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权威解读 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PPT精选课件

最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 (治疗部分)
乙肝五项的意义
•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表示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 2.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经排
除病毒,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保护性抗体。 • 3.乙肝e抗原(HBeAg): 急性感染的早期标志,表示肝细胞有进行性损
抗HBs - -
--
--
-
-
++ + - -
HBeAg - + - + + -
-
-
-
抗HBe -
-
+-
++
-
-
+
抗HBc -
+
+-
+-
+
+
+
小
三
阳,
急性 病毒 感染 的潜 伏期 后期
大三 阳,是 急\慢 性乙 肝,传 染性
相对 较强
急\ 慢 性 乙 肝, 传 染 性 相
对
较
弱
急性 乙肝 的早 期。
急性 乙肝 感染 趋向 恢复 或者 为慢 性乙 肝病 毒携 带者
- - --
-
- +-
-
+ +-
①注 射疫 苗并 有抗 体,② 曾有 过乙 肝感 染,并 有一 定的 疫力; ③假 阳性
接种 了乙 肝疫 苗后 ,或 是乙 肝病 毒感 染后 已康 复, 已有 免疫 力。
急性 乙肝 病毒 感染 的恢 复期
未 感 染 过 HBV ,但 目 前 没 有 保 护 性 抗 体
• 需要较长期治疗,最好选用耐药发生率低的核苷 (酸) 类似 物治疗。
乙肝五项的意义
•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表示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 2.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经排
除病毒,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保护性抗体。 • 3.乙肝e抗原(HBeAg): 急性感染的早期标志,表示肝细胞有进行性损
抗HBs - -
--
--
-
-
++ + - -
HBeAg - + - + + -
-
-
-
抗HBe -
-
+-
++
-
-
+
抗HBc -
+
+-
+-
+
+
+
小
三
阳,
急性 病毒 感染 的潜 伏期 后期
大三 阳,是 急\慢 性乙 肝,传 染性
相对 较强
急\ 慢 性 乙 肝, 传 染 性 相
对
较
弱
急性 乙肝 的早 期。
急性 乙肝 感染 趋向 恢复 或者 为慢 性乙 肝病 毒携 带者
- - --
-
- +-
-
+ +-
①注 射疫 苗并 有抗 体,② 曾有 过乙 肝感 染,并 有一 定的 疫力; ③假 阳性
接种 了乙 肝疫 苗后 ,或 是乙 肝病 毒感 染后 已康 复, 已有 免疫 力。
急性 乙肝 病毒 感染 的恢 复期
未 感 染 过 HBV ,但 目 前 没 有 保 护 性 抗 体
• 需要较长期治疗,最好选用耐药发生率低的核苷 (酸) 类似 物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最新预防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新生儿管理
1、足月儿管理: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 内(最好在出生后12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计量为2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ug重组酵母或 20u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肝疫苗,在第一个月和6 个月时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乙肝疫苗,可显著提高阻 断母婴传播效果。(98%)
毒药 DNA≥104copies/ml;2、ALT≧2×ULN;3、 ALT<2ULN,但肝组织学显示Knodel肝炎活 动指数(HAI)≥4,或炎症坏死≧G2,或 纤维化≥S2
SUCCESS
THANK YOU
2019/7/31
慢乙肝的生育预防
意外暴露后BV感染的预防
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如已接种过乙肝疫苗,且 HBsAb≧10IU/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果未接种过乙 肝疫苗,或者抗体小于等于10IU/L或者抗体水平不详,应 立即注射HBIG200-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第一针 乙肝疫苗(20ug),并在第一月和第六月接种第二针和第 三针(20Ug).
THANK YOU
2019/7/31
HBV感染对妊娠的影响
1、骨髓造血微环境的改变以及脾功能亢进可导致血小板 减少而增加产后出血风险;
2、低蛋白血症、贫血发生率高,导致胎儿营养供给不足 3、糖耐量下降,妊娠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 4、白细胞减少和免疫功能缺陷,使孕妇免疫功能下降,
容易发生各种感染; 5、肝功能异常,导致许多激素及血管活性物质灭活减少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或HBsAg阳性 超过6个月,现HBsAg和(或)HBV DNA仍为阳性者。
大三阳
01 HBsAg(+) HBeAg(+) HBcAb(+)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解读PPT课件

特殊人群诊断与评估
01
儿童与青少年
对于儿童与青少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和心理状
况进行个性化诊断和治疗。同时,应关注疫苗接种情况和家庭聚集性感
染风险。
02
孕妇与哺乳期妇女
孕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加强孕期监测和管理,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哺乳期妇女在抗病毒治疗期间应暂停哺乳,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母婴安
心理干预与辅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干 预和辅导服务,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治疗态度和信心。
家属参与与支持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 ,共同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合理饮食
01
建议患者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过度油腻和刺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22年版)》解读
$number {01} 汇报人:xxx
2023-12-27
目录
• 指南背景与意义 • 诊断与评估 • 治疗目标与策略 • 药物选择与使用 • 患者管理与随访 • 预防与控制措施
01
指南背景与意义
慢性乙型肝炎现状及危害
流行情况
全球范围内,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种广泛流行的疾病,特别是在亚洲和 非洲地区。在中国,CHB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02
诊断与评估
诊断标准及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 床表现、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等综合判断。具体包括:持续或反复 的肝功能异常,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害。
诊断流程
首先进行肝功能检查,发现异常后再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若检测结果为阳 性,且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即可确诊。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课件ppt课件

致性) 3.ALT持续或反复异常。 成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小三阳),这些患者可进展
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失代偿肝硬化和HCC。
·
15
自然史
并不是所有感染HBV者都经过以上四个期,新生儿 时期感染HBV,仅少数(约5%)可自发清除HBV,而 多数有较长的免疫耐受期,然后进入免疫清除期。 但青少年和成年时期感染HBV,多无免疫耐受期, 而直接进入免疫清除期(急性起病),他们中的大 部分可自发清除HBV(约90%~95%),少数(约5%~ 10%)发展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cccDNA半寿 (衰) 期较长,很难从体内彻底清除(乙肝病毒 顽固性的原因)。
·
3
乙肝病毒DNA复制示意图
·
4
流行病学
·
7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HBV是血源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 及性接触传播。
由于对献血员实施严格的HBsAg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 起的HBV感染已较少发生。
·
16
预防
·
17
乙肝疫苗接种普遍开展后 青少年的HBsAg阳性率显著下降
12 10
8 6 4 2 0
·
11.3
9.7 10.2
11.5
9.6
9.9
9.3
8.2 8.1
8.3
5.4
1992 2006
8.0 7.6
3.2
1.0
1.4
1~ 5~ 10~ 15~ 20~ 30~ 40~ 50~ 年龄 (岁)
经破损的皮肤粘膜传播,主要是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 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毒 品等;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 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
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失代偿肝硬化和HCC。
·
15
自然史
并不是所有感染HBV者都经过以上四个期,新生儿 时期感染HBV,仅少数(约5%)可自发清除HBV,而 多数有较长的免疫耐受期,然后进入免疫清除期。 但青少年和成年时期感染HBV,多无免疫耐受期, 而直接进入免疫清除期(急性起病),他们中的大 部分可自发清除HBV(约90%~95%),少数(约5%~ 10%)发展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cccDNA半寿 (衰) 期较长,很难从体内彻底清除(乙肝病毒 顽固性的原因)。
·
3
乙肝病毒DNA复制示意图
·
4
流行病学
·
7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HBV是血源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 及性接触传播。
由于对献血员实施严格的HBsAg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 起的HBV感染已较少发生。
·
16
预防
·
17
乙肝疫苗接种普遍开展后 青少年的HBsAg阳性率显著下降
12 10
8 6 4 2 0
·
11.3
9.7 10.2
11.5
9.6
9.9
9.3
8.2 8.1
8.3
5.4
1992 2006
8.0 7.6
3.2
1.0
1.4
1~ 5~ 10~ 15~ 20~ 30~ 40~ 50~ 年龄 (岁)
经破损的皮肤粘膜传播,主要是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 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毒 品等;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 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教学课件ppt

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 表现者。
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
全球流行,我国发病率高,主要由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等途径。
发病机制
01
02
03
乙肝病毒复制
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
免疫病理反应
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导致 肝细胞损伤和炎症。
疾病进展因素
遗传因素、生活习惯、治 疗不当等均可影响疾病进 展。
当ALT、AST、TBIL、DBIL等指标出现异常时,提示肝脏功 能受损或出现炎症反应。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评估病情 严重程度。
HBV DNA检测与解读
HBV DNA检测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检测血液中HBV DNA含量。
HBV DNA水平与病情关系
HBV DNA水平越高,说明病毒复制越活跃,病情可能越严重。需要根据HBV DNA水平、肝功能检查结果等 综合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 南解读教学课件ppt
2023-10-29
目 录
• 慢性乙型肝炎概述 • 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与评估 •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 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调节治疗 • 慢性乙型肝炎的对症治疗与辅助治疗 •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01
慢性乙型肝炎概述
定义及流行病学
慢性乙型肝炎定义
核苷(酸)类似物
通过抑制HBV聚合酶,阻 断病毒DNA的合成,如拉 米夫定、恩替卡韦。
干扰素
通过调节免疫应答,抑制 病毒复制,如α-干扰素、 聚乙二醇干扰素。
作用机制
核苷(酸)类似物主要是 抑制HBV聚合酶,而干扰 素主要是调节免疫应答。
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评估与调整
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
全球流行,我国发病率高,主要由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等途径。
发病机制
01
02
03
乙肝病毒复制
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
免疫病理反应
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导致 肝细胞损伤和炎症。
疾病进展因素
遗传因素、生活习惯、治 疗不当等均可影响疾病进 展。
当ALT、AST、TBIL、DBIL等指标出现异常时,提示肝脏功 能受损或出现炎症反应。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评估病情 严重程度。
HBV DNA检测与解读
HBV DNA检测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检测血液中HBV DNA含量。
HBV DNA水平与病情关系
HBV DNA水平越高,说明病毒复制越活跃,病情可能越严重。需要根据HBV DNA水平、肝功能检查结果等 综合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 南解读教学课件ppt
2023-10-29
目 录
• 慢性乙型肝炎概述 • 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与评估 •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 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调节治疗 • 慢性乙型肝炎的对症治疗与辅助治疗 •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01
慢性乙型肝炎概述
定义及流行病学
慢性乙型肝炎定义
核苷(酸)类似物
通过抑制HBV聚合酶,阻 断病毒DNA的合成,如拉 米夫定、恩替卡韦。
干扰素
通过调节免疫应答,抑制 病毒复制,如α-干扰素、 聚乙二醇干扰素。
作用机制
核苷(酸)类似物主要是 抑制HBV聚合酶,而干扰 素主要是调节免疫应答。
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评估与调整
2022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根据病毒学应答调整方案
如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时,根据 HBV DNA下降幅度和速度调整治疗 方案。
免疫调节剂在慢性乙肝中应用前景
免疫调节剂种类与特点
介绍如PD-1抑制剂、细胞因子等免疫调节剂在慢性乙肝治疗中作 用机制及优势。
适用人群与疗效预测
针对不同患者群体,分析免疫调节剂适用人群及可能带来的临床获 益。
国内外指南发展动态及对比
国际指南发展动态
国际社会对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进行了不断更新和完善,强调早期筛查、规范治 疗、长期随访等重要性。
国内外指南对比
国内外指南在乙型肝炎防治策略上存在一定差异,如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等。 本次修订旨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乙型肝 炎防治指南。
鉴别诊断方法新增及意义
新增方法
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 瞬时弹性成像等技术。
意义
提高鉴别诊断准确性,避免误诊误治 ,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03
治疗策略优化与新进展
抗病毒药物选择及调整建议
首选高耐药屏障药物
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降低耐药 风险。
定期评估患者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 标,确保用药安全。
健康教育与讲座
组织专业讲座与培训,提高公众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知与自我保健 意识。
05
监测与评估体系建设进展
全国性监测网络覆盖范围扩展情况
监测点数量增加
全国范围内增设更多监测 点,提高监测覆盖面。
监测人群扩展
将更多人群纳入监测范围 ,包括高风险人群、重点 地区人群等。
监测项目丰富
增加监测项目,覆盖乙型 肝炎病毒学、流行病学、 临床学等多个方面。
乙型肝炎流行现状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解读PPT课件

分型
根据病程可分为慢性轻度、中度和重 度。根据病毒复制情况可分为HBeAg 阳性和阴性两类。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包括肝功能、乙肝五项、HBV DNA定量等。肝功能异常是慢性乙肝的常见表 现,乙肝五项和HBV DNA定量可用于评估病毒复制情况和传染性。
影像学检查
包括B超、CT和MRI等。B超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观察肝脏形态、大小 和回声等,有助于发现肝硬化和肝癌等并发症。CT和MRI可提供更详细的肝脏 结构和病变信息。
心理支持
关注儿童青少年患者的心理健康,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减轻 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管理策略
孕前咨询
对计划怀孕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进行孕前咨询,评估病情,制定
合适的怀孕计划。
孕期监测
对已经怀孕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进行定期孕期监测,包括肝功能 、病毒载量等指标,及时发现并
地域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与 社会经济、文化习俗、医疗卫生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诊疗挑战
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面临诸多挑战,如病毒变异、耐 药性问题以及患者依从性等。
指南制定目的和原则
制定目的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慢性 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 面的最新推荐意见,以改善患者 预后和生活质量。
处理可能的问题。
抗病毒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和孕期情况,选择 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以降低
母婴传播风险。
老年人及合并其他疾病患者管理策略
综合评估
对老年人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 括病情、身体状况、合并疾病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抗病毒治疗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 作用和副作用。
根据病程可分为慢性轻度、中度和重 度。根据病毒复制情况可分为HBeAg 阳性和阴性两类。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包括肝功能、乙肝五项、HBV DNA定量等。肝功能异常是慢性乙肝的常见表 现,乙肝五项和HBV DNA定量可用于评估病毒复制情况和传染性。
影像学检查
包括B超、CT和MRI等。B超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观察肝脏形态、大小 和回声等,有助于发现肝硬化和肝癌等并发症。CT和MRI可提供更详细的肝脏 结构和病变信息。
心理支持
关注儿童青少年患者的心理健康,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减轻 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管理策略
孕前咨询
对计划怀孕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进行孕前咨询,评估病情,制定
合适的怀孕计划。
孕期监测
对已经怀孕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进行定期孕期监测,包括肝功能 、病毒载量等指标,及时发现并
地域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与 社会经济、文化习俗、医疗卫生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诊疗挑战
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面临诸多挑战,如病毒变异、耐 药性问题以及患者依从性等。
指南制定目的和原则
制定目的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慢性 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 面的最新推荐意见,以改善患者 预后和生活质量。
处理可能的问题。
抗病毒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和孕期情况,选择 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以降低
母婴传播风险。
老年人及合并其他疾病患者管理策略
综合评估
对老年人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 括病情、身体状况、合并疾病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抗病毒治疗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 作用和副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解读PPT课件

特殊人群的治疗与管理
0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对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权衡抗病毒治疗与母婴传播的风险,选择合
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加强孕期和哺乳期的监测和管理。
02
儿童及青少年
儿童及青少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根据年龄、生长发育等特点制定个性
化治疗方案。注意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03
老年人
特殊人群的诊断与评估
孕妇
01
孕妇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和评估需考虑母婴传播风险,加强病
毒载量和肝功能监测。
儿童
02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和评估需关注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人
03
老年人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和评估应注意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
情况,以及药物使用对肝脏的影响。
04 治疗与管理
治疗目标和原则
非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 劳累;合理饮食,忌酒,减少肝 脏负担;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
心理支持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易产生焦虑、抑 郁等心理问题,需给予心理支持和 辅导,帮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
中医中药治疗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可结合中医 中药治疗,以调理身体、改善症状 。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疾病严重程度评估
肝功能评估
根据肝功能检查结果,评估肝脏受损 程度,如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异常 程度。
病毒载量评估
肝脏影像学评估
利用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手 段,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和结构变化 ,评估肝脏病变程度和并发症情况。
通过乙肝病毒DNA检测结果,评估患 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和传染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细胞炎症坏死、汇管区及界面肝炎可导致肝内胶 原过度沉积,肝纤维化及纤维间隔形成。如进一步 加重,可引起肝小叶结构紊乱,形成假小叶并进展 为肝硬化
1/15/2021
12
介绍:慢性肝炎炎症活动度(G)分级标准
级 汇管区及周围
小叶内
HAI积分
0
无炎症
无炎症
0
1 汇管区炎症
变性及少数坏死灶
1-3
2 轻度碎屑样坏死 变性,点、灶状坏死 4-8
3 中度碎屑样坏死 4 重度碎屑样坏死
变性,坏死重,或见桥 形坏死
桥形坏死范围广累及多 个小叶,小叶结构失常
9-12 13-18
1/15/2021
13
治疗的总体目标
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 消除 HBV ,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以及肝纤维化,延 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 HCC 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 活时间
1/15/2021
3
实验室检查
生化学检查 - ALT、AST:一般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最常用 - 血清胆红素(BIL):通常与肝细胞坏死程度有关 - 凝血酶原时间(PT):反映肝脏凝血因子合成功能 - 胆碱酯酶(ChE):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可作参考 - 白蛋白(ALB):反映肝脏合成功能,A/G可作参考 - 甲胎蛋白(AFP):出现明显升高往往提示发生HCC
≤0.9Biblioteka ≤2122-25>26
79-71
70-61
60-40
1/15/2021
8
实验室检查
HBV血清学检测 - HBV血清学标志包括: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c IgM - HBV血清学标志检测:酶免疫法(EIA)、放射免疫 法(RIA)、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化学发光法 - HBsAg血清学转换:HBsAg转阴的同时抗-HBs转阳 - HBeAg血清学转换:HBeAg转阴的同时抗-HBe转阳
1/15/2021
9
实验室检查
HBV DNA、基因型和变异检测 - HBV DNA定性和定量检测:反映病毒复制的情况 - HBV基因分型:基因型特异性引物PCR法、限制性 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 PCR微量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法、基因序列测定法 - HBsAg耐药突变株检测:HBV聚合酶区基因序列分 析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荧光实时 PCR法、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等
1/15/2021
17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
拉米夫定(lamivudine) - 随用药时间延长患者发生病毒耐药变异比例增高
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 - 在较大剂量时有一定肾毒性,主要为血清肌酐升 高和血磷下降;每日10mg影响较小,应定期监测
恩替卡韦(entecavir) - 研究表明对初治患者治疗1年时的耐药发生率为0
慢性乙肝治疗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 纤维化和对症治疗,抗病毒是关键
1/15/2021
14
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
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
①HBV DNA≥105拷贝/ml;HBeAg(-)者HBV DNA≥104拷贝/ml ②ALT≥2×ULN;如IFN治疗,ALT≤10×ULN,TBIL<2×ULN ③ALT<2×ULN但肝组织学Knodell HAI≥4
1/15/2021
16
十二、干扰素治疗
干扰素治疗的监测和随访
- 治疗前应检查:①生化学指标,包括ALT、AST、 胆红素、白蛋白及肾功能;②血常规、甲状腺功 能、血糖及尿常规;③病毒学标志,包括HBsAg、 HBeAg、抗-HBe和HBV DNA的基线状态或者水平; ④对中年以上患者,应作心电图检查和测血压; ⑤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⑥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 素(HCG)检测以排除妊娠
1/15/2021
18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
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时的监测和随访
- 治疗前:①ALT、AST、BIL、ALB等;②HBeAg、 抗-HBe和 HBV DNA基线状态或水平;③根据病情 需要,检测血常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和肌酐等
1/15/2021
7
介绍:乙肝实验室检查异常程度参考指标
项目 ALT(IU/L) BIL(mol/L) ALB(g/L)
A/G EP(%) PTA(%)
轻度
中度
重度
≤3×ULN 3-10×ULN >10×ULN
17.1-34.2 34.2-85.5 >85.5
≥35
33-34
≤32
1.5-1.3 1.2-1.0
具有①并有②或③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达不到上 述标准者应监测病情变化,如持续HBV DNA阳性且ALT 异常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1/15/2021
15
干扰素治疗
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因素
- 有下列因素可取得较好疗效:①治疗前高 ALT 水 平;②HBV DNA<2×108 拷贝/ml;③女性;④病 程短;⑤非母婴传播;⑥肝纤维化程度轻;⑦对 治疗依从性好;⑧无HCV、HDV或HIV合并感染者。 其中,治疗前HBV DNA、ALT水平及患者的性别是 预测疗效的主要因素
2015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权 威解读 课件
自然史
代偿期肝硬化
5年病死率14-20%
青少年和成人期
急性 HBV感染
5-10% 25-30%
慢性乙肝
5年 12-25%
肝硬化
5年 6-15%
肝癌
婴幼儿期
失代偿期肝硬化
5年病死率70-86%
1/15/2021
2
预防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 自2005年6月,我国新生儿HBV疫苗接种完全免费 - 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 和高危人群。全程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 - 新生儿要求在出生后24hr内接种。单用疫苗阻断 母婴传播保护率87.8%,联合 HBIG 保护率95-97% - 接种后有抗体应答者保护效果一般至少持续12年
1/15/2021
10
影像学诊断
可对肝脏、胆囊、脾脏进行 B 超、电子计算机断层 扫描 (CT) 和磁共振成像 (MRI) 等检查
影像学检查的主要目的是鉴别 诊断和监测慢性乙型肝炎的病 情进展及发现肝脏的占位性病 变如HCC等
1/15/2021
11
病理学诊断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学特点是:明显的汇管区 炎症,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炎症细胞 聚集常引起汇管区扩大并可破坏界板引起界面肝炎, 又称碎屑样坏死(PN)
1/15/2021
12
介绍:慢性肝炎炎症活动度(G)分级标准
级 汇管区及周围
小叶内
HAI积分
0
无炎症
无炎症
0
1 汇管区炎症
变性及少数坏死灶
1-3
2 轻度碎屑样坏死 变性,点、灶状坏死 4-8
3 中度碎屑样坏死 4 重度碎屑样坏死
变性,坏死重,或见桥 形坏死
桥形坏死范围广累及多 个小叶,小叶结构失常
9-12 13-18
1/15/2021
13
治疗的总体目标
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 消除 HBV ,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以及肝纤维化,延 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 HCC 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 活时间
1/15/2021
3
实验室检查
生化学检查 - ALT、AST:一般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最常用 - 血清胆红素(BIL):通常与肝细胞坏死程度有关 - 凝血酶原时间(PT):反映肝脏凝血因子合成功能 - 胆碱酯酶(ChE):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可作参考 - 白蛋白(ALB):反映肝脏合成功能,A/G可作参考 - 甲胎蛋白(AFP):出现明显升高往往提示发生HCC
≤0.9Biblioteka ≤2122-25>26
79-71
70-61
60-40
1/15/2021
8
实验室检查
HBV血清学检测 - HBV血清学标志包括: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c IgM - HBV血清学标志检测:酶免疫法(EIA)、放射免疫 法(RIA)、微粒子酶免分析法(MEIA)、化学发光法 - HBsAg血清学转换:HBsAg转阴的同时抗-HBs转阳 - HBeAg血清学转换:HBeAg转阴的同时抗-HBe转阳
1/15/2021
9
实验室检查
HBV DNA、基因型和变异检测 - HBV DNA定性和定量检测:反映病毒复制的情况 - HBV基因分型:基因型特异性引物PCR法、限制性 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 PCR微量板核酸杂交酶联免疫法、基因序列测定法 - HBsAg耐药突变株检测:HBV聚合酶区基因序列分 析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荧光实时 PCR法、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等
1/15/2021
17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
拉米夫定(lamivudine) - 随用药时间延长患者发生病毒耐药变异比例增高
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 - 在较大剂量时有一定肾毒性,主要为血清肌酐升 高和血磷下降;每日10mg影响较小,应定期监测
恩替卡韦(entecavir) - 研究表明对初治患者治疗1年时的耐药发生率为0
慢性乙肝治疗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 纤维化和对症治疗,抗病毒是关键
1/15/2021
14
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
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
①HBV DNA≥105拷贝/ml;HBeAg(-)者HBV DNA≥104拷贝/ml ②ALT≥2×ULN;如IFN治疗,ALT≤10×ULN,TBIL<2×ULN ③ALT<2×ULN但肝组织学Knodell HAI≥4
1/15/2021
16
十二、干扰素治疗
干扰素治疗的监测和随访
- 治疗前应检查:①生化学指标,包括ALT、AST、 胆红素、白蛋白及肾功能;②血常规、甲状腺功 能、血糖及尿常规;③病毒学标志,包括HBsAg、 HBeAg、抗-HBe和HBV DNA的基线状态或者水平; ④对中年以上患者,应作心电图检查和测血压; ⑤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⑥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 素(HCG)检测以排除妊娠
1/15/2021
18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
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时的监测和随访
- 治疗前:①ALT、AST、BIL、ALB等;②HBeAg、 抗-HBe和 HBV DNA基线状态或水平;③根据病情 需要,检测血常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和肌酐等
1/15/2021
7
介绍:乙肝实验室检查异常程度参考指标
项目 ALT(IU/L) BIL(mol/L) ALB(g/L)
A/G EP(%) PTA(%)
轻度
中度
重度
≤3×ULN 3-10×ULN >10×ULN
17.1-34.2 34.2-85.5 >85.5
≥35
33-34
≤32
1.5-1.3 1.2-1.0
具有①并有②或③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达不到上 述标准者应监测病情变化,如持续HBV DNA阳性且ALT 异常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1/15/2021
15
干扰素治疗
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因素
- 有下列因素可取得较好疗效:①治疗前高 ALT 水 平;②HBV DNA<2×108 拷贝/ml;③女性;④病 程短;⑤非母婴传播;⑥肝纤维化程度轻;⑦对 治疗依从性好;⑧无HCV、HDV或HIV合并感染者。 其中,治疗前HBV DNA、ALT水平及患者的性别是 预测疗效的主要因素
2015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权 威解读 课件
自然史
代偿期肝硬化
5年病死率14-20%
青少年和成人期
急性 HBV感染
5-10% 25-30%
慢性乙肝
5年 12-25%
肝硬化
5年 6-15%
肝癌
婴幼儿期
失代偿期肝硬化
5年病死率70-86%
1/15/2021
2
预防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 自2005年6月,我国新生儿HBV疫苗接种完全免费 - 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 和高危人群。全程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 - 新生儿要求在出生后24hr内接种。单用疫苗阻断 母婴传播保护率87.8%,联合 HBIG 保护率95-97% - 接种后有抗体应答者保护效果一般至少持续12年
1/15/2021
10
影像学诊断
可对肝脏、胆囊、脾脏进行 B 超、电子计算机断层 扫描 (CT) 和磁共振成像 (MRI) 等检查
影像学检查的主要目的是鉴别 诊断和监测慢性乙型肝炎的病 情进展及发现肝脏的占位性病 变如HCC等
1/15/2021
11
病理学诊断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学特点是:明显的汇管区 炎症,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炎症细胞 聚集常引起汇管区扩大并可破坏界板引起界面肝炎, 又称碎屑样坏死(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