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规划试题13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试题及参考答案

电力系统试题及参考答案

21 •电力系统的频率主要决定于()1 .降压变 压器高压侧的 主分接头电压为 220kv ,若选择+2 X 2.5%的分 接头,则该分接头电压 为 。

2•电力系统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输电线路的电气参数包括电抗、电导、电纳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输电线路的电压偏移是指线路始端或末端母线的实际运动电压与线路______________ 的数值差。

5•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一般是用各节点的电压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

6.调整发电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用来调整电力系统运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复合故障一般是指某一时刻在电力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故障。

8 •用对称分量法计算不对称故障,当三相阻抗完全对称时,则其序阻抗矩阵Zsc 的非对角元素为 _______________ 。

9•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故障点短路电流的大小是零序电流的10.减小输出电元件的电抗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统的静态稳定性。

11 •同步发电机的转速和系统频率之间是否有严格的关系(①否②是③不一定12 •三绕组变压器的结构、通常将高压绕组放在()①内层②中间层③外层13 •中性点以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通常采用的补偿方式是(①全补偿②欠补偿③过补偿14•三相导线的几何均距越大,则导线的电抗()①越大②越小③不变15 •变压器的电导参数 G,主要决定于哪一个实验数据(①厶P O②厶P K③U K %19 •潮流计算中,要求某些节点之间电压的相位差应满足的约束条件是()①丨 i - j 1>1 i - j |min ②丨 i - j |<| i - j |min③丨 i - j l>l i - j |max ④丨 i - j |V i - j | max20 •在同一时间内,电力网的电能损耗与供电量之比的百分值称为()①负载率②网损率③供电率④厂用电率① P ② PS n cos S n sin③上S n④ P cos S n17.环网中功率的自然分布是()①与电阻成正比分布 ②与电抗成正比分布③与阻抗成正比分布④与阻抗成反比分布18 .电力系统中PQ 节点的数量()①全都是②大量的③少量的④必有且一般只设一个16.当功率的有名值为s = P + jQ 时(功率因数角为_______________ 倍。

电力系统规划试考试原题及答案完整版

电力系统规划试考试原题及答案完整版

电力系统规划试考试原题及答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1问答题:(1)城市电网规划的基本思路与原则是什么?(2 )配电网自动化包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配电系统自动化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

(3 )电力系统优化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无功优化补偿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现代化城市低压配电变压器的布点原则是什么?1 靠近负荷中心2 进出线方便3 使地区电网布局合理4 交通运输方便5 节约用地6 地质条件的要求避开断层、滑坡、塌陷、溶洞等地质条件地带7 尽量避开污秽地段8 环境保护2 解释下列名词(1)日最小负荷率当日最小负荷除以当日最大负荷。

区别于日负载率(当日平均负荷除以当日最大负荷)。

日平均负荷等于当日累积电量除以24小时(2)电力弹性系数分为电力生产弹性系数(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electricity production)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是指一段时间内电力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比值,用以评价电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总体关系。

可用于从宏观角度调控电力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电力生产弹性系数是指电力生产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之比。

(3)线路的充电功率线路太长时,会有对地电容。

由线路的对地电容电流所产生的无功功率,称为线路的充电功率。

(4)谐波谐波 (harmonic wavelength),从严格的意义来讲,谐波是指电流中所含有的频率为基波的整数倍的电量,一般是指对周期性的非正弦电量进行傅里叶级数分解,其余大于基波频率的电流产生的电量。

电力系统规划试题

电力系统规划试题

电力系统规划一.名词解释负荷密度:是表征负荷分布密集程度的量化参数,它是每平方公里的平均用电功率数值,以MW/km 2计量。

负荷密度法是负荷预测的常用方法。

从地区土地面积(或建筑面积)的平均耗电量进行的预测方法[占地面积]。

P25负荷指标:[建筑面积]。

容积率:是指用地范围内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负荷同时率:在一段规定的时间内,一个电力系统综合最高负荷与所属各个子地区(或各用户、各变电站)各自最高负荷之和的比值。

一般是小于1的数值。

其倒数称为“负荷分散系数”。

各用户或地区最大负荷一般在同一时率出现,他们之间有差效或错峰效应。

负荷特性指标:1)最小负荷率:最小功率/最大功率2)日平均负荷率:以日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值表示日负荷特性的一个指标。

容载比:某一电压等级的变电总容量与同一电压等级的总负荷之比(kVA /kW ),它表明该地区、该站或该变压器的安装容量与最高实际运行容量的关系,反映容量备用情况。

N-1原则:判断电力系统安全性的一种准则,又称单一故障安全准则。

电力系统中N 个元件中任一独立元件发生故障,而被切除后,应不造成因其他线路过负荷跳闸而导致用户停电,不破坏系统的稳定性,不出现电压崩溃等事故。

当这一准则不能满足时,则要考虑,增加发电机或输电线路等措施。

N -1原则通常是指在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力系统中任一元件(如线路、发电机、变压器等)无故障或因故障断开,电力系统应能保持稳定运行和正常供电,其他元件不过负荷,电压和频率均在允许范围内。

变压器负载率:变压器实际负载电流I 2与额定负载电流I 2N 之比值叫做变压器的负载率。

它表示实际负载所占额定负载的比值。

负载系数为1时,表示变压器满载;小于1时为欠载;大于1时则为过载。

负荷率:平均功率/最大功率导体载流量:电缆载流量是指一条电缆线路在输送电能时所通过的电流量,在热稳定条件下,当电缆导体达到长期允许工作温度时的电缆载流量称为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

电力系统试题库(300道)

电力系统试题库(300道)

《电力系统基础》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动力系统-将电力系统加上各种类型发电厂中的动力部分就称为动力系统2、电力系统-由发电机、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和用户电器等各种电气设备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整体就称为电力系统3、电力网-由各种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和输、配电线路所构成的用于变换和输送、分配电能的部分称为电力网4、频率的一次调整-由发电机的自动调速器完成的频率调整5、频率的二次调整-就是自动或手动地操作调频器而完成的频率调整6、频率的三次调整-按照负荷曲线及最优化准则在各个发电厂之间分配发电负荷。

7、电压中枢点-指在电力系统中监视、控制、调整电压的有代表性的点母线8、同步运行状态-指电力系统中所有并联运行的同步电机都有相同的电角速度9、稳定运行状态-在同步运行状态下,表征运行状态的各参数变化很小,这种情况为稳定运行状态10、稳定性问题-电力系统在运行时受到微小的或大的扰动之后,能否继续保护系统中同步电机同步运行的问题称为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11、静态稳定-指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受到微小扰动后,独立地恢复到它原来的运行状态的能力叫静态稳定12、暂态稳定-指电力系统受到较大的扰动后各发电机是否能继续保持同步运行的问题13、功角稳定-指系统中各发电机之间的相对功角失去稳定性的现象14、顺调压-在最大负荷时使中枢点的电压不低于线路额定电压的102.5%倍,在最小负荷时使中枢点的电压不高于线路额定的额定电压的107.5%倍,这种调压方式叫顺调压15、逆调压-在最大负荷时使中枢点的电压较该点所连接线路的额定电压提高5%,在最小负荷时使中枢点的电压等于线路额定电压的调压方式叫逆调压16、常调压-在任何负荷下中枢点电压保持为大约恒定的数值,一般较线路额定电压高2%~5%,这种调压方式叫常调压二、问答:31.空载运行的输电线路充电功率对电压降落有何影响?32.分别写出b相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的相和序边界条件。

电力系统考试题

电力系统考试题

一、选择题。

1电力线路的等值电路中,电阻R主要反映电流流过线路产生的热效应。

2出现概率最多的短路故障形式是单相短路接地。

3电力系统的综合用电负荷加上网络损耗之和称为供电负荷。

4电力线路按结构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

5短路冲击电流是指短路电流的最大可能瞬时值。

6两相短路故障是一种不对称故障.7在标幺值系统中,有功功率的标幺值的单位为无量纲。

8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在实践中一般采用过补偿。

9电力系统发生三相短路,短路电流只包含正序分量。

10在标幺值中近似计算时,基准电压常选用额定电压.11电力线路中,电纳参数B主要反映电流流过线路产生的电磁效应。

12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50HZ。

13电力线路等值参数中消耗有功功率的是电阻。

14采用分裂导线的目的是减小电抗。

15下列故障形式中对称的短路故障为三相短路。

16频率的一次调整是由发电机组的调频系统完成的。

17电力系统中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的划分依据是用户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

18电能质量是指电压大小,波形质量,频率。

19a为旋转因子a+a2等于0。

20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有110、220、500(KV)。

21有备用接线方式有环式、两端电源供电式。

22求无功功率分点的目的是从改节点解开网络。

23线路末端的电压偏移是指线路末端电压与额定电压之差。

24电力系统的综合供电负荷加上厂用电之和,称为发电负荷。

25构成电力网的主要设备有变压器,电力线路。

26在电力系统的下列接线方式中,属于有备用接线的是两端供电网. 27下列参数中与电抗单位相同的是电阻。

28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大部分电厂为火力发电厂.29某元件导纳的有名值为Y=G+JB,当基准功率为值S B,电压为U B,则电导的标幺值为S B/U B2.30从短路点向系统看进去的正序、负序、零序等值网络为有源网的是正序。

31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电源是发电机。

32电力线路中,电导G主要反映线路流过电流时所产生的电晕效应. 33电力系统采用有名值计算时,电压、电流、功率的关系表达式为S=√3UI。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库 (第13套试卷)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库 (第13套试卷)

110kV A
1
Ilo a = 1 3 0 A
B
2
C
6 t6=0.5s
40km
5 30km
xmin = 1 2 xmax =1 5
3 Iloa=130A
4
7 t7=1.0s
40km
0.4 /km
……………………………………….
……………………………….
第 2页 共 3页
………………………………………….
D.故障母线和非故障母线不会被切除
三、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7 分)
1. 某线路装有三段式电流保护,若在 第I段保护区内发生故障,则由第I段保护动作切
除故障,而第Ⅱ、第Ⅲ段不起动。( )
2. 差动继电器的短路线圈匝数选择得越多越好。( )
第 1页 共 3页
………………………………………….
…………………………………….
外部绝缘套管及其引出线上发生的各类故障)。( )
7. 双母线电流比相式母线差动保护,在母线连接元件进行切换时,应合上非选择性刀
闸。(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 灵敏性
学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正确 清楚地填写自 己的学院、班 级、姓名和学 号。
2.因填写错误 线 或胡乱书写、涂
,欠量继电器的返回系


8. 按差动原理构成的母线保护,能够使保护动作具有


9. 在正常运行中,零序电流滤过器有不平衡电流输出,它是由电流互感器的
产生的。
10.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当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时,故障点故障相电压

零序电压
,

电力系统规划模拟题

电力系统规划模拟题

《电力系统规划》模拟试题( 一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 共 30 分 , 请选出正确答案)1. 影响线路输送能力的主要因素是:()A .电压与距离B .电压与损耗C .距离与损耗D.距离与投资2. 随机生产模拟在电源规划中用于:()A.决定机组出力B.分析经济运行C.确定开机顺序D.计算发电量3.工程经济分析主要研究工程项目的()A .技术性能B .经济效益C .经济效果D .经济规律4.代表水文年中的平水年用于电力系统平衡分析中()A .电量平衡B.电力平衡C .功率平衡D.电能平衡5.可修复元件的故障率越大 , 则元件的可用度()A .越大B .越小C.不变D.无法判断6.指数平滑法的平滑系数取值范围为()A .B.C.D.7.满足系统可靠性要求的机组可发容量称为()A .实际可发容量B.有效载荷容量C .系统备用容量D.机组实际出力8.判别网络过负荷线路的故障排序标准取决于()A .>1B.<1 C.=1D.<09.工程经济分析中的投资指标属于()A .核算指标B.预算指标C .决算指标D.概略指标10. 下列公式中哪一个不属于指数平滑法()A.B.C.D.参考答案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水电厂的技术经济特点有()快速和()低。

2.直流潮流方程主要的特点是()电路和()运算。

3.计算电力不足概率建立的两个模型是()和()模型。

4.最小费用法的资金支出流包括()和()。

5.预测技术方法主要划分为()和()两大类。

参考答案三、判断题(每题 2 分, 共 10 分 , 正确的划√ , 错的划×)(每空 1 分,共 10 分)1.电源规划内容只是确定系统未来的装机容量大小。

2.AW 与 NPV法的主要区别是对资金的等值计算角度不同。

3.预测峰值负荷用于决定系统未来设备容量的设置。

4.配电网的容载比较小时将导致电网供电可靠性下降。

5.系统中各最小割集在逻辑图上的关系为并联关系。

电力系统分析试题答案(完整试题)

电力系统分析试题答案(完整试题)

自测题(一)—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在答题区填入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小题2。

5分,共50分)1、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是().A、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B、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C、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D、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2、停电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主要生产设备损坏的用户的用电设备属于()。

A、一级负荷;B、二级负荷;C、三级负荷;D、特级负荷.3、对于供电可靠性,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负荷都应当做到在任何情况下不中断供电;B、一级和二级负荷应当在任何情况下不中断供电;C、除一级负荷不允许中断供电外,其它负荷随时可以中断供电;D、一级负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中断供电、二级负荷应尽可能不停电、三级负荷可以根据系统运行情况随时停电。

4、衡量电能质量的技术指标是().A、电压偏移、频率偏移、网损率;B、电压偏移、频率偏移、电压畸变率;C、厂用电率、燃料消耗率、网损率;D、厂用电率、网损率、电压畸变率5、用于电能远距离输送的线路称为( )。

A、配电线路;B、直配线路;C、输电线路;D、输配电线路。

6、关于变压器,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A、对电压进行变化,升高电压满足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需要,降低电压满足用电的需求;B、变压器不仅可以对电压大小进行变换,也可以对功率大小进行变换;C、当变压器原边绕组与发电机直接相连时(发电厂升压变压器的低压绕组),变压器原边绕组的额定电压应与发电机额定电压相同;D、变压器的副边绕组额定电压一般应为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1。

1倍.7、衡量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指标是()。

A、燃料消耗率、厂用电率、网损率;B、燃料消耗率、建设投资、网损率;C、网损率、建设投资、电压畸变率;D、网损率、占地面积、建设投资。

8、关于联合电力系统,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研究生课程试题(考试时间:2013.12.31)说明:如果你通过编程完成部分题目的分析计算,请将所编写程序插入该题的解答过程中。

1.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试论述该决定对我国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的影响。

(20分)2.预测某地区新增负荷电力2000MW ,年电量120亿kWh 。

计划新建一座电站满足预测负荷需求,现有煤电、核电和水电三个备选方案(相关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

试:(20分)1)确定各备选方案的最佳装机规模; 2)选择最佳的电源建设方案。

表1 各类发电机组相关技术经济指标2答: (说明:未正确标明单位,扣2分) 2)总装机年费用比较法:方案A :Z ∑=4500×2400000=108亿元,C =120×0.3=36亿元S =Z ∑×5%=5.4亿元,i =0.15,n =25(1)(1)1(1)1n A n n i i iZ C S i i EUAC ∑+=+-=+-+-52.6822亿元(6分)方案B :Z ∑=18000×2000000=360亿元,C =120×0.03=3.6亿元S =Z ∑×3%=10.8亿元,i =0.15,n =40(1)(1)1(1)1nB n n i i iZ C S i i EUAC ∑+=+-=+-+-57.7963亿元 (6分)方案C :Z ∑=6000×2700000=162亿元,C =120×0.01=1.2亿元S =Z ∑×3%=4.86亿元,i =0.15,n =50(1)(1)1(1)1nC n n i i iZ C S i i EUAC ∑+=+-=+-+-25.5218亿元 (6分)EUAC C <EUAC A <EUAC B ,建设方案C :300MW ×9水电机组最佳。

(2分)3.某火力发电厂有三台发电机组,其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

电厂日发电调度计划为表2 发电机组技术经济指标试按节能调度原则安排各发电机组的日发电出力曲线(要求写出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并求出最优结果)。

(20分) 3.解:依题意得:由于电厂日总发电出力最大值大于单机容量最大的两台机组的总和,因此,在日常发电中,三台机组都须投入运行。

故:在某一时刻,设机组1的出力为x ,机组2的出力为y ,机组3的出力为z ,目标函数发电厂日能耗为F ,则:()2400.350.320.29F x y z dt =++⎰约束条件为:()()30060%x 30060050%60090040%9001600,9~211200,1~8 & 22~24y z x y z t x y z t t ⎧⨯≤≤⎪⨯≤≤⎪⎪⨯≤≤⎨⎪++==⎪⎪++===⎩为了使目标函数F 为最小值,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各机组出力应在满足各机组最小出力的情况下,剩下的负荷需求应根据机组发电单耗从小到大来安排机组的发电,具体的顺序是:首先是发电单耗最低的机组3,其次是发电单耗次低的机组2,最后是发电单耗最高的机组1。

根据这样原则,可得各机组在各时段的具体最优发电出力为:⎩⎨⎧=∑ 2422 8~1 MW,120021~9 MW,1600时~、时P在t=9~21时,z=900MW,y=520MW,x=180MW在t=1~8、22~24时z=720MW,y=300MW,x=180MW此时,日最低发电能耗F=(180×0.35+520×0.32+900×0.29) ×13+(180×0.35+300×0.32+720×0.29) ×11 =10421(吨)4.图1所示配电网络中各元件的可靠图1 简单配电网络接线图4.计算出其他可靠性指标: 年用户停电次数: ACI =300×2.10+250×2.10+200×1.85+150×1.60=1765次/a 用户停电持续时间: CID =300×2.55+250×4.55+200×5.05+150×4.80=3632.5 h/a系统平均停电频率指标SAIFI:SAIFI =1765/(300+250+200+150)=1.961次/用户.a 用户平均停电频率指标CAIFI:系统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SAIDI :SAIDI =3632.5/900=4.04 h/用户.a 用户平均停电持续时间指标CAIDI :CAIDI =3632.5/900=4.04 h/停电用户.a 平均供电不可用率指标ASUI :ASUI =3632.5/(900×8760)=0.000461 平均供电可用率指标ASAI :ASAI =1-ASUI =0.9995395.如图2所示简单电力系统,假设节点1为平衡节点,在节点2和4可安装无功补偿电容。

用U 和θ表示各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相角,其余符号均如图上所示。

为了维持系统运行电压水平,减少系统有功网损,要求对该系统进行无功优化计算,试写出与该系统相适应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数学模型,并给出用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的计算过程。

(20分)5答:(1)数学模型1)目标函数:(5分)L2L2C2P L5+jQ L5图2 简单电力系统模型以系统各种负荷水平下发电机节点电压(U G1)、负荷并联电容器组数(n 2,n 4)及变压器抽头(T T1)为优化变量,以有功网损费用及无功补偿设备投资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即:SN j ci ci N i Ri Ri P C Q Q F CR max 11m in ταα++=∑∑==2max 1111max min221max minmin [][]cRDGN N N DjRi Rif ci ci s i i j Dj Dj N Gkk Gk Gk U F Q Q c P U U Q Q Q αατλλ===⋅⋅=⋅⋅∆=+++-∆+-∑∑∑∑(5-1)式中,第1项为该系统感性无功补偿费用,a R 为加权系数,N R 为具有无功补偿的节点数,在该系统中为2、4;第2项为该系统容性无功补偿费用,a C 为加权系数,N C 为具有无功补偿的节点数,在该系统中为2、4;第3项为系统年有功网损费用,max τ为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s P 为年最大负荷,c 为单位费用。

第4项为节点电压越界罚函数,1λ为罚因子,ND 为节点总数,max Dj U ⋅、min Dj U ⋅为节点电压上下限第5项为无功出力越界罚函数,2λ为罚因子,NG 为发电机节点总数,max Gk Q ⋅min Gk Q ⋅为发电机无功出力上下限2)约束条件: (5分)(a )节点有功和无功潮流约束:11(cos sin )(sin cos )NGi Li i j ij ij ij ij j NGi Ci Li Ri i j ij ij ij ij j P P U U G B Q Q Q Q U U G B θθθθ==⎧-=+⎪⎪⎨⎪+--=-⎪⎩∑∑ (5-3) (b )控制变量约束:........1, 2, ,1, 2, ,1, 2, ,1, 2, ,i max Gi min Gi G G Rj min Rj Rj max R Cl min Cl Cl max CTk min Tk Tk max T U U U i N Q Q Q j N Q Q Q l N t t t k N ≤≤⋯≤≤⋯≤≤⋯≤≤⋯⎧⎪⎪⎨⎪⎪⎩,=,=,=,=(5-4) 其中,N G 为发电机节点序号,在该系统中为1; (c )状态变量约束:.min .max .min .max .min .max 1, 2, ,1, 2, ,1,, 2, ,,,Gi Gi Gi Dj Dj G C Dj bl bl l b b N Q Q Q i U U U j q q q l N N ⎧≤≤⎪≤≤≤⋯⋯⋯⎨⎪≤⎩===(5-5) 发电机无功出力、负荷节点电压和支路输送功率限制3)事故校验:事故检验数学模型的目标函数是使系统中各无功补偿点新增加无功补偿的费用为最小,其约束条件为系统潮流和运行约束。

事故检验数学模型描述如下:∑∑==+=R y cyN i N j kcjyfcj k Riyf Ri s Q Q F 11m in αα对于不同的线路停运,各节点需要增加的无功补偿容量可能不同,则取其中较大的数值作为该节点应增加的无功补偿容量,即:⎪⎩⎪⎨⎧>-=∆≤=0k Riyf 00Riy k Riyf Q Q Q 0Riy Riy k Riyf k Riyfk RiyNQ Q Q Q Q f式中,{}kk RiyNf RiyN Riyy Ri Riy N k Q Q Q Q Q f ,,2,1m ax ,1,0 ==∆∆+=-⎪⎩⎪⎨⎧>--=∆≤=0k ciyf 00ciy k ciyf Q Q Q 0ciy ciy k Riyf k ciyf k ciyfkciyNQ Q Q Q Q Q f式中,{}kk ciyN ciyN ciyy ci ciy N k Q Q Q Q Q ff ,,2,1,m ax 1,0 ==∆∆+=-在实际计算中,可以将第k 次故障检验应增加的无功补偿容量 和 作为给定增加容量,再进行第k+1条线路故障检验,这样上式就自然满足了。

(2)基于遗传算法编码 (3分)kRiyf Q ∆k ciyfQ ∆首先将各控制变量排序,然后按此顺序将每个控制变量作为染色体中的一个基因,每个基因采用二进制数或10进制数表示。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优化问题,取发电机的端电压U G ,无功补偿电抗器容量Q R ,无功补偿电容器容量Q C 、可调变压器分接头t T 为控制变量,表示成染色体为:[][]124241||||,|,|i G R C T G R R C C T X U Q Q t U Q Q Q Q t == (5-6)其中,(没根据题意注明各V 、 n 和T 的取值范围扣分2分)以X 表示种群的集合(设种群数目为N ),则:[]12,,N X X X X = (5-7)(3)适应度函数适应度函数要反映无功优化的目的和要求,既要使优化方案的投资和网损费用为最小,同时又不出现发电机无功出力越限及节点电压越限。

为适应用遗传算法求最大值的特点,其适应度函数为:F = F 0-Ff式中,F 0为事先给定的大数;F f为前述的无功补偿优化数学模型的目标函数。

(4)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流程 (7分)1)输入原始数据 包括网络拓扑、线路参数、各节点发电出力及负荷、各控制变量和状态变量的约束范围,还包括遗传算法所需参数,如适应度函数公式以及其计算时所需的参数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