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元法题库学生版

换元法题库学生版
换元法题库学生版

--换元法.题库学生版

————————————————————————————————作者:————————————————————————————————日期:

换元法

教学目标

对于六年级的同学来说,分数乘法算式的一些计算技巧必须开始掌握.这既与基础课程进度结合,更是小学奥数经典内容.裂项、换元与通项归纳这三项内容,通称“分数计算之三大绝招”.考察近年来的小升初计算部分,分数计算成为热点.可以这么说:“一道非常难的分数运算,要么是裂项,要么是换元,要么是通项归纳.如果都不是,那它一定是比较简单的分数小数混合运算.”

三、换元思想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另一个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将复杂的式子化繁为简.

【例 1】计算:

1111111111 (1)()(1)()

2424624624 ++?++-+++?+

【巩固】

11111111111111 (1)()(1)()

23423452345234 +++?+++-++++?++

【巩固】计算:

621739458739458378621739458378739458 126358947358947207126358947207358947????????++?++-+++?+

? ? ? ?????????

【巩固】计算:(0.10.210.3210.4321

+++)?(0.210.3210.43210.54321

+++)-

(0.10.210.3210.43210.54321

++++)?(0.210.3210.4321

++)

例题精讲

【巩固】 计算下面的算式

(7.88 6.77 5.66++)?(9.3110.9810++)-(7.88 6.77 5.6610+++)?(9.3110.98+)

【巩固】 (10.120.23)(0.120.230.34)(10.120.230.34)(0.120.23)++?++-+++?+=____ 。

【巩固】 计算:⑴ (10.450.56++)?(0.450.560.67++)-(10.450.560.67+++)?(0.450.56+)

⑵621739458739458378621739458378126358947358947207126358947207??????++?++-+++? ? ? ???????739458358947??+ ???

【巩固】 计算: 573734573473()123217321713123217133217??????++?++-+++?+ ? ? ???????

= 。

【例 2】计算:

1111111111 11

2200723200822008232007????????+++?+++-+++?+++

? ? ? ?????????

【巩固】

1111111111111111 11213141213141511121314151213141????????+++?+++-++++?++

? ? ? ?????????

【巩固】计算1111111111111111

())() 5791179111357911137911 +++?+++-++++?++

()(

【巩固】计算

111111111111111111 11

234523456234562345????????++++?++++-+++++?+++

? ? ? ?????????

【例 3】 计算:

212391239112923912341023410223103410????????+++++++++?-++++?+++ ? ? ? ?????????

【例 4】 计算

111121113111431

141

20092009++

++

++

+++

+

【例 5】 计算:2222281181181111111

8118118811????????????+-+÷++?-???? ? ? ? ???????????????

【例 6】计算:

2

2010 200920111

?+

【巩固】计算200820092007 200820091

+?

?-

(4级)

管理信息系统模拟题及答案(模拟五)

2010自考《管理信息系统》模拟试题及答案(3)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对于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 B.二者间关系是绝对的 C.数据经过转换可变为信息 D.对人们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可成为信息 2.管理信息的三个层次中,信息精度最高的是( ) A.战略信息 B.战术信息 C.作业信息 D.管理控制信息 3.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支持类型的决策问题。( ) A.结构化决策 B.非结构化决策 C.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 D.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 4.信息技术包括( ) A.计算机软、硬件 B.存储技术 C.通信技术 D.以上均正确 5.制造资源计划简写为( ) A.MRP B.MRPⅡ C.ERP D.BPR 6.操作系统的功能和规模随应用要求的不同而不同,其中不包括( ) A.分段处理操作系统 B.批处理操作系统 C.分时操作系统 D.实时操作系统 7- OSI参考模型中,以帧为单位传送数据的是(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表示层 8.目前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是( ) A. Internet B. Intranet C.ARPAnet

D.以太网 9.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当于一个( ) A.字段 B.元组 C.二维表 D.记录 10. Access中,浏览或更新表中的数据要通过( ) A.报表 B.窗体 C.表 D.查询 11. Access中,查询姓名不姓李的记录的准则表达式是( ) A.NOT “李_” B.NOT “李*” C.NOT Like “李_” D.NOT Like “李*” 12.关于U/C矩阵具体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先在U/C矩阵中填写活动、数据类 B.寻找数据类产生的过程,在交叉处画U,使用数据类的地方画C C.调换矩阵的行列顺序 D.将C的内容尽量调至对角线 13.下列不属于CASE平台上的信息系统开发工具的是( ) A.系统分析、设计工具 B.代码生成工具 C.项目管理、测试工具 D.Word 14.系统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 A.计算机设备性能 B.管理业务状况 C.资金来源 D.MIS的运行效率 15.从设计任务的角度看,系统设计可划分为( ) A.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B.总体性设计、详细性设计 C.代码设计、软件设计 D.数据库设计、用户界面设计 16.在信息中心的人口资源管理中,对县级以上的城市按人口多少排序,其序号作为该城市的编码,如上海001,北京为002,天津为003,该编码方式为( ) A.助记码 B.编写码 C.顺序码 D.区间码 17.某企业是小型的地域型企业,人员较集中,则应采用的系统开发模式为( ) A.集中式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库2016重点题库(参考答案)给学生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库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国家和地方标准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国家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 B 地方标准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某些标准制定得更严格于国家标准的标准; C 地方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和完善; 99+ 2、下列各项关于环境标准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国家标准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B 环境质量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C 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 D 强制性标准即为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标准。 3、下列不属于“三本帐”内容的是(c ) A 现有工程排放量 B 新扩建工程排放量 C 现有工程事故排放量 D 现有工程经改造后所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 4.某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含二氧化硫的污染气体,二氧化硫气体产生量为18g/s,测得脱硫装置出口气体为80000m3/h,出口二氧化硫浓度为200mg/m3,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为( C )。 A.86.2% B.90.0% C. 75.3% D. 73.4% 解析:计算型。脱硫效率为:1-80000×200/(18×1000×3600)=0.753=75.3%,注意单位变换

5. 下列选项中,(C)是新建项目评价需要的污染物最终排放量。 A、工程自身的污染物设计排放量 B、按治理规划和评价规定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 C、工程自身的污染物设计排放量减去按治理规划和评价规定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 D、新建项目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的污染物排放量 6.一条河流的某监测点的COD 标准指数为2.3,表示该点位COD() A.超标2.3 倍 B.超标1.3 倍 C.超标0.3 倍 D.未超标 解析:B,要求型。要清楚水质因子标准指数和超标倍数的关系,1 为标准值,大于的部分即为超标。 7.某大气环境监测点总监测数据50 个,其中,超标数据有15 个,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的数据有8 个,未检出点数的数据有5 个,则超标率为()。 A.40.5% B.35.7% C.33.3% D.30% 解析:A,计算型。在计算超标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数据,比如不符合要求的、未检出的,主要影响的是总监测数据。总的里面包括未检出的,但是不包括不符合要求的。所以,超标率=15/(50-8)=35.7%。 8.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包括()。 A.噪声源现状评价 B.声环境现状质量评价

最新《财政学》试题库(含)答案

练习1 (下列题目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做选择)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A、社会总产品价值 B、物论劳动价值 C、必要劳动产品价值 D、剩余产品价值 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财政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B、社会主义国家实质:实现国家职能,巩固人民政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分配关系 D、社会主义财政实质: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对抗性的分配关系 4、在财政收入中,通过信用方式得的收入是()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公共收费 5. 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_____。 A.纳税人B.负税人 C.缴税人D.扣税人 6. 财政分配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A.国家主体性B.非营利性 C.强制性D.无偿性 7. 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包括()。 A债务利息支出B福利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D文教行政支出 8. 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 A 33% B 25% C 20% D 15% 9. 税负转嫁的两种最主要、最基本形式是()。 A.前转B. 后转C.混转 D.旁转E.辗转转嫁F.消转 10、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编在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这种预算叫() A.单式预算 B. 增量预算 C. 复式预算 D. 零基预算 11、内债的应债主体主要是() A. 一国的国民收入 B. 一国的企业单位和居民个人 C. 政府机构 D. 外国投资者 12、下列不是非政府投资特点() A、营利性,首要特点。 B、企业主要是依靠自身积累的利润和社会筹资为投资提供资金。 C、非政府投资的领域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 D、公益性,以社会福利为首要目标。 13、公债收入是财政收入的()。

《财政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三、简答题 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 一般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 四、论述题 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 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 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3)经济稳定职能。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增长的职责与功能,而这一功能的产生是基于市场机制自身调节功能的失败。A、通过直接的财政政策进行调节;B、通过制度性的安排,让财政在经济中发挥某种“自动”稳定的作用,以减缓经济波动:一是累进所得税机制,二是社会保障支出机制;C、财政增收减支或减收增支安排可产生需求收缩或扩张的“乘数”效应。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三、简答题 1、如何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简述成本――收益分析法。 3、简述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4、简述公共定价。 四、论述题 1、试述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2、试述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小题,共100.0分) 1.物流是()的流动储存活动。 A.无形物品 B.有形物品 C.信息 D.资金 知识点:第一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学生答案: [B; ] 得分:[5]试题分值:5.0 提示: 2. 3.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是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实现对()的追踪 管理。 A.车辆及所运货物 B.人员 C.仓库 D.客户信息 知识点:第一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学生答案: [A; ] 得分:[5]试题分值:5.0 提示: 4. 5.下面关于物流信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流信息与运输、仓储等环节都有密切的关系,它在物流活动中起 着神经系统的作用。 B.物流信息不能自动采集。 C.物流信息按信息加工程度可分为原始信息和加工信息。 D.在不同物流管理子系统中物流信息是不同的。 知识点:第一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学生答案: [B; ] 得分:[5]试题分值:5.0 提示:

6. 7.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相关人员不包括()。 A.物流系统开发人员 B.物流管理人员 C.企业高层领导 D.人事管理人员 知识点:第一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学生答 [D;] 案: 得分:[5]试题分值:5.0 提示: 8. 9.下面关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流信息系统工作内容非常复杂。 B.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常分为供应流子系统、产品物流子系统、库存和 运输物流子系统、销售物流子系统等。 C.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仅由软件构成。 D.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改善企业内部和企业间交流信息的方式,提 高办公自动化水平。 知识点:第一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学生答 [C;] 案: 得分:[5]试题分值:5.0 提示: 10. 11.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成不包括()。 A.硬件 B.软件 C.车辆 D.人员和制度 知识点:第一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学生答 [C;] 案: 得分:[5]试题分值:5.0 提示: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题库学生版

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的特点是问题中每一同类量都要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分配不足时,称之为“亏”,分配有余称之为“盈”;还有些实际问题,是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一定数量的人时,如果每人少分,则物品就有余(也就是盈),如果每人多分,则物品就不足(也就是亏),凡研究这一类算法的应用题叫做“盈亏问题”.可以得出盈亏问题的基本关系式: (盈+亏)÷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盈-盈)÷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亏-亏)÷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物品数可由其中一种分法和人数求出.也有的问题两次都有余或两次都不足,不管哪种 情况,都是属于按两个数的差求未知数的“盈亏问题”. 注意1.条件转换2.关系互换 板块一、直接计算型盈亏问题 【例 1】三年级一班少先队员参加学校搬砖劳动.如果每人搬4块砖,还剩7块;如果每人搬5块,则少2块砖.这个班少先队有几个人?要搬的砖共有多少块? 【巩固】明明过生日,同学们去给他买蛋糕,如果每人出8元,就多出了8元;每人出7元,就多出了4元. 那么有多少个同学去买蛋糕?这个蛋糕的价钱是多少?

【巩固】有一批练习本发给学生,如果每人5本,则多70本,如果每人7本,则多10本,那么这个班有多少学生,多少练习本呢? 【例 2】(2007年“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初赛)猴王带领一群猴子去摘桃.下午收工后,猴王开始分配.若大猴分5个,小猴分3个,猴王可留10个.若大、小猴都分4个,猴王能留下20个.在这群 猴子中,大猴(不包括猴王)比小猴多只. 【巩固】学而思学校新买来一批书,将它们分给几位老师,如果每人发10本,还差9本,每人发9本,还差2本,请问有多少老师?多少本书? 【巩固】幼儿园给获奖的小朋友发糖,如果每人发6块就少12块,如果每人发9块就少24块,总共有多少块糖呢?

财政学题库

《财政学》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述 二、单项选择题 1. (A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A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D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C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三、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AB )。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ABCD )。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4. 财政的基本特征(ABC )。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D、固定性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C )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2.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C )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 B、国内总产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个人收入 3.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C )的分配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应用题 数据流程图汇总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应用题及参考答案 ——数据流程图1、教学管理的主要工作过程是:系办(公室)输入班级和教学时间,查看教学计划表,确定本学期教学任务;根据本学期教学任务,查看教师表,制作开课任务书和班级教学计划表。查询时,教师输入教师姓名和时间,查询本人的教学任务;学生输入班级和时间,查询班级教学计划。画出教学管理的数据流程图。 2、某企业订货系统处理流程为:请画出该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1)接收仓库提供的货物出库入库清单,修改对应库存文件; (2)通过读取货物库存信息和订货标准文件进行订货处理,产生订货报告;(3)将订货报告报采购部门。 3、商场到货处理过程是:根据供应商送来的发货单及货物,对照订货合同文件审核发货单,如果与合同不符,则将发货单和货物退回供应商;对相符的发货单及货物,进行收货处理:首先,将发货单存档,然后开出入库单,并将入库单及货物送交仓库,再向财务科发出付款通知。请画出处理过程的数据流程图 4、教务处学生成绩管理的处理过程如下:教务处接收教师交来的班级学生成绩单,对照教学计划和学生名册进行核对。核对正确后登录学生成绩表。再根据学生成绩表对成绩进行分类,将补考和留级学生名单通知学生所在院系办公室,并将留级学生名单报学生处。作出数据流程图。 5、某企业供应部门采购计划系统处理流程为: 请画出该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1)根据计划部提供的生产计划计算生产原材料用量; (2)根据生产原材料用量,并读取库存文件和材料价格文件,制定材料采购计划; (3)将材料采购计划报财务部门和上级部门.

6、房屋贷款处理过程是:接收贷款人的贷款账号后,先查询贷款人资料库进行信息核对,再查询房屋贷款资料库确定贷款类型;然后查看贷款利息文件、贷款人存款文件和还贷款记录文件,完成房屋贷款扣款。最后修改贷款人存款文件和还贷款记录文件,并将扣款数额通知贷款人。试绘制数据流程图。 7、奖券兑奖过程是:接收持券人的奖券,首先核对日期,再根据奖券种类库鉴别奖券类型,然后参照中奖号码库的内容确定中奖信息,最后将中奖结果交持券人。绘制奖券兑奖过程的数据流程图。 8、教师申报科研成果的过程如下:教师上交科研材料和申报表,首先根据科研管理条例进行审核;对审查合格的材料,再根据科研管理条例和科研档案进行分类。分类完成后将科研成果存储到科研档案并报科研处备案。试画出数据流程图。 9、固定资产管理的处理流程如下:接受业务部门交来的固定资产增减报表,进行资料录入后存储到固定资产增减文件,每月末根据这个文件进行更新,存储到固定资产卡片文件。然后依据卡片文件计算资产折旧,存储到折旧文件。资料查询时由主管部门提出查询要求,根据前述三个文件产生查询报表发给相应主管部门。画出固定资产管理数据流程图。 10、根据以下工人工资表处理过程绘制数据流程图:车间提交工人加班表和上月考勤表,根据工人加班表计算出加班费,对考勤表进行检查汇总保存在工人考勤记录表中,根据加班费和已检查考勤表以及工人基本工资记录表计算出本月工人工资表,并报送财务部门处理。 11、根据下述借书处理过程绘制数据流程图:读者交索书单,首先查找书库文件,如无书通知读者,有书再查读者。通过查询读者记录文件,查看是否有人阅读,

(精选)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 2.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5.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6.国家预算: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7.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8.阶梯发展理论: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10.国债:又称公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式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1.预算管理体制: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12.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广义的投资支出还包括国家财政用于非生产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支出,如行政机关办公楼的兴建.国有医院医疗设备的采买等。 13.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14.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的用来约束人们征税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是一个主权国家为实现其国家职能和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办法的总称,是国家责成其代理人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财政学》习题、答案教学提纲

《财政学》习题、答 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需求的特征。 2、简述财政是如何产生的。 3、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论述题 1、试述政府干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依据。 2、试述财政的三大职能。 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1)公共需求满足的受益外在性;(2)公共需求的整体性;(3)公共需求一般通过公共机制来满足。 2、(1)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这就产生了财政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3、(1)垄断(2)不能有效解决外在性问题;(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平;(6)宏观经济波动 四、论述题 1、(1)背景: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西方经济学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经济自由思想转入低潮,市场失灵理论以及以此为依据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出现这种转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依据:市场失败理论,其核心是对市场缺陷的分析。由于在某种状态下,市场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会失败,政府政策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这种现实的失败或可能出现的失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这是政府进行经济干预的逻辑起点。但市场失败仅仅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1)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都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包括环境性制度,制约性制度和引导性制度。 (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A、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B、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改善低收入阶层居民、丧失劳动能力的居民及其子女的生活、保健或教育状况,提高或维持其实际收入与福利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 C、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国家兴建公共福利设施、开展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种种福利事业,增进社会成员利益,改善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质量保障,这也使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增加,个人收入差距缩小。 D、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实际上,打破人口流动壁垒,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足投票”获得最大效用,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劳动积极性,遏制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有效途径。

学生管理系统题库答案

--学生管理系统题库 --一、数据库和表的创建 --1.创建“学生管理”数据库,只有一个数据文件和一个日志文件,文件名称分别为“学生管理”和“学生管理_log”,初始大小都为3MB,增长方式分别为5%和1MB,数据文件最大为100MB,日志文件最大可增大到50MB。 CREATE DATABASE 学生管理 ON ( NAME=学生管理, FILENAME='D:\考试\学生管理.MDF', SIZE=3MB, MAXSIZE=100MB, FILEGROWTH=5% ) LOG ON ( NAME=学生管理_LOG, FILENAME='D:\考试\学生管理_log.LDF', SIZE=3MB, MAXSIZE=50MB, FILEGROWTH=1MB ) --2.学生信息表 --学号char(12)非空,姓名nvarchar(10)非空,性别nchar(1),出生日期datetime,政治面貌bit,学校履历ntext。 USE 学生管理 GO CREATE TABLE 学生信息 ( 学号char(12) NOT NULL, 姓名nvarchar(10)NOT NULL, 性别nchar(1), 出生日期datetime, 政治面貌bit, 学校履历ntext ) --3.课程信息表 --课程编号char(6)非空,课程名称nvarchar(20)非空,学分tinyint,限选人数tinyint,已选人数tinyint。 CREATE TABLE 课程信息 ( 课程编号char(6) NOT NULL, 课程名称nvarchar(20) NOT NULL, 学分tinyint,

食品营养与健康多选题库给学生带答案

多选题 题号题干答案A 答案B 答案C 答案D 答案E 答案F 1 ABCE( )是应用最多的氨基酸类强化剂。(A)色氨酸(B)蛋氨酸(C)苏氨酸(D)牛黄酸(E)赖氨酸 2 ACDE人体的能量消耗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 (A)基础代谢(B)与外界交换(C)食物热效应(D)儿童和生长发育(E)体力活动 3 ABCDE基础代谢的影响因素包括( ) (A)性别(B)年龄(C)体型(D)应激状态(E)内分泌 4 ABCE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能量代谢负平衡,一定时期后会出现( ) (A)基础代谢降低(B)儿童生长发育停滞 (C)成人消瘦,工作能力下降(D)心脑血管病危险性增加(E)能量代谢达到新的低水平上的平衡 5 ABCDE人体热能需要的构成因素有( ) (A)维持基础代谢所需(B)体力劳动消耗(C)食物特殊作用力所耗(D)肌体生长发育所需(E)脑力劳动 6 ABCD人体能量消耗主要用于( ) (A)基础代谢(B)体力活动(C)食物热效应(D)生长发育 (E)蛋白质互补作用 7 ABD以下是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有( ) (A)亮氨酸(B)蛋氨酸(C)谷氨酸(D)赖氨酸 (E)甘氨酸 8 ABCDE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包括( ) (A)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B)提供能量(C)构成激素和酶(D)维持体内酸碱平衡(E)构成抗体 9 ACD下列哪些状况下机体处于负氮平衡( ) (A)长时间发热(B)疾病恢复(C)老年(D)饥饿 (E)儿童 10BD 以下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的有( ) (A)油酸(B)亚油酸(C)花生四烯酸(D)亚麻酸(E)草酸 11 BDE以下为双糖的是( ) (A)葡萄糖(B)蔗糖(C)果糖(D)乳糖(E)麦芽糖 12 ABCDE膳食纤维是生理功能包括( ) (A)降低血浆胆固醇(B)增加粪便体积(C)控制体重和减肥(D)减缓葡萄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E)促进胃肠蠕动 13 ABCD葡萄糖被吸收后可以发生如下变化( ) (A)氧化产生能量(B)合成糖原(C)转变成脂肪(D)转变成氨基酸(E)促进骨骼和牙齿的钙化 14 ACDE以下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有( )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维生素E (E)维生素K 15 ACD维生素A缺乏可出现以下哪些症状( ) (A)干眼病(B)口角炎(C)皮肤粗糙(D)夜盲 16 ABCDE核黄素缺乏可出现以下哪些症状?( ) (A)疲乏(B)口角炎(C)舌炎(D)皮炎(E)阴囊皮炎 17 BCDE以下哪些是维生素C的主要功能?( ) (A)提供能量(B)促进铁的吸收(C)抗氧化作用 (D)促进胶原合成(E)预防癌症 18 ABCD由于钙缺乏造成的疾病和症状包括( ) (A)佝偻病(B)骨质疏松(C)肌肉痉挛(D)生长发育迟缓(E)奶碱综合征 19 ABCDE以下哪些食物是铁的良好来源( ) (A)动物血(B)肝脏(C)瘦肉(D)蛋黄(E)芝麻酱 20 ABDE锌缺乏的临床表现包括( ) (A)偏食,异食癖(B)矮小,瘦弱(C)腹泻(D)性功能低下(E)皮肤干燥,炎症,伤口不易愈合 21 ABCE矿物质的生理功能包括( ) (A)维持酸碱平衡(B)构成酶的辅基(C)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D)提供能量(E)参与酶的激活 22 ABCDE不利于钙吸收的因素有( ) (A)草酸盐、植酸盐(B)膳食纤维(C)膳食中脂肪含量过多(D)脂肪消化不良(E)抗酸药、四环素等药物

2016年自考财政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2016年自考财政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第1章财政学导论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下述()研究课题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3、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 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4、下述()研究不属于财政学中的规范分析。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 B、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 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5、下列哪项不属于政府的隐性支出? A、税式支出 B、公共定价 C、政府担保 D、转移支出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实证分析? A、税负归宿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最优税制理论 D、公共定价理论 答案与解析:选AB。CD两项属于规范分析。 2、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规范分析? A、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理论 B、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理论 C、税收对劳动、储蓄及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 D、最优税制理论 3、下述()单位属于公共部门 A、政府机关 B、公立大学 C、国有企业 D、国有银行 4、下述()单位属于政府部门 A、卫生部 B、国有企业 C、军队 D、国有银行 5、下述哪些政府行为包含着隐性的收支?() A、间接税 B、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C、税收优惠 D、通过罚款、没收取得收入 第三部分判断题 1、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组织生产。() 2、私人生产的产品一定是私人产品。() 3、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是公共产品。( ) 4、能够通过收费来补偿成本的产品一定不是纯公共产品。( ) 5、私人产品有时也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 6、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唯一手段。() 7、公共生产是政府改变收入分配的手段之一。() 8、政府规定价格必定会造成销售者的利益转移给购买者。()

2015财政学题库(学生版)考试法宝

PS:选择题有黄色标明的为不确定,红色标明的为正确选项 判断题用黄色标明的为错误选项。极个别没有做的为找不到答案。第一章导 论 一、单选题 1. 下列属于财政现象的是()。 A. 企业引进外资 B.企业发行股票 C.企业购买公债 D.企业购买金融债券 2.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A. 个人 B. 企业 C.政府 D.社会公益组织 3. 下列不属于财政现象的是()。 A. 2013年营业税改增值税在全国推行 B. 2015年财政部在香港分两次发行共280亿元人民币国债 C. 2015年中国国防预算增加10% D. 201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4. 供给学派的拉弗曲线说明() B. 物价稳定的重要性 B.减税重要性 C. 利率稳定的重要性 D.维持自由的重要性 C.费里德曼 D.亚当.斯密 6. 下列分析属于规范研究() A. 2015年我国财政支出预算是171500亿元 B. 2015年中央财政赤字为11200亿元,赤字比例低 C. 2012年我国教育经费占GDP比重首次超过4%

D. 201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300亿元,增长7.3% 7. 下列分析属于实证研究() A. 2015年我国财政赤字16200亿元,赤字水平不高。 B.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效果显著,要继续实施并适当加大力度

C. 我国宏观税负合理不存在税负过重问题。 D. 我国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300亿元,增长7.3%。 8. 市场失灵的表现不包括() A、无法提供公共品 B 、不能解决外部性 C、价格由供求决定 D 、信息不完全 9. 财政伴随()出现而产生 A. 人类 B.国家 C.社会主义 D. 资本主义 10. 亚当.斯密主张政府的职责是() A. 保持货币供应量稳定 B. 保障公民自由 C.依法治国 D. “守夜人”提供国防、司法、便利社会商业等基本服务 A. 保持货币供应量稳定 B. 保障公民自由 C. 主动通过扩大政府投资等主动干预经济 D. “守夜人”提供国防、司法、便利社会商业等基本服务 、多选题 1. 财政的职能是 A. 资源配置 B. 收入分配 C.稳定物价 D.稳定经济 2. 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 A.不能提供公共品 B.不能解决外部性 C.竞争失灵出现垄断 D.收入分配不公 E.宏观经济失调 3. 财政如何履行资源职能 A.提供公共品 B.对高收入人群征税调节收入差距 C.矫正外部性 D.维护市场有效竞争 4. 财政如何履行收入分配职能() A.维护市场有效竞争 B.解决外部性 C. 通过超额累进的所得税,对高收入人群征收高额税收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6分) 1、DSS解决的是半结构化问题和非结构化问题。 2、当前常见的三种数据库数据模型是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3、系统详细设计的内容包括: 代码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和处理过程设计 二、名词解释(30分) 4、系统评价 学生答案:系统转换投入运行后,运行结果是否达到开发的预期目标,需要进行全面的检验和分析称为系统评价。 5、决策支持系统 学生答案: 是在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活动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向决策者提供信息,协助决策者发现和分析问题,探索决策方案,评价、预测和选择方案,以提高决策有效性的一种以计算机方案为手段的信息系统。 6.系统 学生答案: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依存的若干单元所组成的,具有一个共同目标的有机整体。 7、E-R图 学生答案:E代表实体,R代表关系,E-R图就是描述实体间关系的图解。 8、详细设计 学生答室:详细设计应用软件系统总体设计完成后,还要确定应用软件系统和各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这部分工作成为系统的详细设计。主要包括代码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和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9、战略信息 学生答案:战略信息是指提供企业高级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的信息。包括系统内外,过去和现在,各种环境的大量信息。 三、简答题(100分) 10、试述信息技术发展对企业组织的影响? 学生答案: (1)传统企业组织结构采用“金字塔”式的纵向的多层次的集中管理,其运作过程按照一种基本不变的标准模式进行。 (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正在向扁平式结构的非集中管理转变,其特点是:①通过系统的完善使上下级指令传输系统上的中间管理层显得不在那么重要,甚至没有必要再设立那么多的管理层。②部门分工出现非专业化分工的趋向,企业个部门的功能互相融合、交叉。③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及其与外界环境的信息交流变得十分便捷,从而有利于上下级和成员之间的沟通,可以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统一的、迅速的整体行动和应变策略。 11、试述在系统分析阶段进行系统初步调查的内容。 学生答案: (1)企业与环境近况,包括企业发展历文、发展目标与经营战况、规模、产品结构与水平等等。(2)信息处理状况,调查企业固定信息与流动信息量、信息处理的过程与能力、人员状况、技术条件、工作效率等基本情况。 (3)开展系统开发的资源请况,为建立新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投入的资金、物力、人力以及其来源。 (4)企业领导与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系统日标与范围瞧法,对系统开发工作的态度 12、系统实施的关键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 学生答案: 系统实施涉及到复杂的应用环境,需要强有力的管理协调与员工认同,开发方不要过多的陷入企业

考试题库(给学生)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1、热力膨胀阀的感温包要安装在()。() A、蒸发器出口的吸气管上 B、蒸发器入口的供液管上 C、膨胀阀入口的管道上 D、膨胀阀出口的管道上 2、尾部受热面烟气侧腐蚀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A、烟气温度较低 B、烟气中含有水蒸气和硫酸蒸汽 C、蒸汽凝结 D、烟气流速过快 3、大型中央空调系统常用的制冷压缩机是()制冷压缩机。() A、往复活塞式 B、滚动转子式 C、涡旋式 D、离心式 4、制冷剂氨的代号为()。() A、R717 B、R718 C、R22 D、R711 5、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A、普通制冷 B、深度制冷 C、低温制冷 D、超低温制冷 6、下列设备不能实现制冷剂液体过冷的是()。() A、蒸发器 B、冷凝器 C、过冷器 D、回热器 7、氟利昂是甲烷和乙烷的卤素衍生物,其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是()。() A、F B、Cl C、C D、H 8、蒸发温度一定,随冷凝温度下降,制冷机的制冷量()。()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9、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法的是()。() A、蒸气压缩式制冷 B、气体膨胀制冷 C、蒸汽喷射制冷 D、吸收式制冷 10、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称为()。() A、压缩比 B、输气效率 C、制冷循环效率 D、能效比 11、蒸发温度一定,随冷凝温度升高,制冷机的()。() A、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减小 B、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增大 C、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减小B、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增大 12、用来标明高温用压缩机的名义制冷能力和轴功率的是()。() A、标准工况 B、空调工况 C、最大压差工况 D、最大轴功率工况 13、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在气缸中由上止点至下止点之间移动的距离称为()。() A、气缸直径 B、活塞位移 C、活塞行程 D、余隙容积 14、标准工况的蒸发温度是()。() A、+5 ℃ B、-5 ℃ C、-15 ℃ D、-20 ℃ 15、制冷剂为氟利昂的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要求压缩比为()。() A、=3 B、≥10 C、≤10 D、不限制 16、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放热过程是()。() A、等温放热 B、等压放热 C、升温放热 D、升压放热 17、氟利昂C2H2F4的代号为()。() A、R717 B、R11 C、R22 D、R134a 18、热泵循环中的制热过程是()。() A、电热加热 B、热水供热 C、制冷剂汽化 D、制冷剂的冷却冷凝 19、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冷却水的进出水管应为()。() A、同侧上进下出 B、异侧上进下出 C、同侧下进上出 D、异侧下进上出 20、电磁四通换向阀是控制、改变制冷剂()的部件。() A、流量 B、流速 C、温度 D、流向 21、通过煤的工业分析,可测定煤中的()。() A、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 B、水分、挥发分、焦炭和灰分 C、水分、挥发分、碳和灰分 D、水分、挥发分、残留碳和灰分 22、煤灰的熔融性表示方法是()。() A、变形温度、熔化温度、流动温度 B、变形温度、软化温度、熔化温度 C、变形温度、软化温度、熔融温度 D、变形温度、软化温度、流动温度 23、如果相同质量的同种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仅产生CO,在相同的过量空气系数下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烟气比完全燃烧生成的烟气相比()。() A、烟气质量增加,烟气中的氧气量增加 B、总烟气质量增加,但烟气中的氧气量减少 C、总烟气质量相同,但烟气中的氧气量增加 D、总烟气质量减少,但烟气中的氧气量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