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家国情怀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2.docx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同步练习(含答案)1、综合性学习(12分)在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的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了如下材料,请你认真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继续传承的文化传统。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
《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
材料二: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
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在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
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1)读过两则材料,你对“家国情怀”有怎样的认识?请简要回答。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根据材料三,补写对联。
(4分)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再举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人物,并说说你为什么认为这个人有家国情怀。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分)(1)(4分)既是一种民族大义,也是文化传统,黄大年就具有家国情怀。
最新部编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家国情怀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二单元家国情怀同步练习《老山界》·现代文延伸拓展延伸关注点:没有国就没有家,当国土沦丧,当人民成为亡国奴,中华儿女将会有怎样的回应?我的兄弟叫顺溜(节选)朱苏进陈大雷的话彻底激怒了顺溜,在用充满怒气的眼神瞥了对方一眼后,顺溜重重地摇了摇头。
“怎么,不敢啦?承认你是懦夫,是狗熊,是窝囊废啦?”见顺溜摇头,陈大雷开口讽刺道。
“我用不着三枪,一枪就够!”顺溜斜瞪着眼睛看着陈大雷,倔强地说道。
“好,是爷们儿说的话,打得中,我跟你姓。
”陈大雷连连点头,随后转身再次向大榆树下跑去。
“唉,倔驴倔驴!一个小倔驴,一个老倔驴!”不远处,目睹了这一幕的文书,不由得摇了摇头,叹气道。
没有理会身边传来的嘈杂的议论声,陈大雷再次走到树下,平静地举起那只小小的火柴盒子,等待枪声,等待那颗危险的子弹。
远处,顺溜再次匍匐倒地,稳定地瞄准着,将已经有点模糊的目标牢牢地套进步枪的瞄准具中,扣扳机的食指慢慢压下……“这枪啊,是从你心窝窝里长出来的!你的耳朵你的眼睛,你的呼吸你的性命,统统长在这枪身上呢。
你就是枪,枪就是你。
你俩是一个身子一条命呵!”爹的话忽然在顺溜耳边响起,原本因争吵而躁动的心情立刻平静下来,四周嗡嗡的议论声逐渐变得遥远而模糊,前方百多米外那常人看起来已经模糊不清的目标,则在顺溜的眼前变得清晰起来,恍惚中,顺溜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火柴盒上那搔首弄姿的日本女人。
手指处,从扳机上传来的压力逐渐变得沉重,轻微的摩擦声仿佛在向顺溜传递着一个信息,枪里的子弹已经被赋予了生命,变得躁动起来。
“啪”,扳机被扣下,撞针撞击底火时发出的轻微响动清脆悦耳,可是很快的,撞击声就被一声沉闷的爆炸声所取代。
匍匐在地的顺溜全身随着枪声一颤,一颗子弹同时带着一缕青烟从枪口飞出,射向前方树下的陈大雷。
原本嘈杂的人群在枪声响起的同时,顿时寂静下来,所有人在枪响后,迫不及待地向陈大雷的方向看去。
“砰”!听到枪声的同时,陈大雷的身体顿时一颤,手指处立刻传来一阵灼痛,本能地松开手,一团烟火如同炉中的火炭一样骤然在手心处炸裂,火星四溅,煞是好看。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家国情怀》组合滚动练2(含答案)

第二单元组合滚动练 2《最后一课》·同步延伸练延伸关注点:故土,最使人难忘!端木蕻良在课文中用大量具有故乡特色的事物抒发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本文作者借助“冰窗花”,亦表达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冰窗花任随平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
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
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
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糨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
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嗞嗞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
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
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
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
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
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①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
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
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机构适用)现代文阅读主题:家国情怀(下) 练习(4)(带答案)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4)主题:家国情怀(下)第一部分:主题阐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
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热爱祖国的土地人民……书本第二单元选择的都是与家国情怀有关的文章和诗篇,本份练习也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帮助各位使用者巩固提升。
第二部分:家国情怀的诗句积累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6.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第三部分:精讲精练(一)旧土宁新路①父亲把一堵旧墙拆了,和成泥巴,打成土坯,砌房子,抹墙皮。
旧墙的土看上去很老了,老的有点儿像姜黄色了,老人们说是唐朝的,甚至说是秦朝的,反正是久远留下来的墙,这墙的土跟地里的不一样,太陈旧了。
②我担心老成这样子的旧土,打成土坯,砌成房子,抹成墙皮,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会像枯木一样,渐渐松散、倒掉。
我劝父亲不要用这样的泥土砌墙、盖房,父亲一点儿也没理我的话,不但把那堵很长的大墙拆了,而且还把墙底下的土也挖出来和成了泥。
我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埋怨父亲,你用这么陈旧的泥土盖房子,心里到底有没有儿孙?父亲说,泥土有什么老不老的,泥土从来不会老;再老的泥土,见了水,和成泥,就是新泥;打成土坯,土坯就是新的;砌成墙,墙就是新的;盖成房子,房子就是新的,放心住吧……果然,这老墙的土,和成泥很耐用,打成土坯很硬实,砌成墙很敦实,抹上墙很细腻。
③父亲的选择是对的,用旧土和泥巴砌成的墙,比地里挖的新土有黏度,耐风耐雨耐晒,这三十多年过去了,房子结结实实,院墙稳稳当当。
父亲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离去十多年了,如今他的子孙住着,墙皮旧了,墙体还是好好的,粉刷了几次,还如新房似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学案(含答案)

班级:课时:课型:1.积累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培养搜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了解爱国的丰富内涵。
2.开展故事会、诗歌朗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爱国意识。
3.通过开展“天下家国”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爱国热情。
1.搜集整理爱国名言、诗句。
2.搜集爱国诗词,并朗诵。
3.搜集整理爱国故事,并试着讲述其中一则。
1.写下你所喜欢的爱国名言及诗句,并说明理由。
2.摘抄你所喜欢的爱国诗词,并试着朗诵。
1. 朗诵技巧整理:2.讲好故事心得:3.何为爱国?作为青少年如何爱国?背诵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共同探究】1.爱国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爱国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
爱国之心,实为一国之命脉。
——钱伟长——蔡元培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
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
——冰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慧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
归去来兮。
——华罗庚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2.《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素材:第二单元 家国情怀

第二单元·家国情怀第一周·心忧天下赠梁任父同年①黄遵宪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②分裂力谁任。
杜鹃③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注释】①本诗又名《题梁任父同年》,诗题中“梁任父”指梁启超,梁启超号任公,父是作者对梁启超的尊称。
②侉(kuǎ)离:分割。
③杜鹃,又名杜宇、子规,俗称布谷鸟,相传是古蜀国国君杜宇(号称望帝)的精魂化身。
望帝把帝位传给丛帝,丛帝后来有点腐化堕落,望帝便和民众一起前去劝说丛帝,丛帝以为望帝回来夺取皇位,就紧闭城门,望帝没有办法,但他誓死也要劝丛帝回头,最后化成一只杜鹃进入城里,对着丛帝苦苦哀哀地叫,直到啼出血来死去为止。
丛帝也因此受到感动,变成了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据传说望帝始终在叫着这样的话“民为贵,民为贵”。
【赏析】这首诗是1896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时写给梁的一首诗。
诗中表现了作者为国献身、变法图存的坚强决心和对梁启超的热切希望。
首句“寸寸山河寸寸金”饱含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蕴涵着对大好河山的珍爱之情。
第二句写出当时中国被列强瓜分的现实,面对着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受灾受难的国家,作者不禁仰天长问:什么人才能担当起救国于危难之中的重任。
一片爱国激情溢于言表。
第三句作者自比为杜鹃,表达了深切的忧国之情,他愿意为国家像杜鹃一样啼叫哀求,呼唤着国家栋梁之材,共同为国家出力。
最后一句借精卫填海典故表达了自己要像精卫那样,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坚定决心。
全诗字字含情,句句蕴泪,作者那一腔忧国报国之情,跃然纸上。
游子谣戴望舒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
——游子的家园呢?篱门是蜘蛛的家,土墙是薜荔的家,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
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他沉浮在鲸鱼海蟒间: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
因为海上有青色的蔷薇,游子要萦系他冷落的家园吗?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
清丽的小旅伴是更甜蜜的家园,游子的乡愁在那里徘徊踯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9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阅读专项训练一、读·思(38分)(一)为弘扬优秀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班级开展“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激发心志:爱国人物故事会】钱七虎,我国防护工程学家。
他的童年是在抗日战争的枪炮声中度过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他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读书。
新旧社会强烈的对比,在他心中埋下了矢志报国的种子。
作为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钱七虎耗尽毕生心血,为我国各个时期的防护工程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钱老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祖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是我毕生的追求。
今后,我将继续在防护工程领域潜心研究,在为国‘铸盾’的道路上不懈冲锋!”3.以上是同学搜集的爱国事迹,请为其拟写一个恰切的标题。
(2分)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陶冶心灵:爱国诗词朗诵会】4.小亮分享了陆游的爱国诗,并和同学就朗读处理展开了讨论,请根据诗意,将对话补充完整。
(4分)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①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②。
夜阑③卧听风吹雨,铁马④冰河入梦来。
【注释】①僵卧:躺卧不起,形容老病。
②戍轮台:指守卫边关。
戍,守卫。
轮台,古地名,在今新疆轮台南,汉王朝曾在这里驻兵屯守。
这里代指边关。
③夜阑:夜将尽。
④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小亮:这首诗是陆游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时所作,当时诗人68岁。
朗读这首诗,首先要结合背景了解诗人的心境。
小雯:我从中读出了诗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情感。
小亮:由此看来,配乐朗诵时,背景音乐应选②________风格的。
(填序号)(A.曲风静美舒缓,优美动听B.曲风凄冷悲壮,激昂慷慨C.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D.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E.旋律悠然恬静,节奏轻快)小雯:朗读诗词,要透过文字表面,体会诗人的心理,然后根据其内在情感,确定朗读的语气。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天下国家》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天下国家》同步练习题(含答案)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为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校开展以“家国,因你更美好”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下面是校学生会拟写的一则活动通知,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通知各位同学:对新时代中学生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是人生当中必须系好的一粒“扣子”。
为了更好地落实爱国思想教育,校学生会决定于5月22日下午在学校一楼北阶梯教室开展《家国,因你更美好》,请大家踊跃参加。
2023 年5 月22 日校学生会①通知中有一处格式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画线句子成分残缺,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画线句子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2)通知已经拟好,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个方案。
(3)请你写出两句爱国的诗句。
2、某校七年级举行了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任务。
(1)活动一: 讲“爱国故事”请你为此次活动准备一个爱国人物故事。
(要求说出人物和主要事件)(2)活动二:写“爱国对联”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
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
本次的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飞行任务,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夏文根据这则材料并结合《邓稼先》一课,提取出下列词语,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帮她组成一副对联。
展风采忆往昔三英杰邓稼先锲而不舍看今朝鞠躬尽瘁扬国威(3)活动三:抒“爱国情怀”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辉煌。
我国在军事、科技、体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哪个瞬间让你心中涌起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请写下定格在你脑海中的画面和当时的感受。
(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1.班级将组织一次“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补充“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活动计划中的活动形式。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活动计划活动目标①了解中国传统的孝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的传统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②积极参加孝亲敬老活动,培养心存感恩、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的美好品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二单元组合滚动练 2《最后一课》·同步延伸练延伸关注点:故土,最使人难忘!端木蕻良在课文中用大量具有故乡特色的事物抒发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本文作者借助“冰窗花”,亦表达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冰窗花任随平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
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
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
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糨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
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嗞嗞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
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
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
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
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
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①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
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
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④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
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会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⑤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深深的牵挂和思念。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注] ①葳蕤(wēiruí):形容枝叶繁盛。
1. 请结合文章第③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3分)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章以“冰窗花”为线索,回顾作者早年的故园生活,着力描写了盛开在冬日窗棂上的冰窗花。
B.第①段中,“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一句起强调作用,并自然地引领下文。
C.第②段中,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父亲煮茶的情景,极富表现力。
D.第④段写多年以后,冰窗花依旧长久地驻扎梦中,表现了作者对冰窗花秘密的好奇。
E.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悄然消融的冰窗花的惋惜之情。
4. 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结尾段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段落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结尾段的作用:结构上,总结上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照应题目、开头或前文。
内容上,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的感悟;写出了人物的品质、精神或性格;言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等。
非连文本·课外拓展练【甲】茶花山茶别名山茶花,古名海石榴。
属常绿灌木或乔木。
山茶是中国传统名花,世界名花之一。
因其形姿优美,叶绿,花艳,而受到全世界园艺界的珍视。
我国山茶的栽培早在隋唐时代就已经进入宫廷和百姓亭院了。
到了宋代,栽培山茶花之风日盛。
南宋诗人范成大曾以“门巷欢呼十里寺,腊前风物已知春”的诗句,来描写当时成都海六寺山茶花的盛况。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山茶花也有详细的记述。
我国云南省是茶花的故乡。
其自然保护区人工栽培树龄在200年以上的茶花树就有60多株。
为云南茶花中的奇葩。
有一株“童子面”茶花树,基围285公分,树龄在600年以上,一树开红、白两色花,蔚为奇观。
【乙】茶花赋久在异国他乡,有时难免要怀念祖国的。
怀念极了,我也曾想:要能画一幅画儿,画出祖国的面貌特色,时刻挂在眼前,有多好。
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商量,求她画。
她说:“这可是个难题,画什么呢?画点零山碎水,一人一物,都不行。
再说,颜色也难调。
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么画得出祖国的面貌?”我想了想,也是,就搁下这桩心思。
今年二月,我从海外回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
我是北方人,论季节,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云南的春天却脚步儿勤,来得快,到处早像催生婆似的正在摧动花事。
花事最盛的去处数着西山华庭寺。
不到寺门,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清香,直渗进人的心肺。
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
白玉兰花略微有点儿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还要深多少倍。
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
且请看那一树,齐着华庭寺的廊檐一般高,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
这就是有名的茶花。
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
想看茶花,正是好时候。
我游过华庭寺,又冒着星星点点细雨游了一次黑龙潭,这都是看茶花的名胜地方。
原以为茶花一定很少见,不想在游历当中,时时望见竹篱茅屋旁边会闪出一枝猩红的花来。
听朋友说:“这不算稀奇。
要是在大理,差不多家家户户都养茶花。
花期一到,各样品种的花儿争奇斗艳,那才美呢。
”我不觉对着茶花沉吟起来。
茶花是美啊。
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
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像抚育自己的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谢那些为我们美化生活的人。
普之仁就是这样一位能工巧匠,我在翠湖边上会到他。
翠湖的茶花多,开得也好,红通通的一大片,简直就是那一段彩云落到湖岸上。
普之仁领我穿着茶花走,指点着告诉我这叫大玛瑙,那叫雪狮子;这是蝶翅,那是大紫袍……名目花色多得很。
后来他攀着一棵茶树的小干枝说:“这叫童子面,花期迟,刚打骨朵,开起来颜色深红,倒是最好看的。
”我就问:“古语说:看花容易栽花难——栽培茶花一定也很难吧?”普之仁答道:“不很难,也不容易。
茶花这东西有点特性,土壤气候,事事都得细心。
又怕风,又怕晒,最喜欢半阴半阳。
顶讨厌的是虫子。
有一种钻心虫,钻进一条去,花就死了。
一年四季,不知得操多少心呢。
”我又问道:“一棵茶花活不长吧?”普之仁说:“活得可长啦。
华庭寺有棵松子鳞,是明朝的,五百多年了,一开花,能开一千多朵。
”我不觉噢了一声:想不到华庭寺见的那棵茶花来历这样大。
普之仁误会我的意思,赶紧说:“你不信么?大理地面还有一棵更老的呢,听老人讲,上千年了,开起花来,满树数不清数,都叫万朵茶。
树干子那样粗,几个人都搂不过来。
”说着他伸出两臂,做个搂抱的姿势。
我热切地望着他的手,那双手满是茧子,沾着新鲜的泥土。
我又望着他的脸,他的眼角刻着很深的皱纹,不必多问他的身世,猜得出他是个曾经忧患的中年人。
如果他离开你,走进人丛里去,立刻便消逝了,再也不容易寻到他——他就是这样一个极其普通的劳动者。
然而正是这样的人,整月整年,劳心劳力,拿出全部精力培植着花木,美化我们的生活。
美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正在这时,恰巧有一群小孩也来看茶花,一个个仰着鲜红的小脸,甜蜜蜜地笑着,叽叽喳喳叫个不休。
我说:“童子面茶花开了。
”普之仁愣了愣,立时醒悟过来,笑着说:“真的呢,再没有比这种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
”一个念头忽然跳进我的脑子,我得到一幅画的构思。
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我把这个简单的构思记下来,寄给远在国外的那位丹青能手,也许她肯再斟酌一番,为我画一幅画儿吧。
5.请分别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4分)《茶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茶花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样是以茶花为主体的文章,两文的表达方式却不同,《茶花》因为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成了____________文;而《茶花赋》因为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表达方式,则成了另一种文体:____________。
(7分)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山茶是中国传统名花,世界名花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