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坑改造案例分析:英国康沃尔伊甸园
休闲观光农庄六大开发模式和经典案例

休闲观光农庄六大开发模式和经典案例作者:山合水易研究中心 | 来源:原创 | 时间:2014-05-13 | 关键词:休闲观光农庄景观设计休闲观光农业的6大开发模式分析:一、景观休闲型以赏花经济为主导,以特色节庆为引领的开发模式。
该模式旅游发展的重点:1、规模取胜,通常大面积的同类或多种花卉,形成视觉冲击;2、景观塑形,通过地形设计、人造花卉雕塑、花卉人文景观等优化景观效果;3、节庆助推,有针对性的推出节庆活动;4、服务配套,立体交通观赏、养生美食享受、有机产品购物等保证美好体验。
案例:加拿大B u t c h a r t g a r d e n加拿大国宝级精致园林,实现四季皆有景的多彩风情园。
1、简介:坐落于加拿大温哥华岛,占地20公顷,是利用一个荒废的采石坑修建的,层次鲜明,四季可游,融汇世界园艺精华的精致花园。
2、策略:利用地势起伏构建景观层次,从单调园艺走向主题园。
3、产品:玫瑰园、日式庭院、意大利花园、低洼花园、B u t c h a r t家族陈列馆。
4、配套设施:游客中心、停车场、园艺咨询中心、种子和礼品店、餐饮厅(d i n n i n g r o o m,b l u e r o o m-温室餐厅,咖啡店)。
5、盈利模式:门票+餐饮消费+纪念品出售。
二、科普观光型这是一种以科技观光为引领,以四季花卉为特色,以考察、科普为主导的开发模式。
该模式旅游发展的重点:1、注重科技导入,从花卉苗木的组培科研到立体化展示;2、科普体验规划,科普教育相关的功能设置及活动策划,且需注重趣味性;3、创意景观设计,用花卉创作有趣味的景观小品,提升花卉的观赏性;4、其他功能导入,引入生态餐厅等项目,丰富游客体验内容。
案例:英国E D E N伊甸园植物展示+科研教育+特色活动,通过环境再生,建造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伊甸园"。
1、概况:1994年英国人提姆·史密特首次提出要在一个已经受到工业污染和破坏的地区重建一个自然生态区的想法,2000年在英国南部康沃尔郡废弃的矿山上兴建的伊甸园的项目成为全球最大的生态温室。
伊甸园建筑设计案例分析,ETFE技术案例分析

The domes lean on the natural rock walls, which act as a heat sink, absorbing heat in the day and releasing it at night.
N
PART ONE
CASE STUDY
Design Concept
The biomes have opening cushion vents at the apex of each dome
Different Structure for ETFE
Allianz Arena The ETFE cushion skin cover both the external wall and roof of the stadium, seemingly effortlessly between the basic structure of concrete and steel. Although ETFE buffer systems typically eliminate the need for secondary structure, but large stadium of steel frame need to be supported.
Self-cleaning The smooth and non-stick surface of ETFE is selfcleaned externally by rain. The inner surface of cushions may be cleaned with water at about every 5-10 year.
Stress in the top design 193.7 mm diameter of chord. In order to use the same connection nodes, all the top chord is the same as the pipe diameter, but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according to the length of the troops and buckling.
英国伊甸园矿坑再生景观:20年文化旅游运营模式研究

英国伊甸园矿坑再生景观:20年文化旅游运营模式研究作者:李莎董昭含来源:《工业设计》2020年第10期关键词:英国伊甸园;矿坑再生景观;文化旅游运营;模式研究1 项目启动背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国进入推动城市复兴时代,在撒切尔夫人的主张下,采用政府主导公私合营的资助方式推动城市建设[1]。
1995 年伊甸园所在原有黏土矿区的经济效力已经接近尾声(图1),项目最初倡导者提姆·施密特(Tim Smit)成功说服当地政府资助2.5 万英镑组建团队,完成初期可行性研究,后争取到国家彩票基金与千禧年委员会的5500 万英镑,着力于开展这项跨世纪工程。
建造过程中由建筑商罗比特和阿尔福莱德提供资金垫付和贷款,其他筹措到的较小资金支持不计其数[2]。
伊甸园项目是千禧年后英国最具代表性的绿色项目之一。
建造初期亟需解决的问题是矿区工业开发后的污染土壤无法直接种植植物。
伊甸园工程与雷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合作将矿区废土与家庭绿色废弃物混合研究,开发出正常需要几百年才能形成的合适土壤8.5 万吨,为工程提供可持续与绿色文化旅游的开端。
2 项目影响力与研究意义园区于2001 年3 月17 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初期以提高废弃物利用率与最大限度提高可持续性为宗旨,并为本土提供可见收入。
据英国西南地区发展局的一份独立报告,项目运营前十年伊甸园工程共吸引了约1000 万游客,获得总计超过1.32 亿英镑收入,并帮助康沃尔郡创建了地区“品牌”[3]。
超40%的来访游客表示,伊甸园工程教育性可持续理念对其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截至2018 年4 月,园区累计游客超过2000 万人次[4],并为当地创造超过17 亿英镑收入。
运营近20 年间,伊甸园工程多次被评为英国最具游客吸引力景点,并吸引数以百万计游客远离传统的沿海热门景区,进入工业化修复后的内陆地区[5]。
伊甸园集生态属性、景观精品、公众教育、文化价值于一体,以市场化合作为契机,通过实施概念打造、功能资源拓展、经营宣传推广、社会团体服务等,在管理运营、项目拓展、互动体验、文娱教育等多个方面推动园区提质增效,持续带动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6]。
世界废弃矿山绿化修复经典展示

世界废弃矿山绿化修复经典展示散落于荒郊野岭的废弃矿井比比皆是,也许在世人眼中,这些早已物尽其用的工业遗迹,是地球上抹之不去的“伤疤”。
然而,如今在世界各地,不少原本杳无人迹的废弃矿井走上了涅磐重生之路,被开发成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景点,每年吸引着数以千万计的游客前往参观。
本期推出“世界废弃矿山修复经典展示”,让我们通过图片去领略那修复后的美。
曾经是一处采煤沉降区的唐山南湖,如今已是融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于一体的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
利用采石矿天然地形所建的上海辰山植物园。
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康沃尔郡有一处名为“伊甸园”的植物园,它是兴建于废弃矿山上的全球最大的生态温室。
这处废墟上的奇迹原本是当地人采掘陶土遗留下的巨坑。
日本国营明石海峡公园原来是一处大型采石采砂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修复,修复主题是“使园区得到生命的回归”。
世茂深坑酒店作为全球首个建在废石坑里的酒店,位于上海松江国家风景区佘山脚下,这里原是一座80米深的采石场废弃大坑。
宁波国际赛车场原是一座建筑石料矿山,对赛车场的建设运营方来说,这块废弃矿山,简直是一处堪称完美的“宝地”,如今这里成为全球唯一的高山台地赛车场。
布查特花园是由一座废弃的石灰石矿场改造而成,经过布查特家族四代人的辛勤努力不断扩大,如今已成为世界著名的第二大花园。
维利奇卡盐矿是欧洲最古老的盐矿之一,直到2007年才彻底停止采矿。
如今它是波兰最著名的景点,被誉为“波兰的地下盐矿教堂”。
位于罗马尼亚西部的图尔达盐矿于1992年改造完成后正式与游客见面,如今这里拥有世界最大盐矿博物馆。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境内,这里曾是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
“矿冶大峡谷”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核心景观,被誉为“亚洲第一天坑”。
矿坑改造案例分析:英国康沃尔伊甸园

项目借鉴 注重理念
1、以植物文化为主,注重环保,引起共鸣 2.无论是项目设计、项目打造,甚至商业运营,全部围绕人与 自然,人与人的伙伴关系理念
景观多样
三个“生物群落区”,每个“生物群落区”都是一个特殊的气 候,内设不同植物主题。
创意环保建筑
1.极具创意的吹泡泡建筑,本身就拥有强大的吸引力
2.建筑都采用环保材料和清洁可再生能源,环保特色明显。
商业模式
项目属于非营利结构,经营围绕伙伴关系理念,回馈当地。
运营模式
注册慈善信托基金:下设公司负责公司全部事物 成立伊甸园基金会:代表项目对外形象,负责对外建立联系 项目内部自采购:所有采购尽量当地完成,回馈地方
盈利模式
门票收入:普通成人14英镑/人,目前每年游客100万 发展会员:每年会费35英镑,目前会员6000人 出售商品:出售相关书籍、文具等 捐赠计划:伊甸园慈善信托基金接受捐赠 教育培训收费:教室为志愿者,学生4英镑/人
世界第八大奇迹
——英国康沃尔伊甸园
项目基本情况
原址为废陶锡矿,围绕人与自然的理念打造,现为世界最大单体温室。
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 英国康沃尔郡
主题
人与自然共生共融
占地面积 15公顷
建设时期 2年
开放时间 2001年3月
投资金额 1.3亿英镑
收费
14英镑,年费35英 镑
项目背景:1990年袭击康沃尔的暴风雨使当地的文化遗 产保护庭院收到严重破坏,很多从国内外搜集的植物面 临灭绝危机。为传达人与自热和谐的理念,选择身为废 弃锡矿,为生命绝地,通过努力建成人类的伊甸园。
工业遗留
➢保留工业历史设备 保存工业历史遗留煤炭采掘设备
入传送带、临时工棚、破旧汽车作 为艺术品
英国康沃尔伊甸园的环境教育和环境解说

上各种适宜该地区气候环境的植物,如茶树、熏衣草、 啤酒花、向日葵等。
3.内容与形式 伊甸园里开展的环境教育项目主要面向学生群 体,分别设计了半日型专题教育和全天型自助教育两 种参与方式,贯彻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向学生们全 新阐释人与人、植物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依赖 的关系。 (1)半日型专题研习班 由伊甸园专业培训师和学校教职员工共同主持, 主要在环境教育中心(内设教育工作坊)进行,有时 选择在植物展馆开展,主要分为三个年龄组:针对低 年级学生(1-3年级)的“印象伊甸园”“感官盛宴” “环保机器”等课程;针对中年级学生(3-6年级)的 “挑战厨师长”“雨林漫游者”“植物探险家”“别落下 你的水蛭袜”“形象巡逻”等活动;针对高年级(7-9 年级)学生的是“丛林联系”“走向极端”“植物崇拜” 等课程。 (2)自行参观自主教育
2.设施 伊甸园的环境教育设施主要包括:环境教育中 心、访客中心、植物展馆。 (1)环境教育中心 伊甸园环境教育中心于2005年9月投入营业,负 责施行伊甸园内的环境教育服务,帮助人们理解人与 植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教育中心提供的教育设施 主要以教室和展厅为主,并且聘请了大批富有经验的 教师、培训师和演讲者,每年9月到11月、1月到7月(即 秋季和春季两个学期)向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服 务。 环境教育中心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仿生建筑的 典范,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建筑外表像刺猬,每个尖 角用来搜集雨水灌溉园景,“刺猬”的背部则布满太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表 1 低年级环境教育项目
项目名称
参与对象 时间安排Fra bibliotek印象伊甸园 1-3年级学生 30分钟
英国伊甸园eden-project案例分析(精品)

1
英国伊甸园eden-project
文化主题活动:各类活动满足不同年龄层娱乐、休闲、文化教育等多种体验
科普教育
每日故事会 每周园艺课 学校春秋游 教师培训基地 学校课程组成部分 园艺专业基地
特色活动
儿童音乐节 滑冰节 艺术展
节庆活动
圣诞节冬季乐园 万圣节游行
【案例借鉴】: 以科普活动赢得基础市场:园艺类课程每周末定时举办,同时承接各年龄段学生的科普
导游; 以特色活动吸引专项市场:现场音乐会、艺术展、运动项目,体验性活动按月份举办; 以节庆日捕获潜在客群:借助大节庆,设计周期长,强度大的全园娱乐项目。
2
2
案例小结
太空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点——线—— 面
吸引点(人气)
产业线(经营)
生活面(服务)
以太空农业旅游产品构建核心 吸引点、市场引爆点基础,通过裁剪、拼接等园林技艺,将植物打造为人物、昆 虫、机器人、动物等景观小品供游客观赏,为园区户外景观增加亮点
【案例借鉴】:
独特的建筑设计及奇异的景观设计是项目成功、加深游客体验印象的关键
先进科技营造不同坏境气候,培育6大温室主题,营造地域性植物景观差异,丰富游客视觉体验
1
英国伊甸园eden-project
珍奇花木主题体验园(核心产品包括:植物科研基地、植物博物馆)
【项目简介】:建成于2000年,汇集了几乎全球所有的植物,超过 4500种、13.5万棵花草树木在此是一个集科学与娱乐为一体的博物馆, 不仅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是一个开展生态教育的天然课堂。
【地理区位】:位于英格兰西南部康沃尔郡圣奥斯特尔 【核心特色】:奇特的建筑及景观设计,庞大的植物种类,前沿开发技
独特的建筑设计
英国矿产环境治理与修复-newnew

英国的矿山环境治理与修复一、英国的矿山环境问题不列颠群岛与相邻大陆架优越的成矿地质构造,促成了英国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矿业经济。
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前,中东等地的廉价石油还未涌入国际能源消费市场,煤炭依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英国煤炭金属以及工业建筑材料的采掘业非常繁荣。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总是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问题。
以煤炭为例,截止2015年12月18号,英国最后一个深层煤矿--约克郡(Yorkshire)的凯灵利煤矿的关闭,始于300年前的工业革命的英国煤炭工业大约产出了26000万吨煤矿,留下了大约3600万吨煤矸石(1)以及地质灾害、煤矸石堆处置和水土污染等环境问题。
此外,金属矿采掘致使的塌陷问题也十分严重。
例如:在英格兰西南部的坎伯恩(Camborne)和雷德鲁斯(Redruth)地区的锡矿和铜矿、英格兰北部和中部的南北pennies 山脉矿区、北威尔士的铅矿及其他地区铅、锌、铁矿旧址出现的塌陷灾害频发。
仅在南奔宁山脉(Pennine)矿区就有约五万个矿井以及数以百计的硐室塌陷。
不容忽视的是,工业和建筑材料的“无规划、低技术”的开发对英国后续开展的矿山环境修复工程无疑也是增加了压力。
比如:建筑石材和板岩、陶土矿废料的堆积不仅造成了地表景观遭受“点状式”的破坏,而且因类似制砖黏土开采遗留的大型露天未修复矿区的数量也为数不少。
在柴郡(Cheshire)数百年来地下盐矿的开发以及不加限制的提炼方法导致了塌陷的主要问题。
现代的盐的提炼方法不会导致塌陷。
二、法律建设历程英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探索期(19初至20世纪50年代)。
19世纪早期有关矿山的立法往往围绕安全生产,并不涉及环境问题。
随着矿业的兴盛,采矿工作规划、矿山废弃物规划和以及建立矿山督察确保管理法规的实施被逐渐引入至法规中。
事实上,有关矿山环境的专门法案最早出现于1949年,在该法律中地方政府才被授权承担恢复因采矿破坏的土地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打造
始终围绕植物文化理念,融合高科技环保手段打造。
土壤改良
➢减少开采,种植树木
将当地的粘土废弃物与绿色废 弃物堆肥产生富含营养的8.5万 吨土壤。
环保新科技材料
➢新材料
温室表面同水立方一样都是采 用乙基四氟乙烯(ETFE)透明 合成膜覆盖。
创意结构
➢ 吹气泡泡建筑
双层圆球网壳,肥皂泡和蜂巢 的结构原理。整体外观如蜂巢 的巨型球体。
工业遗留
➢保留工业历史设备 保存工业历史遗留煤炭采掘设备
入传送带、临时工棚、破旧汽车作 为艺术品
艺术改造
➢大地艺术 邀请世界各国艺术家以巨大废弃
矿坑为背景塑造艺术作品
7
矿坑改造方向
德国科特布斯露天矿坑,以生态恢复和艺术打造相结合,历经打造而成。
——4000KM2,100多年煤矿开采遗留,数十座60-100米深矿坑,1970年开始改造,目前每年上百万游客
生态恢复
➢减少开采,种植树木 1790年开始逐渐减少开采,种
植树木,形成自然保护地 ➢引水入坑,形成湖泊
天然地下水位上升和附近河流引 水加速湖泊形成
项目借鉴 注重理念
1、以植物文化为主,注重环保,引起共鸣 2.无论是项目设计、项目打造,甚至商业运营,全部围绕人与 自然,人与人的伙伴关系理念
景观多样
三个“生物群落区”,每个“生物群落区”都是一个特殊的气 候,内设不同植物主题。
创意环保建筑
1.极具创意的吹泡泡建筑,本身就拥有强大的吸引力
2.建筑都采用环保材料和清洁可再生能源,环保特色明显。
商业模式
项目属于非营利结构,经营围绕伙伴关系理念,回馈当地。
运营模式
注册慈善信托基金:下设公司负责公司全部事物 成立伊甸园基金会:代表项目对外形象,负责对外建立联系 项目内部自采购:所有采购尽量当地完成,回馈地方
盈利模式
门票收入:普通成人14英镑/人,目前每年游客100万 发展会员:每年会费35英镑,目前会员6000人 出售商品:出售相关书籍、文具等 捐赠计划:伊甸园慈善信托基金接受捐赠 教育培训收费:教室为志愿者,学生4英镑/人
昔
今
日
日
废
花
矿
园
2
项目规划
模拟世界各地不同气候,分为3个植物馆,按植物类别分设不同的主题景观。
潮湿热带馆
4座相连球体建筑 ➢植物种类 亚马逊河地区、大洋 洲、马来西亚和西非 等地的植物
温暖气候馆
4座相的 植物
凉爽气候馆
两组球体间露天区域 ➢植物种类 日本、英国、智利等 地区的植物
世界第八大奇迹
——英国康沃尔伊甸园
项目基本情况
原址为废陶锡矿,围绕人与自然的理念打造,现为世界最大单体温室。
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 英国康沃尔郡
主题
人与自然共生共融
占地面积 15公顷
建设时期 2年
开放时间 2001年3月
投资金额 1.3亿英镑
收费
14英镑,年费35英 镑
项目背景:1990年袭击康沃尔的暴风雨使当地的文化遗 产保护庭院收到严重破坏,很多从国内外搜集的植物面 临灭绝危机。为传达人与自热和谐的理念,选择身为废 弃锡矿,为生命绝地,通过努力建成人类的伊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