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部分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部分习题答案

6.(1)①K=2(PL/PK)L; ②K=(PL/PK)1/2L;③K=1/2(PL/PK)L;④K=3L。
(2) ① L=200×22/3,K=400×22/3;②L=2000,K=2000; ③
L=10×21/3,K=5×21/3 ;
④ L=1000/3,K=1000。
7.(1) A(λL)1/3(λK)2/3=λAL1/3K2/3=λQ,故,该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7. X1=M/(2P1); X2=M/(2P2)。 8.若:a>P1/P2,最优组合是:(M/P1,0);若: a<P1/P2,最优组
合是:(0,M/P2); a=P1/P2,最优组合是:预算线M=P1Q1+P2Q2 上的任何一点。 9. (1) q=1/(36p2) ;(2) p=1/(6q0.5) ;(3) CS=1/3。
4. (1) TPL=Q=20L-0.5L2-50,APL=20-0.5L-50/L,MPL=20-L。
(2)L=20, L=10, L=0。
(3)L=10。
5.Q=min(L,4K)是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有效率的资本与劳动投 入组合应满足:K/L=1/4。
(1)当Q=32时,L=32,K=8;(2)当:Q=100时, L=100,K=25,minC=325。
10.解:A商品的价格总效应为:ΔQP=-40; 当PA=20时,QA=90,购买A的支出为共为6500-1800=4700, 当商品A的价格上升到P=40时,为保持其实际收入不变, 对其进行斯卢茨基补偿后,让他仍买得起原来的商品组
合,其收入为M=4700+40×90=8300,则,Q=0.02×8300 -2×40=86, 故, 替代效应为:ΔQS=86 -90= -4; 收入效应为:ΔQI=ΔQP-ΔQS= -36。

《自动检测技术》习题集及部分参考答案

《自动检测技术》习题集及部分参考答案

《自动检测技术》习题集及部分参考答案第一章传感器和测量的基本知识§1-1测量的基本概念复习思考题1.测量的定义及其内容是什么?2.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定义是什么?3.直接测量的方法有几种方法?它们各自的定义是什么?4.仪表精度有几个指标?它们各自的定义是什么?(学习指导p1)5.仪表分辨力的定义是什么?作业题1.测量是借助和和,取得被测对象的某个量的大小或符号;或者取得与之间的关系。

(专用技术;设备;实验;计算;一个变量;另一变量)2.测量是将被测量与通过专用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比表示测量结果时,必须注明(同性质的标准量;比较;标准量倍数;标准量某0的单位)3.直接测量是从事先间的函数关系,先测出,再通过相应的函数关系,被测量的数值。

(分度好的表盘;被测量;某种中间量;中间量;计算出)4.直接测量方法中,又分,和。

(零位法;偏差法;微差法)5.零位法是指在比较仪器中进行,让仪器指零机构,从而确定被测量等于该方法精度(被测量;已知标准量;比较;达到平衡(指零);已知标准量;较高)6.偏差法是指测量仪表用,直接指出被测量的大小。

该法测量精度一般不高。

(指针、表盘上刻度线位移)7.微差法是和的组合。

先将被测量与一个进行用测出。

(零位法;偏差法;已知标准量;比较;偏差法)8.测量仪表指示值程度的量称为精密度。

测量仪表指示值有规律地称为准确度。

(不一致;偏离真值)9.测量仪表的精确度简称,是和以测量误差的来表示。

(精度;精密度;准确度;相对值)10.显示仪表能够监测到被测量(最小变化)§1-2传感器的一般特性复习思考题1.试述传感器的定义及其在检测中的位置。

2.传感器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定义是什么?3.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技术指标及其各自的定义是什么?作业题1.传感器是与被测对象接触的环节,它将被测量转换成与机构。

它是检测和控制中最关键的部分。

(最初;被测量有确定对应关系;电量)2.通常用传感器的和来描述传感器输出-输入特性。

高教高职版《财务会计习题与全真实训》(第四版)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高教高职版《财务会计习题与全真实训》(第四版)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第1章总论一、单选题1、【答案】:C2、【答案】:A3、【答案】:C4、【答案】:D5、【答案】:A6、【答案】:B7、【答案】:B8、【答案】:C9、【答案】:B10、【答案】:B二、多选题1、【答案】:ABCD2、【答案】:ABCD3、【答案】:BCD4、【答案】:BC5、【答案】:ABD6、【答案】:BD7、【答案】:ABCD8、【答案】:ABD9、【答案】:ABC10、【答案】:AC三、判断题1、【答案】√2、【答案】×3、【答案】×4、【答案】×5、【答案】×6、【答案】×7、【答案】×8、【答案】×9、【答案】×10、【答案】√第2章货币资金一、单选题1、【答案】:D2、【答案】:C3、【答案】:B4、【答案】:B5、【答案】:A6、【答案】:A7、【答案】:B8、【答案】:A9、【答案】:B10、【答案】:C11、【答案】:C12、13【答案】:C14【答案】:D二、多选题1【答案】:ABC2【答案】:ABD 3【答案】:BCD 4【答案】:ABC 5【答案】:ABC 6【答案】:ABCD 7【答案】:ABD 8【答案】:CD9【答案】:ABC 10【答案】:ACD 11【答案】:ABCD 12【答案】:AB三、判断题1、【答案】:√【解析】:2、【答案】:×3、【答案】:√4、【答案】:×5、【答案】:×6、【答案】:×7、【答案】:×8.【答案】:√9.【答案】:√10.【答案】:×11.【答案】:×12.【答案】:×四、计算分析题1、【答案】(1)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2019年1月31日单位:元(2)如果调节后的银行存款余额仍不相等,则应进一步逐笔核对,发现错账、漏账应立即予以纠正。

(3)该企业可动用的银行存款为264 000元。

[资料]信息传输原理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资料]信息传输原理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第一章 习题题(1.1)英文字母中e 的出现概率为0.105,c 的出现概率为0.023,o 的出现概率为0.001,试分别计算它们的自信息量(以比特为单位)。

解:由题意可得Ie= -log0.105=3.25bitIo= -log0.001=9.97bitIc= -log0.023=5.44bit∴字母e 的自信息量是3.25bit ,字母c 的自信息量是5.44bit ,字母o 的自信息量是9.97bit 。

题(1.2)某个消息由字符A,B,C,D 组成,已知它们的出现概率为83)(=A P ,41)(=B P ,41)(=C P ,81)(=D P ,试求由60个字符所构成的消息,其平均自信息量是多少比特。

解:由题意可得H (x )= -(38log 38+14*2*log 14+18log 18)=1.906bit∴由60个字符构成的消息的平均自信息量是1.906*60=114.36bit题(1.3)在二进制信道中信源消息集为}1,0{=X ,且已知出现概率)1()0(P P =。

信宿消息集为}1,0{=Y ,信道传输概率为41)0|1(=P 和81)1|0(=P 。

试求该信道所能提供的平均互信息量),(Y X I 等于多少?解: ∵ P Y/X =13,4471,88⎡⎤⎢⎥⎢⎥⎢⎥⎢⎥⎣⎦,P X =11,22⎡⎤⎢⎥⎣⎦∴P Y = P X *P Y/X =11,22⎡⎤⎢⎥⎣⎦*13,4471,88⎡⎤⎢⎥⎢⎥⎢⎥⎢⎥⎣⎦=97,1616⎡⎤⎢⎥⎣⎦∴H (Y )=-(916log 916+716log 716)=0.989bitH (Y/X )=12H (14,34)+12H (78,18)=0.678bit∴I (X ,Y )=H (Y )-H (Y/X )=0.989-0.678=0.311bit题(1.4)在二进制对称信道中传输消息}1,0{=X ,接收到的消息为}1,0{=Y 。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部分)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部分)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部分)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部分)1-1 什么是⽣产过程、⼯艺过程、机械制造⼯艺过程?答:⽣产过程是根据设计信息将原材料和半成品转变为产品的过程。

⼯艺过程是在⽣产过程中,⽑坯的制造成形(如铸造、锻压、焊接等),零件的机械加⼯、热处理、表⾯处理,部件和产品的装配等是直接改变⽑坯的形状、尺⼨、相对位置和性能的过程,称为机械制造⼯艺过程,简称⼯艺过程。

采⽤合理有序安排的各种加⼯⽅法,逐步地改变⽑坯的形状、尺⼨和表⾯质量,使其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艺过程。

1-2 什么是⼯序、安装、⼯位、⼯步和⾛⼑?答:⼯序是指由⼀个⼈(或⼀组)⼯⼈在⼀个⼯作地点对⼀个(或同时对⼏个)⼯件连续完成的那⼀部分⼯艺过程;安装——⼯件(或装配单元)经⼀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序。

⼯位——在⼀次⼯件的安装中,通过⼯作台的分度、移位可以使⼯件相对于机床变换加⼯位置,⼯件在每⼀个加⼯位置上所能完成的加⼯内容。

⼯步——在同⼀⼯位上,要完成不同的表⾯加⼯时,其中加⼯表⾯、⼑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位内容。

⾛⼑——⼑具在加⼯表⾯上切削⼀次所完成的⼯步内容。

1-3 什么是⽣产纲领、⽣产类型?答: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和⽣产能⼒决定的、在⼀年内应当⽣产的产品的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产纲领。

企业(或车间、⼯段、班组,⼯作地)⽣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

⼀般分为⼤量⽣产,成批⽣产和单件⽣产三种类型。

1-4 简述各种⽣产组织类型的特点。

答:单件⼩批⽣产时,其⽣产组织的特点是要能适应产品品种的灵活多变;中批⽣产时,采⽤通⽤设备与专⽤设备相结合,以保证其⽣产组织满⾜⼀定的灵活性和⽣产率的要求;⼤批⼤量⽣产时,⼴泛采⽤⾃动化专⽤设备,按⼯艺顺序流⽔线⽅式组织⽣产,⽣产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即柔性)差。

1-5 简述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组成。

答:⾸先,组成机器的每⼀个零件要经过相应的⼯艺过程由⽑坯转变成为合格零件;其次,要根据机器的结构与技术要求,把某些零件装配成部件;最后,在⼀个基准零部件上,把各个零件、部件装配成完整的机器。

统计学》课程习题参考答案(部分)

统计学》课程习题参考答案(部分)

《统计学》课程部分习题参考答案(龚凤乾)1.试针对统计学的三种任务各举一例。

答:见授课题板。

2.举例说明统计分组可以完成的任务。

答:见授课题板。

3.举一个单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再举一个双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

答:单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如下4.某市拟对该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想要通过调查来研究下列问题:(1)通过描述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学历结构来反映队伍的整体质量;(2)研究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职称结构比例是否合理;(3)描述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年龄分布状况;(4)研究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的科研成果数是否与其最后学历有关。

请回答:(1)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对象是该市全部专业技术人员;(2)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单位是该市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3)该项调查研究的报告单位是该市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4)为完成该项调查研究任务,对每一个调查单位应询问下列调查项目学历、职称、年龄、科研成果数。

5根据上表指出:(1)上表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2)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频数);(3)计算各组组距、组中值、频率。

答:(1)连续型组距式分组;(2)连续型组距式分组的组距=本组上限—本组下限;组中值=(上限+下限)/2;频率= ii f f /6.某地区人口统计数据如下表,请在此表的空白处添加以下数字:组距、组中值、频率、上限以下累计频数。

注:年龄以“岁”为单位计算,小数部分按舍尾法处理。

7.对下列指标进行分类。

(只写出字母标号即可)A 手机拥有量B 商品库存额C 市场占有率D 人口数E 出生人口数F 单位产品成本G 人口出生率H 利税额 (1)时期性总量指标有: EH ;(2)时点性总量指标有: ABD ; (3)质量指标有: CFG ;(4)数量指标有: ABDEH ; (5)离散型变量有: ADE ;(6)连续型变量有: BCFGH 。

8.现在把某地区1999年末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作为研究对象。

对这个统计总体,设计了“1999年末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总数”和上述这个个体经营工业单位总体的“1999年全年产品销售收入”两个统计指标。

《网络工程设计》部分参考答案

《网络工程设计》部分参考答案

《网络工程设计》部分参考答案一、课后习题部分习题1 P251.网络工程的定义是什么?答:(1) 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网络系统的设计、建造和维护的过程,即将工程化应用于网络系统中。

(2) 对(1)中所述方法的研究。

2.与网络工程有关的工作可以分为哪些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选择系统集成商或设备供货商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逻辑网络设计物理网络设计系统安装与调试系统测试与验收用户培训和系统维护4. 详细描述网络工程的系统集成模型。

为何将该模型称为网络设计的系统集成模型?该模型具有哪些优点?为何要在实际工作中大量使用该模型?答:7.给出网络系统的层次模型以及各层次的主要功能。

为什么说该层次模型对网络工程的实施具有指导作用?系统集成四层模型是总结大量的网络信息系统工程经验后,经过分析提升提出来的,较全面地覆盖了完成设计和管理实施网络信息系统的全过程。

该模型与实际工作的主要过程一致,简明、易操作。

按照此系统集成四层模型来规划和设计网络信息系统,便于划分子系统和确定接口参数,便于管理和控制网络信息系统的质量,使网络信息系统成为有机的整体,更有效地实现网络信息系统的应用目标13. Microsoft Project主要功能是什么?它有哪些主要视图?这些视图的主要功能是什么?Project对网络工程项目进行规划和管理功能:可以迅速而有效地对项目计划进行管理,交流项目状态,以及报告项目信息。

与Microsoft Project Server 配合使用时,它还具有企业资源管理功能和公文包管理功能,如实时报告和方案分析工具。

这些工具能使项目经理和业务决策人查看他们所在的部门或整个单位的项目和资源信息。

主要视图:甘特图视图:甘特图视图是以工作表和条形图的形式显示基本的任务信息。

跟踪甘特图:以图形化的方式查看任务的同时也可以访问有关部门任务的详细状任务分配状况视图:任务分配状况视图显示了资源完成的任务工时,它给每项任务列出了分配给该项任务的资源,以及每项资源在各个时间段内完成的具体工时日历视图:日历视图是以月为时间单位的日历格式,用天或周来计算任务时间网络图视图:主要以流程图方式来显示任务及其相关性。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 版 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 版 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一章绪论1-1 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答:生产过程——从原材料(或半成品)进厂,一直到把成品制造出来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称为该工厂的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

工艺规程——记录在给定条件下最合理的工艺过程的相关内容、并用来指导生产的文件。

1-2 什么是工序、工位、工步和走刀?试举例说明。

答:工序——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中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步——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仅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走刀——在一个工步中,如果要切掉的金属层很厚,可分几次切,每切削一次,就称为一次走刀。

比如车削一阶梯轴,在车床上完成的车外圆、端面等为一个工序,其中,n, f, a p不变的为一工步,切削小直径外圆表面因余量较大要分为几次走刀。

1-3 什么是安装?什么是装夹?它们有什么区别?答: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装夹——特指工件在机床夹具上的定位和夹紧的过程。

安装包括一次装夹和装夹之后所完成的切削加工的工艺过程;装夹仅指定位和夹紧。

1-4 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各有哪些工艺特征?答:单件生产零件互换性较差、毛坯制造精度低、加工余量大;采用通用机床、通用夹具和刀具,找正装夹,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生产效率低。

大量生产零件互换性好、毛坯精度高、加工余量小;采用高效专用机床、专用夹具和刀具,夹具定位装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生产效率高。

成批生产的毛坯精度、互换性、所以夹具和刀具等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机床采用通用机床或者数控机床,生产效率介于两者之间。

1-5 试为某车床厂丝杠生产线确定生产类型,生产条件如下:加工零件:卧式车床丝杠(长为1617mm,直径为40mm,丝杠精度等级为8级,材料为Y40Mn);年产量:5000台车床;备品率:5%;废品率: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测
1.简单平均。

公式:
11
1
() t t t N
t
x x x
y t N
N
--+
+
++⋅⋅⋅⋅⋅⋅+
=≥
注意:公式分子上共有N项。

例子:各月物流收入如下表,组距为4(N=4),预测8月份收入。

解题:带入公式
8
23221918
20.5
4
y
+++
==
(万元)
2.加权平均。

公式
1211
1
12
()
t t N t N
t
N
w x w x w x
y t N
w w w
--+
+
++⋅⋅⋅⋅⋅⋅+
=≥
++⋅⋅⋅⋅⋅⋅+
5
注意:公式分子、分母上各有N项。

对上例,:设组距为4,权数:{4,3,2,1}]
解题:带入公式,
8
4*143*122*91*13
12.3
4321
y
+++
==
+++(吨)
成本核算的四种方法
在POS收银软件提供了四种成本核算法,分别是"移动加权平均"、"先进先出"、"后进先出"、"手工指定"。

19、什么是"移动加权平均"法?
解答:"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成本核算法,它的成本计算公式为:(x1*y1+x2*y2+…+xn*yn)
/y1+y2+…+yn,(注:x1,x2,…xn代表某商品n次的进货价格,y1,y2,…yn代表某商品n次的进货数量)。

20、什么是"先进先出"法?
解答:"先进先出"法的商品成本是按照该商品库存中不同的批次计算,出库的顺序以先入库的商品先出库。

21、什么是"后进先出"法?
解答:"后进先出"商品成本是按照该商品库存中不同的批次计算,出库的顺序以后入库的商品先出库。

22、什么是"手工指定"法?
解答:"手工指定"法的商品成本是按照该商品库存中不同的批次计算,出库的顺序由人工指定。

23、使用加权平均法时,库存商品中的商品成本怎样计算?
解答:如果你使用的是加权平均法,那么在库存商品中的商品的成本都是以成本均价进行显示的。

24、使用非加权平均法时,库存商品中的商品成本怎样计算?
解答:如果你使用的是先进先出、后进先出、或者是手工指定法,你可以在库存商品中通过批次详情来查询某一商品的成本。

第5章MRPⅡ原理:主生产计划
思考练习题
(11) 已知一个MPS项目的期初库存为275;安全库存50;MPS批量200;销售预测:第1~8周均200;实际需
求:第1~8周依次为:180,250,185,230,90,200,50,30。

计算预计MPS的数量和预计可用库存量,完成该MPS项目初步计划的制订。

表5-13 主生产计划报表格式
物料号:203001 物料名称:喷墨打印机计划日期:2002/02/28 计划员:李四
现有库存量:275 安全库存量:50 批量:200
提前期:2
(12) 按照表5-13主生产报表表头条件填写成完整的主生产计划报表:
表5-13 主生产计划报表格式
物料号:203001 物料名称:喷墨打印机计划日期:2002/02/28 计划员:李四
现有库存量:80 安全库存量:50 批量:100 批量增量:100
(13) 对上一题的主生产计划横式报表,编制对应的主生产计划竖式报表。

表5-3 主生产计划典型报表格式(竖式报表)
物料号:203001 物料名称:喷墨打印机计划日期:2002/02/28 计划员:李四
现有库存量:80 安全库存量:50 批量:100 批量增量:100
(本表改自参考文献2)
(14) 某电视机厂要对物料号为202001的29英寸高清晰度电视机编制主生产计划表。

现有库存量180台,安全库存量50,生产批量为100,批量增量100,生产提前期是2。

计划开始日期是2001年6月1日,计划时段单位是周,计划展望期为11周,需求时界3,计划时界8,销售预测第1周到第11周均为200;实际第1到11周已签定的合同量依次为:280、200、190、230、190、150、250、230、170、160、110。

编制该项目的主生产计划报表。

表5-13 主生产计划报表格式
物料号:202001 物料名称:高清晰度电视机计划日期:2001/06/01 计划员:李四
现有库存量:180 安全库存量:50 批量:100 批量增量:100
(16)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产品生产的批量为15,提前期为2周,需求时界为2周,计划时界为6周,当前可用库存为30,第一周的计划接受量为10,产出率为95%,已知所接受的订单情况和销售预测,试根据下表制定该
第10章MRPⅡ原理:能力需求计划
13、什么是无限能力计划?若企业采用无限能力计划,它反映了什么样的企业管理思想?
答:无限能力计划是在作物料需求计划时不考虑生产能力的限制,而后对各个工作中心的能力、负荷进行计算得出工作中心的负荷情况,产生能力报告。

当负荷>能力时,对超负荷的工作中心进行负荷调整。

采用无限能力计划,反映了企业以市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14、粗能力计划与能力需求计划是同一概念吗?二者有何差异?
答:粗能力计划与能力需求计划不是同一概念。

二者区别如下:
15、若生产能力不足,调节能力的方法有哪些?若负荷过高,调节负荷的方法有哪些?
答:调节能力的方法有:加班,增加人员、设备,提高工作效率,更改工艺路线,增加外协处理等。

调节负荷的方法有:修改计划,调整生产批量,推迟交货期,撤消订单,交叉作业等。

16、某企业的生产流程如下表1,设备能力如表2,试对该企业的能力需求计划进行调整。

工艺路线表:
物料需求计划
需求负荷
调整方案:增加第2周的负荷,从60调整到150;降低第5周的负荷,从240降低到150;调整后如下表所示: 第10章
Ⅱ原理:生产成本管

思考练习题
(9) 设某公司在同一制造车间同时加工生产两种产品A 和B ,已知A 、B 两种产品的直接人工工时为2.5和3,直接材料费用为25和38。

人工费工时费率为10,按工时单位制造费用分配率为15。

利用传统工时分配核算法计算A 、B 两种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

(10) 是800和1000,各作业步骤发生的作业成本费用分列如下,各作业步骤的成本率标准已知,A 、B 两种产品加工作业时耗用的各分步作业量分别通过比例分摊,所归结的数据如表10-8所示。

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