覆盖着天马河河心岛上约20多亩土地,竟独木成林. 林中栖息着成千上万只白鹤、麻鹤、灰鹤和其它鸟雀. 白鹤、麻鹤朝出晚归,灰鹤则夜作昼息,它们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鸟的世界”.家庭中适合水培的植物水培(Hydroponics)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无土栽培方式,又名营养液培,其核心是将植物根茎固定于定植篮内并使根系自然垂入植物营养液中,这种营养液能代替自然土壤向植物体提供水分、养分、氧气、温度等生长因子,使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并完成其整个生命周期. 水培植物(Hydroponics flower)以其清洁卫生、格调高雅、观赏性强、环保无污染等优点而得到了国内外花卉消费者的青睐.在水培花卉生长过程中解决好营养液中氧气和养分的均衡供给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首先要注意的是植物的根不能完全泡在水里面,根系需要有5~10厘米裸露在空气中. 如果根系全部泡在水里,根系吸收不了氧气,会因缺氧死亡;裸露在空气里面的根系可以补充一下氧气.其次,要勤换水,保持水分中的溶解养分.再次,就是水培的营养液成分,配比要适当,浓度不能过高!适合水培的植物有:龟背竹、绿巨人、广东万年青系列、丛生春羽、绿宝石、绿罗、芦荟、十二卷、吊兰类、龙舌兰、金边富贵竹、常春藤、肾蕨等.你能不能自己培育一盆漂亮的室内植物呢?同学们快快行动起来,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抹靓丽的绿色吧!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二、预习导学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蜗牛鸵鸟袋鼠蛇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三、课堂检测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奔跑D. 行走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五节《根的结构与功能》教案(新版)济南版

《根的结构与功能》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根系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
(2)探究根生长的部位,描述根生长的过程。
(3)概述根尖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4)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2.过程与方法(1)尝试探究根生长的主要部位,体验探究、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和技巧。
(2)通过对根尖结构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根的生长,能够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学习无机盐的作用和无土栽培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能够认识到生物学的价值观和意义,增强生物与环境相协调的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1)探究根生长的部位,描述根生长的过程。
(2)概述根尖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难点】根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以及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提前准备探究根长长的主要部位实验,做好观察记录以备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件展示:大树茂密的根系俗话说“根深叶茂”,“根深”才能“叶茂”,可见根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你知道根是怎样生长的吗?它有哪些功能?今天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植物根的世界,探索根的秘密吧!二、问题引导,探究质疑(一)根的生长1.根的形态阅读课文P26,自主学习,思考:(1)什么是根系?(2)哪一种根是由胚根发育而来的?(3)什么是主根、侧根、不定根?(4)什么是直根系?什么是须根系?这两种植物的根有什么区别?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思考、归纳、反馈、师生达成共识:课件展示:主根、侧根、不定根图片以及直根系、须根系图片(1)根系是一株植物根的总和。
(2)主根。
(3)由胚根发育成的根是主根,主根上生出的根是不定根,从茎叶上生出的根是不定根。
(4)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如小麦等的不定根粗细相近,属须根系,大豆等植物的根主根长而粗,须根短而细,主根与侧根有明显的区别属直根系。
4.1.5 根的结构与功能 -教案(说课稿)-2023-2024学年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根的结构与功能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根的结构与功能本节课我试图践行“自学•释疑•达标”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下面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谈一谈对教材的分析,本节课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根的生长,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对前面种子的萌发的承接,又为后面芽的类型和发育奠定了基础。
分析了教材之后,下面我说一说学生的情况,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方面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学习自主性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生活中,学生对于根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根的结构,根的生长还不清楚。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以上的学情分析,我试图引导学生达成以下三维目标。
1概述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2通过合作释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观点。
其中,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
而探究根生长的部位的实验这部分内容需要一定的操作和分析能力,自然而然成为了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尝试着采取组织引导,设疑解疑的教法并辅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法。
基于以上的教法和学法,我将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环节一激趣导入上课刚开始,我会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位外出多年的游子,终于坐上了回家的列车,我会启发学生思考,游子都有一颗归根的心,那么植物的根又是怎么样的呢?从而导入了本节的新课根的结构与功能这样的导入,联系生活实际,能够更深层次的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环节二自学反馈这一环节,我会提前一天将录制好的微视频和本节课的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以便完成导学案中规定的任务。
在课上,我通过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导学目标,同时组织学生交流课前的学习成果,在互查中共同提升。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章 第五节 根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新版)济南版

第五节《根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标要求本节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描述根的生长过程”。
2.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对种子萌发的学习,学生初步感知到了根的发育。
但是对于根的生长和根系在地下的分布情况了解甚少,对于根尖更是很陌生。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可能观察到根的动态生长过程,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图片、视频等材料辅助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七年级的培养,孩子们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能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对于部分难点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调动全班同学共同解决。
3.教材分析《根的结构与功能》共需要2课时。
第1课时学习根及根系的类型、根尖的结构和根的生长;第2课时学习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和无土栽培。
教材首先介绍黑麦根的发达,通过数据和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好奇,然后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根和根系的类型。
随后通过探究根长长的主要部位引导出根尖的重要性,最后结合根尖结构示意图介绍根尖各部分的名称及结构特征。
从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上看,根及根系的类型是对于根的整体学习,而根尖的结构特征是理解根生长过程的知识基础,教材遵循的是从整体到重点,从原理到应用的编写循序。
【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教材P26页相关内容,能够正确识别根及根系的类型。
2.借助根尖结构图,能够准确说出根尖各部分的名称、结构特点及功能。
3.通过“探究根长长的主要部位”的探究活动,能够正确描述根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根尖结构图,能够准确说出根尖各部分的名称、结构特点及功能。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根长长的主要部位”的探究活动,能够正确描述根的生长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评价任务】学生活动:(一)自学指导要求: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预习课本8-12页内容,注意勾画知识点,边读边思考边记忆,10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完成自学检测。
1.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根:A ——由胚根发育成的根;B ——从上生出的根;C ——从茎叶等部位生出的根根系:D ,如大多数植物的根。
初中生物根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初中生物根的结构与功能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根的结构组成;2. 掌握根的主要功能;3. 能够描述根在植物生长与发育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根的结构组成;2. 根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1. 理解根的吸收作用;2. 意识到根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讲义、图片或模型展示根的结构;2. 视频或实验展示根的功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根的结构。
二、讲解(20分钟)1. 介绍根的结构组成:根尖、根毛、侧根、主根等;2. 讲解根的主要功能:吸收水份和矿物质、固定植物、储存养分等;3. 引导学生思考根在植物生长中起到的作用。
三、实验或视频展示(20分钟)1.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或观看相关视频,展示根的吸收作用;2. 让学生通过实验或视频认识到根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回顾根的结构与功能;2. 开展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根的理解和认识。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根的结构与功能;2.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根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根的结构与功能,认识到根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实验或视频展示,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提高他们对根的理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激发他们对生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八年级生物上册《根的结构与功能》优秀教学案例

3.呈现一些关于根的趣味知识,如根的长度、根的生长速度等,激发学生对根的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我将系统地介绍根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利用实物模型、图像、动画等教学资源,详细讲解根尖、根毛、根的分支等结构组成,阐述它们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1.生活化教学,贴近实际
本案例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校园内的植物根系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感受根的结构与功能。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科的认识,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
2.问题导向,激发思维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从现象中提出问题,通过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2.设计一系列具有梯度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讨根的结构与功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精神。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探讨根的结构与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2.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如共同完成根系模型的制作、分析实验数据等,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促进交流
本案例注重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共享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果。
4.多元化评价,关注成长
本案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互评、小组评价、实验报告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培养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促进他们的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根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目标】
1、描述根的生长过程. 概述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探究根生长的部位.
3、确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的关系.
【学法指导】
课下以小组为单位,仔细做好探究活动《探究根长长的部位》,为学好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做好铺垫.
【自主学习】
导入新课:根深才能叶茂,根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是怎样形成的呢?
自学提纲
学点一:根的生长
仔细阅读课本,结合探究活动,完成下列各题.
1、由胚根发育成的根是,从主根上生出的根是,从茎叶等部位生出的根是 . 一株植物根的总和做 .
2、根据探究活动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组中,根的划线部分的生长有什么规律?
(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根的生长有何差异?
3、参照图4.1-26回答:
(1)根尖是根生长、分化、吸收最活跃的部位,根尖包括、、、四部分.
(2)成熟区细胞已停止伸长,开始 . ①内部某些细胞的、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 . 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②表皮细胞的向外突出形成,用于 __ .
(3)伸长区的细胞出现液泡,能 .
(4)根尖顶端的帽状结构是,它有作用.
学点二:根的吸收功能
仔细阅读课本,认真观察《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演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载玻片两端的液体加热后的变化情况一样吗?为什么?
2、能否用河水或井水代替蒸馏水?为什么要设置甲乙两组装置?
3、培养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组幼苗的长势有何差异?试分析原因.
4、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吸收土壤中的并通过根茎叶内的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无机盐对植物的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含 _ ___ 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繁茂;含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的无机盐使植物茎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当缺乏某种无机盐时,植物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学点三:无土栽培
1、无土栽培的概念:
2、无土栽培的意义:
【拓展延伸】
1、根尖的四个部分是一成不变的吗?他们之间有没有严格的界限?
2、有人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学习目标
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
二、预习导学
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
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
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
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
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
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
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
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
蜗牛鸵鸟袋鼠蛇
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
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
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
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
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
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
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
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
蛙, .
三、课堂检测
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
A.跳跃
B.行走
C.爬行
D.游泳
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
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
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
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
A.飞行
B.蠕动
C.奔跑
D. 行走
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
方式:()
A.飞行爬行
B.跳跃爬行
C.跳跃游泳
D.飞行游泳
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
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
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
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
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
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
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
A.增大浮力
B.减少阻力
C.减少浮力
D.增大阻力
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
A、爬行
B、飞行
C、游泳
D、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