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命的意义》阅读练习及答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7年中考题)
2017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二0一七年齐齐哈尔市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知识积累及运用(1-9题,共31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3分)中国丈化博大宽广,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包围着。
(1) 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2分)改为改为(2) 在文段的方框内加上标点符号。
(1分)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襁.褓qiǎng 禁.锢jìn 叱咤.风云chà万恶不赦.shâB.祈.祷qǐ对峙.zhì断壁残垣.yuán 引颈.受戮jǐngC.窺伺.sì踱.步duò怏.怏不乐yàng 既往不咎.jiùD.贮.蓄zhù恫.吓tòng 相形见绌.zhuō囊萤.映雪náng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如果谁敢肆意发动侵略战争,那就必将玩火自焚....。
B.他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条古训视为立身处世....的座右铭。
C.他在去年的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成为一颗令人瞩白的体操明星。
D. 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晚饭后,几个我家的亲戚一起收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B.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地壳运动造成的。
C.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D.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用朴实的文字,以追忆的形式写成的怀念母亲的文章。
B.《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政治家、教育家。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舒婷饱含深情的文字抒发的对土地的炽恋之情。
【10篇】新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0篇】新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呵护世界我曾经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公园里散步,当我走进一座花坛时,有一个小女孩挡住了我,轻轻地说:“叔叔,你不要过去,那边有只漂亮的蝴蝶,你不要惊吓了它。
”在我看来,这个小女孩呵护的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小生灵,她关爱的是自己面对着的美好的世界。
在我们面对着自己时时接触的生活,面对与你打交道的人们时,你是不是像这个小女孩一样地小心呵护,给人以关爱?我们是否常常因为自己的________斥责、________怒容、一句搪塞,或是一时的冲撞,就这么弄伤了对方的心灵,或是大煞风景,破坏了美好的景致?当然,我们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常常有不顺心的时候,会常常在心里怀着一股怒气和怨恨,如果任凭这些情绪流泻感染,就会使眼前的世界变得灰暗,没什么美好可言。
正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所以这个世界更需要我们投入关爱和呵护。
我通过一段文字,看到了这样一幅温馨的画面:有个常怀关爱之心的绅士走进一家花店,要求把橱窗里的花取出一部分,店里的人照着他的话去做,并问他要买多少。
这个绅士出人意料地回答:“我不想买花,只是看它们太拥挤了,怕它们被压坏,想让它们轻松一下。
”他就是英国文学家王尔德。
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是否都能常常怀着这样的关爱,为他人也为自己留心保护一片美丽的世界!在接触那些容易碎的物品时,我们总是小心翼翼的,只怕弄坏了它们,那我们也不妨将这份细致带到日常生活里来,小心呵护和善待我们所生存着的这个世界。
(1)选择合适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一声一气一脸一片________斥责 ________怒容(2)从文中找出恰当词语填空。
例:(呵护)世界 ________世界 ________世界(3)此文告诉人们________的道理,并说明了理由________。
①世界是美好的,有很多荚的景致;②我们承受着压力;③有人觉得眼前的世界是灰暗的;④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⑤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中考语文(完整版)标点符号及使用专项练习及答案

中考语文(完整版)标点符号及使用专项练习及答案一、初中语文试卷标点符号及使用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贺兰山气势宏伟,风光秀丽,山涧潺潺、林涛阵阵;每到春季,百花芬芳,争奇斗研;时值金秋,玛瑙般的樱桃、山杏、野葡萄挂满枝头,绽红吐绿,令人心醉。
②贺兰山山势险峻,怪石línxún,③其主峰海拔高度3556米,伫立于主峰放眼东眺,宁夏平原尽收眼底极目俯瞰,草原景色一览无余,是理想的避暑,旅游胜地。
(1)请找出第①句中的一个错别字:________改为________(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línxún________(3)第③句空白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②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才有可能自觉地承担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③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2)请判断第②句的复句类型,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3)第③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3.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所谓中国对美发动网络攻击,这完全是臆测想象。
②中国是黑客攻击等网络威胁的主要受害国之一,也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一贯坚决反对并依法打击任何形式的网络。
③美国对全球各地的监听活动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甚至包括自己的盟友。
④看来,美国不光在银幕上成功虚构了一个《黑客帝国》,也想在现实中制造一个。
(1)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请找出第③中关联词语,并判断其复句类型。
(3)第④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随着五水共治工作的不断推进,西湖区将开展新一轮污水“零直排”小区创建工作,以改正污水入河情况。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文学常识

1 文学常识(2024年贵州省中考题)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庄子》一书是战国时期庄子的著作,《富贵不能淫》就选自其中。
B. 桑梓,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来指代家乡。
C. 杨绛,作家、翻译家。
有代表作品《流浪地球》、译作《堂吉诃德》。
D. 海伦·凯勒,英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代表作有《变色龙》。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 .《庄子》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C.《流浪地球》是刘慈欣的科幻文学代表作;D.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其代表作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故选B。
2 文学常识(202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题)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等。
B.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C.《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中庸》《孟子》《礼记》合称为“四书”。
D.《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创作的科普巨著,他根据观察获得第一手材料,生动地描写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
答案:5.C3 文学常识(202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宋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B. 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社戏》等。
C.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D. 《海燕》是苏联作家茨威格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专题19 议论性文体阅读(第01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

专题19:议论性文体阅读一、【2017届中考贵州安顺卷】阅读《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完成21-25题(18分)假如人生没有磨难贺铭华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
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
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
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 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
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
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
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
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自古纨绔无伟男”。
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
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
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
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
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
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2017年中考语文阅读题练习题及答案-(1)

2017年中考语文阅读题练习题及答案(一)人生的标点符号我的一生是一句话,母亲最希望我把它推敲得美丽些、生动些。
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将它书写在时间的稿笺上。
后人为我堆起的那座坟墓,想来就是句末的标点了。
那么,我将表达出怎样的意思呢?我将脚印首先落成“善”字——我觉得它是最不可缺少的。
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但我渴慕一个表示完整的句子。
于是我又将脚印落成“信”字——我觉得它是最靠得住的。
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于是我将脚印落成“顽强”,落成“进取”,落成“创造”——我觉得它们都是闪闪发光的。
母亲睁着昏花的老眼见了,点了点头,却依然说:“这还不够……”我茫然了。
“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了一声,补充说,“可贵的,孩子,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
这样你将会赢得一个能够竖立起来的感叹号。
”回答问题1.联系全文看,文中的“我”一直认为“句末的标点”应该是什么标点?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答:。
2.文中加点的“这”,具体指代什么内容?答:。
3.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一声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一句话回答。
答:。
4.本文中运用得最成功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请从文中摘出两个例句。
答:。
5.用“人生——文字——坟墓——标点”的顺序和要点,写出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不超过40字。
答:。
6.写出“推敲”这个典故由来的两句诗。
答:。
2·父亲的节日(金鑫)①那一天,参加一个集体宴会。
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小男孩,转到我面前,扬着手中的一束花花草草,很兴奋的样子。
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在一排花篮上抽抽取取,制作了一束鲜花。
我逗他,给我吧。
他立刻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
为什么要给爸爸呢,我问。
他扬起小脸,明天是父亲节呀。
②哦,是父亲节。
我当着众人的面夸奖他,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不料,他又扬起了小脸,很认真地问我,你给你爸爸准备礼物了吗?这一问。
《残片》阅读练习及答案

《残片》阅读练习及答案材料分析概括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6题。
残片雪是哀的。
这句话不知怎的蓦然落在了纸上,像一记凌厉的杀棋。
我隐隐动容。
要知道,我本意是想说:雪是皑的。
这悲怆的念头究竟缘何而来?清洁神性的东西正在被驱逐。
大地上,已很难留得住雪了。
整一个冬天,我始终未见梦境中的'白——那种少女和婴儿脸上常见的天然营养的白。
满眼是粗砺的风和玻璃幕墙忧郁的光,刺得泪腺肿痛。
心情也与天空一样,冷漠而怅远渴望呼吸到湿润的雪,渴望眼前闪出一大片冒热气的冰面,渴望和友人颤颤地踩在上面,走出去很远,尔后,听见她美妙的蝉一般的叫:“听见吗?你听见雪的寂静了吗?”好一会儿,我点点头。
是的,我听见了。
那天籁之声,那白色的脉跳,温暖的腐质,汹涌的蚯蚓,来年的森林……寂静和虚无多么不同啊。
寂静是饱满充盈、有冲动的,而虚无啥也没有。
寂静是生命的内衣,给人以梦幻的温情;虚无如死气沉沉的蝉蜕,是没有动作的投降。
然而,在眼下空荡荡的水泥书房里,我什么也听不见了。
没有冲动,没有激情,只有模糊与虚无。
感官又聋又瞎,像个领不到救济金的鳏夫……我也算不上生命意义的诗人。
只不过他的一具斗篷而已。
25.为什么作者本意想说:雪是皑的。
落在纸上却变成了:雪是哀的?(6分)26.结合全文,简析如何对待理想的丰满和现实的骨感。
(9《残片》阅读答案25.①清洁神性的东西正在被驱逐。
大地上,已很难留得住雪了。
作者追求的纯洁神性的东西逐渐消失。
②因为梦境中的白再也无法找到,作者感到悲哀。
③在这个社会里,天然纯净的东西无法生存,作为纯洁的事物本身为自己无法立足而感到悲哀。
(每点3分,答出两点即可)26.不能虚无地对待一切,看到不满的现实没有理想,没有反抗,没有冲动,没有激情,感官又聋又瞎。
(3分,“怀有理想,追求理想”)要冷静地面对现实,要有追求和梦想,要耐得住寂寞。
(3分)在沉默中反思,在寂静中孕育能量,要饱满冲动。
在冬天里孕育春天的希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一、阅读(94分)(一)(21分)时间沈从文一切存在严格地说都需“时间”。
时间证实一切,因为它改变一切。
气候寒暑,草木荣枯,人从生到死,都不能缺少时向间,都从时间上发生作用。
常说到“生命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
其实一个人活下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不过占有几十个年头的时间罢了。
生前世界没有他,他无意义和价值可言;活到不能再活死掉了;他没有生命,他自然更无意义和价值可言。
正仿佛多数人的愚昧与少数人的聪明,对生命下的结论差不多都以为是“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是活个几十年”,因此都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活下去等待死,死后让棺木来装殓他,黄土来掩埋他,蛆虫来收拾他。
生命的意义解释得即如此单纯,“活下去,活着,倒下,死了”,未免太可怕了。
因此次一等的聪明人,同次一等的愚蠢人,对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找出第二种结论,就是“怎么样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
虽更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然而生活得失取舍之间,到底也就有了分歧。
这分歧一看就明白的。
大体言之,聪明人要理解生活,愚蠢人要习惯生活。
聪明人以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应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个理想。
愚蠢人对习惯完全满意,安于现状,保证习惯。
(在世俗观念上,这两种人称呼常常相反,安于习惯的被呼为聪明人,怀抱理想的人却成愚蠢家伙。
)两种人即同样有个“怎么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的打算,要从人与人之间寻找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即或择业相同,成就却不相同。
同样想征服颜色线条做画家,同样想征服乐器音声做音乐家,同样想征服木石铜牙及其他材料做雕刻家,甚至于同样想征服人身行为做帝王,同样想征服人心信仰做思想家或教主,一切结果都不会相同。
因此世界上有大诗人,同时也就有蹩脚诗人,有伟大革命家,同时也有虚伪革命家。
至于两种人目的不同,择业不同,那就更容易一目了然了。
看出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原来如此如此,却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发生一点特殊意义和永久价值,心性绝顶聪明,为人却好像傻头傻脑,历史上的释迦,孔子,,就是这种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阅读《寻找生命的意义》一文。
回答20—23题。
(共8分)
①生命犹如红酒,犹如画卷,犹如一首歌,有痛苦也有升华。
可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它使我们匪夷所思!
②悲观者认为,生命犹如地平线,即使看得见,却摸也摸不到。
他想,生命中有太多挫折,需要承受太多,压力太大,心,太累了,身体也累了。
就如某地一名小学生,老师也是为了他好,仅仅骂了他一句,他却承受不住,去了那个也许美好的世界。
可他却不知道,他的家人有多伤心!
③其实,我认为,生命是太阳,即使落下了,也能再次升起。
虽然有些人很不幸,但仔细想想,他们能体会到常人所不能体会到的痛苦,而正是这些痛苦,才使他们成长。
中国的校车也许出不了主席,但山沟里的孩子也许成得了总统,就如,林肯的父亲也只是个鞋匠。
因此,这,也许是幸运的。
④北京男孩刘伟也以自己的行为诠释了生命的意义,“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的活着。
”刘伟虽然失去了双臂,但他却没有因此放弃生的希望,他开始以另一种姿态生活,那就是用脚弹钢琴,他每天辛苦练习7个小时。
终于,他在一年内获得了钢琴七级的水平。
他可以独立了,可以养活自己了!它虽然很痛苦,但那也是痛并快乐着的!
⑤坎坷使我们成长,困难使我们成功。
贝多芬即使耳聋也不放弃自己的梦想,经过多倍的努力,梦终飞。
只有努力,才
有成功;只有付出,才有回报。
我们有什么理由放弃? 那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共同放飞自己的理想吧!
⑥生命的意义是不放弃生的希望,是能为他人带来欢乐,是为社会做出贡献,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⑦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色彩,有的绚丽,有的平凡,绚丽让我们品味绽放的热烈,平凡让我们品味落日的从容。
只有实现人生的意义,才能让生命之花开的更加灿烂!
⑧让我们一起寻找生命的意义,在漫漫的人生路途中留下最美好,最辉煌的记忆!
(选文有改动)20.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答:
21.第②段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2分)
答:
22.第④段内容删去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2分)
答:
23.请为第⑤段补写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2分) 答:
答案:
(三)阅读《寻找生命的意义》一文,回答20-23题。
(共8分)
20. 面对困难,不要放弃希望和梦想,要努力实现生命的意义。
评分说明:(2分)意思对即可。
21. 第②段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
评分说明:(2分)每种论证方法各1分。
22. 第④段不能删去。
因为这一段举了刘伟的例子,与第②段形成对比,从正反两方突出论证了“坎坷使我们成长,困难使我们成功”的观点,使论证更全面、更深刻、更有说服力。
评分说明:(2分)论证方法1分,论证作用1分。
23. 只要举出能证明“坎坷使我们成长,困难使我们成功”观点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即可。
评分说明:(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